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分子和原子练习和答案.doc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附详细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2题)1、关于分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的质量比分子小B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没有C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事实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A.数量很多 B.体积很小 C.不停地运动 D.有间隙3、建立宏观和微观间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汽油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 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 ,是因为分子变小了C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D .冰水属于纯净物,从微观上看是因为只含有一种分子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 .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C .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数目一定变化5、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暗香浮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热胀冷缩——温度改变,分子体积发生变化C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 × 10 21 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D .碘和碘蒸气都能跟淀粉显示出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B .氯化钠是由分子构成的C .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7、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C .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D .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为核外电子排布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B .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因为分子受热增大遇冷缩小C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 .氧气(O2 ) 与臭氧(O3) 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9、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 .保持汞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汞分子B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 .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 .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10、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C.二氧化碳分子 D.碳单质和氧单质11、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1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分子的角度看,糖水和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多种分子,后者只含一种分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保持它们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碳B .金刚石、石墨、 C60原子C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D .二氧化硫、液氧、液氮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铁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则是由离子构成的二、填空题(共6题)1、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_____ ;( 2 )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_____ ;( 3 )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醋的酸味会变淡 _____ ;( 4 )在一只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红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_____ ;如果再向小烧杯中放一些活性炭,并用玻璃棒搅拌,稍等片刻后过滤,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 ,这说明活性炭具有 _____ 作用。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假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带不断减少 D.生成白色粉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 均是描述了镁条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D有白色粉末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特征的理解,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根底上的,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3.以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首先知道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响,否那么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D、锥形瓶底面积比拟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根底知识,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4.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中【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局部,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而不是白烟,应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应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那么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药品【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2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应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考虑此题.【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给试管加热要注意预热,否那么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应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那么会带来一些不平安因素.7.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A.镊子 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 D.坩埚钳【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应选B.【点评】此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正确量取17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7mL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应选:B.【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拟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异: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聚沙成塔只是将沙子聚集起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铁中的碳不断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以下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汽油燃烧B.铁锅生锈、湿衣服晾干C.铁制成铁钉、水结冰D.牛奶变酸、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制成铁钉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应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局部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那么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应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那么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5 g B.5.4 g C.5.0 g D.4.6 g【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 g﹣0.4 g=4.6 g.应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 B.均匀地被烧黑C.放置在内馅局部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局部被烧黑最重【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解:因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应选:A.【点评】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放在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在外焰的局部碳化的最明显,即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1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C.用嘴尝其味道 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解答】解: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应选C.【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C、根据药品的取用考前须知考虑;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5分〕将以下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d e f g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响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7〕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9〕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10〕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此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3〕较大量的反响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是烧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是集气瓶;〔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是玻璃棒;〔6〕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防止受热不均炸裂;〔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8〕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9〕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较大;〔10〕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1〕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f;〔3〕b;〔4〕d;〔5〕a;〔6〕b;〔7〕g;〔8〕c;〔9〕e;〔10〕量筒.【点评】此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17.〔14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以下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难度】难【专题】化学反响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不可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点评】判断一种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方法是要分析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8.〔12分〕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对准手心,瓶口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把试剂瓶放回.【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与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答案为:细口瓶;倒;标签;紧挨;盖紧瓶塞;原处.【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9.〔14分〕写出以下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中药液:〔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6〕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否那么容易使烧杯破裂.〔3〕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分析解答.〔5〕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考前须知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那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破裂.〔3〕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再吸取其他试剂,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种药液,会污染试剂.〔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那么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轻轻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用力过猛会造成试管破损.〔6〕实验室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破裂;〔3〕污染试剂;〔4〕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5〕试管破损;〔6〕污染试剂.【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课题1 分子和原子5分钟训练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
《分子和原子》1.分子是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2.物理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家做糖的溶解实验时,观察到糖溶解后液面降低的现象。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糖块怎么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溶解后液面为何会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0 mL水和50 mL的酒精充分混合,总体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 mL,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汞_____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_____分解为汞_____和氧_____,其中汞_____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_____构成一个氧_____;若在物理变化中,氧化汞_____本身不发生变化。
6.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面(如图所示),可看到明显的界面。
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它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的缘故B.物体热胀冷缩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从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D.1体积的水和1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8.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9.用高压气筒将气体打入气球,气球胀大,这是因为()A.压力减小,体积变大,这时气体分子的间隔也大了B.气体分子变大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分子处于不停运动中10.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不断运动B.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11.淀粉溶液遇碘变成蓝色。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15.(中考·武汉)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 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 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 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 小药瓶上无瓶塞。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见习题 5 C
2C
6A
3A
7B
4 见习
答案呈现
13 见习题
10 C
14 见习题
11 B
15 A
12 见习题
16 D
1.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的,如__分__子____、__原__子____等。如氧气由_氧__分__子_构成, 液氮由__氮__分__子__构成,水由___水__分__子___构成,二氧化碳 由__二__氧__化__碳__分__子__构成。硅由__硅__原__子__构成。
14.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 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 回答以下问题:
(1)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_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运__动____。 【点拨】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糖块放入水中后,会 逐渐变小;
(2)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__低____(填“高”或 “低”),此现象说明了__分___子__之__间__有__间__隔___。 【点拨】由于构成糖的分子和水分子运动到彼此的间隔中 去了,所以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低;此 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初中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2.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
这一现象无法说明( )A.水分子可以再分B.水分子很小C.水分子间有间隔D.水分子在不断运动3.“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能改变的是( )A B C D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运动形式和间隔的远近C.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7.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8.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9.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空气里氧分子和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的性质相同C.碘受热变成碘蒸气,碘分子没有发生变化D.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10.图中“( )二、填空题11.水蒸气与液态水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学校:___________ 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单个的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体积变大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答案】A【解析】氧气由气态变成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很慢。
故选A.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错误;分子、原子间均有间隔,B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在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不能再分,D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答案】A【解析】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停运动C 气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可变小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答案】C【解析】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比较大;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千克,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题 (Word版附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A. 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 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 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D.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 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B.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B. 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氯原子4. 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④⑤5.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 过氧化氢B. 氧化铜C. 空气D. 二氧化碳6. 水加热至100℃时,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其原因是()7.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 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 品红扩散D.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9.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进行化学反应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10. 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种类B. 分子数目C. 原子种类D. 原子数目11. 下列微观图中的表示混合物的是( A )①②③④A. ②③B. ②③④C. ③D. ③④12. 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A. 原子可以构成物质B.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C.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 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13. 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3.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5.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分子()A.体积增大B.质量变大C.个数增多D.间隔增大6.你能闻到苹果散发出的香味,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7.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8.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原因是()A.分子间的间隔增大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形成原子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10.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1)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____________________(3)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v11.通过微观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九年级化学 - 分子和原子(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__分子__、__原子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如氧气由__氧气分子__构成,汞由__汞原子__构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__质量__和__体积__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__不断运动__着。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__加快__。
(3)分子之间有__间隔__。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增大__,遇冷时__缩小__的缘故。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__化学性质__的最小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__分子__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__分子__会变成其他物质的__分子__。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__原子__,__原子__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5.原子是__化学变化__中的最小粒子。
6.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__同种__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__不同种__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小节练习题1.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是(C)A.小麦可以磨成面粉B.大楼是由一块一块的砖砌成的C.食盐放入水里会逐渐“消失”D.石头沉入大海中看不见了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D)A.大小不同B.能否直接构成物质C.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A.酒精B.水银C.氩气D.硫5.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D)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变化C.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6.对下列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B)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B.只有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C.苯由苯分子构成D.硅由硅原子构成7.对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加点的句子,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C)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8.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 分子和原子 练习 含答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2.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
这一现象无法说明( )A.水分子可以再分B.水分子很小C.水分子间有间隔D.水分子在不断运动3.“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能改变的是( )A B C D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运动形式和间隔的远近C.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7.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8.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9.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空气里氧分子和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的性质相同C.碘受热变成碘蒸气,碘分子没有发生变化D.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10.( )二、填空题11.水蒸气与液态水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题 含详细答案
3.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 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A.A B.B C.C D.D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3.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②分子大、原子小③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④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⑥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⑤⑥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C.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一定改变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7.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粒子是()A.分子B.原子C.质子D.电子8.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9.下列事实或现象,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是()A.冰雪融化B.走进茶叶店,可闻到茶叶的清香C.碳酸受热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10.下列实验和事实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A.打开汽水瓶,有气体逸出B.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D.水蒸发变为水蒸气1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B.分子大,原子小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1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1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一滴水中大约有1.6×l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1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16.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A.品红溶解B.篮球充气C.酒精挥发D.柳絮飞扬17.以下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序号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水分子水分子间的间隔很小B 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C 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受热时体积增大D 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溶剂水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A.A B.B C.C D.D1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19.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碳原子结构不同B 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C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氧分子变小了40L钢瓶中D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A.A B.B C.C D.D20.“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2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同步作业 (Word版含答案解析)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同步作业一、单选题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 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B. 尘土飞扬--分子不停地运动C. 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分子发生变化D. 液化石油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2.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
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液氧和氧气中分子大小相同B. 构成液氧和氧气的分子相同,性质相同C. 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相同D. 液氧和氧气中的氧分子间的间隙不同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碳元素和氧元素B. 二氧化碳分子C. 碳原子和氧原子D. 与碳、氧有关的质子、中子等粒子4.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5.瓶中CO气体的微观示意图为(“●”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A. B. C. D.6.科学家发现,水在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称为“高密度液态水”。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此条件下的分子不会再运动B. 分子间间隔比普通液态水的大C. 化学性质与普通液态水的相同D. 高密度液态水也是有氢氧两个元素组成的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分子②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③化合反应包含氧化反应④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⑤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C. ②④⑤D. ①③⑤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9.下图为载人航天器工作仓中气体成分的微观示意图。
3.1 分子和原子—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答案)
3.1 分子和原子—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随堂小练1.金秋十月,瓜果飘香。
果园里能闻到果香,从分子的角度进行解释,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的质量很小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1滴水中大约有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1.6710D.冰和水化学性质相同——分子构成相同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B.金刚石C.氯化钠D.干冰5.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6.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B.种类繁多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D.现今的科学技术已达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8.如下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1)甲、乙两变化中表示水的蒸发的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
9.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B.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原子C.分子比原子大D.分子、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10.化学实验也要“数字化”。
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进行如下实验:(1)如图1,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至170s时绘制出图2中曲线AB段,接下来用手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 s左右,绘制出曲线BC段,对比曲线AB段和BC段,分析推理氧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3.1----3.3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3.1----3.3练习题,含答案)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解释不合理的是()A.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2.常压下,将一只充满氧气的气球缓缓降落到-30 ℃的液氨桶中,气球变瘪。
下列有关气球内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分子体积急剧减小B.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C.氧分子逐渐停止运动D.氧分子被分成氧原子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5.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B.分子大、原子小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D.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6.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的化学性质B.水分子间的间隔C.水的物理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二、简答题7.试解释现象:少许砂糖放入水中,搅拌后,砂糖“消失”了,而水却有了甜味。
8.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1)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2)该反应的类型为;(3)从微观的角度看,该变化的实质是。
提高训练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由水分子构成B.构成物质的粒子间没有间隔C.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D.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3.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②分子大、原子小③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④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⑥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⑤⑥5.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6.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练习和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
2.(2015•宿迁)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D.化学变化巾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3.(2015•广元)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碱屮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屮一定含有碳元素
C.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巾和反应
D.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
4.(2015•兴安盟)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5.(2015•梅州)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C.分子的质盤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2015•聊城)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屮大约有6.02x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7.(2015•本溪)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8.(2015•肥城市三模)2015年6月1日,北京将启动"史上最严禁烟令〃,除公共场所禁烟外,一些室外场所也列入禁烟范围.非吸烟者往往因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9.(2015•焦作-•模)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二者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水与过氧过氢化学性质不同-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C.盐酸、硫酸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者溶液中都含有H+
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质呈减少了-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呈守恒定律
选项事实解释
A•氧化碳有毒而/载化碳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更快受热惜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两种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温度计中的酒精受热膨胀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11.(2015•汶上县一模)吸烟有害健康,这是香烟盒上比较醒目的警示,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关专家经过多方求证得知,非吸烟者吸“二手烟〃比直接吸烟者危害更大.那么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2.(2015•长沙模拟)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B.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C.大多数金属易被氧化,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易得电子
D.水通电生成鉍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鉍分子和氧分子
13.(2015•抚顺校级模拟)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结成冰--水分子不再运动
C.食物腐烂--分子的种类改变
D.汽油挥发--分子的质量变小
14. (2015秋•宣威市校级期中)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
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屮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屮熄灭,说明分子的构成不同
15.(2015秋•宜兴市校级期中)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运动后分子间间隔增大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鉍气燃烧-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16.(2015春•定日县校级期中)把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其总体积小于100mL,这
说明()
A.酒精与水发生了反应
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不断运动
选项
A
操作或现象给篮球充气分子的特性分子间有间隔
B lOOmL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分子是有质fi的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屮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18. (2015秋•东台市期中)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B物质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在花园屮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19. (2015秋•师宗县校级期中)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A 事实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解释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品红在水屮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C CO有毒而CO2无毒分子构成不同
D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A.
20.(2015秋•惠山区期屮)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屮不正确的是()
A.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D.100升气体被压缩到1升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21.(2014•狮子山区校级一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恭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有不同种分子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2.(2014•常德二模)水果散发岀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fi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3.(2014•青岛二模)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结冰体积变大_ _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B.氧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水通电生成氯,和氧3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湿衣服在太阳下千得快--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24.(2014•延庆县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宂.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物质人是()
A 紫色石蕊港液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25.(2014•衡阳二模)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能体现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固体不易被压缩
B.花香四溢
C.水结成冰
D.一滴水约有1.67xl021个水分子
事实解释
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B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
固体间的反应快
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屮接触机会比在同
体中接触机会多
y 菁优网
Z -
D 水银温度汁受热时水银柱上升 汞原f 体积变大 A. A B. B C. C D. D
27. (2014•藤县一模)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28. (2014•汶上县一模)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水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一氧化碳可燃、氧气助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 河面上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运动
D. 水通电生成氢l 和敏l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赤峰模拟)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30. (2014•岳阳一模)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6000m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mL 的钢瓶屮 -------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墙A 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滴水中约含1.67xl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
;.;B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练习和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 C
2.B
3. B
4. C
5. C
6.B
7. D
8. B
9.D 10. D
11. B12.B13. C14. A15. C16. C17. B18. B19. A
20. B21.D22. D23. A24. B25. B26. D27. C28. B
29. D3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