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音看中国民间音乐的保护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南音看中国民间音乐的保护问题

民间音乐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

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国际民间音乐协会的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 其范围包含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南音、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唢呐艺术、江南丝竹等都属于民间音乐的范畴。

民间音乐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许多传统的民间音乐受到现代多元文化

的冲击, 在人们的漠视下逐渐衰落, 甚至消亡。所以保护和传承当

下中国各种优秀的民间音乐已成为极为紧迫的任务。所以本文将以南音为案例, 来讨论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

乐”“郎君唱”等, 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南音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乐种, 可以称之为我国民族音乐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素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之称。南音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厦门等闽南语系地区, 并远播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 成为联系世界各地闽南人的精神纽带。虽然南音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 生存空间也受到极大的挤压。

但是在政府、市场、学界、民间的共同努力之下, 南音不仅没有消亡,而且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政府主导申请世界“非遗” , 实施政策保护

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已

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但是鉴于民间音乐所具有的民族性、地方性等特征, 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对其进行保护势在必行。2009 年10 月1

日,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时距2002年5月泉洲市正式启动泉州

南音

申报工作已有近8年的时间。可以说,申请“非遗”的成功,

离不

开政府大力、持续的努力。

但是申请世界“非遗”成功, 对保护和传承南音并没有起到一劳永逸的神奇功效。“非遗”的保护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看得见摸得着, 有现成的保护法规。即使成为世界“非遗” ,联合

国的规条也只是指导性的, 国内缺乏相关的具体法规。这使得现实中对“非遗”的保护操作起来力不从心。对此, 厦门市政府努力将“非遗”的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对传承人的责任义务、传习场地以及政府扶持等出台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传承人是民间音乐薪火相传的关键, 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民间音乐一般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 传承人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 是民间音乐的实际载体。传承人一旦后继无人,民族文化的损失就不可避免。截止2010年, 厦门各类南音社团有20多个,国家、省、市级南音传承人有6 个,年纪最大的有70多岁, 最年轻的40多岁。传承人年龄老化的问题十分

明显,表现出青黄不接的迹象。所以保护民间音乐首先应该从传

承人入手,政府要给予民间艺人极大的帮助和鼓励, 使民间文化承载者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二、学界将南音纳入教育体系, 为民间音乐培养接班人

民间音乐一般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 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代教育体系为民间音乐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选择。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市教育、文化部门就开始组织人员编写泉州市中小学南音教材, 为南音进入泉州小学音乐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泉州每年举行中小学演唱演奏比赛, 至今已举办了

20届。南安市从全市各小学选拔出的南音合唱团, 近年来多次应邀到香港、菲律宾等地演出,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南音具有浓郁的闽南特色, 积聚了千百年的地方文化。把南音的纳入小学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发现培养艺术接班人, 也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

但是南音成长于闽南,而闽南交通一直不够发达, 并且处于闽方言区, 因此南音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也正由于此, 南音在对外交流更倾向于台湾和东南亚, 而难以中国大陆的其他省份传播。不过随着福建交通的日益发达, 对外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

原本处于封闭的环境下的南音, 必将面临着走出闽方言区的困境。同时民间与专业音乐在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上有所不同。

泉州南音作为中国古老乐种, 保留着汉晋唐宋等时期的古乐古音和古乐器的特征。闽南的其他地方戏曲, 诸如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和歌仔戏, 都在它们发展过程中从南音中吸收过东西来丰富自己。

所以为了南音自身更好的发展, 同时为其他艺术种类提供学习和借鉴, 对南音进行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 泉州师院、泉州艺校都已招收南音专业学生, 泉州还建立公办专门机

中国南音学会、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泉州南音艺术研

院, 加强南音基础性研究。这都为更好地研究和传承南音开辟了新渠道。

三、市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大力拓展南音覆盖范围

对传统音乐来讲, 最大的挑战是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 使得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朝着统一无差异的方向发展。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原本属于财政支撑的演出团体变成了自负盈亏。加之群众生活习惯的转变, 都加剧了演出团体的财政危机。原来红火的剧团渐渐退出市场, 这引发了传统音乐濒临失传的危险。所以现在传统音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利用当下流行的传播方式进行重新包装和再创新, 进而为民间音乐的注入能量。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的商业化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案例。目前《梨园春》已经成为河南的一个文化品牌, 它的成功就是参与市场竞争, 进行商业化运作的结果。

同样,南音也正在通过商业运营的方式,努力打造品牌, 创造精品,借助传媒的力量扩大影响力。福建相关政府加强了对南音

音乐的收集、整理及出版工作, 建立了南音资料数据库、南音博物馆和南音网站, 并且出版了有关南音的书籍。南音还对南音进

行了适度的商业开发, 开拓市外、境外商业演出市场,通过多

渠道

的演出活动宣传南音。泉州已经举办了多次国际南音大会唱、

旅游节等, 通过海内外各界观摩、交流和宣传, 极大地提高

了全民对南音的保护意识。现在南音已经在港澳台、东南亚、

欧美等地区

和国家进行过演出。

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 泉州南音已流播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南音的宣传推广让民众从民俗活动中感受到

浓郁的乡情亲情, 让他们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中感受到独特

的闽南文化的魅力。南音的广泛传播对增进民族认同感起到了

积极作用, 使南音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

民间音乐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是音乐世界最原始、最

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类型的民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和表现方式, 都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浓郁的地

域和民族特色。所以民间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更是地域

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对于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不

仅涉及到音乐元素和技巧的保留和学习,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文

化和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虽然人类社会现代文明不断发展, 但

民间音乐却也在这过程中逐步地式微。南音这一古老的音乐形

式历久而弥新, 在一定程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也让我们看

到行政力量、商业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对于南音这一民

间音乐保护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