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世界中的人类生存困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理性世界中的人类生存困境

长期以来,研究者大多从政治、经济层面来揭示《雷雨》的主题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雷雨》主题的认识。其实,从《雷雨》的内容来看,曹禺在注重社会政治、经济等层面对人的影响以外,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非理性世界,特别是人的生存困境,即主要表现了非理性世界中人类生存的困境。

标签:雷雨;非理性;生存困境;再认识

“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一直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因此启蒙话语在中国作家笔下也一直处于强势地位,除了鲁迅等少数作家以外,很少有人对人的存在作形而上的探寻。《雷雨》自发表以来,虽然以其表现的深广、感情的激越以及主题的复杂在中国话剧史上取得了经典性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大多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来揭示其主题内涵,认为它暴露了封建性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王瑶、唐驶等几位有影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大家都持这一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雷雨》主题的认识。其实,从《雷雨》的内容来看,曹禺在注重社会政治、经济等层面对人的影响以外,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非理性世界,特别是人的生存困境。本文试图从《雷雨》特殊的话剧形式、复杂的人物形象以及神秘的戏剧氛围等方面来探讨曹禺对非理性世界的体认和对人生存困境的关注,以期从更深层次来把握《雷雨》的主题内涵。

一、“序幕”和“尾声”的意义

话剧《雷雨》是由四幕剧外加“序幕”和“尾声”组成的,以前人们在考察文本时,大多注意它的主体部分,而很少留意“序幕”和“尾声”。其实,曹禺对“序幕”和“尾声”的钟爱不亚于主体部分。曹禺非常重视“序幕”和“尾声”,即使为着演出考虑,也不忍心把它们删去,其原因就在于首先它们具有强烈的戏剧功能,曹禺说:…序幕’和‘尾声’……仿佛有希腊悲剧Chorus一部分的功能,导引观众的情绪进入更宽阔的沉思的海。”

“序幕”和“尾声”把一件错综复杂的罪恶推到十多年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周朴园)到某教堂附设的医院内探视两个患了精神病的老人(繁漪和侍萍)的沉重故事,被姊弟两人童稚的声音冲淡,十多年前的汹涌激荡,被安详平和的场面代替,人们忘记了先前的罪恶,际着悲悯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切。序幕一开始的场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肃穆、寂静的环境,甚至有一种神秘的恐怖,经由场景的渲染,反观故事本身,我们在一片苍茫里失语,这种失语大多是由于对生活的繁复、玄秘的元可解说,一种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慨叹便油然而生。再来看一下尾声:

开幕时舞台黑暗,只听见远处教堂合唱弥撒声同大风琴言……

老妇至窗前,慢吞吞地拉开帷幔,痴呆地望着窗外。

老人又望一望立在窗前的老妇,独身坐在炉旁的围椅上,呆呆地望着火,这

时姑乙在左边长沙发上坐下,拿了一本圣经读着。

舞台渐暗。

这些描写,显示着生命归于沉寂,万物进入消歇,年轻的一代在命运面前或死亡或出走,只留下年老的一代,独自面对人生的无常,体验命运的拨弄。这种神秘的氛围,造成了《雷雨》对非理性事物的憧憬,对命运不可知的无奈。

从时空的角度来看,“序幕”和“尾声”既可以给观众(读者)造成一种“欣赏距离”,又可以引起人们对命运无常的遐想。“因为事理变动太吓人,里面那些隐秘不可知的东西对于现在一般聪明的观众情感上也仿佛不易明了,我乃罩上一层纱。那‘序幕’和‘尾声’的纱幕便给了所谓的‘欣赏的距离’。这样看戏的人们可以处在适中的地位来看戏,而不至于使情感或者理解受了惊吓。”从时间上说,前后相差十年,十年前的激烈震荡,十年后早已化为陈迹。这十年是青年人死亡的震荡被逐渐沉淀的十年,同时又是老一代对过往忏悔、追问以至沉思的十年,抑或是以病态的精神来逃脱、规避的十年。从空间上来说,“序幕”和“尾声”的故事情节仍然发生在十年前的周公馆,不过此时这里已卖给医院,但是原来事件的参与者(周朴园、繁漪、侍萍)仍未能离开此地,尽管他们都曾企图逃出这个地方,结果又都被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推回到这里。人的挣扎的无望、斗争的徒然更加促使人们向不可知的命运趋近。这种安排,让人战粟地感觉到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高悬,人类的每一步前行都如履薄冰,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

“序幕”和“尾声”的存在是对《雷雨》故事本身的超越,它给人们造成一种辽远空疏的距离,为观众(读者)选取了一个俯视的角度。在这样一种角度下,一方面,观众(读者)和作者一样,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憧憬,另一方面,观众(读者)又超然物外,用一种悲悯的态度和眼光,注视着那些在非理性事物面前彷徨无告的可怜的人们。

二、人类的困境与挣扎

《雷雨》艺术地呈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由于文化与个体的矛盾,灵魂与肉体的冲突,现实与理想的反差,现代人在生存的困境中艰难地挣扎着,时常演绎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悲剧,并进一步使现代人陷入无法逃脱的苦难和深层的孤独之中。

“每一种文化形式一经创造出来,便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成为生命力量的磨难。”文明的诞生必然引发种种规约的制定,借此保护人类,抵御自然和调节人际关系。但是当一条规约被确定下来以后,秩序就决定了一切,人的生命活力和鲜活的个性就会被僵化的规约所限制。“因而,人在他们引以自傲的能够创造‘文化’的这一上帝般的特性中,不但没有感到幸福,相反却感到了囚笼般的压抑。这意味着,人一旦觉醒,首先所面对的是文化规约给他带来的种种苦难,由是,文化与个体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雷雨》就深刻地表现了文化规约下人类的生存困境与挣扎。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整个悲剧事件的肇始者,是自私、冷酷、虚伪的封建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的典型。长期以来,周朴园曾作为封建资本家的典型遭到无情的批判和挞伐,但是。我们的问题是:周朴园本身有没有产生悲剧的可能?或者换句话说,周朴园有没有值得我们同情的地方?回答显然是肯定的。周朴园年轻时曾经留学德国,受过现代个性主义观念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他追求爱情的自由和婚姻的自主,曾不顾家庭的反对,大胆地与侍女侍萍相爱,并生下两个儿子。但在传统观念和封建家庭的压力下,他抛弃了侍萍,与贵门小姐结婚。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偶然的举动,实际上则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周朴园是在封建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长大的,封建伦理纲常、门第观念等种种文化规约,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影响,于是在权势与爱情之间他选择了权势;另一方面,他毕竟受过西方民主自由观念的影响,抛弃爱情而屈就权势,就意味着对自己曾经的信仰的放弃,这就必然导致他内心的痛苦与不安,再加上以后生活的诸多不如意,因此灵魂的孤寂促使他常常念及侍萍,表现出亲手打碎心爱之物的那种后悔。在第四幕里作者又表现了周朴园对不可知命运的恐瞑,以及由此引起的与他平日专横、霸道完全异样的精神状态——衰老、软弱、萎缩等,脱去阶级的外衣,展示了作为人的周朴园的本色:

周朴园:……(严重地)在外面淋了一晚上的雨,说话也非常奇怪,我怕这不是好现象。——(觉得不好的恶兆来了似的)我老了,我愿意家里平平安安地……

并且当他以为以前的私密已经被别人知道时,还表现出了道德上的痛苦和忏悔,他说出一切真相,要周萍认母,为维持家庭的完整作最后的挣扎。而当挣扎无效,年轻的生命一一崩溃时,他则只能听天由命:

周朴园:(寂静,自己觉得奇怪)年轻的反而走我们前头了,现在就剩下我们这些老(的)……

剧作最终显现出在“残忍”宇宙之下他所处的真实处境——他也是一个被命运预先判决的可怜人物。“尾声”中曹禺又特意安排他在十年后出现:苍老的周朴园无限悔恨,一人绝望地承担着命运的残忍,所有悲剧的重荷……在所有人或死、或疯、或走之后,只剩下他自己清醒地面对着残酷的往事。十年前他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家里人也只有我一个人还在醒着”,竟在冥冥之中成了人类无法逃脱生存困境的谎言。

繁漪的形象也深刻地体现了这一内涵。繁漪是追求个性解放的“五四”新女性形象,曹禺说她最具“雷雨”性格,“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那么,是什么促使繁漪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两方面的分析:首先,在婚姻上,周朴园是在极端自私的心理基础上与她结为夫妻的。婚后她被幽禁在周公馆里,严酷的道德和封建家长的威严统治着她,使她青春的生命逐渐枯萎。这种状况对于追求个性解放的“五四”新女性来说,是绝对不能忍受的。其次,在深层次上,繁漪显然不是从反对封建文化思想的高度来反抗周朴园的,她只是从自身最鲜活的感性出发来反抗压抑自己的一切,确切地说,是生命的本能驱使着繁漪走向最“雷雨”的反抗。因为她在一个没有人气、令人窒息的周公馆里过着一种“非人”的生活。正是长期得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