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设置导学案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设置导学案的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受学校教研室委托,让我做这一期的专题教研:如何有效设置导学案的目标。说真的,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同时内心非常惶恐。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做完了作业,等待老师批阅时的心情一样。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检验,效果非常好。同时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设计课时学习目标是教师设计导学案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前提,是一堂课学习的灵魂所在。目标制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什么是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目标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专门探讨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设计学习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设计学习目标的建议、设计学习目标的步骤
当我们在设计学案时,是否深入地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有何关系?我们设计的学案能否让学生清晰地知晓一节
课的学习目标?这都需要我们弄清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看起来很相似,教学中常常混为一谈,但二者意思并不相同。
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主体不同。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是写给教
师看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使用专业性的词语、概括性的词句,只要教师能看懂就行。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通过学习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学习目标是写给学生看的,而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看,所以学习目标的表述要更具体、准确,可操作性要强。
由教师把握的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案中,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去设计,就是所谓的“三维目标”,而在导学案中出现的学习目标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渗透,不单独作为学习目标向学生出示。
(弄清楚了什么是学习目标,那么在设计目标时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地方呢?)
二、设计学习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1.目标设计行为主体要明确、具体,不能混乱
比如:(1)通过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学习目标主体是混乱的。第一句行为主体是学生,第二句就不是学生,可以判断行为主体是教师,它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内容。做为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这里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
2.别把目的当学习目标
这是属于目标设计层次的问题。把教育方针或教育目的当成课时目标,或者把课程目标当成课时目标来制定了。
比如:让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培养全面的人才,这是国家层面的一级目标。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之下又分为学年(学期)目标,接着是单元(主题)目标,最后才是课时目标。
所以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或课程标准,放进课堂里,课堂哪能“装得下”,即使敢于“装得下”也都成了对的不明、错的不白的“正确的废话”了,对学生学习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3.目标行为动词不恰当
案例:掌握库仑定律。
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
像“了解、掌握、理解、认识、培养、激发、提高、学习”等动词在具体目标设计时使用频率非常高,这些都是过去大纲、教参中常用的,但是这些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评价时难以操作。这个的确是相对复杂一些的东西,所以问题更普遍一些。比如“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了解?具体是指能“说出”还是能“辨认、识别、背诵、”?比如“培养”,是指“养成”还是“形成”、“具有”?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目标做一些改变。比如:
1.记住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知道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3.会应用库仑定律计算简单问题
这样,目标明确、可操作性比较强。这些东西,在新课标里都有,所以还要多去研读课标,最好把课标中各学段的学习目标能贴到教学材料上,常看常对照,达到理解和灵活运用。
4.目标陈述要规范
平时在教学中,难免有很多时候设置的学习目标的描述不规范。
例如:能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会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经过改编,
学生(行为主体)通过实验(行为条件)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能初步运用(行为动词)欧姆定律计算简单问题(表现程度)两项比较,你就会发现两者的优劣。很多时候往往省略行为主体或者行为条件,这样做的前提是不引起歧义。但作为高效课堂上学生使用的导学案来讲,如果能有行为条件,或者需要学生达到的程度,写得具体一些,可能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更大一些,操作性更强一些,而且更能体现分层次的要求。
(面对这些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如何能更好的设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供您参考。)
三、设计学习目标的建议
(一)合理设置三维目标
现在的教学过程,都强调三维。在教师进行三维目标设计时,其呈现的形式往往有两种:一是整合呈现。在目标中不细分三维。它把知识、能力、情感等维度的内容都融在一个目标中。
《楞次定律》
1.记住楞次定律的内容。
2.能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
3.能解释楞次定律中“阻碍”二字的确切含义。
4.有兴趣参与实验,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索和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
二是分离呈现,比如必修2《功》一节课的目标:把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离来陈述。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功的概念,能利用功的一般公式进行功的计算。
2.知道总功算法,能计算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过程与方法】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能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从而认识到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
3.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4.能运用功和功率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