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翻译)doc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高龄患者中更为多见。

高龄患者因骨质疏松、平衡能力下降等因素,易发生骨折并且术后康复较为缓慢。

目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手术过程中可能会伴随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该技术可以减轻术中疼痛,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方案和方法。

通过比较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促进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水平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包括评价该神经阻滞技术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改善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术中操作流程、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效果评价,为推动该技术在骨科手术领域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高龄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

1.3 研究意义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高龄患者骨质较差,常常会出现复合性损伤和手术风险较高的情况。

因此,寻求一种既能有效麻醉又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并减少对全麻的依赖,从而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技术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为患者恢复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超声引导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翻译)doc

超声引导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翻译)doc

《麻醉与镇痛》2009;108:1977–80 超声引导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Alon Y. Ben-Ari, MD,Rama Joshi, MD,Anna Uskova, MD,Jacques E. Chelly, MD, PhD, MBA(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麻醉科)此文中,我们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首先,在2- 5 MHz的频率下,我们利用弯探子扫描17位病人的骶区,找出骶骨中线和骶骨外侧缘,以此定位坐骨大孔。

其次,尝试着去寻找梨状肌和臀动脉。

在坐骨孔水平通过弧形高回声区确定骶丛神经的位置。

尽管17位病人中我们找出了10位病人的臀动脉,然而无法确切找出任何一位病人的梨状肌。

为了证实骶丛神经的定位,在02—0.5MA的电流下,利用经改造的附带有绝缘探针的神经刺激器引出每位病人的骶丛神经运动反应(跖屈—12人,背屈—1人,腘绳肌刺激—3人,腓肠肌刺激—1人)。

观察对象中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此则报道证实了在超声引导下经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对于接受包括髋部、胫腓骨、膝、踝、足在内的一系列下肢手术,骶丛神经阻滞被广泛提倡用于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

该法同样适用于接受膝关节上下的截肢手术的病人(1,2)。

现行的坐骨神经阻滞是依赖于皮肤表面的手术骨性标志和神经刺激器(3)。

在过去几年中,超声波引导神经阻滞的技术被报道用于坐骨神经阻滞(4-7),但没有经骶骨旁法的相关报道。

在我们医院,对于接受全髋置换术的病人,常规经骶旁给与持续腰丛阻滞和单侧坐骨神经阻滞(8)。

此文详细介绍了我们在超声引导下对将要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行骶丛神经阻滞时在坐骨大孔水平定位骶丛神经的相关经验。

病例报告在IRB的准许下,我们回顾了17位拟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骶丛神经阻滞并接受选择性髋关节置换的病人的相关资料。

(ASA 1–3, 年龄56 – 84岁, 体重62–118 kg ,体重指数23–38 m2/kg).在告知麻醉风险、优缺点以及利用神经刺激器施行腰丛神经阻滞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下实行单侧坐骨神经阻滞的相关操作细节后,每位患者都愿意接受麻醉。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技术简介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新型的神经阻滞技术,其通过超声引导下将局部麻醉药物精确注入到腰丛、坐骨神经等位置,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镇痛效果。

相比传统的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具有定位精准、安全可靠、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合于高龄患者手术麻醉。

应用效果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定位精准。

研究发现,在进行神经阻滞前,超声引导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腰丛、坐骨神经的位置,使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精确度大大提高,降低了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风险。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安全可靠。

在这项研究中,没有出现严重的神经损伤或者局部麻醉药物过量的情况,说明这种神经阻滞技术在高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

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提供手术镇痛效果,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到较少的疼痛,提高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它不仅具有定位精准、安全可靠、镇痛效果好的优点,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手术风险。

我们强烈推荐在高龄患者的髋部手术中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技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技术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01
02
03
04
神经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注射针误 入神经或刺伤神经,可能导致
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
药物过敏
部分患者可能对局部麻醉药或 其它药物出现过敏反应,严重
时可能导致休克或死亡。
注射部位疼痛
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可能会 出现注射部位疼痛、酸胀等不
适感。
感染
如果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 格,或注射部位已有感染灶存 在,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对于一些解剖结构异常或复杂病例,超声 引导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提 高手术效果。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优化技术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加强培训和教育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是一项新技术,需要加强医生和相 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果和安全性
效果评估
1 2 3
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能够准确地将药物注射到 目标神经周围,迅速发挥镇痛作用,减轻患者疼 痛。
操作简便
通过超声实时监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神经和周 围结构,使得操作简便、快速,减少操作时间和 难度。
安全性高
由于超声引导下操作可视化,可以避免盲目穿刺 可能带来的损伤和并发症,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规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准确位置
医生应熟练掌握超声技术和解剖 知识,确保椎旁神经阻滞的准确 位置,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监测生命体征
在椎旁神经阻滞过程中,应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 吸、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便及
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04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步

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处理当中,在超声引导下给予患者腰丛骶丛神经阻滞的具体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16例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其麻醉处理方式的不同均匀分成常规组以及超声组,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超声组患者则接受超声引导腰丛骶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超声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且出现的不良发应例数少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在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下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中,患者接受超声引导腰丛神经与骶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下肢;腰丛神经;阻滞;骶丛神经;超声引导;不良反应在临床各类型疾病当中,下肢疾病十分常见,主要包括下肢各类性骨折以及髋关节疾病等,下肢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痛苦,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1]。

对于下肢手术患者而言,麻醉方式的选择十分关键,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麻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如果无法接受有效麻醉处理,出现麻醉风险的几率会很大[2]。

我院在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分别选择两种不同的手术麻醉方式,收到不同的临床效果,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6年2月—2017年7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选择116例下肢手术患者进行具体研究,本次研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为自愿接受研究。

在此次研究当中,我院将以下患者排除在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意识丧失患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无法配合研究进行的患者。

我院按照患者手术麻醉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以及超声组,每组各58例对象。

常规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为15—71岁,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1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19例,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18例;超声组患者当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为70岁,髋关节置换23例,股骨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15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在接受比较后不存在任何差异(P>0.05),因而具备可比性。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PPT精选文档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PPT精选文档

Not available
M
Plantarflexion
OF
Planlarflexion
OF
23.
B
OA
19
Gender M F II F F II
F F
a
F
F F F
Visualization of Quteal vessels X No
No No Nn Nn
Nn Nn Yea
股骨大转子
坐骨结节
foamen
9.3O/o o
71 .7.
16
Table 1. &sRnt aixi Block
EPkaah«esztiet i&‹s
TtO.
£? WRl t
1
4
7
1
5
1
1 4
Body iziaaa
dcx
letted respOEtB£?
oiA
OA
Haiiistring
OF
Haiiistrings mtmcJea OF
sacral plexus, an insulated needle attached to a nerve stimulates was advanced and,
ipnleexaucshmcoatsoer, aressapcornasle was elicited (plantar flexion—12, dorsal flexi
TIPS
1.超声探头向头/尾端倾斜,有助于增加神经与组织对比度,使神经显影清晰
2.结合神经刺激器 3.嘱病人进行足的背屈和跖屈运动,使坐骨神经中的胫神经和 腓神经部分受到牵拉,出现相对运动(Teeter-Totter征) 4.先找到腘窝处胫神经,逆行寻找目标穿刺点的坐骨神经

原创精品手把手教你做超声引导骶丛神经阻滞

原创精品手把手教你做超声引导骶丛神经阻滞

原创精品手把手教你做超声引导骶丛神经阻滞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网络环境下观看视频!顺德和平外科医院麻醉手术科:超声引导骶丛神经阻滞骶丛(Sacral Plexus)由腰骶干(L4、L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是全身最大的脊神经丛。

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肤。

骶丛的分支有:1.臀上神经2.臀下神经3.股后皮神经4.阴部神经5.坐骨神经骶丛神经阻滞适应症:1.骶丛神经阻滞联合腰丛神经阻滞可用于髋部或更近端下肢手术2.臀部、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的治疗超声引导下骶丛神经阻滞实施步骤如下:1.器材①药品:罗哌卡因、脂肪乳、咪达唑仑、丙泊酚、肾上腺素。

②物品:神经刺激针、消毒液、消毒包、无菌探头套、呼吸气囊及气管插管器具。

③设备:便携式超声仪、低频曲阵探头、神经刺激器。

2.患者入室患者入室后常规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道、适当镇静(减轻焦虑、不影响交流),患侧肢体朝上侧卧位,屈膝屈髋。

3.操作步骤:①将超声探头置于股骨大转子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内1/2部位的下缘水平。

②此时超声图像上可见一斜向呈线状的高回声影,即为完整的髂骨。

③将超声探头向内下方滑动。

④在超声图像上显示内侧为骶骨,外侧为髂骨,骶丛神经即位于骶骨与髂骨之间的高回声影。

⑤穿刺针由超声探头的外侧向骶丛方向进针,当穿刺针到达目标神经,观察足部跖曲运动,调节神经刺激器电流至0.4mA足部运动消失时,推注0.4%罗哌卡因20ml。

参考文献:2009年Ben-Ari, Alon Y. MD等首次报道了超声定位下骶丛神经阻滞(联合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在17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a超声图像显示坐骨大孔水平高回声椭圆形结构为骶丛神经。

b侧卧位坐骨大孔水平解剖示意图,显示坐骨大孔(骶骨、髂骨)、骶丛神经及超声探头放置部位之间的关系。

c超声探头放置部位及穿刺点是位于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向患者头侧的延伸线上。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

局麻药
• 局麻药物浓度、剂量:本作者应用局麻药物为1%罗哌卡因,领结 征(沙漏征) 髂筋膜阻滞:0.33%罗哌卡因30~35 ml,骶丛阻 滞:0.4%罗哌卡因20 ml。
▪ 注意:此剂量与浓度组合为反复应用后得出的比较适宜且在安全 范围内的用量,以供参考。对体重较轻者,应视情况进行调整。
扫查方法与注射位置
前言
▪ 基于此,“领结征”(因其扫查图像与领结相似而得名)髂筋膜在 国内外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大大提高了股外侧皮神经的 阻滞率,也被证明可以阻滞闭孔神经(阻滞概率约80%)。
解剖
▪ “领结征”髂筋膜阻滞可有效阻滞腰丛支配下肢的主要分支,而骶 丛神经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主要分 支有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 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 肤,能够发出许多短小的肌支支配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等。 临床上,常用的神经阻滞作为麻醉方法往往存在阻滞不完善的情 况,通常与股后皮神经和闭孔神经阻滞率低有关。
谢谢观看
▪ 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部分关节置换术患者可在镇静辅 助下顺利完成手术,但有部分患者在麻醉操作注药无误的情况下, 依然存在镇痛不全的情况,具体原因仍需探讨,可能与关节神经 支配复杂、阻滞不完善有关,此类手术的患者建议辅助喉罩下实 施浅全麻。
镇静用药
▪ 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丙泊酚(或其他镇静药物),一方面能够 减少用药,避免丙泊酚等用量过大引起的呼吸抑制,另一方面可 避免大剂量使用右美托咪定,引发的高血压。应用此麻醉方法, 术中镇静是必要的,因为只有患侧被阻滞,健侧依然可正常运动, 以防影响手术的实施,具体剂量因人而异,视镇静效果调整。
小结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左东;周民【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combined lumbar plexus and sacral sciatic nerve block in internal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Methods Eigh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treated in No.457 Air Force Hospital of PLA from Jan.2015 to Mar.2016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40 patients,including 18 males and 22 females aged 75-92 years (mean,85.67 years).The posterior lumbar plexus combined with sciatic nerve block anesthesia was guided by the traditional nerve stimulator.There were 4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including 19 males and 21 females aged 76-93 years,with an average age of 85.72 year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plexus combined with sacral sciatic nerve block.The differences of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cognitive function (directionalforce,instantaneous memory and attention calculation ability) and postoperative pa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before anesthesia punct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32±10.42) mmHg and(92.35±11.27) mmHg,without statis 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heart rate (HR) before anesthesia puncture in the control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7.53±6.87) times/min and (67.45±1.25) times/min,witho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MAP at 10 min after anesthesia,at operation and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03±7.85) mmHg,(88.67±8.93) mmHg,(85.45±8.12) mmHg,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86.75±8.32) mmHg,(84.01±7.65) mmHg,(80.14±7.54)mmHg,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HR at 10 min after anesthesia,at operation and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7.92±1.89) times/min,(68.12±1.34)times/min,(66.97±1.26)times/min,respect 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63.25±1.69)times/min,(60.42±1.25)times/min,(60.48±1.89)times/min),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index such as directional force,instantaneous memory and att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The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2 h after operation was (3.11±0.75) points,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4.02±1.11)points,P>0.05).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combined lumbar plexus and sacral sciatic nerve block in treating femoral neck fracture has no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heart and lung function,has good anesthetic effect,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空军第四五七医院接受内固定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75~92岁,平均85.67岁;使用传统的神经刺激仪引导行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76~93岁,平均85.72岁;使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指标、认知功能(定向力、瞬时记忆和注意力计算力等)和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麻醉穿刺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分别为(92.32±10.42)、(92.35±11.27)mmHg和(67.53±6.87)、(67.45±1.25)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完成后10min、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时,观察组的MAP分别为(91.03±7.85)、(88.67±8.93)、(85.45±8.12)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5±8.32)、(84.01±7.65)、(80.14±7.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时段观察组的HR分别为(67.92±1.89)、(68.12±1.34)、(66.97±1.26)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5±1.69)、(60.42±1.25)、(60.48±1.8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定向力、瞬时记忆和注意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术前降低,而两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对患者的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且麻醉效果好,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9)007【总页数】5页(P503-507)【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超声;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高龄【作者】左东;周民【作者单位】430012武汉,解放军空军第四五七医院;430083武汉,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R687.3随着近些年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人群股骨颈骨折发病率不断增高。

骶丛解剖与超声引导阻滞技术进展

骶丛解剖与超声引导阻滞技术进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年5月第42卷第5期Int J Anesth R e s u s,M a y 2021,Vol. 42,N o.5515综述骶丛解剖与超声引导阻滞技术进展邹锋1肖静2陈军1王博3巩文怡4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201306; 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06; 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 分院神经内科200940; 4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麻醉科200940通信作者:巩文怡,Email:gong.wy@【摘要】骶丛神经阻滞是临床常用于下肢手术麻醉和镇痛的神经阻滞技术之一。

相较于以往盲探操作和CT等引导技术的缺陷与不足,近年来,超声引导技术以其安全、实时、动态、可视化的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推动了骶丛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

文章主要综述了超声引导下骶旁人路、外侧人路、腰骶干阻滞等骶丛神经阻滞技术的方法及其优劣势,临床应用 时需综合考虑以上方法的可操作性及利弊。

为临床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声引导;骶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课题(16411972900)D0I : 10.3760/321761 -20201211 -00286Advances in sacral plexus anatomy and ultrasound-guided block techniqueZou Feng1, Xiao Jing2, Chen Jun1, Wang Bo3, Gong Wenyi4'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hanghai Sixth Peopled Hospital, Shanghai 201306, China;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201306, China; 3Neurology Department,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Baoshan Branch, Shanghai 200940, China; 4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Baoshan Branch, Shanghai 200940,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GongWenyi,Email:*******************【Abstract】Sacral plexus block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neurological block techniques in lower extremity surgery in the clin- ic. Compared with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and computer tomography (CT)-guided techniques, the ultrasound-guided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of safety, real-time, dynamic, and visualization,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acral plexus block technology tremendously. This review aimed to summarize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ltrasound-guided sacral plexus block techniques (the para-sacral approach, the lateral approach, and the lumbo­sacral trunk block have appeared subsequently), the maneuverabilit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iverse approaches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s of clinical anesthesia.【Keywords】Ultrasound guided; Sacr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AnalgesiaFund program: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16411972900)DOI : 10.3760/321761 -20201211 -00286骶丛神经阻滞作为临床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 之一,其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骶丛神 经阻滞的相关报道m。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
骶丛(L4 – S3) 同时支配髋关节和膝关节 • 股后皮神经 • 腓神经 • 胫神经
Lower Extremity Nerve Blocks
2
Anesthesia Ultrasound
股神经阻滞
图2 图片显示的是腹股沟下的部位的横切面。三 角形的股神经切面(箭头所指)位于股动脉和股 静脉的外侧,这三者同时位于髂腰肌末端的前内 侧。FA指股动脉,FV指股静脉,IL指髂肌,LN指 淋巴结,PS指腰大肌。
Gruber, et al. J Ultrasound Med. 2003
Lower Extremity Nerve Blocks
3
Anesthesia Ultrasound
L A T E R A L
Marhofer, et al. BJA. 2004
Un-Named Regional Anesthesia Textbook不知名的局麻教科书 (来自知名机构), Copyright 2010
证明找到了神经
Teeter-Totter征
外 侧
非均质性: 坐骨神经的超声特性与探头方向相关
保持探头的方向偏向脚端
Lower Extremity Nerve Blocks
17
Anesthesia Ultrasound
腘窝坐骨神经管的位置
股二头肌长头 外 侧 内 侧 半膜肌
神经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隐神经的解剖位置
股内肌
肌 缝匠
(翻开
)
隐神经阻滞技术
• 在膝内侧上方10cm的位置 • 识别股内肌(大腿内侧的泪滴状 肌肉) • 搜索股内肌的内/后侧,可以找 到缝匠肌 • 隐神经通常在缝匠肌下或缝匠肌 和股内肌之间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定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神经阻滞技术。
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目的是通过精确定位神经,实现精确的麻醉效果。
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点包括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精确定位、实时监测、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发展趋势: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更加精确、安全、高效,为麻醉提供更好的保障。
06
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07
对药物过敏或禁忌
08
医生认为不适宜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其他情况
09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气胸:可能导致气胸,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等
感染: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如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等
01
定位神经: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需要阻滞的神经
02
穿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操作
03
注射药物: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实现神经阻滞
04
观察效果:观察阻滞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5
结束操作:完成操作后,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压迫止血等
06
记录操作:记录操作过程,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07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术后护理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护理课件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护理课件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局麻药或消毒剂过敏,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等。处理方法包 括立即停止使用过敏原、给予抗过敏药物和对症治疗。
并发症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在操作
熟悉局部解剖
操作前应熟悉局部解剖结构,避免损 伤血管和神经。
正确掌握操作技巧
多学科合作
加强多学科合作,将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 YOU
02
随着疼痛治疗需求的增加,越来 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引进该技术 ,但同时也面临操作不规范、护 理经验不足等问题。
课程目标
掌握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髂筋膜 联合骶丛阻滞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
提高护理人员在疼痛治疗中的专业水 平和操作技能。
了解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在疼痛治疗 中的应用和效果。
02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 引导髂筋膜联合骶丛 阻滞介绍
操作时应准确地将局麻药注射到目标 区域,避免注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
术后护理
术后应定期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 和处理并发症,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 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05
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 的护理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分享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45岁,男性,因右侧股 骨颈骨折入院。
手术过程
手术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 导髂筋膜联合骶丛阻滞麻醉方式
术中护理配合
协助医生进行超声扫描
根据医生要求,协助调整超声探头位置,确保图像清晰。
神经刺激仪操作
根据医生要求,设置神经刺激仪参数,确保刺激效果达到最佳。
穿刺护理
协助医生进行穿刺操作,确保穿刺针准确进入预定部位,同时注意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护理与观察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龄股骨胫骨折患者中选出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神经刺激仪引导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阻滞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完成后10min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术后4h、12h和24h的VAS评分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进行麻醉,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关键词】超声引导;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7-0139-02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疾病,一旦患者没能得到及时治疗,还有可能造成压疮、骨不连、肺部感染等,影响预后[1-2]。

为了探讨有效的麻醉方法,本研究现选择60例满足条件的高龄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的患者,回顾性对比分析治疗资料,将其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内固定术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出60例,所选患者年龄在75岁~95岁,入院时经X线片诊断为股骨颈骨折,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在75岁~93岁,平均为(85.4±4.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各15例,患者年龄范围为76岁~95岁,平均年龄(86.3±4.2)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一组患者50名,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骶丛神经阻滞后实施无肌松静脉麻醉联合全麻,比较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8,2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手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4h PCA 药物用量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丛神经阻滞结合喉罩全麻对于老年患者的骶关节置换术各项指标表现良好,除满足最基本的手术需要,术后的镇痛效果佳,易于恢复,对于术后老年人的认知水平较为改善,该方法是较为安全、副作用较小的麻醉方式,应该给予应用推广。

【关键词】腰丛神经阻滞;骶丛神经阻滞;喉罩;老年;髓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较好地改善病患髋关节相关症状,而由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等疾病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群体,手术治疗的方式存在较大的难度,并且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害,并且患者耐受性相对较差,而运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麻醉治疗的方式则可能够解决这种问题。

本研究针对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两种麻醉方式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比较,阐述了这两种麻醉治疗方式临床疗效的差异,如下所示。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66-87岁,平均年龄68.26±5.82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8-90岁,平均年龄71.22±3.69岁。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一般资料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较为理想。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材料小儿骶管阻滞因效果确切,操作方便等优点被广为应用,骶管阻滞可以减少小儿手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减少全麻药的应用,有效抑制术中应激反应,术后患儿不仅可以快速平稳苏醒而且可以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

施行小儿骶管阻滞的传统方法是根据骶骨角或骶裂孔的体表标志来进行定位穿在临床实践中刺,但约有20%正常人的骶管呈解剖异常、骶裂孔畸形,除骶管存在解剖变异外,由于小儿肥胖、体表标志不明确以及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不同等原因,亦可导致部分患儿穿刺失败。

超声引导性骶管阻滞可以使骶管阻滞更加安全有效。

本项研究证实,超声引导技术是骶管穿刺时有效的辅助方法。

通过超声扫描,可以准确定位骶裂孔的位置.同时在实时图像的指导下,穿刺过程变得直观,并可以明确识别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从而提高了骶管阻滞的成功率.避免反复试穿造成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

此外,骶管内有丰富的静脉丛,该丛在骶管前壁吻合支多、丛密。

其在后壁则正好相反。

使用超声引导穿刺时,可以选择穿刺路径,尽量避免沿前壁进针.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这项技术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无放射污染等优点。

适用于临床麻醉和教学工作。

目前我们科室选派人员去上海六院等三甲医院学习理论及实践,并且对科室所有人员进行理论及实践培训,科室购进两台B超机,科室人员熟悉并掌握基本超声应用,目前已经在超声引导下完成100余例骶管阻滞,术后随访效果好。

2014年2月—2014年5月,选派人员到上海六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2014年5月—2014年7月,学成归来人员对科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2014年7月—2014年10月对患儿实施骶管阻滞并且进行术后随访,此种方法术中安全性高,对患儿孩子损伤小,减少了出血、误入血管、穿破硬膜等并发症,为患儿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术中和术后镇痛更加有利于术后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与镇痛》2009;108:1977–80 超声引导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Alon Y. Ben-Ari, MD,Rama Joshi, MD,Anna Uskova, MD,Jacques E. Chelly, MD, PhD, MBA(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麻醉科)此文中,我们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首先,在2- 5 MHz的频率下,我们利用弯探子扫描17位病人的骶区,找出骶骨中线和骶骨外侧缘,以此定位坐骨大孔。

其次,尝试着去寻找梨状肌和臀动脉。

在坐骨孔水平通过弧形高回声区确定骶丛神经的位置。

尽管17位病人中我们找出了10位病人的臀动脉,然而无法确切找出任何一位病人的梨状肌。

为了证实骶丛神经的定位,在02—0.5MA的电流下,利用经改造的附带有绝缘探针的神经刺激器引出每位病人的骶丛神经运动反应(跖屈—12人,背屈—1人,腘绳肌刺激—3人,腓肠肌刺激—1人)。

观察对象中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此则报道证实了在超声引导下经骶旁法行骶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对于接受包括髋部、胫腓骨、膝、踝、足在内的一系列下肢手术,骶丛神经阻滞被广泛提倡用于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

该法同样适用于接受膝关节上下的截肢手术的病人(1,2)。

现行的坐骨神经阻滞是依赖于皮肤表面的手术骨性标志和神经刺激器(3)。

在过去几年中,超声波引导神经阻滞的技术被报道用于坐骨神经阻滞(4-7),但没有经骶骨旁法的相关报道。

在我们医院,对于接受全髋置换术的病人,常规经骶旁给与持续腰丛阻滞和单侧坐骨神经阻滞(8)。

此文详细介绍了我们在超声引导下对将要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行骶丛神经阻滞时在坐骨大孔水平定位骶丛神经的相关经验。

病例报告在IRB的准许下,我们回顾了17位拟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骶丛神经阻滞并接受选择性髋关节置换的病人的相关资料。

(ASA 1–3, 年龄56 – 84岁, 体重62–118 kg ,体重指数23–38 m2/kg).在告知麻醉风险、优缺点以及利用神经刺激器施行腰丛神经阻滞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下实行单侧坐骨神经阻滞的相关操作细节后,每位患者都愿意接受麻醉。

建立静脉通道和完善生命体征监测后,令病人侧躺,待麻醉的一侧朝上。

为了确定骶丛神经的位置,利用连接于Micromaxx系统超声机(Sonosite公司)上的弯探子在2—5MHz的低频下扫描髂后下棘近尾骨区域,借此寻找坐骨以及坐骨大孔的标志骶骨外侧缘。

在扫描过程中,尝试辨认梨状肌和臀动脉(见图1a)。

探针在体表进针的具体位置如图1c,骶丛神经以环形高回声束。

对准大骨子,对探针实行微调,以求更佳的骶丛扫描图窗(如图1c)。

17位病人中,可观察到10位病人的臀下动脉接近神经走行,但无一例可直观地看到其梨状肌。

在此基础上,通过该技术的截面图,我们发现梨状肌是从骶骨延伸至坐骨大转子的小块肌肉。

然后在无菌操作下,将100mm的18号绝缘穿刺针连接到神经刺激器,设置电流为1.0mA,持续脉冲宽度0.1ms,频率为2Hz,在超声图下通过侧面直视穿刺针的长轴,针尖朝向骶神经进针。

当针尖抵达骶丛,17位病人中16位人骶丛神经介导的运动反应被引出并记录(见表1)。

通过在等于或低于0.5 mA的电流下维持稳定的神经介导的运动反应,确定合适的穿刺针尖位置。

回抽确认没有血液后,缓慢注入7 mL 0.2%的罗哌卡因,同时密切观察神经周围膨胀的组织(见图2)。

以上所描述的在超声下进行神经定位和利用神经刺激器进行定位验证的各个操作步骤,17位病人都顺利实施。

骶丛神经阻滞的程度没有进行评价。

如前所述,随后所有病人给与持续要腰丛阻滞。

操作完毕,无一例发生神经相关性并发症。

图解:1. (a)通过坐骨大孔显示骶丛的超声图像(虚线)(b)侧卧位下坐骨大孔区域的解剖图,图示骶丛、臀动脉、梨状肌的位置关系。

(c)病人体位;超声波探针;侧卧位下穿刺针的放置。

讨论据报道,在神经刺激器的技术条件下实施骶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已达97% 到94%(1,2)。

与单独使用神经刺激器相比较,在实施腘部坐骨神经阻滞的操作中,超声波联合神经刺激器的使用大大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10)。

在此则报道中,由于病人样本容量小,笔者并没有统计在超声引导技术下实施神经阻滞的成功率。

因此,单独使用神经刺激器实施神经阻滞与联合神经刺激器与超声波的成功率的比较,还有待证实。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无法确切识别梨状肌,可能有以下原因:1),坐骨神经和梨状肌之间的解剖位置关系存在变异性11。

尽管绝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本干经梨状肌下缘出骨盆,但部分情况下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上缘,还有部分坐骨神经分支腓总神经穿过基质。

2)梨状肌的大小也存在较高的变异性,绝大多数情况下很小12。

3)在上述的操作方法中,梨状肌只能在图窗的断面图上可见。

4)梨状肌属于深部肌肉,在体重指数较高的病人尤为明显,以至于在Sonosite公司Micromaxx系统超声机下不易观察到。

因此,如何识别梨状肌仍有待后续的研究。

图2:超声波定位、神经刺激器验证的坐骨大孔和置于骶丛旁的18号穿刺针的超声波图像(白色箭头所示)图3:Sonosite S-nerve超声机下坐骨大孔的超声图像。

该系列超声机的高分辨率使得图像质量更高。

通过坐骨大孔的断面图更佳清晰。

臀动脉下方毗邻神经束如图1b多普勒所证实。

图像暗区可能符合梨状肌的影像学密度。

文中描述了在超声波联合神经刺激器的技术条件下如何定位骶丛(骶骨旁入路)。

由于骶丛神经距体表的解剖深度,骶丛的可视化问题被认为具有挑战性。

据此,2–5MHz 的低频脉冲允许充足的进针度,以求达到深部阻滞。

为了提高骶丛识别的可能性,我们邀请影像科超声波医生会诊,沿着坐骨的后缘寻找强回声束,因为骶丛经坐骨大孔穿过骨盆。

然而,超声图像质量还有赖于超声机的制造工艺。

这一点已经得到来自于Sonosite S-nerve 超声机更高质量的骶丛图像的有力证实(见图3)。

在2–5 MHz的低频弯曲探针下,Sonosite S-nerve 超声机可以得到更佳的骶丛和臀动脉回声图像。

再者,骶丛神经组织的超声影像密度类似于其周围组织,给骶丛更高可视化带来挑战。

由骶旁神经阻滞操作带来的特殊并发症包括组织血肿、直肠穿孔,以及短暂的坐骨神经痛。

其中坐骨神经痛常自发出现于操作后的48小时2。

在此项小样本研究中,未发生报道过的骶丛阻滞相关并发症。

参考文献:1. Morris GF, Lang SA, Dust WN, Van der Wal M. The parasacralsciatic nerve block. Reg Anesth 1997;22:223–8 2. Ripart J, Cuvillon P, Nouvellon E, Gaertner E, Eledjam JJ.Parasacral approach to block the sciatic nerve: a 400-casesurvey. Reg Anesth Pain Med 2005;30:193–73. Rest C. Parasacral approach. In: Chelly JE, ed. Peripheral nerveblocks: color atlas. 3nd ed. LWW, 2008:112–14 4. Gray AT, Collins AB, Schafhalter-Zoppoth I, Sciatic nerve block ina child: a sonographic approach. Anesth Analg 2003;97:1300–25. Sinha A, Chan VW. Ultra-sound imaging for Raj approach to thesciatic nerve. Reg Anesth Pain Med 2004;29:130–4 6. McCartney CJ, Brauner I, Chan VW.Ultra-sound guidance for alateral approach to the sciatic nerve in the popliteal fossa.Anesthesia 2004;59:1023–57. Chan VWS, Nova H, Abbas S, McCartney CJ, Perlas A, Xu DQ.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 avolunteer study. Anesthesiology 2006;104:309–14 8. Birnbaum K, Prescher A, Hessler S, Heller KD. The sensory innervation of the hip joint an anatomical study. Surg RadiolAnat 1997;19:371–59. Chelly JE. Lumbar plexus. In: Chelly JE, ed. Peripheral nerveblock. A color atlas. 3rd ed.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Williams & Wilkins, 2008:237–810. Dufour E, Quennesson P, Van Robais AL, Ledon F, Laloe¨ P-A,Liu N, Fischler M. Combined ultrasound and neurostimulationguidance for popliteal sciatic nerve block: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comparison with neurostimulation alone. Anesth Analg 2008;106:1553–811. Agur AMR, Dalley II AF. Gluteal region and posterior compartmentof thigh. In: Agur AMR, ed. Grant’s atlas of anatomy. 12thed.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9:388–9912. Casati A. Multiple-stimulation technique to block the sciatic nerveLumbar plexus. In: Chelly JE, ed. Peripheral nerve block. A coloratlas. 3rd ed.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8:152–61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