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_黄继英
城市的远见,新加坡
城市的远见,新加坡坚持远见,整体规划一、新加坡概况新加坡位于赤道以北137公里,北与马来半岛隔柔佛海峡,南与印尼诸岛相隔,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699.1平方公里。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融和的国家,人口为442万,其中76.9%的是华人,14%的是马来人,7.7%的是印度人,1.4%的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
二、新加坡规划历程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明显地受到英国影响。
早在1827年,英国殖民统治者就绘制了城镇发展图。
从1856年开始,殖民当局规定任何建造活动都必须事先告知市政当局。
受到英国本土的公共卫生立法运动的影响,在1887年、1896年和1913年,殖民当局颁布了市政法令,先后制定了有关公共卫生的建筑法规,包括建筑通风、垃圾处置、街道宽度、建筑高度、等控制要求。
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体系,分别是概念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
概念规划是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开发指导规划的核心是用途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在1967-1971年期间,新加坡在联合国的协助下制定完成了第一个概念规划-环状加卫星城方案。
初步奠定了新加坡的空间布1局,如港口、高速公路网络、地铁线以及科技园区的布局。
发展环的核心是水源的生态保护,城市中心在南海岸的中部,将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市镇,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将疏散到这些新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国际机场位于本岛的东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指导规划逐步取代了总体规划,在1971概念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了交通与用地布局的联系,缓解市中心的压力,提出了新的用地性质,如商业园区的概念。
同时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则为核心,针对分区的特定发展条件,制定各方面细则,如用途区划、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步行和敞开空间体系、历史保护和旧城改造等方面。
1991年,新加坡重新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确定规划人口400万,将全国划分为5个区域、5大主要核心,形成有系统与层次的区域中心,每个区域中心服务人口约80万。
新加坡城市发展道路
新加坡城市发展过程和特点摘要:新加坡作为一个仅有700K㎡的国家聚集新加坡了将近500万的人口,但是这并没有对它带来影响,新加坡的土地利用还是井井有条,交通从来不拥堵,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的规划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战略性规划、总体规划、协调各机构间土地利用、实施政府土地售卖计划和日常的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等。
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特点,如可持续交通策略、城市发展形态、住房、经济发展、绿化、保护文化遗产等正文:新加坡本是一个土地狭窄、资源匮乏的小岛,自1965年独立以来,仅用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的花园城市,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成功的城市规划体系。
一、机制 -----新加坡规划行政体系国家发展部规划法授权国家发展部部长行使与规划有关的各种职责, 包括制定规划法的实施条例和细则、任命规划机构的主管官员、审批总体规划、受理规划上诉, 并可直接审批开发申请。
市区重建局市区重建局全面负责发展规划、开发控制、旧区改造和历史古迹保护。
市区重建局的最高行政主管是总规划师。
专业人员的配置使新加坡能够更专业,更有远见的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委员会内阁中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部门有国家发展部、交通部、贸易与工业部、环境发展部、律政部等。
为了有效协调和落实这些部门和法定机构的公共建设计划和用地需求设立了总体规划委员会。
二、演变过程1、新加坡的规划挑战在纵23km、横43km,仅700km2的面积内,聚集新加坡了将近500万的人口。
在没有腹地同时缺乏天然资源的情况下,新加坡在规划上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满足多种类型用地的需求,。
在20世纪60年代建国初期,有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市区中心人口过度拥挤,贫民区问题严重、住房及卫生设备难以满足人口的快速增长,高失业率,缺乏基础设施,交通拥挤等。
因此,当时的政府方针与规划主要针对国家生存问题,着重于市区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以及大规模的公共住房计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 (2)
新加坡城市绿地特点对我们的启示摘要:针对建国初期市区中心交通过度拥挤、住房、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挑战,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的规划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战略性规划、总体规划、协调各机构间土地利用、实施政府土地售卖计划和日常的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等。
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特点,如可持续交通策略、城市发展形态、住房、经济发展、绿化、保护文化遗产等1 城市规划特点1.1 可持续交通策略。
总体规划初期优先确定主要高速公路、干路和轨道交通网络,预留其所需用地以减少实施时可能面临的用地矛盾。
另外,为支撑商业和住宅密集地区,在进行详细交通规划时选择在该地段建立主要交通车站及设施,以有效连接这些重要枢纽,保证换乘的便捷性。
用地规划方面也同步配合,在公交枢纽周围规划较高密度发展,以推进公交导向型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加坡通过提供便捷、票价低廉的公交服务和不断扩大公交网络,大力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拥车证制度控制车辆增长、实施电子公路收费系统管理道路使用。
这些多管齐下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道路系统的负荷,保持道路交通通畅,将道路用地控制在12%以内,确保国家持续发展。
新加坡的目标是2020 年前,高峰时段公交出行比例从目前的59%提高至70%。
1.2 紧凑型城市。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性与其形态有密切的关系,鉴于国土面积有限、人口持续增长,新加坡从可持续土地利用角度,采取集约紧凑型的城市建设模式。
除了公交导向式的建设,也优先发展已开发地段,使每个开发地段的建设达到规划可容许的最高密度,尽量节约土地,保存未开发地段。
采取高密度、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也可以减少出行时间和距离,更有效地利用已建成的交通系统、公共与基础设施,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1.3 多管齐下的商业发展。
在商业发展规划方面,新加坡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除了加强中央商业区的发展之外(如目前重点发展的滨海湾新市区计划),也规划了多个区域商业中心和周边商业中心,见图3。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管部长派人主持公众听证会,并将听证结果呈报部长, 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在规划被批准后, 由规划机
构公布于众, 并将批文复印件送至提过不同意见的公众,也就是说,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规划局可编制局
部地区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s),详规只需通过规划局审批即可实施。 (3)开发控制规定:所有活动都要获得开发许可证(planning approval),开发定义基本参照英国城乡规 划法,包括建造、工程、采掘、建筑物和土地用途变更、土地和建筑物细化等。规定规划当局和土地业主的权 利和义务,还包括了规划执法和历史保护方面的有关条款。 (4)关于开发费的核定和征收。
Feature and Thinking 规划特点及感想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花园城市新加坡
今日的新加坡是一个兴旺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其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已成为 我国许多城市借鉴的范例。
新加坡受资源约束,但它仍然取得了很成功的发展。土地是最大的约束,因为 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要在718 平方公里的土地内获得。这其中包括过滤水的提供、污 水处理、焚化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机场以及住宅、工业、商业和娱乐设施等。 因此新加坡的规划对于国家的生存尤为重要。
2、城市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职能:发展规划、开发控制、旧区改造和历史保护。总规编制、城市设计、发展控制与策略制定、规划发 展协调、日常用地规划、土地售卖、基础设施建设、物业市场研究、历史文化保护等业务均由URA完成,与 土地利用局和房屋管理局不存在权力交叉。最高行政主管是总规划师(Chief Planner)。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堪称国际一流水准.新加坡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优秀表现创造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工商业发达、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热带花园城市。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新加坡在策略规划、详细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房地产开发等各方面,通过科学的行政管理、完善的法制体系和严谨务实的工作精神,来开展政府机构的工作,并形成了—整套独特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一、城市规划体系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于新加坡社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土地资源有限;仅有626平方公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充分合理地规划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新加坡人民创造一个清洁;美丽、高效和舒适的城市环境:从新加坡建设成就来看,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完善的规划体系和制定高瞻远瞩、切实可行的规划.1.规划机构新加坡城市规划机构是市区重建局,它是新加坡政府的法定机构,全权负责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计和发展管理工作。
市区重建局现有各级公务员约12Q0人,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以及行政管理、系统分析.产业研究、会计、测量、法律等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士,并且配备有辅助设计制图、客户柜台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中级技术人员。
工程师与技术员的比例为1:3~4。
市区重建局根据职能分工确定横向组织结构,设置城市规划署;保留与城市设计署、发展管制署、土地行政署、企业发展署。
市区重建局的垂直组织结构是以简单的等级层次和分权式的技术管理为特色;在完善的法规和管理规划条件下,这样的组织结构能够适应规范化、高效的管理决策。
市区重建局的垂直组织结构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控制系统,每一环节都受到来目规章、程序和权力利益上的制蘅。
在市区重建局最上层是董事会,其成员大部分是与该局无利益关系的社会人士.董事会的作用是把握基本的目标和政策,并对局长以及全局的工作进行宏观监督,但是董事会并不干预具体的管理工作;局级领导层由局长(兼总规划师)和副局长(兼副总规划师)两人组成,局长负责全局的行政工作,主要精力在于策略性和长远性工作;确定全局工作的目标以及处理重大违例情况;副局长则由高资历的专业人士担任,是全局技术方面的总负责人。
新加坡城市规划给海岛城市发展的启示
建管并重就是三分建、七分管,管理是重心。必须注重健全法规体系、完善管理方式方法,结合城市个性形成有效的制度模式。一是在创建活动中探索城市管理机制。逐步实现由突击性到经常性、由分散性到社会性、由部门管理到全民参与管理的转变。二是在数字化推进过程中提升城市管理手段。确立向科技要管理的思路,把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列入城建重点工程,整合电子监控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技术水平。把数字化作为提高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实施交通系统信息化工程,通过移动电子警察、电子收费装置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监管水平。三是在加强社区管理中夯实管理基础。吸纳社区基层居民以城市管理者的身份民主参与管理,由强行执法向借助居民协调转变,提高执法效果、改善执法人员形象。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提升自身素质,立足“治本”,使城市环境由要我维护向我要维护转变。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规范执法手段和落实机制,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4.裕廊工业区规划与建设。裕廊工业区位于新加坡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10多公里,面积为60平方公里。此地区原本为荒芜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泽和丘陵,但是该地区具有建设现代化工业区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1961年10月,新加坡政府为加快工业化过程,促进经济发展,创建了裕廊工业区。规划先行。新加坡政府从一开始就将裕廊定位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工业区,合理妥善规划,协调统一建设。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发展不同的工业,为吸引外资进入裕廊工业区,在裕廊码头内设立自由贸易区,使裕廊工业区既是工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转口贸易的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先行。裕廊工业区从一开始就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投入大量资金,形成基础设施系统。在此过程中,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从一开始就有计划地保留10%的土地用作建设公园和风景区。以园区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新加坡60年代初设立和发展裕廊工业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全国的工业化进程,此后该国也一直是根据这一目标来规划和管理裕廊工业区。因此,把握好角度和目标,实质上就是为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和管理奠定基础,这是裕廊工业区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
新加坡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启示
新加坡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启示作者:任荣荣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36期自1959年实现自治以来,新加坡从60年代的“贫民窟”发展成当前的“世界城市”,城市更新为其成功转型提供了空间和功能载体的有效支撑。
作为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尤其是市中心的城市更新被认为是城市建设成功的象征,展示了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岛国如何平衡好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发展过程。
回顾总结新加坡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及其不同阶段的更新目标、内容及更新模式,对我国特别是大城市的城市更新推进具有借鉴意义。
一、1960—1965年:清除贫民窟阶段(一)更新目标与内容60年代初期,新加坡市中心集中了住房短缺、失业率高、办公用地供应不足等很多问题。
这期间,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清除贫民窟与中心区重建,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是两大战略目标。
当时对贫民窟的清除,既有建筑结构和环境恶化自身的要求,也有利益最大化驱动下土地重新利用的要求。
而且就效率和现代化而言,重建相对于修复来说能减少交付延误,是一种更可取的方式。
这一阶段,新加坡城市更新的目标很明确,主要表现为对住宅区的更新,通过公共住房计划实现。
政府在城市更新中发挥了绝对主导的作用,为进一步的城市更新奠定了基础。
(二)更新模式新加坡政府对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承诺是城市变革的强大催化剂。
为提高机构效率,新加坡政府于1960年成立了建屋发展局(HDB),取代了殖民地政府组建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SIT),政府成为最主要的公房开发者。
HDB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中心区的一系列更新和安置计划。
为制定中长期的规划政策,1960年总理办公署设立了规划局(PD)来统管全岛的规划事务。
为使拆迁安置工作更加有效,1964年建屋发展局下面专门成立了城市更新部门(URD),负责重建项目的土地征收。
这些机构可以有效地执行政府政策,是公共住房计划的主要实施者,也成为后来新加坡城市更新的基础。
1966年,住房短缺问题解决后,政府才开始启动有计划的城市更新,其中,受城市更新项目影响的居民可以安置到组屋中。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验对深圳城市建设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and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to Shenzhen UrbanConstruction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验对深圳城市建设的启示摘要:新加坡国土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却拥有500多万人口,同时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美丽整洁、绿色宜居,这一切不得不归功于数十年来卓越的城市规划、建设与设计。
深圳与之同为滨海城市,是逐渐由边陲渔村发展成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探索与总结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验对深圳的城市发展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land area of Singapore is less than 700 square kilometers, but it has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5,000,000. Singapore is neat and beautiful, green and livable, so it is worthy of the name "garden city", all of which are owing to decades of remarkable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As the same as Singapore, Shenzhen has developed into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modern city from a border village step by step.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Shenzhen urban development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关键词:新加坡;深圳;城市规划;城市设计Key words: Singapore; Shenzhen; Urban Planning; Urban Design—1——2—美国著名城市设计专家巴奈特曾说过:“一个城—3—市并不是根据一张二十年的远景蓝图设计而成的,而是一个连续性的决策过程。
新加坡城市规划
1、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贯穿全国的地铁、轻轨 系统及发达的陆地公交汽车网络系统,来解决市民的 出行;另外通过GPS自动调动系统提高出租车效率
•
2、以电子收费系统限制公交车以外 的车辆在高峰时间进入闹市区;
3、每年有一定限量的轿车购买指标以防止车辆增长
的速度过猛
• 4、大力进行道路系统、停车场、停车楼的建设。 目前新加坡国内的道路用地已占其国土面积的 12%。但从1999年以来对闹市区进行减少停车设 施来限制交通流量。
新加坡总体布局的环境保护
• 新加坡政府和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很强,有效控 制和减少污染,青山、碧水、蓝天、绿地,整 个城市清洁干净,在新加坡学习期间,没有看 见过烟囱排放黑烟、汽车冒黑烟;看不到污水 排污口;看不到裸露的土地;看不到扬尘;看 不到有乱丢垃圾、烟头、随地吐痰,行人乱窜 马路等现象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国家重视城市规划和 环境保护建设。新加坡也是经历了“先污染后 治理”的过程,但政府在关键时期将环境保护 放在第一位,使环境保护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用正确的远景意愿来指导规划发展方向;用科学的数 据和模型来细化规划;用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强 化城市个性,使城市得以良性发展。
新加坡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始实行城市功能分区,将 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避免市区环境污染。经过加 快建设完善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保持了清洁和优 美的环境,成为举世闻名的“花园式城市”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20多万,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
今年九月受中心委派,我们有幸到新加坡进行了考察学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城市,一个具有深厚的多文化底蕴与现代环境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对比于一处的“非常新加坡”。
我们在参观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其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特色建设、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学习。
一、城市规划运作体系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可分为两种: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规划。
1、发展规划:主要指战略性的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图是示意性的,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
1991年新加坡对其第一个概念规划进行了调整,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构架。
其中2001年新加坡概念规划(The ConceptPlan 2001)提出了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在熟悉的地方建设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的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形成全球的商业金融中心;建设更加密集的轨道网络;更强调各地区的特色。
2、开发指导规划(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总体规划曾经是新加坡的法定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到了八十年代开发指导规划逐渐取代了总体规划,成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新加坡的55个分区都制定了开发指导规划,该规划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核心,根据概念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制定土地用途、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步行和开敞空间体系、历史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开发指导细则和控制参数。
这种规划类似我国的控规。
二、城市规划管理新加坡目前的规划系统是由规划法令规定的一套法制系统。
规划主管部门是市区重建局,它由法律授予权力,包括:规划的权力,规划管理的权力,征收发展费的权力。
新加坡“2019总体规划”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2019总体规划”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20年第12期段义猛李欣叶果新加坡国土面积大体相当于我国的县级行政单元,且新加坡的总体规划具有强烈实施性,因而和我国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侧重实施性的特征较为相似,尤其是新加坡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2019年,其空间规划特点更为突出。
新加坡总体规划简述结构上,新加坡规划编制体系分概念规划(Concept Plan)和面向实施的总体规划(Master Plan)。
概念规划最早制定于1971年,每10年评估修订一次,最近一次概念性规划修编在2011~2013年间进行。
新加坡的总体规划每5年重新编制一次,经历了多次修订,最近的是 2019 年版的总体规划。
总体看,新加坡总体规划内容分为两个层面:法定规划层面和非法定规划层面。
法定规划层面明确了地块的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控制;非法定规划层面指特殊和详细控制规划,包括绿地和水体规划、城市设计要素、建筑高度控制和历史街区及文物保护规划等。
特殊和详细控制规划为总体规划提供支撑,但属于引导性的控制手段,不具备法定性。
新加坡“2019总体规划”的特征“2019总体规划”提出把新加坡建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和具有发展弹性的城市,并提出未来五大发展策略:第一,打造宜居和包容的社区;第二,建设经济门户,巩固新加坡全球经济枢纽地位;第三,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日常出行便捷度;第四,复兴老旧城区;第五,建设可持续和有弹性的未来城市。
针对2010年以来新加坡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2019总体规划”突出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整合经济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实施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建设经济门户,打造连接全球经济的节点。
“2019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保持新加坡经济持续增长,在规划中首次提出建设东部、西部、北部3个经济门户和南部滨海湾中央商务区。
经济门户提供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空间,保障新加坡经济的繁荣和活力。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综述
区位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 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面积
国土面积:718.3平方公里 水域率:1.444% 人口:547万
图1新加坡城市照片
图2 新加坡世界区位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5
二战后至1989,半体系,法令、条例、职能部 门共同管制期
二战期间大量城市建筑被破坏,全岛重新统一规划; 1947年成立住房委员会, 1960年成立房屋管理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5年之内建了5万多套房,1970年代,大部分居民均有房。 1951年SIT编制新的总体规划,1959年殖民当局颁布土地 征用法令的暂行条例〔The Land Acquisition Ordinance〕, 以防止总体规划可能引发的土地投机, 确保规划目标的实施。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6
1990至今,定规划法,包含已有的各项法规,主要包括四部分: (1)相关概念定于与规划机构设置; (2)总规编制和报批程序,5年重新编制,可随时修编,每次调整必须公示,针对意见举行公众听证会。主 管部长派人主持公众听证会,并将听证结果呈报部长, 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在规划被批准后, 由规划机 构公布于众, 并将批文复印件送至提过不同意见的公众,也就是说,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规划局可编制局 部地区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s),详规只需通过规划局审批即可实施。 (3)开发控制规定:所有活动都要获得开发许可证(planning approval),开发定义基本参照英国城乡规 划法,包括建造、工程、采掘、建筑物和土地用途变更、土地和建筑物细化等。规定规划当局和土地业主的权 利和义务,还包括了规划执法和历史保护方面的有关条款。 (4)关于开发费的核定和征收。 从属法规包括: (1)总规编制内容和报批程序 (2)开发申请规划条例与实施细则:1981,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Rules 1981]。 (3)用途分类的规划条例:1981年颁布,分为六大类,商店或食品店用途、办公用途、轻型工业用途、一般 工业用途、仓库用途、宗教用途。 (4)关于开发授权的规划通告:1963年颁布,〔The Planning (Developmentof Land Authorization ) Notification ,1963〕授权特定的开发活动可以免予规划许可。这些被授权的开发活动往往是政府部门为执行 法定职能而进行的建设活动。例如1987年,国家发展部授权新加坡港务局在其用地范围内,进行与法定职能
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
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经验中国高人口密度城市规划的借鉴典范13281150 张泽英运输1305摘要:透过新加坡城市规划成果,本文分析了新加坡城市规划思路与模式,探析城市规划新理念及新思路,寻求值得借鉴的城市规划经验,为我国高人口密度城市的规划探寻借鉴之处。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规划、高人口密度城市、借鉴新加坡作为著名的热带花园城市,成功平衡了城市发展与人居生活环境改善关系的规划要素。
新加坡的规划者和城市经营者们面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最优化和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两大挑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可以为我国经济和城市化水平高速发展的高人口密度城市所面临的亟待完善的规划管理制度寻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新加坡1965年建国初期,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国情与欧美不同,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及人口密度方面,大大地高于欧美各国。
新加坡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政府强有力的管理,较好解决了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经济、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得到了一个飞跃的提高,成为一个典型的、怡人的现代化热带花园城市。
其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1.制度设计合理(1)建立统筹空间规划的专门部门。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统一协调规划编制.其具体的职能部门是市区重建局,负责与空间利用有关的规划和管理。
所有用地规划、土地售卖、发展管制、市区设计及旧屋保留等都由市区重建局完成.与土地局、建屋发展局等公共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不存在权力交叉和重叠。
(2)健全专业部门与规划部门协调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从体制上将专业规划编制的权力赋予市区重建局.专业部、]不再单独编制专业规划。
通过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来反映和落实各专业部门的用地需求,从而从体制上解决了规划部门与专业部门之间规划不协调的问题。
(3)通过成立多部门委员会制度来协调各专业的规划编制。
其委员会制度包括概念规划指导委员会、总体规划委员会和发展管制委员会。
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管理十分成功的国家,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成功地在世界上树立了它的城市品牌。
总结其城市管理成功经验,将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特点1.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分离。
“建管分离”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十分成功。
该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不同的相互独立的部门承担。
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重建局负责,它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制定宏观的框架;城市建筑的单体设计和建设是由建屋发展局负责;城市管理职能则主要是由市镇理事会行使,同时还有园林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参与。
各部门之间除了定期进行交流外,一般相互不干涉各自的职权范围,权责明确,便于城市管理规范化进行。
2.法制化的城市管理。
新加坡城市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法制化的管理,这也是它成功的最重要经验。
首先建立一套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且操作性极强。
其次,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很大,“严”字当头,其违法罚款数额高之外,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处罚:乱扔垃圾初犯罚款200元,累犯者就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而且还得穿上标有“我是垃圾虫”的特制服装,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打扫公共卫生,一次至少3小时以上,并在媒体上曝光。
另外,还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法纪监督稽查队伍和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监控网络。
3.重视宣传教育。
新加坡政府认为法制化的管理只能“治标”,要真正“治本”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城市环境的破坏行为,这就要依赖于广泛的宣传教育。
因此,政府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其居民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各项法律规章、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4.与城市管理相关单位及个人的有效沟通。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市镇理事会,把居民、城市管理中的承包商、基层领袖和政府部门都看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始终保持着有效的沟通。
市镇理事会定期与建屋局、环境发展部等相关的政府部门举行会谈,通过宣传海报、布条、教育手册及主办大型的活动来教育居民,同时还通过与基层领袖的定期会面以了解居民的问题和需求。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新加坡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路。
最具有借鉴意义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一流规划引领新加坡走向世界宜居城市。
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
一是高端智力制定一流规划。
立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组织专家,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40-50年的发展方向,每10年修编一次。
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性的发展指导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修编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
2001年的概念总蓝图费时4年,提出了在熟悉的地方建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区域商业中心、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注重认同感等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国家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国55个分区的规划前景和控制参考数值,如土地使用、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历史保护和开发等。
可以说,概念总蓝图是新加坡人的梦想,而总体规划图则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二是以严厉的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规划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规划当局“禁止一切非法用途的权力”,明确“当土地或建筑物的用途不按规划而被滥用,有关当局可对物主或使用者采取强制执法措施”,违法者将被处3000新币罚款域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二者兼施。
三是阳光透明社会广泛参与。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政策。
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最终方案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
主要是通过专业团体对话以及举办公众展览让社会广泛参与。
在规划方案的过程中,由规划专业人员先行收集资料并分析,拟定初步设计方案,征求公众和专家意见,然后按照征求的意见改进方案内容,上报规划委员会。
规划委员会原则同意后,再到社区举办公开展览,如对住宅的改造规划要在该区举办展览会,区内70%的住户同意规划方案后方可实施。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_黄继英
1) 可持续交通策略。 总体规划初期优先确定主要高速公路、干路 和轨道交通网络,预留其所需用地以减少实施时 可能面临的用地矛盾。另外,为支撑商业和住宅 密集地区,在进行详细交通规划时选择在该地段 建立主要交通车站及设施,以有效连接这些重要 枢纽,保证换乘的便捷性[4]。用地规划方面也同步 配合,在公交枢纽周围规划较高密度发展,以推
城市交通 第 7 卷 第 6 期 2009 年 11 月
平衡自然保留区、绿地与建设区的发展。 新加坡城市规划注重连续性,除了编制规划
外,还有确切的实施计划,针对未知因素以及新 的需求做出适当调整。市区重建局是新加坡的国 家规划局,主管各个层面的规划工作,从长期战 略性的规划(概念规划)、详细总体规划、协调相 关机构间的土地需求与利用到实施政府土地售卖 计划和日常的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等,见图 2。
46
境,并在建国初期同步开展花园城市建设。 在应对和解决建国初期的种种问题时,新加
坡也由此逐渐发展出一套系统、全面的规划体 系,为新加坡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基础。
2 城市规划体系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主要驱动力包括:社会发 展、经济增长和优质环境[2]。在社会发展方面,为 居民提供多种类型的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建 设和谐社区及培养社区凝聚力;在经济增长方 面,通过优惠措施积极招商引资、推动工业化及 产业提升,确保新加坡的竞争力;在塑造优质环 境方面,强调环保规划与实施,广泛绿化并建设 花园城市,确保舒适、清洁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5) 支持经济发展。 由于新加坡缺乏天然资源,因此只能通过发 展二、三产业创造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中央商业
兀兰
裕廊湖区
碧山 实龙岗 淡滨尼 巴耶利巴
波那维斯达
马林百列
中央商业区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
黄继英;黄琪芸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09(007)006
【摘要】针对建国初期市区中心交通过度拥挤、住房、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挑战,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的规划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战略性规划、总体规划、协调各机构间土地利用、实施政府土地售卖计划和日常的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等.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特点,如可持续交通策略、城市发展形态、住房、经济发展、绿化、保护文化遗产等.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黄继英;黄琪芸
【作者单位】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咨询顾问署,新加坡,069118;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咨询顾问署,新加坡,069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1+4
【相关文献】
1.德国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及其特点——以柏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J], 邱鹏飞;雍国玮;陈红雨;何静;郝思特;绍尔
2.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J], 唐子来
3.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整合运作——新加坡实践与借鉴 [J], 陈晓东
4.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J], 艾伯亭;邹哲
5.韩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发展过程与特点 [J], Man-Hyung Lee;Chan-Ho Kim;高毅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思考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思考
张涛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
【年(卷),期】2003(000)296
【摘要】新加坡地面积6646平方千米,人口380万,人口密度4500人/平方千米,南北长23千米,东西长42千米,人均GDP20000美元,洁净、整齐、有序的人居环境,充分显示了新加坡从1959年自治和1965年独立以来,城市规划的高起点和建设的高水准以及长效管理的高效益。
新加坡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异常宝贵,自1819年,莱佛士登陆,土地的管制成立,沿用英国有关法令。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张涛
【作者单位】杭州市市政公用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339
【相关文献】
1.从“花园城市”新加坡看福州市城市规划建设 [J], 许晓龙
2.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J], 夏正兴
3.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J], 姜玲
4.新加坡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 [J], 汪文忠
5.新加坡经验在黄冈城东新区城市规划建设的应用 [J], 王存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nning; urban renewal;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trategies; development with high-density; garden city 中 图 分 类 号 : U412.1+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
Urban Planning Framework and Characteristics in Singapore
黄继英,黄琪芸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咨询顾问署,新加坡 069118)
Wong Kai Yeng, Huang Chyi-Yun
(URA Consulting Group,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Singapore 069118, Singapore)
47
通系统的需求,节能减排,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新镇与政府组屋。 新加坡约 80%的人居住在全岛 23 个新镇内的
政府组屋。这些新镇经过全面性的规划,为居民 创造自给自足的居住环境。新镇内除了高质量、 可负担的住房,还就近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如 学校、公园、诊所、民众俱乐部、图书馆、体育 设施、商场等,见图 4。新镇周边也规划低污染的 工业区,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由于日常所需的 基本设施都近在咫尺并有便利的交通系统相互衔 接,可以减少居民出行的需求。另外,新镇设计 也考虑了街道景观、步行系统连通性等,以创造 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DOI:10.13813/11-5141/u.2009.06.015
黄■继文英章,编等号::1新67加2-坡53城28(市2规00划9)体06系-00与45特-0点5
城市交通 第 7 卷 第 6 期 2009 年 11 月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Vol.7, No.6, November 2009
2) 紧凑型城市。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性与其形态有密切的关 系,鉴于国土面积有限、人口持续增长,新加坡 从可持续土地利用角度,采取集约紧凑型的城市 建设模式。除了公交导向式的建设,也优先发展 已开发地段,使每个开发地段的建设达到规划可 容许的最高密度,尽量节约土地,保存未开发地 段。采取高密度、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也可以减少 出行时间和距离,更有效地利用已建成的交通系 统、公共与基础设施,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3) 多管齐下的商业发展。 在商业发展规划方面,新加坡采取多管齐下 的方式,除了加强中央商业区的发展之外(如目前 重点发展的滨海湾新市区计划),也规划了多个区 域商业中心和周边商业中心,见图 3。在全岛各地 提供活动中心,不但能避免城市中心过度拥挤,也 在全岛范围内提供就业机会和服务设施,减少对交
图 1 新加坡早期街景 Fig.1 Street scenes in early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Singapore
战略性规划
制订长期土地利用策略
总体规划
根据概念规划的宏观架构和策略 对各个地块进行更详细的规划
土地售卖计划
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 实施规划意向
图 2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 Fig.2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在制定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市区 重建局与其他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建设的相关 机构携手合作,如建屋发展局、国家公园局、公 用事业局、陆路交通管理局、贸工部等。这种综 合性的规划方式客观谨慎地审视主要政策和决 策,确保在战略层面平衡各个发展目标。同时, 各单位必须充分商讨各项与用地规划相关事宜并 达成一致,避免日后在实施中面临冲突与矛盾。
摘 要 : 针对建国初期市区中心交通过度拥挤、住房、 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挑战,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一套 系统、全面的规划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战略性规划、 总体规划、协调各机构间土地利用、实施政府土地售 卖计划和日常的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等。从多个角 度分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特点,如可持续交通策略、 城市发展形态、住房、经济发展、绿化、保护文化遗 产等。 Abstract : Singapore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urban planning framework since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 so as to address issues seen in its urban core areas, such as severe traffic congestion, housing, and employment. The framework includes components like strategic planning, general planning, land-use coordination across agencies, governmental land sales programs, and routine management, review and approval of development pro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such as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trategies, urban development forms, housing, economy, landscap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etc. 关键词:城市规划;战略性规划;总体规划;市区重
图 4 新加坡新镇内设施 Fig.4 Facilities in new town in Singapore
48
区的振兴(如规划发展的滨海湾计划)有助于建设一 个现代金融商贸中心,吸引国际企业和人才入住[5]。
工业方面,在这 40 年间,工业模式从早期发 展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渐向技术密集、资本密 集和知识密集方向转型,开辟了尖端科技工业。 规划也同步配合,制定裕廊石化岛、新型的商务 园(如科学园、国际商务园、樟宜商务园,纬一生 物科技园、洁净工业园、实里达航空工业园等), 并结合多所大学形成科技带。概念规划也预留土 地为未来主要工业的增长服务,如石化、科研、 生物药剂、航空业等用地,确保在长期发展中能 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另外,工业用地也经过周密 考虑,将无污染性的轻工业设置于住宅区周边, 鼓励混合用地,提高就近就业机会,从而减少通 勤需求。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建国初期,有许多迫在眉睫 的问题需要解决[1- : 2] 市区中心人口过度拥挤,贫 民区问题严重(见图 1)、住房及卫生设备难以满足 人口的快速增长,高失业率,缺乏基础设施,交 通拥挤等。因此,当时的政府方针与规划主要针 对国家生存问题,着重于市区重建、基础设施建 设、工业发展,以及大规模的公共住房计划。市 区重建的过程包括征用土地、补偿和妥善安置受 影响的居民和商户、重新规划与整合四分五裂的 地块、完善基础设施及城市设计,并且按市场需 求将地块推出以满足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主要的 交通走廊以及结合土地与基本设施规划是发展基 础设施的开端,道路、公交线路的铺设以及建立 净水与废水处理厂、废物处理设备和发电厂等都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建设;为了提供就业,政 府也积极发展工业,规划开发裕廊工业区;在解 决住房问题方面,政府提倡居者有其屋的理念, 发展市区外围的卫星镇,提供高质量、可负担的 住房。面对这些刻不容缓的问题,重点在于实施 规划和实际成效,但同时也注重塑造优质生活环
5) 支持经济发展。 由于新加坡缺乏天然资源,因此只能通过发 展二、三产业创造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中央商业
兀兰
裕廊湖区
碧山 实龙岗 淡滨尼 巴耶利巴
波那维斯达
马林百列
中央商业区
中央商业中心 区域商业中心 周边商业中心
图 3 新加坡商业中心分布 Fig.3 Distribution of commercial centers in Singapore
3 城市规划特点
1) 可持续交通策略。 总体规划初期优先确定主要高速公路、干路 和轨道交通网络,预留其所需用地以减少实施时 可能面临的用地矛盾。另外,为支撑商业和住宅 密集地区,在进行详细交通规划时选择在该地段 建立主要交通车站及设施,以有效连接这些重要 枢纽,保证换乘的便捷性[4]。用地规划方面也同步 配合,在公交枢纽周围规划较高密度发展,以推
城市交通 第 7 卷 第 6 期 2009 年 11 月
平衡自然保留区、绿地与建设区的发展。 新加坡城市规划注重连续性,除了编制规划
外,还有确切的实施计划,针对未知因素以及新 的需求做出适当调整。市区重建局是新加坡的国 家规划局,主管各个层面的规划工作,从长期战 略性的规划(概念规划)、详细总体规划、协调相 关机构间的土地需求与利用到实施政府土地售卖 计划和日常的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等,见图 2。
收稿日期:2009-10-15 作者简介:黄继英(1953— ),男,新加坡பைடு நூலகம்,剑桥大学 工程学士,高级署长,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水源 管理、港务。E-mail:Wong_Kai_Yeng@.sg
1 新加坡的规划挑战
在纵 23 km、横 43 km,仅 700 km2 的面积内, 聚集新加坡了将近 500 万的人口。在没有腹地同时 缺乏天然资源的情况下,新加坡在规划上面临的 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满足多种 类型用地的需求,如居住、商贸、产业、空港、 海港、军事、绿地和蓄水池等。
概念规划与总体规划是规划体系的起点,引 导各项发展和建设。概念规划勾勒出综合性、长 期、策略性的结构图,考虑人口增长及各大类用 地如居住、工业、商业、休闲娱乐、绿地、交 通、基础设施和国防等方面的需求[3]。概念规划指 导新加坡未来 40~50 年为维持经济和人口增长应 采取的土地利用策略,同时确保优质的生活环 境。总体规划是以概念规划长远战略方针为基础 制订的中期发展蓝图,详细、清楚地指导未来 10~15 年的发展,并具有法定约束力。总体规划 反映了每个地块的用途、容积率等重要规划指 标,保证投资开发明确、透明。概念规划和总体 规划都必须定期修编,分别为每 10 年和每 5 年一 次,以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