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动态比较优势基准 (1)在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 则(本地拥有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包 括现有优势,而且包括后发优势。具体包括:具有较高 的区内增加值比重,较高的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 的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等。 (2)有些产业虽然目前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具有较好 的成长性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或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 经过培育和扶持,可以成长为主导产业。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赫希曼基准的理由——后向连锁诱发的非均衡结构的战略选择 1.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资本投资能力差,产业间相互
依存度低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 2.向前连锁难以形成发展的诱导机能,向后连锁的效果则
要强得多。在初级产品(原料等)、中间产品产业未充分发展 的情况下,优先建立从国外进口原件进行组装的最终产品加工 业,可以积累资本,并对其他产业产生关联诱发作用,为中间 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只要国内市场稳定,进口就 会被逐渐取代。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四)产业发展的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在于产业发展,即国民经济中各个 产业通过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各产业的高效发展。可 以从速度、质量和效率三个维度来考察产业发展的状况。 产业发展速度一般用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 产业发展的质量常用技术进步率、产品的技术层次分布、 单位资产的产出额等指标来衡量; 产业发展的效率可以从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利用率、技术 进步与扩散度及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来考察。
区域内主导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 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选择那些产业延 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强调要重点发展后向 关联度高的最终产品产业,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依后向联 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基准。
2.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永不 停息的过程,它使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在现有资源和技 术条件下,充分发挥其转换效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达到满足需求的最高潜能。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3.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是指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四)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罗斯托基准、赫希曼基准(关联度基准)、 筱原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 准)、动态比较优势基准、瓶颈效应基准、 过密环境基准等。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1.罗斯托基准 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教授对主导产业的研究做出了开
创性的贡献,罗斯托指出,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起飞中有三条 作用:后向联系效应、旁侧效应、前向联系效应。他在《主 导部门和起飞》(1998)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即“罗斯托基准”。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5.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
要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充分 考虑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 协调发展,用尽量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 源,生产出尽量多的对人类有用的经济产品,产生 尽量少的废物,对生态环境产生最小的损害,实现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三)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一方面是产业部门间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 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即从时间序列的产业波动性评 价产业的均衡。各产业部门在产业发展中要协调一 致。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种比例协调的结构,意味 着不存在明显的短缺、剩余产业,也不存在着瓶颈 产业,各产业均能合理、有序地发展。
◆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有着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生产成本低, 投入产出高,自然吸引资源向该产业移动,从而在产业结构中占有 更大的比例。
◆“筱原基准”的实质在于从供求两方面反映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 根源,其意向在于把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 业重点发展,使之上升为支柱产业。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2.赫希曼基准(关联度基准)
由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O·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 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效应影响其他产业 的经济活动。关联效应较高的产业能够对其他产业和部门产生很强的 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并依次通过扩散影响和梯度转移形 成波及效应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3. 筱原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提出,产业的收
入弹性和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 ◆“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因产品增加而带来更大收入,进而创造
了更大需求,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某产业的产品的收入弹 性系数 = 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 合理发展的过程。即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 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 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Baidu Nhomakorabea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 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 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 力之和的整体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越是协 调,结构的整体运行质量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 反之,产业结构就越不合理。
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因此,主导部门通过需 求扩大的连锁反应,可带动经济的有效增长。
3.赫希曼基准的出发点是,在不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不足以及 扩大资本形成能力的要求相当迫切的情况下,基础产业的成长 要靠市场需求带动收入增长,在此意义上,可把赫希曼基准理 解为以需求带动供给增长的不平衡结构的选择战略。
罗斯托基准:应该依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度来 确定主导部门,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前向、后向、旁侧) 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 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1.罗斯托基准 (1)后向联系效应, 即新部门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会对原材料
和机器产生新的投入需求, 从而带动一批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2)旁侧效应, 即主导部门会引起周围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2. 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再生产顺畅 进行。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相互消耗 产品的关系,即存在着紧密的产业关联关系。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整个产业链条相互衔接,各产业间 的比列协调推进,共同发展,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 重要基准。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3. 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的需求结构会不断提升和变化,而供给结构很难及 时完全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为了满足需求结构不 断变化的要求,必须通过调整供给结构的办法来实 现两者的均衡。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 合理,否则,产业结构就不合理。
中,重化工业比重在轻重工业结构中不断增高的过程; 第二阶段:高加工度化阶段。高加工度化一方面意味着加工组装工
业的发展大大快于原材料工业发展的不断深化,另一方面意味着工 业体系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阶段向生产高级复杂产品为主阶段过渡;
第三阶段: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在高加工率化过程中,各工 业部门愈来愈多地采用高级技术,导致以知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尖 端工业的兴起。这个阶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的成长开始突 破工业社会的框架,实现向“后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转变。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5.瓶颈效应基准 从产业之间的关联看,不能只考虑前向和 后向联系,更应考虑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 重点扶持那些瓶颈制约较大的产业,以减少 瓶颈制约所导致的其他产业生产能力的非正 常滞存。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6.过密环境基准 这项标准是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于20世纪70年
3.许多国家的工业化正是从发展“最后加工”阶段开始, 继而从事中间产品制造,最后发展基本原料工业。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赫希曼基准的意义: 1.突出后向联系意味着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品的制
造业部门为主,主导部门的市场需求就有保证。 2.因主导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又为支持主导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1. 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一个国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实现资源的优
化配备,必须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产 业结构。同时,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是 不均衡的,因此,国际间的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国内 外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就成为各国生产力发展的客 观要求。通过对外经济交往,克服各国国内需求与其 资源不足的矛盾。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是开放 型结构。
化趋向于更广泛地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3)前向联系效应, 即主导部门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前向
关联产业的发展。 可见,罗斯托基准是依据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
度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1.罗斯托基准 建立主导产业的要求: (1)足够的资本积累和投资。要求一国的净投资率(即 投资在国民生产净值中的比重)提高到10%,因此,必须 鼓励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防止消费早熟,必要时应引进 外资,要有充足的市场需求,来吸收主导部门的产出; (2)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特别是必须拥有大批具有创 新意识的企业家,为主导部门的发展提供组织、管理和人力 等条件。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4. 有利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 代化推进。
在生产力发展、科技推动、需求拉动等因素的 作用下,产业结构总是向着更高一级的结构演进。 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有利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向 高度化、现代化推进。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 力的较量,为了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利用 技术创新使其产业结构逐步向更高的级别演进。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要求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 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 成长。其标志是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 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 创新能力。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供了基 础,而高度化则推动产业结构在高层次上实现合理 化。因此,在产业结构的优化的全过程中,应把合 理化与高度化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合理 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带动产 业结构合理化。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三)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3.研究主导产业转换规律的目的:研究主导产业转换规 律性,是为了更好地选择主导产业,扶植主导产业的发展,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选择 主导产业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国 情,对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分轻重缓 急的顺序作出取舍的过程。因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就非 常重要,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体现。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1.概念: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更高一级演进 的过程,其实质是随着科技发展和分工深化,产业结构不断向 深加工度化、高附加价值化发展,从而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 相对概念,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现有的社会生产 力水平,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而言的。
代针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所提出的选择主导产 业基准。
过密环境基准要求选择能满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 率、防止和降低公害的能力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其 着眼点是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 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 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 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 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 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特点,通过对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达到与上述条件相适应的各产 业协调发展的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