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设置导学案的目标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单元导学案编制

初中语文单元导学案编制

初中语文单元导学案编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单元导学案的编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如何编制一份科学、实用的初中语文单元导学案呢?一、明确单元导学案的目标单元导学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契合。

例如,在某个现代文阅读单元,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

学习目标要具体、可衡量,避免过于笼统。

例如,“掌握修辞手法”就不够具体,而“能够准确判断比喻、拟人、排比三种修辞手法,并能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则更为清晰明确。

二、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材通常按照单元来编排,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对单元内的课文、知识点进行整合,梳理出知识体系和教学重点。

比如,在古诗词单元,可以将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其风格、意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同时,将诗词中的意象、典故、格律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合理安排难易程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基础知识点,要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对于拓展性内容,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三、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单元导学案应包含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可以设计预习环节,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朗读课文等方式对新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课堂上,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安排课后拓展活动,如写作练习、课外阅读、手抄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设置分层练习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导学案中的练习应具有分层性。

基础练习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如字词的书写、文学常识的填空等;拓展练习则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如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导学案是指为教师提供的一种指导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通过导学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导学案呢?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学案设计方法。

一、目标导向法目标导向法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方法,它强调在设计导学案之前明确学习目标。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和任务。

通过这种方法,导学案能够更准确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二、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法是导学案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设计一些预习问题或阅读材料,让学生在上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课前预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导学案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图形化工具。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显示出来。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层次关系,设计相应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四、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导学案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示范演示法示范演示法是导学案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为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操作和演示,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际操作的材料或示范视频,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之,导学案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法。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备课并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工具。

通过合理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知道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二、调整学习内容和结构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性质,调整学习内容和结构。

学习内容应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层次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三、设置导引问题导学案中的导引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学习内容的关键。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置导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四、提供学习资源导学案编写时,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课件、多媒体资料等。

学习资源的提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扩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五、引导学习方式导学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提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六、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既要满足学习目标,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设计评价方法导学案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评价方法。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评价要求和评价方式,使学生知道学习的标准和要求,并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

八、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

学生可以通过写下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和提出建议等方式,对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九、不断修正和改进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需要教师不断修正和改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对导学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提高导学案的指导效果。

如何写导学案

如何写导学案

如何写导学案写导学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准备工作,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导学案的定义、编写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指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一份教学辅助材料。

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和建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导学案通常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编写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明确导学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2.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选择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设计学习任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学习任务和练习活动。

学习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

4.选择学习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以包括讲解、实验、讨论、观察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编写导学案: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要求,编写导学案的具体内容。

导学案应该清晰、简洁、有序,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三、注意事项1.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导学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进行合理设计,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导学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教具资源:导学案可以与教具资源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实验、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4.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还可以参考其他老师编写的优秀导学案,借鉴其经验和教学思路。

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教师可以提高导学案的编写水平,使其更好地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如何利用微课程设计导学案

如何利用微课程设计导学案

如何利用微课程设计导学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导学案中的应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步骤,结合微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设计。

3. 学生能了解微课程与课本知识点的衔接方式,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独立查找并筛选适合的微课程资源。

2. 学生能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导学案。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微课程学习的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导学案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微课程学习,增强自信心,培养勇于尝试、不断进步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微课程与导学案的设计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创新,但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的概念与分类- 微课程的优势与局限性- 微课程在导学案中的应用案例2. 导学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导学案的概念与作用- 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导学案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 微课程与课本知识点的衔接- 分析课本知识点,确定学习目标- 挑选适合的微课程资源- 将微课程融入导学案,实现知识点有效衔接4.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课程导入:介绍微课程与导学案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理论学习:讲解微课程概述、导学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查找微课程资源,设计导学案- 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导学案设计经验- 总结反馈:梳理课程要点,解答学生疑问5.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 教材第3章: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2节: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教材第4章:自主学习与导学案设计- 第1节:自主学习概述- 第2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1. 讲授法:- 用于讲解微课程概述、导学案设计原则与步骤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

探讨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有效设计

探讨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有效设计
f 四) 重视课后实践 英 语 是一 门 实用 实践 性很 强 的语 言学 科. 对于 以中文为母语 的中学 生而言 . 英语学 习 比较缺乏实践 的真 实氛围 英语课堂上 的 四十五分钟对 于英语 素养的培养来说 .是远 远不够的 . 加之班级学生 人数 比较多 . 学生在 课堂上进行英语实践 的机 会和时间少得可 以 忽略不计 . 很难得到理想 的学习效果 如何解 决这样 的学 习矛盾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 多开 展、 学生多参与一些课后 的英语实践活动 . 营 造英语学习氛 围. 不仅 限于课 堂 四十五分钟 . 还要贯穿 日常学习生 活始终 至于英语课后 实践活 动 , 开展 的形式 . 也是 多样性 的 . 比如 建立英语角 、 开展英语演讲 比赛 、 举办英语 晚 会等活动 .让学生在 轻松 愉悦的氛 围中学 以 致用 .感受英语 的魅 力 .培养英语 的语境语 感. 形成一定的英语素养 中学阶段英语教 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 良好英语素养 为 目的 . 激 发学生学 习英语 的 兴趣为手段 .可 以最 大限度提升英语教学效
学 羁 2 0 1 4 年 第 4 期
案、 同学之间讨论无果 的情况下 . 学生可 以向 教师寻求帮助解答 四个步骤在 预习的时候 应 该是循序渐进的。 在英语课前预习活动中 . 英语 教师应该 把交给学生学 习技 巧方法作为 实践重点 .引导学生 自己去探求 问题的答案 与解决方法 . 自主学习 在这个 过程 中 . 在英 语 教师只需要给予适 当的点拨 强调英语教 学课前 预习的重要性 .对于取得 良好 的英语 教 学效果 来说 至关重要 f 二) 认 真组织课 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英语素 养教育 的主要方 式渠道 课堂教学能让学 生充分认识和掌握 英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 .并在此基础上建 立一定的英语素养 因此 . 英语教师在英语教 学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专注 于课 堂教学 .积极 主动思考 , 踊跃 回答 问题 , 仔细 写学 习笔记 . 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英语素养 . 并 加以实践运 用, 参 与大量实 际交流 活动 , 如 建立英语 角 , 或者在网上加入英语聊天 室等 借助这些行 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 .教 师可 以帮助学生 养成 良好的英语学 习习惯 .了解并 能适应英 语教师的教学思维 在英语教学实践课堂上 . 师生的教与学密切 配合 .形成英语教学人人 积极参与的堂课氛 围 f 三) 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英语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世 纪 英 语教学活动 属于知识传播 的一种 . 而 知识 传播又是信息 传递的一类 , 也就是说 . 知识就是信息 信息因为传播载体 的不同而呈现不 同的 表现形式 .可 以说信 息的传 播表现形式是丰 富多样 的 这极大改 变了以往英语教学 中枯 燥的粉笔写黑板的黑 白教学模式 现代多媒 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 中的应用 .让英语教 学变得立体而丰富多彩 同样 的一个知识点 . 我可 以用现代 的多媒体设 备 , 以或文字 、 或图 片、 或声音 、 或视频 的形式 图文并茂地表现 出 来. 学生接受起来具体 而直观 . 提升 了英语教 学课堂的趣味性 . 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导学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导学案通过提供学习目标、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习内容和评价学习效果等功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本文将探讨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以便教师们能够更有效地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一、使用原则1.明确学习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即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和把握。

2.关联生活实际:导学案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增强学习内容的贴近度和可操作性。

通过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编写导学案时,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或探究性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4.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设计导学案的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任务。

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5.灵活运用:导学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不同灵活运用。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布局,如表格、图表、案例分析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注意事项1.导学案的合理长度:导学案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一页纸左右。

过长的导学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和阻碍学习的兴趣,因此应选取重要的内容进行编写。

2.措辞简洁明了:导学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文字和长句子。

语句通顺,表达清晰,以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

3.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过于困难,以免使学生望而生畏。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学习任务的数量和难度。

4.鼓励学生思考与讨论:导学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给予合适的引导。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深入思考。

高中数学怎么做导学案

高中数学怎么做导学案

高中数学怎么做导学案一、导学案概述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效地掌握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计合理的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下面将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介绍如何设计一份高效的数学导学案。

二、导学案设计要点1.明确学习目标:在设计导学案之前,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既包括知识性目标,也包括能力性目标和情感目标。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导学案,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分析学生特点: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合理设置任务:导学案中的任务设置要具有一定难度,既不能过于简单以至于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过于难以致于让学生望而却步。

任务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注重问题引导:在导学案中,要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通过问题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样化教学手段:在导学案设计中,应该多样化教学手段,结合讲授、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多种方式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6.注重知识迁移:数学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的学科,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

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提高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导学案实例分析下面以一道典型的高中数学题为例,设计一份导学案。

题目:已知函数$f(x)=2x^2-5x+3$,求函数在区间$[0,2]$上的最小值。

1.学习目标:了解函数的最小值概念,学会求解函数的最小值,并能灵活运用最小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特点:学生对函数最小值概念尚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加深理解。

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

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

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中学“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匡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编制的一份详细的学习指导案。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学“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一、导学目标的设定1.1明确学习目标:导学案的第一步是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师希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与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相一致,明确而具体,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1.2分解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将目标进一步分解为几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对应导学案中的一个学习任务。

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3设定评价标准:在设定学习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当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便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应当明确、客观,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学习内容的选择2.1根据教材内容: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应当与教材内容相一致,但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

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2.2结合学科特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方法,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当结合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

例如,在数学学科中,可以采用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量和解决;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3关注学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3.1合理安排学习步骤: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应当按照一定的学习步骤进行安排,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这样能够匡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2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互联网资源等。

大学教案中的目标设置技巧

大学教案中的目标设置技巧

大学教案中的目标设置技巧目标设置是教案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大学教案中的目标设置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设计教案前首先要明确的内容,它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设置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教学目标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不过高也不过低。

目标过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目标过低则可能使学生缺乏积极性。

2. 具体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明确要求学生在某个方面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以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很清楚地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3. 可测量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是可以被评估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测评,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 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是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三、目标设置的技巧1. 分解目标:将大的目标分解为更小的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实现总目标。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目标,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综合目标设置:将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素素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能力的培养者和品德的塑造者。

3. 师生共同制定目标: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主动性和责任感。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四、目标设置的案例分析以一堂大学英语听力课为例,目标设置如下:总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英语听力的能力,能够听懂并理解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对话和短文。

分解目标:1. 学会听懂对话中的关键信息。

2. 学会听懂短文的主旨和大意。

主题班会教案: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

主题班会教案: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

主题班会教案: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人才,而学习的重点在于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要有逐步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不断地学习将目标逐步达成,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本篇文章将围绕主题班会教案来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学科、能力、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规定目标。

目标的实现需要考虑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学生特点及学生自身的素质等方面因素。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既符合年级、科目、教学内容的特点,又符合教学进度要求。

它不是单纯的思想愿景,而是具体可实现的,针对性强、明确具体、可量化的预期效果。

二、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要依据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实施、评价。

一方面,教学目标可以促进教育者确定教育方向,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充足的追求精神和持续动力。

另一方面,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还能够:1、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合理的教学目标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看似简单的教学目标也是一个细节把握的问题。

只制定适合且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让数位学生成长。

4、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育教学本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学生有效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和学习效果。

三、如何科学设置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业务是从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倾听学生的声音并积极回应。

因此,教师应该在学期之初或者课程之前先了解学生的素质、经验、兴趣、和学习方式等,为学生设置适合他们的目标。

2、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首先确定自己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既能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一、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指针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编制的一种学习指导材料。

它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重点、学习步骤、学习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二、导学案的编制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编制导学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本课程中希望学生达到的知识理解、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

2. 设计学习任务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设计适当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提炼学习重点在制定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提炼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是指在本节课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技能或者方法。

4. 制定学习步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步骤。

学习步骤应包括引入活动、讲解示范、学习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 设计学习方法在制定学习步骤时,教师还需要考虑适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运用的各种学习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6. 完善导学案内容在完成以上步骤后,教师需要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审查和完善。

确保每个环节的设计合理、有针对性,并符合教学要求。

三、导学案的使用1. 在课前使用导学案可以作为预习材料,在课前向学生发放,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目标和重点。

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导学案,调动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 在课堂使用导学案可以作为教学的指导和支持材料,在课堂上被教师使用。

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践和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3. 在课后使用导学案还可以作为课后复习和巩固的材料。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自主进行课后巩固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导学案的价值导学案的使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方法

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方法

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方法在编写教案时,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旨在明确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指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

本文将介绍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方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种类型。

知识目标关注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技能目标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情感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编写教案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明确所设定的目标类型。

二、思考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

通过学生先前的学习成果评估、课堂观察或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相衔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挑战。

三、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层次性,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推进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目标中使用动词,例如“理解”、“应用”、“分析”等来表示不同的认知层次。

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评价性的动词如“评价”、“判断”等来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和分析。

四、确保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教学目标需要具体而明确,避免使用模糊的描述。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学习的方向,同时也方便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使用明确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确保目标的可衡量性。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是设置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案例、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六、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相匹配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应该相互匹配,相互支持。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的基石,三者之间应该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协调。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确保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什么是导学案

什么是导学案

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某一课题前预习、自主学习或复习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导学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内容。

通过导学案的使用,教师可以提前规划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更好地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导学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介绍导学案的编写要点。

一、教学目标导学案的编写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完成导学案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要与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每个导学案一般只设置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二、学习内容导学案的编写要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布置和引导。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和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合理安排和层次结构,避免信息的冗余和学习内容的过多。

三、学习任务导学案的编写要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习任务可以是问题导向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

学习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四、学习方法导学案的编写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在导学案中可以推荐一些学习工具、书籍或网站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同时,要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做好笔记、如何阅读和理解文章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五、学习评价导学案的编写要包含学习评价的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

评价方式可以是小测验、课堂讨论、作业布置等形式,旨在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通过学习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

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

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导学案是一种课前准备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它通常由老师精心设计,包括学习目标、导入问题、学习任务和评价等要素。

本文将介绍导学案的一般构成以及学习目标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一、导学案的构成导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的核心,明确了学生在本节课中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通过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学习的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2. 导入问题:导学案通常会以一个或多个导入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导入问题可以是一个情境、一个案例或一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并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3.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导学案中的重要部分,它们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学习任务可以包括单独思考、小组合作、实地观察等多种形式,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总结。

通过学习评价,可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为下一步的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二、学习目标的作用学习目标在导学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目标了解到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明确自己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能够更加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习目标往往与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兴趣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

当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对学习内容更加感兴趣。

再次,学习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的依据。

教师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同时,学习目标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教案中如何设立具体的课堂目标

教案中如何设立具体的课堂目标

教案中如何设立具体的课堂目标在教案中,设立具体的课堂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指导教师制定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的学习。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如何设立具体的课堂目标。

一、明确目标的重要性设立具体的课堂目标对于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既定的学习成果。

同时,明确的目标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意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确定目标的具体要求1. 考虑学生的先前知识和能力水平在设立课堂目标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先前知识和能力水平。

对于已经掌握一定知识的学生,目标可以更为具体和挑战性;对于初学者,目标则应该相对简单和容易实现。

2. 考虑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案中的课堂目标应该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相一致。

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课堂目标。

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并贴近所在学校或地区的课程标准,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当地的教学要求。

3. 从学生角度出发设立课堂目标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同时,目标还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具体而明确设立课堂目标时,应该尽量使目标具体而明确。

目标应该具备可观察性,即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判断目标的达成程度。

同时,目标也应该是量化的,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对学习进度有清晰的认知。

三、设立课堂目标的步骤和方法1. 分析教学内容和背景在设立课堂目标之前,教师需要充分分析教学内容和背景。

通过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确定所需要达到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通过了解教学背景,教师可以确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目标的设立提供依据。

2. 制定具体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教师可以制定具体的课堂目标。

目标应该明确描述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同时要求具备可观察性。

例如,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准确地解答特定类型的问题,或者能够独立完成某项实验操作。

“导学案”实施细则

“导学案”实施细则

“导学案”实施细则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编写的一种教学指导案例。

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详细介绍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一、设计导学案的目的和原则1.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1.2 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导学案,以促进个性化学习。

1.3 强调任务导向:导学案要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导学案的编写和组织2.1 结合教学内容:导学案的编写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突出重点、难点和扩展内容。

2.2 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导学案中应包含多种教学活动,如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导学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导学案的实施方法3.1 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在实施导学案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注重引导与反馈:教师在实施导学案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导学案的评价和反思4.1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2 教学过程反思:教师要定期对导学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4.3 学生学习反馈:教师还应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五、导学案的优化和创新5.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导学案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保持教学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导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4

导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4

导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 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教师需而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泄位。

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

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如果目标确左的不适度, 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岀重难点。

(二)知识链接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麗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淸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左学习范用、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四)学法指导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

如数学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

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现代教育中,导学案已经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文档,旨在引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下面将介绍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方法。

一、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对一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和梳理的教案形式。

它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导学案的编写步骤1.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2. 教学准备:确定所需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并组织好,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流畅性。

3. 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

包括导入环节、知识讲授、示范演示、实践练习、巩固与拓展等环节。

4.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

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价: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明确学生达到何种程度为达成教学目标。

评价方式可以有测验、作业、讨论贡献等不同形式。

6.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三、导学案的使用方法1. 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导学案进行教学准备,并按照导学案的内容逐步展开课堂教学。

导学案提供了教学的大纲,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使用导学案: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教学研讨使用导学案:导学案还可以作为教研活动的参考资料。

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评估教学的效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1. 介绍导学案的概念和作用(200字)导学案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工具,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之一。

它通过提供问题引导、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及相关学习资源等内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 导学案的设计要素(300字)2.1 学习目标:导学案中应明确列出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2 学习任务:合理设置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探究和实践操作。

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学习过程:导学案中应包含学习过程的详细步骤安排,以便学生能够按照指导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2.4 学习资源:导学案应包含所需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资料、课件等,方便学生进行知识查找和扩展阅读。

3.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300字)3.1 明确性原则:导学案中的内容要明确具体,不模糊、不含糊。

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和要求。

3.2 渐进性原则:导学案的设计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每一环节都应是前一环节的延伸和拓展。

3.3 启发性原则:导学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开放性原则:导学案应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300字)4.1 课前使用: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准备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4.2 课堂使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完成。

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思考和讨论。

4.3 课后反馈: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和思考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设置导学案的目标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受学校教研室委托,让我做这一期的专题教研:如何有效设置导学案的目标。

说真的,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同时内心非常惶恐。

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做完了作业,等待老师批阅时的心情一样。

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检验,效果非常好。

同时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设计课时学习目标是教师设计导学案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前提,是一堂课学习的灵魂所在。

目标制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什么是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目标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专门探讨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设计学习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设计学习目标的建议、设计学习目标的步骤当我们在设计学案时,是否深入地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有何关系?我们设计的学案能否让学生清晰地知晓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这都需要我们弄清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看起来很相似,教学中常常混为一谈,但二者意思并不相同。

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主体不同。

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写给教师看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使用专业性的词语、概括性的词句,只要教师能看懂就行。

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通过学习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

学习目标是写给学生看的,而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看,所以学习目标的表述要更具体、准确,可操作性要强。

由教师把握的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案中,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去设计,就是所谓的“三维目标”,而在导学案中出现的学习目标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渗透,不单独作为学习目标向学生出示。

(弄清楚了什么是学习目标,那么在设计目标时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地方呢?)二、设计学习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1.目标设计行为主体要明确、具体,不能混乱比如:(1)通过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学习目标主体是混乱的。

第一句行为主体是学生,第二句就不是学生,可以判断行为主体是教师,它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内容。

做为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这里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

2.别把目的当学习目标这是属于目标设计层次的问题。

把教育方针或教育目的当成课时目标,或者把课程目标当成课时目标来制定了。

比如: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培养全面的人才,这是国家层面的一级目标。

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之下又分为学年(学期)目标,接着是单元(主题)目标,最后才是课时目标。

所以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或课程标准,放进课堂里,课堂哪能“装得下”,即使敢于“装得下”也都成了对的不明、错的不白的“正确的废话”了,对学生学习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3.目标行为动词不恰当案例:掌握库仑定律。

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

像“了解、掌握、理解、认识、培养、激发、提高、学习”等动词在具体目标设计时使用频率非常高,这些都是过去大纲、教参中常用的,但是这些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评价时难以操作。

这个的确是相对复杂一些的东西,所以问题更普遍一些。

比如“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了解?具体是指能“说出”还是能“辨认、识别、背诵、”?比如“培养”,是指“养成”还是“形成”、“具有”?如果我们把上面的目标做一些改变。

比如:1.记住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2.知道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3.会应用库仑定律计算简单问题这样,目标明确、可操作性比较强。

这些东西,在新课标里都有,所以还要多去研读课标,最好把课标中各学段的学习目标能贴到教学材料上,常看常对照,达到理解和灵活运用。

4.目标陈述要规范平时在教学中,难免有很多时候设置的学习目标的描述不规范。

例如:能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会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经过改编,学生(行为主体)通过实验(行为条件)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能初步运用(行为动词)欧姆定律计算简单问题(表现程度)两项比较,你就会发现两者的优劣。

很多时候往往省略行为主体或者行为条件,这样做的前提是不引起歧义。

但作为高效课堂上学生使用的导学案来讲,如果能有行为条件,或者需要学生达到的程度,写得具体一些,可能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更大一些,操作性更强一些,而且更能体现分层次的要求。

(面对这些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如何能更好的设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供您参考。

)三、设计学习目标的建议(一)合理设置三维目标现在的教学过程,都强调三维。

在教师进行三维目标设计时,其呈现的形式往往有两种:一是整合呈现。

在目标中不细分三维。

它把知识、能力、情感等维度的内容都融在一个目标中。

《楞次定律》1.记住楞次定律的内容。

2.能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

3.能解释楞次定律中“阻碍”二字的确切含义。

4.有兴趣参与实验,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索和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二是分离呈现,比如必修2《功》一节课的目标:把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离来陈述。

【知识与能力】1.知道功的概念,能利用功的一般公式进行功的计算。

2.知道总功算法,能计算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过程与方法】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能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从而认识到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

3.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4.能运用功和功率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功和功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2.了解并体会机械的使用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及其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贡献,关注并思考有关机械使用的热点问题。

在现阶段,课时目标大多以分离形式呈现,特别是教学目标。

但是作为导学案的学习目标,采取第一种整合呈现的形式比较适合。

在导学案的学习目标中,不细分三维,不是不要三维,而是因为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它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就像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的概念,是不能彼此分开呈现的。

过去我们把知识只是当成结果,当成不可更改的真知去学习,认为书本上的都是千真万确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殊不知,真理都是相对的,更何况书本上这些九牛一毛的东西,当一个知识由前人总结出来,再有人把它整理出来,再到编者编辑、印刷、出版、发行,最后到了读者那里早就是过时的东西了。

我们永远以这些过时的东西为学习的结果,什么时候能触及科学的前沿?什么时候能超越前人?什么时候能有所创造?所以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结果,它更是一个过程,是学生借以形成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载体和工具。

正像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知识除了探究,没有任何意义。

新课程在知识的学习中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那就是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带有每个学生真情实感的体验。

可以这样讲,每一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也都有一种体验,这是相伴相生的。

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只不过它是隐性的,有时更难表达和把握,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维度。

三个维度总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实现某一目标维度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其他目标维度的出现。

另外,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具有长远性的特点,融到每节课时,要尽可能从微观外显的层面来表达这种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更能感受得到。

像上例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不是课时目标能“装进去”的,也无法在课堂上真正实现这种大而空的要求。

比如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这个目的的陈述,可以具体到“通过从身边的小事,比如: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显性和隐性、预设与生成等结合的问题。

(二)设计学习目标要有层次需要强调的是,课程标准是个最低标准,在实际设计中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设计余地。

在导学案设计时,对学习目标的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个体间差异。

所以从行为主体、行为动词到表现程度都要尽可能体现层次差异,给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选择,以促进所有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当然这给设计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并非不可行。

另外,如果大家留意观察一下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就会看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维度的要求中都体现了三个层级。

比如知识与技能维度: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过程与方法维度: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迁移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

(这个表格,是新课标分别从三个不同的维度,以及同一纬度不同层级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单就知识维度来讲,可以看出目标要求从简单(了解)到复杂(应用),复杂的以简单为基础,是逐级提升的,(而且每个维度又细分了具体的行为动词,比如: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有: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等。

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有:解释、说明、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区别、提供、推断、整理、知道、识别等。

应用水平的行为动词有:设计、解决、检验、计划、总结、证明、分析、探讨、研究、选择、发现、归纳等。

)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分层设计学习目标的重要参考。

(这个表格在新课标里都有,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举个例子,我《加速度》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时是这样的:1.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2.能用公式a=进行定量计算.3.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在行为动词的使用上,体现出了解-理解-应用等不同层次要求,目标要求逐级提升。

其中学习目标的第3条,就是针对学习的尖子生设计的。

而作为学困生来讲,能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具备初步技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就是很大的胜利,要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三)学习目标的陈述要规范比较规范的目标陈述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按照英文第一个字母排序简称ABCD目标陈述。

(规范陈述目标第一要做的是)1.指明行为主体。

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即使省略也是明确指向学生的行为。

因此像过去“使学生……”、“培养学生……”、“教会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等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