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材主要围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这一主题,介绍了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清朝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皇帝的治理策略、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这一主题,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盲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深入探讨,才能更好地理解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策略,掌握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清朝君主专制强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难点:对于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深入理解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发展过程。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君主专制特点,加深对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理解。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文献资料等。

2.教学素材:收集与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相关的案例、故事、评价等素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20世纪初,清朝的君主专制加强的情况,并能够说明其表现形式和原因。

(2)理解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深层次原因,并能够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清朝的君主专制强化,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2)清朝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深层次原因。

(2)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清朝君主专制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它的原因是什么。

2.讲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5分钟)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授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情况,包括德宗、光绪、宣统三位皇帝对君主专制的强化措施,以及各种政治改革的失败原因。

3.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深层次原因,并总结出各自的观点。

4.小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结,总结出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5.拓展(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拓展资料,比如《庐山谣》、辛亥革命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示范在讲授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突出各次政治改革的失败原因,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分析。

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思辨性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例如,以下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1)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2)清朝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3)为什么各次政治改革都以失败告终?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拓展资料,比如辛亥革命、庐山谣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对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七年级-统编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七年级-统编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表格归纳总结,认识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及其影响;搜集有关清朝文字狱的故事,理解文化专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通过了解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理解政策制度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快慢;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和感悟、分析,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教学重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教学难点军机处设立的作用;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清朝统治者是怎样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清朝走向衰败有哪些表现?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探究新知一、军机处的设立(一)军机处设立的过程【教师活动】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王朝。

满洲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就是保留着满洲八旗旗主干政的浓厚色彩。

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的军国大事连皇帝都不能改变,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制作时间轴,梳理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的变化。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制作时间轴。

知道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到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二)军机处的特点及职责【教师活动】出示教材第102页《相关史事》,引导学生理解军机处的特点:简、速、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掌握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了解清朝走向衰败的表现。

2.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认识到只有“开眼看世界”,国家才能发展,个人才会进步。

【教学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文字狱的出现及其影响【教学难点】了解“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故宫图片,教师提问:(故宫)它的用途是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二、新课学习教师引导:清朝建立以后,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面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维护自已的统治呢?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总结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清朝初期,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旦作出决定,皇帝也不能改变;康熙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

1、军机处的设立图片展示《军机处内景》,图片讲解: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

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

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

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学生能够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也可以结合关于清朝时期的文物遗址或影视作品引出课题。

2、讲授新课(一)军机处的设立①建立: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实质:军机处成为清朝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阅读“相关史事”和“材料研读”部分说说军机处的任务:只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皇帝的权力达到顶峰。

(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1.什么是文字狱——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2.文字狱何时最为厉害——清朝。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有康熙“明史案”“南山集案”,乾隆“胡中藻狱”等。

3.看教材小字和视频《文字狱》,同桌讨论文字狱的危害。

危害:A.残酷的文字狱使无数无辜的人死于冤狱;B_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文字狱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

)4.讨论: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和文字狱有什么相同?都是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破坏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1.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清朝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日盛。

2.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_39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_39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想:
1.谁于何时改国号为清?
2清朝统治者怎样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探究新课
知识点---军机处的的设立
清初保留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设立南书房
雍正设立军机处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1、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上文是什么意思?军机大臣有实权吗?
(2)军机处是谁设立的?有什么意义?
雍正时。

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知识点-----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借题发挥,加以歪曲解释,然后罗织罪名,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

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
2清朝的文字狱有何影响?
文化专制政策有何影响?
知识点----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提问:找出清朝中期以来,腐败现象的表现及后果?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闭关锁国政策有何影响?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2“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1)写这句诗的进士被杀,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2)这种做法叫什么?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酷?影响是什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优秀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学生能够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军机处的设立的学习,加深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关键措施。

文字狱自古以来就有,但是清朝文字狱规模大、时间长、危害最严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强化君主集权的目的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形成的原因。

三、教法学法: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想:1.谁于何时改国号为清?2.明朝的哪个将领降清,使清兵入关?3.清朝统治者怎样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学生回答:1、皇太极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

2.吴三桂3.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师:清朝入关后,统治的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统治者本身又是一个少数民族。

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怎样才能有效地实行统治,并维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一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二)、讲授新课:清朝初年,为强化君主集权,在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1.军机处的设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明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废除承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设锦衣卫,大大提高了皇权;实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美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美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❶教学分析气【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❷教学过程七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军机处外景图)上图是清朝军机处外景,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思想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泌导辱。

懿0踏)袱鱼1.(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多媒体出示材料)史料解读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2.(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进程)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的设立的基本情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一)文字狱(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 O 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

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

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 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 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1.(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基本情况)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提示:(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教材分析《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是2016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0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至康乾盛世时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就是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表现。

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也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走到历史的尽头。

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吏治腐败,军备废弛,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一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和叛逆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大大增强,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

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

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

充分利用文字狱和清朝贪官污吏的历史史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初一学生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闭关锁国的恶劣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说出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史实和造成的恶劣影响;知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认识“闭关锁国”的影响。

3.通过了解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理解政策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教学重点重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难点: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策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课堂目标1.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过程;2.掌握康雍乾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变革;3.理解乾隆时代对各个民族的重视与政策。

二、教学重点1.康雍乾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变革;2.乾隆时期对各个民族的重视与政策。

三、教学难点1.控制文化思想,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2.清朝对藏、蒙、新疆等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四、教学过程1. 概述清朝在康雍乾三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

清廷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以巩固君主专制。

2. 政治变革康熙年间,清朝开始推行“科举为官”制度,这一制度在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过多年的实施,推动了官员政治素质的提高。

同时,康雍乾三朝时期,清朝还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比如加强吏治,大力整顿官场;推出了“口耳相传”制度,通过这种制度来掌控官员的政治思想,并保证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

3. 军事变革康雍乾三朝时期,清朝进行了大量的武装力量建设和扩充,加强了清朝在中亚、西藏等地区的军事力量。

此外,清朝还进行了边境地区的多次防御战争,如霍尔果斯战争、卓嘎战争等,巩固了对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4. 文化变革康雍乾三朝时期,清朝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变革,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

例如,清朝推行了经院教育,以控制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发展圆明园中的文化艺术事业,体现了清朝文化的辉煌;同时,还进行了对西藏、蒙古等地区的宗教和文化的控制和改造。

5. 经济变革康雍乾三朝时期,清朝进行了多项有力的经济改革,如推行农业发展和牧业养殖等的政策,推进了清朝经济的发展。

此外,清朝还借鉴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新型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清朝的国际影响力。

6. 民族政策在乾隆时期,清朝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得到强化,主要表现在巩固中央集权、推进统一战线、重视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等方面。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是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皇帝制度、科举制度、文字狱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級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等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如皇帝制度、科举制度等。

2.掌握清朝君主专制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及其特点。

2.清朝君主专制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清朝君主专制的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3.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创设清朝君主专制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讲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如皇帝制度、科举制度等,并分析其特点。

3.操练(20分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文字狱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分析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清朝君主专制的看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清朝君主专制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评价清朝君主专制?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的基本情况,对于君主专制制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表现,以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表现,理解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是清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表现。

2.难点:君主专制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君主专制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清朝君主专制的象征——皇帝的龙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皇帝要有这样的装束?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表现,如皇帝的权力、科举制度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历史事件,如“文字狱”,分析这个事件是如何体现君主专制制度的。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一、课标内容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朝的极端强化。

二、学情分析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既有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

但认知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清朝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正是由于君主专制的加强,引发了很多的社会矛盾。

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探讨出闭关锁国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四个子目的内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闭关锁国政策。

这四个子目之间关系密切。

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的根源。

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体现了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在君主专制统下,贪腐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社会危机重重,同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也使统治者认识到只有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才能巩固其统治。

学习这四部分内容。

首先要了解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史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清朝中期社会矛盾的加剧、闭关锁国基本史实。

目标2:说出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在清朝的极端强化。

(重点)目标3:说出由于清朝专制的极端强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目标4:阅读材料,分析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五、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视频导入:军机处军机处是何时设立的?为什么设立这个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什么?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

第二十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学生能够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通过展示材料,学生学会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材料,学生分析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强化君主集权的目的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图表法、材料分析法情景体验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明明是一个中学生,明明是一名中学生,热爱运动,活泼开朗。

去年临近暑假的时候,老师给了班上的同学一些建议:第一读几本自己喜爱的书。

第二,去看看世界。

于是明明有了读书和旅游的念头。

、明明喜欢武侠小说,特别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于是他读了碧血剑、书剑恩仇录、鹿鼎记。

可是他发现其这三本小说中都涉及到了同一个事情,而且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就是反清复明。

于是明明就疑惑了,去查了查金庸先生的资料,才知道原来金庸的祖先查嗣庭在清朝被抄家了,原因是文字狱。

明明更加疑惑了到底什么是文字狱?请同学们来为明明解答一下一、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展示ppt: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狱就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老师给大家那么这样的冤狱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和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展示PPT除了对思想上实行控制外,清政府还对文化实行专制政策,文化的载体是什么?书籍,所以清政府对社会上的书籍有什么的要求?展示PPT明明了解了文字狱,不禁感慨,我们现在生活环境幸福了,人们有言论自由,而且讨论国家大事,甚至可以针砭时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臣会议。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做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出示南书房的图片,学习南书房的设立。

1.设立时间:康熙时期。

2.南书房的职能: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置南书房的目的: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观看视频思考军机处的设立。

时间:雍正时期目的: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人员组成:皇帝选派亲信大臣。

职能:跪着听旨,承旨传达。

特点:简、速、密。

军机处设立的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

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思考:如何理解“我的意思不能做任何改动,必须比着葫芦画葫芦!”这句话?军机大臣只能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学生根据课本,分析总结概括学生勾画相关内容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形象了解文字(一)什么是文字狱?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案。

典型的皇帝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特点: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举案说法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泛。

看视频,了解文字狱的严重性目的:为了加强专制,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启示:发扬民主重视人才解放思想.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二)文化专制(1)目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军机处的设立、文字默和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围绕君主集权的加强,虽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扯皮、巩固清朝统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君主集权加强后、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大臣的1住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葬端。

在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之时,西方国家正迈入近代化崛起之路,中国正落后于世界。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识读图片和相关文字史料,能说出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能说出社会矛盾的表现。

(史料实证)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能辩证分析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能说出“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的目的和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唯物史观)3.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能说出“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能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并能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

(家国情怀)【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个个一期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他们"对口直专制制度不其了解,需要教师对一些图片,材料作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销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演变历程学生思考回答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材料一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

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

材料二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

即便是王公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材料三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pù]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shàn]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7-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7-部编版
教学方法
1.通过历史史料分析,得出结论;
2.运用表格,进行历史横向对比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马克思的一段话“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师提问:这是马克思对18世纪的中国的描述,实行了近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对当时的中国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学科
历史
年级/册
七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教材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闭关锁国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从长远看,留给中国的是更多的弊端,如何准确理解把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利与弊还需一定史料讲解。
难点分析
学生还没有学习过世界近代史,对清朝同一时期的的英国和世界发展的趋势了解的不多,对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理解有一定困难。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 使中国赶上世界发展潮流
小结
世界上每一种文明都有它自己的长处,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关注世界潮流的变动,紧紧瞄住世界生产力、文化等等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不断吸取其他国家、民族和文明的经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走向世界,振兴中华!
4.出示表格,清末时期中外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制度经济形态进行对比
得出结论: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9-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9-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2.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教学过程预设: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与方法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个绵延了296年的王朝。

它曾如日中天,可又历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

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这个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观看一个小视频创置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一、军机大臣的苦恼出示军机大臣的日记一则引出军机处的设置学习与探究:依据材料分析,清朝改组中央中枢机构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是如何改组中央中枢机构的。

展示历代君臣仪式变化来直接感受君臣地位变化。

出示清朝史学家赵翼“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军机处的设置究竟是好是坏?(让学生归纳清朝中央中枢机构的沿革以及原因沿革: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原因:皇权受到限制了解军机大臣的构成和职能。

通过材料和君臣仪式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到君主权力的空前强化。

学生通过小组辩论意设置悬念,分析军机大臣不得志的原因。

紧扣课本,训练学生阅读与归纳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整理知识的能力。

设计思路:本课设计力图通过自主学习、归纳分析、辩证讨论的方式完成教学,并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多次创设自由发言、主动思考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历史,体味各种专制政策、措施带来的影响,感悟到今天的中国更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具有的开放胸襟,择人之长补己之短,毫无畏惧地加入到群体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军机处的设立。

2.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难点:1.军机处设立的作用。

2.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这首朝代歌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由满洲建立的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强化君主集权,使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新课探究】1.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①史料研读:材料一顺治十五年(1658年)仿照明朝制度,将内三院改为内阁,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等组成,负责起草、传达诏令,进呈题疏,代批拟旨等。

清朝的内阁名义上居中央辅政机构之首,但没有明朝中后期内阁那样的实权,因为在雍正之前军国重务实操于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手。

材料二议政王大臣会议又称“国政”,拥有很大的权力,其成员“皆以满臣充之”“半皆贵胄世爵”。

他们“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②问题探究:材料中清朝的“内阁”与明朝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案提示:清朝的内阁没有明朝中后期内阁那样的实权。

因为在雍正之前军国大事都掌握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手,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2)设立①史料研读:材料一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正七品,掌撰拟、翻译)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誊写;抄写)。

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三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名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②问题探究:分析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特点和职能演变过程,评述其实质及影响。

答案提示: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

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为居于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的常设政务机构。

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并代皇帝拟写谕旨,发布政令。

但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值班。

实质: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地方各部门执行。

军机处是清代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影响:军机处的设立使皇帝的权力发展到顶峰,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1)名词解释——文字狱文字狱是指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打击异己,压抑不利于自身统治的思想言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

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以至于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即所谓“诛灭九族”。

文字狱历朝皆有,但清朝最多。

它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2)大兴文字狱史料研读:材料一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

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

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材料二大臣胡中藻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材料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材料四“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

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

”——鲁迅问题探究:①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哪一项措施?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提示:措施:实行文字狱。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②分析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措施的实行导致的危害。

答案提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思想;知识分子的才智被扼杀,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文化专制史料研读:史料一自满洲乾隆三十九年,既开四库馆,下诏求书,命所有触忌讳者毁之。

——章太炎《哀焚书》史料二清统治者搜罗了一些理学家,命他们修编《性理精义》等书,颁行天下,企图将理学中的“忠”“孝”思想加以推广……——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史料三据史载,清朝在乾隆时代曾进行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编纂工作,康熙、雍正时编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

乾隆时又编辑成我国最大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修书过程中对旧书进行大量销毁和删改。

问题探究: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对清代文化专制的认识。

答案提示:在图书编纂方面卓有成效,但销毁删改大量图书,对文化遗产有破坏的一面。

3.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1)吏治腐败①史料研读:材料一(官吏)出巡则有站规,有门包,常时则又有节礼,有生日礼,按年则又有帮贡,而升迁调补之私相隗谢者,尚不在此数也。

材料二“清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世”。

“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

”——《所闻录》材料三清朝军中向者旧臣皆勇猛,今甚衰弱矣,焉能及前人哉!——吴三桂②具体解读:整个社会风气由俭向奢转化,王公大臣、官僚地主、八旗子弟,奢侈腐化、巧取豪夺、贪污成风。

历史上著名的大贪官和珅招权纳贿、权倾朝野,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清代中叶,随着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恶性发展,八旗兵和绿营兵更趋腐败。

八旗和绿营的将领串通地方官争相贪污受贿,过着酒肉笙歌的享乐生活,兵士养尊处优,久不操练,成为货真价实的老爷兵。

(2)经济衰退①阅读材料:康熙时,北方七省土地已多归缙绅豪富之家,有土地的农民只占十分之三四,其余均沦为佃农。

大学士徐乾学在家乡昆山县竟占四千余顷。

当地有一句谚语: 百年田地转三家 ,乾隆时已变为“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乾嘉之际,地主占有土地的数目更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军机大臣和珅占地八千顷,直隶怀柔县一个郝姓大地主占有万顷膏腴之地。

②问题探究:材料反馈出了什么信息?试分析影响。

答案提示:信息:土地集中和兼并极为严重。

影响: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贫苦人民备尝艰辛、苦难,失地农民流离失所,饥民遍地,阶级矛盾更趋激化、尖锐,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4.闭关锁国政策(1)概念解读: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商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实行“禁海”,但是仍留有一处或几处地方同外国通商。

因此,要注意这里的“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

(2)闭关锁国的原因①史料研读: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嘉庆帝的敕谕材料三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四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②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想一想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答案提示: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3)通过示意图理解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演化过程(4)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①史料研读:材料一综观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就是这样:在近代科学的园地里仍然是空白一片;在传统科学的发展中,则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束缚下,走进了死胡同。

在西方科学技术普遍繁荣的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却陷入了停滞状态,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来说,就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悲剧。

——《中西500年对比》材料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

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恐怕明朝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

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

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邓小平文选》材料三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止……中国年产铁约两万吨,不及法国1/10,不及英国1/40。

中国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材料四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②问题探究:分析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结合清朝的闭关政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看法。

答案提示: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是,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评价: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使自己闭塞、停滞、倒退。

看法: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交往;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课堂小结】清朝建立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使君主的权力有限。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政治上,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思想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又大兴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妄谈政治。

军机处的设置、文字狱的泛滥使清朝的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空前的强化只是封建制度的回光返照,无法避免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瓦解的命运。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