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教指委培养方案软件工程

教指委培养方案软件工程

教指委培养方案软件工程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行业也日益壮大。

软件工程师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同时,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因此,对于如何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软件工程师的整体素质,教指委制定了软件工程师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和知识基础,熟悉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2. 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3. 培养具备较强的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独立或协作参与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工作;4. 培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团队合作环境;5. 培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软件工程领域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三、培养内容本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网络原理等基础知识。

2. 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包括软件工程概论、软件开发方法与工具、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架构、软件测试与维护等理论和方法。

3. 软件开发技术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软件开发技术。

4. 项目实践通过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项目管理能力。

5. 专业实习安排学生到软件公司或科研机构进行实习,了解软件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实际工作需求。

6.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如移动应用开发、数据挖掘与分析、物联网技术等。

四、培养模式本培养方案采用以课程教学为主、项目实践为辅的培养模式。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教学利用教室教学、实验教学、在线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项目实践通过学校内部的软件工程项目或与企业合作的实际项目,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嘿,亲爱的2024级新生们,欢迎来到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我将为你们呈现一份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培养方案。

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意识流的冒险之旅吧!我们得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扎实软件工程基础、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人才。

简单来说,就是让你们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数学是软件工程的基础,英语则是与国际接轨的必备技能。

计算机基础课程会让你们对计算机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

这些课程是软件工程的核心,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你们的兴趣和市场需求,我们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大数据、网络安全等。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4.实践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项目实训等。

通过实践,你们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二、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我们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让你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引入企业导师制度我们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制度,让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提前了解职场需求。

3.强化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工程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我们注重培养你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让你们在合作中成长。

4.激发创新精神我们鼓励你们参加各类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激发你们的创新精神,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培养成果1.获得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你们将获得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掌握最新技术动态我们注重更新课程内容,让你们掌握最新技术动态,与时俱进。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为了培养符合国际软件工程师(IEEE/ACM)的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法规的软件工程师。

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和管理学科知识,具备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能力。

并且能够在大型软件系统开发中承担领导、管理和组织团队工作的复杂任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备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较丰富的专业技术能力,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有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信息技术对软件工程师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专业核心技能,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如下:1. 计算机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网络等)2. 编程语言课程(包括C/C++,Java,Python,等)3. 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4.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原理,项目管理实践,团队合作等)5.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包括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工具等)6. 软件开发与架构课程(包括软件开发方法与过程,软件架构设计,设计模式等)7. 软件工程实践与实训(包括实践项目,实验室实训,科研成果等)四、专业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实践的环节融入到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并制定以下措施:1. 专业实践:开设专业实践课程,邀请业界资深从业人员来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行业相关实践活动。

2. 实习: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深切了解软件开发的实际环境和工作方式。

3. 毕业设计:在学生即将毕业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以考核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将采取下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面向信息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培养软件工程师及相关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系统分析与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目标具体如下:1.基础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和基础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和工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项目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和系统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职业能力。

4.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方案的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多人协作的软件开发环境。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目标的软件工程人才,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以下课程:1.编程基础: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课程,以建立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

2.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扩展能力。

3.软件工程基础: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Java为例,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能力。

6.软件测试与维护:介绍软件测试和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7.项目管理与实践: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8.创新实践:通过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培养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软件产业的发展需求,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项目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2、熟练掌握软件开发技术,如编程语言、开发工具、软件架构等。

3、具备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

4、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解决复杂的软件工程问题。

5、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一)基础课程1、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2、数学基础课程: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编程语言课程:如 C、C++、Java 等,使学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主流编程语言。

(二)专业核心课程1、软件工程概论: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对软件工程有全面的了解。

2、软件需求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用户需求的能力,为软件设计提供依据。

3、软件设计与架构:教导学生如何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和架构规划,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4、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确保软件的质量。

5、软件项目管理:教授学生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项目计划、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

(三)实践课程1、课程实验:结合理论课程,安排相应的实验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课程设计:针对某一具体的软件项目,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综述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综述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综述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培养软件工程人才需要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与趋势,值培养目标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2、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3、具备扎实的编程能力和软件设计能力;4、熟练使用软件工程的相关工具和技术;5、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6、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二、培养方案的内容软件工程的培养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理论课程,并开设与软件工程相关的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2、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实验、软件开发实践、项目管理实践等;3、专业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原理、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等;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网页设计与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等;5、实训课程:开设一些实训课程,让学生能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的毕业之作,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应用。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题目。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为了使软件工程的培养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1、教学团队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教学团队,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软件工程课程;2、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需要建立良好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3、教材建设:为了适应软件工程教育需要,学校需要开发一些适合软件工程教育的教材和教辅资料;4、企业合作:学校需要与一些软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5、评估与改进:学校需要按照一定的周期对软件工程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是指在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和技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培养。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加强编程基础训练
编程是软件工程师的基本功,因此需要注重加强编程基础训练。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知识,同时需要熟悉编程范式和软件开发流程。

2. 强化软件工程实践
软件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和管理。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注重代码质量、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软件工程基本原则。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软件工程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小组项目、团队协作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注重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软件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头脑风暴、解题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实践性
课程和创新性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软件工程竞赛、课程设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编程基础训练、强化软件工程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设计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素养和技能。

内大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内大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内大软件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生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熏陶,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领域从事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应用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 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应用等相关工作。

4.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能够在多学科之间进行协作与交流。

5. 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国际化软件工程发展的需要。

6.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在软件研发与应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等。

2. 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程语言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需求工程与软件项目管理》、《人机交互》、《分布式系统原理》等。

3. 专业选修课程《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系统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软件开发框架与工具》、《软件过程改进方法》、《软件架构设计与实现》等。

4. 实践性课程《项目实践》、《实验课》、《实习课》、《毕业设计》等。

四、实习实训1. 进行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开设实习课程,让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学习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

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1. 介绍软件工程专业是针对培养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2.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2.1 分析和解决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2.2 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的能力;2.3 掌握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基本方法和技术;2.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5 具备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3. 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3.1.1 高等数学3.1.2 离散数学3.1.3 数据结构与算法3.1.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1.5 计算机组成原理3.1.6 操作系统3.1.7 编译原理3.2 专业课程3.2.1 软件工程导论3.2.2 软件需求工程3.2.3 软件设计与架构3.2.4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3.2.5 软件项目管理3.2.6 软件工程实践3.2.7 人机交互设计3.3 选修课程3.3.1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3.3.2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3.3.3 移动应用开发3.3.4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4.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熟悉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4.2 实习:学生将在实践环境中参与软件项目开发,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3 毕业设计:学生将独立完成一个软件项目,通过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5. 培养模式软件工程专业采用综合型培养模式,即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具体包括:5.1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2 实验和实习:提供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3 项目实践:通过参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5.4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或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

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软件专业人才,各大学纷纷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介绍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该方案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阐述。

正文内容:一、课程设置1.主干课程的设置:a.《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重要性;b.《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和培养目标;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

2.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a.《与机器学习》课程的重要性;b.《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内容和实践训练;c.《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

3.实践环节的安排:a.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式;b.项目实践的组织和管理;c.开展校企合作的机制和实施步骤。

二、实践能力提升1.实践课程的重要性:a.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b.加强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c.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践环节的设计:a.制定实践项目的需求和目标;b.安排实践项目的时间和资源;c.建立实践项目的评估体系。

3.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a.实践成果的质量和效益;b.实践过程的能力表现;c.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三、创新能力提升1.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a.让学生具备问题发现与解决的能力;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c.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2.创新实践的推动措施:a.激发学生的学科研究兴趣;b.开展创新项目的指导与培训;c.支持学生参与科研竞赛和创业活动。

3.创新成果的评价和展示:a.制定科研项目的评审标准;b.组织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会议;c.提供创新成果的奖励和推广渠道。

四、综合素质培养1.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安排:a.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b.安排社会实践的时间、地点和内容;c.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总结和反思。

2.文化素养的培养:a.加强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学;b.组织文化活动和艺术创作;c.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软件工程特色化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特色化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特色化培养方案软件工程的特色化培养方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建设特色化培养模式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明确建设特色化培养模式的目标和原则。

特色化培养模式可以包括课程设置的特色化、教学内容的特色化、实践环节的特色化以及教学方法的特色化等方面。

通过建设特色化培养模式,可以形成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的鲜明特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和产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面非常广泛,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非常多。

因此,在特色化培养方案中,应该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践环节课程等。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可以确保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拓宽实践渠道软件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特色化培养方案中应该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

可以通过开展实验课程、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形式,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并且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

四、加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软件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特色化培养方案中应该加强相关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引入具有行业背景、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行业实践课程、企业导师辅导等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从业需求,并且提前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注重软件工程创新创业教育软件工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因此在特色化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相关教育。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营、开展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将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六、加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软件工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特色化培养方案中应该加强相关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引入具有行业背景、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行业实践课程、企业导师辅导等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从业需求,并且提前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方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数据结构与算法: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编写高效算法的能力。

(2)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学生理解软件与硬件的协同工作奠定基础。

(3)操作系统原理: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编写高效、稳定的操作系统的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1)软件工程导论: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软件工程思维。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介绍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的能力。

(3)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介绍软件测试和质量保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保证软件质量的能力。

(4)软件项目管理: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软件项目管理的能力。

3. 选修课程(1)Web应用开发:介绍Web应用开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开发Web应用的能力。

(2)移动应用开发:介绍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开发移动应用的能力。

(3)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介绍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大数据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安排1. 实验课程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中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设计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中设置课程设计,让学生参与一个小型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从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三、实习实训计划1. 实习环节安排学生到软件公司、互联网企业等相关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2. 实训项目结合学校科研项目或与企业合作项目,设置实际软件开发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实际开发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1. 科研导师制度为学生设置科研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软件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将系统化、规范化和定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学科。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 掌握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的能力;3. 具有跨学科、跨领域整合能力,能够在工程与科学研究中发挥专长,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4.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承担软件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任务;5.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领域内应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数据库原理- 软件工程导论- 编程语言原理与编译技术2. 专业课程- 软件需求工程- 软件设计与架构-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 软件项目管理- 分布式系统- 人工智能基础-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 软件工程实践课3. 选修课程- 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 软件体系结构- 敏捷开发方法与实践- 互联网创新与创业三、实践教学1. 实习实训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与企业合作,实践软件工程相关技术和方法,在实际项目中参与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

2. 课程设计开设软件工程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课程,学生通过独立或小组设计、实现、测试和展示软件系统,提高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开设软件工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展现自我价值。

四、指导与评价1. 指导和辅导设置专业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个人指导关系,帮助学生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学业辅导和心理支持。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软件领域中进行独立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3、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和全球化视野,能够适应国内外软件工程领域发展需要、用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软件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基本内容。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的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合作和协作工作。

4、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能够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适应和适时引领软件工程领域发展。

三、学习过程1、课程设置:北工大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软件工程基础、编程语言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需求工程与软件设计、软件进化与维护、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等内容。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项目实践、实习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研训练: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将注重科研训练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

4、实习实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学校将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习和企业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磨炼自己,拓展视野,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评价和考核1、学院将建立健全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全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考核。

软件工程 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 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第一部分: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1)程序设计基础内容: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据结构与算法内容: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内容: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4)操作系统原理内容: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系统软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1)软件工程导论内容: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软件工程思维和方法。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内容:介绍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维和架构设计能力。

(3)软件项目管理内容: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培养学生软件项目管理的能力。

(4)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内容:介绍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软件质量的检测和保障能力。

3. 专业方向课程(1)Web开发技术内容:介绍Web开发的基本技术和框架,培养学生Web开发的能力。

(2)移动应用开发内容:介绍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技术和平台,培养学生移动应用开发的能力。

(3)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内容:介绍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实践环节1. 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校外软件公司、科研院所或企业部门进行实习,参与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测试和维护,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定规模的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文档撰写,培养学生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创新实践1. 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能力。

2. 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软件开发、设计和创意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综合评价1.学分要求、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学科竞赛综合评价,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软件工程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以工程学知识和方法为工具,以软件工程技术和实践为内容,解决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全面培养掌握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具备系统理解和分析软件系统的能力;2.具备熟练的程序设计和实现能力,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3.具备软件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了解软件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前沿问题,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英语阅读、写作能力,具备文献检索和资料查找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设置1.计算机组成原理2.操作系统3.数据结构4.数据库技术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6.软件工程7.软件测试8.项目管理9.算法设计与分析10.计算机网络11.人机交互12.计算机图形学13.大型数据库系统14.分布式计算15.嵌入式系统设计16.系统仿真与建模17.软件体系结构18.软件项目实训19.专业英语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课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验课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管理等实践性环节,实验内容涵盖各类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2.课程设计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项目实训项目实训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担当软件工程师角色,学习软件项目管理、团队合作、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等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4.实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软件工程的行业实践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实习,以便学生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对软件工程实际工作的认识。

五、综合素质教育软件工程专业的综合素质教育包括软件工程专业知识教育、数理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等。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二、培养方案内容1.课程设置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

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学、英语等;专业课程包括软件工程、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实践课程包括项目实践、实习等。

此外,还可以设置相关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实践:每学期安排学生参与一个真实的软件项目开发,由导师指导,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技术能力。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软件公司、研究机构等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与实践导师进行交流和指导。

-开放实验室:提供开放实验室供学生自由开展软件开发和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3.创新能力培养软件工程领域不断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训练:开设科研训练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和总结,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支持,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

4.团队合作培养软件工程项目通常是多人合作完成的,因此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团队合作:每学期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个软件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建设培训:开设团队建设培训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评价体系为了评价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效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学业成绩:包括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和实践项目的评估成绩。

-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和实习等实践活动的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通过科研训练和创业教育活动的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项目团队合作和团队建设培训的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能够在软件工程和相关领域从事高层次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胜任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系统分析和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方案1.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制内,按照导师的指导和要求,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

2. 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程: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2)专业选修课程: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障、软件需求工程、软件构造、软件过程改进、大型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开发等;(3)科研训练:包括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向确定以及实验室实践等课程。

3. 科研实践(1)培养研究生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每位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等环节;(2)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4. 导师指导(1)研究生导师要按照学校规定的管理制度,积极培养和指导学生,要求做好研究生学术传帮带的工作;(2)研究生导师要定期组织研究生进行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指导学生解决科研中的难题和困惑。

5. 毕业论文要求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撰写一篇符合学术规范和学校要求的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方可毕业。

三、培养效果评价1. 学术水平评价:通过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学术会议报告、学术交流等方面衡量研究生的学术水平;2. 实践能力评价:通过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实验室实践、工程项目参与等方面评价研究生的实践能力;3. 社会评价:通过研究生参与的学科竞赛、社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评价研究生的社会贡献和认可度。

结语: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需求进行调整,以期培养更多的高水平软件工程人才,促进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1.基础理论知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软件工程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原理、算法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软件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等实际操作的技能,能够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开发高效可靠的软件产品。

3.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成员有效地合作解决软件工程项目中的问题,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创新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应对软件工程领域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二、培养环节1.课程设置:设置一系列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软件工程基础课程、编程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等。

同时,增加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等。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增加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实践的比重。

通过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实训,使学生了解真实的软件工程项目和企业运作模式,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4.科研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提供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竞赛,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5.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英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评估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和培养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Software Engineering专业名称:软件工程专业代码:080902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胜任软件系统开发与测试、信息安全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工作,并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具备工程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理解职业道德和规范,在社会和道德的范围内工作;(2)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能够跟踪并适应现代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技术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成长为系统分析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师等;(4)了解软件项目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工程项目中独立承担任务或领导团队完成任务;(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的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二、毕业要求通过4年的系统学习,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高等数理基础、工程技术基础、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软件开发、网络信息与安全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了解新兴技术;了解系统分析与开发方法、过程控制与管理方法,具备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设计、分析、测试和实验能力、交叉领域应用能力;具备外语阅读与交流能力、跨文化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的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养:1、工程知识:能够将高等数理基础、工程技术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理、工程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1.2 掌握软件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

1.3 掌握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构成,并能够综合运用上述专业知识解决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高等数理、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运用数理及工程技术方法制定分析系统需求模型。

2.2 基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组织与结构,设计软件工程模型。

2.3 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并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分析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独立学习能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特定需求的系统、组件或模型;并能够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软件生命周期要素,了解各种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模型。

了解ISO国际质量标准、CMMI软件评价标准。

3.2 掌握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尤其是面向对象理论与方法,能够通过统一建模语言设计符合需求、具有创新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识别社会、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3 构建符合规格及限制的系统、组件,具备对设计及开发出的系统与原定规格及限制进行对比评估的能力。

4、研究:能够基于软件工程原理并采用科学的软件工程方法,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专业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面向中小型软件、或较大型软件开发中部分模块,具有独立设计与开发系统的能力,具备资料收集、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4.2 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包括实施实验,并以预测或预期结果进行实验比较。

4.3 通过系统综合评价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方案的能力,包括从系统开发中呈现资料、解释资料或结果,并总结结论及给予建议,形成报告。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工程的工具、系统分析与开发方法、过程控制与管理方法,包括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软件开发工具如开发平台、测试平台、配置管理软件和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5.2 掌握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软件开发工具。

5.3 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最新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技术,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明确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包括利用原理性知识进行自主分析、自主设计、自主测试分析。

6.2 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能够评价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3 通过校内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校外社会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面向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系统开发中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识别及预测软件开发、实施、维护中可能出现问题,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能够洞悉或预测软件开发、软件实施、软件维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7.2 理解和评价信息技术发展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7.3 接受技术伦理学教育,具备技术伦理学知识,针对环境和发展的影响进行自我约束。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软件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通过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习,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8.2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展心理普查、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8.3 通过系统的思政课程体系,以及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软件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软件工程及相关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培养在相关交叉应用领域的应用能力,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成为领导者或成员。

9.2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明确角色,承担责任,具备独立负责部分模块开发的能力。

9.3 通过大学军训、参与课外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10、沟通:能够在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使用软件工程及信息技术语言,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运用本国语言、外语及文字的能力。

10.3 能够独立查阅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在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原理。

11.2 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了解相关的地域文化、商务保证和法律法规。

11.3 在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环境中运用项目管理方法。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通过传授科学的职业规划概念,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掌握自主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并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2.3 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一)主干学科:软件工程(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 核心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Python应用基础、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软件测试、统一建模语言UML、Java Web程序设计、网络与信息安全等。

2.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课程实验包括:软件设计基础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Python应用基础实验、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软件工程实验、IT项目管理实验、编译原理实验、软件测试实验、统一建模语言UML实验、Java Web程序设计实验、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及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程序设计基础实训、WEB开发基础实训、数据库系统综合实训、软件开发综合实训、网络信息与安全综合实训、大型项目综合实训、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等。

(三)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四、毕业及学位要求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毕业学分要求:不少于165学分授予学位: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山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五、泛学习(对跨学科辅修、双专业、双学位修课要求的描述)六、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中英文对照)附件1: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附件2: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附件1: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附件2: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