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一环

合集下载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精选范文三篇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精选范文三篇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精选范文三篇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精选范文三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发扬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下面是由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范文,更多优秀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范文一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质上是把文化软实力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文化是软实力资源中尤为重要的一类,而人文素养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主体,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促进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关于“人文素养”的定义在文献中有不少阐述,有侧重于人文知识的(如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有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思想品味、价值取向等个人品质的,其核心是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侧重于人的行为方式的,表现为人的谈吐与做事的态度与方式。

综合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内化为人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思想品味、价值取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个人品质,外化为人的行为方式,其核心是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对国家来说,人文素养是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的积淀,犹太人能够建国是因为秉承了他们永不放弃的爱国热情。

对个人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在人生道路上健康顺利行走的基石,是现代人在残酷竞争中保持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有力保证。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增强个人魅力与自信,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繁重的学习、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残酷的就业压力。

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1.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忽视传统文化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是人文知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人文和历史不甚了解,许多汉字和成语一知半解,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著名的古诗词及作者不清楚,缺乏人文底蕴,认识比较肤浅。

人文关怀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关怀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关怀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关怀与理解的态度,能够有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人文关怀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倡导尊重与平等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倡导一种尊重与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背景。

不应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判其价值,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人文关怀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情感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与社交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与社交能力培养。

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鼓励学生展开情感交流和分享,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感受他人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此外,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鼓励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发展趋势人文关怀的教学设计应该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发展趋势。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困问题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调研和讨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变化和挑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的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艺术、文学、音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时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

通过引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六、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人文关怀的教学设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一、引言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案与措施。

二、文化传统与历史意识的培养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化传统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了解国家的历史、政治与文化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强化其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

三、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塑造大学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工作等,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此外,大学还应该加强公民法律常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四、文学艺术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加强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展文学、艺术课程,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文学艺术创作,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道德伦理与人际关系的培养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开设道德伦理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其道德素质。

同时,大学还应该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通过心理辅导、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开设科学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七、跨文化交流与国际视野的培养大学应该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国际视野的培养。

通过开设国际交流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高校软性环境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

高校软性环境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

高校软性环境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1. 引言1.1 高校软性环境的定义高校软性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教学风格、师生关系、校园活动等软性因素的综合体现。

它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学术氛围、教学方式、校园生活等多个方面。

高校软性环境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个良好的软性环境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生活,增强其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高校软性环境也是学生社交、心灵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校软性环境的营造需要学校各方共同努力,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各方共同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只有在一个健康、和谐、积极的软性环境中,护生人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熏陶。

【字数:211】1.2 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护生人文素养是指护理人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具备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情感教育素养。

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护理人员在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生人文素养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关心患者的感受,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

护生人文素养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医生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只有通过培养人文素养,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减少沟通障碍,提高工作效率。

护生人文素养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面对生命,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负责,需要用心、细心、耐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

只有通过人文素养的培育,护理人员才能真正地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工作中,做到心怀感恩、精益求精。

护生人文素养是护理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是护理人员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高校软性环境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熏陶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字数:243】2. 正文2.1 高校软性环境如何影响护生人文素养高校软性环境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文素养培训内容 -回复

人文素养培训内容 -回复

人文素养培训内容-回复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意志、品德等方面的修养,是培养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人文素养培训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帮助人们增强人文素养,提升自身修养和亲和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文将围绕人文素养培训的内容展开阐述。

首先,在人文素养培训中,提升个人思想境界是重要的一环。

传统哲学思想和现代文化理论都是培养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的重要方法。

通过引导学员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学习和掌握伟大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思想,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可使学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其次,人文素养培训还需要注重培养学员的文学素养。

文学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和研究文学经典作品,学习文学创作技巧和阅读方法,让学员受益匪浅。

这其中,包括古典文学,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以及现代文学,如《围城》、《活着》等。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员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并通过鉴赏、解读和写作,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另外,人文素养培训还应注重培养学员的艺术素养。

艺术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如音乐、绘画、舞蹈等,学员可以体验到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价值。

培养学员的艺术素养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和欣赏美的事物,并能够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在人文素养培训中,培养学员的道德素养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道德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和讨论伦理、道德哲学等课程,使学员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最后,人文素养培训还应注重提升学员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作为社会的一员,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参与团队合作、角色扮演、演讲等活动,学员能够增强自己的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人文素养心得体会引言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情感与思维的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和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一个人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品味和修养,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与他人和谐相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培养个人人文素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培养个人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包括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观赏艺术作品以及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是开阔视野、丰富感受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不仅可以欣赏到作品中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和吸收到作家们的智慧和思想。

例如,读《红楼梦》让我体会到人生的残酷和社会的虚伪,读《西游记》让我懂得了团结和友爱的力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还培养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艺术欣赏能力。

观赏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人文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

观赏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可以开发个人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我常常参观艺术展览,欣赏名画和雕塑作品。

从中我学到了一些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技巧,也培养了自己对艺术的眼光和鉴赏能力。

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学科领域,包括哲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等等。

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我了解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同时,人文科学能够提供我们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从而使我更加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了我在人际交往中的理解力和包容心。

培养人文情怀和情感共鸣人文情怀和情感共鸣在个人的人文素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培养人文情怀是要使自己对人文价值观有所认同,并在生活中体现出来。

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公平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应该关心社会问题和社会公平。

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福祉,还参与了一些研究社会问题的讨论。

人文素养期末总结

人文素养期末总结

人文素养期末总结人文素养是一门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课程,通过学习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人文素养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共通性,也意识到了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与多样性。

下面我将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三个方面对本学期的人文素养课程进行总结。

一、学习内容在本学期的人文素养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伦理学、美学、逻辑学、国学经典、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伦理学让我了解到人们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差异与多样性,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准则的影响。

美学让我懂得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审美体验的个体差异。

逻辑学培养了我合理思维和推理能力。

国学经典和文化传统让我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学习方法在本学期的人文素养课程中,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和同学的互动,我发现了很多自己之前从未思考过的问题,并且得到了不同的解答和见解。

平时的写作和阅读也对我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写作,我能更好地整理思绪、明确观点。

阅读则让我可以从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思考方式。

三、学习收获通过本学期的人文素养课程,我收获了以下几个方面:1. 人文关怀:人文素养课程让我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行为和思考都会影响到他人。

所以要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在与他人相处中传递正能量。

2. 跨文化交流:通过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与多样性,我认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特色和价值,没有优劣之分。

在跨文化交流中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对方的观点和价值观。

3. 自我思考:人文素养课程通过提出问题和让我们思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会质疑和思考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一环。

4.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和中华传统文化,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在全球化的时代中保持文化特色,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坚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审美和人文素养是人的内在修养和情操,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追求。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往往更加注重物质的丰富和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了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们要明确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美的培育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审美教育是立德树人中的一环,它是完善人格、提高情操品位、增强文明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审美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学生们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使他们具备独立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审美和人文素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审美和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还能够开拓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人生。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们能够培养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使他们具有优秀的品位和鉴赏能力。

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们能够拥有宽广的文化视野和人文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

审美和人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要深入探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需要从教育的各个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情怀。

学校教育需要引入更多的美育课程,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中感受和体验美的魅力。

学校需要注重文化课程的深入渗透,加强对国学、诗词、文学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学生们需要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阅历和人文情怀。

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还要注重他们审美情感和人文品质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融入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和人文情怀。

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在当今社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一、为学生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对文化、艺术、历史等人文领域的兴趣。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当代文化的修养。

学校可以组织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优秀文学作品,加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哲学、伦理、逻辑等课程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观的选择等重要问题。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辩论赛、写作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四、加强师生互动学校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与老师深入交流的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会、研讨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表达意见和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家庭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阅读好书,引导他们去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感受文化的魅力。

同时,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

探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

探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素质教育中,美育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

一、美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美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和创造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类艺术形式,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世界、人生和文化的内涵,增强人文素养。

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当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境和问题,在建构真善美的价值观方面,美育的培养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美育的浸润,大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身边丰富的文化氛围,增强文化凝聚力、认同感,从而更好地拥有人文素养。

美育的另一个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艺术欣赏和审美需求的时代,而大学生正是年轻的追梦者,通过美育教育能够培养其独特的审美观,提高其对美的鉴赏能力和理解水平。

在艺术品鉴过程中,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作品及其表达形式,可以理性地判断艺术品的价值、审美意义等,并且能够从中领悟到创作者的精神内核。

这样的经验对于他们今后从事各种行业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舞蹈、绘画等各种创作形式都需要创作者的独特思维和想象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索。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产生了那些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优秀作品。

通过美育教育,大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和审美经验,进而拓展视野,开发想象力,提高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总之,美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大学生在美育的浸润下得以更深入地感受艺术之美,让艺术之光在他们的童年岁月里闪烁不灭。

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体现,关乎其对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与尊重;审美能力则影响着个体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有助于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生活品质。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两项关键能力呢?一、营造丰富的人文环境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在学校里,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

比如,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设立文化长廊展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和艺术活动等。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人文知识和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家庭方面,家长要注重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训。

鼓励孩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一起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和音乐,参加文化艺术展览等活动。

同时,家长自身也要以身作则,展现出对人文知识和审美追求的热爱,为孩子树立榜样。

二、加强人文课程教育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

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学科中的人文内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从而增强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地理教学则可以让学生领略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文化包容意识。

此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课程,如艺术鉴赏、哲学思考、文化研究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和审美方法,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艺术社团、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文学社团可以举办诗歌朗诵、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创作和表达中提升人文素养。

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建议书

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建议书

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建议书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社会,除了学术成绩,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推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发展。

一、增加人文课程设置当前,学校课程设置偏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力度不够。

为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校应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如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使他们对不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于课堂教育,还需要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展示、社团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倡导读书文化读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通过开设阅读角、邀请作家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文学作品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环境保护、慈善捐助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力,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五、提倡多元评价学生成绩评价应该不仅限于考试成绩,还应包括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

学校可以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科表现、课外活动、文化艺术成就等方面的评价。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面对失败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坚毅品质和自信心。

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加强人文课程设置、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倡导读书文化、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以及提倡多元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成效。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构建和谐校园——在文化、历史与时代的发展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构建和谐校园——在文化、历史与时代的发展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在文化、历史与时代
的发展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韩占坤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36
【摘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许多有志之士的共识,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其中重要一环,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体还是对大学生群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匮乏,是社会、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多方努力.
【总页数】1页(P485)
【作者】韩占坤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试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J], 王学军;齐亚红
2.中医历史:提高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修课 [J], 戴革萍
3.深化高校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J], 安秀玲
4.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医学学生人文素质 [J], 邓瑜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的培养——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究》 [J], 王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代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

新时代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

新时代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再仅仅是知识面的拓展,更是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文化自觉的体现。

面对这样的新时代,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了必要的任务。

美育教学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段,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会探讨新时代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

一、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第一步是培养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作为人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行为和个性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美育教学,可以让大学生学习、欣赏、思考和表达美的概念,引导学生发展和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和思想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美术、音乐、文学作品欣赏和创作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文艺理解能力,从而扩展学生人文素养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外出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鼓励学生去感知、理解和思考艺术和文化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增加其文化积累和思想层次。

二、强化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传递价值观念、加强文化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美育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体验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神面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推广传统文化、优秀作品等方式来引导并激发学生对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还可以开设相关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并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书院”或者“讲座”等活动平台,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多元的文化含义,增加其文化认知水平,强化文化自觉意识,进而提高人文素养的积淀。

三、注重思想引领思想引领在美育教学中具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思想引领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讲授经典文化、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等方式来强化美育教学中的思想引领,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摘要】在当今社会,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坚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为此,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和审美情感;推动人文素养课程改革,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注重师生互动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 学生, 审美素养, 人文素养, 道德教育, 艺术教育, 人文素养课程改革, 师生互动, 实践教学, 校园文化建设, 综合素质1. 引言1.1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理念,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则是针对当代社会追求高质量教育的需要,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优秀的学术能力,还要具备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推动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推动人文素养课程改革,注重开展跨学科的人文素养课程,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价值观。

学校还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和实践教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人文和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新一代优秀人才。

2. 正文2.1 加强道德教育加强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一环。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一些规范和准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新时代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

新时代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

新时代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应当具备全面发展的素养,不仅要有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目前一些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表现在对文化传统的了解不深、对人文艺术的欣赏能力有限、对社会人文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刻等问题。

加强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注重美育教学,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去审视世界,提升其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只有通过有效的美育教学,才能让大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具备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人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2 问题意义在新时代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普遍不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文化自信、缺乏审美能力、缺乏综合素养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和进步。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已成为当前美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加强美育教育、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学对策,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新时代下如何通过美育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存在人文素养不足的问题,缺乏对人文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旨在研究针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美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人文素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们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引言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方面的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关注学生人文素养作为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计划1.加强人文知识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知识教育。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人文课程,如语文、历史、地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1.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情感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情感交流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沟通能力。

1.强化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责任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感教育。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学习。

夯实阅读积淀,提升人文素养

夯实阅读积淀,提升人文素养

夯实阅读积淀,提升人文素养【摘要】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阅读是夯实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阅读,可以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哲学著作以及艺术作品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人文素养。

文化阅读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理解人性、感悟人生。

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文精神,培养自己的情操和品德。

我们要不断夯实阅读基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加强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水平,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修养的人。

【关键词】关键词:人文素养、阅读、文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修养、思考、途径、基础、作用、鉴赏、习惯1. 引言1.1 认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人文素养不仅关乎个人修养的高低,更是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不仅在情感和审美上更加敏感和优秀,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发展动态,以及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

人文素养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区分人才和普通人的重要标准。

人文素养也是塑造一个人品格和修养的必要基础,只有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一个人才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淡定和从容,更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更具魅力和影响力。

认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不仅是对自己发展的关注,更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1.2 文化阅读对人文素养的意义文化阅读对人文素养的意义,体现在对人的整体修养和价值观塑造上。

文化阅读是一种对人文、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积淀和继承。

通过文化阅读,可以使个人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人生感悟,提升人文素养。

文化阅读可以帮助人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人类思想的发展,使个人在道德、伦理、美学等方面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洞察。

文化阅读也能够培养人的情感和审美,使人更加美好、善良和高尚。

为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奠基

为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奠基

为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奠基人文底蕴是指一个人在思想、艺术、道德等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内涵和修养。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已经成为评判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学生进行人文底蕴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应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加强对人文知识的传授。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各种人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等,这些都是丰富的人文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掌握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增加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

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人文艺术活动。

比如讲座、文学交流会、书法绘画等等。

这些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一些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增加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校要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社会,了解社会发展变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更容易感知到人文底蕴的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校要推崇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心健康是人文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比如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提倡运动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

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

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等等。

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为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学校要与家庭和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出具备丰富人文底蕴的学生。

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好的适应和发展。

【以上文中提到的工作只是一些浅见,具体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总结和完善】。

学校应如何开展文化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学校应如何开展文化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学校应如何开展文化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人文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学校的文化人文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经之路,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学校应该如何开展文化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呢?一、课程设置学校应根据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对学校课程进行全面改革,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应该在课程设置中主动增加以人文素养教育为主的课程,如文学、史学、哲学、心理学等,使每个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文化知识,了解各种人文情感体验。

同时,对于各个学科,在课程中融入文化元素,如历史、数学、语文等,坚持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特色教育学校应该在文化人文教育方面进行特色教育,在平常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

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在开设社会实践、艺术&文化节、讲座、文艺汇演、文化国学景区、社区服务、沙龙等活动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职业发展学校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诉求,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这也将有利于学生文化人文教育的质量。

学校应该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为教师提供优质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环境。

同时,学校应该改善教育设施,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综上所述,学校应该从课程、特色教育和教师职业发展三方面着手,实施文化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应兼顾学科的传授和文化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和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

四、文化人文教育的实践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一种基于社会教育理念的外部环境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文化现象并将其贯彻到行动之中,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一环2007-5-11 8:46:49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来说,更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一环。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知识丰富,观念新颖,思维敏锐,个性鲜明,具有独特的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但与前辈相比,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在一些方面的普遍欠缺,却是不争的事实。

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但表现为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表现为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

人们不无忧虑地看到,是非界限模糊、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品质欠缺的问题,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一部分学生里,有的人过分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实现,而对社会的需要、国家的号召和集体的利益较少考虑;有的人不再踏实用功,勤奋学习,而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艰辛和良苦用心缺少理解;有的人自由散漫,不讲公共卫生,不守公共秩序,而较少顾及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的人忽视诚信,弄虚作假,而对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又难以正确面对和接受。

在有的校园里,一种歧视贫寒、鄙视艰苦、无视规矩和约束的风气在蔓延滋长。

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无不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欠缺,而核心问题又集中地反映在荣辱观方面的错位。

客观地说,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方面出现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问题在大学校园里的折射和特殊表现形式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待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待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待于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但作为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切实按照"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无疑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

作为高校来说,必须把以人为本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与此同时,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哪里?在我们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里,在我们民族相濡以沫的风俗里,在我们的民族英雄人物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重情重义、刚直不阿、丹心报国、服务人民的光辉形象里,在我们民族经久流传、脍炙人口的文化典籍和文学艺术作品里。

在大学阶段,注意从我们民族的文化典籍和文学艺术作品里汲取营养,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是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

接触过一定民族文化典籍和文学艺术作品的同学都会发现,那些为国奉献、为民请命、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刻苦自强、敬业乐群、刚正不阿、以身作则的典型人物的美好感情、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总是被世世代代的人们热情讴歌,经久传颂,从而感人至深。

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事件、故事和艺术形象,成为后世人们做人做事和加强自身修养的一面面镜子。

我们还会注意到,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里,总是用正与反、"荣"与"辱"的两相对比,来评价事件和人物,从而是非分明,善恶判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充分发挥了抑恶扬善、尊"荣"弃"耻"、扶正祛邪的启发和教化作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穷且益坚"、"愈挫愈奋"、"助人为乐"、"以身作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等信条和观念,都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炼,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继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流群体和行动模范。

[摘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1 作者:王同乐]摘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1 作者:王同乐当代大学班主任的职责——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摘要:面对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认为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的观点,文章首先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代大学教育的灵魂应该是人文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后果不堪设想。

当代的大学和当代大学里的老师、尤其是人文教育学科的教师和班主任老师,有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文章研究了当代大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班主任;人文素养;中华民族无论是我国历史上的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还是自从洋务运动以来所建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不在各个行业走在全国人民的前列,担当着主力军、先锋队的作用。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大学更是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得以传播的主要场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末、还有80年代,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子为我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现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书写了无数优秀的篇章。

但是自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却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出现了整体素质下滑的现象,虽然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优秀人物出现。

一、目前中国大学生现状分析近两三年,网上流行一篇名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九宗罪》的文章,上面列举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九种罪。

罪名一:生活腐化;罪名二:堕落傍款;罪名三:玩物丧志;罪名四:寄生依赖;罪名五:理性的侏儒;罪名六:政治的冷漠与投机;罪名七:学术精神的失落;罪名八:道德素质低下;罪名九:生理与心理缺憾。

乍一看去,这九宗罪概括得有些偏激,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乖乖的、听话的“顺民”,在读大学之前的12年,由于听老师的话,学生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但是自从踏入大学这片“自由”的土壤,有的同学却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笔者的经验来谈,笔者在一所二本院校讲授大学英语,同时做班主任,学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从日常教学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学习都比较认真、刻苦,不懂就问。

只有个别同学上课思想不集中,打瞌睡。

同学们学习的目标也比较明确,就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还有我们本专业的各项技能考核。

但是,在这种平静的表面现象下,掩藏着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信仰的缺失。

我们的大学生会学习,会用功。

可是,除了用功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之外,就没什么信仰了。

终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对国家、对社会毫不关心,不懂得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早已经是过时的言辞,和他们毫无关系。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有的只是心中的小算盘。

平时不知道多和老师沟通联系,到了评奖学金的时候,半夜里都会给老师打电话、发短信,诉说委屈。

当然,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只怪他们。

在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切向钱看”等拜金主义观点在很多人心中深深扎根,金钱日益成为一个衡量标准,只不过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

从而使得大学生素质下滑与我国社会、学校、家庭和教育机制难脱干系。

但大学生与中学生、小学生不一样,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应该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本论文抛开社会、抛开家庭,从学校和教育机制这方面来谈我国当代的大学生。

二、再谈人文通识教育——大学教育的灵魂现代的中国的大学是在西方现代大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专业划分过细。

大学过分强调专业,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是系统地进行“文、史、哲”的教育。

即使开了一些文学课、历史课,也离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所需所的内容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头脑过于简单,缺乏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的大学生和高水平的专业化机器有什么区别?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社会学系讲座教授金耀基说,“对人间社会的理解与掌握,对美、善的品味与体认,对信仰、价值的承诺与执着,这些都不是科学、理性的知识所能担当,更不能垄断的。

这些恰恰是人文知识、人文教育能够提供的。

诚然,现代文明越来越加重了‘科学的属性’,但人类的文明永远不是科学所能包办的,人类的文明永远需要人文的字样与丰润。

”[1]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只注重理工学科的建设,忽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久而久之,这样的大学势必会衰落,社会群体必然要走下坡路,国家也不会继续兴旺。

所以,中国现在在倡导素质教育、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明城市。

这说明,我国政府对于国民的人文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但问题在于一些大学本身由于学科体制的关系,尚不能与国家的建设目标同步。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甘阳在所做的题为《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的演讲中预言,“今后二三十年,或许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最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如果中国人对中国文明本身没有信心,如果中国人对中国文明的传统以及中国的一切总是抱着一种否定的态度,那么可以肯定,中国的大学是办不好的。

反之,如果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能够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如果中国的大学牢牢地植根于中国文明的最深处,那么,即使今天中国的大学仍然很不理想,但我们有理由期望,经过一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大学作为伟大中国文明的担纲者将会成长为伟大的大学。

”[2]所以,我国的大学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把这一理念贯彻到人文学科的教学当中,尤其是作为学习西方国家语言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

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讲座教授张窿溪指出,“就大学教育而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使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而且有基本的文化修养;不仅有本学科扎实的学问,而且有超出专业范围之外的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不仅有冷静的头脑,而且有热情、有理想,有对社会人生的关怀和道德的责任感。

换句话说,通识教育,尤其是文学、历史、哲学,所谓文史哲,人文教育的核心,对于完成一个平衡发展的现代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大学》开篇就论述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这样解释新时代新背景下大学之道的意义,“‘明明德’,是培育崇高而丰富的感情,‘新民’,是培育正确而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至善’就是融合这种感情与这种思维能力为一体的纯洁而神圣的精神境界,‘至善’就是全面、主动、健康而完善发展的个性,从而能全身心服务于人民与社会主义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