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5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22课 手指 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22课 手指 教案

22.手指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创办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注意用语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22 《手指》教学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22 《手指》教学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22 《手指》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能够理解文章主题,抓住中心思想;–能够感受文章中描述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读懂课文,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通过朗读、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够在思维和语言上进行合作,发展语言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懂得感恩,珍惜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能力,关注身边的生活细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文章主题,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抽象情感,拓展课文内涵。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整理教学资料,准备教学用具;2.检查课堂设备运行情况;3.确认学生的课文预习情况;4.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教学秩序。

导入1.利用图片或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简短问答,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3.进行预备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引入课文主题。

学习过程1.第一遍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教师解释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猜测意思;3.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理解课文段落;4.学生进行个人阅读,表达课文中引发的情感;5.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段落,加深理解。

拓展延伸1.学生就手指的作用进行讨论,达到拓展课文认知的目的;2.组织学生进行手指创意活动,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学生展示创意成果,互相欣赏交流。

课堂小结1.教师对课文中重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2.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和体会;3.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4.布置课下作业。

四、课堂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观察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情况,评价学生合作精神;3.对学生参与拓展活动的创意和表现进行评价;4.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个性化评价。

五、课后作业1.完成《手指》课文试题;2.创作手指作文,发挥想象力;3.阅读相关文章,写出自己的感想。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人教版】五年下文22 手指精选教课【教材剖析】是丰子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山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趣风趣的言详细描绘五根手指的不一样的姿和性格。

最后了然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假如能一致,成一个拳,那就根根实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弱、美丑之分了” 。

文章言趣风趣,构清楚,主明突出。

全文五根手指不一样的姿和性格行描绘,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绘声绘色、性格截然不一样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精文,篇文的目的是:在认识文主要内容的基上,感觉文中趣的言,五根手指的不一样特色,领会手指我的启示,认识作者采纳的表达方法。

教课篇文,要点感觉文中趣的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些特色的。

点是悟此中的道理。

教课目1. 自主学字,学会“拇、弦”等 14个会字,理解字,字形;正确写“拇、搔”等 15 个会写字;正确写“搔痒、窈窕、憎、养尊”等。

2.默文,感觉言的趣,归纳文主要内容,认识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认识五根手指的不一样特色,认识作者描绘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想到生活中的人,悟文含的道理,感悟人生真理。

教课要点:感觉言的趣,认识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认识五根手指的不一样特色,认识作者描绘手指的方法。

教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想到生活中的人,悟文含的道理,感悟人生真理。

教课程一、情境 , 入新:1.底吸取:同学必定特别喜猜吧,老你出一个,底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两棵小十个杈,不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会画,每日干活不。

” 猜到底了?(你真明,底就是手。

)2.沟通:同学,你每一个人都有一双灵便的小手,你用双灵便的小手写字、画画、琴、打球⋯⋯你或用双灵便的小手帮助人而获得老的表,你或用双灵便的小手调皮惹被爸批⋯⋯ 双手上着十个手指,你仔察些手指?(学生自由言。

)你专心思虑些手指?(学生自由言。

)通察和思虑你什么?(学生自由言。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以作者的视角,从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我们手中的手指,让学生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身体的思想感情。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深入浅出,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手指的详细功能和特点,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手指的多功能性,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身体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身体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用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作者对手指的深入浅出的描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指的形态和功能。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课堂上,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手指的图片、视频等。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课堂板书。

3.教学用具:准备手指模型等教具,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指的形态和功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形态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手指的了解,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创办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注意用语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设计一:22.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三、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 手指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 手指优质教案

22.手指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创办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注意用语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会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讲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手指的结构、功能及重要性。

4.能用所学知识描述手指的作用,体会手指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识记并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3.认识到手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

2.让学生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A. 导入1.师生共同欣赏手指的图片或手势,引出“手指”话题。

2.引导学生谈谈手指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B. 学习课文1.师生共同阅读《手指》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讨论。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C. 深化学习1.老师介绍手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手指的构成。

2.讨论手指的功能,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手指的认识。

D. 回顾梳理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手指的观点,展示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背诵《手指》课文。

2.简单绘画手指的结构。

3.思考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写下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关注和珍惜自己的手指,明白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 教学设计

《手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拇、弦”等13个字,会写“拇、搔”等15个字;正确读写“搔痒、接触”等9个词语。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联想生活中与五根手指相似的人物。

3.感受文中介绍手指时有幽默风趣的语言,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了解五根手指的形态、特点和作用,联想生活中与五根手指相似的人物。

三、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人生哲理。

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猜谜语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们仔细观察过它们吗?说一说你最了解哪根手指?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小结:五根手指的美丑和作用,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深入的思考。

越熟悉的事物往往越容易被忽视。

今天我们跟随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手指》,去重新认识我们的手指,感受每一个手指的独特。

(板书课题:手指)丰子恺是著名的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之前我们学过他的《白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手指》这篇课文的语言是不是也是这样风趣幽默的呢?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 指导读准“揿电铃、秽物、附庸、爱憎”等易错词语。

指导书写“庸貌搔”。

理解“窈窕养尊处优附庸”等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围绕哪句话来写手指?写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从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总结出来的,能不能把这一个自然段给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统领全文,是本文的中心句,点明了手指的特点。

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画下来。

关注中间每段的开头第一句,你发现了什么?课文2——5自然段写出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性格和特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板书: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结构特点叫做总—分—总。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的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手指》,进一步了解人体结构中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内容1. 教学内容分析《手指》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手指的作用和特点。

通过对手指的描写,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手指的珍视和重视之情感。

三、教学设计步骤1.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形状的手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学习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手指》,理解文中描述手指的内容,并进行讨论,梳理重点知识。

3. 写作训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写作训练,写一篇关于手指的作用或特点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4. 语文游戏•设计与手指相关的语文游戏,如字谜、填字游戏等,巩固学生对手指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实施及评价1. 教学实施•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可以通过口头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手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本节课通过对《手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手指的功能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案例,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详细介绍了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通过观察手指的细微之处,引发读者对人类身体的奇妙和手指的灵活性的思考。

课文语言幽默,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说明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细致观察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手指的灵活性和人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尚未被充分激发。

此外,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尚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身体的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细致观察,以及对人体奥秘的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的幽默和生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文朗读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

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22 手指》中的情节和人物•掌握关键词汇的意思和用法•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含义,能够自主思考、提问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利用角色扮演和拓展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同理心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珍惜•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提问的习惯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22 手指》的情节和寓意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3.能够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22 手指”代表的含义2.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剖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手指与友情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

2.以导入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介绍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第二步:学习《22 手指》1.教师朗读课文《22 手指》,让学生跟读。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剖析课文中的情节及寓意。

3.学生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分享观点。

第三步:词汇学习1.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2.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关键词汇。

第四步:情感体验1.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演绎文章中的故事情节。

2.小组分享体验感悟,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友情的真谛。

第五步:语言运用1.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所学语句进行表达和讨论。

2.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的主旨,展开扩展性讨论。

五、课堂效果检验1.通过课堂练习与小组互动,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收集学生的思考动态和言行表现,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六、课后延伸活动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好朋友,写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

2.课外拓展:指导学生搜集关于友情故事,进行口头展示或小组分享。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22 手指》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了友情的珍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手指》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手指》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手指有关的趣事,展示了手指的多样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传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在教材中,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把握作者情感方面尚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灵巧、捏、溜”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手指的美丽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美德。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感悟手指的多样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境教学、情感教育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手指游戏引入,让学生谈谈对手指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手指的美丽和作用。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手指的多样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5.朗读展示:选取学生代表进行朗读展示,点评并指导改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指的美丽和作用,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7.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为自己的家人写一段感谢的话,培养亲情观念。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22 手指【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课文的学习,继承发扬“团结才有力量”的传统美德。

语言运用:感受语言的风趣,尝试仿写。

思维能力: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审美创造: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解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全文一共6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要十根手指,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作用和性格。

作者对五根手指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目的是由物及人,揭示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本文的语言十分风趣幽默,从外形到作用,将小小的手指刻画得栩栩如生。

本文的语言表达的方法多样,感染力强。

最为典型的是全文将手指这一寻常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他们各自鲜明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很是有趣。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作者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2课,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作品。

课文以作者对自己五个手指的观察和思考为主线,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五个手指的形态、性格和用途,寓意着人的各个侧面。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散文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能够感受到散文的美。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珍惜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

2.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相关散文作品等,以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手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手指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适合进行情景教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手指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手指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对手指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指、姆”等13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对手指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手指产生喜爱之情,增强对手指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认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手指的认知。

3.培养学生对手指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加深对手指的认知。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手指的看法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词卡片。

3.手指图片或视频。

4.分组讨论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手指的重要性。

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手指的看法和保护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手指的重要性。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巩固生词学习。

拓展(10分钟)学生发挥想象,以“我的手指”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第22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第22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创办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注意用语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优质教案22.手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优质教案22.手指

1.认识“弦、揿”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6个字,会写“关节、拇指”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3.找出文中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不错!我们今天便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又是如何认为的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己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查字典,把字音读准。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出“搔”“庸”“憎”3个难写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

3.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既然这些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浏览课文,重点阅读描写五根手指特点的相关段落,想想作者各写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优点缺点(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起团结,你们能想到哪些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不相同),然后分别描述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最后(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提问: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检查上节课自学情况,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上节课表格的理解。

2.指名反馈表格中的内容,教师适当引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篇一:教材分析: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足见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手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教师:请大家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阅读提示”]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

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首先,读的时候,把易读错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解决,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相互交流;其次,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好,下面就请大家开始预习)2、出示口头填空,指名回答。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过渡:让我们带着“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开始学习这篇课文吧!1、想想作者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列表格。

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学生自学,出示表格。

3、汇报交流。

4、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特点的?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抓住手指各自的特点,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表达方法,语言风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达感悟。

四、联系实际,感悟道理1、准备一支笔,一本厚书要求: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这只笔,看能不能拿起来。

用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会有什么发现?2、做了这个游戏后,你认为和文中的哪段话相符,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教师小结: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砖块……方有方的好处,圆有圆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手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4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谜底汲取: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猜谜语吧,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谁猜到谜底了?(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手。

)2.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们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写字、画画、弹琴、打球……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帮助别人而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淘气惹祸被爸妈批评……这双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你仔细观察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你用心思考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察和思考你发现过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自己身上或身边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

作家丰子恺就通过仔细观察手上的五根手指有所发现并借此写过一篇文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22.手指,学生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丰子恺: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学会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叙述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指导学生读准“关节、拇指、瘙痒、强硬、试探、冒险、窈窕、秽物、接触、螺丝、纽扣、相貌、堂皇、贴身、冲撞、渺小、附庸、养尊处优、功劳、鼻涕、团结”等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集体讨论。

(2)指名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叙述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标出描写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

(2)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①大拇指:a.短处: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姿态不美)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讨好的事轮不上他。

)b.长处:大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来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门铃。

(最肯吃苦。

)②食指:a.短处: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直直落落。

)b.长处: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他主干的。

(复杂、机敏。

)③中指:a.短处: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并不出力。

)b.长处: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的幸福。

(地位最优、相貌堂皇、曲线优美,养尊处优。

)④无名指和小指:a.短处: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b.长处: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2)指明五个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读描写五根手指的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风趣。

1.课文的语言很风趣,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出文中风趣的语言进行体会。

2.全班交流,感受文中分区的语言。

(1)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来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门铃。

(“死力”“拼命”“用劲”一个吃苦耐劳的大拇指活脱脱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利用排比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2)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轮不上”“呆呆”让人感觉到大拇指的委屈的同时感受到他工作踏实、对人忠诚却不好大喜功的优秀品质。

)(3)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利用排比句表现了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4)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由他主干的。

(“必须”“虽有……终是……”写出了食指在五指中的重要地位。

)(5)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借用小说中人物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中指的优越地位。

)(6)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的幸福。

(运用拟人的写法表现了中指“养尊处优”。

)(7)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把一个好大喜功的中指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8)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一扬“多用于”,一抑“而已”,耐人寻味。

)(9)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3.教师引读。

(1)我是大拇指,我在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我只有一个。

但在五指中,我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我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我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我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我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我翻书页;要进门——叫我揿门铃。

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我。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我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2)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我食指。

我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我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我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我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我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我消受的机会最多。

我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我,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我主干的。

(3)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我中指。

我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我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我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每逢做事——名义上我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我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我一人的功劳,其实我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我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4)我们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我们了。

我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我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我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我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我们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我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4.表演读——“五指争论”。

(1)小组同学分工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

(2)推荐学生表演给全班同学看。

5.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四、学习末段,读文明理。

1.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或班级里的同学?写在这段话的旁边。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或他人最像哪根手指?3.全班交流,说想法,说理由。

(1)具有大拇指特点的人:有的同学按时完成值日,值日时抢着做脏活累活;学校组织大扫除时,有的同学主动挑选繁重的劳动任务……就像吃苦耐劳的大拇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