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同步训练A卷(新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含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习题一、单选题1. 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 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水分与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水热状况B. 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受地质作用的影响C. 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2—3倍D. 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2—5倍2. 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 水土流失严重③引起全球变冷④许多物种灭绝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008年11月4日22时,三峡水库成功蓄水至172.47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但无论结果怎样,建设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 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A. 气候B. 土壤C. 水文D. 生物4. 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使生物多样性剧减B. 地方气候更温和湿润C. 土壤肥力下降D. 洪涝加剧5.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③陆地环境各要素可以孤立存在和发展④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会影响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6.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下的自然带的名称是()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7. 北大西洋暖流的动能来源体现了哪两个圈层间进行的什么能量的传输和交换()A. 大气圈与水圈间的动能的传输B. 大气圈与水圈间的化学能的交换C. 生物圈与水圈间的化学能的交换D. 岩石圈与水圈间的动能的传输8.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③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9. 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A. 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 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 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 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10. 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有()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而变化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答案解析:1.A 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水分与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土壤都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B.不同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特征C.人们长期使用化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D.生物和气候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下列关于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库下游的泥沙沉积增加B.水库下游的水资源减少C.库区变得温和湿润D.生物多样性增加3.咸海面积和水量减少引发的问题,错误的是()A.绝大部分动物物种绝灭B.城镇消失在沙漠中C.渔业衰落,失业问题严重D.对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很小、4.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
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 ( ) A.光合作用B.平衡功能C.分解功能D.生产功能5.下列描述不属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B.各要素都不单独存在和发展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下图为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①﹣③的地质史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7.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开放性B.区域性C.差异性D.整体性8.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B.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9.我国南方季风区,夏季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10.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欠发育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多11.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从我国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和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沙漠地区生长的骆驼刺根系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碳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同步练习: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精选文档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完成1—2题。
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2.依据上图原理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河网密布,径流量大C.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D.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
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
读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3.“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A.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D.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4.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5.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6.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7—8题。
7.兰萨罗特岛A.热带雨林广布B.淡水资源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受暖流影响大8.兰萨罗特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读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9—10题。
9.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相比,2050年出现的变化是A.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B.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C.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D.植被地带性分异规律消失10.自然植被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区域性D.开放性“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11—12题。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各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环境。
C、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意味着各个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是同步的。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模拟和分析。
2、以下哪个因素最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B、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C、一个地区的土壤类型D、一个地区的河流流量3、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A、影响人类活动B、形成区域特征C、导致生态环境问题D、改变自然环境结构4、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础上,下列哪个过程能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水循环B、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D、土壤肥力增加5、下列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正确的是()A. 某地区交通不便,但水源充沛,仍能保持较为稳定和高效的自然环境功能B.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每一种生物都独立地维持自身的生态系统C.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之间不再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D. 在一个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6、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类生产活动破坏了土壤结构B. 大气污染影响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C. 人类过度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生物群落的变化D.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平衡,不会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构成威胁7、题目: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B.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不会相互影响C.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D.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只有物理联系8、题目: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 植被覆盖对土壤的保持作用B. 气候对生物的分布和生长的影响C. 地形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D. 地下水对植被的影响9、【题目】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最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A.气候条件B.生物多样性C.水文特征D.地形地貌 10、【题目】以下哪个现象能够直接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沙漠地区的沙尘暴天气B.旱季和雨季的变化C.季风气候区的降水量D.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变化11、阅读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该地区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 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9. 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 蒸发量增加B. 降水量增多C.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 地下径流增多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③陆地环境各要素可以孤立存在和发展④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会影响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材料中所说的这些现象,是由于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17.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D.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4.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A.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B.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C.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D.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5.我省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46分)1 .导致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A.生物进化B.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陆地消失2 .下列各地理现象中,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有()①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使植物四季常青、高大茂密②澳大利亚从东部向西部的景观变化是:森林一草原一荒漠③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多内流河、沙漠广布④森林减少一水土流失一河流泛滥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 .下图示意图中甲地位于46. 3°N 、83. 7°E ,丙地位于42. 1°N 、87. 5°E ,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及判断依据组合正确的是()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4.下图是我国东北林区某地的采伐痕迹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北、南、西、东一一热量、光照B.东、西、南、北一一地形、水源C.南、北、东、西一一土壤、水源D.西、东、南、北一一地形、光照新疆天山大气环流模式. _ . ------------------------焚风效应区过渡区降水充沛区(2)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A.整体性规律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2)下列关于方框中E 自然带的生物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种类稀少,根系发达B.叶面坚硬且树皮厚C.物种丰富,层次复杂D.叶面宽大,四季常绿 (3)下列叙述中,属于F 环节的是()6 .生物海岸具有的生态功能是()D.防风因沙、保护农田7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A.水旱灾害频繁B.沙尘天气加重C.物种减少D.地震灾害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沙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D.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A.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产品B.防御海浪和风暴侵袭C.防治水土流失 5.读下面“自然地理要素关系图〃,回答下列各(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 环节的是(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陆地自然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整体性(内附答案)
同步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陆地自然带的构成要素中不包括()A.气候B.植被C.岩石D.土壤2、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B.地域差异性C.独特性D.表现复杂性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2题。
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B.②C.③D.④4、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⑤B.⑥C.⑦D.⑧读自然环境某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2题。
5、若该图是生物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矩形表示绿色植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以表示二氧化碳 B.②可以表示化学能C.该循环对地理环境演化有重要作用D.该图只能表示光合作用6、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矩形代表沉积岩,则①可表示(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 D.地壳运动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2题。
7、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植被的变化D.地形的变化8、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经度地带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9、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0、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____。
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_______和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5.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A卷(新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9题;共66分)1. (2分) (2017高二下·三明月考) 读漫画“把云留住”,回答下列小题。
(1)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 . 土地盐碱化B . 大气污染C . 森林破坏D . 温室效应(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 . 整体性B . 差异性C . 开放性D . 同一性2. (2分)(2020·江西模拟) 为研究山区人地关系,专家组以我国西南M山为样本开展研究。
M山是一座死火山,山地面积约1.5km2,只有一个峰顶。
以经过峰顶的纬线为界,将山地划分为南坡和北坡,对比其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
下图表示M山南坡和北坡部分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各要素数值以北坡为1,柱状图为南坡相应要素的比值,图中土层不包括稻田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M山南坡与北坡比值相差最大的地理要素是()A . 区域面积B . 稻田面积C . 茶园比重D . 人口密度(2) M山南坡土层厚度大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A . 坡度更大B . 坡度更小C . 降水更多D . 降水更少(3) M山南坡与北坡针叶林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 . 纬度B . 海陆C . 坡向D . 坡度3. (2分) (2019高二上·宜昌月考) 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观测站中,年降水量最小()A . 甲B . 乙C . 丙D . 丁(2)下列最能说明甲地自然植被的特征是()A . 草类为主,连绵成片,树木罕见B . 叶片成针状,树种单纯,四时常绿,冬不落叶C . 叶片较大,且薄而柔软,夏季枝叶繁茂,冬季落叶D . 叶片小而硬,多有蜡质或茸毛,树皮较厚,终年常绿4. (2分) (2020高三上·富阳月考) 下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景观区地层形成于侏罗纪和白垩纪。
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生物化石可能在张掖丹霞地层中被找到的是()A . 哺乳动物B . 原始鱼类C . 裸子植物D . 古老两栖类(2)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内彩色丘陵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 . 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B . 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C . 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D . 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水平挤压—断裂抬升5. (2分)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A . 南方低山丘陵的“红漠化”B . 日本的水俣事件C .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D . 美国的暴雪天气6. (2分) (2018高二下·乐山期中) 下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风力增大④云量减少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2)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A . 3月B . 6月C . 9月D . 12月7. (4分) (2018高二下·双峰开学考) 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①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B . ②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C . 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D . 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2)导致①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原因是()A . 海陆分布、地形B . 海陆位置C . 地形、洋流D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8. (4分) (2016高一下·金山期中) 读下图“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6 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与图中海拔7500米以下相比,海拔7 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①坡度陡②风力大③降雪少④气温高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9. (6分)(2020·江门模拟) 1979 年,某考察队对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进行植被取样(样带位置如图)调查,发现植被以多年生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交织成网,形成密集而松软的垫状植物。
2015 年,考察队重新调查该区域植被,发现灌木严重退化,多种草本植物已经入侵,而成为优势物种。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植被调查样带()A . 沿着山谷延伸B . 最大高差小于 540mC . 全长超过 3000mD . 沿途坡度变化均匀(2)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的特点突出反映了当地()A . 昼夜温差大B . 降水稀少C . 日照时间短D . 风力强劲(3)导致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草本入侵、灌木退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A . 冬季积雪增多B . 土壤肥力降低C . 冬季气温偏高D . 植被覆盖度降低10. (4分) (2019高二上·天津期末) 下图中,右图为左图中某河流水文站2014年3月测得的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两日流量日较差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这两日该支流流域()A . 连绵阴雨B . 气温升高C . 大风降温D . 气温降低(2)此时段该河流的补给方式主要是()A . 融水补给B . 地下水补给C . 雨水补给D . 湖泊水补给11. (4分) (2017高一下·三明期末)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 . 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 .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 .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 .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 . 蒸发量增加B . 降水量增多C . 地表径流量变化增大D . 地下径流增多12. (4分) (2019高三上·靖宇月考)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
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 . 火山活动B . 风化作用C . 海浪侵蚀D . 冰川堆积(2)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A . 春季B . 夏季C . 秋季D . 冬季(3)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 . 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B . 地表严重缺水C . 夏季干热,冬季冷湿D . 大风天数多13. (4分) (2019高二上·邵阳期中)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A . 内蒙古高原B . 东北平原C . 华北平原D . 东南丘陵(2)缓解这种情况的有效途径不包括()A . 种植人工草场B . 退耕还草C . 加大当地矿物能源开发D . 划区轮牧14. (4分)(2018·崇明模拟) 2016年4月12日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南京召开会议,会议特别强调做好对今年厄尔尼诺严重影响的应对方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厄尔尼诺发源地在热带东太平洋海区,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我国要做好准备,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 地带性B . 整体性C . 差异性D . 规律性(2) .为了更好的对厄尔尼诺做好监测工作,我们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 GPSB . GISC . RSD . 数字地球15. (2分) (2017高一下·龙岩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区城自然地理要素关系,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 稳定性B . 整体性C . 差异性D . 制约性16. (4分) (2019高二下·唐县期中) 冰川和积雪是构成山区固体水库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但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下图为1961--2012年天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冰川退缩速率和不同面积冰川退缩速率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961年一2012年天山冰川变化的特点()A . 气温越高冰川退缩的速率越慢B . 海拔3000m以下冰川退缩速率最小C . 小型冰川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D . 冰川的退缩速率与面积呈正相关(2)天山地区固态水体积累和消融的季节差异明显,影响水储量变化的季节差异()A . 冬季固体水资源储量达到最大值B . 秋季冰川消融累积达到最大值C . 流域冰川面积越大径流年际变化越大D . 冰川急剧退缩加速了山区水储量增加17. (6分) (2019高三上·双鸭山月考) 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
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
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
下图示意中国东南部某山丹霞地貌植被。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A . 纬度低B . 海拔低C . 地形封闭D . 陡崖反射阳光(2)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A . 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扩大C . 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持续下降D . 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18. (4分) (2017高一下·菏泽期末)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
读图回答小题。
(1)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A . ③④②①B . ②①④③C . ①②③④D . ②④①③(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 . 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B . 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C . 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D . 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19. (4分) (2019高二下·河南期末) 龟裂土(下图)因表面像龟背的裂纹而得名,龟裂土上几乎无高等植物,呈裸露状态,土壤质地黏重,平坦光滑,坚硬板结,具有湿涨干缩的龟裂特征,角形龟裂纹明显,上部的主要土层都是比较黏重的细土。
龟裂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如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沿、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西沿和南沿、甘肃河西走廊的疏勒河两岸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龟裂土土壤的主要来源是()A . 河流沉积B . 冰川搬运C . 风力侵蚀D . 海水堆积(2)新疆土壤表面“龟裂”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 . l月B . 3月C . 7月D . 11月(3)影响龟裂土比较黏重的细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 基岩性质B . 流速快慢C . 植被多少D . 海拔高低二、综合题 (共4题;共43分)20. (11分)(2020·深圳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