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e2413d915f804d2b16c130.png)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8 3 7 ( 2 0 1 5 ) 0 6 . 0 0 2 0 . o 1 3 . 1心理护理及健康指 导 肝胆外科手术后 ,因 自身不适 ,加 上引流管的留置改变 了患者正常生活 习惯 ,患者 易产生焦躁 、忧郁 、消极等不 良 情绪 ,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 困难 。护理人员应积 极与患者沟 通 ,向其讲解 引流管 留置 的 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避免 患者在 身体 活动 时出现引流管折叠、扭 曲、挤压 、胆汁反流 等情况 。通过治疗成功案例对 患者进行鼓励 ,消除其不 良情 绪,积 极配 合治疗 。 3 . 2引流物观察 对 引流物特征,包括颜 色、流量 、气味等进行观察 ,若 指标发生异常 ,应及 时检 查引流管是否出现 异常。通 常情况 下,引流量增加 需要检查 是否出现肠瘘 ,引流量骤减 需要检 查引流管是否阻塞或脱落。引流物气味 出现异常 时应注意是 否 出现厌氧菌感染 。引流液颜色呈红色 ,可能是胆道 出血 , 呈 白色与胆道梗阻相关 ,呈浅黄色提示有腹水 。 3 . 3防止 引流管脱落 般而言 ,引流管 由缝皮缝线结扎固定,烟 卷引流条往 往采用安全别针 固定 ,皮肤上采用胶布固定,坚持不影响身 体活动、易看见的原则,挂于患者床旁中央床栏处 。 在 引流 管 留置期 间, 护 理人员应 嘱咐家属小心配合, 协助患者翻身 , 拎好 引流袋 ,确保 引流袋低于引流管 口处 。护理人员应密切 观察管道 ,加强对 患者 的监管与约束 ,避 免患者 自 行拔管 、 引流 管扭 曲、打折等 。由于肥胖患者 ,术后腹壁脂肪消耗较 快 ,皮肤松弛 ,会导致 引流管处皮肤随之抽动 ,出现引流管 脱出情况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bcb07c2a300a6c30d229f84.png)
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标签: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并发症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引流管的放置对手术起着很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保证胆管缝合处不承受过高的张力而造成胆汁外溢,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胆管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放置合适的引流管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甚至避免再次手术,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肝胆外科病人能否顺利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
现将我科2014年1月-12月护理的26例肝胆手术病人留置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14年1 月-12月共护理26例肝胆手术带引流管病人。
年龄为46-78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
单纯放置腹腔引流管的4例,同时放置腹腔引流管和”T”管的22例。
2.引流管的护理2.1 腹腔引流管:a.手术回来后的病人接引流管于床旁并妥善固定且低于出口平面,防止引流液逆行引起感染。
B.及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早期应为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黄色,且清亮无浑浊,每日量约为0-100ml,如每小时大于50ml,且呈红色,用手握捏引流管有温热感,或引流液浑浊则为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如引流量突然减少,且病人感腹胀并发热,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堵塞或脱落。
C.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
如病人病情允许可将床头抬高以利引流。
D.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评估病人的疼痛原因和性质,引流口疼痛是引流管过紧或引流液刺激所致。
引流其他部位疼痛,可能继发感染或迁移脓肿所致。
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怀疑脓腔或脏器破例,应及时报告医生。
E.引流袋应每日更换,更换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引流管一般在引流液停止后24小时拔除,通常在术后2-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
2.2 T管的护理:a.妥善固定:将T管妥善固定于腹壁,不可固定于床单,以防翻身、活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以免胆汁流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95e044571fe910ef12df8fb.png)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护理体会胆石病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的病症之一,具有多种临床表现,轻者表现为腹部的隐痛不适,重者可能形成胆管炎,有生命危险。
目前胆道外科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是把胆总管切开探查,并且以引流术做为基本手术形式,以达到通畅引流和解除梗阻的目的。
若术后对于引流管的护理不适不仅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甚至可能造成医患矛盾的加深,笔者现将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引流管在胆道疾病中的重要性由于胆管的特殊解剖位置,病理、生理等复杂原因易使患者肝功能受到损害及术后结石残留、胆汁反流、肝胆管梗阻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需要手术的再次进行,对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1]。
肝胆外科的手术治疗中,T型引流管的放置对于手术效果的保证,防止胆管梗阻、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甚至与手术的成败有很大联系,提高疗效的方法之一为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甚至避免再次手术的进行。
2 术前护理2.1术前常规护理:普外科术前进行常规护理,做好术前的准备。
将禁食物与水的时间、留置尿管、胃管及备皮的意义向患者进行解释,并把床上排便的方法及必要性告知患者,指导患者在术后如何保护切口、咳嗽的方法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2.2心理护理:将医疗环境向患者做介绍,通过交流对患者以及家属关于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治疗措施以及护理等方面了解的程度进行掌握,将相关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在手术前准备过程中以及术中积极配合、术后相关治疗与护理的准确信息。
部分老年者对于自身所得疾病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担心手术后无法进行正常生活,甚至会有即将离开人世的恐惧心理[2]。
因此护士要对老年患者进行更加细心的照顾,耐心向其做出病情的解释,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赖。
3 术后护理3.1术后一般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黄疸、腹部体征的变化,观察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浓度等进行密切的观察。
肝胆外科术后的引流管护理体会
![肝胆外科术后的引流管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d8051c97f1922791688e8a9.png)
疗前责任护 士对 所使 用化疗药物预估治疗 中可能 引起腹泻 的 情况 , 正 确的饮食指导 可有效 的避免多数腹 泻的发生 。一旦 发现并 确认 有腹 泻的发生 , 尽早积极 的采取补液 、药物治疗 ,
可使腹泻症 状得到有效 的控制 , 从而避 免失 水、休克 、水 电 平衡紊乱及 一系列并 发症 的发生 、发展 。做好宣教 , 使患者 有相应 的心理准备。 严格实施各种无菌操作 , 避免侵袭性操作 , 通过饮食调节、皮肤护理等干预措施 , 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 6 ] 梅蕊 , 张玉兰 . 肿瘤化疗病人迟发性腹 泻的护理 . 中外健康文
摘, 2 0 1 3  ̄) : 2 5 7 — 2 5 9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4 年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N 0 v 2 0 1 4 , V o 1 . 8 , N 0 . 2 1
・
1 5 5・
胃癌 1 2例 , 食道癌 8例 , 其他 3 例 ; 根据 N C I 2 0 0 6化疗药物 反 应 , 不 是原病 情加重 , 通过相应 治疗及 护理可缓 解 , 使 患 毒性反应 分级标准评估 , I 度腹泻 1 9例 ,Ⅱ度 和 Ⅲ度腹泻 1 2 者正确认识及对 待腹 泻 , 减轻心理负担 。 例, Ⅳ度 腹泻 1 0例 。患者 出现腹泻后 , 根据病 因及腹泻程度
2 结 果
采用不 同的药物治疗 , 以盐酸洛 哌丁胺胶囊 ( 商 品名 : 易蒙停 )
和蒙脱石散 ( 商 品名 : 思密达 ) 居多 。
1 . 2 护理措施 1 . 2 . 1 心理 护理 癌症 患者极易 产生恐惧 、急躁 、焦虑 心
4 1 例患 者经对 症治疗 和护 理干预 后 , 3 9 例 患者 腹泻完 全缓解 , 2 例并发肠梗 阻。
外科引流实验报告体会(3篇)
![外科引流实验报告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d469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f.png)
第1篇一、引言外科引流技术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引流管将体腔、关节腔、器官或组织内的积血、积液、胃液、胆汁和胰液等分泌液引出体外或引离原处,以达到预防感染、降低局部压力、解除梗阻、促进脏器功能恢复等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外科引流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本次外科引流实验,现将实验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外科引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外科引流管的选择、放置、护理及拔管等操作步骤。
3. 了解外科引流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 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外科引流管的选择与放置(1)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根据引流部位、引流液性质、引流目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如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膀胱引流管等。
(2)放置引流管:在无菌操作下,根据引流部位和引流液性质,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进行穿刺操作,将引流管插入预定部位。
2.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阻塞,及时采取措施清除。
(2)观察引流部位:注意观察引流部位有无红肿、渗出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保持引流管固定:防止引流管脱落或移位,影响引流效果。
(4)保持引流管无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 外科引流管的拔管(1)观察引流液:当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均恢复正常,且局部无红肿、渗出等症状时,可考虑拔管。
(2)拔管操作:在无菌操作下,轻轻拔除引流管,并妥善处理。
四、实验体会1. 外科引流技术是外科手术中重要的治疗手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才能有效预防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3. 外科引流管的放置和护理需要细致、耐心,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281c016eff9aef8941e06c3.png)
2 0 1 4 年1 1 月
内蒙古 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 摘
要] 目的 : 探讨 腹腔镜肝脓肿 引流手术的适应证 、 手术步骤 、 手术要点及其 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 析 自
2 0 1 0 年1 月一 2 0 1 4 年3 月间进行 的腹腔镜肝脓肿 引流手术 2 O 例. 结果 : 2 0 例手术均获成功 , 患者治愈出院. 结论 : 腹腔镜肝脓肿 引流术操作简单 、 手 术创伤小 、 术后 病人 恢复快 、 并发症少 、 腹腔 污染 少 , 是治疗肝脓肿 的有效 方
p l e o p e r a t i o n , s ma ll s u r g i c l a t r a u ma , q u i c k e r r e c o v e r y o f p a t i e n t s , l e s s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 l e s s a b d o mi n a l c a v -
V0 I . 2 9 N o . 6
NO V . 201 4
腹腔镜肝脓 肿 引流术治疗体会
额
( 1 . 内蒙古民族大学 附属医院蒙医外科 , 内蒙古 通辽
都 , 斯琴 高娃
0 2 8 0 0 0 ; 2 . 通辽市科 左后旗 疾病疫 防控制 中心, 内蒙古 甘旗卡 0 2 8 1 0 0 )
u a r y 2 0 1 0 t o Ma r c h 2 01 4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ly a z e d . Re s u l t s : 2 0 c a s e s o f o p e r a t i o n we r e ll a s u c c e s s f u l ; t h e p a t i e n t s
18例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并发症防治体会
![18例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并发症防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d41dc9b3b3567ec102d8ad7.png)
18例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并发症防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对策。
方法:对我院18例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
结果:肝胆外科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预防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和患者的快速康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184-02在肝胆外科手术中为了起到保证手术效果,放置胆管狭窄、梗阻等引发并发症的现象发生。
在手术中加入引流管对于手术是否成功或失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选用适当的引流管不仅可以提高术后的疗效,减少术后的感染,甚至可以避免再次手术的严重后果。
引流管的护理成为了肝胆外科病人术后健康恢复的重要问题,现将我院18例肝胆外科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18例患者,均为我院进行过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观察组),及其护理和并发症防治结果和体会。
1.2放置引流管的类型、适应范围和特点(1)引流管类型:主要有腹腔引流管及T管(2)引流管适应范围:较长时间进行复杂的手术;预测术后会发生的感染问题;由于出血、胆汁肠液漏出或引流液较为粘稠的手术。
(3)T管特点:因其形状而命名为T管,在胆管内引流胆汁只要是用T管,主要是在无菌引流袋中进行连接。
起到了保持畅通、防止受压、折叠、扭曲的作用,一般的拔管时间为3个月左右,但由于针对体质差的病人或者老年人,拔管时间应适当延长至4个月左右保证窦道都完好形成。
在胆总管探查的手术中,及胆总管的损伤修复术或胆肠结合术中都需用到T管进行引流。
在活动时,引流管的位置应腹部切口低,在平躺时不能高于腋中线,以免引起胆汁的返流造成感染的现象,但也不能过低,这样也会造成胆汁的过度流失。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病理及心理上的护理。
医院的护理人员对于引流管的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讲解、安慰、疏导、按时、鼓励及告诫。
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体会
![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50e171159eef8c75fbfb37f.png)
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王亚波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有效临床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留置引流管,总结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经验。
结果:本组48例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中,术后均正常拔管,顺利出院,术后未出现脱管、堵塞、感染、胆漏、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加强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肝胆外科;引流管;术后护理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至关重要,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后放置引流管可以隔着腹壁,观察到腹部内部的病情变化,以便术后早期给予有效的处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
因此,如何做好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将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4.8±2.4)岁。
胆总管切开探查与引流术17例,胆囊切除术13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8例,肝叶切除术5例,胆管损伤修复重建术3例,胆肠吻合术2例。
行腔内引流管19例,烟卷引流条引流14例,T管引流9例,双套管引流6例。
1.2 护理方法1.2.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详细的介绍术后放置引流管对于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性,术后详细向患者解释引流管护理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缓解患者对于术后放置引流管的心理压力,以便能够积极配合护人员的治疗。
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经常性的询问患者在引流管留置过程中有无不适,给患者安全感,从而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感,增强对术后恢复的信心。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会论文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6dfb212af90242a895e56a.png)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安置引流管后的主要护理措施和要点,为提高引流管的护理质量提供方法。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以手术治疗并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92例临床护理资料做研究分析,同时选择没有放置引流管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总结主要的护理措施和常见的并发症。
结果:本组92例患者在给予综合护理下全部康复出院,其中出现引流管周围皮肤破溃感染的患者4例,发生率为4.34%;发生引流管堵塞者3例,发生率为3.26%,没有放置引流管的30例患者手术切口没有破溃、感染情况发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2 引流管护理要点引流管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日更换引流装置:引流管直接通向腹腔,手术患者在康复阶段抵抗力较弱,及时较为轻微的病原菌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感染,因此要保证每日更换新的一次性引流装置,保证外部的清洁,避免因引流管的污染造成腹腔内感染:(2)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引流管在腹腔外段因为固定的不当回发证折叠或扭曲,或是固定在皮肤的缝线脱落以及患者改变姿势后造成引流管受压变形或折叠扭曲等,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及时时发现并处理;(3)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引流管多在通过腹壁的地方用缝线固定,但是偶尔也会有脱落的情况,此外因为在腹壁外段活动度较大,也很容易造成脱落,故在护理中最好再应留管远端也加用回形针等进行固定,减少活动度:(4)引流液体的观察记录:引流液体的颜色往往可提示病变的好转与否,因此每日在护理工作中需要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为淡血色液体,之后转为淡黄色的渗出液,如果在引流液中看到褐色或绿色的胆汁时则提示有可能出现了胆漏,需要及时处理,如果观察到粪渣则提示可能存在肠漏,如果为黄色脓性引流液则应高度怀疑感染的存在;液体的量一般术后每日的引流量不应该大于50毫升;(5)在护理中还应该注意到,有些时候患者长期保持某一个姿势而不能引流尽渗出液体,此时有必要让患者更换休息姿势以充分引流[2];(6)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引流管的使用会对皮肤造成一点的摩擦和牵拉,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皮肤的破溃和感染,因此护理中要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必要时可以涂抹氧化锌软膏或其他油脂类进行保护;(7)注意多根引流管间的相互识别,肝胆外科手术后多会出现放置多根引流管的情况,因此在术后要标示清楚,特别是安置了t管引流的患者,更不能错把t管当成腹腔引流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的临床体会
![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的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dfc01d67f1922791688e8f2.png)
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直径>3 cm、位置浅的19例肝脓肿行腹腔镜切开引流术。
结果19例均获得成功,痊愈出院,无脓肿残留及复发。
结论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能达到开腹肝脓肿引流术的效果,引流彻底充分,无腹腔及切口感染,手术创伤小,手术视野良好,创口可以不缝合,出血少,术后患者所受痛苦轻,恢复快,对肠道影响小,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thod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drainage of liver abscess under laparoscopy. Methods 19 cases of liver abscess which diameter was under 3 cm and location was external were drained by laparoscopy. Results The surgery was successful and the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The abscess had no remnant and never relapse.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drainage of liver abscess under laparoscopy was equivalent as open surgery. Drainage was exhaustiveced without infection of abdomen and incision which was so small. The visual field of the surgery was all right and incision could be without suture and bleeding was so little. The patients recovered rapidly and had less pain and had little gastrointestinal interference. So drainage under laparoscopy was effective and safe surgical methods to treat liver abscess.【Key words】Liver abscess; Laparoscopy; Drainage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自1998年以来,完成肝脓肿腹腔镜引流术19例,疗效满意。
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的优势和风险
![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的优势和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1d9e41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d.png)
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的优势和风险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它是由于肝脏内的液体积聚形成的囊肿。
肝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讨论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的优势和风险。
一、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的优势1. 高效性: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是一种直接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的治疗方法,能够迅速减轻囊肿的体积和压力,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比其他治疗方法,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的效果更为显著。
2. 低创伤性: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是通过经皮肝穿刺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和创口。
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低复发率: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能够将囊肿内的液体完全排空,有效避免了囊肿的复发。
此外,该疗法还可以通过注入硬化剂等药物,使囊肿壁发生纤维化,进一步降低囊肿的复发率。
二、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的风险1. 出血风险: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是一种有一定创伤性的治疗方法,穿刺操作可能会引起出血。
尤其是对于囊肿较大、壁较薄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
因此,在进行穿刺引流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和囊肿的特点,避免出血并及时处理。
2. 感染风险: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是一种直接将穿刺针引入肝脏内的治疗方法,存在感染的风险。
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术前进行适当的抗菌处理,并及时观察患者的感染指标。
3. 穿刺引发囊肿破裂:在穿刺引流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囊肿壁较薄,有可能引发囊肿破裂。
囊肿破裂后可能导致囊肿内容物泄漏到腹腔,引起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穿刺引流操作时,医生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囊肿破裂。
综上所述,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高效性、低创伤性和低复发率。
然而,该疗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和囊肿破裂等。
因此,在选择肝囊肿穿刺引流疗法时,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权衡利弊,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f3880b502768e9951e738fe.png)
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探索有效的引流管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手术后病人进行护理总结。
其中只放置引流管的患者为45例,放置引流管与T管的患者为55例。
结果100例肝胆外科患者在接受引流管护理之后,全部康复出院,其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表现为胆漏3例,肝胆出血2例,感染者1例。
结论通过开展科学的引流管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当前,引流管被普遍应用在接受普外科的手术患者群体中,主要用于导尿、胆管以及胃肠道等等,其种类繁多而且对于患者的术后伤口的愈合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影响整个手术的成败,因此,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是肝胆外科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科学的引流管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引流管的脱落引发的再次手术,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2017年3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手术带管病人。
其年龄在23-78岁,其中男性患者为63例,女37例。
其中只是放置腹腔管的为42例,腹腔管与T管一起放置的为52例。
2引流管的护理2.1腹腔引流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确保引流管的端口必须低于出口平面,避免由于逆行回流引发感染。
随时观察引流管口是否存在引流液外漏现象,患者皮肤是否红肿、破损的症状。
做好相关检测记录,掌握引流液的颜色、流量、气味,一般而言,在手术前主要为淡红色,在手术后期为黄色,表现为清亮的液体,正常水平维持在每日0-100ml,如果引流液的流量每小时超过50ml,而且超过3小时,则可以判定为异常。
一旦引流液的液体表现为浑浊,也视为异常,必须马上告知医生。
若患者的引流量急剧减少,而且患者忽然感到腹胀,带有发热的症状,则必须立刻检查患者的引流管是否堵塞或脱落[1]。
妥善保管和固定好患者的引流管,避免其发生扭曲、折叠的情况发生。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在肝胆微创外科的应用体会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在肝胆微创外科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3403c6802768e9951e7386d.png)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5, 5, 34-37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5 in Hans. /journal/acm/10.12677/acm.2015.51007The Application of PTGBD i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Yong Wang*, Jie Chen, Chunsheng Li, Jianping ZhangDepartment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 ShanghaiEmail: *wangyong19741130@Received: Mar. 2nd, 2015; accepted: Mar. 19th, 2015; published: Mar. 26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PTGBD i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8 cases of acute cholecystitis performed from Jan. 2012 to Dec. 2014 in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68 cases, both punctures were successful for effective drainage and decompression.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patients af-ter drainage of 1 - 2 days eased or disappeared. After 1 - 5 days temperature and white blood cell count gradually returned to normal. In 59 patients with cystic and calculous, patients were un-dergoing elective gallbladder resection or bile duct exploration after 3 months. Conclusion: The gallbladder puncture drainage was a suitable operation method, it wa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Acute Cholecystitis, Cholecystolithiasis,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 (PTGB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在肝胆微创外科的应用体会王勇*,陈杰,李春生,张箭平上海市浦东医院肝胆外科,上海Email: *wangyong19741130@*通讯作者。
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f3d8a5e51e79b8969022617.png)
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腔引流管和T 型管拔除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肝胆外科腹部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可充分引流腹腔内的渗液,对预防术后感染、胆管梗阻或狭窄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临床医师通过引流液的情况判断患者腹腔内病情变化,对确保手术效果具有临床价值,而良好的护理是确保引流管发挥作用的前提。
现对该院手术后放置腹部引流管的80 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 年3 月-2015 年3 月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腹部引流管患者80 例。
其中男51 例,女29 例。
年龄为24-69 岁,平均年龄为45.27 岁。
其中仅放置腹腔引流管者31 例,同时放置腹腔引流管和T型引流管者49 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
2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放置引流的目的不了解,同时引流管引起不适,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手术创伤等综合因素,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影响术后康复。
因此,应在患者治疗全程使用心理护理,术后尤其更应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确保预期治疗效果。
在护理引流管或更换引流液体时,可向患者或家属介绍引流液体的具体情况及其所反映的病情变化等,通过了解,消除顾虑[1]。
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对肝脓肿的治疗体会
![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对肝脓肿的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e43affc9e31433239689338.png)
脓肿 。目前开放手术引流仅适用于:①多次超声介入治疗后病的患者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2 9例 , 年 龄在 4  ̄ 7 0 2岁 。3 O例 发 生在 右 肝 , 5例 发 生
在左肝 。7 例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2 例 有糖尿病史 。脓 肿直 径 8
肝胆外科手术中引流管的合理应用
![肝胆外科手术中引流管的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8ef9c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6.png)
肝胆外科手术中引流管的合理应用
邢雪;汤海涛
【期刊名称】《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4(0)2
【摘要】肝胆外科手术后常需要放置引流以保证手术创面、吻合部位以及手术切
口的安全愈合。
合理的引流可以将组织间隙、体腔内、手术创面、吻合部位积聚的渗血、积液和脓液排出体外,由于这些渗血、积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可引起感染或使已存在的感染加重。
有些渗出液如胆汁、胰液、胃肠液等对机体组织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能腐蚀器官和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坏死,继发性脓肿形成;渗出液积聚较多时还可压迫或腐蚀邻近器官,引起出血、内漏造成严重后果。
合理恰当的引流可防止感染的发生或扩散,不必要或不正确的引流反而会增加感染机会和发生其它并发症,正确掌握引流的适应证,合理使用恰当的引流物进行正确的引流术为肝胆外科的基本原则。
【总页数】6页(P10-14,27)
【作者】邢雪;汤海涛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肝胆外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肝胆
外科,山东青岛 266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T管引流管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教学探讨 [J], 叶敏
2.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并发症因素分析 [J], 王潮忠
3.肝胆外科术后诱发引流管并发症的因素研究 [J], 雷春;沙刘瑶
4.十字型引流管与普通负压引流管在普外科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对比 [J], 邱晓峰;杨振熙;周联明;张吉发;陈建荣;洪月琳;檀占海
5.优质护理用于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效果评价 [J], 刘娜;朱婵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肝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及护理体会
![经皮肝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c6c452004a1b0717ed5dd5b.png)
经皮肝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及护理体会关键词肝脏脓肿经皮穿刺引流护理超声引导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术是目前治疗肝脓肿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尤其对单个、较大的肝脓肿,以及年老体弱、合并症较多,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更是首要选择。
2007年1月~2011年8月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PTC针配合下经皮肝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就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49~72岁,平均62.5岁。
患者表现有畏寒、发热、右上腹疼痛,术前均经B超及CT检查诊断。
位于肝左叶10例,肝右叶8例;单发脓肿17例,双腔脓肿1例;脓腔直径>5cm 12例,<5cm 6例。
置管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右侧腹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孔巾,在B超定位下选择穿刺点,并测量进针深度。
先用PTC针穿刺入脓腔,抽到脓液后,送入引导导丝,退出PTC针,再沿导丝放入中心静脉导管,试抽确定在脓腔内,用慕丝针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尾部于皮肤上,穿刺处覆盖灭菌敷料并用胶布固定,必要时上腹带,导管末端接引流袋。
贴好管道标识,安全、正确固定引流袋。
脓液常规送检及送细胞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术后3天使用替硝唑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留置导管时间4~11天,平均6.5天,所有患者均全愈出院。
护理术前评估及访视:术前对患者的体质、全身营养状况及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重点访视,向其详细讲解置管的方法、意义、优点、成功病例及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并告知患者在置管过程中有主治医生和护士在场,如有不适可举手示意,以消除患者的陌生、紧张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术中配合:根据超声科医生操作位置决定患者体位,常采用仰卧位或左侧卧位,熟练配合手术医生,保障术中用物及时到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意识状态等有无异常变化,术毕协助包扎穿刺部位,上腹带,接引流袋,贴管道标识并固定。
肝破裂术引流放置的应用体会
![肝破裂术引流放置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901856ba26925c52cc5bfd1.png)
肝破裂术引流放置的应用体会我院外科于1996-2004年8年间收治肝破裂病人21例,现对肝破裂术中放置引流的问题作一讨论。
1 临床资料21例病人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6~68岁,平均42岁,均采用经腹手术。
2 手术方式肝破裂裂口缝合16例,其中10例安放血浆引流管1根,5例安放2根血浆引流管,1例肝脏表浅裂伤缝合后未放置引流管。
引流管于术后7天拔除,均一期愈合。
肝叶部分切除2例。
均与切除断面附近放置血浆引流管,术后7天拔管,均一期愈合。
肝脏裂伤处用明胶海绵及可溶性止血纱布填塞压迫止血3例,3例均于术后出现胆漏,其中1例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再次手术行多管充分引流后痊愈,另2例置管引流20天后胆漏愈合拔管。
3 讨论3.1 肝破裂处理过程中不放置引流是错误的,不放置引流将导致治疗上的失败。
如:膈下感染、创面出血、胆漏,即使是单纯的一个裂伤亦应放置引流。
感染是肝外伤术后很常见的并发症,占并发症的50%,占肝外伤总数的12%。
多发生在膈下、胸腔和伤口部位。
外伤后各部位的积血、积液、胆汁外溢、失活组织液化坏死。
加之病人免疫功能降低,均是造成污染、细菌易生长繁殖、发生感染的原因。
主要预防感染的措施是引流彻底,防止任何部位的积血、积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对引流管安放的位置也应因损伤的位置、程度和术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特别是对肝脏隔面及后方的损伤,不可疏忽,应于膈肌和肝脏之间放置引流管,对于行肝脏部分切除的病例应于创面附近放置引流管,对于未经缝合而采用压迫止血的病人,应重视术后高发胆漏的可能,更应采取多管引流,保持引流充分,术后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防止脱落。
3.2 肝破裂术后胆瘘也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肝外伤时是否需胆囊造瘘或胆总管置T管引流减压仍有争议。
术中与胆总管安放T形管行胆道引流,可以降低胆道压力,从而减少了肝脏断面的渗漏,有利于残端的闭合,并减少了胆漏创面周围的感染,但一律常规T管引流弊多利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术后通 畅引流管 的存在 , 等于给医务人员增 加了窥视术野 出血
情况 的方便 “ 口” 窗 。通过 引流物 的量 及性状 , 以随时 了解术 可
野 出血 情 况 。如 果 引 流 管 出血 量 每 小 时 持 续 达 8 0~10mL且 色 2
术后通过对引流物颜 色 、 流量及性 状 的观察与 分析 , 引 判断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 主要 并发症为早期 大出血 、 胆瘘及
【 关键词】 肝 叶肝段切除 ; 外科 引流
T ec ncl p la o fdan g eh ooyfrh p tco . I N n —t . epe o i lo uhn o t ue h l ia a pi t n o ria etc n lg o e aetmy X O G Mi i ci g a Pol'H s t G ceg C z y i H bi o s pa f m n .
中外 医学研究
21 0 5月 第 8卷 0年
第 9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占 研
乡 每 ≯ 毒 ≯ l 。 ≯ 0 萋 爹 l l . 。 - 。 。 l l 重0 。 。 ≯ _ ◆ ・ l 0 ≯ j √l - ∥ 。 _ l 。 lI I - l
( e s 引流 ) P ne 和乳胶 管引流。管状橡皮 片( es Pne引流 ) 常放置于
如果没有 引流管 , 术后 早期短 时间 内的大 出血有可能 不被察 觉。
肝断面 , 乳胶 管常放置于膈下及 温 氏孔 , 所有 病例温 氏孔及 肝断
面均放置引流 , 流管放置时间( 引 6±3 d )。
【 要】 本 文测定 了5 例慢 阻肺住 院患者 的血 锌、 、 、 、 、 摘 】 铁 铜 钙 磷 镁等微 量元 素, 其进 行 分析及统 计 学处理 。结果提 示大部 分 对
患者微量元 素均 正常, 微量元素异 常 多出现在病情危重 的患者 中,6 ~ 7 的患者血 液 中的铁 容量 降低 ,2俐锌 异常 的患者 中死 亡 6% 6% 1
一
|
≯ |. .
。 _ l 。 l l
譬
。 ll _ ≯ 聋 j l ?l
。 ≯ -
≯ - l ll | l l l
5 例 慢 阻肺 患 者 血 液 微 量 元 素 分 析 1
李 惠芝
石 林 县人 民 医院 ( 南 石 林 6 2 0 ) 云 5 2 0
次剖腹手术 、 彻底止血 。本组 5例手术后早期大 出血患 者都是在
尚未引起生命体征 明显改 变 的情 况下通 过观察引 流情况得 以及 时诊断 的。②观察引流 管内是否 有胆汁 。一 般肝 叶肝段切 除 的
48 —
中外 医 学 研 究
。 _ l
一 一
21 0 0年 5月 第 8卷 第 9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 R S A C
瘘、 切缘肝组织缺血 、 坏死继 发感染成 为常见的并发症 , 内结石 肝
并发胆管炎 、 肝脓肿 的病 例改变 , 更增加 了断 面感 染及膈 下脓肿
1 7 4— 8岁 , 平均 4 6岁 , 内胆管结石 8 例 , 肝 8 原发性肝癌 4 2例 , 转 移性肝癌 1 ( 2例 原发病 为结肠癌 4例 , 胆囊癌 3例 , 胃癌 3例 , 胆 管癌 1例 , 卵巢癌 】例) 肝血 管瘤 8例 , , 肝破裂 8例。 12 手 术方 法 . 左肝 外叶切除 6 4例 , 左肝 叶切除 l , 2例 肝方 叶 切除 1 , 0例 右肝前叶切除 l , 2例 右肝后 叶切除 8例 , 右半肝切 除 3例 , Ⅶ段 切除 l , 0例 V段切 除 6例 , +V段 切除 6例 , +Ⅵ Ⅱ V 段切 除 3例 , 不规 则肝 部切 除 2 4例。常温下 第一肝 门血 流阻 断 8 4例 (3 2 ) 阻断时间 ( 8±1 )rn 超过 2 i , 间开 5.% , 2 3 a , i 0m n者 中 放 5r n 手术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i; a 10±7 )mn 术 中失 血量 ( 1 0 i; 7 0±4 2 L 8 )m ; 输血量 (9 4 8 L 住院时间( 4±1 ) 。 60± 5 )m ; 2 i d
u d rd a h a m n / rl e n ro ea iey fr 1 8 c s sp t n su d r o e h p tco i c e e t1 e r .T e c mp ia in , cu i g n e ip rg a d o v r ita p r t l o 5 a e ai t n eg n e ae tmy s e rc n 0 y a ̄ h o l t s i ld n i v e n c o n
b e dn , i e p n n u d a h a ma i if cin , r b e v d p s p r t ey t o g h r i a et b , s l 5 c s so le i ga d l e i g b l s e i g a d s b i p r g t n e t e c o we eo s re o t ea i l u h t ed an g u e Re u t o v h s ae f edn n b 6 bl e p n n u d a h a mai n e t n we o n . n l so T e s ri a r i a e t c n lg a mp ra t l 。. s a f a e o i s e i g a d5 s b i p r g t if ci ef u d Co cu i n e c o h u gc ld an g e h oo y h d i o l n 。 : i i c n efr 1 g i
9例 。 笔 者 试 图 通 过 对 血 液 微 量 元 素 的 测 定 , 了解 其 与 肺 部 疾 病 的 发 生 、 发展 及 其 治 疗 的相 互 关 系 。
【 关键词 】 慢 阻肺 ;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慢阻肺患者 的变化 , 去有过 报告 , 多为 1 过 但 ~3 项 微 量 元 素 的 测 定 , 见 3项 以 上 微 量 元 素 同 步 测 定 , 者 对 5 未 笔 1
膈下感染 。结 果 发 现 : 后 早 期 大 出 血 ( 后 8h内 出 血 ≥ 术 术 80m ) 0 L 5例 ( . % ) 再 次 手 术 止 血 4例 , 32 , 因凝 血 功 能 障 碍 死 亡
~
泽新鲜 , 而血压有下降 、 脉搏增快 。 时应果 断处理 , 这 不失 时机再
mo i rn , r v n i g a d te t g o le i g a d b l s e ig a d s b ip r g t ne t n at rh p t tmy n t i g p e e t n r ai f e d n n i e p n n u d a h a ma i i fc i f e a eo . o n n b e c o e
死组织 。
32 引 流 的 临床 意义 .
就 肝 叶 肝 段 切 除 而 言 , 施 引 流 的 最 主 实
要 临床意 义在 于 : ①及时发现术后早期大出血。尽 管 目前重症监 护在我 国得到 了较快 的发展 , 术后 内出血导致能被监 护者及监 但
护仪所发现 的血流 动力学 改 变常 常需要 一定 的 时间和 出血 量。
引流 技术 在 肝 脏 外 科 中的 临床 运 用体 会
熊明 涛
谷 城 县 人 民 医院 ( 北 湖
’
谷 城 4 10 ) 4 7 0
【 要】 目的 探 讨外科 引流技 术在肝叶肝段 切除术 中的运用价值 。方 法 回顾性 总结笔者 所在 医院十年 来行 肝叶肝段切 术 摘
病例 18例 , 中常规 于膈 下和/ 5 术 或肝断面及 温氏孔放 置管状橡 皮片( e s Pne引流 ) 和乳胶 管引流 , 术后经 引流 管观察 出血、 胆瘘 、 膈下感 染情 况。结果 术后早期 大出血 5例 (. % ) 再 次手术止血 4例 , 亡 1 ; 32 , 死 例 并发胆瘘 6例 , 引流 3周 ~2个 月, 自愈 5例 , 例 有腹膜 1 炎急诊 开腹手术 治愈 ; 并发膈下感染 5例 , 2例再 次手 术( 中 1 死于严重肺部 感染) 其 例 。结论 血、 胆瘘 、 下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 的临床价值 。 膈 ・ 外科 引流技 术对肝叶肝段切 除术后 出
G e 4 1 0 C ia 增 4 7 0, hn .
【 bt c】 O jcv T vsgtt li l a e osrcl rng f ea c m . tos Da a b ws m l t A s at r bete o ne i e h cn a v us f u i a aeo hpt t yMe d i i ta e ic l g a d i r eo h rng t e a ip n d i eu ae
19 99年 ~ 0 9年 施 行 的 18例 肝 叶 肝 段 切 除 术 进 行 了 回顾 性 总 20 5 结分析 , 报告如下 。 现
1 资料 与方 法
1例 ; 并发胆瘘 6例( . % ) 引流 3周 ~2个月 自愈 4例 , 例 因 38 , 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诊开腹手术治愈 , 1仍 引流 2个 月后再次 手 术治愈 ; 并发膈下感染 5例 (. % ) 其 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冲洗及 32 , 引流后治愈 , 2例再次手术 , 其 中 1例 死于严 重肺部感 染 ) ( 。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 1 . %( 6例 ) 病死 率 13 ( 01 1 , . % 2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