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我家乡的变化谈起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变化大如天。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了三十多年,上海的变化可谓是极大的。上海以她那“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闻名,今天我就来谈谈这三十年上海的变化。

衣,上海人的穿衣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大街上的颜色永远是

那么的单调,黑,灰,白,蓝,绿,款式也只有那么几种,劳动衣,套袖,衬衫加外套。永远都是那么单调。

于是,上海人的智慧就慢慢显现出来,假领子,假袖口,用最少的布料,穿出最体面的风格,今天白衬衫,明天格子领,后天换棕色,几乎一天一个样。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上海人用自己的智慧打造着属于自己的体面。

后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凭借她那有利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走在了时尚前沿。衣服的款式多了,颜色多了。马路上,男士们穿着西装,袖口还飘着标签,以此作为时尚。当然,不久之后就没人留标签了,因为看上去很土。女士们也多了很多选择,裙子,长筒裤,高跟鞋。烫起了头发,擦上了蜜丝佛陀,欧莱雅。爱美之心又逐渐萌发。

到如今,各式奇装异服,各种奇异发型让人目不暇接。男人的衣服越来越正式,女人的衣服布料越来越少。露脐装,迷你裙,一步裙,女士们真是越来越开放,当然,男人们就会大饱眼福。

其实最能发现穿衣风格改变的地方是泳池,男士的平角裤变成了子弹裤,女士的连身泳衣变成了两件套,又变成了比基尼,思想的开放使人们的穿衣风格也越来越不同,越来越前卫。

食,上海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几乎件件与吃都有关系。上海本

帮菜在近三十年中发展迅速,正是改革开放的到来给上海菜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人对吃都特别有研究。几乎每一个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是饕客。

上海的美食有其独到之处。首先,由于临海的原因,海鲜就是餐桌上的常客,各式海草,海藻都被上海人吃出了别样的风味。咸的,鲜的,甜的,辣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

其次,上海也会吸收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美食,经过改变口味,做出带有上海特色的美食。在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你可以吃到来自北海道的生鱼片,意大利的通心粉,泰国的咖喱,各式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上海人嗜甜,几乎每样菜中都有糖的身影。本帮红烧肉、狮子头,上面淋得酱让人看了垂涎欲滴,尝了一口就放不下筷子。浓油赤酱,甜而不腻。

改革开放之前几乎人人都吃不饱,改革开放之后人民富裕了,生活自然就变好,美食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了。

住,不管是当年的租界还是现在,上海都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改革开放前,

上海充斥着各种租界,租界里各国风格的建筑都有,英国的高雅,欧洲的华丽。租界外,一座座石库门排列,壮观非常,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奢靡繁华,有钱人生活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中,劳苦大众则只能喝粥果腹,艰苦度日。

上海的住房不管在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似乎都是那么的拥挤。改革开放前,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为4.7平米,现在是16.3平米,看似涨了将近4倍,但

实际上却并没有增多多少,以前的亭子间现在仍存在,住的人还不少。楼是越盖越高,但买得起房的人是越来越少,就拿我的家乡南汇来说,放假从原来的3000到现在的18000,涨了六倍。上海市中心甚至最高可达55000,真是应了一句话,“现在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真不知道以后我是否能买的起自己的房子。

行,上海人经历了所有交通工具的改革。陆路,从步行到黄包车,从自行车

到汽车,有电车,有火车,有地铁,有磁悬浮;水路,从帆船到摆渡,从油轮到游艇;天空,上海有浦东,虹桥这两个国际机场,还时常有直升机飞过。

说道黄包车就不得不提那些人力车夫了,他们每天必须拉很多客人才能养活自己,如果拉得少了,甚至可能连保护费和租借费都交不起。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现在的什么GPS,什么路路通算什么,当年的人力车夫可是能记清上海的每一条路,每一个弄堂,实在是令人佩服,当然,这也是对生活的无奈。

上海街道上的车从无到有,由量变引发质变。以前,哪家人家有辆车,那绝对是大户,开车上街那叫一个潇洒,手里再拿个“大哥大”,俨然就是一个暴发户样,而现在满大街都是小轿车。于是人们开始比品牌,各种豪车,名车满街跑啊。说来也奇怪,当上海人用“11路”出行时,国外开始有自行车;上海人有自行车时,外国人开汽车;现在我们有汽车了,外国人又倡导环保,骑自行车。当然,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趋势,我相信,上海以后的私家车也会越来越少,减少尾气,低碳环保。我同样也相信,以后上海的磁悬浮和地铁也会越来越多,架设出一个空中交通网,建设出一个地下交通站,然后,我们的出行将会越来越方便,我们

的生活品质也会越来越好。

文化与艺术,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与灵魂之所在,上海的海派文化以其

海纳百川的性质被世人所熟知。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摘自:百度百科)上海的滑稽戏与独角戏是上海艺术

文化的体现。著名的滑稽戏表演艺术家:老一辈有绿杨,杨华生,姚幕双,周柏春,袁一灵,吴媚媚等各位先生,后来又有,李九松,王汝刚,嫩娘,王双柏,王双庆,吴双艺,童双春,李青,翁双杰等艺术家,年轻一辈有毛猛达,钱程,姚祺儿,陈国庆,顾竹君,胡靖云的滑稽戏演员。当然,由周立波先生开创的“海派清口”与由黄永生先生创造的“上海说唱”同样也是脍炙人口、上海特有的滑稽表演艺术。上海滑稽戏为上海人的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治与经济,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自1978年起,上海的经济经

过了多次飞跃,以十年为线,几乎每十年便有一次大变革。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股票,上海的股票业至今已有20个年头,经历了七次大行情,上海的股民也经历了大起大落,股灾和金融海啸“打”得股民是头昏脑胀。我们来说说离我们最近的第七轮。第七轮是从2006年的一月从1200点开始启动,截止2007年10月16日收于6124点,然后从顶点直落谷底,大崩盘。在这两年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614%,人人都被那阳线,阴线,K线图绕的昏头转向,人人都以为自己是股神。可惜,花无百日红,07年10月一下子大家全部都套牢,小康家庭变成了五保特困。但是,我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经济大潮会度过,美好未来就在不远的将来。

改革开放后上海发展30年大事记(1978——2009):

1984年,邓小平南下广东提出,除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同年5月,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10月10日,中、德两国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主持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签字仪式。

1986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9年9月13日,上海港跃居世界第四大港。

1990年4月18日,李鹏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上海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1993年1月浦东新区正式成立。

1990年5月24日,法国在华第一个独资企业—液化空气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浦东设立外高桥保税区。同年7月27日外高桥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