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 期末测试题 1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旅游地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旅游地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7题,每题1分,共37分)1.河北邯的七贤是为纪念七位贤哲而建的,七位贤哲的母国是()A、燕国B、赵国C、秦国D、楚国正确答案:B2.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是()A、辽宁B、河北C、黑龙江D、吉林正确答案:A3.苏州古中被称为“吴中第一名胜”的景点是()A、拙政园B、留园C、寒山寺D、虎丘正确答案:D4.“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是描写的()A、黄果树瀑布B、雁荡山大龙湫C、壶口瀑布D、诺日朗瀑布正确答案:B5.上海最大的教堂是A、圣索菲亚教堂B、圣心大教堂C、北京南堂D、徐家汇天主堂正确答案:D6.我国外流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A、降水B、冰川融化水C、泉水D、积雪融化水正确答案:A7.北京著名景点卢沟桥,其桥身西侧的石狮子共有()A、485B、458C、258D、845正确答案:A8.台湾省素有“温泉之乡”美誉的是A、重庆北温泉B、安宁温泉C、兴城温泉D、北投温泉正确答案:D9.著名的“剑池”景点位于苏州市的()A、寒山寺景区B、玄妙观景区C、虎丘景区D、盘门景区正确答案:C10.被称为浙江省雁荡山第一胜景的景点是()A、灵峰B、三折瀑C、灵岩D、大龙湫正确答案:D11.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的古建筑是指()A、虎丘塔B、应县木塔C、嵩岳寺塔D、雷峰塔正确答案:A12.江苏省无锡市各景点中观赏大湖风光的最佳之地在()A、蠡园B、惠山公园C、灵山D、鼋头渚正确答案:D13.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墓是()A、东陵B、昭陵C、永陵D、福陵正确答案:B14.在海南省“海角”二字是由谁所题写的A、古代诗人B、清末文人C、张鹏翮D、元稹正确答案:B15.“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诗人对大明湖风光的最佳写照,其诗人是()A、廖启超B、乾隆C、刘鹗D、刘凤浩正确答案:D1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B、壮族C、维吾尔族D、回族正确答案:B17.在我国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其坟墓的称为有严格的规定,老百姓的坟墓称为()A、陵B、林C、坟D、冢正确答案:C18.东北道教的发祥地位于辽宁本溪的()A、铁刹山B、本溪C、温泉寺D、医巫间山正确答案:A19.苏州古典林拙政园的主体建筑是()A、笠亭B、与谁同坐轩C、小飞虹D、远香堂正确答案:D20.大宁河小三峡指的是事三段峡谷A、清翠皖、三门峡、巴雾峡B、瞿塘峡、巫统、西陵峡C、虎跳峡、三门峡、金刀映D、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正确答案:D21.天我们所看到的、保存完好的长城是A、明长城B、楚长城C、秦长城D、汉长城正确答案:A22.白酒中浓香型的代表是A、贵州茅台B、四川五粮液C、陕西西凤酒D、山西汾酒正确答案:B23.我国佛教名山供奉的萨组合正确的是A、普陀山——观音菩萨B、峨眉山——地藏菩萨C、五台山一普贤菩萨D、九华山——文殊菩正确答案:A24.岳阳楼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个人物()A、李白B、刘禹锡C、范仲淹D、杜甫正确答案:C25.杭州西湖五个大小不等的水域中面最大的是A、岳湖B、西里湖C、外西湖D、北里湖正确答案:B26.广西的北海银滩东西东西长度A、22KMB、24KMC、26KMD、20KM正确答案:B27.号称“晋中第一名胜”的是()A、佛光寺B、南禅寺C、难老泉D、晋祠正确答案:D28.中国画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A、人物画B、工笔画C、山水画D、花鸟画正确答案:C29.五岳之封始于A、汉武帝B、汉宣帝C、隋文帝D、唐大宗正确答案:A30.下列透项中属于四川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A、九寨沟一黄龙B、三星堆遗址C、峨眉山一乐山大佛D、都江堰一青城山正确答案:D31.有“京东第一山”之称的是()A、香山B、鸡公山C、苍岩山D、盘山正确答案:A32.我国八大旅游区中总面积最大,人口相对稀少的是A、青藏旅游区B、西南旅游区C、西北旅游区D、东北旅游区正确答案:C33.针叶粗短,顶平如削,千曲枝虬,苍翠奇特一一这是描写的()A、峨眉冷杉B、泰山柏树C、阿里山神木D、黄山松树正确答案:D34.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是B、准河C、塔里木河D、黄河正确答案:C35.下列哪个名人,在南宋时期,以孔孟思想为核心,形成了理学体系,大大促进了湘楚文化。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卷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总共 40 分)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内。

1、我国最早的一部记录地理环境的游记是【 】。

A 、《徐霞客游记》 B 、《水经注》 C 、《大唐西域记》 D 、《佛国记》 2.旅游活动有三要素,即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那么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

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业D 、旅游信息 3.我国的五岳之首,并且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的名山是【 】。

A. 黄山 B. 泰山 C. 华山 D. 嵩山 4.我国有“冰城”美誉之称的城市是【 】。

A.重庆B. 哈尔滨C. 上海D. 北京 5.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古建筑是【 】A. 北京故宫B. 沈阳故宫C.法国凡尔赛宫D. 伪满洲国皇宫 6.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的皇家园林是【 】。

A .拙政园B .颐和园C .承德避暑山庄D .留园 7.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该旅游地在哪里【 】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山东省 D. 河南省 8.我国著名的山中,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的是【 】。

A. 泰山 B. 峨眉山 C. 黄山 D. 华山 9.“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的陵墓被称为中山陵,它位于【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10.我国著名的“中华恐龙园”位于哪个城市【 】。

A. 北京市B. 上海市C.香港D. 常州市 11、我国著名的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那么著名的黄山位于哪个省【 】A. 山东省B. 四川省C. 浙江省D. 安徽省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的庐山在哪个省【 】。

A. 湖南省 B.湖北省 C. 江西省 D. 陕西省13、峨眉山、九寨沟等著名的旅游胜地大家都比较熟悉,那么他们在哪个省区【 】A .河南省B .河北省C .广东省D .四川省 14、“故人西辞黄鹤楼”,著名的黄鹤楼位于哪个省【 】A .山东省B .山西省C .安徽省D .湖北省 15、著名的张家界和岳阳楼在哪个省【 】A .台湾省B .福建省C .甘肃省D .湖南省 16、“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在哪里【 】A .内蒙古自治区B .西藏自治区C .广西壮族自治区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7、著名的旅游胜地月牙泉位于哪个省【 】A .河南省B .河北省C .甘肃省D .四川省 18、我国最热的地方,有“火洲”之称的是哪里【 】A .吐鲁番B .青藏高原C .黄土高原D .华北平原19、布达拉宫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殿,他位于【 】A. 西藏拉萨B. 云南昆明C. 浙江杭州D. 陕西西安 20、我国著名的日月潭在哪里【 】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上海二、例举题(每空2分,总共 28 分)1、中国四大名园指 、 、 、 ;2、“江南三大名楼”指 、 、 ;3、中国三大石窟指 、 、 ;4、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指 、 、 、。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我国湖泊最多的地区()A.青藏高原旅游区B.华北旅游区C.华南旅游区D.西南旅游区2、素有冰城之称的城市是()A.哈尔滨 B.沈阳 C.长春 D.佳木斯3、我国石灰岩分布面积大、岩溶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是()A.四川B.贵州C.广西D.云南4、鼎湖山的自然景观中最引人入胜的是()A.林木B.绝壁C.湖泊D.瀑布5、我国现存最大的清真寺是()A.南关清真寺B.艾提尕尔清真寺C.东关清真寺D.塔尔寺6、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主要聚居居民是()A.汉族B.白族C.土家族D.纳西族7、有京东第一山之称的是()A.盘山B.香山C.千山D.景山8、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在()A.黄山B.九华山C.五台山D.峨眉山9、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A.史记B.山海经C.水经注D.徐霞客游记10、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A.颐和园B.圆明园C.避暑山庄D.北海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下列赞誉指的是武夷山的有()A.清凉世界B.花果之乡C.蛇的王国D.昆虫世界2、大宁河小三峡是指()A.龙门峡B.巴雾峡C.滴翠峡D.西陵峡3、下列湖泊属于咸水湖的有()A.巢湖B.青海湖C.纳木错D.红枫湖4、下列景观在观赏时需要把握好观赏时机的有()A.钱塘观潮B.昆明西山睡美人C.傣族泼水节D.香山红叶5、三国遗迹位于湖北的有()A.赤壁B.荆州C.长坂坡D.麦城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山环水绕,平原辽阔,是东北旅游区地理环境特点之一。

()2、长期以来,中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初步形成以欧美为中心,亚洲等传统市场为两翼的格局。

()3、东北旅游区是我国火山熔岩地貌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区域。

()4、桂林是一座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因遍植桂花树而得名。

()5、旅游地图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导游服务。

()四、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简述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现代旅游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A.宿 B.娱C.游 D.行2.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约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

据此完成3~4题3.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4.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增加外汇收入③平衡国际收支④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

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为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6.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A. 珠海、南昌B. 南昌、贵阳C. 贵阳、厦门D. 厦门、珠海7.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8.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A.黄龙——安徽 B.大足石刻——重庆C.龙门石窟——云南D.丽江古城——山西9.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B.自然景观大多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大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C.旅游资源一般只具有美学价值而不具备经济价值D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10.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A .平遥古城 皖南村落 开平碉楼 避暑山庄B .避暑山庄 平遥古城 开平碉楼 皖南村落C .开平碉楼 皖南村落 平遥古城 避暑山庄D .开平碉楼 平遥古城 避暑山庄 皖南村落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11-12题:11.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2.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 .纬度低B .雨季长C .地势高D .气温高 13.图一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 .a 图B .b 图C .c 图D .d 图读下面两个表格,完成14~15题。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查试卷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查试卷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查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50分)1.黄河流经青海、四川、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

[单选题] * A东海B黄海C南海D渤海(正确答案)2.下列景区中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单选题] *A庐山B九寨沟C丽江古城D泰山(正确答案)3.我国著名的桂林山水风景区是属于()地貌的典型代表。

[单选题] *A岩溶地貌(正确答案)B海岸地貌C丹霞地貌D火山地貌4.黑龙江的五大连池是我国最典型的()自然景观。

[单选题] *A岩溶地貌B海岸地貌C.丹霞地貌D.火山熔岩地貌(正确答案)5.长城修筑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是()。

[单选题] *A唐代B宋代C明代(正确答案)D清代6.下列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的是()。

[单选题] * A苏州、安阳(正确答案)B北京、杭州C西安、南京D洛阳、开封7.京津冀地区的地形区包括()。

[单选题]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正确答案)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三江平原8.风景秀丽,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的是()。

[单选题] * A福州市B济南市(正确答案)D广州市9.下列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单选题] *A蓬莱阁(正确答案)B黄鹤楼C岳阳楼D滕王阁10.天下第一桥赵州桥,位于()。

[单选题] *A石家庄(正确答案)B开封C北京D泉州11.以下位于北京市的著名旅游景点的是()。

[单选题] * A清东陵B明孝陵C黄帝陵D明十三陵(正确答案)12.我国以生产紫砂陶著名的陶都是() [单选题] *A醴陵B潮州C宜兴(正确答案)13.我国四大名窟中位于河南省的石窟是()。

[单选题] *A莫高窟B云冈石窟C麦积山石窟D龙门石窟(正确答案)14.历史上许多皇帝,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要登()祭祀天地,称为“封禅大典”。

[单选题] *A.黄山B华山C嵩山D泰山(正确答案)15.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测试题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测试题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题(本卷五大题...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认真看清题目作答)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项,1.5分/题*10题=15分)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苗族B、回族C、壮族D、蒙古族2、以下不属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是( )A、西安B、陕西C、洛阳D、南京3、下述旅游景点中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美誉的是()A、五大连池B、雁荡山C、镜泊湖D、玉山4、以下菜系和代表名菜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鲁菜--德州扒鸡B、闽菜—-清炖甲鱼C、粤菜——明炉乳猪D、湘菜—-麻辣仔鸡5、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大运河是()A、都江堰B、湘桂运河C、新疆坎儿井D、京杭大运河6、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A、恒山B、华山C、嵩山D、泰山A、哈尔滨市B、齐齐哈尔市C、长春市D、吉林市8、下列哪个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A、清东陵与西陵B、明十三陵C、秦始皇陵D、西汉帝陵9、陕西华山属于( )A、风成地貌B、黄土地貌C、丹霞地貌D、花岗岩地貌10、黄山“四绝”是指()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B、奇松、怪石、云海、瀑布C、奇松、林海、温泉、云海D、奇石、怪潭、云海、温泉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正确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2分/题*10题=20分)1、以下关于少数民族的节日搭配正确的有()A、傣族——泼水节B、维吾尔族——肉孜节C、朝鲜族—-花山节D、藏族——雪顿节2、以下属于我国著名活化石植物的是()A、水杉B、红桧树C、银杏D、珙桐3、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方法有( )A、对比分析法B、联系记忆法C、实地考察法D、地图辅助学习法4、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A、万里长城B、京杭大运河C、四川都江堰D、新疆坎儿井5、以下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A、地貌旅游资源B、景观旅游资源C、水体旅游资源D、生物旅游资源6、海滨旅游资源中最吸引人的旅游内容“三‘S’”是指( )A、SUNB、SEAC、SANDSD、SMALL TOWN7、以下属于中国名茶分类的是()A、凉茶B、绿茶C、乌龙茶D、紧压茶8、豫剧和晋分别指的是我国哪两个地方的戏曲()A、安徽B、山西C、湖南D、河南9、下列旅游资源位于我国四川省的有()A、九寨沟B、乐山大佛C、雁荡山D、黄果树瀑布10、以下属于我国著名寺庙的是()A、大昭寺B、洛阳白马寺C、南京栖霞寺D、普陀宗乘之庙三、填空题:(1分/空*30空=30分)1.我国名山当中五岳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旅游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____资源.3。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中国旅游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是指巨厚的河湖相沉积层上发育的陡峭的小丘、风蚀蘑菇、风蚀柱与风蚀沟槽、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组合。

2、(B)又称热河行宫,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安抚、团结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宫苑。

3、崂山的主峰是(A)。

4、大兴安岭由火山岩构成,一般海拔在(C)m左右,经过风化、剥蚀,形态浑圆。

5、镜泊湖位于宁安市境内,是世界(A)大火山堰塞湖。

6、五大淡水湖只有(D)不在华东旅游区。

7、有“五岳独秀”美誉的是(D)。

8、有“闽海蓬莱第一山”美誉的是(B)。

9、德天瀑布是世界(B)的跨国瀑布。

10、被旅游界专家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的是(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F、G)。

2、我国四大名山指的是(A、B、D、E、F)。

3、下面属于五大革命圣地的是(A、B、C)。

4、盛京三陵指的是(A、B、C、D)。

5、江南三大奇石是(A、B、D)。

6、下列属于华中旅游区5A景区的有(A、B、D)。

7、下列属于华南旅游区世界自然遗产的景区有(B、C、D)。

8、汶川特别旅游区包含(A、B、C、D、E)。

9、崆峒山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自古就有(A)的美誉。

二、XXX因其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XXX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黄三色花纹而俗称为花教。

1、正确2、正确3、错误,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而不是副省级城市。

4、错误,清水断崖位于台湾花莲县南部,而不是世界。

5、正确6、正确7、正确8、正确9、正确10、正确三、1、龙昌峡、鹦鹉峡、绵竹峡、神农峡2、香港岛、九龙、新界、离岛,总面积1104平方千米,人口约740万。

3、科技、自然、人文4、五岳之一,主峰海拔2016.1m,号称北岳5、丹霞山、鳌头山、仙女山,广东四大名山合称为岭南四大名山。

四、1、龙昌峡、峡谷、峡壁、瀑布2、香港岛、九龙、新界、离岛,总面积1104平方千米,人口约740万。

旅游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旅游者行为B. 旅游资源开发C. 旅游市场分析D. 旅游环境影响答案:ABCD2.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资源的特点?A. 多样性B. 可再生性C. 一次性消费D. 地域性答案:C3.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可持续发展原则B. 市场导向原则C. 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D. 环境保护原则答案:C4.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自然景观B. 文化遗产C. 旅游设施D. 以上都是答案:D5. 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价格B. 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C. 个人兴趣D. 目的地的政治稳定性答案:D6.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环境破坏B. 文化同质化C. 经济发展D. 生态失衡答案:C7. 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理因素B. 人口统计因素C. 心理因素D.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答案:D8. 旅游规划中,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资源的价值B. 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C. 保护旅游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高居民收入C. 破坏社区文化D. 促进文化交流答案:C10.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环境效益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A. 旅游流的空间分布B.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C.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D.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答案:ABCD2.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包括哪些?A. 保护性开发B. 科学性开发C. 经济性开发D. 可持续性开发答案:ABCD3. 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A.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B. 旅游市场分析C. 旅游产品开发D. 旅游环境影响评估答案:ABCD4. 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高居民收入C.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D. 增加政府税收答案:ABCD5.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哪些?A. 资源保护B. 环境管理C. 社会文化保护D. 经济合理利用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A一、填空题:1、文化环境的三要素有:物质基础要素,,精神文化要素。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和。

3、影响旅游客流形成的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包含有:区位、行政区位和区位。

4、我国五大淡水湖有:、洞庭湖、、和巢湖。

5、我国三大名瀑:、和黑龙江吊水楼瀑布。

6、海洋康乐旅游中“3s”是指:阳光、、。

7、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有东北地区的和西北地区的吐鲁番,年较差最小的地区是。

8、浙江海宁盐官镇的是我国最典型的观潮地点,“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指的是太阳辐射最强的。

9、我国被称为世界三大活化石的为水杉、、鹅掌楸。

10、我国珍奇异兽四大国宝为大熊猫、、白唇鹿和。

11、北京旅游形象的标志图案是与。

12、未修过长城的两个朝代分别是和元朝。

13、伊斯兰教的标志是,经典是《古兰经》和;道家的标记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标志是。

14、秦长城修筑是在公元前221年把秦赵燕长城连接扩充而成的,西起,东至辽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万里长城;汉长城是修筑最长的长城,绵延两万余里;明长城是修筑时间最长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全长12700多里。

15、白酒以其香型作为分类:酱香、浓香、、米香、等五种香型。

二、图表题1.请根据图意填写完整。

2.请填写完整八大菜系名称3.请根据图意填写完整。

三、简答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有那些?2.写出十种在百度网站检索的排名前五十位旅游网站名称3.详细说明烽火堆数与鸣炮代表的意义《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B一、填空:1、旅游活动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最根本的特征:异地性和。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和。

3、旅游者产生的四大地理背景: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地理因素和。

4、中国山水游记奠基人、山水诗鼻祖是。

5、五岳是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和北岳恒山。

6、我国四大自然奇观是指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和。

7、一国四花是指牡丹、、菊花和。

8、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全长共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国所拥有的最长最大的河流,流经个省级行政区,最后注入。

大学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旅游者行为B. 旅游资源开发C. 旅游市场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资源的分类()。

A. 自然旅游资源B. 人文旅游资源C. 社会旅游资源D. 经济旅游资源答案:D3. 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 旅游资源调查B. 旅游市场分析C. 旅游产品开发D. 旅游目的地建设答案:D4. 旅游市场是指()。

A. 旅游者B. 旅游产品C. 旅游目的地D. 旅游者与旅游产品之间的交易关系答案:D5.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经济影响B. 社会影响C. 环境影响D. 文化影响答案:C6.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环境效益D.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答案:D7. 旅游地形象是指()。

A. 旅游地的自然景观B. 旅游地的人文景观C. 旅游地的知名度D. 旅游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答案:D8. 旅游交通的主要功能是()。

A. 运输游客B. 连接旅游地C. 提供旅游服务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 提供旅游信息B. 管理旅游业务C. 促进旅游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科学性原则B. 可行性原则C. 经济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

A. 多样性B. 地域性C. 可持续性D. 经济性答案:ABC12. 旅游规划的类型包括()。

A. 总体规划B. 控制性详细规划C. 修建性详细规划D. 旅游项目规划答案:ABCD13. 旅游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旅游者需求分析B. 旅游产品供给分析C. 旅游市场竞争分析D. 旅游市场趋势预测答案:ABCD14.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

旅游地理期末练习题(附答案)

旅游地理期末练习题(附答案)

旅游地理期末练习题(附答案)⾼中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综合能⼒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对于年⽼体弱的旅游者,以下旅游地点⽐较适宜的是 ( )A.黄⼭ B.华⼭ C.庐⼭ D.⽟龙雪⼭2、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象美是⼈⽂景观美学价值的核⼼B.⾃然景观⼤多具有科学价值,⼈⽂景观⼤多具有历史⽂化价值C.旅游资源⼀般只具有美学价值⽽不具备经济价值D.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3、以下有关旅游资源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园林属于⾃然景观 B.游乐园属于城市游憩景观,城市休闲公园则属于⼈⽂景观C.⽔⽂地理景观是⼈⽂景观中的⼀个分类 D.四⼤佛教名⼭兼有⾃然景观和⼈⽂景观4、由于观赏位置不同⽽产⽣美感不同的景观是 ( )A.赛龙⾈ B.趵突泉 C.庐⼭瀑布D.⼈民英雄纪念碑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主要反映了⾃然景观的 ( )A.形象美 B.⾊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6、“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反映了我国古代⽂⼈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7、江南园林建筑以⿊⽩为主⾊调,是为了 ( )(1)显⽰园主的荣华富贵(2)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需要(3)与⽔乡风光、湿润⽓候融为⼀体(4)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云的⽓候相辉映A.(1)(3) B.(4) C.(2)(3) D.(1)(2)(4)8、以下有关⾃然景观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的⾃然景观均随季节变换呈现春翡夏翠秋⾦冬银的景观差异B.晴朗的天⽓是游览各地风景名⼭的最佳时机C.黄⼭观⽇出、泰⼭观⽇落是旅游者必然观赏的内容D.我国北⽅的⼭⽔风景最宜夏季观赏,华南地区则四季皆宜9、北京故宫吸引成千上万旅游者的原因是 ( )A.具有多样化,是⾃然美景、⼈⽂景观和城市游憩景观的最佳结合点B.具有形、⾊、声、动等美感 D.位于⾸都北京,地理位置好C.具有⾮凡性和历史⽂化价值,便利的交通和⼀定的环境承载量10、安徽潜⼭天柱⼭游⼈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风景⼀般,游览价值不⼤ D.交通位置较为闭塞B.虽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但与邻近的景点⼤同⼩异,质量上⼜略逊⼀筹C.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极远,地区接待能⼒不够11、以下有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游览价值⾼的旅游资源,⽆论位于何地都具有较⾼的开发价值B.⼀般来说,⼈们的经济收⼊越⾼,旅游的经济距离就会越长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位置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游⼈数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12、下列景观中,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 ( )A.北京故宫 B.黄⼟⾼原地貌景观 C.壶⼝瀑布 D.路南⽯林13、造成南北⽅⼭⽔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化的差异 B.南北⽅⽓候的差异C.南北⽅地质、地貌的差异 D.南北⽅⼯作时间的差异14、以下旅游建设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在杭州西湖湖畔兴建⾼质量星级宾馆 B.合理开发陕西窑洞、⼟炕等民间旅游资源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 D.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都15、“五⼀黄⾦周”来武汉旅游的⼈主要来⾃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A.环境承载量 B.最⼤辐射半径 C.地区接待能⼒ D.经济容量16、图⼀是四幅等⾼线地形⽰意图,能体现“深⼭藏古寺”意境的是A.a图B.b图C.c图 D.d图17、五⼀”“⼗⼀”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周。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70分)1、我们用“北雄南秀”形容中国风景的特征,反应了旅游资源的( )。

【单选题】 [单选题] *A.季节性B.地域性(正确答案)C.组合性D.多样性2、世界第一高峰是( )。

【单选题】 [单选题] *A.庐山秀峰B.玉龙雪山C.乔戈里峰D.珠穆朗玛峰(正确答案)3、在我国桂林地区所属的地貌景观属于( )。

【单选题】 [单选题] *A.丹霞地貌B.雅丹地貌C.岩溶地貌(正确答案)D.熔岩地貌4、华山以( )著称。

【单选题】 [单选题] *A.险(正确答案)B.秀C.怪D.奇5、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

【单选题】 [单选题] *A.洪湖B.洞庭湖C.鄱阳湖(正确答案)D.太湖6、中国的( )以冰雪艺术闻名于世。

【单选题】 [单选题] *A.长春市B.桂林市C.北京D.哈尔滨市(正确答案)7、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海滨盛景是( )。

【单选题】 [单选题] *A.大连海滨B.青岛海滨C.海南三亚(正确答案)D.北戴河海滨8、夏天到海滨旅游时,为避免皮肤受损,防晒护肤品的防晒指数值(SPF)至少是( )。

【单选题】 [单选题] *A.30以下B.30以上C.50以下D.50以上(正确答案)9、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是( )。

【单选题】 [单选题] *A.湖北神农架B.云南西双版纳C.四川九寨沟D.四川卧龙(正确答案)10、佛光蜃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单选题] *A.大气的水分过多B.地球的公转与自传C.光的折射(正确答案)D.太空物块进入大气层11、彩画原为防潮、防腐、防蛀功能,后来突出其装饰性,其中等级最高的彩画是( )。

【单选题】 [单选题] *A、和玺彩画(正确答案)B.旋子彩画C.苏式彩画D.民间彩画12、中国古代礼制中,祖庙设置在宫殿( )。

【单选题】 [单选题] *A.左前方B.左后方C.右前方(正确答案)D.右后方13、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 )。

旅游地理学试卷期末测试题与指导性答案

旅游地理学试卷期末测试题与指导性答案

期末测试题(一)一、名词解释6*5=301.旅游流2.条件价值评估法3.旅游感知容量和接待地社会容量4.乡村旅游5.区域旅游合作6.地理信息和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二、简答题4*10=401.从社会经济背景角度,试述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

2.简述旅游决策过程3.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4.简述旅游规划管理系统组成三、论述题2*15=301.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用案例来说明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2.论述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六个阶段的特征表现。

指导性答案一、名词解释6*5=301.旅游流旅游流是以旅游客流为主体,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旅游能流等在的复杂系统。

2.条件价值评估法条件价值评估法是一种典型的述偏好评估法,是在假想市场情况下,直接调查和询问人们对某一资源环境效益改善或资源开发和保护措施的支付意愿或者对环境或资源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

3.旅游感知容量和接待地社会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是旅游者在某地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

接待地社会容量指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4.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

5.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之间或者区域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目标和原则下,制定协议、章程、合同,将旅游资源和各种系统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佳、品牌知名度更高的旅游产品和市场体系,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

6.地理信息和旅游地理信息系统(1)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是一些与地球表面空间位置数据相关联的信息。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云南的路南石林属山地景观旅游资源中的哪一种?( B )A.花岗岩地貌景观B.喀斯特地貌景观C.流纹岩地貌景观D.丹霞地貌景观2.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 C )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A.3B.4C.5D.63.我国始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长期保持在( B )左右,我国人口发展一直对世界人口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A.15%B.20%C.25%D.30%4.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誉为中国三大传统手工艺品的是( B )。

A.上海漆器B.福建脱胎漆器C.广东新会的葵编D.苏州的檀香扇5.我国是世界上(A )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576个。

A.家养动物B.脊椎动物C.野生动物D.海洋动物6.目前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D )。

A.独龙族B.高山族C.壮族D.珞巴族7.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C )。

A.广西B.西藏C.云南D.贵州8.朝鲜族能歌善舞,下列不属于朝鲜族传统舞蹈的是( D )。

A.长鼓舞B.顶水舞C.扇舞D.打柴舞9.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回族、黎族的主要分布省区依次是( D )。

A.辽宁、内蒙古、广西B.吉林、海南、广西C.吉林、海南、河南D.辽宁、宁夏、海南10.“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这里的“五老峰”在(C )。

A.黄山B.华山C.庐山 D三清山11.“芦笙节”是( B )的节日。

A.彝族B.苗族C.壮族D.白族12.泰山和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的突出表现是( D )。

A.险、幽B.雄、秀C.险、奇D.雄、奇13.“色渥如丹,灿若明霞”赞美的是(C )。

A.黄山B.华山C.丹霞山D.雁荡山14.中国古建筑若以屋顶式样来区分等级,哪一种是等级最高的?(C )A.硬山式B.悬山式C.庑殿式D.歇山式15.楹联“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描写的是( A )景致。

旅游地理考试期末试题

旅游地理考试期末试题

中国旅游地理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卷上。

1. 旅游资源一般可以分为:A、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B、现实旅游资源和潜在旅游资源C、物质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旅游资源D、再生性旅游资源和非再生性旅游资源2. 我国大陆最新的火山是:A、阿什库勒火山群B、五大连池火山群C、云南腾冲火山D、长白山天池火山3.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形容的风景名胜是:A、丹霞山B、武夷山C、云南石林D、桂林山水4.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的是:A、罗霄山区B、横断山区C、阿里山区D、大巴山区5. 岩溶地貌发育典型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6. 陕西省镇坪县的“华南虎”照片事件中,华南虎又名:A、亚洲虎B、中国虎C、蒙古虎D、南方虎7. 中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A、卧龙自然保护区B、长白山自然保护区C、鼎湖山自然保护区D、武夷山自然保护区8. 现在保留的长城主要是哪个朝代建设的?A、秦代B、汉代C、唐代D、明朝9. 海上丝路从起始,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最后到达非洲各国。

A、厦门B、汕头C、广州D、泉州10.海市蜃楼和佛光都是因而产生的神奇景观。

A. 光线反射B. 光线折射C. 光线透射D. 光线散射11. 北京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A. 北宋B. 金C. 元朝D. 明朝12. 融北方和南方园林艺术精华于一体,保持了大自然原有风貌,天造地设自然成趣,风景优美,且在清朝政治统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是。

A. 颐和园B. 圆明园C.中南海D.承德避暑山庄13. 拥有“江城树挂”这一独特自然景观的城市是:。

A. 哈尔滨B. 长春C. 沈阳D.吉林14.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是:。

A. 西安兵马俑丛葬坑B. 北京八达岭长城C. 北京故宫D. 都江堰15. “世界第三极”是指。

A.青藏高原B.珠穆朗玛峰C.喜马拉雅山D.世界屋脊16.被称为“造型地貌"的博物馆的山是。

旅游地理期末试题

旅游地理期末试题

《旅游地理》试卷使用班级: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北旅游区古城遗迹主要有楼兰古城遗址、交河故城和( )。

A.和田古城遗址B.高昌故城C.西夏王陵D.五塔2.建有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是( )。

A.雁荡山B.庐山C.张家界D.神龙架3.下列关于成都名胜说法正确的是( )。

A.成都望江楼以竹出名B.杜甫草堂是诗人穷困潦倒生活的再现,建造以简陋出名C.“三绝碑”全因孔明出名D.渣滓洞是成都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4.青海省属于( )。

A.西北旅游区B.西南旅游区C.西北旅游区D.青藏旅游区5.观音菩萨主要供奉在下列哪座佛教名山中?()A.五台山B.峨眉山C.九华山D.普陀山6.下列哪个省区是考察中国民族风情最佳的地区?()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云南D.广西壮族自治区7.北京故宫中“前朝”以下列哪三大殿为中心?()A.太和殿、中和殿、交泰殿B.太和殿、交泰殿、保和殿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D.保和殿、中和殿、交泰殿8、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的是()A.成都春熙路B.上海南京路C.北京王府井D.天津和平路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A.庐山瀑布B.黄果树瀑布C.壶口瀑布D.雁荡山瀑布10、厦门鼓浪屿的居民喜爱音乐,()拥有密度居全国前茅。

A.钢琴B.小提琴C.古筝D.二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华东旅游区包括()A.上海市B.浙江省C.江苏省D.安徽省E.江西省2、下列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的有()A.黄山B.苏州园林C.安徽古村落D.庐山E.杭州西湖3、苏州四大名园是指()A.拙政园B.留园C.网师园D.浪沧亭E.狮子林4、“西湖双绝”是指()A.苏堤B.白堤C.灵隐寺D.虎跑泉E.龙井茶叶5、“江南三大名楼”是指()A.黄鹤楼B.岳阳楼C.鹳雀楼D.大观楼E.滕王阁6、香港的主要旅游胜地有()A.太平山B.海洋公园C.大屿山D.维多利亚公园E.大三巴牌坊7、阿里山最为著名的四大奇观是()A.日出B.云海C.奇松D.森林E.樱花8、大理四绝是指()A.上关花B.下关风C.苍山雪D.洱海月E.崇圣寺三塔9、下列属于四川主要旅游胜地的有()A.峨眉山B.乐山大佛C.大足石刻D.织金洞E.望江楼公园10、“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古迹有()A.敦煌莫高窟B.麦积山石窟C.楼兰古城D.玉门关E.成吉思汗陵11、属于西北旅游区的旅游胜地有()A.须弥山石窟B.克孜尔千佛洞C.炳灵寺石窟D.麦积山石窟E.敦煌莫高窟12、青藏高原旅游区的主要山脉有()A.祁连山B.昆仑山C.唐古拉山D.喜马拉雅山E.冈底斯山13、西藏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城有()A.拉萨B.日喀则C.江孜D.同仁E.西宁14、青海特产有()A.长毛绒B.毛毯C.发菜D.皮张E.虫草15、拉萨市的主要名胜有()A.布达拉宫B.大昭寺C.小昭寺D.八廓街E.罗布林卡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是名符其实的“六朝古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6*5=30
1.旅游流
2.条件价值评估法
3.旅游感知容量和接待地社会容量
4.乡村旅游
5.区域旅游合作
6.地理信息和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4*10=40
1.从社会经济背景角度,试述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

2.简述旅游决策过程
3.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4.简述旅游规划管理系统组成
三、论述题2*15=30
1.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用案例来说明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2.论述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六个阶段的特征表现。

指导性答案
一、名词解释6*5=30
1.旅游流
旅游流是以旅游客流为主体,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旅游能流等在内的复杂系统。

2.条件价值评估法
条件价值评估法是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评估法,是在假想市场情况下,直接调查和询问人们对某一资源环境效益改善或资源开发和保护措施的支付意愿或者对环境或资源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

3.旅游感知容量和接待地社会容量
旅游感知容量是旅游者在某地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

接待地社会容量指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4.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

5.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在一定的目标和原则下,制定协议、章程、合同,将旅游资源和各种系统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佳、品牌知名度更高的旅游产品和市场体系,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

6.地理信息和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是一些与地球表面空间位置数据相关联的信息。

(2)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是对旅游相关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可视化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二、简答题4*10=40
1.从社会经济背景角度,试述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

(1)初创阶段(1979-1985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对旅游理论的需求愈加迫切,旅游地理学也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动力,除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旅游事业得到发展的客观因素外,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复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初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
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广大学者的不懈努力,旅游地理学在科学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并以其独有的指导功能而受到旅游界认可,地理界承担的小区域旅游开发规划数量急增,完成了一大批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报告,迎来了旅游地理研究的丰收期。

(3)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以来)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不断摸索和反思,在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入历史以来最活跃的时期,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

从事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队伍也日益扩大,全国主要地理研究机构都相继在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面作了研究尝试。

2.简述旅游决策过程
人们内在心理或生理处在某种缺乏状态,从而产生满足这种缺乏状态的愿望,即存在内驱力,加上外界情境的刺激,就产生了旅游需要。

游客所处的社会经济系统对旅游需要进行加工和调控,产生了初步的旅游意向,旅游决策过程真正开始。

接着,旅游地的吸引因素和游客自身的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生成了游客对旅游地及旅游活动行为的感应图景,初步出游计划形成。

之后,游客斟酌出游方式和旅游费用而做出出游决策,旅游行为最终得以实现。

3.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我国旅游资源分布也存在着地域规律性。

(1)自然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三大地形阶梯的过渡区域
(2)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区往往是中国生态脆弱区或贫困区3.人文类旅游资源特别是历史遗存类的资源以中部和东部地区最为集中
(4)民俗资源遍布全国,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分布于边境和较偏远地带
(5)现代人造旅游资源一般分布在大城市(特别是旅游发达的大城市)周围
4.简述旅游规划管理系统组成
结合图7.22旅游规划系统的核心结构,答要点即可。

三、论述题2*15=30
1.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用案例来说明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2.论述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六个阶段的特征表现。

(1)探索期:一个旅游地从诞生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的初始阶段。

只有少量的旅游者,且旅游者表现为“多中心型”或者“探险型”;当地的旅游吸引物主要是自然型或者文化型旅游资源;当地几乎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旅游设施;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发生显著变化。

(2)起步期:旅游地的发展开始进入正式起步运行中。

旅游者人数增多,当地居民开始加入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队伍;旅游活动变得有规律,季节性开始凸现;出现了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市场也开始形成;当地政府机关和公共部门开始投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3)发展期:旅游地各个环节开始步入正轨并快速成长。

旅游者接待量迅速增加,外来旅游者大大超过当地旅游者,“中间型”旅游者逐渐取代了“多中心型”和“探险型”旅游者;出现了大量的宣传广告并形成了明确的客源市场;出现大量外来旅游投资,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开始出现人造景观,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出现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接待设施,交通网络配套建设有所改善。

(4)稳定期游客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仍旧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率减缓并趋于下降;游客主要是“自我中心型”旅游者;大量的旅游广告宣传以克服旅游地的季节性并扩大市场范围;旅游地的划分更加细化,有了专门的娱乐商业区,原有的设施供给开始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当地的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与旅游业联系紧密,但是旅游活动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状况和居民生活等综合承载力构成了巨大压力。

(5)停滞期:旅游地各方面的发展都已经接近或者突破容量的临界值,发展开始趋于停滞。

游客数量已经达到顶点;旅游地的环境、社会容量以及居民心理容量都即将达到或者已经达到饱和,各种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随之出现;旅游地的形象在游客中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客源主要依赖回头客,客房出租率下降,接待设施过剩,保持现有游客规模难度大。

人为改造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痕迹明显,当地旅游相关企业的所有权开始频繁变更。

(6)衰落期或者复苏期:客源市场在空间和数量上减少,旅游地失去吸引力并逐渐衰落;外来投资大量撤出,本地机构和居民开始大量低价介入,旅游房地产被转卖,旅游基础设施已经破旧或者由于闲置而被用作他途,原有宾馆可能会转而用作疗养院、公寓或者退休住宅;当地的旅游功能大幅衰落或者完全失去。

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在停滞期后进入新一轮发展,进入复苏阶段。

这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增加人造景观,用全新的吸引物取代原有的吸引物;二是开发新的旅游资源,重新启动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