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用手术记录 (下)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记录的模板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记录的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b7173a1cc22bcd126ff0ccc.png)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1.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5.左肝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6.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7.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8. 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左半肝+肝管汇合部+胆囊切除,右肝管—空肠)9.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10.胰十二指肠除术乳腺腺瘤切除术左侧腹股沟斜疝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急性阑尾炎左甲状腺瘤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手术名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名称:乙状结肠造瘘术(双管)手术名称:全胃切除术手术名称:胸腹联合全胃切除空场Roux-en-y吻合术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甲亢手术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乳房区段切除术腺瘤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乳房单纯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whipple手术+部分横结肠切除+D3根治术/R0全胃+脾+胆囊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R0全胃+脾+胰体尾+D2+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全胃切除+D3根治术+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R0右半结肠切除+淋巴清扫术右半结肠切除远端胃大部切除+D1+根治术+毕II吻合术远端胃大部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R0剖腹探查+小网膜囊肿块切除+右膈下肿块切除术疝修补术手术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胃穿孔修补术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部分回肠切除+回肠、乙状结肠造瘘术阑尾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活检术血管瘤切除术双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功能亢进副乳切除术左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断流术、脾切除术脾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胆囊切除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术后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手术方式: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f anus and rectum (Miles’ operation)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麻醉人员:术中所见: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edb55fe69eae009591bec94.png)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囊肿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疝高位结扎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臀部包块切除术胃癌根治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严重脱垂性痔的吻合器治疗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肝顶包虫病破裂感染破内囊摘除,引流术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全胃切除空肠代胃空肠食管吻合术包皮环切术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转开腹胆囊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肝血管瘤切除手辅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扩大性胰十二指肠除术(Whipple 手术), Child 消化道重建(捆绑式胰肠吻合,Roux-en-Y 胃空肠吻合),部分横结肠切除术,结肠结肠端端吻合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左半肝+肝管汇合部+胆囊切除,右肝管-空肠Roux-n- y 吻合术,右肝内胆管置管外引流)胃囊肿内引流术,囊壁活检胰十二指肠除术胰十二指肠除术(Whipple 手术)剖腹探查,脾切除术剖腹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脏组织活检术胸腔镜辅助食道平滑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 食管胃端侧吻合术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近端胃癌根2 式胃次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远端胃癌根2 式胃次全切除术),胆囊切除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U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回肠肿瘤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直肠dixon 根治切除术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左侧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术中冰冻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左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峡部切除加右侧腺叶部分切除术,术中冰冻术中冰冻、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术右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你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你应该努力去做一个勤奋的人!————陆德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4cm 处,以卵圆窝为中点作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 。
普外科手术记录模版
![普外科手术记录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3452d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5.png)
[手术记录模版]结肠手术系列2—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2010-3—8 17:47:40术前诊断:乙状结肠癌Pre-operative Diagnosis: Carcinoma of sigmoid colon术后诊断:乙状结肠癌Post—operative Diagnosis: Carcinoma of sigmoid colon手术名称: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Procedure Performed: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sigmoid colon cancer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Abnormal):降结肠﹑乙状结肠位于升结肠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3*2cm大小,距肛约18cm。
已浸润及浆膜层,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未见转移.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穿刺(如图),置各种操作器械.腹腔探查如术中所见.拟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4. 改头低脚高卧位,用超声刀超声刀沿乙状结肠系膜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分离切断乙状结肠动﹑静脉及直肠上动﹑静脉及降结肠动﹑静脉分支.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
5。
在直肠上端处以2个ENDO—GIA切断肠管。
6。
扩大脐右穿刺孔5cm,将乙状结肠未端及其系膜从切口拖出,于腹腔外肿瘤上10cm处切断肠管,PVP—I消毒降结肠残端,做好荷包缝合后置入抵针座,将吻合器涂布石腊油后经肛门插入到直肠切断处.放松尾端螺丝,将中心杆向上顶出切断端,将中心杆与抵针座重新对合后旋紧尾端螺丝,使两端肠壁压紧靠拢而无扭曲。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簿实用模板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簿实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7f37b11168884868662d656.png)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模板1. 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前及术后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 cholecystitis,Cholecystlithiasis手术方式: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Laparoscopic to Open cholecystectomy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General anesthe术中所见:腹腔镜下见结肠肝曲至结肠脾曲段横结肠与腹壁紧密粘连,难以松解。
其余肠道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中转开腹后见胆囊网膜粘连明显,胆囊壁炎性增厚,胆囊内 5*5cm 大小结石一枚,胆总管未见扩张。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 mmHg气腹。
腹腔镜明视下左右腹直肌外侧再作两个套筒针穿刺。
用解剖器稍分离,见腹腔内粘连严重,难以分离,与家属讲明情况后决定中转开腹。
3.取右肋缘下弧行切口,长约20cm,逐层进腹,探查腹腔。
4.分离胆囊与网膜间炎性粘连,胆囊穿刺得脓性胆汁,送培养。
以无损伤钳夹持胆囊底部,沿胆囊两侧切开胆囊浆膜,由胆囊底部游离胆囊至胆囊颈部,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和Winslow孔,钝性分离,找到胆囊管,在胆囊管后上方分离出胆囊动脉,近胆囊壁处切断胆囊动脉,距胆总管0.5cm处切断胆囊管,近端双重结扎。
移去胆囊后胆囊床彻底止血。
5.冲洗腹腔,确切止血,置一200ml负压引流球于网膜孔处,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6.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5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2. 胆囊息肉术中冰冻提示乳头状腺癌Gallbaddr polyp术后诊断:胆囊乳头状腺癌Gallbaddr adenocarcinoma手术方式:腹腔镜转开腹胆囊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transfer to open radical resection of gallbaddr adenocarcinoma麻醉方式:全麻术中所见:胆囊底部可及1.6cm菜花样肿块,术中冰冻提示乳头状腺癌,侵犯浅肌层。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1d8bce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5.png)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胃肠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也称Miles手术。
该手术常用于治疗直肠癌。
手术前和后的诊断都是直肠癌。
手术方式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即Miles手术。
手术需要麻醉,使用插管全麻。
手术人员包括胃肠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
手术步骤如下:1. 实施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 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
拟行Miles’手术。
3. 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
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4. 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5. 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
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
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
6. 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
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
将近端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腔外4cm,采用开放吻合法作人工肛门,即将肠壁边缘全层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一周,针距约1cm。
观察造口处结肠血供正常。
7. 远端结肠断端后用橡皮手套套上,送入骶前凹内。
8. 会阴部手术组用荷包缝合关闭肛门口,距肛门3cm处作一梭形切口,前至会阴中间,后至尾骨尖端。
9.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沿坐骨结节及臀大肌内侧缘分离,并尽量切除坐骨直肠窝脂肪,显露肛提肌,肛门动脉。
在尾骨尖前方切断肛门尾骨韧带。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0e3c0aa2af90242a995e570.png)
胃大部分切除:毕1式胃大部切除术(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缝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胃癌根治术:按癌肿部位整块切除胃的全部或大部、大、小网膜和区域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1、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术后胃出血:术后24小时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般术后3~6日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5~7日(有明显腹膜炎症状和体征:高热、腹痛、腹胀,肌紧张)残胃蠕动无力或称胃排空延迟:术后7~10日术后梗阻:输入段梗阻、吻合口梗阻、输出段梗阻倾倒综合征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前诊断:胃癌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术后诊断:胃癌穿孔伴胰腺、横结肠系膜、肝门侵犯,局限性腹膜炎手术方式: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腹腔内未见明显腹水,胃小湾侧胃角处后壁巨大溃疡性病灶,6*8cm大小,质硬,浸出浆肌层,侵犯胰腺,横结肠系膜,及肝门。
胃小弯侧,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
,肝脏、胆囊、脾脏、双肾、腹壁及盆腔等未见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 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1cm切口。
3.逐层进腹,探查腹腔,见肝、胆、脾、腹壁及盆腔未见明显转移。
4.在横结肠上缘剪开胃结肠韧带,见胃后壁肿瘤广泛侵犯横结肠系膜。
分离胃后壁与横结肠系膜后见肿瘤侵犯胰头部,同时见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难以根治切除,决定行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
5.分离胃后壁与胰腺组织,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
6.游离小网膜,在肝下缘切开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离断胃右动脉。
7.在幽门右侧约4cm处离断十二指肠。
采用2-0Vicycle线全层连续缝合和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手术记录范文 手术记录示例
![手术记录范文 手术记录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e19a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2.png)
手术记录范文手术记录示例患者:李某性别:女年龄:32岁手术日期:2022年5月20日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手术人员:主刀医生:张医生助理医生:王医生麻醉师:杨医生护士:陈护士手术过程:麻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经过基本常规监护后,进行全麻麻醉。
由杨医生负责管理麻醉过程。
通过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等药物,患者成功进入麻醉状态。
手术准备:张医生和王医生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覆盖巾进行无菌覆盖。
确保手术区域干净无菌。
手术步骤:1. 隆起腹部:采用无菌巾将腹部隆起,用腹部固定器固定。
2. 剖腹入腹腔:张医生在腹部正中线上进行约5cm的切口,用手术刀扩大切口至约10cm,剖腹进入腹腔。
3. 观察腹腔:王医生用纱布清洁腹腔内液体,观察腹腔内情况,检查其他器官是否异常。
4. 查找阑尾:张医生沿着盲肠向右下方沿迹查找阑尾,用胃镜对阑尾进行观察确认。
5. 阑尾切除:通过张医生的操作,成功找到阑尾,使用止血夹将阑尾基底夹住,切除阑尾。
6. 结扎止血:张医生结扎阑尾切口处的血管,并用吸收性缝线进行缝合。
7. 腹腔清洁:王医生将腹腔内出血和分泌物清洁干净,确保手术部位干净。
8. 关闭切口:张医生将切口两侧的皮肤层进行缝合,并进行皮肤粘合剂的涂抹,避免感染。
9. 腹腔排气:用抽气器在手术结束后,对腹腔内进行排气,缓解腹胀感。
术后处理:患者由护士陈护士送至恢复室进行监护。
护士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确保患者没有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手术总结:本次手术中,患者李某成功完成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稳定顺利。
术中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适。
签名:张医生2022年5月20日以上是手术记录的范例,仅供参考。
实际手术记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e9894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e.png)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普外科(general surgery)是临床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人体各个部位的手术治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普外科手术记录,以便了解普外科手术的范围和内容。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因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结石来就诊。
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通过腹腔镜技术,用术器穿刺腹壁,插入腹腔镜器械,解剖胆囊组织,切除胆囊并修复胆管。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2.胃切除术患者因胃癌需要进行胃切除术。
手术采用开腹方式,切开腹壁,定位胃癌病灶,切除胃体和部分邻近淋巴结,并对断端进行吻合。
手术中注意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操作规范,术后进行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3.肠道吻合术患者因尿路结石导致肠梗阻,需要进行肠道吻合术。
手术采用腹腔开放方式,切开腹壁,解剖梗阻部位,并进行肠道切除和吻合。
手术过程中注意术中保温、有效切断止血点,术后加强监护和条件下引流。
4.疝气手术患者因腹壁疝气来诊。
手术采用开放手术方式,通过切开腹壁,揭开皮下组织,复位脱垂的脏器,修复腹壁缺损,并加以缝合。
手术中注意避免受损血管和神经,术后患者应保持活动量适当和恢复饮食。
5.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因右侧乳腺肿块来就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在麻醉状态下,剖开皮肤和腺体组织,找到肿瘤,将肿瘤和部分周围组织切除,并进行淋巴结清扫。
术后注意术后转归,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如化疗和放疗。
6.肛裂手术患者因肛裂引起的疼痛和排便不适来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麻醉状态下,通过切开肛门周围组织,将肛裂缝合,并进行术后伤口护理。
手术中需注意避免伤及肛门括约肌和其他重要组织。
7.甲状腺手术患者因甲状腺结节来就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通过切开颈部皮肤和组织,定位到甲状腺结节,切除结节并进行术后出血止血和伤口缝合。
手术中需注意保护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避免损伤。
以上只是普外科手术的一小部分范例,其中包括了腔内手术和开放手术,涉及到人体不同部位的手术治疗。
每个手术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和操作技术。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48500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9.png)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术前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术后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手术方式: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double inguinal hernioplasty
麻醉方式:硬麻Epidural anesthesia
术中所见:疝囊从内环口突出,下至外环处,右疝囊外有一5*5cm大小的脂肪包块。
打开疝囊,囊内容物无出血坏死。
手术经过:
1.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沿右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处做一斜形切口,长约7cm, 逐层切开皮肤、脂肪及浅筋膜,提起并切开腹外斜肌键膜,显露腹股沟管内容物。
3.游离并用吊带提起子宫圆韧带及血管,打开疝囊,如术中所见,将疝外脂肪包块切除。
将囊内容物纳回腹腔,并在疝囊颈处结扎囊壁。
4.在内环处放置补片,可容子宫圆韧带顺利通过,将补片与邻近联合腱、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等缝合固定。
5.手术野彻底止血,间断缝合腹外斜肌键膜、皮下组织,皮肤行皮内缝合。
6.同法处理左侧腹股沟斜疝。
7.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 术后病人安返PACU。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f602dfa941ea76e58fa049e.png)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术后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手术方式: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double inguinal hernioplasty麻醉方式:硬麻Epidural anesthesia术中所见:疝囊从内环口突出,下至外环处,右疝囊外有一5*5cm大小的脂肪包块。
打开疝囊,囊内容物无出血坏死。
手术经过: 1. 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 沿右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处做一斜形切口,长约7cm,逐层切开皮肤、脂肪及浅筋膜,提起并切开腹外斜肌键膜,显露腹股沟管内容物。
3. 游离并用吊带提起子宫圆韧带及血管,打开疝囊,如术中所见,将疝外脂肪包块切除。
将囊内容物纳回腹腔,并在疝囊颈处结扎囊壁。
4. 在内环处放置补片,可容子宫圆韧带顺利通过,将补片与邻近联合腱、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等缝合固定。
5. 手术野彻底止血,间断缝合腹外斜肌键膜、皮下组织,皮肤行皮内缝合。
6. 同法处理左侧腹股沟斜疝。
7.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病人安返PACU左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名称:手术经过: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左耻骨结节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两横指作一斜切口,长约6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下潜行分离,上显露联合腱,下显露腹股沟韧带,切开提睾肌,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打开,见疝内容物已返纳,疝囊入口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横断疝囊壁,近端向上剥离至内环口,7号丝线缝扎疝囊颈,远端疝囊壁止血后任其敞开,疝环缺损直径约2cm,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手术名称: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经过:麻醉成功后,仰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外科手术记录
![外科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314ce41f242336c1eb95e6b.png)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colon cancer术后诊断:肠梗阻,乙状结肠癌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igmoid colon cancer手术方式: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Radical resection of sigmoid colon cancer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5*5cm大小,距肛约25cm。
已浸润至浆膜层,周围可及肿大淋巴结。
肿块以上结肠肠段明显扩张。
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
3.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4.游离左半结肠:沿降结肠旁沟剪开侧腹膜,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
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肿大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
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
在肿瘤上方约5cm处扩张肠管处切开肠壁,放入螺纹管减压。
5.切除并吻合:在肿瘤上、下各10cm处切断肠管,移去切下的肠段。
两端肠管行端端吻合。
6.吻合切口:间断缝合侧腹膜及肠系膜裂口。
冲洗腹腔,确切止血后腹腔内灌注5- FU,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用PDS和皮肤钉关腹。
7.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 术 记 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chronic appendicitis术后诊断: chronic appendicitis手术方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麻醉方式: general anesthesia术中所见:阑尾无明显肿胀,周围未见脓性积液,回盲部结构解剖清楚,无水肿,阑尾腔内可及多枚粪石。
手术经过:1. 平卧,气插全麻,置下肢气压带,消毒铺巾。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420503f2f60ddccda38a088.png)
外科常见手术记录颈部手术1.左甲状腺瘤手术名称:左甲状腺瘤根治术手术经过:颈丛麻醉完毕,患者取平卧位、垫肩,常规消毒、铺巾。
取左颈部胸骨柄上方两横指做横切口,长约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游离皮瓣,沿颈前前正中线切开颈前肌群,暴露左侧甲状腺,左侧甲状腺中部可触及约3cmX2.5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表面欠光滑,移动度差,游离左侧甲状腺,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沿肿物边缘钝性、锐性交替分离肿物,完整切除肿物,送快速病理检查,严密止血,等待病理结果。
病理示:左甲状腺乳头状瘤,术中诊断左甲状腺癌明确,决定行左侧功能性颈清术。
改为气管插管全麻,头偏向健侧,扩大切口,向右延长至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左侧延长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延长,游离皮瓣,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内侧至颈前正中线,外侧至斜方肌前缘。
在锁骨上缘约2cm处断颈外及颈前静脉,在颈外三角游离皮瓣并暴露副神经,游离胸锁乳突肌,注意不要损伤其后方颈动脉鞘,切开颈动脉鞘,游离颈内静脉外侧,注意不要损伤颈内静脉及其下缘的胸导管;在锁骨上方约2cm处切开兢深筋膜,注意不要损伤膈神经、臂丛,沿斜方肌前缘、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表面,颈内静脉外侧,清除颈后三角及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外侧区脂肪及淋巴结;进一步清除颈动脉、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清除气管前、气管食管旁淋巴结,在健侧甲状腺峡部断甲状腺,缝合甲状腺创面,断颈前肌群,取出标本,严密止血,冲洗创面,沿切口放置橡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标本送检病理。
2.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患者今日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全麻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 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
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fa831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7.png)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普外科是指通过手术治疗疾病的外科学科,常见的普外科手术有许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普外科手术记录。
1.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是一位50岁的女性,主诉腹痛、黄疸、恶心、嗳气等症状3个月。
患者症状出现后进行了相关检查,包括血液检查、B超、CT等。
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胆结石,并伴有胆囊炎。
患者由全身麻醉下行手术。
手术操作时间约为60分钟,术中无异常出血情况。
手术后患者平稳转入恢复室,术后疼痛控制良好,病情稳定。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进食,并无明显不适。
2.阑尾切除术患者是一位30岁的男性,主诉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24小时。
患者腹痛为持续性,呈刺痛样,且伴有腹肌紧张。
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包括血液检查、CT等。
CT显示患者盲肠附近有扩张,阑尾周围积液等异常表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患者由全身麻醉下行手术。
手术操作时间约为90分钟,术中有小量出血,手术操作顺利完成。
手术后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3.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是一位40岁的女性,主诉左侧乳房结节可触及,有轻度疼痛不适1个月。
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穿刺活检等。
乳腺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为浸润性导管癌。
患者由全身麻醉下行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操作时间约为150分钟,术中无异常出血情况。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切缘阴性。
术后患者按照医嘱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
4.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根治术)患者是一位60岁的男性,主诉右侧腹股沟处可触及鼓包,活动时明显变大,有轻度不适3个月。
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包括腹股沟CT检查等。
CT显示患者有腹股沟疝的表现。
患者由局部麻醉下行手术。
手术操作时间约为90分钟,术中无异常出血情况。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情稳定。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下床活动,并无明显不适。
以上是普外科常见手术的记录,每一种手术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方式选择,并注意术中和术后的监测和护理工作,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292381efc4ffe473368abfe.png)
一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适应证]1.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囊肿。
2.甲状腺腺瘤的癌变率较高约达10%~20%,腺瘤切除后应送病理检查。
特别是术中见有明显粘连,可疑癌变者应摘除后立即送冰冻切片检查,如为恶性,需改作根治术治疗。
3.甲状腺腺瘤合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应行甲状腺次全切除,不宜行单纯腺瘤摘除。
[术前准备]同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
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应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准备。
[麻醉]颈丛阻滞麻醉或局麻。
[手术步骤]1.体位,切口体位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在胸骨切迹上2横指沿皮纹横行切开。
切口宜靠近腺瘤,长度视腺瘤大小而定。
2.显露腺瘤皮瓣分离和甲状腺前肌群的切断、分离均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显露甲状腺后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及性质。
如腺瘤较小,向左右两侧充分拉开甲状腺前肌群即可,不一定常规切断肌群。
1-1 切开表面的甲状腺组织 1-2 用手指对腺瘤作钝性分离 1-3 钳夹蒂部图1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3.切除腺瘤如为囊肿多系良性,可先缝扎或钳夹腺瘤表面甲状腺组织的血管,然后切开表面的甲状腺组织,直达腺瘤表面[图1-1],用弯血管钳或手指沿腺瘤周围作钝性分离直至蒂部,将腺瘤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中剥出[图1-2、3],将蒂部钳夹、切断后结扎,切除腺瘤。
在剥离过程遇有出血点时均应钳夹止血,待腺瘤切除后,血管钳所夹的血管组织须一一结扎。
最后,用细丝线间断缝合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包膜,以消灭腺瘤切除后所留下的残腔。
如为实质性腺瘤,在切除过程中应将肿瘤周围的1cm正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
4.引流、缝合仔细止血后,于腺瘤窝置一胶皮片,自切口侧角引出,然后逐层缝合切口。
[术中注意事项]1.术中应仔细止血,如腺瘤较大,较深,在缝扎时应注意勿损伤深部的喉返神经。
2.如果腺瘤包膜不完整,质硬,呈结节状,周围明显粘连,应行次全切除,立即送冰冻切片,如为恶性,应改作根治手术,扩大切除范围。
[术后处理]注意呼吸道通畅,24~48小时后拔除引流。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c2adcc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4.png)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2021年3月15日
手术科室:普外科
手术名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手术过程:
患者经全麻后取仰卧位,采用腹腔镜技术,经4个腹壁小切口进入腹腔。
首先进行探查,发现胃底部有一个3cm×3cm大小的肿块。
随后进行胃全切除,同时清扫胃周淋巴结,手术时长约3小时。
术后处理:
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液体饮食,第5天开始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
术后第7天拆除胃管,术后第10天拆除腹壁引流管。
术后第12天患者出院,建议术后定期随访。
术后病理结果:
胃底部3cm×3cm大小的肿块为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为胃腺癌,浸润深度为mucosa-submucosa,分化程度为中度分化,未见胃周淋巴结转移。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及常见病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及常见病](https://img.taocdn.com/s3/m/7dc25e41a8114431b80dd82f.png)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及常见病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4cm处,以卵圆窝为中点作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显露卵圆窝,解剖大隐静脉与股静脉汇合处。
解剖出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及股、外侧静脉,分别予以结扎切断。
游离大隐静脉至与股静脉交界处,在距股静脉0.5~1cm处结扎并钳夹大隐静脉。
近端双重结扎,远端用止血钳暂时钳夹等待剥离。
将大隐静脉远端用蚊式钳钳夹牵开管口,插入静脉剥离器,暂用丝线结扎控制出血,将剥离器向小腿方向慢慢推进。
当剥离器进至踝上方后,于该处切一小口,分离切断大隐静脉,远端结扎,近端则结扎于剥离器上。
然后向上拉出剥离器,将大隐静脉慢慢抽出。
在严重曲的大隐静脉分支处仔细切开皮肤,在皮下作潜行分离,结扎切断交通支,将曲静脉充分剥离切除。
术毕。
2.【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7厘米。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壁腹膜,护皮进入腹腔。
探查腹腔见腹腔无明显腹水及渗液。
胆囊充血、肿胀,大小约为8×4cm,胆囊可扪及数枚结石,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胆总管增粗,直径约1.0厘米,胆总管未扪及明显结石,肝脏、胰腺未见异常,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
分离胆囊周围粘连,沿胆囊的底部及两侧,距肝床1厘米处切开胆囊两侧浆膜,自胆囊底部向胆囊颈方向,将胆囊从胆囊床上逐步游离。
剪开胆囊三角区上腹膜,钝性分离,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距胆总管0.5厘米处切断胆囊管使胆囊完整摘除,胆囊管残端分别结扎与贯穿缝扎各一次,胆囊床彻底止血后用丝线间断缝合关闭。
在十二指肠上缘纵行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胆道未见结石。
缝闭胆总管上切口。
在Winslow孔处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引流。
术野仔细止血,检查器械敷料对数后,逐层关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下)二:胃肠疾病1.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D2淋巴结清扫,Billroth I式吻合术术中诊断:胃腺癌手术名称:根治性胃大部切除+D2淋巴结清扫,Billroth I式吻合术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病人平卧位,全麻生效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取上腹正中切口长约15cm,上至剑突根部,下至脐上约1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膜,进入腹腔后置入切口保护套保护切口。
探查腹盆腔无明显积液,大网膜、腹主动脉旁、脾门、胰尾区、腹腔动脉周围、胰头、肠系膜根部、肝脏无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肿瘤位于胃窦前壁小弯侧,大小约2*2cm,侵透浆膜层。
决定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D2,Billroth I式吻合术。
1.提起胃结肠韧带,游离大网膜,离断网膜左右血管,向上分离胰腺前被摸。
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游离胃右血管并结扎,游离幽门至十二指肠球部,清扫幽门上、幽门下淋巴结(5、6组),在幽门下约3cm处(十二指肠起始端)置入荷包钳,穿入荷包线切断肠管,碘伏消毒后置入29mm底钉座,收紧荷包线备吻合。
2.分离肝胃韧带,牵开胃壁,分离、结扎胃短静脉,离远端胃约70%左右(距肿瘤约3cm),分离此处胃周围各血管分支,结扎,于此处置入强生45mm切割闭合器行切割缝合,断端碘伏消毒,3-0可吸收线加固,切除标本。
3.沿固有动脉分离周围结缔脂肪组织(清扫7、8、9组淋巴结),沿胃小弯侧向上分离、结扎相应血管,清扫第1组淋巴结,沿门静脉周围清扫结缔组织(第12、13组淋巴结)。
4.行胃肠道重建:于胃大弯残端电刀切一长约2cm小口,胃腔内碘伏水冲洗消毒,与麻醉师配合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及胃管,将29mm管型吻合器于小口置入,与十二指肠残端底钉座对接并激发,完成吻合,退吻合器后见切缘完整,3-0可吸收线加固。
5.仔细止血,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于吻合口处放置引流管一根,于右下腹壁穿出并固定,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标本及淋巴结向患者家属占位后送病理,病人安返。
2. 根治性近端胃切除+远端胃食管吻合术术中诊断:贲门癌手术名称:根治性近端胃切除+远端胃食管吻合术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病人平卧位,全麻生效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取上腹正中切口长约15cm,上至剑突根部,下至脐上约1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膜,进入腹腔后置入切口保护套保护切口。
探查腹盆腔无明显积液,大网膜、腹主动脉旁、脾门、胰尾区、腹腔动脉周围、胰头、肠系膜根部无明显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肝左叶触及一枚质硬结节,不排除转移癌。
肿瘤位于贲门大弯侧,大小约4*3cm,侵透浆膜层。
决定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远端胃食管吻合术。
1.行近端胃游离:沿胃大弯切开胃结肠韧带,并向左侧游离,逐一分离胃网膜左血管并结扎,切断大网膜。
至胃底部,沿脾胃韧带逐一切断结扎胃短血管,至胃贲门部His三角区,游离近端胃小弯侧,于小网膜无血管区切开,沿胃小弯向左侧分离,于贲门下胃小弯内侧游离出胃左血管,切断并结扎。
贲门上方横行切开膈食管韧带,游离食管下段前方及两侧,游离并结扎迷走神经前干。
游离并分开食管后段与膈肌脚间疏松结缔组织,将食管壁向上分离,游离食管下段约5-7cm,将胃大弯与胃底部向右侧翻开,分离胃后壁与胰腺粘连,切断并结扎胰腺上缘的胃后血管。
2.沿固有动脉分离周围结缔脂肪组织(清扫7、8、9组淋巴结),沿胃小弯侧向上分离、结扎相应血管,清扫第1组淋巴结,沿幽门周围清扫结缔组织(第6组淋巴结)。
4.行胃肠道重建:于食管下段距贲门约2cm处置入荷包钳荷包线并切断,切断后食管断端碘伏消毒,置入25mm管型吻合器底订座备吻合,于胃体大弯侧预定切线上(距肿瘤约4cm)置入直线切割闭合器(75mm)激发并切断,取出标本。
于残留胃体电刀切一长约2cm小口,胃腔内碘伏水冲洗消毒,置入25mm管型吻合器并与底订座连接激发,完成吻合,退吻合器后见切缘完整,与麻醉师配合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及胃管,3-0可吸收线加固吻合口并关闭胃体残端开口。
5.仔细止血,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于吻合口处放置引流管一根,于右下腹壁穿出并固定,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标本及淋巴结向患者家属占位后送病理。
3. 根治性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诊断:贲门癌手术名称:根治性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病人平卧位,全麻生效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取上腹正中切口长约15cm,上至剑突根部,下至脐上约1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膜,进入腹腔后置入切口保护套保护切口。
探查腹盆腔无明显积液,大网膜、腹主动脉旁、脾门、胰尾区、腹腔动脉周围、胰头、肠系膜根部、肝脏无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肿瘤位于贲门,大小约5*5cm,侵透浆膜层。
决定行根治性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
一:全胃标本完整切除及淋巴结清扫1.胃大弯侧游离及十二指肠切断:左手提起大网膜,沿横结肠切开大网膜并剥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充分显露胰头、十二指肠,见肿瘤与胰腺后方粘连,仔细游离,将肿物与胰腺分离,继续向十二指肠内侧分离,显露胃网膜右静脉,于根部结扎,切断。
2.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结扎切断,近端双重结扎,清扫第6组淋巴结。
3.沿胃大弯侧离断大部分脾胃韧带,在胰体尾部上缘找到脾动脉,清扫脾动脉近端、远端至脾门部10组、11组淋巴结,4.游离小网膜,于肝脏下缘切断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第8、12组淋巴结,结扎、切断胃右动脉,清扫幽门上方下方第5、6组淋巴结.5.距幽门约3cm处置入45mm腔镜切割闭合器切断十二指肠,碘伏消毒后十二指肠残端3-0可吸收线包埋缝合。
6.充分游离胃左动静脉及腹腔干,清扫第7、9组淋巴结。
7.分别沿胃小弯、胃大弯侧游离近端胃,清扫第2、3、4组淋巴结,切开膈肌脚,充分游离食管及周围第1组淋巴结,游离迷走神经予以切断结扎,距肿物上方约3cm处食管置入45mm切割闭合器切断,完整切除标本。
食管断端置入25mm管型吻合器底订座备吻合。
二:消化道重建1.距离屈氏韧带约25cm处切断空肠,碘伏消毒后置入25mm管型吻合器,与食管行远端空肠-食管端侧吻合,残端给予切割闭合器闭合,3-0可吸收风险加固缝合。
2.近端空肠与距吻合口45mm处空肠吻合,完成Roux-y吻合术。
3.仔细止血,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于肝下、脾窝各放置引流管一根,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输注红细胞3u,冰冻血浆400ml,标本及淋巴结向患者家属占位后送病理,病人安返。
4. 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诊断:降结肠腺癌手术名称: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病人平卧位,全麻生效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取左腹直肌切口长约15cm,依次切开进入腹腔,探查见:盆腹腔无明显积液,肝脏、腹主动脉旁和横结肠系膜无明显转移灶和肿大淋巴结,结直肠无多发癌改变,肠系膜淋巴结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肿瘤位于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大小约5*4cm ,侵透浆膜层,与周围组织器官无明显黏连。
肿瘤致结肠梗阻,近端结肠水肿,并肠腔内存在稀便。
术中诊断:降结肠腺癌。
决定行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
提起大网膜及横结肠,充分显露左半结肠,钳夹、切断、结扎结肠中动脉左支及伴行静脉,根部切断、结扎左结肠动静脉及乙状结肠动静脉第1-2分支。
显露十二指肠空场曲,于其下方剪开后腹膜,仔细游离肠系膜下血管,探查周围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对肠系膜下血管予以保留,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脂肪组织。
游离左半结肠:沿降结肠旁沟打开侧腹膜,上至脾区,下至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将胃推向右上方,沿胃大弯向左切开胃结肠韧带。
继将胃结肠及脾曲牵向右下方,分离脾结肠韧带与后腹膜。
钝性分离左结肠系膜与腹膜后组织,保护输尿管及精索内血管。
沿乙状结肠后侧向下分离至直肠上端。
切除吻合:于肿瘤上方约10cm处置入荷包钳及荷包线,切断肠管,可见大量粪样物流出,考虑为结肠肿瘤梗阻,置入吸引器反复吸引减压,减压结束后肠腔内稀碘伏水反复冲洗,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碘伏消毒肠管断端,近端肠管内放入33号吻合器伞端,远端肠管距肿瘤10cm处置入33mm管型吻合器,与底订座结合后激发,完成吻合,3-0可吸收线加固缝合吻合口1周。
远端肠管断端处置入腔镜用切割闭合器(45mm)切割缝合,3-0可吸收线加固缝合。
于吻合口上方置入多孔硅胶引流管一根减压,于肛门穿出固定。
小肠复位,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左结肠旁沟置入引流管一枚,于左侧腹壁引出。
清点纱布器械无误,缝合壁层腹膜,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更换器械、手套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
术中出血约50ml,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切除标本向病人家属展示后送病理检查。
5.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诊断:回盲部腺癌手术名称: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病人平卧位,全麻生效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脐下5cm放置直径12mm套管,充气后置入腹腔镜探头作为观察孔,左肋缘下3cm锁骨中线处置入直径12mm 套管作为主操作孔,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1/3交界处置入5mm套管作为副操作孔,右侧对称部位分别置入5mm套管作为助手副操作孔。
探查见:盆腹腔无明显积液,肝脏、腹主动脉旁和横结肠系膜无明显转移灶和肿大淋巴结,结直肠无多发癌改变,肠系膜未探及肿大淋巴结,肿瘤位于回盲部,大小约5*4cm ,侵透浆膜层,与周围组织器官无明显黏连。
术中诊断:回盲部腺癌。
决定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1.右半结肠内侧游离:患者取头低足高左倾位,将小肠移至左上腹,大网膜翻至上腹部肝胃之间,充分暴露手术视野。
超声刀切开回结肠血管蒂下缘结肠系膜,仔细分离右结肠系膜右侧肾前筋膜间的融合筋膜间隙(Toldt 间隙),向头侧扩展至十二指肠水平段,向右扩展至生殖血管外侧,向左扩展至肠系膜上静脉,保护十二指肠、下腔静脉、右侧输尿管及生殖血管。
2.处理回结肠、右结肠血管并清扫淋巴结:拉紧回结肠血管蒂,超声刀打开肠系膜上静脉右侧系膜,解剖暴露回结肠动静脉,并清扫周围及其根部淋巴结,于汇入肠系膜上静脉0.5cm处hem-lock夹夹闭并切断。
继续扩展右结肠后间隙,游离Toldt间隙至头侧,内至肠系膜上静脉右侧,外至升结肠及肝曲后方,向上逐渐暴露十二指肠降段、胰腺钩突和胰头。
充分暴露、裸化右结肠动静脉及胃结肠干。
于胃结肠静脉干上约1cmhem-lock夹夹闭并切断右结肠静脉。
3.处理中结肠血管并清扫淋巴结:拉紧中结肠血管蒂,充分解剖、游离中结肠血管,于根部夹闭切断中结肠动静脉右支并清扫周围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