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一)
瑞典的福利国家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瑞典的福利国家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瑞典福利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以普享为特征的社会福利政策,使各阶层都被容纳进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中,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团结和公平。
本文通过介绍瑞典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了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标签:瑞典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启示一、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养老金和老年人福利,瑞典的养老金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一般养老金。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对老年人的特殊照顾包括:建立社区养老院,对照料自己有困难的老人提供“家庭服务”等等。
2、父母保险和儿童福利,在父母保险上,瑞典全国各地都设有相应的保健中心,负责孕妇和产妇的保健工作。
在儿童福利上,瑞典儿童从半岁到6岁间可以去不同形式的儿童看护机构,而看护机构所只需要承担儿童伙食费和孩子的看管费用,这一部分对于家庭困难或收入较低的家庭,一般给予减免。
3、工伤和医疗保险,瑞典的工伤保险,会对由于公伤造成的收入降低进行补偿,同时受到的公伤的雇主或是雇员,可以享受完全的免费医疗。
瑞典政府也有义务向全国的居民以及瑞典籍的居民提供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
一个家庭成员只要把自己正式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社会医疗保险之后,全家都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4、其他福利,失业救济。
瑞典失业保险基金大部分是由国家资助,工人们所出的比例仅占到30%左右;带薪休假制度。
所有瑞典的职工从1978年开始每年就可以享受5周的带薪休假,工资照发;住房补贴。
房租作为瑞典家庭一项重要幵支,瑞典政府对于收入较低的家庭,特别是多子女家庭和退休者,给予一定数量的住房补贴。
二、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危机给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不仅体现在养老,还包括劳动力成本、经济竞争力等方面。
瑞典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原因,除了医疗技术发展造成的费用增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失业危机。
瑞典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对我国改革的启示的开题报告

瑞典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对我国改革的启示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养老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福利制度之一,它关系到老年人的人生质量和社会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国外先进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以及其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意义重大。
瑞典作为高福利国家之一,其养老保障制度备受关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借鉴其经验。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从瑞典养老保障制度入手,通过对其制度特点、运作模式、政策措施及其基本保障水平的分析,探讨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优缺点,并研究其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启示和借鉴,为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提出建议和方向。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题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主要从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框架、养老金体系、养老保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势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四、研究内容:(一)瑞典养老保障制度概述1. 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2. 瑞典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框架(二)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运作模式1. 政府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2. 养老金管理机构的职能与作用3. 瑞典养老保障制度中个人养老金的管理(三)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1. 综合改革政策2. 免费照顾老人政策3. 养老金逐年调整机制(四)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保障水平1. 养老金的基本额度2. 国家增补养老金制度(五)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优缺点1. 优点2. 缺点(六)瑞典养老保障制度对我国改革的启示1. 个人账户制度体现风险分散2. 综合改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3. 完善养老金逐年调整机制五、研究结论:通过对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制度设计合理、政策措施完善、基本保障水平较高。
其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设立、逐年调整机制、免费照顾老人政策等均为我国所缺乏的养老保障方面。
但瑞典养老保障制度也存在着即便养老金破产个人账户也承担风险较高等问题。
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欧洲诸国家的福利制度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继承与发扬,可谓比较完善。
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隐藏于旧福利制度中的弊端充分暴露,迫使政府或多或少进行了改革。
以西欧北欧的典型代表英国瑞典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国改革的背景及主要措施,并由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标签:福利国家;改革;比较研究1引言福利国家是指这样一种国家,它有着集全面性国家性、集体性、义务性于一身的社会保障计划以应对工业社会里个人可能遭遇到的不幸与缺憾。
它对全体公民,无论工作与否,无论城乡差别,一律提供保障。
英国瑞典都是典型的福利国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福利国家事业在二战后得到迅猛发展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颠峰,但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使福利国家陷入重重困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两国政府不得不进行了福利制度改革。
分析了它们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这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2英国、瑞典改革背景与主要措施2.1英国20世纪初期,在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指导下,以《贝弗里奇报告》开始了英国创建福利国家的序幕。
以《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五部法律的通过为标志,英国于1948年宣布正式建成福利国家,其目标是:收入均等化福利普遍化就业充分化等。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繁荣,其福利事业也得到大力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达到巅峰。
但这种高福利模式却存在许多弊病,简言之就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太强调公平公正均等就会影响效率,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弊端在石油危机后充分暴露,滞胀局面,一方面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无力负担日趋增长的公共福分支出,国家财政严重赤字。
另一方面,通胀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不得不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高福利标准,这又进一步增加政府社会福利支出,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举步难艰,在这样背景下,英国开始了福利制度的改革。
英国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撤切尔政府阶段和布莱尔政府阶段,具体上说两者的改革没有实质区别有一定连续性,只是后者做法更加温和而己。
应用文-探讨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对我国改革的启示

探讨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对我国改革的启示'北欧各国因其建立的“北欧模式”而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的典范,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们在福利国家制度建设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文章对北欧福利国家的危机,对90年代以来北欧各国福利国家的改革进行了分析,这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其中北欧各国(主要指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的福利国家制度堪称典范。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北欧的福利国家制度也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陷入了福利国家的危机。
90年代以来,北欧各国对其原有的福利国家制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制度逐步走出了危机。
对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进行分析,借鉴北欧的福利国家制度建设的教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福利国家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现代意义上的北欧福利国家则是在二战以后建立起来的。
战后至70年代初是北欧社会福利事业大的时期。
此时的北欧经济已度过了复苏阶段,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福利国家的完善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一时期北欧各国在原有的福利制度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不断进行充实和扩展,形成了被称为社会民主主义体制的福利模式。
该模式以普遍主义和社会平等观念为价值核心,具有高和高再分配效应等制度特征。
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在战后至70年代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北欧各国也因此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和“西方世界的社会试验室”。
70年代中期以来,在石油危机的打击下,北欧各国相继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陷入了“滞胀”(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困境。
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与之密切相联的“福利国家”的危机,给经济、社会以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经济危机致使福利国家难以为继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是经济增长成果分享的结果。
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关于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北欧福利国家的兴起与发展——背景与历程随着二战后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在北欧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逐渐建立起以福利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民众获得了很多的福利,如普及教育、医疗和失业救济。
这些福利的提供方是政府,国民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到了1970年代,北欧福利国家已经成长为当时全球最为富裕、最具公平性的社会。
但由于长期的福利支出,导致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经济开始萎缩,劳动力市场刚性过大,企业创新热情不高,制度开始被怀疑。
二、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新的调整与思考在面临经济恶化和财政压力的情况下,北欧福利国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限制福利、降低税收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积极,经济运转更为活跃,福利可持续提供。
同时,由于调控的具体措施包括类似企事业单位解除用工关系以及缩短工作时间等,极大地打破了劳动力市场刚性和降低了社会财政负担。
三、北欧福利国家的经验与启示——政策调整和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可以认为,北欧福利国家调整的成功经验是政府需要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同时不断缩小社会福利差距,以实现民生保障基本在于民生保障的标准条件下,鼓励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为整个社会腾出更多的资源用于创造财富的肆意进取,从而将福利支出这个消费支出变成投资支出。
四、北欧福利国家的案例分析——瑞典近些年,北欧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扩张和改革。
瑞典是其中的一个明显例子,瑞典经济依赖出口,此前的长期大规模福利开支导致瑞典开支过剩,财政赤字增长。
然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当理性的选择:让市场和企业承担更多的福利负担,降低失业福利等等。
通过建立新的法规保障,政府向子女教育、家庭租赁等领域大量下放,鼓励更多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瑞典的经济发展,将他们从身陷财政困境的国家中挣脱出来,打造了一个更具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瑞典经济。
五、北欧福利国家的案例分析——挪威挪威特别强调日常民生和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负责审查企业各项经济支出,鼓励企业增加社保福利支出,同时在保障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之间做出了平衡。
瑞典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瑞典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养老金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层面上形成的退休金筹集、管理运营和支付模式的体系。
它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和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而瑞典是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代表性国家,其养老金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的养老金体系。
本文拟通过对瑞典养老金制度的研究,通过分析瑞典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及构成,瑞典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及其效果等方面,以期对瑞典养老金制度进行更深入的介绍并且从中总结出对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的参考依据。
一、瑞典养老金制度的构成内容在瑞典,养老金制度主要由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部分养老金构成。
(一)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是一种缴费养老金,其费用来源于参加者个人缴费和政府拨款,但政府拨款为养老金的主要来源。
以1993年为例,瑞典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为804.04亿克朗,其中社会保险缴费为367.27亿克朗,占总收入的45.68%,国家财政拨款补贴405.94亿克朗,占总收入的50.49%,地方财政拨款补贴30.87亿克朗,占总收入的3.83%。
瑞典基本养老金保险项目非常广泛,又分为基本养老金的主要部分和附加部分。
下面对基本养老金的主要部分加以介绍:1.退休养老金。
根据“全民养老”原则,凡在瑞典居住3年以上的人,不论是瑞典公民还是外国侨民,也不论退休前个人收入状况如何,从年满65岁生日的那个月开始即具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但养老金可以根据其实际提前或推迟退休的时间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65岁为正常退休年龄,达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的老人可以领取全额养老金;如果提早至60-64岁退休,每提早一个月,减发0.5%养老金;如果推迟到66-70岁退休,每推迟一个月,将增发0.7%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按照政府确定的一个基数的96%给付,这个基数约等于一个人的基本生活费用。
为了保证退休老年人的生活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政府每年会根据物价变动对基数进行调整。
英国福利制度对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

英国福利制度对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作者:郭元飞宋青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7期摘要:西方福利制度最先起于英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损害,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日益完善。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因此,借鉴英国的福利制度,分析其优缺点并加以改造利用,可为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英国;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对策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73-02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起步晚,经过近来年来的持续努力,虽然进展迅速,但无需讳言,还很不完善,借鉴国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经验,是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英国是西方福利制度的发源地,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损害,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日益完善。
因此,借鉴英国的福利制度,分析其优缺点并加以改造利用,为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一、英国福利制度的演进与改革欧洲早期的福利救济多是由教会提供,而且福利也是作为一种富人对弱者的帮助形式体现的。
到1946年,社会福利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福利制度最终确立。
1946年的英格兰议会通过《国民保险》和《国民医疗保健》,以此为起点,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得以建立。
福利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制度,并且成为一种浪潮在欧洲国家推行开来[1]。
一战后,英国经济有所发展,但紧接着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经济进入萧条期。
工人不断失业,贫困人口急剧增加,人们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出现了大规模的罢工潮,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自由经济思想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凯恩斯主义是经济危机的产物,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主要是从挽救资本主义角度出发的,但他有效地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技术手段,这对实行社会福利是至关重要的,好比为三条腿的凳子提供了一条腿,使社会福利能够稳固地建立起来[2]。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启示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启示【摘要】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在保障儿童权益和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但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借鉴英国的经验,我们可以优化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体系中。
通过对比分析两国的制度,我们可以总结出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为实现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提供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特点、问题、启示、借鉴、经验、优化、体系、英国、做法、总结、进步、思路1. 引言1.1 介绍英国儿童福利制度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是一个旨在保障儿童权益和促进儿童发展的体系。
英国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来确保儿童在各个方面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支持。
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包括儿童福利津贴、儿童医疗保健、儿童教育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福利政策,英国致力于保障每个儿童的基本权利,确保他们能够在健康、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中成长。
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注重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确保儿童在身心健康、教育和社会方面都能得到满足。
政府通过不断完善福利政策和加强监督机制,保障儿童的权益不受侵犯,同时积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2 介绍我国儿童福利制度我国儿童福利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套制度,旨在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保护权。
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包括儿童保健、教育、社会福利等在内的立体化、综合化的福利服务体系。
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医疗保健、义务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少儿福利机构、儿童福利资助等。
在儿童医疗保健方面,中国政府实施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为全国各地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
中国还设立了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启示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启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福利事业越来越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作为全球领先的福利国家之一,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在建立儿童福利制度时,必须注重立法和政策的完善,着力保障儿童权益。
英国的儿童福利法规范了儿童权益的保障,包括议会通过的《儿童法案》、《保护儿童法》、《儿童和家庭法》等,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出台了各种政策和组织,如儿童委员会、儿童慈善机构等,从各个方面保障了儿童的生存、保健、教育、参与等权利。
其次,建立健全的服务网络和体系,为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福利服务。
英国提倡“全面关注儿童”的理念,将儿童福利服务拓展到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形式,为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福利服务,例如家庭学前服务、儿童保健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公益活动等。
此外,在儿童福利领域应加强社会参与和社区服务,发挥政府、儿童组织、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的作用,形成合力保障儿童福利。
英国积极推进政府、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和企业等的合作,在社会各个方面形成了保障儿童福利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最后,应严格落实儿童福利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加强儿童权益保护。
英国建立了健全的儿童保护体系,包括儿童保护委员会、儿童保护工作人员等,通过制度和机制保护儿童免遭歧视、虐待和侵害等。
总之,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在保障儿童权益、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参与方面,为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我国在建立儿童福利制度时,可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加强完善立法、深化多元化服务、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强化保障机制等,确保儿童得到全方位、可持续的发展。
瑞典社会福利国家的启示

学号:***********社会福利思想论文学院:政法学院专业:社会工作年级:2011级*名:***瑞典社会福利国家模式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学号:20115015025 姓名:裴巧珍学院:政法学院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摘要: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其执政期间受“福利经济学”的影响 ,建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 ,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瑞典模式”。
瑞典模式的内容包括实行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家庭教育津贴制度等等。
它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有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启示作为民生之基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然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是衡量当今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否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
我国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而当前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很不完善,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现象瑞典作为社会福利发展相当完善的国家。
它的社会福利国家模式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瑞典社会福利国家模式的特点瑞典以较高的税收为发达的社会福利国家筹措资金。
高度的收入转移,广泛的公共服务主要由基层部门承担。
它也是经济调节的一种特殊形式,借助于公共消费实施对经济需求方的调节。
它同时是一种特定的发展模式,有能力促进制度结构的变化。
瑞典的社会福利国家模式的特点可以概述如下:(一)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
私有制经济作为他们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物质前提,市场经济作为有效的生产制度,在竞争性的产业部门,反对生产资料任何形式的国有化,尤其是在工业和农业生产领域,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探讨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对我国改革的启示

北欧国家福利政策对我国改革的启示引言北欧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以其强大的福利政策而著名。
这些国家,如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以其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系统、公共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而闻名。
这些福利政策对北欧国家的人民带来了许多福利,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改革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并分析其对我国改革的启示。
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特点1.包容性社会保障体系: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覆盖范围广泛,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些国家普遍实行全民健康保险、失业救济、养老金制度等。
这些社会保障政策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福利支持,减少了社会不平等问题。
2.公共教育和医疗系统:北欧国家拥有高质量的公共教育和医疗系统,无论财富背景如何,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这种公共服务的提供使得人民普遍享有平等机会,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3.高税收和公共支出:为了实现维持福利政策的目标,北欧国家实行了高税收和公共支出。
这些国家普遍采取渐进税制,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率,以此来提高社会福利和减少贫富差距。
4.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北欧国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他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这种经济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对我国改革的启示1.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我国应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投入,确保人民的基本福利得到保障。
加强全民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2.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提高:我国应加大对公共教育和医疗系统的投入,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和医疗资源。
通过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提高,可以提高社会平等和社会竞争力。
3.税收制度的改革:我国应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实行更为公平的税收政策。
推行渐进税制,对高收入者增加适度的税负,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以实现社会公平。
4.推动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力度,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启示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启示儿童福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与人口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社会问题的逐渐凸显,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愈发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是世界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先驱之一,其经验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注重提供全面的社会服务。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核心理念是为儿童提供全面的社会服务,保障其全面的发展和权益。
英国不仅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还提供儿童教育、康复、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
与此相比,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主要围绕医疗保健方面展开,其他社会服务相对滞后。
在未来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中,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加大对教育、康复、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投入,为儿童提供全面的社会服务。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注重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和参与。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强调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和参与,通过设立家庭和社区中心,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包括儿童早期教育、亲子教育、家庭援助等一系列服务。
英国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儿童福利事业。
相比之下,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主要以福利机构为主导,缺乏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在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中,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加强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和参与,培育家庭和社区共同肩负起儿童福利的责任。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注重儿童权益的保护。
英国推行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保护儿童的权益,比如《儿童法案》等。
英国政府还建立了一套儿童保护机制,确保专业人士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遭受虐待和忽视的情况。
与此相比,我国在儿童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中,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加强儿童权益的保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儿童保护机制。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注重社会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为此,英国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渠道筹集资金的体系,并且建立了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
与此相比,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其他渠道的筹资相对较少。
评瑞典福利制度模式_兼论其对中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

●王亚萍评瑞典福利制度模式 ———兼论其对中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 [内容提要]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其执政的44年间,受“福利经济学”的影响,建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瑞典模式”。
瑞典模式的内容包括实行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家庭教育津贴制度等等。
它对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但是由于其高福利而带来的高公共支出、高税收以及微观经济活力不足的弊病,也为我们提出了警示。
[关键词] 瑞典模式 社会保障 启示 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受费边主义、伯恩斯坦主义的影响,接受“福利经济学”的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使瑞典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缩小了不平等,达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以完善的福利政策而见长的“瑞典模式”成为福利国家的样板。
瑞典福利制度模式的建立20世纪40年代初,由于战争的影响,瑞典福利制度的建设受阻,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
战后,社会民主党则加快了福利制度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在莫勒倡导的“普遍制福利政策”之下,进行了广泛的福利制度改革,包括老年年金、儿童津贴、医疗保健、房租补贴、普通教育以及高教科研等诸多方面,由此建立起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
此后通过不断地完善,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在60年代时达到了鼎盛时期。
至此,瑞典的福利制度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向瑞典人民提供了一整套的社会保 收稿日期:2004107110 作者简介:王亚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210097。
障。
它一方面包括建立各种保险制度,如失业保险、基本养老金制度、病休制度、儿童津贴等等;另一方面提供各种免费或低费的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养老、托儿、住宅等,从而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完善保障体系。
瑞典福利制度的积极内容和缺憾20世纪60年代前后,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宣告自己建成了福利国家,但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完备和待遇之优厚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的许多其他国家所不及的。
瑞典国家社会保险覆盖指数也远比其他发达国家高,1970年瑞典为122,美国是98,法国是89,而德国只有84。
瑞典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瑞典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本文考察了瑞典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对瑞典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成效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借鉴意义。
标签:瑞典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示一、瑞典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全民养老金体系的国家之一,一度被许多国家奉为学习的典范。
改革前的瑞典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以确定给付制为特征的现收现付制。
这种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国家基本养老金,适用于瑞典所有适龄老人,而不论其缴费情况如何;第二部分是补充养老金,补充养老金与工人一生的收入相关,但是缴费与给付之间的关联性较弱。
瑞典的养老保险金一部分来源于国家税收,政府收取的税率为工人工资的19%,其中,6%用于基本养老保险,13%用于补充养老保险。
同时政府也通过国家的总税收来和信托基金来资助基本养老保险计划。
养老金的支付根据物价的浮动进行调整。
长期以来,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成为瑞典老人养老的主要保障,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也为瑞典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为:1.老龄化趋势加剧。
70年代以后,瑞典的人口预期寿命明显延长,儿童的出生率明显下降,人口的死亡率也有下降趋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长。
按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即为老龄化。
在瑞典,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7%以上,这表明瑞典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
1950年,每5个工作的人抚养1个老人,而现在低于4个工作的人抚养1个老人,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是在跨代抚养的基础上运作的,老年人口与工作人口比例的变化严重影响了这一制度的正常运行。
2.养老金支出危机。
70年代以来,瑞典的工资和经济增长率一直停留在一个低水平上,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年轻一代负担能力已达到极限。
从1980年到1994年,瑞典GDP增加了近一倍,领养老金的人口增长了7%,而养老金支出却增加了2.7倍。
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研究

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研究引言瑞典福利国家改革是近年来备受的话题。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强调政府通过立法和财政手段,为公民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
在瑞典,福利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为了应对新时代的发展挑战,瑞典政府对福利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本文旨在探讨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研究背景、历史进程、原因、措施以及对中国福利制度建设的启示。
福利制度的历史瑞典福利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早期阶段,瑞典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旨在缓解贫困和社会不公。
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典福利制度逐渐完善,覆盖面扩大,标准提高。
然而,在20世纪末,瑞典福利制度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人口老龄化、财政压力加大等,促使政府进行改革。
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原因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政治因素是推动福利国家改革的重要力量。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20世纪末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为了重新赢得选民,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来改善福利制度。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重要动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瑞典经济受到了国际竞争的压力,需要通过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来应对挑战。
此外,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也对瑞典福利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进步也为福利国家改革提供了条件,如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措施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覆盖面:瑞典政府通过实施新的福利政策,扩大了福利制度的覆盖面。
新的政策包括提高儿童福利、增加养老金、实行失业救济等,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提高标准:瑞典政府还提高了福利标准,如增加养老金金额、提高最低工资等,以改善公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政府还通过加强监管,确保福利制度得到公平、公正的执行。
3、简化申请程序:为了方便公民申请福利,瑞典政府简化了申请程序,建立了在线申请平台,并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的合作,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成果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反应:瑞典福利国家改革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好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评析及启示

瑞典是一个典型的福利国家,其公共养老金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
这些的评析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些启示,有助于改进和优化其养老金制度。
一、瑞典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内容1.引入个人账户制度:瑞典在1999年废除了传统的“工资塔”制度,引入了个人账户制度。
每个工作者的个人账户会收到雇主和雇员的养老金缴纳,记录并投资于股票、债券等投资工具。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资金增长与市场表现相关。
2.个人账户与基本养老金保障: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资金只是补充养老金,瑞典还设立了基本养老金作为保障,确保每个老年人都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3.延迟退休年龄: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瑞典推迟了退休年龄的要求。
根据人口需求,退休年龄会根据预计寿命进行调整。
二、瑞典养老金制度的评析1.个人账户制度激励个人储蓄:瑞典的个人账户制度鼓励个人储蓄,让个人对养老金有更多的控制权。
个人账户与市场的表现相关,如果表现良好,养老金的积累会更多。
这激励了个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养老金积累,并提高了个人储蓄率。
2.基本养老金为弱势群体提供保障:个人账户制度虽然激励了个人储蓄,但对一些收入较低的群体来说,养老金的积累可能有限。
瑞典设立了基本养老金作为保障,确保每个老年人都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3.延迟退休年龄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瑞典的退休年龄是根据预计寿命进行调整的。
这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非常重要。
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延长工作年限可以增加养老金资金的积累。
三、瑞典公共养老金制度给其他国家的启示1.建立个人账户制度: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制度,可以鼓励个人储蓄,提高养老金积累速度。
个人账户制度可以让个人对自己的养老金有更多的控制权,增加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
2.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除了个人账户制度,应该设立基本养老金作为保障,确保每个老年人都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可以减少社会的不平等,提高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
3.灵活调整退休年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国可以考虑灵活调整退休年龄,根据寿命预测和就业市场需要来进行调整。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启示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也逐渐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提供借鉴和启示。
英国注重从全社会的角度来关注儿童福利。
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儿童的福利政策,包括儿童保护、教育、医疗、家庭援助等方面,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全面的关照。
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儿童福利制度还偏重于政府的层面,对全社会的参与还存在不足。
英国注重儿童权益的保护和落实。
英国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和政策指导,明确儿童拥有接受教育、健康成长和社会保障的权利,并将其纳入法律体系。
英国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确保儿童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在这方面,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特别是在儿童权益的保护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权益的保障和监督机制的建立。
英国注重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机会。
英国的教育体系包括义务教育、职业培训、高等教育等各个层次,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英国还通过推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我国的儿童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不高等。
从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经验来看,我国应加大对儿童的教育投入和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英国注重家庭援助和支持。
英国政府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家庭咨询和辅导等方式,帮助那些经济困难、单亲家庭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家庭。
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能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确保儿童在家庭环境中得到良好成长。
我国的家庭援助和支持体系还较为薄弱,需要借鉴英国的做法,加强贫困家庭、弱势家庭和特殊家庭的援助和支持。
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我国在建设儿童福利制度时,应注重全社会的参与,保护和落实儿童权益,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机会,加强家庭援助和支持。
只有不断完善儿童福利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浅析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以其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而闻名于世,其高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各类收入保障和医疗、住房等福利,涉及到老年、残疾、儿童、妇女、贫困家庭等不同群体,保障项目几乎无所不包。
本文在简要介绍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极其近年来改革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做出了思考。
[关键词]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启示一、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瑞典是北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保障体制是“北欧”模式的典型代表。
该国从1901年开始实施工伤保险后,经过60年的不断完善,到20世纪60年代,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各类收入保障和医疗、住房等福利,涉及到老年、残疾、儿童、妇女、贫困家庭等不同群体,保障项目几乎无所不包,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或“从胎儿到天堂”的社会保障制度。
瑞典社会经济高水平发展和政治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其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瑞典社民党是瑞典长期以来的执政党,一贯采取“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公正分配,共同富裕,人人价值平等”的社会政策。
以这一政策为基础,瑞典对全体国民实行普遍、全面的福利保障。
瑞典的社会保障体系内容广泛、细致而繁琐,分为三个保障安排:公共保障安排、集体协议保险安排和私人协议保险安排,后两项是对公共保障安排的补充。
瑞典“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是瑞典社民党政府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在消除贫富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为低收入家庭支起了保护伞。
瑞典有两大类低收入家庭:一类是单亲家庭。
由于离婚率高,全国有15%的18岁以下儿童生活在主要由母亲维系的单亲家庭中。
而瑞典妇女从事的又大多是商业零售和卫生看护等低收入工作。
工资本来就不高,再由其单独维持家庭,负担自然不轻。
瑞典另一类低收入家庭是养老金不高的单身老人家庭。
瑞典是长寿国家,社会老龄化问题较严重。
在瑞典,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的一切问题由社会负责。
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作者:王奇穆洁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7期中英国情对比英国作为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福利国家,其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比较长远,虽然由于受到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多次变革,但是最终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福利制度,而对比我国,可以发现我们仍然处于很不完善的状态。
考虑我国和英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距较大,所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的不同之处,从而借鉴其中可为我国所利用的部分,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加以改造和应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经济方面看,英国是第一个工业革命的起源国,其发展之势一直较好。
到了现代社会后,虽然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飞速增长的状态,GDP也赶超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对于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他们的经济仍处于我国发展之上。
我国基尼系数46.5%远远高于英国的36%,这说明我国相对英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大;2015年,英国的人均GDP为44117.8美元,而中国仅仅为8280.09美元,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率我国也高于英国水平。
此外,英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比中国高,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虽然一直在发展,但同时也要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矛盾和城中村等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从经济制度上来看,英国实施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则更多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和政府双运用的模式。
中英经济发展的相似点,是两国都更为重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点使得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比较良好的态势。
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比较积极的前景,广大的地域造就了我国也拥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从政治方面来看,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君主立宪制,以资产阶级统领国家进行发展。
而我国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
英国实施的的多党制,根据具体实际政策由多党轮流执政,而我国则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情况差异巨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一)
摘要:欧洲诸国家的福利制度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继承与发扬,可谓比较完善。
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隐藏于旧福利制度中的弊端充分暴露,迫使政府或多或少进行了改革。
以西欧北欧的典型代表英国瑞典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国改革的背景及主要措施,并由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福利国家;改革;比较研究
1引言
福利国家是指这样一种国家,它有着集全面性国家性、集体性、义务性于一身的社会保障计划以应对工业社会里个人可能遭遇到的不幸与缺憾。
它对全体公民,无论工作与否,无论城乡差别,一律提供保障。
英国瑞典都是典型的福利国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福利国家事业在二战后得到迅猛发展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颠峰,但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使福利国家陷入重重困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两国政府不得不进行了福利制度改革。
分析了它们改革
的经验和教训,这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2英国、瑞典改革背景与主要措施
2.1英国
20世纪初期,在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指导下,以《贝弗里奇报告》开始了英国创建福利国家的序幕。
以《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五部法律的通过为标志,英国于1948年宣布正式建成福利国家,其目标是:收入均等化福利普遍化就业充分化等。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繁荣,其福利事业也得到大力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达到巅峰。
但这种高福利模式却存在许多弊病,简言之就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太强调公平公正均等就会影响效率,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弊端在石油危机后充分暴露,滞胀局面,一方面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无力负担日趋增长的公共福分支出,国家财政严重赤字。
另一方面,通胀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不得不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高福利标准,这又进一步增加政府社会福利支出,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举步难艰,在这样背景下,英国开始了福利制度的改革。
英国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撤切尔政府阶段和布莱尔政府阶段,具体上说两者的改革没有实质区别有一定连续性,只是后者做法更加温和而己。
具体讲,1985年健康与社会保障大臣福勒提交的《社会保障改革—变革计划》表明了其改革的主要方向,即降低社会福利支出,减轻国家社保负担,强调社保由国家负担转为由国家、雇主、廖员三方共同承担,强调个人在社会保障中承担更加积极的义务与责任,提倡国家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基本平衡。
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直接降低一些社会保障津贴标准;(2)改变社保“普遍性原则”,实施“选择性原则”,从而强调了个人责任与准上不准下这一特点,引起民众广泛不满从而中止。
随后上台的布莱尔政府,做法比较温和,他于1998年宣传了社会福利改革计划,主要思想是“第三条道路”。
它是指这样一种执政理论,试图在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自由放任主义与旧的政府干预和各阶级合作的社会民主之间,找到一条在当代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这条道路在经济上要求创造新的混合经济。
这种混和经济不是在国有和私有之间寻求平衡,而是在管制与解除管制之间、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之间寻求平衡。
强调经济政策与经济运行的广泛参与性,以实现公平,促进效率,减轻“福利国家”的福利支出负担。
倡导责任与权利相结合,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用经济增长来促进公平。
布莱尔社会福利改革主要内容包括继承撤切尔的私有化和放松市场管制,紧缩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福利事业投资,收税部分将其用于解决失业问题,即结合降低福利水平和促进就业。
2.2瑞典
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也是瑞典社会福利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其模式是以普遍主义与社会
平等观念为价值核心,具有高税收和高再分配等制度特征。
同样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受经济危机影响,使其福利国家体制难以为继。
主要是日益巨大的社会保障支出使政府赤字剧增,20世纪80年代中,瑞典净外债占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3%,另外商税收大部分收入和累进税制,大部分落入政府手中,打击了人们劳动积极性,高福利和福利均等化使无业者失业者的社会保险与在职者的收入相近,这不仅再次打击了在职劳动者的积极性,又使失业者和更多的人宁愿无业继续领取社会保障费而生活也不愿去寻找一份工作,造就了大批寄生虫,同时,高福利也牺牲了效率,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党为争取选民都欲图改革福利制度。
在这样情况下,瑞典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福利制度改革,循序前进,
并逐渐加大改革力度。
瑞典改革主要以下几方面:
(1)地方化。
社会福利制度地方化,中央下放权力,让地方政府成为福利的主要提供者,在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方面发挥更好积极作用,在中央政府统一的指导下,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增多,公共开支的80%由地方政府完成。
瑞典建立了三级公共服务体系。
中央政府负责宏观事务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法规建设、制定发展规划等。
郡政府负责将中央的方针
政策在本地区细化。
市镇政府,负责将中央郡政府的方针在市镇范围内进一步细化。
(2)私有化。
即公共服务提供的私有化,私人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和范围在扩大,付费由政府通过税收提供。
私人部门参与提供服务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高收入者开始参加购
买私人保险及私人部门提供的医疗教育各方面的服务。
(3)调整税收结构,减税是改革重点,瑞典政府将个人所得部率由1989年的72%降为68%,公司所得税率由50%降为30%,同时对商收入者和商科技人才实行一定期限的减免税政策。
(4)养老金改革,目前是养老金集中使用,投资收益与个人无关,改革方向是建立个人养老帐户制,个人所享受服务与个人所缴纳的税收挂钩。
风险由领取养老金的人和在业人员共同分担讲,1999年通过的新退休制度规定养老金按个人年龄具体计算,退休越晚,养老金越高,另一方面,将缴费分成两部分,大部分划入现收现付型养老金制度,小部分划入基金帐户,进行投资增值,减轻支付压力。
(5)促进充分就业,对失业人员政府提供再培训,以增加其技能,适应新的就业需要,瑞典政府设立了“职业生涯发展”项目,提供培训津贴,失业救济金补偿水平也于1993年起降
为以前收入的80%(相比于改革之前的90%)。
瑞典2003年福利支出占GDP33.5%,失业率为49%,相比于1995年同类数据为34.6%427.7%可见。
瑞典的福利改革初见成效,控制住了公共开支不断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