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 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 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 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 造士。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 曰进士。
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 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常举:举秀才,举孝廉,设定科目,每年一次。
特举:不定期,如“贤良文学”。
据 《后汉书》 注引 《汉官仪》,汉
代常举设有四科:“一曰德行高妙 ,志
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 , 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 ,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 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 明足以决 ,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
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 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 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 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 帝召以为博士。”
【材料二】《汉书· 晁错传》:“晁错,颍川人
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
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
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乃诏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
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
迁博士。”
【材料三】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
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
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
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
罗大经《鹤林玉露》: “秦国以客兴。”
商鞅、张仪辅佐秦国,苏秦、乐毅、邹衍辅佐燕 国,淳于髡、邹忌辅佐齐国,等等。 战国四君子。尤其是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
(三)论选制(乡里论选)
【思考】战国和汉代相隔多久?
制度渊源关系,汉承秦制,秦承战国
《礼记· 王制》: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
第十五讲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思考】
1.
新中国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
官与吏,是一回事吗?有何区别?
2.
官:地位高,任命,外来,三年一任
苏轼 :“取士之法,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
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
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苏东坡集》 卷
11)
周代:学校 战国、秦:客卿 汉代:郡县吏(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清末:科举制
了汉代统治机构, 而且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东汉末年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蝇。
(出处:《太平御览》引《抱朴子》)
材料A: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
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 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B: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 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思考】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 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大将军邓骘 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延光二年,代刘恺为 太尉。”
“秉,字叔节,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
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年四十余,乃应司空辟,拜 侍御史。……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 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将,迁侍中、尚书。(延熹) 五年冬,代刘矩为太尉。”
三、察举制
《汉书· 百官公卿表》:“哀帝建平二年,复黄绶。
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三万二百八十五人。”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
上级或中央,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开 始于汉高祖时期,确立于汉武帝时代,东汉后期破 坏。
汉代选官制度: 察举(常举和特举)、征辟(征 召)
【虽是世袭,亦有考核】 《周礼· 司徒》: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兴其众寡,以礼礼宾之。
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
三年大比,则以考群吏而以诏废置。
二、军功制、客卿制、论选制
(一)军功制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欲“辟土地”、“莅中国而 抚四夷”。
之行 。”
【征辟】征(征召);辟(辟召)。
如《后汉书·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 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汉代选官以自下而上的“乡举里选”为依据,体
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材料一】《汉书· 贾谊传》:“贾谊,雒阳人也,
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材料四】公孙弘,菑川薛人也。……武帝初即
位,招贤良文学士,是时,弘年六十,以贤良征为 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 弘乃移病免归。元光五年,复征贤良文学,菑川国 复推上弘。
【察举制下的通经入仕】
【材料五】《后汉书· 杨震传》:“杨震,字伯起,
《通典》:“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
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
平天下。”胜敌是其主要途经,秦统一之前的官
吏,多出于军功。
(二)客卿制(“以客出仕”) 【思考】常用来形容春秋时期较西周社会有很大 变化的词是? 学在官府、知识垄断 → 官学下移、私学兴起
“士”(知识阶层)阶层壮大,“学而优则仕”。
一、世官制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世卿世禄制
“公门有公 , 卿门有卿”
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
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是西周政权选任官吏
的基本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步 走向衰亡。
贵族子弟在继承封地、职位之前,要进学校接受 教育。
学校(小学、大学) 【小学】《孟子· 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 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 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 明人伦也。” 【大学】《礼记· 王制》:“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 宫。”
“赐,字伯献。少传家学,笃志博闻。后辟
大将军梁冀府,非其好也。出除陈仓令,因病
不行。公车征不至,连辞三公之命。建宁
初,……三公举赐,乃侍讲于华光殿中。(光
和)五年冬,复拜太尉。”
以农起家,以学立家,以官兴家 通经入仕,经学世家,官宦世家,学而优则仕
【察举制优点】
选拔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不仅充实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