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翻样计算公式汇总
钢筋翻样(梁)
2×25=2475mm; 12号筋为第二跨端支座第一排负筋,下料长度为: 左净跨1/3+中间净跨+2×柱宽+右净跨1/3 =(7000-600)/3+2000+2×600+(8000-600)
密时,拉筋按加密区的间距一倍设置。
10、次梁侧面附加箍筋与框架梁箍筋没有考虑扣减,实际施工时可更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11、悬臂梁为变截面,箍筋应缩尺(图五)。钢筋缩尺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比例原理,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
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根据单根钢筋翻样图尺寸,并考虑各项调整值。
1号筋为第一跨下部第一排受力纵筋,下料长度为: (跨外长-2×保护层厚度)+2×弯折长度- 2×弯曲调整值=(7600-2×50)+2×15×25-
9号筋下料长度为: 梁总长-保护层厚度-8号筋水平长度+焊接长度+悬挑弯折长度-弯曲调整值=19100-50-25-
8675+10×25+12×25-2×25=10850mm; 10号筋为第一跨端支座第一排负筋,下料长度为: 净跨1/3+支座宽-保护层厚度+弯折长度-弯曲调整值=(7000-600)/3+600-50+15×25-
2×2×25=8150mm; 2号筋为第一跨下部第二排受力纵筋,下料长度为: (跨外长-2×保护层厚度)+2×弯折长度- 2×弯曲调整值-第二排缩减长度=(7600-2×50)
+2×15×25-2×2×25-2×25=81050mm; 3号筋为第二跨下部受力纵筋,下料长度为: 跨净长+2×锚固长度=2600-600+2×32×25=3550mm; 4号筋为第三跨下部第一排受力纵筋,下料长度为: (跨外长-2×保护层厚度)+2×弯折长度- 2×弯曲调整值=(8600-2×50)+2×15×25-
(整理)钢筋翻样学习
钢筋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见表9-25。
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9-25注:h0为弯起高度。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直钢筋净长=L-2C;
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
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钢筋手工翻样实际计算公式
钢筋手工翻样实际计算公式钢筋手工翻样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主要是为了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进行钢筋手工翻样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翻样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钢筋手工翻样的实际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
1. 翻样长度的计算公式。
翻样长度的计算是翻样工作中最基本的计算之一。
翻样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As fy d) / (0.4 fck b)。
其中,L为翻样长度,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为混凝土截面的宽度。
2.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所需的钢筋数量。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 = (M 10^6) / (0.87 fy d)。
其中,A为翻样截面面积,M为翻样截面的弯矩,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3. 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
配筋率的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所需的钢筋配筋率。
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 = (A / (b d)) 100%。
其中,ρ为钢筋的配筋率,A为翻样截面面积,b为混凝土截面的宽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4.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截面的承载能力。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为:Mn = As fy (d a)。
其中,Mn为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a为受拉钢筋的有效高度。
5.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截面的抗剪能力。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Vn = 0.87 fy As / s。
其中,Vn为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s为受拉钢筋的间距。
通过以上的实际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钢筋手工翻样所需的各项参数,从而确保翻样的质量和安全性。
梁筋翻样计算方法
梁筋翻样计算方法说实话梁筋翻样计算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开始就只想着按照图纸上的长度直接来,结果发现完全不行。
比如说梁的纵筋,那可不是简单的画多长就是多长。
梁有锚固这一说,就像咱们把东西要固定在墙上,得有个牢固的连接部分一样。
这个锚固长度就不能瞎猜,要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这些因素。
我有一次没搞清楚这些,计算出来的纵筋长度那可就差得太远了。
后来又试着像搭积木一样去分析梁筋的结构。
对于梁的箍筋计算就更复杂了。
首先你得知道梁的截面尺寸,然后要算这个箍的周长。
可这个周长也是有讲究的,它里面的弯钩就很有说道。
我试过好多方法去确定弯钩的长度,有的时候按照规范里最基础的数值计算,但是在实际工程情况里又感觉不太对。
像有些时候遇到悬挑梁的梁筋计算,那就更迷糊了。
悬挑梁顶端的钢筋是要进行特殊处理的,我刚开始总是忘记这一点,以为和平常的梁钢筋一样计算就好。
其实它要承受更大的拉力,钢筋的配置和长度计算都有特殊的规定。
我折腾了好久才知道要加大顶部纵筋的配筋率,长度也要满足一定的悬挑比例要求。
对于梁筋翻样计算,一定要熟悉各种标准规范这个基础。
然后可以从最简单的梁构件开始计算练习。
比如说一个矩形截面、受力简单的梁,把它的纵筋、箍筋、腰筋等一个个的计算弄透彻了,再慢慢过渡到复杂的梁结构计算。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计算过程中每完成一步就核对一遍。
这就像咱们走路,时不时得看看有没有走错路。
不然等你把整根梁筋计算完了,发现前面有个小地方错了,那就全都白干了。
而且在实际计算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的工艺情况,如果施工里有特殊的做法,也会对梁筋计算产生影响的。
我总觉得在梁筋翻样计算这个事情上是不断学习和重新认知的过程。
我现在也还不能说自己完全精通,有时候遇到一些新颖的梁结构或者多种规范混合的情况还是有点心虚。
不过多实践多犯错才能让自己越来越熟练。
就像咱们做饭,最初总是手忙脚乱盐放多放少都不知道,做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熟能生巧了。
最全平法钢筋翻样
平法钢筋翻样,技术要点一、梁: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 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但首选第一种方法。
3. 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及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附加钢筋长度=设计标示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注:角部放射筋长度有时长度是从角部向两边逐步递减的)支撑钢筋是为了保证双层筋的上层钢筋位置的措施钢筋(码凳),一般情况下是每间距1米布置一根,规格为比板筋大一个规格,长度为该跨净跨长度,支撑腿长度为板厚减保护层的两倍腿间距为1米。
钢筋翻样公式大全(精)
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梁-钢筋翻样教程
05
梁钢筋翻样的软件应用
钢筋翻样软件的选择
选择知名品牌
选择知名度高、口碑良好 的钢筋翻样软件,确保软 件质量和售后服务。
考虑功能需求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 具备梁钢筋翻样功能、兼 容多种CAD图纸格式的软 件。
对比不同软件
对比不同品牌钢筋翻样软 件的特点和优缺点,以便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软件。
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
钢筋弯折的角度和锚固的长度需要根 据梁的受力情况和相关规范来确定, 一般需要通过计算和经验来确定。
03
梁钢筋翻样的实例演示
基础梁钢筋翻样
总结词
基础梁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钢筋翻样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梁的跨度、承载力、构造要求等 。
详细描述
在进行基础梁钢筋翻样时,需要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率、钢筋级别等参数。同时 ,需要考虑梁的跨度、承载力以及构造要求,如锚固长度、搭接方式、箍筋加密区等。在翻样过程中 ,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钢筋数量的计算
钢筋数量的计算需要根据梁的截面尺 寸、受力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钢筋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 = (N1 + N2 + ... + Nn) / n,其中N1、N2、...、 Nn分别为各根钢筋的长度,n为钢筋的 直径。
钢筋弯折和锚固的处理
钢筋弯折和锚固是梁钢筋翻样中的重 要环节,需要考虑梁的受力情况、弯 矩分布等因素。
梁-钢筋翻样教程
• 梁钢筋翻样的基础知识 • 梁钢筋翻样的计算方法 • 梁钢筋翻样的实例演示 • 梁钢筋翻样的注意事项 • 梁钢筋翻样的软件应用
01
梁钢筋翻样的基础知识
梁的分类与结构
简支梁
简支梁是静定结构中最简单的一 种,其受力简单明了,跨中只承 受正弯矩,结构内力计算比较简
梁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左、右支座锚固同上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B
A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箍筋长度计算 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mm)*2
箍筋长度计算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50010-2002 抗震的节点图 P186-189 抗震的节点图 P306-307 非抗震的节点图 P137-141 03G101-1P48
1、单跨梁钢筋计算-ຫໍສະໝຸດ L1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4、单跨梁钢筋计算-L1
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5
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长度的计算03G101-1P65 上部钢筋锚固同框架梁 下部钢筋锚固取12d(La用于弧形梁)
5、双跨梁钢筋构造
5、双跨梁钢筋计算-KL1
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箍筋根数计算03G101-1 P62、63
梁钢筋翻样万能公式图解
梁钢筋翻样万能公式图解
梁钢筋翻样万能公式图解
中间层连梁
边支座纵筋长度=洞口宽+锚固+(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中间支座纵筋长度=洞口宽+锚固*2
箍筋计算方法同柱
箍筋根数=根数=(洞口宽-50*2)/间距+1
顶层连梁
纵筋计算方法同中间层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同柱
根数=(洞口宽-50*2)/间距+1+(左锚入墙内长度-100)/150+1+(右锚入墙内长度-100)/150+1
增加暗梁
暗梁纵筋长度=墙中心线长-暗柱宽-门洞宽-窗洞宽+锚固*2 根数按图示
根数=(暗梁净长-50*2)/间距+1
梁
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
构造腰筋=净跨+15d*2+弯勾*2
抗纽腰筋=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拉接筋长度同前
拉接筋根数一般按箍筋间距的2倍计算
下部通筋长度=总。
框架梁钢筋翻样
框架梁钢筋翻样方法(支座上部非通长筋长度及构造钢筋)
3.钢筋弯曲调整非通长筋长度及构造钢筋)
3.例题
3.CD轴上部非通长钢筋长度 ⑤CD轴上部上排非通长筋为:1 20 平直段长度 6620/3+400+1580+326=4513mm,弯折15d=300mm 下料长度 4513+300-2×20=4773mm ⑥CD轴支座上部下排非通长筋 2 18 平直段长度 6620/4+400+1580+281=3916mm,弯折15d=270mm 下料长度 3916+270-2×18=4150mm
框架梁钢筋翻样方法(支座上部非通长筋长度及构造钢筋)
3.例题
1.上部通长筋 2 20 判断两端支座锚固方式:laE=labE=37d=37×20=740mm 左右端支座400-25=375mm<laE,两端支座均弯锚; 锚固区平直段长度:hc-C-D箍-D柱-25=400-(25+8+16+25)=40074(翻样软件直接设置这个数值,根据柱筋不同,设置为70~100) =326mm>0.4labE=0.4×740=296mm(满足要求)
框架梁钢筋翻样方法(支座上部非通长筋长度及构造钢筋)
3.例题
2.端支座上部非通长筋长度1 20 ③B轴支座上部上排非通长筋1 20平直段=326+6620/3=2533mm,弯折 300mm下料长度 2533+300-2×20=2793mm
框架梁钢筋翻样方法(支座上部非通长筋长度及构造钢筋)
3.例题 ④B轴支座上部下排非通长筋 2 18 锚固区平直段=hc-(C+D箍+D柱+25+D上排钢筋+25)=400(25+8+16+25+20+25)=400-119(翻样软件直接设置这个数值, 根据柱筋不同,设置为120~140)=281mm 281>0.4labE=0.4×37×18=266mm(满足要求) 平直段281+6620/4=1936mm,弯折15d=15×18=270mm 下料长度=1936+270-2×18=2170mm
梁钢筋施工翻样图格式
筋号级别
构件名称:KL12(1)[379]构件名称:KL12(1)[379]构件位置:<1,F><2,F>构件位置:<1,F><2,F>钢筋
1跨.箍筋1
构件名称:KL3(2A)[382]构件名称:KL3(2A)[382]
直径钢筋图形
构件名称:KL12(1)[379]构件名称:KL12(1)[379]构件位置:<1,F><2,F>构件位置:<1,F><2,F>
16
8
构件名称:KL3(2A)[382]构件名称:KL3(2A)[382]
计算公式根数
构件数量:1本构件钢筋重:37.149Kg 构件位置:<1,F><2,F>构件位置:<1,F><2,F> 400-25+15*d+2820+400-25+15*d4 2*((240-2*25)+(400-2*25))+2*(11.9*d)+(8*d)22构件数量:1本构件钢筋重:344.772Kg
总根数单长m总长m总重kg
本构件钢筋重:37.149Kg
本构件钢筋重
本构件钢筋重
本构件钢筋重:37.14
构件位置:<构件位置:<1,F><2,F>
构件位置:<
构件位置:<1,F><2,F
4 4.0516.225.569
22 1.33429.34811.58
本构件钢筋重:344.772Kg
本构件钢筋重
本构件钢筋重:344.7
本构件钢筋重。
钢筋翻样计算式
钢筋翻样计算式梁:★上部贯通钢筋计算公式:=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1、锚固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弯锚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度(lae:抗震锚固长度。
hc:柱截面长度尺寸)★端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支座的锚固)★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架立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现在软件中是150MM)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取150MM ★跨中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长度=Ln/3+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3下排长度=Ln/4+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4 ★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注:下部钢筋不分上下排)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 (请注意标注方式) ★侧面构造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当为构造钢筋时,锚固=15*D当为抗扭钢筋时,锚固=Lae★拉筋计算公式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框梁高度>800mm a=60度<=800mm a=45度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箍筋计算公式: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根数计算=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分析8*D的来历抗震箍筋的下料长度设箍筋的宽为a,高为b,则箍筋的下料长为:l=2(a+2d)+2(b+2d)+2*11.9d+3*1.75dl=2a+2b+27d★屋面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的端支座的锚固计算:=支座宽度+梁高-2*保护层按构造(一)进行处理★非框架梁L下部钢筋的锚固当为光圆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当为带肋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2*D柱★柱的纵筋分析柱的基础插筋:插筋的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搭接注:伸出楼地面的高度等于:1、Hn/3★柱的楼层配筋分析手工计算长度=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柱的顶层钢筋的锚固分析★角柱:当梁高-bhc>Lae时外侧钢筋的长度:max(1.5Lae,Hb+Hc-2*bhc)内侧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角筋有三根按外侧,一根按内侧B边、H边分别有一半按内侧,一半按外侧★边柱:当梁高-bhc>Lae时外侧钢筋的长度:max(1.5Lae,Hb+hc-2*bhc)内侧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角筋有两根按外侧,两根按内侧B边、H边分别按内侧和外侧进行计算(在外侧钢筋后加“*”)★中柱:当梁高-bhc>Lae时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否则,钢筋的长度:取Hb-bhc角筋、B边、H边均按以上要求进行计算★柱的变截面插筋当c/hb<=1/6时,不计插筋当c/hb>1/6时,插筋的长度:1.5lae+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下部钢筋锚固长度:hb-bhc+c+200-bhc剪力墙★基础部分的暗柱基础层的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一保护层+弯折+伸出基础梁顶面的高度(1.2LAE)根数=竖向钢筋的根数注:基础的箍筋为矩形箍筋(非复合箍)★墙身水平分布钢筋长度(03G10-1)两端均为暗柱•外侧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伸至对边弯折15*D长度(常见的设计做法)两端均为暗柱•外侧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MAX(Lae,支宽-bhc+15*d)水平钢筋的根数根数=(层高-50)/间距+1★水平钢筋长度两端为端柱时如果≧Lae,可以采用直锚如果<Lae,则采用支座宽度-BHC+15*D★墙身竖向钢筋长度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
钢筋翻样详解
一、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03G101-1-54页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翻样数据(精)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 钢筋弯曲角度 30°45° 60° 90° 135°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 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40 6d5.5d 5d 4.5d 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手工翻样柱钢筋,简单常规的计算公式
一、基础1、柱纵筋(1)基础高度不满足直锚,且工0∙61ae工20d时:基础柱纵筋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出基础顶面预留的长度+15d弯折。
(2)基础高度满足直锚时:基础柱纵筋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出基础顶面预留的长度+弯折6d且工15Ommo(3)基础高度满足直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①.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基础高度或基础顶面至中间层钢筋网片顶面距离不小于1200mm o②.柱为大偏心受压,基础高度或基础顶面至中间层钢筋网片顶面距离不小于1400mmo 基础柱角筋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出基础顶面预留的长度+弯折6d且工15Ommo基础柱角筋插筋=中间网片距基础顶的厚度-保护层+伸出基础顶面预留的长度+弯折6d 且工15Omm.(筏形基础中间层有钢筋网片时,伸至钢筋网片上的柱纵筋间距不应大于IoOOmm)。
基础柱中间纵筋插筋二锚入基础内1ae+伸出基础顶面预留的长度。
2、柱箍筋基础内箍筋主要是为了稳固、约束柱纵筋的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改变了柱纵筋原有的位置。
一般按间距W500且不少于两道封闭箍筋(非复合箍筋)。
当保护层厚度W5d时,锚固区需加横向箍筋(非复合箍筋)。
非复合箍筋这里是指柱的外箍筋,不包括内箍筋及拉钩等。
二、中间层1、柱纵筋(1)中间层的纵向钢筋二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柱桩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焊接或机械连接时)。
(2)中间层的纵向钢筋二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柱桩高度+柱纵筋搭接长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绑扎搭接时)°2、柱箍筋中间层的箍筋根数=加密区高度/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高度/非加密区间距-1。
16GIO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有如下规定:(1)嵌固部位柱箍筋的加密区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三者较大值};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UJo(2)非嵌固部位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三者较大值}、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钢筋翻样计算公式汇总
基础梁主筋(梁不外伸)
上下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保护层*2+(h-保护层*2)/2 多余钢筋按右图处理
下部非贯通筋长度(边跨)=max(1/3 Lo,a)+(左支座-保护层)+(h-保护层*2)/2或15d(上部无连接时候)
Lo取柱相邻两跨较大值。
a=1.2La+Hb+0.5Hc
下部非贯通筋(中间跨)= max(1/3 Lo左, 1/3 Lo右)*2
基础梁箍筋长度(梁不外伸)
大箍筋长度=[(h-保护层*2)+(b-保护层
*2)]*2+1.9d*2+max(10d,75mm)*2+8d
间距j=(b-保护层*2-D)/6
小箍筋长度=[(间距j*2+D)+(h-保护层
*2)]*2+1.9d*2+max(10d,75mm)*2+8d
基础梁箍筋根数(梁不外伸)
左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左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
右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右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
距+1
中间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支座宽/加密间距+1
柱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左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
基础梁主筋(梁外伸)
上部第一排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保护层*2+12d*2
上部第二排贯通筋长度=边柱外边长-保护层*2+12d*2
下部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保护层*2+12d*2
下部非贯通筋长度(边跨)=max(1/3 Lo,a)+(L-保护层)
Lo取柱相邻两跨较大值。
a=1.2La+Hb+0.5Hc
下部非贯通筋(中间跨)= max(1/3 Lo左, 1/3 Lo右)*2
基础梁箍筋根数(梁外伸)
左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L+1/2Hc-保护层)/加密间距+1
右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L+1/2Hc-保护层)/加密间距+1
中间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支座宽/加密间距+1
柱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左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