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实验室制备课件
合集下载
《氨气实验室制法》课件
![《氨气实验室制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0ccf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f.png)
养殖业
氨气被广泛应用于禽畜场,可提供清凉的环 境,有助于动物生长。
合成肥料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可以用于制造氮 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业。
制药
氨气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业,常用于生产抗生 素和生长素。
制作烟花
氨气可以用于制作一些特殊效果的烟花。
氨气的性质
了解氨气的性质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实验室制备方法。
《氨气实验室制法》PPT 课件
在实验室制备氨气是一项十分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课件将会介绍两 种制备氨气的实验室方法,以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氨气的定义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NH3。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法
这种实验室制法需要用到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步骤一
将10g硝酸铵和5g氢氧化钠加入蒸馏水中, 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A。
实验注意事项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并避免吸入过多氨气。
通风需要足够
请确保室内通风良好,或在通 风设备下进行实验。
佩戴护目镜
佩戴手套
为了避免化学品飞溅进入眼睛, 请佩戴护目镜。
在操作任何化学品时,请戴手 套以保护皮肤。
通过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应用
氨气可以用于养殖、制药、合成肥料和制作烟花。
步骤二
将10ml溶液A加入实验装置中,同时滴加稀 硫酸,得到氨气气体。
化学反应式为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尿素分解制氨法
尿素分解产生的氨气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
1
步骤一
将10g尿素加入干燥的试管中,同时加入少量浓磷酸使尿素分解产生氨气。
化学反应式为CO(NH2)2 → NH3↑ + CO2↑。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时需要小心,因为产生的氨气含有少量毒性物质。
《实验室制氨气》课件
![《实验室制氨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1bbf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3.png)
氧化钙(CaO)
浓氨水(NH3·H2O)
01
02
03
04
烧杯
量筒
蒸发皿
搅拌器
橡皮塞
03
CHAPTER
实验步骤
01
02
04
03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实验室制氨气》ppt课件
目录
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实验原理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
氨气具有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也能与某些氧化剂反应。
化学性质
反应方程式:$Ca(OH)_{2} + 2NH_{4}Cl = CaCl_{2} + 2H_{2}O + 2NH_{3} uparrow$
反应条件:加热
反应装置:需要使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等实验器材。
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环境,不适用于工业生产。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等个人防护措施,以及确保通风良好,防止气体泄漏。
制取少量氨气时可以使用该方法。
02
CHAPTER
实验材料
氯化铵(NH4Cl)
氢氧化钙(Ca(OH)2)
紧急疏散
02
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按照紧急疏散程序撤离现场,并按照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指挥进行后续处理。
联系救援
浓氨水(NH3·H2O)
01
02
03
04
烧杯
量筒
蒸发皿
搅拌器
橡皮塞
03
CHAPTER
实验步骤
01
02
04
03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实验室制氨气》ppt课件
目录
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实验原理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
氨气具有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也能与某些氧化剂反应。
化学性质
反应方程式:$Ca(OH)_{2} + 2NH_{4}Cl = CaCl_{2} + 2H_{2}O + 2NH_{3} uparrow$
反应条件:加热
反应装置:需要使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等实验器材。
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环境,不适用于工业生产。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等个人防护措施,以及确保通风良好,防止气体泄漏。
制取少量氨气时可以使用该方法。
02
CHAPTER
实验材料
氯化铵(NH4Cl)
氢氧化钙(Ca(OH)2)
紧急疏散
02
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按照紧急疏散程序撤离现场,并按照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指挥进行后续处理。
联系救援
氨气的制备 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氨气的制备 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b7e2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f.png)
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可用水吸收
与硫酸反应, 可用浓硫酸吸收
环节二 建构思维,形成认识模型
装置选择
尾气处理
✓ 气体的性质
尾气处理 装置
改 进 装 置
吸收式需 防倒吸
环节二 建构思维,形成认识模型
制备原理
装置选择
操作及注意事项
生成气体
发生装置 ✓ 反应物状态 ✓ 反应条件
纯净干燥
除杂干燥
✓ 依据气体和杂 质性质选择除 杂试剂
NH4HCO3 Δ NH3↑+HCl↑+H2O
与碱反应 NH4Cl+NaOH
NH3↑+NaCl+H2O
环节二 建构思维,形成认识模型
制备原理
铵盐性质
请结合已有知识,寻找合适的制备原理。 不稳定性 NH4Cl Δ NH3↑+HCl↑
NH4HCO3 Δ NH3↑+HCl↑+H2O
与碱反应 2NH4Cl+Ca(OH)2 Δ 2NH3↑+CaCl2+2H2O
与碱反应 NH4Cl+NaOH
NH3↑+NaCl+H2O
环节二 建构思维,形成认识模型
制备原理
装置选择
操作及注意事项
环节二 建构思维,形成认识模型
制备原理
装置选择
✓ 原料价廉易得 ✓ 反应条件易控制 ✓ 产物纯净、无污染
操作及注意事项
环节二 建构思维,形成认识模型
制备原理
铵盐性质
请结合已有知识,寻找合适的制备原理。 不稳定性 NH4Cl Δ NH3↑+HCl↑
环节二 建构思维,形成认识模型
制备原理
铵盐性质
演示文稿氨气-化学课件
![演示文稿氨气-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d0783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2.png)
➢实验5-1:加热碳酸氢铵的固体,观察现象
现象:固体消失,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 NH4HCO3==NH3↑ + H2O ↑ + CO2 ↑
➢实验5-2:加热氯化铵的固体,观察现象
现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出现
△ NH4Cl == NH3↑ + HCl↑
NH3 + HCl == NH4Cl
△ Ca(OH)2+2NH4Cl == CaCl2 + 2NH3↑ + 2H2O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验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伸到试管口检验(变蓝)
氨气的干燥:碱石灰 不用CaCl2
第19页,共21页。
②加热浓氨水
③浓氨水滴加到CaO 或固体NaOH上
△ NH3·H2O == NH3↑+H2O
第20页,共21页。
3NO2 + H2O == 2HNO3 + NO
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NH3 + HNO3 ==NH4NO3
第10页,共21页。
实验3-2
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在 插入盛有氨水的椎形瓶中,反复几次。
现象:铜丝保持红热
2Cu + O2 == 2CuO
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
2、氨气的工业制备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第21页,共21页。
第4页,共21页。
NH3·H2O的不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
△ NH3·H2O == NH3↑+H2O
思考:用右图的装置,加热氨水至 沸腾,在玻璃管的上端,可以收集 到干燥的氨气。请说明在此能够收 集到干燥氨气的原因 。
现象:固体消失,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 NH4HCO3==NH3↑ + H2O ↑ + CO2 ↑
➢实验5-2:加热氯化铵的固体,观察现象
现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出现
△ NH4Cl == NH3↑ + HCl↑
NH3 + HCl == NH4Cl
△ Ca(OH)2+2NH4Cl == CaCl2 + 2NH3↑ + 2H2O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验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伸到试管口检验(变蓝)
氨气的干燥:碱石灰 不用CaCl2
第19页,共21页。
②加热浓氨水
③浓氨水滴加到CaO 或固体NaOH上
△ NH3·H2O == NH3↑+H2O
第20页,共21页。
3NO2 + H2O == 2HNO3 + NO
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NH3 + HNO3 ==NH4NO3
第10页,共21页。
实验3-2
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在 插入盛有氨水的椎形瓶中,反复几次。
现象:铜丝保持红热
2Cu + O2 == 2CuO
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
2、氨气的工业制备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第21页,共21页。
第4页,共21页。
NH3·H2O的不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
△ NH3·H2O == NH3↑+H2O
思考:用右图的装置,加热氨水至 沸腾,在玻璃管的上端,可以收集 到干燥的氨气。请说明在此能够收 集到干燥氨气的原因 。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14cb36e87101f69e319586.png)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设计思维模型
总结:气体制备相 关实验设计的方法
• 陌生情境,设计实验方案的交流与点评, 进一步完善结构化思维; • 诊断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孤立水平、系统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 的认识水平(学科视角)。 • 发展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设计思维模型
总结:气体制备相 关实验设计的方法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设计思维模型
总结:气体制备相 关实验设计的方法
• 实验目的——知识——新信息 • 建构思维模型,有序思维,提升素养
3
教学反思
情境创设丨思维结构化、可视化
情境创设丨思维结构化、可视化
陌生间接 研 究 对 象 问 题 情 境
2
教学实践
各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复习氨气的实验室 常见氨气的实验室 制备原理讨论 制备原理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各组分的认识模型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设计思维模型
总结:气体制备相 关实验设计的方法
• 形成知识网络, 建立化学性质与 实验装置选择之 间的联系。知识 意义化,认识角 度建立。 • 诊断学生认识物 质的水平(孤立 水平、系统水平 )和实验探究的 水平(基于经验 水平,基于物质 性质水平)。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各组分的认识模型
• 变式训练,建立气体在净化、收集、 尾气吸收阶段的目标意识 • 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基于经验 水平,基于物质性质水平)。
环节一丨环节二丨环节三
形成气体制备实验 各组分的认识模型
• 建立气体制备的结构化思维,认识系 统化。知识功能化,认识思路形成, 知识经验程序化 • 诊断与发展学生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 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氨气实验室制法》课件
![《氨气实验室制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8222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2.png)
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确保 密封良好。
02
01
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使反应
开始。
03
当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 ,收集气体。
04
05
收集完毕后,停止加热,待 冷却后取出导管和集气瓶。
实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实验前应检查所有器材是否完 好无损,确保密封性良好。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室内通风良 好,以防气体浓度过高引起不
实验意义
本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氨气制取过程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THANKS
谢谢
反应条件
总结词
反应条件是实验室制法的关键因 素,包括温度、压力等,对产物 的纯度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的方 法提供所需的反应温度,同时采 用适当的压力条件来提高产物的 纯度和产量。
催化剂
总结词
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提 高产物的产率,是实验室制法中不可 或缺的要素。
对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 便追溯和监管。
环保建议
减少实验材料使用
推广环保技术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实验 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积极推广环保技术,使用低毒、低污染的 实验材料和设备,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提高实验效率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验 时间和能源消耗。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 环保意识,共同保护环境。
05
CHAPTER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试管内产生了大量气体,这些气 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氨气的制备及性质课件
![氨气的制备及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9e9702f12d2af90242e669.png)
表现出NH3的还原性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
四、铵盐
1、形成
铵根离子是氨分子与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结合而形成的
NH3 + H+ == NH4+ 2、性质 1,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 2,与碱反应 NH4+ + OH- == NH3 + H2O
思考?——铵盐作氮肥时,能否与碱性物质混用?
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非氧化性酸的铵盐,加热分解为氨和相应的酸
D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
A
(原子守恒)
2.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 NH3是4核10电子的分子,具有还原性
B、 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
3.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0.1 mol· -1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L D、0.1 mol· -1氯化氨溶液的pH约为5 L
第三节,氨气的制备及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应用; 2,了解铵盐的性质; 3,了解NH4+的检验;
4,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一,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
2,如何收集氨气?
Δ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能否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1,氨气的制备原理
2,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现象:冒白烟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
四、铵盐
1、形成
铵根离子是氨分子与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结合而形成的
NH3 + H+ == NH4+ 2、性质 1,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 2,与碱反应 NH4+ + OH- == NH3 + H2O
思考?——铵盐作氮肥时,能否与碱性物质混用?
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非氧化性酸的铵盐,加热分解为氨和相应的酸
D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
A
(原子守恒)
2.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 NH3是4核10电子的分子,具有还原性
B、 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
3.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0.1 mol· -1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L D、0.1 mol· -1氯化氨溶液的pH约为5 L
第三节,氨气的制备及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应用; 2,了解铵盐的性质; 3,了解NH4+的检验;
4,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一,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
2,如何收集氨气?
Δ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能否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1,氨气的制备原理
2,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现象:冒白烟
《高一化学氨气》课件
![《高一化学氨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694c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6.png)
氨气的化学性质包括碱性、还原性和配位性。例如,氨气可以与酸反应 生成铵盐,表现出碱性;在催化氧化条件下,氨气可以被氧化为一氧化
氮,表现出还原性;氨气还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氨气的用途广泛,如制造氮肥、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还可用作洗涤 剂、中和剂等。
答案部分
氨气的制取方法有多种,如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或在 浓氨水中加入碱石灰等。
成氮气和氯化氢。
氨气可以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 ,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如 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
淀。
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可与氢气反 应生成氮气和氢气,是工业合
成氨的重要反应。
03
氨气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氨气
实验步骤
将铵盐与碱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 至沸腾,随着反应进行,试管内产生 大量气泡,收集产生的气体即为氨气 。
《高一化学氨气》ppt课件
目录
• 氨气的物理性质 • 氨气的化学性质 • 氨气的制备方法 • 氨气的应用 • 实验:氨气的性质实验 • 习题与解答
01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的颜色
氨气是无色的气体,这一点在化学实验中十分重要,因为它的无 色可以让实验观察更为准确,例如在制备氨气时,可以清楚地看 到是否已经收集满一瓶氨气。
为了安全地存储和运输氨气,应将其存储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 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压力容器,确保容器密封 良好,并配备安全阀和压力表等安全设施。
感谢您的观看
清洁能源
氨气可用于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和热能,具有高效、环 保的优点。
氨气可以与氢气混合制成合成气,用于生产甲醇等清洁能 源。
环境治理
氨气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 属离子,如铜、铅、汞等,降低废水 对环境的危害。
氮,表现出还原性;氨气还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氨气的用途广泛,如制造氮肥、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还可用作洗涤 剂、中和剂等。
答案部分
氨气的制取方法有多种,如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或在 浓氨水中加入碱石灰等。
成氮气和氯化氢。
氨气可以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 ,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如 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
淀。
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可与氢气反 应生成氮气和氢气,是工业合
成氨的重要反应。
03
氨气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氨气
实验步骤
将铵盐与碱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 至沸腾,随着反应进行,试管内产生 大量气泡,收集产生的气体即为氨气 。
《高一化学氨气》ppt课件
目录
• 氨气的物理性质 • 氨气的化学性质 • 氨气的制备方法 • 氨气的应用 • 实验:氨气的性质实验 • 习题与解答
01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的颜色
氨气是无色的气体,这一点在化学实验中十分重要,因为它的无 色可以让实验观察更为准确,例如在制备氨气时,可以清楚地看 到是否已经收集满一瓶氨气。
为了安全地存储和运输氨气,应将其存储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 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压力容器,确保容器密封 良好,并配备安全阀和压力表等安全设施。
感谢您的观看
清洁能源
氨气可用于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和热能,具有高效、环 保的优点。
氨气可以与氢气混合制成合成气,用于生产甲醇等清洁能 源。
环境治理
氨气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 属离子,如铜、铅、汞等,降低废水 对环境的危害。
氨的实验室制法PPT教学课件
![氨的实验室制法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2feb696c85ec3a87c2c586.png)
倾斜
2020/12/10
3
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NH3
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防止逸出→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H2O
NH3•H2O)
2020/12/10
4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试管管口稍微向下倾斜 导气管管口伸入到收集气体的试管的 管底 收集氨气的试管管口塞上棉花 试纸一定要湿润
2020/12/10
5
探究
装置的不完美之处: 尾气处理;加热操作不方便控制反应
等 请你设计出自己的制取氨气的实验装 置
2020/12/10
6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 k You For Watc hing
7
氨的实验室制法
2020/12/10
08化学一班 谢静洁
1
氨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实验装置又是怎样的呢?
2020/12/10
2
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反应物→ 固固加热装置
反应产物: (1)H2O→ 大试管管口向下稍微
2020/12/10
3
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NH3
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防止逸出→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H2O
NH3•H2O)
2020/12/10
4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试管管口稍微向下倾斜 导气管管口伸入到收集气体的试管的 管底 收集氨气的试管管口塞上棉花 试纸一定要湿润
2020/12/10
5
探究
装置的不完美之处: 尾气处理;加热操作不方便控制反应
等 请你设计出自己的制取氨气的实验装 置
2020/12/10
6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 k You For Watc hing
7
氨的实验室制法
2020/12/10
08化学一班 谢静洁
1
氨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实验装置又是怎样的呢?
2020/12/10
2
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反应物→ 固固加热装置
反应产物: (1)H2O→ 大试管管口向下稍微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第5章第2节第3课时NH3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第5章第2节第3课时NH3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d4cda0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3.png)
(3)检验试管里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在__试__管__口__放__一__片__湿__润__的__红__ _色__石__蕊__试__纸__,__若__试__纸__变__蓝__色__,__则__证__明__氨__已__经__集__满__(或__用__玻__璃__棒__蘸__取__浓__盐___ _酸__或__浓__硝__酸__放__在__试__管__口__,__若_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__则__证__明__氨__气__已__经__集__满__) __。
装置
原理及化学方程式
固体NaOH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 大量的热,促使氨水分解。CaO与 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 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_N_H__3·_H_2_O__+__C_a_O__=_=_=_N__H_3_↑_+__C_a_(_O_H__)_2
正|误|判|断
(1)收集NH3时,试管口处的棉花可减缓NH3与空气的对流。( √ ) (2)某同学根据铵盐受热分解的性质,认为可以采用加热NH4Cl分解 的方法来制取氨。( × ) (3)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只能用向下排空 气法收集。( √ ) (4)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多余的氨可以用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进行 吸收。( × ) (5)氨不能用浓H2SO4干燥,但可以用无水CaCl2干燥。( × )
深|度|思|考 1.实验室加热制取氨气时,为什么碱不选用NaOH? 提示:NaOH固体易潮解、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氨气逸出, 加热条件下还会腐蚀试管。 2.实验室制备氨气时,收集氨气的小试管口的棉花作用是什么? 提示:制备氨气温度较高,收集氨气时,干燥的棉花可以减小对 流,提高氨气纯度。收集完氨气后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可以吸收尾 气。
5.2.3 氨气的制备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2.3 氨气的制备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222e4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0.png)
一、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应用体验
2.(2023·江苏盐城高一联考)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其 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一、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归纳总结
实验室制氨气的几点说明
(1) 铵盐不能用NH4NO3、NH4HCO3、(NH4)2CO3等代替,NH4NO3加热 时爆炸,而NH4HCO3、(NH4)2CO3极易分解产生CO2气体。
随堂检测
1.现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装置可用于Na2SO3固体和70%的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B.b装置可用于Cu和稀硫酸制取SO2 C.c装置可用于加热NH4Cl固体制备NH3 D.d装置可用于MnO2和H2O2反应制备O2,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随堂检测
(2)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等强碱代替,因为NaOH、KOH具有吸湿 性,易潮解结块,不利于生成的氨气逸出,而且腐蚀玻璃。
(3)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和收集的容器必须干燥。
二、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比较
结合以下气体制备原理,试分析试剂状态、反应条件与发 生装置的关系? MnO2 +4HCl (浓)=== MnCl2+2H2O+Cl2↑
第五章第二节化工生产氮中及的其重化要合非物金属元素
第3课时 氨气的制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重点)。 2.掌握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原理、装置、收集、净化方法
及制备方法的比较(难点)。
引入新课
实验室如何制氨气?
高温、高压
N2+3H2 催化剂 2NH3
N2、H2 体积比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注意事项
• 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因 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 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又KOH、NaOH具 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 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 用试管收集氨气要堵棉花。因为NH3分子微粒直 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 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减少NH3对空气 的污染。
7
注意事项
• 实验室制NH3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 H2SO4和固体CaCl2。因为浓H2SO4与NH3反应 生成(NH4)2SO4。NH3与CaCl2反应能生成 CaCl2·8NH3(八氨合氯化钙)。CaCl2+8NH3= CaCl2·8NH38来自氨气的实验室制备1
实验目的
• 使学生知道氨气的工业制法和主要用途。 • 使学生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一般原理并直观地感
受并掌握氨气的主要性质。 • 通过实验探索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精神和
创新、归纳自学能力。
2
实验原理
•氨气是实验室与生产中的常用气体。制取氨气的方法主 要有加热固体铵盐与碱的混合物、加热浓氨水、浓氨水 与碱混合及工业制法等。 •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加热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3
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两只 玻璃管 棉花 药品:NH4CI Ca(OH)2
4
实验装置
5
实验步骤
• 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 称取8g氯化铵和5g氢氧化钾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
好的固体用纸槽送入试管底部,连接好装置,加热。 • 用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入试管口,进行验满。 • 实验结束,停止反应,处理尾气,拆装置。
注意事项
• 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因 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 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又KOH、NaOH具 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 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 用试管收集氨气要堵棉花。因为NH3分子微粒直 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 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减少NH3对空气 的污染。
7
注意事项
• 实验室制NH3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 H2SO4和固体CaCl2。因为浓H2SO4与NH3反应 生成(NH4)2SO4。NH3与CaCl2反应能生成 CaCl2·8NH3(八氨合氯化钙)。CaCl2+8NH3= CaCl2·8NH38来自氨气的实验室制备1
实验目的
• 使学生知道氨气的工业制法和主要用途。 • 使学生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一般原理并直观地感
受并掌握氨气的主要性质。 • 通过实验探索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精神和
创新、归纳自学能力。
2
实验原理
•氨气是实验室与生产中的常用气体。制取氨气的方法主 要有加热固体铵盐与碱的混合物、加热浓氨水、浓氨水 与碱混合及工业制法等。 •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加热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3
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两只 玻璃管 棉花 药品:NH4CI Ca(OH)2
4
实验装置
5
实验步骤
• 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 称取8g氯化铵和5g氢氧化钾粉末,混合均匀,将混合
好的固体用纸槽送入试管底部,连接好装置,加热。 • 用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入试管口,进行验满。 • 实验结束,停止反应,处理尾气,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