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水文地质
历史矿山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判定标准
![历史矿山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0a2a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b.png)
历史矿山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判定标准矿山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于矿山开采的安全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文地质条件的判定标准是确保矿山开采工作顺利展开并保护环境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历史矿山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判定的标准以及其重要性。
1.地下水位条件: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与地面的接触面高度。
矿山区域的地下水位条件是判定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地下水位的高度对于井下的水位控制和井下采矿工作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当矿山井下地下水位高于或接近矿井入井口的位置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2.地下水含量条件:地下水含量是指地下水在矿山区域的总体数量。
地下水的丰富程度会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产生重要影响。
在某些地方,地下水含量非常丰富,可能导致矿井开采难度加大,需要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
3.地下水质量条件:地下水质量是指地下水中各种矿化物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地下水质量的好坏对矿山开采的安全和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当地下水中存在过多的矿化物和有害物质时,矿井采矿作业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地质构造条件:地质构造是指矿山区域地下的岩石层、断裂带和构造线等地质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对于矿山开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存在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有利于矿山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5.岩石固结条件:岩石固结是指岩石在地下采矿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强度。
当矿山区域的岩石固结性较低时,容易造成岩石坍塌和地质灾害,对矿井的安全和稳定性带来威胁。
水文地质条件的判定标准对于历史矿山区域的开采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判定水文地质条件可以有效评估矿山采矿的可行性,保障矿井的安全和生产效益。
此外,对于历史矿山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判定,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地下水含量、地下水质量、地质构造和岩石固结等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保护措施。
总之,历史矿山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判定标准是保障矿山开采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
通过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地下水含量、地下水质量、地质构造和岩石固结等因素,能够评估矿山开采的可行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井的安全和生产效益。
矿山开采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矿山开采中的水文地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ff62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7.png)
矿山开采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矿山开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伴随着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其中,水文地质问题在矿山开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重点讨论矿山开采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矿山开采对水系统的影响矿山开采活动对水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下降:矿山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是因为在开采过程中,大量地表和地下水源被排除出矿区,给地下水的补给造成了一定影响。
2. 地表水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尾矿渣会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水质污染,对附近的水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 地下水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可能通过渗透、渗漏等途径进入地下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危害水源地的安全性。
二、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水文地质问题:1. 地下水涌出: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从矿井或采空区涌出的地下水会给矿山的生产、人员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2. 矿井涌水:一些水脉位于矿井附近,当进行开采活动时,这些水脉可能被打通导致矿井涌水。
3. 水库破坏:矿山开采可能导致附近水库的破坏,从而对供水、灌溉等方面造成影响。
4. 污水排放:矿山开采中产生的污水和尾矿渣通常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但不当的排放方式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矿山开采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措施为了减轻矿山开采对水系统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合理规划开采范围:在矿山开采之前,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制定合理的开采范围,以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的幅度。
2. 水资源合理利用: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地下水进行相关工艺过程中的冷却、用水等,减少对地表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3. 废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水和尾矿渣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例如生物法、化学法等,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废水的综合利用。
矿山环境地质分类
![矿山环境地质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fb9ad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f.png)
矿山环境地质分类矿山环境地质是指矿山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环境条件。
根据不同的地质特征和环境条件,可以将矿山环境地质分为以下几类: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
一、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和质量的科学。
矿山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对矿山的开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地下水位、水质和水动力学特征,可以将矿山水文地质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水文地质可以分为矿山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等几个方面。
二、岩土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是研究岩石和土壤在工程中的力学性质和工程行为的科学。
矿山地区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岩性和土壤类型,可以将矿山岩土工程地质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岩土工程地质可以分为地质构造、岩性和土壤类型等几个方面。
三、地震地质地震地质是研究地震活动和地震灾害的科学。
矿山地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对矿山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地震活动强度和地震灾害类型,可以将矿山地震地质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地震地质可以分为地震活动强度、地震灾害类型等几个方面。
四、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或破坏的现象。
矿山地区常常存在各种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
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可以将矿山地质灾害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地质灾害可以分为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几个方面。
五、环境地质环境地质是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科学。
矿山地区的环境地质特征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矿山环境地质特征和环境问题,可以将矿山环境地质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环境地质可以分为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几个方面。
总结起来,矿山环境地质的分类包括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
每个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对矿山的开采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施工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设计
![矿山施工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1a23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3.png)
矿山施工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设计在矿山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关系到施工的安全与效率,还对矿山的长期稳定运营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对矿山施工中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确保矿山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一、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山施工的影响(一)地下水对矿山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地下水的存在会改变矿山边坡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
在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边坡岩体可能发生软化、泥化等现象,导致抗剪强度下降。
此外,地下水的渗流还会产生动水压力,增加边坡的下滑力,从而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给矿山施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地下水对矿坑涌水的影响矿坑涌水是矿山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如果对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足,未能准确预测矿坑涌水量,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突然涌水,淹没坑道,损坏设备,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大量的矿坑涌水还会增加排水成本,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
(三)地下水对矿山开采方法选择的影响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适合不同的开采方法。
例如,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采用露天开采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和涌水问题,此时可能需要选择地下开采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防水、治水措施。
反之,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地区,露天开采则可能更为经济、高效。
二、矿山施工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内容(一)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特征查明含水层的类型、厚度、岩性、渗透性、富水性等参数,以及隔水层的厚度、岩性、隔水性等特征。
这有助于评估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规律,为预测矿坑涌水量提供基础数据。
(二)地下水的类型与补径排条件确定地下水的类型,如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等,并研究其补给来源、径流途径和排泄方式。
了解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有助于分析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合理的治水方案提供依据。
(三)地下水的水位与水压监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掌握其在不同季节、不同开采阶段的动态特征。
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对策
![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436c5d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e.png)
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对策在矿山建设的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直接影响着矿山的开采安全和生产效率,还关系到矿山的长期稳定发展。
因此,对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水文地质条件在矿山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它影响着矿山的开采方案。
如果矿区存在丰富的地下水,且水压较大,那么在开采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突水、涌水等事故,这将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并对矿山设备和矿产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制定开采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和工艺,以避免水害的发生。
其次,水文地质条件还会影响矿山的工程建设。
例如,在建设矿山的井筒、巷道等工程时,如果地下水丰富,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和防水措施,否则会导致工程施工困难,甚至出现坍塌等事故。
此外,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也可能对矿山工程的建筑材料产生腐蚀作用,从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最后,水文地质条件还与矿山的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矿山开采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了解水文地质条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矿山建设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1、地下水涌水地下水涌水是矿山建设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之一。
当矿山开采过程中揭露了富含地下水的含水层或断裂带时,地下水会在压力作用下涌入矿井,造成涌水事故。
涌水的水量和水压取决于含水层的富水性、补给条件以及开采活动对含水层的破坏程度。
2、地下水突水地下水突水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水文地质灾害。
它通常是由于开采活动破坏了隔水层,导致含水层中的高压地下水瞬间涌入矿井,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突水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水量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3、含水层水位下降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含水层水位下降。
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制度
![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3c359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e.png)
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制度一、总则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是指在矿山建设、生产及废弃期间,对矿山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保护,以确保矿山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水文地质管理制度是矿山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二、管理范围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范围包括矿山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的监测、评价和预警工作,以及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1.依法合规:水文地质管理工作要坚持依法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合法有效。
2.科学规划:水文地质管理工作要科学规划,根据矿山的特点及环境要求,合理制定管理方案,确保管理措施可行有效。
3.防治结合:水文地质管理工作要注重防治结合,抓好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预防性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4.全员参与:水文地质管理工作要全员参与,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管理内容1.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监测(1)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监测是指对矿山地质、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了解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2)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监测和地表水监测等内容,监测指标包括水质、水位、地下水位、水文地质等。
2.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评价(1)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评价是指对矿山建设、生产及废弃过程中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为矿山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评价内容包括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现状评价、变化趋势评价和影响预测等,评价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矿山水文地质环境保护(1)矿山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建立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矿山环境监管,保护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系统工程。
(2)矿山水文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包括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矿山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提高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恢复能力,确保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7ec7f2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6.png)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矿山水文地质工作是矿山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矿山区域的自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的走向、组成及分布规律,预测和评估矿井水害状况,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地形测量、水文地质初步勘查、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水文地质分析评价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下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矿区地形高程等重要地形要素进行系统调查和测量,制定相应的地图和地形资料。
地形测量的目的是获取矿山矿体及其周边的地势、斜度、坡位、河流、湖泊、沟谷等自然地形信息,为水文地质初步勘查和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提供基础数据。
地形测量的方法有地形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测量、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GPS惯性测量等。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矿山地貌的特点和矿山建设的需要来选择。
二、水文地质初步勘查水文地质初步勘查主要是矿区地下水的初步勘探,包括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等,旨在找到矿山的供水条件。
水文地质初步勘查的重点是矿山周边地下水的获取和分析,主要方法有水文地质地貌调查、钻孔观测、水位观测等。
1.水文地质地貌调查水文地质地貌调查是在地形测量的基础上将矿山区域的水文地质地貌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矿山周边的河流、湖泊、沟谷、水文地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变化等。
通过调查水文地质地貌信息,可以确定矿山的水来源、水流动情况、水量及其变化规律等基本信息。
2.钻孔勘探钻孔勘探是通过在矿山区域进行井孔钻探,发掘地下水储层,了解矿山地下水的出现和走向。
钻孔过程中可以给矿山地下水的获取和研究提供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3.水位观测水位观测是对矿山周边的水坑、沟渠、水井等进行水位高程,水位变化量的监测,了解地下水的动态情况。
水位观测可以确定矿山地下水的储备情况,及时发现矿区水灾隐患,采取应急措施。
三、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是在水文地质初步勘查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下水、地下水的质量、水文地质剖面等进行深入的详细测量和研究。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治水措施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01de1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0.png)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治水措施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矿山地质构造、矿井水文地质和地表水文地质。
1. 矿山地质构造矿山地质构造是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由于地质构造差异导致地下水流动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影响矿业生产和环境质量。
例如,岩层倾斜会导致地下水流动加速,地下水位降低,同时导致地面水源枯竭。
断层和岩溶地貌的存在也会导致水流的不稳定和水质的恶化,给矿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2. 矿井水文地质矿井水文地质主要指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内部水文地质环境。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是指与煤层底板和顶板相邻的岩石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影响瓦斯涌出、自燃和煤层开采的稳定性。
矿井内部水文地质环境则与矿井排水有关,主要包括地下水方式、位置和流量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矿井排水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地表水文地质主要指矿区地表水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环境。
矿区地表水主要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类。
地表径流主要受当地气候和地势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山洪、汛期流量增大等灾害。
地下径流主要与矿山废弃物堆放和矿井排水系统有关,直接影响矿山生态环境和周边水源安全。
二、防治水措施根据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水措施。
一般来说,防治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 科学合理的矿山规划设计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山的规划设计。
科学合理的矿山规划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从根本上防治水患。
2. 加强地质勘察和监测地质勘察和监测是防治矿山水文地质灾害的关键。
通过地质勘察和监测,能够了解矿山地质构造、矿井水文地质和地表水文地质等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水患隐患。
3. 加强矿山排水管理矿山排水是防治水患的关键,需要加强矿山排水管理。
矿山排水主要通过井下排水和地面横向排水两种方式实现。
井下排水需要保证排水系统的设计合理,排水设施的运行正常和管理可靠;地面横向排水要保证排水沟涵、地下管道和暗渠等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治水措施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28e383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a.png)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治水措施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是指矿区地下水埋藏状态、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山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了解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止矿山水灾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矿区地下水的埋藏状态是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重要方面。
地下水主要存在于矿区地下的可透水岩层中,以及构造裂隙、破碎带等较大空隙中。
地下水的埋藏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
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容易导致矿山涌水和水灾事故;如果地下水位过低,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资源的流失和地表生态环境的退化。
对地下水位、埋藏水量进行合理评估和管理,是保证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矿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也是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重要内容。
地下水和地表水在空间上、水质上都存在联系和影响。
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地表水源(河流、湖泊等)的水位、水量和水质都会发生改变。
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的开采和排放,容易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不平衡,从而影响地表水资源的供应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中应该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联合监测与管理,以确保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针对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以减少地下水灾害的发生和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防治水措施包括加固矿井壁和支护系统,提高井壁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减少井内水位的上升;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尽量减少地下水的积聚和渗入;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对矿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污染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增加矿区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促进水资源的良好循环利用。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对矿山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可以保证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煤矿开采中的矿井水文地质与水资源
![煤矿开采中的矿井水文地质与水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8a2849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9.png)
入矿井。
强化矿井排水系统
03
确保矿井排水系统完备、运行正常,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及时排
出矿井内的水。
矿井水治理技术
截水槽和截水墙
在矿井的巷道周围设置截水槽或 截水墙,将地下水隔离在矿井之
外。
排水沟和排水管道
在矿区内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管道 ,将矿井内的水及时排出。
抽水机和水泵
使用抽水机和水泵将矿井内的水 抽出,降低水位。
水压变化
在采掘过程中,随着矿井的深度和 范围的变化,矿井水压力也会发生 变化。
03
矿井水防治技术
矿井水预防技术
建立完善的水文地质观测系统
01
通过长期、系统的观测,了解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矿井
水的来源和涌水量,为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设计防水煤柱
02
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设置防水煤柱,防止地下水进
矿井水利用与保护
矿井水利用
经过处理后,矿井水可用于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等,实现资源的再 利用。
矿井水保护
采取措施保护矿井水资源,防止污染和过度开采,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4
矿区水资源评价
矿区水资源量评价
矿区水资源总量
评估矿区范围内所有含水层的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 下水。
可利用水资源量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主要分布在石灰岩、白云 岩等可溶性岩石地区,具 有分布不均、水量变化大 的特点。
矿山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可以预 测矿井涌水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避免发生水害事故。
矿山水文地质研究有助于保护生态环 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efc6da3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0.png)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文地质是指在矿层的勘探、开采和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水文和地质问题。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是指将矿井水文地质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型,以便对不同类型的矿井水文地质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利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三类:1. 洞室型矿山洞室型矿山是指采用巷道和井筒作为开采方式的矿山。
在洞室型矿山中,地下水主要通过岩石间隙和岩石裂隙流动,井筒较深,水位变化较小,水温波动也相对较小。
洞室型矿山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有:矿山降雨入渗、地下水流动、泉水流出、矿山排水和地面水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设置排水井、洪水沟、做好洞室防水等。
此类矿山多选用动态排水,即边开采边排水。
2. 凿岩型矿山凿岩型矿山是指采用凿岩工艺(如爆破)开采的矿山。
由于矿层与岩体之间的界限不清,因此在凿岩型矿山中,地下水主要通过岩石间隙、裂隙和矿体内流动,水位变化较大,水温波动较明显。
凿岩型矿山的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有:矿山降雨入渗、地下水流动、井筒渗漏、矿区地面塌陷、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下沉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设置全封闭水井、封闭井筒、开展土工填埋、矿山回灌或转移用水等。
3. 堆矿型矿山堆矿型矿山是指采用堆矿方式处理矿石的矿山。
在堆矿型矿山中,主要存在矿石浸出过程产生的厌氧反应和新鲜水的补给,会使废矿石堆内的水质发生明显变化。
同时,其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也比较复杂,主要有矿石浸出排放、废矿水渗漏和堆体浸润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和治理措施,如利用循环水、重新处理污水、减少渗漏等。
总体而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矿井水文地质现象,并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理和利用措施,以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治理策略,确保矿井开采和利用的安全和效益。
矿山水文地质与水文地质灾害
![矿山水文地质与水文地质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c4c04d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b.png)
矿山水文地质灾 害预警与防治
矿山水文地质对 采矿工程的影响 评估
矿山水文地质在 采矿工程中的实 际应用案例
矿山水文地质在矿山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矿山水文地质在矿山环境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预测和防治矿山环境问题。
矿山水文地质应用可以监测地下水动态,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矿山水文地质应用,可以评估矿山环境治理的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矿山水文地质应用还可以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降低矿山事故发生的概率。
添加 标题
它涉及矿床水文地质、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 球化学等领域,为矿山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提 供重要支撑。
添加 标题
矿山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的形 成、储藏条件、运动规律、水质及水量变化等。
添加 标题
矿山水文地质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预测和防治矿山突水、地下水污染等水文 地质灾害,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矿山水文地质的研究内容
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 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下水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
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 措施
矿山水文地质对采矿工程的影 响及应对措施
矿山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了解矿山水文地质情 况,可以预测和预防矿山水害,避免事故 发生。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效率:对矿山水文地质 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矿床开 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防治
加强国际学术 交流,促进矿 山水文地质领 域的创新与发
展
THANK YOU
汇报人:
矿山水文地质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矿山水文地质资料在资源开发 规划中的作用
矿山水文地质资料在资源开发 设计中的作用
煤矿开采的矿山水文地质调查
![煤矿开采的矿山水文地质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0fb9a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c.png)
地下水
存在于地下岩层和土壤中 的水,分为孔隙水、裂隙 水和岩溶水等。
含水层与隔水层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储 存地下水的地层,隔水层 则是指不能透过地下水的 地层。
矿山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
保障安全生产
了解矿山水文地质条件, 可以预测和预防矿井突水 、瓦斯突出等事故,保障 安全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矿山水文地质调查, 可以合理规划矿井开采方 案,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
煤矿开采的矿山水文 地质调查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矿山水文地质概述 •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 矿山水文地质环境分析 • 矿山水文地质灾害防治 •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的未来发展
01
矿山水文地质概述
水文地质基本概念
01
02
03
水文地质
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 、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
05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 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01 02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对矿区进行大面积的拍摄,获 取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信息,为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提供更 全面的数据支撑。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利用地震波、电磁波等物理手段,探测地下岩层的分布、结构、性质等 信息,为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提供更准确的地下构造数据。
矿坑排水需求
矿区地表沉陷
研究地下水变化对矿区地表沉陷的影 响,以及沉陷可能对矿区环境、设施 和安全造成的影响。
分析在开采过程中矿坑排水需求,以 及排水设施的配置和运行管理。
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评价
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根据地下水水质、水位变化、水动力条件等因素,评价矿山水文 地质环境的质量状况。
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分析及治理对策
![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分析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a80e9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d.png)
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分析及治理对策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持续进行,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水文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等,它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矿山地质构成一定的威胁。
具体来说,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变化:矿山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会直接导致矿山工程的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
特别是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山体松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安全。
2. 地表水侵蚀: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水的侵蚀对矿山地质造成直接的影响。
地表水的流动和侵蚀会导致岩层破裂、地质体松动,加快矿山的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3. 降水影响:矿山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对矿山地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大范围的降水能够加速山体的侵蚀,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降水过程中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也会对矿山地质构成威胁。
以上种种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
二、治理对策1. 地下水位监测和调整:对于矿山地下水位的监测和调整,可以采取地下水抽水、排水等技术手段,降低地下水位的上升速度,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还可以进行地下水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地下水位变化的规律,提前预警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的地质灾害。
2. 地表水侵蚀控制: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地表水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合理布局排水管网,及时清理排水通道,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地表水的流动,减少地表水对矿山地质的侵蚀和影响。
3. 降水管理和控制:针对矿山地区的降水特点,可以采取降水管理和控制措施,如建设排水沟、拦挡坝等设施,对降水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回收,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对地质的损害。
4. 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处理,需要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
矿山水文地质勘查的难点与优化
![矿山水文地质勘查的难点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0c6aa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4.png)
矿山水文地质勘查的难点与优化矿山水文地质勘查是指在矿山勘探中,以地质勘查为基础,结合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调查和评价的过程。
矿山水文地质勘查对矿山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矿山企业更全面地了解矿山地质条件,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矿山水文地质勘查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本文将对矿山水文地质勘查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一、难点分析1. 多因素叠加难度大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经常面临多种因素的叠加,如地质、水文、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使得勘查工作变得异常复杂。
在地下水文地质勘查中,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流量、水质等因素都会对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矿区地下水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采用多种勘查技术及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研究。
2. 数据获取困难矿山水文地质勘查所需要的数据类型较为多样,包括地质、水文、水文地质、环境等多方面的数据。
如何获取到全面、真实、准确的数据,一直是矿山水文地质勘查的难点之一。
对于一些较为深层的地质信息,仅仅依靠地表勘查,难以获取到准确的数据。
而进行深层勘查,又会有较大的投入成本和技术难度。
3. 地下水文地质勘查难度大地下水文地质勘查是矿山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地下水文地质的勘查难度较大。
地下水文地质勘查需要借助一些地下勘探技术,如钻孔、水文地质勘查、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才能获取到较为准确的数据。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也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员的操作,而这些成本较高。
4. 勘查周期长矿山水文地质勘查需要的数据种类繁多,且难度大,因此导致了勘查周期较长。
在勘查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数据加以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而且一些最终数据的获取,还需要较为复杂的实地调查和勘探,这也导致了勘查周期的延长。
二、优化建议1. 提高数据获取效率提高数据获取效率是矿山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关键。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勘查技术设备,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勘测技术培训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勘测技术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63b19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2.png)
地下水环境评价
地下水水位监测
地下水动态分析
定期监测地下水水位,了解水位变化 趋势,判断开采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
分析地下水流动规律和变化趋势,预 测未来地下水环境的变化。
地下水水质评价
对地下水水质进行检测,评估水质是 否符合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标准,以及 是否受到矿山开采活动的污染。
矿山水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矿山开采水文训地质勘测技术培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 录
•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勘测概述 •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勘测技术 •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环境评价 •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勘测实践 •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勘测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勘测概 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矿山开采水文地质勘测是指对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为矿山 开采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和数据。
地质依据。
数值模拟技术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地下水 流场、压力场等变化,预测矿山 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为制定合
理的开采方案提供依据。
智能化与自动化勘测
智能化勘测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 现数据自动处理、异常自动识别等功 能,提高勘测效率和精度。
自动化勘测
通过自动化设备、传感器等技术,实 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减少 人工干预和误差。
案例四
某铜矿区水文地质勘测
矿山水文地质勘测技术应用
01
02
03
技术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技术二:钻孔勘探技术
技术三:地下水监测技术
04
技术四:遥感技术
矿山水文地质勘测经验总结
经验一
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收集资料和现场踏 勘。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533a1f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0.png)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矿山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对矿山区域地质、水文、水资源等情况的综合性调查、分析和评价,优化开采方案,保障安全环保的重要工作。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是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获取矿山区域内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有关信息,为保障环境安全和有效开采提供依据。
可以采用多种调查手段,如:现场考察、打井、测量、采样、实验室分析等。
在调查过程中,要注重对矿山地貌、岩石结构、水体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要素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矿山的水文地质情况。
二、水文地质模型建立根据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可以建立相应的水文地质模型,以反映矿山区域内的地下水存储、运移和分布情况。
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需要考虑地质层位、岩石渗透性、水文地质特征等因素,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推测出地下水位、水流速度、水文地质稳定性等重要参数,从而预测地下水的运行情况。
三、水文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评价是对矿山区域内地下水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主要是对矿山水文地质模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环境安全和有效开采的要求,确定矿区内地下水的水质、水位等基本特征,发现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可持续开采方案设计在了解矿山水文地质特点和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可持续开采方案,以确保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可持续开采方案应考虑矿山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量、开采方式、排放标准等因素,并结合法律法规、环保要求、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需求和考虑制定。
五、环境监测和安全管理矿山水文地质工作并不完结于调查、评价和设计等步骤,随着矿山的运营和开采,监测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和环保控制效果的重要性不断突显。
因此,矿山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定期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流量等环境因素,及时发现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矿山水文地质特征与水资源管理
![矿山水文地质特征与水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176bd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3.png)
矿山水文地质特征与水资源管理1. 矿山水文地质特征概述矿山水文地质特征是指矿山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特点。
了解矿山水文地质特征对于合理开发和管理矿山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水文地质特征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和速度、地下水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内容。
2.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与分析2.1 地下水位调查通过在矿山周边设置水位监测井,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了解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为矿山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2.2 地下水流动方向和速度调查通过对矿山周边的地下水流向和速度进行调查,建立地下水流动模型,预测地下水对矿山水资源的补给和排泄情况,为矿山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3 地下水化学组成调查通过采集矿山周边地下水样品,分析地下水的化学组成,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为矿山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3. 矿山水资源管理3.1 矿山水资源开发利用根据矿山水文地质特征和水资源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矿山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包括确定水资源利用方式、开发水量和水质要求等。
3.2 矿山水资源保护根据矿山水资源的特点和水资源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矿山水资源保护措施。
包括对地下水的补给区域进行保护,防止污染源进入地下水体,合理控制矿山废水排放等。
3.3 矿山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建立矿山水资源监测系统,定期对矿山水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包括对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速度和方向、地下水化学组成等进行监测,评估矿山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情况和水质状况。
4. 矿山水资源管理案例分析以某矿山为例,对其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并进行实施。
通过对矿山水资源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其他矿山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5. 结论矿山水文地质特征与水资源管理是矿山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矿山水文地质特征的调查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可以实现矿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可行的管理经验,为其他矿山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矿山水文地质与水资源管理
![矿山水文地质与水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8ad8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0.png)
矿山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协调发展
矿山水文地质: 研究矿山地下水、 地表水、地下水 与地表水的相互 关系
环境保护:保护 矿山环境,防止 污染和破坏
水资源保护:合 理利用和保护矿 山水资源,防止 浪费和污染
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矿山开发与 环境保护的协调 发展,促进可持 续发展
矿山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矿山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矿山水资源开发方式
地下水开采: 通过钻井、抽 水等方式获取
地下水资源
地表水利用: 利用河流、湖 泊、水库等地
表水资源
雨水收集:通 过收集雨水进 行水资源利用
矿坑水处理: 对矿坑水进行 处理,使其达 到可利用标准
矿山水资源利用技术
地下水开采技术:包括钻井、抽水、监测等 地表水收集技术:包括拦河、蓄水、引水等 水资源净化技术: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包括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等
况等
地下水与矿山的 关系:研究地下 水对矿山的影响, 如地下水对矿山 的稳定性、安全
性的影响等
地下水与环境的 关系:研究地下 水对环境的影响, 如地下水对生态 环境、水资源的
影响等
矿山水文,受重力作用影响,具有流动性 承压水:位于不透水层之上,受压力作用影响,具有压力性 裂隙水:位于岩石裂隙中,受裂隙发育程度影响,具有不均匀性 岩溶水:位于石灰岩溶洞中,受溶洞发育程度影响,具有复杂性
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加强矿山废水处理、 废渣处理等环保措施 ,减少对水资源的污 染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合理规划矿山生产用 水,提高水资源的利 用率,减少浪费
矿山水资源的来源:地下水、地表 水、雨水等
矿山水资源利用
矿山水资源的利用原则:节约用水、 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等
浅谈矿山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要点
![浅谈矿山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98ad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e.png)
浅谈矿山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要点矿山工程的地质勘查是在矿山工程前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水文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解矿山地质条件中的水文地质特征,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下面我们来浅谈矿山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要点。
一、矿山工程地质概况的调查与了解地质勘查首先要对矿山地区的地质概况进行调查与了解。
了解地区地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等基本地质条件,并获得地质地区中的带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分布情况。
这是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地质概况,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二、水文地质地层的勘查对矿山地质地层的勘查是水文地质勘查的重点之一。
进行地层的勘查,要考察地下水源、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运移方向和速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矿山的水文地质条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层的勘查,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状况,并且为后续的水文地质勘查提供了基础数据。
三、水文地质条件评价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查,需要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
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储量、水质、水位等信息的评价。
这些评价对于矿山工程后期的设计和建设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四、对于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估在水文地质勘查中,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估。
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矿山工程的安全隐患,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只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预见,并有相应的对策,才能够保障矿山工程的安全运行。
五、水文地质勘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水文地质勘查获得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水文地质条件的具体情况,并为矿山工程的后续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水文地质综合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类型,确定矿区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属复合问题的中等矿床类型(Ⅱ-4)。
6、《普查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附图、附表和附件较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矿区构造较复杂,大致可分为控矿构造(F1)和破矿构造两类,《普查报告》对这两类综合分析研究不够。
其中对破矿构造即F2、F4断层无工程控制,下一步勘查工作时要加强对断裂构造的控制和研究。
2、Ⅰ号主矿体产状345°-10°∠55°-78°,即向北较陡倾斜,而位于矿体中东局部地段W91勘查剖面线处矿体倾向方向突变向南倾南,造成的原因未作解释。
3、钻孔工程布置间距不尽合理,致使勘查线剖面间距不是400m,或400m的倍数,给下一步详查工作加密控制剖面的布置工程带来一定困难。
4、开采技术条件(1)矿区二、三级滑脱断层发育,且控制矿层分布,影响岩体的稳定性,未来矿山开采后,将加剧滑脱断层导水的可能性,沟通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届时地表水也将渗入,增加矿坑涌水的条件。
(2)下步工作中,应加强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查明矿坑主要充水因素和矿层稳定性及对开采的影响;作好大气降水、泉水、地表水的动态观测,研究相互间的量变关系,为矿坑涌水量估算提供依据。
(3)《普查报告》中的插表6-1、6-2、6-3过简,应设计完整的表格,将上述表放在附表中;缺钻孔水、工、环地质编录综合成果表(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表综合进去);3号图无水、工、环地质综合柱状图。
(必须修改)四、评审结论经会议评审,《普查报告》的编制和地质勘查工作达到普查阶段要求,建议备案郧县大桑树矿区查明钒矿333矿石资源量9354千吨,V2O5量93898吨(表2),可作为进一步勘查工作的地质依据。
另,预测钒矿334矿石资源量7214千吨,V2O5量71467吨,可供下步地质工作时参考。
附:1、《湖北省郧县大桑树矿区钒矿普查报告》评审专家组名单2、《湖北省郧县大桑树矿区钒矿普查报告》评审会议出席人员名单3、湖北省郧县大桑树矿区普查许可证范围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叠合图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矿床水文地质一、自然地理概况大桑树矿区位于南化穹窿北西部、陡岭沟背斜的西部倾伏端。
矿区属侵蚀构造中低山区,地形大致形成东西向分岺,向南北两侧沟谷发育,向北侧的主要沟谷由东向西有:木耳沟、大桑树沟、纸槽沟、桐树沟等,其中大桑树沟常年流水,通过Ⅰ2矿体。
其余沟谷为季节性沟谷。
南侧由东向西主要有鲍鱼沟、黄寺沟、米色沟、连家沟、田家沟、蒋家沟等其中蒋家沟常年流水,通过Ⅰ号矿体的西端。
另外位于矿区的西南角有滔河通过,距矿体较远,同时河床低于矿体200m 以上,对矿体影响不大。
矿区范围内地形的最高点为西北角的鹦鹉寨1020.7m,最低点为滔河河床365.7m(为当地的侵蚀基准面),最大相对高差为655m,一般相对高差200—400m。
含钒矿层分布于矿区北部及东部一带,地表出露靠近分水岭及半山腰一带,Ⅰ矿体(主要矿体)地表出露标高600—860m,储量计算控制最低标高550—700m以上,Ⅰ1及Ⅰ2号矿体地表出露标高450—730m,储量计算控制最低标高400m以上,Ⅱ及Ⅲ矿体地表出露标高520—760m,储量计算控制最低标高400m 以上。
矿区所有矿体均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下水位标高为491.50—529.80m(表6—1)。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历年平均气温在15.8℃,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12.4℃;降水多集中于7—9月,年平均降水量829.8mm,最大降水量1360.6mm;霜冻期在11月至次年2月。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综合简表表6-1 矿体编号钻孔编号孔深(m)孔口标高(m)钻孔水位(m)风化带深度(m)备注埋深标高ⅢZK8′1 105.76 691 漏水 1.50 一.该表以本次工作提交的钻孔资料为主,前Ⅰ号矿体施工的6个钻孔位置地形高,其标高为710—895m之间,施工钻孔未ZK0′1 149.32 585 55.20 529.80 2.20ZK15′182.76 530 15.50 514.50 2.50ⅡZK701 93.44 680 漏水 1.50 ZK741 118.19 790 漏水0.60Ⅰ2ZK521 500 8.5 491.50 2.60 Ⅰ1ZK81 160 550 28.2 521.80 1.30 ⅠZK751 122.42 750 漏水0.75测到水位,均为透水层。
二、表中所填的漏水孔为未到水位孔,根据表中资料地下水位标高大致为491.50—529.80m之间。
二、含(隔)水层特征矿区含(隔)水层划分主要根据岩性及泉水流量岩溶发育情况等综合确定,根据地层顺序由新至老叙述如下:1.第四系(Q)孔隙水含水层:主要由残坡积层及冲洪层组成,上部主要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及碎石组成,富水程度随地形条件及沉积厚度而变化。
分布于山坡及沟谷地带,厚度0—10m。
2、寒武系上统至奥陶系上统(∈3—O2)S石瓮子组弱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为含燧石灰岩及白云岩为主,节理裂隙较发育,地表局部有小型溶槽、溶沟发育,泉水流量<1l/s,为富水性弱的岩溶裂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及南西部厚度>500m。
3.寒武系中统岳家坪组(∈2y)弱岩溶裂隙含水层:由角砾状白云岩夹页岩组成,有节理裂隙发育,地表局部见小型溶洞及溶隙发育,未见泉水出露,分布于矿区北部及西部一带,厚度>300m。
4.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下段(∈1s)相对隔水层:主要由钙泥质页岩、粉砂岩、板岩等组成顶部为含矿层位,节理裂隙发育,裂隙以闭合式及泥质充填为主,易破碎,含极弱裂隙水为相对隔水层,分布于矿区北部及西部一带,厚度50—100m。
5.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n)中等富水的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为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溶蚀现象较普遍,有小型溶沟、溶槽及溶洞发育,溶洞直径约1—0.5m。
泉水流量0.45—2.32l/s(详见表6-2)富水性属中等,为矿区的主要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北部中部及东部,约占整个矿区面积2/3,厚度大于350m。
6、青白口系耀岭河组(Qny)弱裂隙含水层:主要由绿泥、绿帘钠长片岩组成,节理裂隙发育,未有泉水出露,富水性较弱,为弱裂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南部,厚度不详。
泉水流量统计表表6-2泉水编号位置出露标高(m)流量(l/s)类型出露层位备注1 纸槽沟480 0.62下降泉Z2dn2 大桑490 2.32 下降Z2dn树沟泉3 鲍鱼沟635 0.45下降泉Z2dn断层带4 连家沟460 0.53下降泉Z2dn断层带5 蒋家沟440 0.66下降泉Z2dn三、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局部地段的河流及溪流也补给地下水,由于地形山高坡陡,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快,降水入渗量很小,以垂向渗透补给为主,形成地下径流量较弱,造成侵蚀基准面以上的含水层富水性弱。
矿区从鹦鹉寨—楼房沟脑形成北西南东向的地表分水岭,降水通过南北两侧的沟谷排泄地表水,地下水,地下水分水岭基本与地表一致通过南北沟谷的泉水排泄。
矿区地形有利于地下水及地表水排泄,排泄条件良好。
四、矿坑充水因素矿区绝大多数矿体出露的地形条件高,故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以储存量为主,矿坑涌水量与季节性密切相关。
矿层赋存于寒武系下统(∈1s)页岩、粉砂岩及板岩中与矿层无明显的界线,为无形矿层,该层就相当矿层,由于地层倒转及地质构造原因构成矿坑充水情况各矿体不同,Ⅰ号矿体地层倒转构成矿层主要顶底(局部为底板)为灯影组(Z2dn)白云岩中等富水的岩溶裂隙含水层,是主要直接充水因素。
但矿体首采标高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该含水层以透水层为主,故矿坑充水以降水渗透补给为主,其次是矿层底板寒武系中统(∈2y)角砾状白云岩为弱岩溶裂隙含水层也是直接充水因素,但富水性弱。
Ⅰ1与Ⅰ2矿体,是Ⅰ号矿体东段的一部分,矿层顶底板与Ⅰ号矿体相同,不同之处是Ⅰ1与Ⅰ2矿体之间,有北东向断层错开形成西段Ⅰ1与东段Ⅰ2矿体,Ⅰ1矿体的西端位于纸槽沟的沟谷中,Ⅰ2矿体东段有大桑树沟溪水通过,该两段的首采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矿层顶板的中等岩溶裂隙含水层及底板的弱岩溶裂隙含水层都是矿坑的直接充水因素。
而Ⅰ1矿体的东段Ⅰ2矿体的西段,矿体所处的位置高,矿坑的充水条件同Ⅰ矿矿体。
两矿体之间虽有断层带存在,但构造带所处的标高在700m以上,根据ZK321孔揭露该孔为漏水孔无水位,构造带也以透水层为主,构造带对矿坑的影响也是降水的渗透补给对矿坑开采影响不大。
Ⅱ号矿体顺走向呈弧形,地层是正常产出,矿体顶板为寒武系中统(∈2y)角砾状白云岩,弱岩溶裂隙水,底板为中等岩溶裂隙含水层,顶底板的含水均为矿坑的直接充水因素,但矿体所处的地形位置高,根据控制矿体的两个钻孔,也为漏水孔,顶板以透水层为主,矿坑充水也是以降水渗透为主,地下水补给量不大。
Ⅲ号矿体的顶底板均为灯影组(Z2dn)中等的岩溶裂隙含水层包围矿体的首采部分约2/3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矿层的顶底板均为直接充水因素,地下水的补给充足,矿坑充水以动储量为主,水文地质条件较其它矿体复杂。
矿区二、三级滑脱断层发育,虽然灯影组与寒武系的含矿层之间为滑脱断层接触,但为顺层接触,不会造成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同时断层带不发育,除部分地形较低地段有些影响外,一般影响不大,其它断层绝大多数远离矿体,对矿床充水基本无影响。
地表水以季节性沟谷为主,局部沟谷常年流水的小溪通过矿层的地段对矿坑充水有一定的渗入补给作用。
五、供水水源地的选择本矿区属山高水深地区,远离地表水体,可利用的地表水首选大桑树沟溪水,常年流水,其流量 2.2—18.5m3/h。
根据水样分析,水质类型为H2CO3-Ca-Mg型水,PH值7.3,总硬度为12.00—16.04法度,矿化度221.75—287.25mg/l,水质良好,可作为生活及工业用水,但流量较小,可考虑做修堤、储水综合利用。
六、水文地质类型本矿区为以岩溶裂隙充水为主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及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中等。
主要矿体多数位于地下水以上主要含水层以透水层为主,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故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第二节矿床工程地质一、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工程地质岩组划分根据同类矿床资料的岩性类比确定,共计归纳五组,叙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软岩组: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砾石、碎石组成,松散结构,稳定差,强度低,分布于山坡及沟谷地带,厚度0—10m。
2、层状软弱岩组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1s)主要由钙泥质页岩、粉砂岩、板岩等组成,为含矿层位,Ⅳ、Ⅴ级结构面发育,平均RQD值29%属破碎的,岩层以层状碎裂结构为主,岩石组合较复杂,力学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抗压强度R≤30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