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那点事(一)常见存储器分类

合集下载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从CPU角度来看,Cache-主存存储层次的速度接近于Cache的速度,容量是主存的,每 位价格接近于主存的。因此,解决了主存储器的速度与价格间的矛盾。
2.主存-辅存存储层次
辅助存储器是主存的补充,用来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主存-辅存层次通过附加的硬 件及存储管理软件来控制,使主存-辅存形成一个整体,称之为虚拟存储器。
6.5 辅助存储器
1. 辅助存储器的特点 2.磁表面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记录密度。 (2)存储容量。 (3)平均寻址时间。 (4)数据传输率。 (5)误码率。
6.5.2 磁记录原理和记录方式
6.5.2 磁记录原理和记录方式 1.磁记录原理
磁表面存储器通过磁头和记录介质的相对运动完成读写操作。写入时,记录介质在磁头下 方匀速通过,根据写入代码的要求,对写入线圈输入一定方向和大小的电流,使磁头导磁体 磁化,产生一定方向和强度的磁场。由于磁头与磁层表面间距非常小,磁力线直接穿透到磁 层表面,将对应磁头下方的微小区域磁化(叫作磁化单元)。可以根据写入驱动电流的不同方 向,使磁层表面被磁化的极性方向不同,以区别记录“0”或“1”。
(2)磁表面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是在金属或塑料基体的表面上涂一层磁性材料作为记录介质,工作 时磁层随载磁体高速移动,用磁头在磁层上进行读写操作,为磁表面存储器。
(3)光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是应用激光在记录介质(磁光材料)上进行读写的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 的特点。光盘记录密度高、耐用性好、可靠性高和可互换性强等。
半导体存储器
6.1 存 储 器 的 基 本 概 念 6.2 半 导 体 存 储 器 6.3 主 存 储 器 与 CPU 的 连 接 6.4 提 高 存 储 器 性 能 的 方 法 6.5 辅 助 存 储 器

常见存储器辨析

常见存储器辨析

有关各种存储器速度性能的资料大收集,RAM、SRAM、SDRAM、ROM、EPROM、FRAM最后面重点搜集了NOR FLASH 存储器的资料。

====================================================常见存储器概念辨析:RAM、SRAM、SDRAM、ROM、EPROM、常见存储器概念辨析:RAM、SRAM、SDRAM、ROM、EPROM、EEPROM、Flash存储器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根据掉电数据是否丢失可以分为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其中RAM的访问速度比较快,但掉电后数据会丢失,而ROM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

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RAM 又可分为SRAM(Static RAM/静态存储器)和DRAM(Dynamic RAM/动态存储器)。

SRAM 是利用双稳态触发器来保存信息的,只要不掉电,信息是不会丢失的。

DRAM是利用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存储电荷来储存信息,因此必须通过不停的给电容充电来维持信息,所以DRAM 的成本、集成度、功耗等明显优于SRAM。

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

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从价格上来说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而通常人们所说的SDRAM 是DRAM 的一种,它是同步动态存储器,利用一个单一的系统时钟同步所有的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

使用SDRAM不但能提高系统表现,还能简化设计、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

各种常见类型的存储

各种常见类型的存储

浅谈我们经常遇到的存储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SAN、什么是NAS、什么是SCSI,下文进行了很好的分解。

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如下表一)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开放系统的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

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进行论述说明。

今天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接入存储(NAS)。

如下: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主要问题和不足为:直连式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

直连式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对服务器硬件的依赖性和影响就越大。

直连式存储与服务器主机之间的连接通道通常采用SCSI连接,带宽为10MB/s、20MB/s、40MB/s、80MB/s等,随着服务器CPU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硬盘空间越来越大,阵列的硬盘数量越来越多,SCSI通道将会成为IO瓶颈;服务器主机SCSI ID资源有限,能够建立的SCSI通道连接有限。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读稿_第3章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_(初稿)【王道考研系列】2012计算机考研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读稿_第3章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_(初稿)【王道考研系列】2012计算机考研
第三章 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大纲内容
(待补充)
已考真题分布
(待补充)
3.1 存储器的分类 3.1.1 考点精析
1. 存储器的分类(★)
存储器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存储器进行分类。 (1)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层次)分类 1)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又称内存储器(内存),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所需的大 量程序和数据,CPU可以直接随机地对其进行访问,也可以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以 及辅助存储器交换数据。其特点是容量较小、存取速度较快、每位价格较高。 2)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又称外存储器(外存),是主存储器的后援存储器,用来 存放当前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以及一些需要永久性保存的信息,它不能与 CPU 直接交 换信息。其特点是容量极大、存取速度较慢、单位成本低。 3)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Cache,位于主存和CPU之间,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段和 数据,以便CPU能高速地使用它们。Cache的存取速度可以与CPU的速度相匹配,但存储容量 小、价格高。目前的高档微机通常将它们或它们的一部分制作在CPU芯片中。 (2)按存储介质分类 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磁表面存储器(磁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MOS 型存储器、双 极型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3)按存取方式分类 1)随机存储器(RAM):存储器的任何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都可以随机存取,而且存 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其优点是读写方便、使用灵活,主要用做主存或高速缓 冲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的内容只能随机读出而不能写入。信息一旦写入存储 器就固定不变了,即使断电,内容也不会丢失。因此,通常用它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常数 和汉字字库,甚至用于操作系统的固化。它与随机存储器可共同作为主存的一部分,统一 构成主存的地址域。

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成功很⼤程度来源于存储技术的巨⼤进步。

早期的电脑甚⾄没有磁盘。

现在电脑上的磁盘都已经按T算了。

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 RAM)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 RAM)分两类:静态的:SRAM,⾼速缓存存储器,既可以在CPU,也可以在⽚下。

动态的:DRAM,⽤于主存或者图形系统帧缓冲区。

通常情况下,SRAM的容量都不会太⼤,⽽相⽐之下DRAM容量可以⼤得离谱。

静态RAMSRAM将每个位存储在⼀个双稳态存储器单元⾥,每个单元⽤⼀个六晶体管电路实现。

这种电路有⼀个属性,它可以⽆限期地保持两个不同的状态的其中⼀个,其他状态都是不稳定的。

如上图,它能稳定在左态和右态,如果处于不稳定状态,它就像钟摆⼀样⽴刻变成两种稳态的其中⼀种。

也因为它的双稳态特性,即使有⼲扰,等到⼲扰消除,电路就能恢复成稳定值。

动态RAMDRAM的每个存储是⼀个电容和访问晶体管组成,每次存储相当于对电容充电。

该电容很⼩,⼤约只有30毫微微法拉。

因为每个存储单元⽐较简单,DRAM可以造的⾮常密集。

但它对⼲扰⾮常敏感,被⼲扰后不会恢复。

因此它必须周期性地读出重写来刷新内存的每⼀位。

或者使⽤纠错码来纠正任何单个错误。

两者总结传统的DRAMDRAM芯⽚内的每⼀个单元被叫做超单元。

在芯⽚内,总共有d 个超单元,它们被排列成⼀个r×c ⼤⼩的矩阵,也就是说d=r×c,每个超单元都可以⽤类似(i,j) 之类的地址定位⽽每个超单元则是由w 个DRAM单元组成。

因此⼀个DRAM芯⽚可以存储dw 位的信息。

上图是⼀个16×8 的DRAM芯⽚的组织。

⾸先由两个addr引脚依次传⼊⾏地址i 和列地址j 。

每个引脚携带⼀个信号。

由于这是4×4 的矩阵,因此两个就够了。

然后定位到(i,j) ,将该地址的超单元信息传出去。

什么是计算机存储器常见的计算机存储器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存储器常见的计算机存储器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存储器常见的计算机存储器有哪些计算机存储器是一种用来存储数据和指令的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存储器一般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也被称为内存。

主存储器是在计算机运行时被CPU直接访问的一种存储设备,主要用来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主存储器的速度比较快,但容量有限。

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取决于存储介质的类型,常见的主存储器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1.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常见的主存储器,使用电容和晶体管来存储数据。

DRAM需要不断地刷新存储的数据,因此速度比较慢,但成本低廉,容量大。

DRAM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和其他计算设备上。

2. 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也是一种常见的主存储器,使用触发器来存储数据。

相比于DRAM,SRAM的读写速度更快,但成本更高,容量较小。

SRAM通常用于缓存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一种永久性存储设备,主要是用来存储不常用的数据和程序。

辅助存储器通常比主存储器容量更大,但速度较慢。

1. 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硬盘驱动器是一种机械存储设备,使用磁性记录技术来存储数据。

硬盘驱动器容量大,价格便宜,但读写速度较慢。

硬盘驱动器广泛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上。

2.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固态硬盘是一种电子存储设备,使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

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快,耐用性强,但价格相对较高。

固态硬盘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硬盘驱动器,成为计算机存储器的主要形式之一3.光盘和闪存盘(CD-ROM、DVD-ROM、USB闪存盘):光盘和闪存盘是一种便携式存储设备,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

计算机内存管理基础知识

计算机内存管理基础知识

计算机内存管理基础知识一、前言学妹刚上大学,问我计算机内存知识需要了解么?我当场就是傻瓜警告,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为什么要去了解内存知识?因为它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核心功能之一,各高级语言在进行内存的使用和管理上,无一不依托于此底层实现,比如我们熟悉的Java内存模型。

最近几篇文章学习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后,喜欢底层的同学可以去学习CPU结构、机器语言指令和程序执行相关的知识,而看重实用性的同学后续学习多进程多线程和数据一致性时,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冯•诺伊曼结构1、早期计算机结构在冯•诺依曼结构提出之前的计算机,是一种计算机只能完成一种功能,编辑好的程序是直接集成在计算机电路中,例如一个计算器仅有固定的数学计算程序,它不能拿来当作文字处理软件,更不能拿来玩游戏。

若想要改变此机器的程序,你必须更改线路、更改结构甚至重新设计此计算机。

简单来说,早期的计算机是来执行一个事先集成在电路板上的某一特定的程序,一旦需要修改程序功能,就要重新组装电路板,所以早期的计算机程序是硬件化的。

2、理论提出1945年,冯•诺依曼由于在曼哈顿工程中需要大量的运算,从而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两台计算机Mark I和ENIAC,在使用Mark I和ENIAC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了存储程序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设计理念,即将计算机指令进行编码后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序地执行程序代码,从而控制计算机运行,这就是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开端。

这是对计算机发展有深刻意义的重要理论,从此我们开始将程序和数据一样看待,程序也在存储器中读取,这样计算机就可以不单单只能运行事先编辑集成在电路板上的程序了,程序由此脱离硬件变为可编程的了,而后诞生程序员这个职业。

关于冯・诺依曼这位大神,值得单独开一篇文章来聊聊。

3、五大部件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如下:数据流一》指令流-A 控制流---►img冯•诺依曼结构用极高的抽象描述了计算器的五大部件,以及程序执行时数据和指令的流转过程。

计算机存储器介绍

计算机存储器介绍

图表和图形 1
技术参数
1、容量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1TB=1024GB。但硬盘厂商在 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 称值要小。 2、转速 转速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转数的最大值。转速的快 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 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 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 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 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读取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 为主,;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 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 时间,但随着硬盘转速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温度升高、电机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果,很多人都为自己电脑硬盘安装上了硬盘散热风扇,但是一些低档的风扇, 它的震动相当明显,可以把震动传递到硬盘上,长期以后,定会对硬盘寿命产生影响。 二、光驱:目前主流的光驱读盘速度已经达到了50倍速以上,当光盘在光驱总高速旋转时,光驱本身发出的震 动会带动机箱的共振,从而影响到硬盘的工作。而且这种高速转动发热量也是很多的,光驱离硬盘又是如此近, 从光驱中释放的热量定会使得硬盘的温度上升。 三、灰尘: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在沉积在硬盘的电路板的灰尘会严重影响电路板上芯片的热量散 发,使得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温度上升,进而导致芯片过热而烧毁。另外灰尘如果吸收了水分,是很容易造成电 路短路的。 四、静电:在对电脑进行维修过程中,很多人都是用手拿硬盘,但是在干燥的天气中,人的手上可能会积累上万 伏的静电,手上的静电可能会击穿电路板上的芯片,导致硬盘出现故障。 五、低级格式化:如果电脑硬盘出现了坏道,很多网友都采取低级格式化的措施,其实低格对硬盘的损坏的很大 的,它可能会造成磁盘坏道的扩散,甚至会导致硬盘参数丢失,造成硬盘无法使用。 六、电源:一个低质量的电脑,会使硬盘受到电压波动的干扰,特别是硬盘在进行读写操作时,如果电源出现 问题,可以在一瞬间让一块硬盘报废。 七、磁场:因为硬盘是一种依靠磁介质来记录数据的设备,如果受到外界环境的磁场干扰,很可能导致磁盘数据 的丢失,所以应该尽量远离磁场环境。

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计算机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存储和读取数据的任务。

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通过不同类型的存储器进行管理和处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部件。

### 一、工作原理计算机存储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存储器芯片来存储数据,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数据的读写操作。

存储器芯片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根据存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类型。

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数据在断电时会丢失,但其读写速度较快。

RAM存储数据的方式是通过电容器来存储电荷,当有电流通过时,电容器充电表示存储1,不通电表示存储0。

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在断电时不会丢失,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启动时所需的固件程序等信息。

### 二、存储器分类根据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可以将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大类。

1.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存储器,也称为内存。

主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当前运行程序的数据和指令,是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

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快,但容量有限,因此常常需要配合辅助存储器使用。

主存储器按照读写速度和容量不同可分为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等类型。

2.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主要用于长期存储大量数据和程序,是主存储器的扩展。

辅助存储器的容量通常比主存储器大,但读写速度较慢。

常见的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光盘和闪存等。

辅助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

### 三、总结计算机存储器作为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其工作原理和分类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硬件和系统架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片机的存储器

单片机的存储器

单片机的存储器在单片机的世界里,存储器就如同一个信息的宝库,它承担着存储和管理数据与程序的重要任务。

如果把单片机比作是一个聪明的大脑,那么存储器就是大脑中的记忆区域,负责记住各种关键的信息和指令。

单片机的存储器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就像是一本无法修改的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在制造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下来,并且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无法更改。

而随机存取存储器则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记录和修改的笔记本,能够根据我们的需要灵活地存储和更新数据。

先来说说只读存储器(ROM)。

它又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比如掩膜 ROM、可编程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 ROM (EPRO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 ROM(EEPROM)。

掩膜 ROM 是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通过掩膜工艺将信息一次性写入的。

这就好比是在生产一本书的时候,直接把内容印在了书页上,一旦印好就无法更改。

所以掩膜 ROM 通常用于存储那些在单片机运行过程中不会改变的程序或数据,比如一些固化的系统程序。

可编程 ROM(PROM)则给了我们一次写入的机会。

它在出厂时里面的内容是空白的,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编程设备将数据写入其中。

但一旦写入,就不能再修改了,就像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字,就无法擦掉重写。

可擦除可编程 ROM(EPROM)则相对灵活一些。

我们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将里面的数据擦除,然后重新写入新的内容。

这就像是用一块可以擦除的黑板,擦干净后又能重新书写。

电可擦除可编程 ROM(EEPROM)则更加方便。

它不需要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是通过电信号就可以实现数据的擦除和重新写入。

这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据的更新和修改变得更加便捷。

接下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M 可以随时进行读和写操作,这使得它非常适合用于存储那些在单片机运行过程中需要频繁改变的数据。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的速度较快,但集成度相对较低,成本也较高。

存储分类介绍

存储分类介绍

存储分类介绍1.存储分类简介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的存储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图一存储分类存储分类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2.存储解决方案分类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网络接入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

2.1.DAS(直接式存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属存储),也可称为SAS (Server-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附加存储)。

DAS被定义为直接连接在各种服务器或客户端扩展接口下的数据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

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到服务器的,I/O(输入/输入)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

DAS适用于以下几种环境: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通过SAN(存储区域网络)或NAS(网络直接存储)在它们之间进行互连非常困难;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它们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图二 DSA存储2.2.NAS(网络接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接入存储或称为网络直联存储设备、网络磁盘阵列),是一种专业的网络文件存储及文件备份设备,它是基于LAN (局域网)的,按照TCP/IP协议进行通信,以文件的I/O(输入/输出)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存储器

存储器

广义的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一、 RAM
RAM是指通过指令可以随机的、个别的对各个存储单元进行访问的存储器,一般访问时间基本固定,而与存储单元地址无关。RAM的速度比较快,但其保存的信息需要电力支持,一旦丢失供电即数据消失,所以又叫易失性存储器,还有一种很有趣的叫法是"挥发性存储器",当然这里"挥发"掉的是数据而不是物理上的芯片。
引用 报告 回复 TOP
PCW_星X缘
网站管理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F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4-24 11:23 只看该作者
有奖调查
读者阅读习惯调查 内存储器在PC设备中占有重要的席位,也正是内存储技术的发展才得以让如今的计算机呈现出一番勃勃生机的景象。毫不夸张地说,未来PC发展的重点不是 CPU而是内存。半导体技术的突破已经为CPU发展铺平的道理,随着主频的不断提高,整个系统将对内存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纵观PC技术的发展,每次内存技术的提升都对整体性能产生重大的影响。
B. 我的PC 有5GB的存储器。
C. 我的PC 有5GB 的内存。
唔,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这是某个笑话的三种表达方式,但只有其中的一个可以认为是真正的笑话。到底是哪一个呢?先说A,如果有钱,给自己的电脑插上1GB的内存是可能的;而B,既然说是存储器,也可以包括硬盘了,话说的滴水不漏,也没留下笑柄;最后到C,因为目前个人电脑上使用的主板一般只能支持到1GB的内存,即使是INTEL目前最高阶的450NX芯片组也只能支持到4GB--所以,用5GB的内存是胡扯的啦。

存储器的基础知识第四组1 (1)

存储器的基础知识第四组1 (1)

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大小,最基本的单位是字节,一个汉 字由两个字节组成,字母和数字由一个字节组成. 容量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字节(B)、KB、MB、 GB、TB.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字节 通常人们都使用简便的叫法,把后面的“B”去掉.
光盘是以光信息做为存储的载体并用来存储数据的一 种物品。 分为: 1.不可擦写光盘,如CD-ROM、DVD-ROM等;2.可擦写光 盘,如CD-RW、DVD-RAM等。 光盘是利用激光原理进行读、写的设备,是迅速发展 的一种辅助存储器,可以存放各种文字、声音、图形、图 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数字信息。 光盘定义:即高密度光盘(Compact Disc)是近代发展起 来不同于完全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也 是光盘),用聚焦的氢离子激光束处理记录介质的方法存 储和再生信息,又称激光光盘。
在计算机诞生初期并不存在内存条的概念.
最早的内存是以磁芯的形式排列在线路上,每个磁芯与晶体管组成的一个双稳态电 路作为一比特(BIT)的存储器,每一比特都要有玉米粒大小,可以想象一间的机房只能 装下不超过百k字节左右的容量。 后来才出现了焊接在主板上集成内存芯片,以内存芯片的形式为计算机的运算提供 直接支持。那时的内存芯片容量都特别小,最常见的莫过于256K×1bit、1M×4bit,虽 然如此,但这相对于那时的运算任务来说却已经绰绰有余了。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 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 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混合硬盘,混合 硬盘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 在硬盘驱动器中。 磁头复位节能技术:通过在闲时对磁头的复位来节 能。 多磁头技术:通过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 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或同时在多碟片同时利用 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 库中心。

精品课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第4章

精品课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第4章

第4章 存储系统
图4.2 6264全地址译码器
第4章 存储系统
图4.3 另一种译码电路
第4章 存储系统
2) 部分地址译码 部分地址译码就是只用部分地址线译码控制片选来决定 存储器地址。一种部分地址译码的连接电路原理图如图4.4 所示。
第4章 存储系统
图4.4 6264部分地址译码连接
第4章 存储系统
第4章 存储系统
2) 金属氧化物(MOS)RAM 用MOS器件构成的RAM又可分为静态读写存储器(SRAM)和 动态读写存储器(DRAM)。当前的微型计算机中均采用这种类 型的金属氧化物(MOS)RAM。 静态RAM的主要特点是,其存取时间为几到几百纳秒 (ns),集成度比较高。目前经常使用的静态存储器每片的容 量为几十字节到几十兆字节。SRAM的功耗比双极型RAM低, 价格也比较便宜。
第4章 存储系统
CS1、CS2为两条片选信号引线。当两个片选信号同时有 效时,即 C=S01、CS2=1时,才能选中该芯片。不同类型的芯 片,其片选信号多少不一,但要选中芯片,只有使芯片上所有 片选信号同时有效才行。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内存空间要比一块 芯片的容量大。在使用中,通过对高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的 译码产生(或形成)片选信号,把芯片的存储容量放在设计者所 希望的内存空间上。简言之,就是利用片选信号将芯片放在所 需要的地址范围上。这一点,在下面的叙述中将会看到。
第4章 存储系统
2.存取时间 存取时间就是存取芯片中某一个单元的数据所需要的时 间。 当拿到一块存储器芯片的时候,可以从其手册上得到它的存 取时间。CPU在读写RAM时,它所提供给RAM芯片的读写时间 必须比RAM芯片所要求的存取时间长。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点, 微型机则无法正常工作。 3.可靠性 微型计算机要正确地运行,必然要求存储器系统具有很 高的可靠性。内存的任何错误都足以使计算机无法工作。而 存储器的可靠性直接与构成它的芯片有关。目前所用的半导 体存储器芯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大概为5×106~ 1×108 h左右。

存储器知识教育.

存储器知识教育.

1.存储器产品的测试特点1-1.动态存储器的概念和分类存储器由多个能记忆“0”和“1”信息值的电子记忆单元集合在一起构成,占有面积小。

电子记忆单元合理而且高密度地集成在半导体芯片上,另外周边附加驱动控制这些单元的电路而构成的记忆电路。

动态存储器一般分为以下几种:◆FPM (Fast Page Mode) RAM 快速页面模式随机存取存储器:这是较早的电脑系统普遍使用的内存,它每隔三个时钟脉冲周期传送一次数据。

◆EDO(Extended Data Out) RAM 扩展数据输出随机存取存储器:EDO内存取消了主板与内存两个存储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它每隔两个时钟脉冲周期传输一次数据,大大地缩短了存取时间,使存取速度提高30%。

◆S(Synchronous)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这是目前主推的PC133规范所广泛使用的内存类型。

SDRAM将CPU与RAM通过一个相同的时钟锁在一起,使RAM 和CPU能够共享一个时钟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每一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便开始传递数据,由于它的工作频率和CPU外频同步,不存在延迟和等待时间,速度比EDO内存提高50%。

它的带宽为64bit,3.3V电压。

其传输速率为64*133MHz/8=1.064GB/S。

◆DDR(Double Data Rate) RAM:SDRAM的更新换代产品,它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这样不需要提高时钟的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

其传输速率为64*133MHz/8*2=2.128GB/S。

DDR不支持3.3V电压的LVTTL,而是支持2.5V的SSTL2标准。

◆RDRAM(Rambus DRAM)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DRAM是Rambus公司开发的具有系统带宽、芯片到芯片接口设计的新型DRAM,它能在很高的频率范围下通过一个简单的总线传输数据。

它同时使用低电压信号,在高速同步时钟脉冲的两边沿传输数据。

存储器分类及功能大全

存储器分类及功能大全

RAM/ROM存储器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

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一、 RAM有两大类:1、静态RAM(Static RAM,SRAM),静态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加电情况下,不需要刷新,数据不会丢失;而且,一般不是行列地址复用的。

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

但是SRAM也有它的缺点,即它的集成度较低,相同容量的DRAM内存可以设计为较小的体积,而SRAM却需要很大的体积,所以在主板上SRAM存储器要占用一部分面积。

优点:速度快,不必配合内存刷新电路,可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缺点:集成度低,功耗较大,相同的容量体积较大,而且价格较高,少量用于关键性系统以提高效率。

2、动态RAM(Dynamic RAM,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需要不断的刷新,才能保存数据。

而且是行列地址复用的,许多都有页模式。

DRAM利用MOS管的栅电容上的电荷来存储信息,一旦掉电信息会全部的丢失,由于栅极会漏电,所以每隔一定的时间就需要一个刷新机构给这些栅电容补充电荷,并且每读出一次数据之后也需要补充电荷,这个就叫动态刷新,所以称其为动态随机存储器。

由于它只使用一个MOS管来存信息,所以集成度可以很高,容量能够做的很大。

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DRAM存储单元的结构非常简单,所以从价格上来说它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DRAM分为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FPRAM/ FastPage、EDORAM、SDRAM、DDRRAM、RDRAM、SGRAM以及WRAM等 I.SDRAM,即Synchronous 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曾经是PC电脑上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内存类型,即便在今天SDRAM仍旧还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对存ppt课件

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对存ppt课件

当行选择线为高电平常,T5T6导通,触发器输出端与位线接 当通行选择线为低电平常,T5T6截止,存储单元和位线断开。
首页
电工电子技术
字选线
10 导截通止
T
C
(2) 动态RAM存储单元
一个MOS管和一个电容即可组成
一个最简单的动态存储单元电路。
隔 离
当存储单元未被选中时:
C 当存储单元被选中时:
0 写入时,送到数据线上的二进制信
个标号称为地址,不同的字单元具有不同的地址。存储器的容
量由地址码的位数m决议,当地址码的位数为n,字长的位数 为m时,存储器内含2n×m个存储单元。
首页
电工电子技术
2. RAM的存储单元电路
存储单元是RAM的中心部分, RAM字中所含的位数是 由详细的RAM器件决议的,可以是4位、8位、16位和32 位等。每个字是按地址存取的。普通操作顺序是:先按地 址选中要进展读或写操作的字,再对找到的字进展读或写 操作。打一比如:存储器好比一座宿舍楼,地址对应着房 间号,字对应着房间内住的人,位对应床位。
首页
电工电子技术
n位 地址码

地 址 译
2 n



m
写 控
存储矩阵


读/写控制
I/O控制器:
列地址译码器
输出控制
RAM 电
m位 数据
路 结 构

片选控制 图
为了节省器件引脚的数目,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共用一样
的I/O引脚。读出时它们是输出端,写入时它们又是输入端 ,即一线二用,由读/写控制线控制。I/O端子数决议于一 个地址中存放器的位数。通常RAM中存放器有五种输入信 号和一种输出信号:地址输入信号、读/写控制输入信号、 OE输出控制信号、 CS片选控制输入信号、数据输入信号 和数据输出信号。

存储器分类及功能大全

存储器分类及功能大全

RAM/ROM存储器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

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一、RAM有两大类:1、静态RAM(Static RAM,SRAM),静态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加电情况下,不需要刷新,数据不会丢失;而且,一般不是行列地址复用的。

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

但是SRAM也有它的缺点,即它的集成度较低,相同容量的DRAM内存可以设计为较小的体积,而SRAM却需要很大的体积,所以在主板上SRAM存储器要占用一部分面积。

优点:速度快,不必配合内存刷新电路,可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缺点:集成度低,功耗较大,相同的容量体积较大,而且价格较高,少量用于关键性系统以提高效率。

2、动态RAM(Dynamic RAM,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需要不断的刷新,才能保存数据。

而且是行列地址复用的,许多都有页模式。

DRAM利用MOS管的栅电容上的电荷来存储信息,一旦掉电信息会全部的丢失,由于栅极会漏电,所以每隔一定的时间就需要一个刷新机构给这些栅电容补充电荷,并且每读出一次数据之后也需要补充电荷,这个就叫动态刷新,所以称其为动态随机存储器。

由于它只使用一个MOS管来存信息,所以集成度可以很高,容量能够做的很大。

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DRAM存储单元的结构非常简单,所以从价格上来说它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DRAM分为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FPRAM/FastPage、EDORAM、SDRAM、DDRRAM、RDRAM、SGRAM以及WRAM 等I.SDRAM,即Synchronous 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曾经是PC电脑上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内存类型,即便在今天SDRAM仍旧还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DDR学习(1)基础知识

DDR学习(1)基础知识

DDR学习(1)基础知识⼀:存储器1:存储器分类2: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 随机存取,易失性,⾼访问速度,对静电敏感;随机是指数据不是线性依次存储,⽽是⾃由指定地址进⾏数据读写。

RAM与ROM最⼤的区别是,RA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的数据会⾃动消失,⽽ROM不会。

3:SRAM(静态RAM) 不要刷新,只要不掉电,数据可以⼀直保存,存取速度快,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CPU的缓存⽤的就是SRAM4:DRAM(动态RAM) 需要不断刷新,存取速度相对SRAM较慢5:SDRAM(同步动态RAM) 同步指⼯作时需要同步时钟,内部的命令的发送与数据的传输都以它为标准6:DDR SDRAM(双倍率同步动态RAM) 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来,仍然沿⽤SDRAM⽣产体系;SDRAM在⼀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传输⼀次数据,DDR在时钟的上升期与下降期各传输⼀次数据。

⼆:SDRAM1:物理Bank(P-Bank),意为通道 P-Bank就是内存总线的数据位宽,CPU数据总线的位宽2:芯⽚位宽 ⼀般芯⽚的位宽较⼩,为了组成P-Bank所需的位宽,需要多颗芯⽚并联⼯作。

P-Bank = 芯⽚位宽*芯⽚存储单元总个数*芯⽚数量3:逻辑Bank(L-Bank):⼀个芯⽚上有多个L-Bank,⽬前⼀般是4个 ⾏列表⽰ 存储单元数量 = ⾏数 *列数 * L-Bank的数量 ⽐如8M*8,这是⼀个8bit位宽的芯⽚,有8M个存储单元,总容量是64Mbit4:128Mbit芯⽚的引脚5:基本操作与时序5.1:芯⽚初始化(MRS) 设定BL数值,读写操作模式(突发与否),突发传输模式(顺序传输,交错传输)5.2:⾏选址(Row),使之处于活动状态 ⽚选与L-Bank的定址同时进⾏,RAS(⾏地址选通脉冲)也处于有效状态。

此时An地址线则发送具体的⾏地址5.3:列选址与读写命令 列寻址地址线与⾏寻址地址线共⽤,但CAS可以区分⾏与列寻址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储器那点事(一)常见存储器分类前言注:本文中所谈到的器主要是指磁盘阵列,通过SAN/NAS/iSCSI等接口与主机相连,虽然说SAN交换机、物理带库、磁带机和光盘塔也属于存储的范畴,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存储器,或者称作存储阵列,是当今业界一个比较Fashion的词,见过不少这个圈子里的公司为了提高档次,会主动往存储行业靠,经常自我标榜“哥所在的集成公司是高科技,不仅搬箱子,哥还做存储”,“哥公司自己生产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存储器”…(当然现在再这么说有点out了,现在流行自我标榜“哥公司现在做云计算高科技呢”)。

当然,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在和身边朋友自我介绍是做存储这个高科技行业时,也经常碰到另外一种情况,“哥们你们那边250G的盘多少钱一块啊,你们卖U盘么”…那么存储器究竟该如何定义呢在我看来,二十多年前Sun公司提出了“就是计算机”的理念,对于整个IT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存储也是计算机”。

存储是什么呢,对,存储也是计算机。

2000年前的存储器,多是作为主机的附属品出现的,记得97年本人在做系统员时,看到厂商在调试几套HP 9000和SUN小型机,几个集成商的将一个个磁盘塞进一个独立架子里面(后来才知道那叫磁盘柜),一边塞进去还一边说:“哥们千万注意啊,这玩意叫磁盘阵列,贼贵,一块磁盘顶一台夏利呢”。

我们当时大吃一惊,高科技啊,一块小铁片竟然顶得上大街上一辆出租车(其实当时也不过是给个JBOD+软件RAID,现在想想,真叫暴利啊)…而且当时安装磁盘阵列也是看起来很高深的一件事情,不同于主机UNIX操作系统要插入光盘,输入命令、不断回车,磁盘阵列的安装往往是在主机安装完后再导入一些,然后运行一个脚本,出去吃个饭、抽根烟….就完成了。

这就是早期DAS阶段的典型工作流程,存储器在当时仅仅是器的附属品。

2000年左右以后,国内的存储器市场慢慢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具有独立控制器的磁盘阵列产品越来越多(不再依赖于主机端的软件RAID技术);另外除了IBM/HP/SUN/Compaq/SGI五大UNIX厂商有自己的存储器产品外,独立存储厂商在国内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第一次还以为是那个做显示器的厂商)、Brocade、Netapp、MCData、HDS等存储网络产品公司也慢慢地出现在招标书和投标现场,可以说,2000年以后,存储器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存储器和主机的采购可以分开、建立独立的存储网络等概念分别被以EMC和Brocade 为代表的存储公司发扬光大。

存储与计算分离的概念颠覆了传统的DAS模式,在传统模式中,存储器被看作一个简单的外设依附于主机系统,而存储与计算分离以后,存储子系统从原来的计算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这是EMC早期一再强调的概念),存储和主机间通过高速网络互联,这样存储器从后台走向了前台,这样诞生了Brocade和Mcdata(后被Brocade收购)等SAN网络设备公司。

同时随着网络共享应用的持续增长和网络文件共享协议的成熟(SUN发明的NFS协议和推出的CIFS协议),文件服务器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储器也走向了市场,其代表公司就是Netapp。

一、常见的存储器的现在业界有非常多的存储公司,每家公司也有不同档次的产品,当然每家公司都会花大力气大家宣扬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高性能、如何如何稳定可靠,档次如何如何高,而且都能摆出不少道理,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嘛。

那么存储器到底该如何分类呢,存储阵列的档次划分有没有依据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专业IT研究公司Gartner的分类很多专业IT人士看各种产品在业界的定位和评测,都会参考Garnter公司的评价,那么Gartner公司是什么东东呢。

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是全球最具权威的IT 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其官方网站: 。

Garnter公司成立于1979年,总部设在康涅狄克州斯坦福。

其研究范围复盖全部IT产业,就IT的研究、发展、评估、应用、市场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论证报告及市场调研报告,协助客户进行市场分析、、项目论证、投资决策。

为决策者在投资风险和管理、策略、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上提供重要咨询建议,帮助决策者作出正确抉择。

针对于存储磁盘阵列行业Garnter会定期发布一些分析报告,我们取其中两个比较有著名的报告类型,一份是针对于所谓的High-End企业级存储器市场的分析,比如《MarketScope for High-End Enterprise Disk Arrays, 2H05》实际上就是Garnter公司在2005年12月30日对于2005年下半年针对High-End企业级存储器市场的总结回顾;而另外一份叫《Magic Quadrant for 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的报告就是Garnter定期用魔力四象限的方式对于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的定义。

通过定期对这两份报告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很方便地了解这个行业各种存储器的定位和技术含量。

Gartner定义的High-End Enterprise Disk Arrays分析我们首先来看看Gartner是从哪些角度给各家存储器厂商定位和评分的• Presales support 售前技术部门的支持能力;• Break/fix service and post-sales support 售后服务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Total-cost-of-ownership evaluation 总体拥有成本估算;• Technologies that have net effect of reducing power and cooling consumption and space requirements各家厂商的产品在节点、制冷技术和空间节省方面的技术特点;• 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 support独立软件厂商的支持力度;• Acquisition, upgrade, service and warranty pricing购买和升级费用,服务和保修费用;• The impact of changing storage更换存储器的影响。

每隔一段时间Gartner会根据上述的评分标准将各家存储厂商定位到五个级别中,Strong Negative,Caution,Promising、Positive和Strong Positive。

那么Gartner是如何定义high-end enterprise disk arrays的呢我们来看看其定义标准:1. Use a multiple controller architecture使用多控制器体系架构;2. Support mainframe. and open-system environments支持mainframe和开放系统;3. Support FICON, Enterprise Systems Connection (ESCON) or Fibre Channel host connectivity同时支持FICON/ESCON和FC光纤通道接口;4. Support the z/OS operating system and/or other mainframe. operating systems支持z/OS和其他mainframe操作系统;能够进入这个所谓High-End Enterprise Disk Array 富人俱乐部的存储器较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EMC — Symmetrix V-Max and DMX-4• Fujitsu — ETERNUS8000• Hitachi/Hitachi Data Systems — Universal Storage Platform. V and VM• HP — StorageWorks XP24000, XP20000•— System Storage and DS6800• Sun — Sun StorageTek 9990V and 9985V可以说Gartner采用了一种非常经典和传统的方法来定义级存储器,即“出身血统论”(4个条件中除了第一条是多控制器外,其他都和IBM大机的连接性和支持力度有关),特别是表现在能够支持大机这一点(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存储厂商确实很少,往往是那些很早就存储器或者做过IBM兼容机的厂商才具备这些能力和血统)。

但是笔者对于这种划分方法持一定的保留意见,因为大机在如今新建的中心已经较少的出现,开放系统(AIX/HPUX/Solaris/Windows/Linux和等)占了绝对优势。

而即时在IBM内部,Mainframe(大型主机)的重要性也发展速度也不比当年。

用户花重金买“高端”存储器看中的是其性能、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其他数据保护,至于他能否连接IBM Mainframe,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而且能够连接大型主机的存储器,往往配置相对较为复杂,比如HDS的USP系列在配置时就有个cu/ldev的概念,一般初学者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其实这就是早期为了和大型主机连接而留下的传统产物。

因此笔者的观点是,如果您的数据中心有预算买“高端”存储,不准备采用Mainframe (大型主机),或者说即时有Mainframe也不准备和开放系统存储器互联互通(包括在四大银行数据中心,Mainframe和开放系统都是各有各的存储,一般也不会和开放系统共享存储器,甚至连维护人员都是分为两组)。

因此建议各位在选型阶段所谓高端或者中端来说,不要拘泥于Gartner的报告分类,建议更加关注其体系结构(多控制器结构)、性能、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其他数据保护功能。

Gartner定义的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分析Gartner采用了其经典的魔力四象限(Magic Quadrant)来定义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魔力象限是在某一特定内的对市场情况进行的图形化描述。

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由Gartner公司于2006年9月25日取得“魔力象限”版权,并可以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重复使用。

它根据Gartner公司的定义,它描述了Gartner 公司依据标准对该市场内的厂商所进行的分析。

Gartner公司并不对在魔力象限中描述的任何厂商、产品或服务出具官方认可,也不建议技术用户只选择那些位于“领导者”象限里的厂商。

魔力象限仅用作一种研究工具,并不意味着是行动的具体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