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12.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

12.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规程1 目的通过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规范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操作,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

3 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准备采血车上应设置休息区为献血者提供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场所及保护献血者隐私,由专人处置献血不良反应并全程监护,防止献血者发生意外伤害。

准备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急救药品清单上包括葡萄糖口服液、生理盐水、敷贴、棉签、0.5%碘伏。

急救药品要求每周定期检查,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4.1 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使其懂得献血常识,减轻献血者的顾虑。

创造安静、舒适的献血环境,采血人员用鼓励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给献血者以心理安慰,教会他们放松的技巧。

4.2 严格进行献血前的征询及体格检查,对于近期睡眠不足,空腹的献血者,应嘱咐其先进食,并保持充足睡眠后再献血;对于以往有晕血症及发生过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应进行细心的心理疏导,保持心情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4.3 采血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穿刺准确,动作轻柔,使静脉穿刺一针率达到100%,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或增加献血者的紧张害怕心理,减少局部疼痛和采血中的血流不畅等现象。

5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5.1 急救药品及材料:葡萄糖口服液、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消毒棉签、0.5%碘伏、氧气袋、开水、一次性口杯、一次性吸氧管、生活垃圾桶。

5.2 献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处理5.2.1 穿刺不佳造成局部血肿的处理措施为: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用敷料紧压穿刺点,让献血者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穿刺造成的血肿应持续按压至少15 分钟,嘱咐献血者24小时内应局部冷敷,24小时后改为局部热敷。

5.2.2 轻度献血不良反应5.2.2.1 主要症状:表现为血管迷走神经症状,仍有知觉。

包括紧张焦虑、呼吸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并伴有轻度出汗、眩晕或连续的哈欠、恶心呕吐。

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如何处理?

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如何处理?

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如何处理?引言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善举,为医疗机构提供宝贵的血液资源,以拯救生命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然而,在献血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这需要我们了解如何妥善处理。

虽然这些反应相对较少见,但了解如何应对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疼痛或肿胀献血后,一些献血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或肿胀的情况。

这通常是由于献血时穿刺针引起的刺激反应。

如果感到疼痛或局部肿胀,请使用冰袋或冷敷物缓解不适感。

将冰袋轻轻放在疼痛或肿胀的区域上,每次大约15到20分钟。

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感。

如果肿胀不是非常明显,可以试试轻轻按摩疼痛或肿胀的部位。

按摩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帮助舒缓疼痛感。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取,在献血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受影响的肢体部位。

这样可以防止进一步加重疼痛或肿胀。

二、头晕和乏力献血后,头晕和乏力是常见的反应,通常是由于献血过程中失血和身体调节过程引起的。

如果感到头晕和乏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给自己充足的休息时间。

让身体慢慢适应失血和调节过程。

献血会导致体液丢失,因此确保喝足够的水来补充水分。

此外,适当摄取均衡的营养饮食,包括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恢复。

如果头晕,可以尝试抬高双腿,使血液更容易流回到大脑,从而缓解头晕感。

在头晕和乏力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避免突然从休息状态迅速起身,以免加重头晕感。

在献血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肌肉。

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和重新补充能量。

三、恶心或呕吐献血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恶心或呕吐的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献血过程中的一些身体反应或失血引起的。

找一个安静且舒适的地方,给自己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

尽量放松身体和心态,让身体适应失血和献血带来的反应。

喝一些清水或口服葡萄糖盐水,以帮助补充体液和保持水分平衡。

暂时避免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例如米粥、面条、饼干等。

尽量避免一次大量进食,而是选择小而频繁的饮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试析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试析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试析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为了使无偿献血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医务人员应尽可能地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和热情。

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或预防了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献血者;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措施1引言献血反应,是指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因为各种原因引发的一系列短暂性的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并伴有轻度出汗、心悸、神情恍惚和浑身乏力的症状,严重时会发生惊厥、抽搐或短时意识丧失等。

这些不良反应致使采血中断,不仅影响血液质量,还给献血者的身体带来不适,极易引起献血者之间的“连锁反应”,使献血者产生恐惧心理或造成紧张情绪,献血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健康,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血液的质量,更好地推动无偿献血工作顺利进行,因此说,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加强对献血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2诱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原因2.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导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多见于首次参加的献血者。

由于缺少对献血知识的了解、晕血、怕针,造成紧张心理,在看到别人献血或自己献血时,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因为精神高度恐惧、紧张,反射性造成迷走神经兴奋,致使脑供血不足和血压下降而引发不良反应,症状如:脸色苍白、呕吐、恶心、大汗及抽搐等。

2.2环境因素为了宣传无偿献血,方便广大市民献血和接受市民献血,很多血站都在人流量密集的区域或繁华闹市停放流动采血车。

街头献血通常是在采血车内进行,采血车内空间相对狭小,空气流通不畅,或者大气过热过冷等,再加上采血车停放在闹市区,周围环境嘈杂,极易导致献血者产生烦躁、压抑的情绪,继而发生献血的不良反应。

2.3身体因素当献血者劳累疲倦时或在空腹、饥饿的状态下,献血者的机体处在一个应急阶段,很容易出现脑血流量减少,血压下降,精神紧张的症状。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及献血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献血反应,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惊厥、抽搐、失去知觉及低血压等症状,这些献血不良反应严重制约着无偿献血活动的健康发展,所以做好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是保障无偿献血活动健康发展及采集血液质量和数量的保证,本文对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以保证无偿献血活动健康发展。

资料与方法2009~2011年伊犁州有50 403人参与无偿献血,年龄18~55岁,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献血不良反应是献血者生理和心理应急反应引起的综合征,可分为心理因素所致的和非心理因素所致的两类,在50 403例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321例,反应率0.63%,其中,因心理因素所致反应208例,占反应人数64.8%,非心理因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仅35.2%。

献血不良反应可分为:①轻度不良反应:表现为紧张、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

②中度:表现为渐渐失去知觉、四肢冰凉等。

③重度:表现为惊厥、晕厥、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

方法:献血者均经过健康征询、体检及检测血型、血比重、金标法测HbsAg,排除不适合献血者,按操作规程采集200ml或400ml全血,对其总献血率,初(再)次献血反应率加以比较。

结果献血者的不同献血量及献血反应比较,见表1。

讨论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①工作人员应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献血者和咨询者,做好献血者的心理引导,首次献血者引起献血反应高于2次以上献血反应率,消除他们尤其是初次献血者恐惧及紧张心理,使其了解并深信健康适龄者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适量献血不仅不会损害身体健康,还可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定期献血不但可以拯救患者生命,而且可定期检查身体,通过宣传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因心理反应而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②努力提高采血人员的素质:采血人员的素质不仅体现在采血者穿刺技术水平,还包括工作责任心、仪表、仪容、服务态度以及对献血者心理护理等整体素质,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技术考核、强化优质服务,规范服务行为,以提高献血者对采血医护人员的信任。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行动,但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了解和掌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对于维护献血者的健康和提高献血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献血不良反应是指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出现的身体不适或异常反应,可以分为早期不良反应和晚期不良反应两类。

早期不良反应通常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的几小时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出汗、面色苍白、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

晚期不良反应通常在献血后的几小时到几天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关节疼痛、呼吸困难、皮疹等症状。

导致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多个方面:1. 焦虑和紧张情绪:献血过程对于有些献血者来说是一种紧张和焦虑的体验,这种情绪反应容易导致心情烦躁、血压升高等不适反应。

2. 体位改变:献血过程中可能要求献血者改变体位,如卧位或坐位,体位改变可能会导致血液瞬时供应不足,引起早期不良反应。

3. 针刺操作不当:针刺操作不当可能引起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导致出血、疼痛和局部血肿等不良反应。

4. 流量过快或血袋空气过多:献血过程中,流量过快或血袋中进入空气过多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5. 体液和电解质紊乱:献血后,机体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可能发生变化,如血容量减少、血浆蛋白含量下降等,导致晚期不良反应。

为了预防和处理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献血前的准备工作: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检,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可能的风险因素,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糖等特殊情况的献血者应慎重考虑是否适合献血。

2.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献血者了解献血的过程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增强其心理准备,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的影响。

3. 适当的体位选择:根据献血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献血,避免体位改变过快或过大。

4. 针刺操作的标准化:对于献血者的针刺操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献血是一种伟大的行为,可以帮助拯救生命。

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献血者的个体差异、献血时的操作不当以及其他不可预测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不良反应可能与献血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有些人天生比较脆弱,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对献血产生不良反应。

一些献血者可能有其他潜在健康问题,例如低血压、贫血等,这些都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为了预防不良反应,基本的献血资格筛查非常重要,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测,以确保献血者的身体状况适宜献血。

献血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过度抽取血液、快速献血、使用不合适的针头等都可能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进行献血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确保献血过程安全可靠。

提醒献血者要保持良好状态,在献血前注意充足休息、饮食均衡,以提高身体适应献血的能力。

其他不可预测因素也可能引起献血不良反应。

突然的恶劣天气、环境变化、心理压力等都可能对献血者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献血机构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维护良好的环境、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帮助献血者应对外界不可控因素。

当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应立即停止献血过程,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然后,对于不同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对于头晕、乏力等普遍不适,可以让献血者躺下休息,提供恰当的饮食和补液,适当进行冰敷等。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休克等,医务人员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引导献血者就医。

为了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献血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

这包括制定献血操作规范、培训并合格的医务人员、定期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等。

献血机构应建立紧急救援措施,如备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开展培训使医务人员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合理的筛查、操作规范以及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保障献血者的安全和健康。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献血之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献血,其实献血是有很多的好处。

你知道献血之后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处理。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1.晕厥:献血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属迷走神经血管性晕厥,主要症状为头昏、虚弱、出汗、恶心、面色苍白,较重者意识丧失、惊厥及大小便失禁。

检查可见皮肤发凉,血压下降,脉率减慢至难以触及。

遇到这些症状应立即使献血者平卧、抬高双腿、头低位、松开衣领及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可用手指掐人中穴或合谷穴,必要时也可给吸入芳香氨醑,但要适度。

2.恶心、呕吐:是一种偶见的反应,通常稍加休息即可恢复。

让献血者平卧、头侧位,提供一个适当的容器及一杯漱口水,指导献血者进行慢而深的呼吸。

若仍有呕吐,可用些镇静药或针灸治疗。

3.肌肉痉挛或抽搐:这种情况很少见,多由于献血者精神过度紧张而引起换气过度所致。

表现为一个或几个肢体有短促的、微弱的抽动,也可为手或面部微弱的肌肉抽动或强直性痉挛。

出现此症状,嘱献血者安静,戴面罩呼吸,一般可很快恢复正常,必要时对症治疗。

4.局部不良反应:①由于穿刺不佳造成血肿,这是最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

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或纱布块紧压穿刺孔,让献血者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持续几分钟,以利减少血肿块。

②由于消毒不严格或化学物质等原因引起局部感染、蜂窝组织炎、静脉炎、淋巴管炎等。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早期可行热敷或根据各种不同病变采取相应处理。

5.其它:心功能絮乱、惊厥、既往疾病的复发或加重,这些情况极其罕见。

另外,还应注意短时间内反复多次献血可导致失血性贫血。

采血时应安排有急救知识的医护人员在场。

献血的过程途径公民可以参加由单位(包括街道、乡村、学校)组织的献血;也可自行到辖区献血办公室登记献血或者自行到血站或流动采血车上献血,公民在献血前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如实填写健康咨询表。

步骤1.献血登记:请携带本人身份证、社保卡、或军官证、士兵证、护照、驾驶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这些证件有一定要求:有本人照片和身份证号码的2.进行体检:为保证血液的质量,检验是否有血液传染类疾病或者遗传性疾病,还有就是要确定你的血型,并为了献血者的身体考虑,必须进行体检。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作者:周兰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3期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行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大多数人在初次去献血时总会考虑到是否会出现献血反应,总担心献血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献血反应并不是所有人献血后都会出现,这与献血者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献血后的护理有较大的关联。

那么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献血反应,献血后出现身体不适又该怎样护理呢?尽管在献血前,医护人员会仔细询问献血者的身体状态和一些具体献血事项,判断献血者的身体素质是否满足献血的要求,但难免会有一部分平常身体素质良好的人员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头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胸闷心慌以及出冷汗等献血反应。

由于出现献血反应大多与献血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和采血环境以及操作技术等因素相关,因此也将献血反应视为由献血者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通常情况下,根据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将献血反应分为三类。

1.轻度反应。

轻度献血反应指的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一般稍做休息或补充葡萄糖以后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恢复。

2.中度反应。

中度献血反应的献血者不仅会出现面色苍白和头晕目眩等轻度症状,还会产生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及皮肤湿冷等症状。

3.重度反应。

重度献血反应除了上述的献血反应症状以外,部分患者还伴有晕厥、血压降低、甚至休克等症状。

一、局部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献血后出现身体局部不适的献血者,在处理时如果是由于穿刺不成功或者血流速度减慢产生的反应,医护人员要重新穿刺或者调整针尖的位置。

献血后出现血肿的献血者应该先进行冷敷,24小时以后再用热毛巾热敷。

如果在献血过程中误穿动脉要立即停止采血,在献血者穿刺部位使用无菌棉球覆盖并且用手指压住无菌棉球,十分钟以后再扎上止血带,要求止血带的松紧度要根据患者穿刺部是否出血调整。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造成对献血者身体的局部损伤或引起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

主要反应有明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心慌气促、出冷汗,严重者出现晕厥、抽搐、甚至休克等。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严格征询体检、提供舒适的献血环境、每位进行静脉穿刺的工作人员都需要不断提升穿刺技术、定期热爱献血不良反应相关培训等,能有效防止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从而推动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

【关健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和献血过程是否安全,是影响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原因。

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以来,我库全员职工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围绕安全采血这个核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防止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及时正确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了献血者健康。

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能保障临床用血。

1.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的常见原因有: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环境因素、过度疲劳、睡眠不佳或身体不适、晕针晕血、不良语言刺激、疼痛和漏检[2]等。

因此,我们从宣传、登记体检、采血等献血流程采取了以下措施:1.1加强献血知识宣传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初次献血者或非医务人员,或多或少都有些紧张,主要原因是对穿刺针有恐惧感,对献血的生理知识了解太少,有思想顾虑,心理紧张。

《献血法》实施以来,利用电视、报纸、灯箱、杂志、路牌、电梯、宣传册、QQ群、微信等媒体,形式多样地向市民全方位介绍血液生理知识、献血知识、采血前后注意事项、用血返还政策、献血享有的权利等内容,让市民知道健康适龄公民适量献血无损健康(一个人不论是否献血,他的血液总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也就是说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时刻在衰老死亡,同时又在不断地新生补充,从而保持血液的生理平衡和功能),科学献血有益健康(献血还能促进献血者造血功能更加健康和旺盛,由此增强机体的整体适应能力而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一人献血全家受益。

献血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献血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三、急救药品和用具
献血反应很少发生,即使发生,一般经过休息或对症处理后 可以很快恢复,但也有极少数不良反应需进行必要的紧急处 理,所以采血单位应备用一些急救药品和用具。 1、药品:(1)白糖;(2)25~50%葡萄糖液;10%葡萄 糖酸钙液;(3)生理盐水;(4)低分子右旋糖酐;(5)芳 香氨酯类;(6)晕海宁及其他镇静剂;(7)硝酸酯制剂; (8)注射用阿托品、肾上腺素;(9)呼吸中枢兴奋剂。 2、用具:(1)呕吐盘;(2)毛巾;(3)各型消毒针头 、注射器;(4)输液器材;(5)针炙针;(6)氧气袋或氧 气瓶、面罩;(7)用纱布包好的舌压板;
献血者反复出现呕吐时,可用些镇静剂针灸治 疗。 (5)心功能紊乱或呼吸困难:对发生心功
(1)脑栓塞:可由空气栓塞或微血栓引起。 (2)既往有反复晕倒病史,或有肝、肾、心功能障碍 史的献血者,献血后易导致复发或加重。 (3)不按规定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大量献血,可造成 失血性贫血。 上述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和治疗。
3、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的因素 工作人员 服务态度生硬、不够热情、穿刺针头不锐利等原因





使献血者情绪受到影响,对医务人员失去信心 。此外,局部疼痛刺激加重也有可能造成恶性 刺激,因此,增加紧张和恐惧心理。 4、连锁反应 看到他人献血或发生不良反应时 ,加重其疑虑和恐惧情绪。 5、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低血糖(常 见于冬、春季)和拥挤等易使献血者处于疲
(8)灭菌的静脉切开器械;(9)饮水杯、吸管; (10)无菌纱布、棉球和胶布;(11)血压计、听诊 器、体温计。




劳状态,尤其下午献血,长时间等候引起心情 烦躁。 6、因询问病史不详、查体不严而漏诊的疾病 ,在献血后易导致诱发或复发。 7、因于多次穿刺、局部消毒不严、献血后保 护或压迫穿刺孔不当,引起局部不良反应。 8、器械消毒不严引起感染或传染病。

浅析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浅析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浅析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概述献血是一项伟大的行为,可以拯救许多需要输血支持的患者。

献血反应是一种不良反应,可能在献血过程中或之后发生。

虽然绝大多数献血者的体验是平稳的,但有些人可能发生一些轻微或严重的献血反应。

在良好的护理下,这些反应通常不会长期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原因轻微反应轻微反应是指在献血过程中或之后产生的轻微不适。

这种反应通常会在几分钟内消失。

导致轻微反应的原因可能包括:•饮食问题。

献血前不吃早餐或没有吃足够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轻微反应。

•缺水。

献血前没有喝足够的水可能会导致轻微反应。

•技术问题。

抽血时使用错误的技术或工具可能会导致轻微反应。

•紧张或不适感。

献血时可能感到不适或紧张,这可能会导致轻微反应。

严重反应严重反应是指在献血过程中或之后产生的需要特别关注的反应。

严重的献血反应相对较少见,只有百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的献血者会发生。

导致严重反应的原因可能包括:•过敏反应。

某些人可能对血液中的成分过敏,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

•压力反应。

献血时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导致严重反应。

•加速的心率。

献血时可能会出现心率加速的情况,导致严重反应。

预防措施献血时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确保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献血前一天晚上应该有睡足8小时的充足睡眠,并且在献血前吃足够的营养食物。

•确保饮食适当。

在献血前吃一顿丰富的早餐,尤其是含有高铁的食物,可以帮助减轻献血时的不适感。

•注意饮食。

在献血后的24小时内消除饮食上的食物引发的负担。

切忌喝酒,吸烟及吃油腻食物等,否则在献血后可能会引起恶心与胸口失重的现象。

•注意休息。

献血后或之后的48小时内,避免剧烈的运动或体力劳动,充分休息。

•如果献血者有过敏史或有哮喘病史等需要特别注意时,请自行带上做好预防性治疗药物,并告知献血工作人员。

结论献血反应是可以预防的。

由于大多数反应是轻微的,献血过程中的护理和支持通常可以处理所有的反应。

然而,对于那些可能出现严重反应的人,献血之前的小小准备可以大幅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处理措施
概述
• 在日常采血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 献血不良反应,虽然症状持续时间不长, 但影响很大,除给献血者带来痛苦外, 很容易摔伤,更重要的是在人群中造成 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广大群众的献血 积极性。 • 针对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预防,避 免发生献血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献血反应的分度
• (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 苍白、头晕目眩。 (2)中度: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 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 (3)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 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 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献血反应常见原因及分析
• 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精神紧张、 空腹献血、环境因素、过度疲劳、睡 眠不佳或身体不适、晕针晕血、采血 不顺利或穿刺疼痛 等等。 • 简要分析如下:
晕针晕血
•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 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 血是见血或者打针之类的情形,会有相当程 度的恐惧体验,并呈现独特的生理反应,这 是特点对象恐惧症的一种。属精神心理范 畴。
采血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欠佳
• 部分人对血液知识认识不足,害怕献血造 成后遗症;担心自己检测出乙肝、性病等, 隐私被暴露;怀疑采血器材消毒不严,采 血环境不洁,自己献血会被感染疾病。他 们心态敏感、多疑、易怒、不安,有安全 的需要和被尊重心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差或不良语言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 经过人体相应的感受器传入到大脑,并产 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变化。
献血后稍事休息
• 采血完毕,嘱献血者不要急于变换 体位,在原位休息3~5分钟后再慢慢 起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献血 反应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预防和护理献血是一种伟大的行为,可以拯救他人的生命,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它可能会导致献血者出现头晕、恶心、出汗、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厥。

预防和护理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至关重要。

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发生,首先需要做好献血者的评估工作。

在献血前,工作人员应当对献血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测量血压、心率、身高、体重等指标,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和献血的适宜性。

对于存在明显健康问题或不适宜献血的人员,应当及时劝阻其献血,并引导其就医和治疗。

对于适宜献血的人员,应当进一步告知他们献血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提醒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献血过程中,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关键在于保持献血者的舒适和稳定。

要保证献血现场的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避免献血者因为缺氧或过热而出现不适感。

要让献血者处于舒适的姿势,通常是让其靠在椅背上,保持身体挺直但不过于紧张。

在献血过程中,要及时向献血者提供水和轻食,帮助他们调节血糖和血压,减少不适的发生。

在献血现场应当配备急救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保障献血者的安全。

当献血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和处理。

要让献血者保持平静和放松,避免过度慌张和恐慌,以减轻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要让献血者保持适当的食物摄入和水分补充,帮助其尽快恢复身体的平衡。

需要调整献血者的体位,让其保持俯卧或者头低脚高的座位姿势,以有利于血液回流和血压恢复。

在献血现场的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对献血者进行监测和观察,密切关注其症状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

预防和护理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需要全面的工作和细致的配合。

献血机构和医护人员要做好献血者的评估和指导工作,确保献血者的身体状况适宜献血,并提供充分的告知和指导。

在献血现场,要保证献血者的舒适和稳定,同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

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SOP)1.目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时、有效,使献血者满意。

2.范围:采血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3.职责:3.1献血服务科主任负责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的管理工作。

3.2采血点的体检医师和护士共同负责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4.程序4.1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4.1.1大力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心情比较紧张的首次献血者,采血前应给其讲解献血常识,使其清楚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只会对身体有益;采血时可讲一些轻松的话,分散其注意力,让无偿献血者不再对献血产生畏惧心理;优化和改善献血环境,如装备电视机、音响等设备,尽可能使献血环境舒适、优美,相互交谈中,尤其在采血过程的对话中,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语气一定要轻松自如,这些都可减轻献血人员的紧张情绪。

4.1.2全面评估献血者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让献血者作好采血前的准备,并做到空腹、过度疲劳、睡眠不佳者不采,空腹献血:先让其喝些糖水,或吃些可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然后献血。

对过度疲劳或夜间睡眠差者要休息好后再献血4.1.3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减少采血中的不顺利现象,另外要仔细观察,早期发现献血者的各种献血反应的先兆,进行早期处理,以减少严重献血反应的发生。

4.2献血反应指征和分度:(a)轻度反应:心慌、面色苍白伴轻度出汗、头晕目眩等;(b)中度反应;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气促、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c)重度反应:晕厥、惊厥伴抽搐、大小便失禁、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等。

4.3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4.3.1停止采血。

4.3.2让献血者平卧,解开领部纽扣,使献血者保持呼吸通畅。

4.3.3让献血者多饮水。

4.3.4重症献血不良反应采取应急措施,若仍然不能缓解症状,及时与单位联系,大夫陪同就近送医院急救.。

5.术语:献血反应是一种以血容量突然降低导致相对血容量不足或精神紧张而导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献血反应的发生与多各因素有关。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一、无偿献血—注意事项:1、年龄限制:无偿献血的最低年龄为18岁,最高年龄则因地区而异。

一般来说,不超过60岁的成年人都可以参与无偿献血。

2、身体条件:献血者需要身体健康,没有感染疾病,如感冒、流感等。

另外,献血者不能有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疾病。

3、饮食要求:无偿献血前需要遵守一定的饮食要求。

应该在献血前6至8小时内正常进食,同时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还应该多饮水,以保持身体水分。

4、献血后的护理:献血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

献血后应该休息15分钟,以免晕厥。

接着,应该多喝水,多吃富含铁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恢复。

二、无偿献血—存在的问题:1、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献血对于身体健康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些人会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不愿意去献血。

2、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医院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解决血液短缺的问题,比如使用人工合成的血液等。

这也使得一些人认为献血已经不再是必要的行为,因此不再愿意去献血,但是这种认知是不对的。

3、献血制度的不完善:当前我国的献血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献血者的权益保护不够,一些献血站点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让一些人对献血的信心降低,不再去献血。

4、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

一些人开始更加注重自我保护,认为献血是一种风险较大的行为,因此不再愿意去献血。

5、宣传不足:当前我国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一些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献血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或者并不知道如何去献血。

如果能够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献血。

献血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献血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献血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关键词】献血者; 不良反应; 原因; 处理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由于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等出现献血反应是难以避免的[1],因此,注意预防和及时正确处理献血反应十分重要。

1 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1.1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发生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因对献血知识了解少、怕针、晕血导致心理紧张,自己献血时或看到别的献血者献血时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反应时,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不良反应,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抽搐、大汗等。

1.2 环境因素街头采血车空间相对狭小,空气流通不畅,而车外通常是环境嘈杂的街道,或者天气的过冷过热,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等,都容易使献血者产生压抑、烦躁的情绪,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所以一定要为献血者创造一个宽松温馨的环境,注意保持车内卫生,根据大气情况适当调整车内温度,与献血者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播放节奏平缓的轻音乐,推行人性化的服务,使献血者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身体因素空腹、饥饿、献血前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多会出现相对血容量不足或精神紧张导致症状的出现,还可因一次性血糖低而导致低血糖反应。

献血者容易出现心慌、出冷汗、头晕、不适,甚至昏迷。

献血者血液黏稠度高或穿刺针位置摆放不适,引起血流不畅,献血时间延长,使献血者情绪烦躁、紧张,易引发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晕车,献血时车体摇动,易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1.4 操作因素采血者穿刺操作不够熟练,穿刺时局部皮肤刺激引起强烈疼痛,致使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易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采血时止血带扎的过紧、拍打过重,使上肢局部毛细血管受损伤,造成皮下淤血、肿胀。

2 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措施2.1 加强献血健康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2],献血是安全、健康的,不会因献血而传染疾病,以此消除献血者顾虑。

献血中发生不良反映的原因和预防办法

献血中发生不良反映的原因和预防办法

献血中发生不良反映的原因和预防办法【摘要】预防和降低献血者发生献血反映,是显示采供血机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标志,是保护献血者在献血进程中避免意外发生的一个超级重要的环节,同时有效降低不规则采血量及血液的报废,更避免由于其引发的负面影响而给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带来必然困难的事情发生。

那么在日常的采血工作中,做好这项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

咱们通过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得出一些关于如何降低献血反映发生的心得和方式。

【关键词】献血者;献血反映;预防1献血反映献血反映是献血者在献血进程中,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引发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综合症。

其主要症状是晕厥、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一过性的意识丧失等。

可分为:①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惨白、头晕目眩;②中度:除轻型症状外,还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③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悸等。

2献血反映的原因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反映的主要因素,例如咱们常见的晕血和晕针。

献血者对献血或多或少都有必然的惧怕感,特别是第一次献血者。

有研究表明,第一次献血者的献血反映率显著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的献血反映率。

其原因主如果第一次献血者对献血的生理知识了解少,在献血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

空肚献血空肚献血者多有相对血容量不足,出现一过性血糖太低,而出现低血糖反映。

献血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献血环境和人员拥堵、声音喧闹、气温较高,使献血者心情烦躁,而诱发献血反映。

通过比较,咱们发此刻采血车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献血屋的发生率。

献血者体位由于流动采血车空间小,采血场所受限,献血者献血时多采取坐位,致使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降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而引发献血反映;献血者献血后起站过急、过猛,和迅速转换体位,也容易引发献血反映,其原因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压力感受器反射弧中断不能及时反射调节使血液沉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从而造成脑供血不足而致献血反映。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提供舒适安全的献血环境、严格执行体检标准、提高静脉采血技术等,都能有效防止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采取积极有效处理措施,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与安全,从而保证无偿献血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不良反应处理无偿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无偿献血地过程是否安全,是影响公民能否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应为献血者提供优质安全服务,围绕以保证无偿献血者安全这个核心,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要及时正确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

1.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引起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大致归纳有精神紧张、睡眠不佳、空腹献血、过度疲劳、晕针晕血、环境因素、语言刺激、害怕疼痛、对献血知识缺乏等,针对这些因素,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1.1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缺乏献血知识可导致献血者心理恐惧及精神紧张,特别是首次献血者。

为此,我们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板、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公民宣传《献血法》、介绍血液生理知识、无偿献血知识、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让公民知道健康、适龄、适量献血无损健康,科学献血更有益健康,一人献血全家受益,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发生血液传播疾病。

以此消除献血顾虑,增加献血信心。

对预登记献血的公民,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其疑问,讲解献血前的注意事项,如不要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起吃清淡饮食,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缺乏睡眠者要延期献血,有严重晕针晕血者不宜献血。

让献血者充分了解有关献血知识,消除紧张情绪,有效减少了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1.2提供舒适安全献血环境为献血者提供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安静整洁、环境优雅的体检、征询、献血、休息环境,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做到热情接待、态度和蔼、百问不厌、耐心解答献血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使献血者放松心情,消除恐惧,防止献血不良反应发生。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献血是一种善举,可以挽救生命。

少数情况下,献血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下面将讨论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献血不良反应是指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

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献血前饮食不当:献血前应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和饮酒。

如果献血者在献血前没有正确饮食,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和低血压,引起不良反应。

2. 献血器材不洁净:如果所使用的献血器材不洁净,可能会导致感染,引起发热和其他不适症状。

3. 献血者身体状况不良:如果献血者存在慢性疾病、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可能会增加献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为了预防和处理献血不良反应,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献血前饮食要健康:献血前应避免食用油腻食物、过量饮水和饮酒。

最好选择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食物。

2. 献血器材要洁净:献血机构应确保所使用的献血器材为洁净的,遵守严格的消毒程序。

3. 献血者要体检:献血者在献血前应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排除潜在的疾病风险。

4. 献血过程要监测:献血时,应对献血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和体温等生理指标,以及询问献血者的身体感受。

5. 处理献血不良反应:如果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献血过程,将其转移到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提高血压、输液等。

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可能是由饮食不当、器材不洁净和献血者身体状况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预防和处理献血不良反应,应加强献血前的饮食指导,确保献血器材的洁净和献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在献血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

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献血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可以帮助救助有需要的人。

然而,在进行献血时,有些献血者会出现不良反应,从而影响献血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机采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1. 紧张和焦虑:献血前,很多人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会导致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从而引起不良反应。

2. 饥饿和脱水:如果献血前没有及时进食和补充水分,会导致机体处于饥饿和脱水状态,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3. 身体状况不佳:如果献血者有疾病或处于生理期等特殊情况,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4. 血液采集过程:机采献血的过程中,有些献血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出汗等不良反应,这很可能是因为采血器操作不当或采血部位没有正确选择等原因导致的。

1. 准备充分:献血前要有充足的睡眠和充分的进食,以及及时补充水分,保证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2. 放松心情:献血前可以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紧张和焦虑。

3. 合理选血:机采献血者在选择献血血型时,应注意自身血型和免疫历史,避免选择会引起不适的血型。

4. 注意采血器操作:采血器应正确操作,避免提前停止采血、紧握握力器等不当操作。

1. 休息:如果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出汗等不良反应,可以先在采血现场休息一会儿,等待身体适应。

3. 补充营养:献血后还需要注意适当补充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要求。

4. 采取医疗措施:如果献血者出现复杂的不良反应,比如感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采取医疗措施进行救治。

结语: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但是在献血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出汗等,但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预防和处理方法来有效缓解。

希望献血者们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保证献血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1-06-01T10:12:41.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刘敏[导读] 献血反应恢复时间:所有发生献血反应者均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恢复时间与反应程度相关。

刘敏(鄂州市中心血站湖北鄂州 4360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6-0378-01 献血反应是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少量献血者发生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

主要反应有明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心慌气促、出冷汗,严重者出现晕厥、抽搐、甚至休克等。

作为无偿献血血液采集的重要方式之一,街头采血的流动采血车不可避免成为献血反应的高发场所。

在采血车内相对简陋、狭窄、拥挤的空间里,面对众多的初次献血者,如何做好献血者的心理疏导,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出现反应者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无疑对无偿鲜血的宣传和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5年5月—2007年5月鄂州市中心血站两台流动采血车采血9648人次,发生献血反应186人次。

发生率1.92%。

献血反应者年龄18-42岁,平均24.6岁,其中男性96人次,女性90人次。

2.方法:所有发生献血反应者均为按《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和金标法HBsAg快速血液筛查合格后献血的。

献血前经详细询问均无既往病史。

3.将献血反应者按反应程度分为三组。

轻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淋漓;中度:短暂性意识障碍,晕厥;重度:抽搐,休克。

结果
1.相关因素:献血反应中初次献血者180人次,占96.7%;轻度反应182人次,中度反应4人次,无重度反应;自述休息不好68人次,空腹献血37人次,精神紧张102人次,体质较差25人次。

2.献血反应与献血量:献血反应的发生与采血量(法定标准内)无明显关系。

献血反应者的平均献血量仅为125ml。

3.献血反应恢复时间:所有发生献血反应者均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恢复时间与反应程度相关。

轻度反应者未经药物处理一般在15分钟内恢复。

中度反应者经药物处理后也在30分钟内恢复且无任何后遗症。

讨论
1. 发生献血反应者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往往因多种因素混合而致,而与献血量的多少、性别等无明显关系[1]。

归纳起来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精神紧张:无偿献血虽已成共识,适量献血无损健康的道理也普遍被人们接受,但由于没有亲身经历,首次献血者总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顾虑和恐惧的心理,精神紧张也在所难免了。

1.2 休息不好:献血者因多种原因在献血前存在睡眠减少,质量差,体力疲乏未恢复时,容易发生献血反应。

1.3饮食不当:空腹献血是致头晕的主要原因。

不当饮食可增加献血反应的机率。

1.4环境因素:为方便市民的献血,采血车总停在繁华闹市和人流量大的区域。

而车内狭小的空间,混浊的空气,加之喧闹嘈杂的环境,无疑会使发生献血反应者大大增多。

1.5个体反应:体质较弱,有晕血史者常常发生献血反应。

1.6技术因素:采血人员技术不精练,穿刺缓慢,失败或动作粗劣可导致献血者剧烈疼痛,刺激献血者紧张情绪从而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2]。

2.很多献血反应是可以预防的。

为了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必须做到:
2.1宣传血液生理知识,解除献血者思想顾虑,消除其恐惧心理,减轻其紧张情绪。

2.2避免体力疲乏、空腹时献血。

2.3加强采血人员基本功训练,尽可能减少献血者痛苦。

2.4改善献血条件和献血环境,安排好献血秩序。

安静,稳定的环境会使献血者心情愉快,情绪安宁。

2.5体检医师把关,对个人体质较差者劝其不要献血。

2.6特别要警惕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应让献血者休息足够的时间后方可离开。

3.发生献血反应者轻度较多,中度极少,重度罕见,且一般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一旦发生不适时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保护性措施及时处理:
3.1医护人员要从容镇定,不要慌张,及时停止采血,让献血者平卧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取头低足高位,松开衣领处纽扣、领带及裤带,因条件所限不能平卧者应让献血者原位坐着并俯上身于双腿之上,将头自然垂于膝前。

3.2给献血者喝些糖开水,血压明显降低时要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静脉推注50%葡萄糖水50-100ml等。

3.3中重度反应者应密切观察保护,防止其摔伤或碰伤。

抽搐者应使用开口器,避免其咬伤舌头及口唇,并刺其人中等穴位或肌内注射镇静剂,及时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必要时转诊救治。

参考文献
[1]刘丽静,周淑珍.流动采血车献血反应现场处理的体会.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4(3);67.
[2]唐荣才,纪元鹏.街头无偿献血晕厥的因素分析及处理方法.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4(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