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第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讲义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时安排:每周3学时,1-18周,共计54学时。
学分:3
参考教材:
1.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乔尔·M·卡伦/李·加思·维吉伦特:《社会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2000年。
6.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5年。
7.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
考核方式:闭卷
教学目的:
第一章
第一节社会学的想象力(略)
第二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
(1)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为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迪尔凯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①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
②斯宾塞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般的社会现象
③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social facts)
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是社会学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具体解释就是“对个体意识施加强制影响的行为或思维方式。”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其特点有三方面:外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除了这三方面主要特点,涂尔干还将社会事实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性社会事实,指外在社会世界的具体物质;另一种是非物质性社会事实,比如思维方式、价值模式、社会潮流。
(2)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与韦伯同期的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也认为,“个人之间是处在不断地相互作用过程之中的,由于个人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网络就是社会,社会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苏联部分学者和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揭示的是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形成了多种看法。
二、关于社会学的定义
1.“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严复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费孝通《社会学概论》的观点3.“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特别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和《社会学概论新修》的观点
4.“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陆学艺《社会学》的观点
此外,一些对社会学定义的看法:如“学群说”,认为社会学是以研究社会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科群;“调查说”,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等等。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社会学研究领域大体可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大块:
第三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1838年10月,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出版。他在书中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并提出要建立“社会学”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社会
学的诞生,孔德也被称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2.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3.马克思与社会学
马克思是从经济角度对人类历史进程作解释,他的阶级理论和冲突理论以及关于异化的思想是社会学理论中永久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1)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
孔德的社会学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人类知识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法则
这三个理论阶段分别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第二,科学等级体系
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整体,按其性质可分作五类:天体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划分为五种: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学。
第三,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第四,实证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主要社会学著作:《社会静力学》(1850)、《人口论》(1852)、《进化假设》(1852)、《社会学研究》(1873)
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是贯穿斯宾塞社会学的两条主线,是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观点。
①社会有机体论。
他之所以用有机体的模型而不是用无机体的假设来解释社会,是因为在斯宾塞看来,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②社会进化论。
斯宾塞认为“进化”是一条支配社会或非社会的公理,因此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
(3)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
主要著作:《社会劳动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