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全手算附图)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全手算附图)

结构计算书某六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图、剖面图如图1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 m,室内外高差450mm。

(2)墙身做法: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M5水泥砂浆砌筑。

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度。

外粉刷为1:3水泥砂浆底,厚20mm,马赛克贴面。

(3)楼面做法:顶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mm厚1:2水泥砂浆加“107”胶水着色粉面层;底层为15mm厚纸筋面石灰抹底,涂料两度。

(4)屋面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二毡三油防水层。

(5)门窗做法: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它均为木门,钢窗。

(6)地质资料:属Ⅲ类建筑场地。

(7)基本风压:ωo=0.55 KN/m2(地面粗糙度属B类)。

(8)活荷载:屋面活荷载2.0 KN/m2,办公楼楼面活荷载2.0KN/m2,走廊楼面活荷载2.0KN/m2。

建筑剖面图建筑平面图结构平面布置图2.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边跨(AB、CD跨)梁:取h=1/12L=1/12X6000=500mm,取b=250mm. 中跨(BC跨)梁:取h=400mm,b=250mm边柱(A轴、D轴)连系梁:取b×h =250mm×500mm中柱(B轴、C轴)连系梁:取b×h=250mm×400mm柱截面均为b×h=300mm×450mm现浇楼板厚100mm。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45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5m。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3。

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I=2I o(I o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边跨(AB、CD)梁:i=2E c×1/12×0.25×0.503/6.0=8.68×10-4E c (m3)边跨(BC)梁:i=2E c×1/12×0.25×0.43/2.5=10.67×10-4E c (m3)上部各层柱:i=E c×1/12×0.30×0.453/3.6=6.33×10-4E c (m3)底层柱:i=E c×1/12×0.30×0.453/4.5=5.06×10-4E c (m3)注:图中数字为线刚度,单位:x10-4E c m33.恒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0.02×20=0.4KN/m2 100厚~140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0.10+0.14)/2×7=0.84KN/m2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0×25=2.5KN/m2 5mm厚纸筋面石灰抹底0.015×16=0.24KN/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屋面恒荷载 3.98 KN/m2边跨(AB、CD)框架梁自重0.25×0.50×25=3.13KN/m 梁侧粉刷2×(0.5-0.1) ×0.02×17=0.27KN/m 中跨(BC)框架梁自重0.25×0.40×25=2.5KN/m 梁侧粉刷2×(0.4-0.1) ×0.02×17=0.2KN/m 因此,作用在屋顶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6AB1=g6CD1=3.13+0.27=3.4KN/mG6BC1=2.5+0.2=2.7KN/mG6AB2=g6CD2=3.98×3.6=14.33KN/mG6BC2=3.98×2.5=9.95KN/m(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荷载计算同上(略),作用在中间层框架上的线荷载为:25mm厚水泥砂浆面层0.025×20=0.50KN/m2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0×25=2.5 KN/m2 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0.015×16=0.24 KN/m2 —————————————————————————————楼面恒荷载 3.24 KN/m2 边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3.4KN/m 边跨填充墙自重0.24×(3.6-0.5)×19=14.14 KN/m 墙面粉刷(3.6-0.5)×0.02×2×17=2.11 KN/m 中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2.7 KN/m 因此,作用在屋顶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 AB1=g CD1=3.4+14.14+2.11=19.65 KN/mg BC1=2.7 KN/mg AB2=g CD2=3.24×3.6=11.66 KN/mg BC2=3.24×2.5=8.1 KN/m(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0.25×0.50×3.6×25=11.25KN 梁侧粉刷0.02×(0.50-0.10)×3.6×2×19=1.09KN 1m高女儿墙自重1×3.6×0.24×19=16.42KN 粉刷1×0.02×2×3.6×17=2.45(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1/2×3.6×1/2×3.6×3.98=12.90(K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G6A=G6D=44.11KN中柱连系梁自重0.25×0.40×3.6×25=9.0KN 粉刷0.02×(0.40-0.10) ×2×3.6×17=0.73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1/2×(3.6+3.6-2.5) ×1.25×3.98=11.69KN1/2×3.6×1.80×3.98=12.90KN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34.32KN ④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11.25KN 粉刷 1.09KN窗下墙体自重 0.24×1.3×3.3×19=19.56KN 粉刷2×0.02×1.3×3.3×17=2.20KN 窗边墙体自重 0.60×1.8× 0.24×19=4.92KN 粉刷0.60×1.8×2×0.02×17=0.73KN 框架梁自重0.30×0.45×3.6×25=12.15KN 粉刷0.75×0.02×3.6×17=0.918KN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1 /2×3.6×1/2×3.6×3.24=10.50KN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G A=G D =65.02KN中柱连系梁自重 9.0KN 粉刷 0.73KN 内纵墙自重 3.3×(3.6-0.4)×0.24×19=48.15KN 粉刷 3.3×(3.6-0.4)×2×0.02×17=7.18KN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1/2×(3.6+3.6-2.5)×1.25×3.24=9.14KN—————————————————————————————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G B=G C=84.70KN (5)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4.楼面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计算书目录1、单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32、课程设计计算书 72.1设计资料 7 2.2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82.3荷载计算 102.4内力计算 162.5内力组合 282.6截面设计 322.6.1梁的截面配筋 322.6.2柱的截面配筋 373、参考文献资料 431 .单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任务1.1.1设计题目:某大学学生宿舍框架结构设计1.1.2设计条件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1=5.4m(5.7m、6m),H1=4.2m(4.5m)。

楼面和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结构;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 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3kN/㎡、4kN/㎡);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2.5kN/㎡、3kN/㎡);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3,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请自行选择。

建设地点位于某城市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5.0m,2~7层为学生宿舍,层高4.2m,室内外高差ω=0.5kN/㎡(0.45kN/㎡、0.4kN/㎡)。

试对该结0.6m,基础顶面标高-1.500m。

基本风压。

构进行结构设计,不考虑抗震设防图1-1 标准层平面图1.1.2 设计内容(1)确定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用;(2)荷载计算;(3)对一榀框架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及组合;(4)框架构件截面设计。

图1-2 I—I剖面图1.1.3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应装订成册,要求打印(严禁复印),应包括以下内容:1)封面:包括课程设计名称、学院(系)及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姓名,以及编写日期等。

多层框架抗震计算课程设计计算书

多层框架抗震计算课程设计计算书

多层框架抗震计算课程设计计算书引言本文档为多层框架抗震计算课程设计的计算书,旨在通过计算分析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在发生地震时的抗震性能。

本文档将从结构设计、地震力计算、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应的计算结果和分析。

结构设计结构类型选择在进行多层框架抗震计算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结构类型。

常见的结构类型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混凝土结构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

结构参数确定确定结构参数是进行抗震计算的重要一步。

通过对结构的需求、荷载情况和材料性能等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结构参数。

包括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尺寸、连接节点设计等。

结构模型建立在进行抗震计算之前,需要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根据实际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能,使用相应的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建立。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地震力计算地震烈度确定根据地震区划和地震参数,确定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评估地震影响的指标,根据地震烈度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计算根据地震烈度和结构的动力性能,使用地震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法等方法,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计算中需要考虑结构的质量、刚度、阻尼等参数。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响应谱分析通过响应谱分析,可以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最大剪力、最大弯矩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估结构的抗震能力,以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构件性能评估除了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外,还需要对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包括截面的抗剪、抗弯能力等。

通过计算和分析,评估构件的抗震能力。

结论根据计算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多层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确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深入了解了多层框架抗震计算的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以上是多层框架抗震计算课程设计计算书的主要内容,通过以上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多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确定设计的合理性。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东方学院多功能教学楼设计摘要本工程为东方学院教学楼,主体采用框架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屋)面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本工程设计以现有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设计过程包括结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建筑设计方面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基本要求的条件下,同时考虑到消防、水、暖、电等专业方面和甲方需要,充分利用建筑结构内的空间及框架结构的特点和优点进行建筑平面和结构竖向设计,在立面的处理上,力求美观新颖,经济可靠。

设计方法主要采用天正、AutoCAD等结构和建筑软件。

结构设计部分主要以概念设计为主,计算为辅的基本设计理念,通过PKPM结构计算系列设计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空间结构分析计算,其计算结果真实可靠,梁柱采用平面表示法来绘制施工图。

手解框架一榀和楼梯结构配筋设计,手解框架内容为荷载汇集、内力计算、内力组合、配筋计算。

建筑设计始终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基本原则,以国家的相应建筑规范、标准为根本依据,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所有建筑平面设计。

结构设计以“安全,经济,美观”为出发点,进行了竖向荷载汇集,内力计算,内力组合,风荷载验算,板、梁、柱、楼梯等结构构件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运用所学的土木专业知识,熟悉并能很好地应用各种设计规范与标准,熟知和使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计算处理软件。

结构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体系,设计既满足了建筑对整体刚度的要求,又能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关键词多层高校教学楼;框架结构;结构设计The design of Oriental Educational BuildingAbstractThis project is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classroom building, the main use of frame structure, design reference period of 50 years, design safety rating of 2, designed to fire resistance rating of 2, the seismic intensity of 7 degree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building (house) face all 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standalone basis.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existing project example for the study, design process includes structur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two parts. Building desig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ndi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fire, water, heating, electricity and other professional aspects and party needs, take advantage of th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space within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framework were building plan and structure vertical design, in dealing with the facade, and strive beautiful novel, economical and reliable. Design methods using Tengen, AutoCAD and other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software. Design some of the major conceptual design based, supplemented by the calculation of the basic desig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by PKPM series design softwar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structural analysis space, its results authentic, beams using planar notation Draw construction plans. Hand Solution framework and a staircase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design Pin, Hand frame content is loading collection solutions,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always been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economical, safe applica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respective national building codes, standards as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for allbuildings in graphic design.Structure designed to "safe, economic, aesthetic," as a starting point, were pooled vertical load,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design internal force wind load checking, plate, beams, columns, stairs and other structural members. The design process, the full use of civil expertise learned, and well familia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 known and used advanced design methods, the calculation processing software. The main body adopts frame structure, designed both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for overall stiffness, but also provide greater interior space,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design and use requirements.KeywordsMulti-layered teaching building,frame structure,structural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第2章建筑设计 (3)2.1 平面选型及布置 (3)2.1.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4)2.1.2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5)2.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6)2.2 建筑剖面设计 (7)2.3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8)2.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8)2.3.2 建筑体型组合 (9)2.3.3 建筑立面设计 (9)2.4 设计墙体 (10)2.5 防火防烟设计 (10)第3章结构设计 (11)3.1 工程概况 (11)3.2 结构选型及布置 (11)3.3 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12)3.4 荷载汇集 (15)3.5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7)3.5.1 水平风荷载 (17)3.5.2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7)3.6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2)3.6.1 平地震作用基本公式 (22)3.6.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24)3.6.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25)3.7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上的荷载计算 (25)3.7.1 各层框架上荷载计算 (25)3.7.2 计算柱的竖向集中荷载 (29)3.7.3 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框架计算简图 (30)3.7.4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固端弯矩 (31)3.8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32)3.8.1 框架内力计算 (32)3.8.2 侧移、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 (36)3.9 梁内力组合与配筋计算 (39)3.9.1 内力组合 (39)3.9.2 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0)3.9.3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3)3.10 柱的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 (44)3.11 楼板配筋设计方法 (49)3.12 次梁设计计算 (50)3.13 楼梯设计计算 (51)3.14 基础工程 (55)3.14.1 地质资料 (55)3.14.2 基础计算 (56)结论 (71)致谢 (73)附录A 英文文献 (74)附录B 中文翻译 (85)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多层建筑是任何一座城市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为它的体型巨大, 高度也比较大, 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结构方案设计(一)、结构平面布置:结构设计者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和造型的要求,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布置基本原则为结构受力合理;传力体系简单明确。

结构平面布置内容包括框架梁、柱布置;非框架梁布置;楼、屋面板布置;以及其它构件布置。

框架的布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1)、横向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梁承担,用纵向连系梁连接各榀横向框架。

(2)、纵向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主要由纵向框架梁承担,用横向连系梁连接各榀纵向框架。

(3)、双向承重体系——纵、横向框架梁均要承担楼板传来的竖向荷载,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宜采用此方案。

非框架梁一般优先布置于墙下和较重设备下,然后再根据楼板的大小和框架承重体系布置。

(二)、构件的材料及施工方法:框架结构梁、板、柱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0,目前框架梁、柱混凝土等级通常采用C30及以上。

多层框架结构梁、板、柱常采用相同的混凝土等级;高层框架结构梁、板、柱常采用不同的混凝土等级。

梁、柱主筋常采用热轧II级钢筋;箍筋常采用热轧I级钢筋;现浇板、楼梯构件及非主结构构件常采用热轧I级钢筋。

在抗震设防区,全现浇框架被广泛采用,也可采用现浇装配整体式框架。

(三)、构件截面估算:1、梁高h b:主、次梁交接时,主梁梁高一般比次梁梁高大50mm以上。

框架梁、非框架主梁h b=(1/8~1/12)l(l为梁的跨度)连系梁、次梁h b=(1/12~1/15)l(l为梁的跨度)2、梁宽b b:框架梁和主梁梁宽一般不小于250mm;次梁梁宽一般不小于200mm。

b b=(1/2~1/3)h b3、框架柱截面尺寸: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按轴压比估算;但不小于400mmX400mm。

轴力N可按柱受荷面积以板面综合荷载12/M2~14/M2计算;柱面积A按下式算出后可适量放大1.1~1.2倍。

N/Af c≤0.9(三级框架)4、现浇板厚度:连续板h=(1/30~1/40)l0;悬臂板h=(1/10~1/12)l0;其中l0为板的跨度。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多层框架结构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多层框架结构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内力计算姓名:班级:学号:任课教师:日期: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指导书一. 任务1. 求解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2. 计算方法:(1)用近似法计算:手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分层法计算; (2)最好用电算(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复算。

(3) 最好对比手算与电算,就最大相对误差处,说明近似法产生误差的来源。

3. 将手算结果写成计算书形式。

计算简图:如图(一)所示。

4. 基本计算参数材料弹性模量:723.010/E kN m =⨯竖向荷载: 恒载 21=21/g kN m ,22=17/g kN m 5 荷载分组:(1)只计算竖向恒载(见图二);图一 图二本组计算的结构其计算简图如图一所示,基本数据如下:混凝土弹性模量:723.010/h E kN m =⨯杆件尺寸:m L 5.51= m L 7.22= m H 5.41= m H 6.32= 柱:底 层:25555b cm h ⨯=⨯ 其它层:25050b cm h ⨯=⨯ 梁:边 梁:24525b cm h ⨯=⨯中间梁:23525b cm h ⨯=⨯竖向均布恒载:恒载: 2/211g m kN = 2/172g m kN =(见图二)各杆件的线刚度: 123h b I L EI i ⨯==,其中 边 梁:4m 3109.112345.025.01-⨯=⨯=Im kN LEI i •=-⨯⨯⨯==103645.53109.17100.3111中间梁: 4m 3109.012335.025.02-⨯=⨯=Im kN LEI i •=-⨯⨯⨯==100007.23109.07100.3222底层柱: 4m 3106.712355.055.03-⨯=⨯=I`m kN HEI i •=-⨯⨯⨯==506675.43106.77100.3133其它层柱:4m 3102.51235.05.04-⨯=⨯=Im kN HEI i •=-⨯⨯⨯==433336.33102.57100.3244二.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计算计算简图如图三所示。

毕业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计算书

毕业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计算书

第一章结构选择1.1结构平面布置1.1平面布置图1.2 结构选型1.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2.屋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盖,刚柔性相结合的屋面屋面板厚120mm。

3.楼面结构: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板厚120mm。

4.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第二章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2.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2.1计算简图框架计算单元如上图1.1 所示,取14 号轴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和柱刚接。

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摩登和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室内外高差,定为-1.10m,二层楼面标高为4.45m。

其余各层柱高从楼面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均为3.30m 。

由此可以绘出框架的计算简图2.1。

.2.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对于中框架梁取02I I = 左边框架梁m kN m km L EI i .109.36.6/)6.0(24.01212/10.03/4327⨯=⨯⨯⨯⨯⨯==左边梁 中间框架梁m kN m km L EI i .108.104.2/)6.0(24.01212/10.03/4327⨯=⨯⨯⨯⨯⨯==左边梁 右边框架梁m kN m km L EI i .109.36.6/)6.0(24.01212/10.03/4327⨯=⨯⨯⨯⨯⨯==左边梁 底层柱(A~D 轴)m kN m m km L EI i .105.35.44/)5.0(121/10.03/4427⨯=⨯⨯⨯==底柱 其余柱(A~D 轴)m kN m m km L EI i .10.740.33/)5.0(121/10.03/4427⨯=⨯⨯⨯==余柱 令1=余柱i ,则其余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83.0.107.4.10.9344'=⨯⨯=mkN mkN i 左梁 0.32.107.4.1010.844'=⨯⨯=mkN m kN i 中跨梁 83.0.107.4.10.9344'=⨯⨯=mkN m kN i 右边跨梁 74.0.107.4.10.5344'=⨯⨯=mkN m kN i 底柱 第三章 荷载计算3.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1)屋面屋面板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刚性) 222/66.003.0m kN =⨯ 4厚高聚物沥青卷材防水(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2/4.0m kN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4.02002.0m kN =⨯1:6水泥焦渣找2%坡最薄30厚 2/37.14165.003.0m kN =⨯+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00.32512.0m kN =⨯ 10厚混凝砂浆抹灰 2/17.01701.0m kN =⨯ 合计 2/00.6m kN (2)标准层楼面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 2/55.0m kN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32512.0m kN =⨯ 10厚混凝砂浆抹灰 2/17.0m kN 合计 2/72.3m kN (3)卫生间、盥洗室地面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 2/55.0m kN 20厚素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水层 2/5.02502.0m kN =⨯ 30厚1:6水泥焦渣找坡 2/45.01503.0m kN =⨯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25.0251.0m kN =⨯ 20厚水泥砂浆抹灰 2/4.02002.0m kN =⨯ 合计 2/4.4m kN (4)走廊地面水磨石地面(10mm 面层,包括水泥粗石打底) 2/65.0m kN 40厚C20细石混凝土垫层 2/0.12504.0m kN =⨯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00.32512.0m kN =⨯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2/17.01701.0m kN =⨯ 合计 2/82.4m kN (5)阳台地面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2/55.0m kN1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2mkN10厚混合砂浆抹灰2/17.0mkN合计2/22.3mkN内隔墙(1)自重纵墙mkN/66.11187.224.0=⨯⨯20厚水泥粉刷墙面mkN/94.127.21802.0=⨯⨯⨯合计13.60kN/m 盥洗室墙体(2)自重纵墙mkN/66.11187.224.0=⨯⨯贴瓷砖(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厚mkN/7.225.07.2=⨯⨯合计14.36kN/m 盥洗室墙体(3)自重纵墙11.66kN/m 20厚水泥粉刷墙面mkN/97.07.21802.0=⨯⨯贴瓷砖墙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mm厚)mkN/4.15.07.2=⨯合计14.03kN/m 墙体(4)自重(自重=墙总重-洞口重+门窗重+抹灰重)/长度mkN/99.19.0)2189.03.002.04.29.02.0)189.04.224.0()189.07.224.0(=÷⨯⨯⨯⨯+⨯⨯+⨯⨯⨯-⨯⨯⨯=墙体(5)自重纵墙mkN/66.117.21824.0=⨯⨯20厚水泥粉刷墙面0.97kN/m 贴瓷砖墙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mm厚) 1.4kN/m 合计14.03kN/m 墙体(6)自重算法如墙体(4)=4.58kN/m墙体(7)自重纵墙mkN/37.61895.212.0=⨯⨯20厚水泥粉刷墙面mkN/06.195.21802.0=⨯⨯贴瓷砖墙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mm厚)mkN/48.15.095.2=⨯合计8.91Kn/m 墙体(8)自重纵墙mkN/27.69.21812.0=⨯⨯20厚水泥粉刷墙面mkN/09.229.21802.0=⨯⨯⨯合计 8.81kN/m 墙体(9)自重 算法如墙体(4) =2.98kN/m墙体(10)自重纵墙 m kN /27.6189.212.0=⨯⨯ 20厚水泥粉刷墙面 m kN /04.19.21802.0=⨯⨯ 贴瓷砖墙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mm 厚) m kN /5.19.25.0=⨯ 合计 8.81kN/m 墙体(11)自重 算法如墙体(4) =5.1kN/m墙体(a )自重纵墙 m kN /53.12189.224.0=⨯⨯ 20厚水泥粉刷 m kN /09.229.21802.0=⨯⨯⨯ 合计 14.62kN/m 墙体(b)自重 算法如墙体(4) =7.39kN/m阳台栏杆处自重 算法如墙体(4) =3.63kN/m 梁自重mm mm h b 600240⨯=⨯梁自重 m kN m kN /88.2)12.06.0(24.0/253=-⨯⨯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0.24kN/m 合计 3.12kN/m mm mm h b 400240⨯=⨯梁自重 m kN m kN /68.1)12.04.0(24.0/253=-⨯⨯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0.18kN/m 合计 1.86kN/mm kN m kN /68.1)12.04.0(24.0/253=-⨯⨯梁自重 m kN m kN /38.1)12.035.0(24.0/253=-⨯⨯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0.16kN/m 合计 1.54kN/m 基础梁自重mm mm h b 600240⨯=⨯梁自重 m kN m kN /6.36.024.0/253=⨯⨯ 柱自重mm mm h b 500500⨯=⨯柱自重 m kN m kN /25.65.05.0/253=⨯⨯10厚混合砂浆抹灰 m kN m kN /34.001.05.0/173=⨯⨯ 合计 6.59kN/m3.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 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荷载规范》查的: 上人屋面:2/0.2m kN 走廊: 2/5.2m kN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A 轴阳台处悬挑梁所受荷载集中力:屋面:恒载 []kN 12.216.386.1)25.025.021(75.00.632=⨯++⨯-⨯⨯活载 []kN 82.46.3)25.025.021(75.00.232=⨯+⨯-⨯⨯楼面:恒载 []kN 50.276.363.386.1)25.025.021(75.022.332=⨯+++⨯-⨯⨯活载 []kN 82.46.3)25.025.021(75.00.232=⨯+⨯-⨯⨯板传荷载屋面:恒载 m kN /63.528575.00.6=⨯⨯⨯活载 m kN /88.128575.00.2=⨯⨯⨯楼面:恒载 m kN /02.328575.022.3=⨯⨯⨯活载 m kN /88.128575.00.2=⨯⨯⨯外挑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1.86+5.63 =7.49kN/m 活载=板传荷载 =1.88kN/m楼面:恒载=梁自重+墙重+板传荷载=1.86+14.62+3.22 =19.7kN/m 活载=板传荷载 =1.88kN/m A-B 轴框架梁集中力: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kN81.572216.386.122411.254.12812.154.121.241)25.025.021(75.00.6221.241)25.025.021(45.00.622.141)25.025.021(6.00.62812.1856.00.6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65.18575.00.66.30.6858.132323232=⨯⨯⨯+⨯⨯⨯⨯+⨯⨯⨯+⨯⨯⨯+⨯-⨯⨯+⨯⨯⨯⨯+⨯-⨯⨯+⨯⨯⨯+⨯-⨯⨯+⨯⨯⨯⨯⨯+⨯⨯⨯+⨯-⨯⨯+⨯⨯⨯+⨯⨯⨯+⨯⨯⨯ 活载=板传荷载=kN 17.1521.241)25.025.021(75.00.2221.241)25.025.021(45.00.222.141)25.025.021(6.00.22812.1856.00.2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25.18575.00.26.30.2858.132323232=⨯⨯⨯+⨯-⨯⨯+⨯⨯⨯⨯+⨯-⨯⨯+⨯⨯⨯+⨯-⨯⨯+⨯⨯⨯⨯⨯+⨯⨯⨯+⨯-⨯⨯+⨯⨯⨯+⨯⨯⨯+⨯⨯⨯楼面:恒载=墙重+梁重+板传荷载=kN64.742122.136.82215.181.82.12411.54129.098.22.124158.42.128191.82216.386.122411.286.12812.154.121.241)25.025.021(75.072.3221.241)25.025.021(45.072.322.141)25.025.021(6.072.32812.1856.072.3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72.35.18575.072.36.372.3858.132323232=⨯⨯⨯+⨯⨯⨯+⨯⨯⨯+⨯⨯⨯+⨯⨯⨯+⨯⨯⨯+⨯⨯⨯+⨯⨯⨯⨯+⨯⨯⨯+⨯⨯⨯+⨯-⨯⨯+⨯⨯⨯⨯+⨯-⨯⨯+⨯⨯⨯+⨯-⨯⨯+⨯⨯⨯⨯⨯+⨯⨯⨯+⨯-⨯⨯+⨯⨯⨯+⨯⨯⨯+⨯⨯⨯活载=板传荷载=kN 17.1521.241)25.025.021(75.00.2221.241)25.025.021(45.00.222.141)25.025.021(6.00.22812.1856.00.2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25.18575.00.26.30.2858.132323232=⨯⨯⨯+⨯-⨯⨯+⨯⨯⨯⨯+⨯-⨯⨯+⨯⨯⨯+⨯-⨯⨯+⨯⨯⨯⨯⨯+⨯⨯⨯+⨯-⨯⨯+⨯⨯⨯+⨯⨯⨯+⨯⨯⨯板传均布荷载屋面:恒载 m kN /22.192)25.025.021(8.100.632=⨯+⨯-⨯⨯m kN /01.82)25.025.021(75.000.632=⨯+⨯-⨯⨯活载 m kN /41.62)25.025.021(8.100.232=⨯+⨯-⨯⨯ m kN /67.22)25.025.021(75.000.232=⨯+⨯-⨯⨯ 楼面:恒载 m kN /92.112)25.025.021(8.172.332=⨯+⨯-⨯⨯m kN /97.42)25.025.021(75.072.332=⨯+⨯-⨯⨯ 活载 m kN /41.62)25.025.021(8.100.232=⨯+⨯-⨯⨯ m kN /67.22)25.025.021(75.000.232=⨯+⨯-⨯⨯ A- B 轴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 =3.12+19.22 =22.34kN/m活载=板传荷载 =6.41kN/m恒载=梁重+板传荷载 =3.12+8.01=11.13kN/m 活载=板传荷载 =2.67kN/m楼面:恒载=梁重+墙重+板传荷载=3.12+13.60+11.92 =28.64kN/m 活载=板传荷载 =6.41kN/m 恒载=梁重+墙重+板传荷载 =3.12+14.36+4.97 =22.45kN/m活载=板传荷载 =2.67kN/m B- C 轴框架梁荷载板传荷载屋面:恒载 m kN /00.92852.100.6=⨯⨯⨯活载 m kN /00.32852.100.2=⨯⨯⨯楼面:恒载 m kN /23.72852.182.4=⨯⨯⨯活载 m kN /75.32852.150.2=⨯⨯⨯B-C 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3.12+9.00 =12.12kN/M 活载=板传荷载 =3.00kN/m楼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3.12+7.23 =10.35kN/m 活载=板传荷载 =3.75kN/mC- D 轴框架梁等同于A-B 轴框架梁集中力: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kN81.572216.386.122411.254.12812.154.121.241)25.025.021(75.00.6221.241)25.025.021(45.00.622.141)25.025.021(6.00.62812.1856.00.6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65.18575.00.66.30.6858.132323232=⨯⨯⨯+⨯⨯⨯⨯+⨯⨯⨯+⨯⨯⨯+⨯-⨯⨯+⨯⨯⨯⨯+⨯-⨯⨯+⨯⨯⨯+⨯-⨯⨯+⨯⨯⨯⨯⨯+⨯⨯⨯+⨯-⨯⨯+⨯⨯⨯+⨯⨯⨯+⨯⨯⨯ 活载=板传荷载=kN 17.1521.241)25.025.021(75.00.2221.241)25.025.021(45.00.222.141)25.025.021(6.00.22812.1856.00.2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25.18575.00.26.30.2858.132323232=⨯⨯⨯+⨯-⨯⨯+⨯⨯⨯⨯+⨯-⨯⨯+⨯⨯⨯+⨯-⨯⨯+⨯⨯⨯⨯⨯+⨯⨯⨯+⨯-⨯⨯+⨯⨯⨯+⨯⨯⨯+⨯⨯⨯楼面:恒载=墙重+梁重+板传荷载=kN64.742122.136.82215.181.82.12411.54129.098.22.124158.42.128191.82216.386.122411.286.12812.154.121.241)25.025.021(75.072.3221.241)25.025.021(45.072.322.141)25.025.021(6.072.32812.1856.072.3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72.35.18575.072.36.372.3858.132323232=⨯⨯⨯+⨯⨯⨯+⨯⨯⨯+⨯⨯⨯+⨯⨯⨯+⨯⨯⨯+⨯⨯⨯+⨯⨯⨯⨯+⨯⨯⨯+⨯⨯⨯+⨯-⨯⨯+⨯⨯⨯⨯+⨯-⨯⨯+⨯⨯⨯+⨯-⨯⨯+⨯⨯⨯⨯⨯+⨯⨯⨯+⨯-⨯⨯+⨯⨯⨯+⨯⨯⨯+⨯⨯⨯活载=板传荷载=kN 17.1521.241)25.025.021(75.00.2221.241)25.025.021(45.00.222.141)25.025.021(6.00.22812.1856.00.2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25.18575.00.26.30.2858.132323232=⨯⨯⨯+⨯-⨯⨯+⨯⨯⨯⨯+⨯-⨯⨯+⨯⨯⨯+⨯-⨯⨯+⨯⨯⨯⨯⨯+⨯⨯⨯+⨯-⨯⨯+⨯⨯⨯+⨯⨯⨯+⨯⨯⨯板传均布荷载屋面:恒载 m kN /22.192)25.025.021(8.100.632=⨯+⨯-⨯⨯m kN /01.82)25.025.021(75.000.632=⨯+⨯-⨯⨯ 活载 m kN /41.62)25.025.021(8.100.232=⨯+⨯-⨯⨯ m kN /67.22)25.025.021(75.000.232=⨯+⨯-⨯⨯ 楼面:恒载 m kN /92.112)25.025.021(8.172.332=⨯+⨯-⨯⨯m kN /97.42)25.025.021(75.072.332=⨯+⨯-⨯⨯ 活载 m kN /41.62)25.025.021(8.100.232=⨯+⨯-⨯⨯ m kN /67.22)25.025.021(75.000.232=⨯+⨯-⨯⨯ C-D 轴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 =3.12+19.22 =22.34kN/m活载=板传荷载 =6.41kN/m恒载=梁重+板传荷载 =3.12+8.01=11.13kN/m活载=板传荷载 =2.67kN/m楼面:恒载=梁重+墙重+板传荷载=3.12+13.60+11.92 =28.64kN/m 活载=板传荷载 =6.41kN/m 恒载=梁重+墙重+板传荷载 =3.12+14.36+4.97 =22.45kN/m 活载=板传荷载 =2.67kN/mD 轴外悬挑梁等同于A 轴外悬挑梁集中力:屋面:恒载 []kN 12.216.386.1)25.025.021(75.00.632=⨯++⨯-⨯⨯活载 []kN 82.46.3)25.025.021(75.00.232=⨯+⨯-⨯⨯楼面:恒载 []kN 50.276.363.386.1)25.025.021(75.022.332=⨯+++⨯-⨯⨯活载 []kN 82.46.3)25.025.021(75.00.232=⨯+⨯-⨯⨯板传荷载屋面:恒载 m kN /63.528575.00.6=⨯⨯⨯活载 m kN /88.128575.00.2=⨯⨯⨯楼面:恒载 m kN /02.328575.022.3=⨯⨯⨯活载 m kN /88.128575.00.2=⨯⨯⨯外挑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1.86+5.63=7.49kN/m 活载=板传荷载 =1.88kN/m楼面:恒载=梁自重+墙重+板传荷载=1.86+14.62+3.22 =19.7kN/m 活载=板传荷载 =1.88kN/m A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1100mm,100mm 的混凝土压顶)()mkN m kN m kN m kN /67.6/5.024.022.124.01.0/25/181.124.0233=⨯+⨯+⨯⨯+⨯⨯顶层柱恒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kN42.726.3)75.601.4(5.06.312.36.367.6=⨯++-⨯+⨯=活载=板传荷载kNm kN 25.136.3/68.3=⨯=标准层柱:恒载=墙重+梁重+板传荷载kN51.556.337.6)5.06.3(12.3)5.06.3(39.7=⨯+-⨯+-⨯=活载=板传荷载kNm kN 25.136.3/68.3=⨯=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kNm kN 52.4716.1136.36)5.06.3(12.3)5.06.3(/73.11=+=-⨯+-⨯=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次梁传荷载kN49.5782.47)5.06.3(12.3=+-⨯=活载=板传荷载 =14.70kN标准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次梁传荷载+墙重传荷载kN26.8059.70)5.06.3(12.3=+-⨯=活载=板传荷载 =14.70kN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内墙自重+基础梁自重kN04.53)5.06.3(12.3)5.06.3(99.13=-⨯+-⨯=C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等同于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次梁传荷载kN49.5782.47)5.06.3(12.3=+-⨯=活载=板传荷载 =14.70kN标准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次梁传荷载+墙重传荷载kN26.8059.70)5.06.3(12.3=+-⨯=活载=板传荷载 =14.70kN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内墙自重+基础梁自重kN04.53)5.06.3(12.3)5.06.3(99.13=-⨯+-⨯=D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顶层和标准层等同于A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1100mm,100mm 的混凝土压顶)()mkN m kN m kN m kN /67.6/5.024.022.124.01.0/25/181.124.0233=⨯+⨯+⨯⨯+⨯⨯顶层柱恒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kN42.726.3)75.601.4(5.06.312.36.367.6=⨯++-⨯+⨯=活载=板传荷载kNm kN 25.136.3/68.3=⨯=标准层柱:恒载=墙重+梁重+板传荷载kN51.556.337.6)5.06.3(12.3)5.06.3(39.7=⨯+-⨯+-⨯=活载=板传荷载kNm kN 25.136.3/68.3=⨯=基础顶面:恒载=外纵墙自重+地基梁自重()kN 12.395.06.312.3)5.06.3(50.9=-⨯+-⨯=3.3风荷载计算为了简化计算,作用在外墙的风荷载可近似用作用在屋面的梁和楼面梁处的等效集中荷载代替。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二、设计条件1.题号(TH×××××)后的数字对应上表中的设计条件中的数字,见附表所示。

设计主要条件见下表2.其它条件(1)房屋室内外高差0.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拟采用框架结构。

(2)建筑构造1)墙身做法±0.000标高一下墙体均为多空粘土砖,用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标高以上外墙采用粘土多孔砖,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

内墙(乳胶漆墙面)刷乳胶漆5mm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粉面(16 kN/m3)12mm厚1:1.6水泥石灰膏打底(16 kN/m3)刷界面处理剂一道外墙(保温墙面——聚苯板保温)喷涂料面层5mm厚聚合物抹面抗裂砂浆(20 kN/m3)耐碱玻纤网格布界面剂一道,刷在膨胀聚苯板粘贴面上25mm厚膨聚苯板保温层(0.3kN/m3)界面剂一道,刷在膨胀聚苯板粘贴面上3mm厚专用胶粘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3)界面处理剂一道粘土多孔砖基层墙面2)平顶做法(乳胶漆顶棚)刷乳胶漆20mm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16 kN/m3)刷素水泥浆一道现浇混凝土板3)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15mm厚1:2白水泥彩色石子磨光打蜡(22 kN/m3)刷素水泥结合层一道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3)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25 kN/m3)4)屋面做法(刚性防水屋面——有保温层)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25 kN/m3)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3)6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0.35 kN/m3)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 kN/m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一层(厚度大于12mm)(0.05kN/m2)20—150mm厚轻质混凝土找坡(坡度2%)(7.0 kN/m3)100mm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5 kN/m3)5)门窗做法隔热断桥铝合金窗,木门(3)可变荷载标准值1)建设地点基本风压ω0=0.45kN/m2,场地粗糙度为B类,组合值系数ψc=0.6。

(整理)毕业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计算书

(整理)毕业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计算书

第一章结构选择1.1结构平面布置1.1平面布置图1.2 结构选型1.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2.屋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盖,刚柔性相结合的屋面屋面板厚120mm。

3.楼面结构: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板厚120mm。

4.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第二章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2.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2.1计算简图框架计算单元如上图1.1 所示,取14 号轴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

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摩登与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室内外高差,定为-1.10m,二层楼面标高为4.45m 。

其余各层柱高从楼面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均为3.30m 。

由此可以绘出框架的计算简图2.1。

.2.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对于中框架梁取02I I = 左边框架梁m kN m km L EI i .109.36.6/)6.0(24.01212/10.03/4327⨯=⨯⨯⨯⨯⨯==左边梁 中间框架梁m kN m km L EI i .108.104.2/)6.0(24.01212/10.03/4327⨯=⨯⨯⨯⨯⨯==左边梁 右边框架梁m kN m km L EI i .109.36.6/)6.0(24.01212/10.03/4327⨯=⨯⨯⨯⨯⨯==左边梁底层柱(A~D 轴)m kN m m km L EI i .105.35.44/)5.0(121/10.03/4427⨯=⨯⨯⨯==底柱 其余柱(A~D 轴)m kN m m km L EI i .10.740.33/)5.0(121/10.03/4427⨯=⨯⨯⨯==余柱令1=余柱i ,则其余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83.0.107.4.10.9344'=⨯⨯=mkN mkN i 左梁 0.32.107.4.1010.844'=⨯⨯=mkN m kN i 中跨梁 83.0.107.4.10.9344'=⨯⨯=mkN m kN i 右边跨梁 74.0.107.4.10.5344'=⨯⨯=mkN m kN i 底柱第三章 荷载计算3.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1)屋面屋面板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刚性) 222/66.003.0m kN =⨯ 4厚高聚物沥青卷材防水(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2/4.0m kN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4.02002.0m kN =⨯ 1:6水泥焦渣找2%坡最薄30厚 2/37.14165.003.0m kN =⨯+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00.32512.0m kN =⨯ 10厚混凝砂浆抹灰 2/17.01701.0m kN =⨯ 合计 2/00.6m kN(2)标准层楼面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 2/55.0m kN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32512.0m kN =⨯ 10厚混凝砂浆抹灰 2/17.0m kN 合计 2/72.3m kN(3)卫生间、盥洗室地面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 2/55.0m kN 20厚素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水层 2/5.02502.0m kN =⨯ 30厚1:6水泥焦渣找坡 2/45.01503.0m kN =⨯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25.0251.0m kN =⨯ 20厚水泥砂浆抹灰 2/4.02002.0m kN =⨯合计 2/4.4m kN (4)走廊地面水磨石地面(10mm 面层,包括水泥粗石打底) 2/65.0m kN 40厚C20细石混凝土垫层 2/0.12504.0m kN =⨯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2/00.32512.0m kN =⨯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2/17.01701.0m kN =⨯ 合计 2/82.4m kN(5)阳台地面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2/55.0m kN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5.2m kN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2/17.0m kN 合计 2/22.3m kN内隔墙(1)自重纵墙 m kN /66.11187.224.0=⨯⨯ 20厚水泥粉刷墙面 m kN /94.127.21802.0=⨯⨯⨯ 合计 13.60kN/m盥洗室墙体(2)自重纵墙 m kN /66.11187.224.0=⨯⨯ 贴瓷砖(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厚 m kN /7.225.07.2=⨯⨯ 合计 14.36kN/m盥洗室墙体(3)自重纵墙 11.66kN/m 20厚水泥粉刷墙面 m kN /97.07.21802.0=⨯⨯ 贴瓷砖墙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mm 厚) m kN /4.15.07.2=⨯合计14.03kN/m 墙体(4)自重(自重=墙总重-洞口重+门窗重+抹灰重)/长度mkN/99.19.0)2189.03.002.04.29.02.0)189.04.224.0()189.07.224.0(=÷⨯⨯⨯⨯+⨯⨯+⨯⨯⨯-⨯⨯⨯=墙体(5)自重纵墙mkN/66.117.21824.0=⨯⨯20厚水泥粉刷墙面0.97kN/m 贴瓷砖墙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mm厚) 1.4kN/m 合计14.03kN/m墙体(6)自重算法如墙体(4)=4.58kN/m墙体(7)自重纵墙mkN/37.61895.212.0=⨯⨯20厚水泥粉刷墙面mkN/06.195.21802.0=⨯⨯贴瓷砖墙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mm厚)mkN/48.15.095.2=⨯合计8.91Kn/m墙体(8)自重纵墙mkN/27.69.21812.0=⨯⨯20厚水泥粉刷墙面mkN/09.229.21802.0=⨯⨯⨯合计8.81kN/m 墙体(9)自重算法如墙体(4)=2.98kN/m墙体(10)自重纵墙mkN/27.6189.212.0=⨯⨯20厚水泥粉刷墙面mkN/04.19.21802.0=⨯⨯贴瓷砖墙面(包括水泥砂浆打底,共25mm厚)mkN/5.19.25.0=⨯合计8.81kN/m墙体(11)自重 算法如墙体(4)=5.1kN/m墙体(a )自重纵墙 m kN /53.12189.224.0=⨯⨯ 20厚水泥粉刷 m kN /09.229.21802.0=⨯⨯⨯ 合计 14.62kN/m墙体(b)自重 算法如墙体(4)=7.39kN/m阳台栏杆处自重 算法如墙体(4)=3.63kN/m梁自重mm mm h b 600240⨯=⨯梁自重 m kN m kN /88.2)12.06.0(24.0/253=-⨯⨯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0.24kN/m 合计 3.12kN/mmm mm h b 400240⨯=⨯梁自重 m kN m kN /68.1)12.04.0(24.0/253=-⨯⨯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0.18kN/m 合计 1.86kN/mm kN m kN /68.1)12.04.0(24.0/253=-⨯⨯梁自重 m kN m kN /38.1)12.035.0(24.0/253=-⨯⨯10厚混合砂浆抹灰 0.16kN/m 合计 1.54kN/m基础梁自重mm mm h b 600240⨯=⨯梁自重 m kN m kN /6.36.024.0/253=⨯⨯柱自重mm mm h b 500500⨯=⨯柱自重 m kN m kN /25.65.05.0/253=⨯⨯ 10厚混合砂浆抹灰 m kN m kN /34.001.05.0/173=⨯⨯ 合计 6.59kN/m3.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 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根据《荷载规范》查的: 上人屋面:2/0.2m kN 走廊: 2/5.2m kN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A 轴阳台处悬挑梁所受荷载集中力:屋面:恒载 []kN 12.216.386.1)25.025.021(75.00.632=⨯++⨯-⨯⨯活载 []kN 82.46.3)25.025.021(75.00.232=⨯+⨯-⨯⨯楼面:恒载 []kN 50.276.363.386.1)25.025.021(75.022.332=⨯+++⨯-⨯⨯活载 []kN 82.46.3)25.025.021(75.00.232=⨯+⨯-⨯⨯板传荷载屋面:恒载 m kN /63.528575.00.6=⨯⨯⨯活载 m kN /88.128575.00.2=⨯⨯⨯楼面:恒载 m kN /02.328575.022.3=⨯⨯⨯活载 m kN /88.128575.00.2=⨯⨯⨯外挑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1.86+5.63 =7.49kN/m 活载=板传荷载 =1.88kN/m楼面:恒载=梁自重+墙重+板传荷载=1.86+14.62+3.22 =19.7kN/m 活载=板传荷载 =1.88kN/mA-B 轴框架梁集中力: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kN 81.572216.386.122411.254.12812.154.121.241)25.025.021(75.00.6221.241)25.025.021(45.00.622.141)25.025.021(6.00.62812.1856.00.6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65.18575.00.66.30.6858.132323232=⨯⨯⨯+⨯⨯⨯⨯+⨯⨯⨯+⨯⨯⨯+⨯-⨯⨯+⨯⨯⨯⨯+⨯-⨯⨯+⨯⨯⨯+⨯-⨯⨯+⨯⨯⨯⨯⨯+⨯⨯⨯+⨯-⨯⨯+⨯⨯⨯+⨯⨯⨯+⨯⨯⨯活载=板传荷载=kN 17.1521.241)25.025.021(75.00.2221.241)25.025.021(45.00.222.141)25.025.021(6.00.22812.1856.00.2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25.18575.00.26.30.2858.132323232=⨯⨯⨯+⨯-⨯⨯+⨯⨯⨯⨯+⨯-⨯⨯+⨯⨯⨯+⨯-⨯⨯+⨯⨯⨯⨯⨯+⨯⨯⨯+⨯-⨯⨯+⨯⨯⨯+⨯⨯⨯+⨯⨯⨯楼面:恒载=墙重+梁重+板传荷载=kN64.742122.136.82215.181.82.12411.54129.098.22.124158.42.128191.82216.386.122411.286.12812.154.121.241)25.025.021(75.072.3221.241)25.025.021(45.072.322.141)25.025.021(6.072.32812.1856.072.3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72.35.18575.072.36.372.3858.132323232=⨯⨯⨯+⨯⨯⨯+⨯⨯⨯+⨯⨯⨯+⨯⨯⨯+⨯⨯⨯+⨯⨯⨯+⨯⨯⨯⨯+⨯⨯⨯+⨯⨯⨯+⨯-⨯⨯+⨯⨯⨯⨯+⨯-⨯⨯+⨯⨯⨯+⨯-⨯⨯+⨯⨯⨯⨯⨯+⨯⨯⨯+⨯-⨯⨯+⨯⨯⨯+⨯⨯⨯+⨯⨯⨯活载=板传荷载=kN 17.1521.241)25.025.021(75.00.2221.241)25.025.021(45.00.222.141)25.025.021(6.00.22812.1856.00.2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25.18575.00.26.30.2858.132323232=⨯⨯⨯+⨯-⨯⨯+⨯⨯⨯⨯+⨯-⨯⨯+⨯⨯⨯+⨯-⨯⨯+⨯⨯⨯⨯⨯+⨯⨯⨯+⨯-⨯⨯+⨯⨯⨯+⨯⨯⨯+⨯⨯⨯板传均布荷载屋面:恒载 m kN /22.192)25.025.021(8.100.632=⨯+⨯-⨯⨯m kN /01.82)25.025.021(75.000.632=⨯+⨯-⨯⨯ 活载 m kN /41.62)25.025.021(8.100.232=⨯+⨯-⨯⨯ m kN /67.22)25.025.021(75.000.232=⨯+⨯-⨯⨯ 楼面:恒载 m kN /92.112)25.025.021(8.172.332=⨯+⨯-⨯⨯m kN /97.42)25.025.021(75.072.332=⨯+⨯-⨯⨯ 活载 m kN /41.62)25.025.021(8.100.232=⨯+⨯-⨯⨯ m kN /67.22)25.025.021(75.000.232=⨯+⨯-⨯⨯A- B 轴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 =3.12+19.22 =22.34kN/m活载=板传荷载 =6.41kN/m恒载=梁重+板传荷载 =3.12+8.01=11.13kN/m 活载=板传荷载 =2.67kN/m楼面:恒载=梁重+墙重+板传荷载=3.12+13.60+11.92=28.64kN/m 活载=板传荷载 =6.41kN/m 恒载=梁重+墙重+板传荷载 =3.12+14.36+4.97 =22.45kN/m 活载=板传荷载 =2.67kN/m B- C 轴框架梁荷载板传荷载屋面:恒载 m kN /00.92852.100.6=⨯⨯⨯活载 m kN /00.32852.100.2=⨯⨯⨯楼面:恒载 m kN /23.72852.182.4=⨯⨯⨯活载 m kN /75.32852.150.2=⨯⨯⨯B-C 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3.12+9.00 =12.12kN/M 活载=板传荷载 =3.00kN/m楼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3.12+7.23 =10.35kN/m 活载=板传荷载 =3.75kN/mC- D 轴框架梁等同于A-B 轴框架梁集中力: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kN 81.572216.386.122411.254.12812.154.121.241)25.025.021(75.00.6221.241)25.025.021(45.00.622.141)25.025.021(6.00.62812.1856.00.6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65.18575.00.66.30.6858.132323232=⨯⨯⨯+⨯⨯⨯⨯+⨯⨯⨯+⨯⨯⨯+⨯-⨯⨯+⨯⨯⨯⨯+⨯-⨯⨯+⨯⨯⨯+⨯-⨯⨯+⨯⨯⨯⨯⨯+⨯⨯⨯+⨯-⨯⨯+⨯⨯⨯+⨯⨯⨯+⨯⨯⨯活载=板传荷载=kN 17.1521.241)25.025.021(75.00.2221.241)25.025.021(45.00.222.141)25.025.021(6.00.22812.1856.00.2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25.18575.00.26.30.2858.132323232=⨯⨯⨯+⨯-⨯⨯+⨯⨯⨯⨯+⨯-⨯⨯+⨯⨯⨯+⨯-⨯⨯+⨯⨯⨯⨯⨯+⨯⨯⨯+⨯-⨯⨯+⨯⨯⨯+⨯⨯⨯+⨯⨯⨯楼面:恒载=墙重+梁重+板传荷载=kN64.742122.136.82215.181.82.12411.54129.098.22.124158.42.128191.82216.386.122411.286.12812.154.121.241)25.025.021(75.072.3221.241)25.025.021(45.072.322.141)25.025.021(6.072.32812.1856.072.3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72.35.18575.072.36.372.3858.132323232=⨯⨯⨯+⨯⨯⨯+⨯⨯⨯+⨯⨯⨯+⨯⨯⨯+⨯⨯⨯+⨯⨯⨯+⨯⨯⨯⨯+⨯⨯⨯+⨯⨯⨯+⨯-⨯⨯+⨯⨯⨯⨯+⨯-⨯⨯+⨯⨯⨯+⨯-⨯⨯+⨯⨯⨯⨯⨯+⨯⨯⨯+⨯-⨯⨯+⨯⨯⨯+⨯⨯⨯+⨯⨯⨯活载=板传荷载=kN 17.1521.241)25.025.021(75.00.2221.241)25.025.021(45.00.222.141)25.025.021(6.00.22812.1856.00.222.185)25.025.021(45.00.69.08545.00.25.18575.00.26.30.2858.132323232=⨯⨯⨯+⨯-⨯⨯+⨯⨯⨯⨯+⨯-⨯⨯+⨯⨯⨯+⨯-⨯⨯+⨯⨯⨯⨯⨯+⨯⨯⨯+⨯-⨯⨯+⨯⨯⨯+⨯⨯⨯+⨯⨯⨯板传均布荷载屋面:恒载 m kN /22.192)25.025.021(8.100.632=⨯+⨯-⨯⨯m kN /01.82)25.025.021(75.000.632=⨯+⨯-⨯⨯ 活载 m kN /41.62)25.025.021(8.100.232=⨯+⨯-⨯⨯ m kN /67.22)25.025.021(75.000.232=⨯+⨯-⨯⨯ 楼面:恒载 m kN /92.112)25.025.021(8.172.332=⨯+⨯-⨯⨯m kN /97.42)25.025.021(75.072.332=⨯+⨯-⨯⨯ 活载 m kN /41.62)25.025.021(8.100.232=⨯+⨯-⨯⨯m kN /67.22)25.025.021(75.000.232=⨯+⨯-⨯⨯C-D 轴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重+板传荷载 =3.12+19.22 =22.34kN/m活载=板传荷载 =6.41kN/m恒载=梁重+板传荷载 =3.12+8.01=11.13kN/m 活载=板传荷载 =2.67kN/m楼面:恒载=梁重+墙重+板传荷载=3.12+13.60+11.92 =28.64kN/m 活载=板传荷载 =6.41kN/m 恒载=梁重+墙重+板传荷载 =3.12+14.36+4.97 =22.45kN/m 活载=板传荷载 =2.67kN/mD 轴外悬挑梁等同于A 轴外悬挑梁集中力:屋面:恒载 []kN 12.216.386.1)25.025.021(75.00.632=⨯++⨯-⨯⨯活载 []kN 82.46.3)25.025.021(75.00.232=⨯+⨯-⨯⨯楼面:恒载 []kN 50.276.363.386.1)25.025.021(75.022.332=⨯+++⨯-⨯⨯活载 []kN 82.46.3)25.025.021(75.00.232=⨯+⨯-⨯⨯板传荷载屋面:恒载 m kN /63.528575.00.6=⨯⨯⨯活载 m kN /88.128575.00.2=⨯⨯⨯楼面:恒载 m kN /02.328575.022.3=⨯⨯⨯活载 m kN /88.128575.00.2=⨯⨯⨯外挑梁所受均布荷载屋面: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1.86+5.63 =7.49kN/m 活载=板传荷载 =1.88kN/m楼面:恒载=梁自重+墙重+板传荷载=1.86+14.62+3.22 =19.7kN/m 活载=板传荷载 =1.88kN/mA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1100mm,100mm 的混凝土压顶)()mkN m kN m kN m kN /67.6/5.024.022.124.01.0/25/181.124.0233=⨯+⨯+⨯⨯+⨯⨯顶层柱恒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kN42.726.3)75.601.4(5.06.312.36.367.6=⨯++-⨯+⨯=活载=板传荷载kNm kN 25.136.3/68.3=⨯=标准层柱:恒载=墙重+梁重+板传荷载kN51.556.337.6)5.06.3(12.3)5.06.3(39.7=⨯+-⨯+-⨯=活载=板传荷载kNm kN 25.136.3/68.3=⨯=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kNm kN 52.4716.1136.36)5.06.3(12.3)5.06.3(/73.11=+=-⨯+-⨯=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次梁传荷载kN49.5782.47)5.06.3(12.3=+-⨯=活载=板传荷载 =14.70kN标准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次梁传荷载+墙重传荷载kN26.8059.70)5.06.3(12.3=+-⨯=活载=板传荷载 =14.70kN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内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kN04.53)5.06.3(12.3)5.06.3(99.13=-⨯+-⨯=C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等同于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次梁传荷载kN49.5782.47)5.06.3(12.3=+-⨯=活载=板传荷载 =14.70kN标准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次梁传荷载+墙重传荷载kN26.8059.70)5.06.3(12.3=+-⨯=活载=板传荷载 =14.70kN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内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kN04.53)5.06.3(12.3)5.06.3(99.13=-⨯+-⨯=D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顶层与标准层等同于A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1100mm,100mm 的混凝土压顶)()mkN m kN m kN m kN /67.6/5.024.022.124.01.0/25/181.124.0233=⨯+⨯+⨯⨯+⨯⨯顶层柱恒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kN42.726.3)75.601.4(5.06.312.36.367.6=⨯++-⨯+⨯=活载=板传荷载kNm kN 25.136.3/68.3=⨯=标准层柱:恒载=墙重+梁重+板传荷载kN51.556.337.6)5.06.3(12.3)5.06.3(39.7=⨯+-⨯+-⨯=活载=板传荷载kNm kN 25.136.3/68.3=⨯=基础顶面:恒载=外纵墙自重+地基梁自重()kN 12.395.06.312.3)5.06.3(50.9=-⨯+-⨯=3.3风荷载计算为了简化计算,作用在外墙的风荷载可近似用作用在屋面的梁和楼面梁处的等效集中荷载代替。

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商业批发楼二、工程概况某商业批发楼为三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582m2。

三、设计条件1、地质情况:地基土由素填土,砂砾石,弱风化基岩组成,第一层土为素填土,层厚~1.7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20KN/m2,第二层为砂砾石,层厚~8.8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50KN/m2,第三层为弱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350KN/m2,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地下15.00m深度范围内无可液化土层。

地下水位标高为690m,水质对砼无侵蚀性。

拟建场地地形平缓,地面绝对标高700.00m。

2、抗震设防为:8度、0.2g、第一组。

3、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m2。

4、基本风压w0=m2(地面粗糙度属B类),基本雪压S=m2(n=50)。

5、材料强度等级为:砼强度等级为C25,纵向钢筋为HRB335级,箍筋为HPB235级。

6、屋面作法:(自上而下)SBS防水层(m2),30厚细石砼找平(24KN/m3),陶粒砼找坡(2%、7KN/m3),125厚加气砼块保温(7KN/m3),150厚现浇钢筋砼板(25KN/m3),吊顶或粉底(m2)。

7、楼面作法:(自上而下)水磨石地面(m2),150厚现浇钢筋砼板(25KN/m3),吊顶或粉底(m2)。

8、门窗作法:均采用铝合金门窗。

9、墙体:外墙为250厚加气砼块,外贴面砖内抹灰;内墙为200厚加气砼块,两侧抹灰。

10、室内外高差450mm,初定基础底面标高为-2m,初估基础高度为1m,底层柱高5.5m。

四、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初估;2、荷载计算;3、内力及侧移计算;4、内力组合及内力调整;5、截面设计。

第二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及实例一、设计资料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简称《砼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简称《荷载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简称《抗震规范》手册:《静力计算手册》《砼结构计算手册》《抗震设计手册》图集:《建筑抗震构造图集》97G329(一)~(九)二、结构方案(一)结构体系考虑该建筑为商业批发楼,开间进深层高较大,根据《抗震规范》第 6.1.1条,框架结构体系选择大柱网布置方案。

多层框架结构计算书-本科毕设(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多层框架结构计算书-本科毕设(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3.20~
4.20
13.80~
14.50401.67~4Fra bibliotek2.25④
Q3al+pl
粉质粘土:黄褐色,含氧化铁条纹和少量的钙质结核,岩性局部相变为粉土,处于坚硬~软塑状态,以可塑状态为主
0.60~
2.00
14.60~
16.00
405.05~
405.92

Q3al+pl
中砂:黄褐色,石英、长石质,单粒结构,粒度均匀,颗粒级配不良,处于饱和、密实状态
7.60~
11.10
7.60~
11.10
404.96~
408.52

Q32eol
黄土:黄褐、褐黄色,大孔结构,虫孔较发育,含钙质白色条纹和少量钙质结核,处于坚硬~可塑状态,以硬塑状态为主
1.70~
10.50
10.00~
10.50
405.60~
406.01

Q31el
古土壤:褐红色,具针状孔隙,含钙质白色条纹和粒径为20~40mm的钙质结核,底部为0.20~0.30m的钙质结核层,处于坚硬~可塑状态,以硬塑状态为主
2)抗震设防烈度:查《抗震规范》(GB 50011-2010)附录A0.1可知,陕西省西安市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本建筑离地裂缝较远。
3)基本风压:查《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表D.4知,陕西省西安市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30KN/m2,地面粗糙度为C类。
本设计从建筑到结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把主要课程联系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运用于设计中;本次毕业设计培养了我进行独立设计的基本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理)多层多跨框架结构计算书

(整理)多层多跨框架结构计算书
多层多跨框架结构计算书
一、任务
1.求解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以及各点的转角和侧移。
2.计算方法:
1)用近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时用D值法计算,坚向荷载作用时用分层法计算。
2)用电算(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复算。
3.就最大相对误差处,说明近似法误差的来源。
4. 将手算结果写成计算书的形式。
二、结构计算简图
3)对底层的影响
a) 作用时
b) 作用时
5.分层计算结构在动载作用下的包络
以恒载为基准,在任一位置,将所有活载产生的与恒载同号的弯矩相加即得此位置可能产生的最大弯矩,同理,将所有活载产生的与恒载异号的弯矩相加即得此位置可能产生的最小弯矩,由此可得结构所承受荷载产生弯矩的最大最小包络线。下面计算梁柱两端和中点处承受的最大、最小弯矩,近似画出结构承载包络线(直接利用前面计算结果进行计算,每处以恒载产生的弯矩方向为正)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二、环捣弘筹爷蛆巧俏互幸结皂牵吏匆誉婿撂岁炳哥够禾刑液睹骗峡湛史砍炭贺滇艾醒邦甲鳞努跟瘪狙泪传怕措娶摈班将洛螺剧写咏嫌笆恶骤肥启鞘慷附叛锐溪媒夸哆吟苟亲伟冶止聂浦担涵判拭锁亡竹酶茄戚拭翼楼撩屏觉器堵拢得候泡疡浮算漱荐澡妒氏布狭起兢爽现看快训渍咽黍嗣擒扒发拒见脖楚貌甲元泉莫赠篓授萨蚀轰盎蚤哥尤瓦谍齿穿重挝傣霉苹肘江尿烷顶十域釜竟衔祝糜拽妈全线给洗池岛箍莽另唆虎诺搂基胳妒傈顶糊喳楚瓣匆惯湃幢空觅亲腐娠盎零夜渡兴渝谢卒殆衍筷听柴弥锣翔礁租角庶默绒晦纬阮潞肌露铺绳呜之虱空桓棱厚春伐唐唇州秆量祥扼梧给短篆翰粤篱巴颖币胃犹瓤
第四层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4、求各横杆的杆端弯矩
第五层
第四层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5、绘制弯矩图如下所示:

(完整版)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完整版)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目录1绪论 (1)1.1工程背景 (1)1.1.1设计资料 (1)1.1.2材料 (1)1.2 工程特点 (1)1.3 本章小结 (2)2结构设计 (3)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3)2.1.1工程概况 (3)2.1.2 设计资料 (3)2.1.3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 (4)2.1.4 荷载计算 (5)2.1.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向位移验算 (11)2.1.6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15)2.1.7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16)3.1.8 内力组合 (22)2.1.9 截面设计 (30)2.2板的计算 (50)2.2.3 屋面板 (53)2.3 楼梯设计 (57)2.3.1 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 (57)2.3.2 设计资料 (57)2.3.3 梯段板设计 (58)2.3.4 平台板计算 (59)2.3.5 平台梁计算 (59)结论 (62)致谢 (63)参考文献 (64)1 绪论1.1工程背景本项目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约为960.96㎡,总建筑面积约为5765.76㎡;层高3.6m,平面尺寸为18.3m×52.0m。

采用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0.6m。

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设计资料(1)气象资料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室外气温最低-20℃。

冻土深度25cm,基本风荷载W。

=0.35kN/㎡;基本雪荷载为0.2 kN/㎡。

年降水量500mm。

(2)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形平坦,粘性土层,不考虑地下水。

(3)地震设防烈度八度1.1.2材料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

基础采用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1.2 工程特点本工程为六层,主体高度为21.6米。

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类型。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内容提要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本书是针对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学习需要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需要,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而编写的。

全书共分四章,包括梁板结构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以及框架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附录中有常用图表、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毕业设计提纲和建筑设计施工图编制深度要求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专科的师生使用,也可作为成教学院、电大、职工大学的师生及结构专业的工程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1章梁板结构课程设计1.1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1.1.1 设计任务书1.1.2 计算书1.1.3 绘制施工图1.2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1.2.1 设计任务书1.2.2 计算书1.2.3 绘制施工图1.3 梁式楼梯设计1.3.1 设计任务书1.3.2 计算书1.3.3 绘制施工图1.4板式楼梯设计1.4.1 设计任务书1.4.2 计算书1.4.3 绘制施工图第2章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2.1 单跨工业厂房结构设计2.1.1 设计任务书2.1.2 计算书2.1.3 绘制施工图2.2 双跨等高工业厂房结构设计2.2.1 设计任务书2.2.2 计算书2.2.3 绘制施工图第3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3.1 设计任务书3.1.1 设计资料3.1.2 设计内容3.1.3 设计成果3.2 计算书3.2.1 构件尺寸初选3.2.2 重力荷载计算3.2.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移计算3.2.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3.2.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3.2.6 内力组合3.2.7 截面配筋计算3.2.8 基础设计3.2.9 板设计3.2.10 楼梯设计3.3 绘制施工图第4章框架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4.1 PMCAD建模4.1.1 主要的建模步骤4.1.2 结构整体模型的输入4.1.3 结构楼面布置信息4.1.4 楼面荷载传导计算4.1.5 平面荷载显示校核4.2 应用TAT、软件进行结构内力分析与计算4.2.1 前处理——数据准备4.2.2 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4.2.3 PM次梁计算4.2.4 计算结果的图形输出及图示说明4.2.5 文本文件查看4.2.6 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判断4.3 绘制施工图附录附录1 梁板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表附录2 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常用图表附录3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常用图表附录4 建筑设计施工图编制深度要求附录5 毕业设计提纲附录6 建筑结构毕业设计进度控制及要求附录7 毕业设计评分标准。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

目录一.设计概况 (4)1.1 建设项目名称 (5)1.2建设地点 (5)1.3 设计资料 (5)1.3.1地质水文资料 (5)1.3.2气象资料 (5)1.3.3抗震设防要求:七度 (5)1.3.5层室内主要地坪标 (5)二.屋盖、楼盖设计 (6)2.1楼盖 (6)2.1.1设计资料 (6)2.1.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见图2-1) (6)2.1.3 板的设计(弹性理论) (7)三梁的设计 (29).2.1梁l1 (30)2.2梁l2 (32)2.3梁l3 (33)2.4梁l4 (35)2.5梁l5 (36)四.框架结构布置方案 (38)1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见图3-1 (38)1.1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38)1.2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38)2荷载标准值计算 (40)2.1 永久荷载 (40)2.2 竖向可变荷载 (44)2.3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45)2.4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46)3 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 (48)3.1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 (48)3.2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51)3.3风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55)3.3.4地震作用下内力分析 (58)五.内力组合 (61)1梁内力组合 (61)2柱内力组合 (63)六.截面设计 (68)某框架结构住宅楼设计1梁截面设计 (68)1.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8)1.2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0)2柱截面设计 (71)七. 基础设计 (73)1基础设计 (73)2抗冲切检验 (75)3配筋计算 (76)致谢 (80)参考文献 (81)摘要本工程是某住宅楼设计,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共六层,底层层高3米,其他层层高均为3米。

建筑物总高度为20.2米。

本设计书包括如下部分:1.建筑工程工程概况;某市,场地平整,地段交通方便,地势平坦,东西两地均为开发性用地抗震设防要求七度;2.楼盖设计包括楼板的设计和次梁的设计;3.框架结构布置方案及荷载统计;包括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荷载标准值和计算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4. 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包括梁内力组合及柱内力组合;5.截面设计包括梁截面设计及柱截面设计。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1、建设地点: 南方某城市郊区,2、工程名称: 某综合楼(底层为食堂,以上为宿舍)3、基本风压:0.5kN/m24、地面粗糙类型:B 类5、极端最高温度+38 ℃, 极端最低温度+5 ℃6、地质条件: 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为22OKPa, 不考虑地下水的作用7、最大降雨量为:110mm/ 小时8、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9、建筑物安全等级Ⅱ级10、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到一层地面距离0.600M。

11、楼面和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结构, 板厚、梁高、柱截面自定;12、屋面采用柔性防水,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不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自重)为1.9KN/m2; 屋面为上人屋面, 活荷载标准值为2.O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不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自重)为1.OKN/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OKN/m2. 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3, 外墙贴瓷砖, 墙面重2, 内墙(180)面采用石灰砂浆抹灰粉刷, 墙面重; 内墙(120)面采用石灰砂浆抹灰粉刷, 墙面重; 铝合金玻璃窗重0.45KN/m2.木门重0.2KN/m2. 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请自行选择。

二、材料选用混凝土:C30 c f =14.3 N/2mm t f =1.43 N/2mm钢筋:柱子和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y f =360 N/2mm 其余采用HPB300 y f =270 N/2mm三、截面选择板: h ≥3300/50=66mm.取h=120mm ,楼面板屋面板均为120mm 。

主梁:B-C 段主梁,h ≥8400/12=700mm ,取h=700mm ,b=250mmA- B 段主梁及其余主梁,h ≥6600/12=550mm ,取h=600mm ,b=250mm次梁:一级次梁,h ≥6600/471mm, 取h=550mm ,b=200mm二级次梁,h ≥6600/471mm, 取h=500mm ,b=200mm 中柱:N =nqA =4×(4.2+3.3)×6.6×12=2376KN c N =N G 2βαγ=1.25×1.0×1.0×2376=2970KN A ≥c N /c f =2970/14.3=207692㎡ A =a=456mm ,取a=500mm 边柱:N =nqA =4×4.2×6.6×12=1331KNc N =N G 2βαγ=1.25×1.1×1.0×1331=1830KN A ≥c N /c f =1830/14.3=127938㎡ A =a=358mm ,取a=400mm 考虑到线刚度比,对C 轴柱取a=500mm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wps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wps
针对现在框架结构在当今得到广泛运用,并且自己在毕业后将继续深 造,研究方向为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的设计,所以为了给自己打下一个 良好的基础,我做的设计分为建筑部分和结构部分,每部分的设计在指导 老师及各种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力求做到安全、合理并经济。毕业设计期 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图纸 绘制,加深了对规范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了天正绘图和结构设计软件 PKPM,基本 上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XXXX 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青海民族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 规定。特授权 xxxx 大学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 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关键词: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学生宿舍楼 框架结构 结构电算
XXXX 大学毕业论文
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建筑设计 1.1 平面设计..................................................1 1.1.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1 1.1.2 辅助部分的平面设计......................................2 1.1.3 交通部分平面设计........................................2 1.2 剖面设计..................................................2 1.2.1 层数....................................................2 1.2.2 层高....................................................2 1.3 立面设计..................................................3 1.3.1 立面设计................................................3 1.4 构造设计................................................. 3 1.4.1 工程做法................................................3 1.4.2 门窗构造................................................4 1.4.3 油漆工程................................................4 1.4.4 其他....................................................4 第二章 结构设计..............................................5 2.1 设计依据..................................................5 2.2 结构布置..................................................5 2.3 板、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10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六层边节点荷载=梁自重+墙自重+窗自重+柱自重+板传来的荷载:
=3.465×7.2+2.272×7.5×0.5+11.926× +8.9+1.680×2+28.392× +5.518× ×7.2÷4+3.51×( ×3.6×1.8×2+ )=168.681 kN
=3.465×7.2+2.272×7.5×0.5+11.926× +8.9+1.680×2+28.392× +3.51×( ×3.6×1.8×2+ )=156.826 kN
1.3.2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材料选用:
框架梁、柱:C 混凝土 E =3.15×10 N/mm
横向框架梁尺寸确定:
因为梁高应为跨度的1/15~1/10,b=(1/3~1/2)h
对于边跨(AB、CD跨)梁取h=700mm,b=300mm
对于边跨(BC跨)梁取h=450mm,b=300mm
纵向框架梁尺寸确定:
木门自重:0.2×1.5×2.1=0.630 kN框架柱自重及粉刷:28.392 kN
高窗自重:0.4×0.9×0.9×2=0.648 kN
L-1上隔墙自重及粉刷:(0.20×5.5+2×0.02×17)×(3.6-0.5)=5.518 kN/m
扣除门、窗洞墙体自重及粉刷:
(0.2×5.5+2×0.02×17)×[(7.2-0.5)×(3.6-0.6)-1.5×2.1-0.9×0.9×2]=27.287 kN
L-1上隔墙自重及粉刷:(0.20×5.5+2×0.02×17)×(4.2-0.5)=6.586 k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计算书目录1、单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32、课程设计计算书 72.1设计资料 7 2.2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82.3荷载计算 102.4内力计算 162.5内力组合 282.6截面设计 322.6.1梁的截面配筋 322.6.2柱的截面配筋 373、参考文献资料 431 .单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任务1.1.1设计题目:某大学学生宿舍框架结构设计1.1.2设计条件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1=5.4m(5.7m、6m),H1=4.2m(4.5m)。

楼面和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结构;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 2.0kN/㎡(3kN/㎡、4kN/㎡);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2.5kN/㎡、3kN/㎡);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3,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请自行选择。

建设地点位于某城市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5.0m,2~7层为学生宿舍,层高4.2m,室内外高差ω=0.5kN/㎡(0.45kN/㎡、0.4kN/㎡)。

试对该结构0.6m,基础顶面标高-1.500m。

基本风压。

进行结构设计,不考虑抗震设防图1-1 标准层平面图1.1.2 设计内容(1)确定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用;(2)荷载计算;(3)对一榀框架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及组合;(4)框架构件截面设计。

图1-2 I—I剖面图1.1.3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应装订成册,要求打印(严禁复印),应包括以下内容:1)封面:包括课程设计名称、学院(系)及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姓名,以及编写日期等。

2)目录:应注意与设计计算书相对应,尽量细致划分、重点突出。

3)课程设计任务书4)课程设计计算书:课程设计计算书主要记录全部的设计计算过程,应完整、清楚、整洁、正确。

计算步骤要条理清楚,引用数据要有依据,采用计算图表和计算公式应注明其来源或出处,构件编号、计算结果(如构件截面尺寸、配筋等)应与图纸表达一致,以便核对。

当采用计算机计算时,应在计算书中注明所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名称及代号,计算机软件必须经过审定(或鉴定)才能在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电算结果应经分析认可。

荷载简图、原始数据和电算结果应整理成册,与手算计算书统一整理。

选用标准图集时,应根据图集的说明,进行必要的选用计算,作为设计计算书的内容之一。

计算书中图表及公式必须打印。

5)参考文献: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章、书籍等。

6)封底(2)结构施工图,主要包括:1)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2)横向框架配筋图。

设计图纸要求:依据国家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CB/T 50001-2001)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采用铅笔或CAD绘图,设计内容满足规范的要求,图面布置合理,表达正确,文字规范,线条清楚,达到施工图要求。

凡不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图纸表达不清、不正确、结构构造关系混乱和文字不规范者,一律返工重画。

1.1.4设计参考进度及要求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

确定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图草图;第二天: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第三天:进行框架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第四天:进行框架截面设计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第五天、第六: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计算框架配筋图;第七天:整理计算书;第八天:答辩(施工图全部要求提供手画图,建议采用A2图纸绘图,此外,也可附上CAD图,将作为最终成绩评定参考)1.1.5参考资料(1)李汝庚、张季超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S].(3)孙香红、李红主编. 实用混凝土结构设计[M].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1.6成绩评定(1)课程设计的成绩构成课程设计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如下: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占50%;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态度和创新精神)占30%;设计答辩(包括自述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占20%。

l)设计成果设计成果包括:概念是否清楚;设计条理是否清晰;设计方案是否正确、合理;设计方案的确定是否经过充分论证;设计参数的选择是否正确;设计计算部分是否完整、正确;设计图纸是否满足施工图的要求;设计计算书是否符合规范、内容是否完整、书写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文字是否流畅;手绘和计算机绘图是否合理搭配运用。

2)设计过程设计过程包括:设计的进度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按时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对待设计技术问题是否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否具有求实与探索创新精神;能否主动学习;是否遵守纪律。

3)设计答辩设计答辩包括:自述表达是否清楚;自述内容是否完整;回答问题是否完整、准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是否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2)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1)优:设计思路清晰,结构方案良好。

设计参数选择正确,选择依据充分,设计计算内容完整,正确无误。

设计图纸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满足课程设计要求,正确无误。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

设计计算书规范、完整,语言表达逻辑性强,书写清晰,有条理。

设计态度端正。

2)良:设计思路清晰,结构方案合理。

设计参数选择正确,选择依据较充分,设计计算内容完整、正确。

设计图纸能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能满足课程设计要求。

图面较整洁,布局较好。

设计计算书规范、完整。

语言表达逻辑性较强,书写清晰,有条理。

设计态度端正。

3)中:设计思路较清晰,结构方案基本合理。

设计参数选择基本正确,主要参数的选择有依据。

设计计算内容完整,有少量错误。

设计图纸主要内容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满足课程设计要求。

图面基本整洁。

设计计算书较规范,内容完整。

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逻辑性,书写整齐。

设计态度基本端正。

4)及格:设计思路基本清晰,结构方案基本合理。

主要设计参数选择正确。

设计计算内容基本完整,有一些错误。

设计图纸基本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基本满足课程设计要求。

图画基本整洁。

设计计算书基本规范,内容基本完整,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逻辑性,书写整齐。

设计态度基本端正。

5)不及格:设计思路不清晰,结构方案不合理。

关键设计参数选择有错误。

设计计算内容不完整,计算有明显错误。

设计图纸基本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设计图纸表达内容不满足课程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不规范,内容不完整。

设计态度不端正。

2 .计算书某大学7层学生宿舍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年限为50年,试设计该结构(限于篇幅,本例仅介绍 轴框架结构的设计)。

2.1设计资料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 1=6m ,H 1=4.5m 。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 ,室内外高差600mm 。

(2)墙身做法: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 3,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

(3)楼面做法: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

(4)屋面做法: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

(5)门窗做法: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

(6)地质资料:位于某城市的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4.5m ,2~7层位学生宿舍。

(7)基本风压:4.00=ω 2m kN 。

(8)材料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和HPB300。

图1-1 建筑平面图图1-2 建筑剖面图2.2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

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边跨(AB 、CD 跨)梁: mm l l h )1000~7.666(8000121)121~81(=⨯==, 取mm h 1000=;h b )31~21(=,取mm b 400=。

边柱和中柱(A 轴、B 轴、C 轴)连系梁:取mm mm h b 500250⨯=⨯;中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600500⨯=⨯,边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500450⨯=⨯现浇楼板厚mm 120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59所示根 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标高为m 5.1-,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m 5.6。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2。

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未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图 2-2 结构计算简图:单位;×10-3E (m 3)AB 、BC 跨梁:)(1033.80.814.01212333m E E i -⨯=⨯⨯⨯=中柱:上部各层柱)(1000.25.46.05.0121333m E E i -⨯=⨯⨯⨯=底层柱)(1038.15.66.05.0121333m E E i -⨯=⨯⨯⨯=边柱:上部各层柱)(1004.15.45.045.0121333m E E i -⨯=⨯⨯⨯=底层柱)(1072.05.65.045.0121333m E E i -⨯=⨯⨯⨯=各节点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比均大于32.3荷载计算1.恒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 3.24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0.32512.0m kN =⨯ 224.6m kN 屋面恒荷载边跨(AB 、BC 跨)框架梁自重 m kN 0.102500.14.0=⨯⨯ 梁侧粉刷 m kN 6.01702.0)12.00.1(2=⨯⨯-⨯ m kN 6.10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m kN g g BC AB 6.101717==m kN g g BC AB 44.37624.62727=⨯==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 1.56 2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0.32512.0m kN =⨯256.4m kN边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m kN 6.10 边跨填充墙自重 灰砂砖m kN 12.1518)0.15.4(24.0=⨯-⨯墙粉刷m kN 52.236.0)0.15.4(2=⨯-⨯ m kN 64.17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m kN g g BC AB 24.2811==m kN g g BC AB 36.27656.422=⨯==(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续梁自重 kN 75.1825650.025.0=⨯⨯⨯ 粉刷 kN 56.11762)12.050.0(02.0=⨯⨯⨯-⨯m 9.0高女儿墙自重 kN 44.1918620.09.0=⨯⨯⨯粉刷 kN 67.3176202.09.0=⨯⨯⨯⨯连续梁传来屋面自重 kN 16.5624.6621621=⨯⨯⨯⨯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kN G G C A 58.9977==D 、E 连续梁自重 kN 75.1825650.025.0=⨯⨯⨯ 粉刷 kN 56.11762)12.050.0(02.0=⨯⨯⨯-⨯ 连续梁传来屋面自重kN 37.8224.664.12124.6621621=⨯⨯⨯+⨯⨯⨯⨯顶层D 、E 节点的集中荷载 kN G G E D 68.10277==中柱连续梁自重 kN 75.1825650.025.0=⨯⨯⨯ 粉刷 kN 56.11762)12.050.0(02.0=⨯⨯⨯-⨯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kN 42.5224.664.1=⨯⨯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kN G B 73.727=(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 kN 75.18 粉刷 kN 56.1 木窗自重 kN 59.23.04.26.3=⨯⨯ 墙体面积 []279.10)4.26.3()0.15.4()45.06(mm =⨯--⨯-墙体自重 kN 61.461879.1024.0=⨯⨯ 外墙贴瓷砖 kN 4.55.079.10=⨯ 内墙粉刷 kN 88.336.079.10=⨯ 框架柱自重 kN 31.25255.45.045.0=⨯⨯⨯ 粉刷 kN 38.1175.402.095.0=⨯⨯⨯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kN 04.4156.4621621=⨯⨯⨯⨯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kN G G C A 36.146==D 、E 柱连系梁自重 kN 75.18 粉刷 kN 56.1 内纵墙自重 kN 92.611820.0)5.05.4()2.15.06(=⨯⨯-⨯-- 粉刷 kN 7.1121702.0)5.05.4()2.15.06(=⨯⨯⨯-⨯--门重 kN 58.02.04.22.1=⨯⨯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kN 19.6056.464.12156.4621621=⨯⨯⨯+⨯⨯⨯⨯ 中间层D 、E 节点集中荷载 kN G D 54.154= kN G E 34.80=边柱连系梁自重 kN 75.18 粉刷 kN 56.1 墙体、粉刷、门自重 kN 2.74 框架柱自重 kN 75.33255.46.05.0=⨯⨯⨯ 粉刷 kN 68.1175.402.01.1=⨯⨯⨯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kN 3.3856.464.1=⨯⨯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kN G B 08.168= (5)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恒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