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异同分析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在语言学领域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认知过程的分支学科。
通过研究人类认知系统如何处理和理解语言,认知语言学试图探寻语言习得、语言使用以及语言理解背后的认知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相关实践应用。
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结合了心理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它关注如何人类的认知系统利用符号系统来组织和理解语言,探究语言如何影响人类思维和表达方式。
认知语言学强调个体在语言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处理方式,从而揭示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语言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语言认知过程。
其中,实验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揭示出不同语言任务对认知系统的影响。
另外,神经科学方法、计算模型和语料库分析等也被广泛运用于认知语言学研究中,从不同角度揭示语言处理的认知机制。
四、认知语言学的实践应用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语言教学、心理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理解语言认知机制,我们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语言学习效率;或者通过干预认知过程,帮助患有语言障碍的个体进行康复治疗;同时,认知语言学还为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五、结论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不仅为理解人类语言认知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应用性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继续推动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并为人类认知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社会认知语言学
社会认知语言学
社会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将社会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相结合,研究语言、认知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是,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反映了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该学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语言的社会性:社会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社会互动中产生和演变。
语言的使用受到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制约。
2. 认知与语言的关系:该学科试图揭示人类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的结构和使用。
通过研究语言的认知基础,如概念形成、语义理解和语用推理等,可以深入了解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内在联系。
3. 语言变异和变化:社会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和语境中的变异现象,以及语言随时间的演变过程。
它探讨语言变异的社会和认知因素,以及语言变化的机制和规律。
4. 跨文化交际:由于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社会认知语言学也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使用和理解问题。
它关注文化差异对语言表达和解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跨文化情境中有效地进行沟通。
总的来说,社会认知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语言、认知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它的研究成果对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认知语言学
学科发展历程
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朗 奴·兰盖克提出空间语法),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 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其确立标志为1989年春由勒内·德 尔文(ReneDirven) 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y) 召 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此次大会宣布于1990年 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 成立国际认知语言学( ICLA) , 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 入稳步个特例。一个范 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类别的参照标准, 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 标例示(instantiate)这一标准,不完全符合的目标是 对标准的扩展(extension)。
经典范畴理论的如下特征 1 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 要条件决定 2 特征是二元 3 范畴具有清晰边界 4 范畴 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eg2.钟书能 阮薇. 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 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
3.上下位: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 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 下发展为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 且物体 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又被 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category) 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 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原型 范畴化、基本范畴、上下位 命题模式、意象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意象图示
1.原型(prototype):
是物体范畴最好、最 典型的成员, 所有其他成 员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典 型性。
eg1. 在英语的世界图景中, 鸟的原型为画眉鸟;而对于 母语为俄语的人而言则是 麻雀; 麻雀在中国人的认 知意义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语言认知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却是最近20年的事。
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一个方面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the linguistic approach)。
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则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的认知研究涉及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语言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
心智之外,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纯客观的研究对象来对待;另一类认为语言与人的心智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现象,因此研究语言必须与语言所赖以存在的心智联系在一起。
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语言学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语言学不像别的学科,研究对象很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与别的学科有粘连。
如果研究对象不确定的话,一切都会成为问题。
索绪尔在讲到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时,开宗明义地说:“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关于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语言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的认识主体,那么人类言语活动的表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首先就是语言本身,因为人类言语活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没有语言什么都谈不上。
所以还是应该首先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迄今为止,各种语言学的著作和非语言学的著作对“语言”做过几十种界定,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什么是语言进行界定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从语言的自然属性上说,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从语言的社会属性上说,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从语言的心理属性上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索绪尔注意到了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多面性,认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的多重属性。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乔治·雷可夫 (George P. Lakoff;/ˈleɪˌkɔf/,1941年-):认知语言 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比喻(隐喻)是日常语言活动中的必须认知能 力。
马克·詹森 (Mark Johnson:
朗奴·兰盖克 (Ronald Langacker,1942年12月27日-):认知文法的提 倡者
eg2.钟书能 阮薇. 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 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
3.上下位: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 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 下发展为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 且物体 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又被 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category) 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 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
Gilles Fauconnier (1944年8月19日-)
Charles J. Fillmore
William Croft Michael Tomasello (1950年1月18日-)
戴浩一: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是少数专长于认知语言 学的华人。
王士元: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院院士,另一少数专长于认 知语言学的华人。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三、认知语法学 四、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五、认知语言学优与缺 六、认知语言学在中国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脱胎自认知心理 学或认知科学,大约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 认知语言学涉及电脑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 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当时仍很火热的生成 语言学,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从基本上都必 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
语言学教程[第六章语言与认知]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语言与认知复习笔记I.认知的定义“认知”一词既可用于不同学科也可用于相关学科。
在心理学中,“认知”是指个人的心理过程,即心智具有内部心理状态 (比如信念、意志和意愿)。
特别是在许多具象和抽象交织在一起时,如知识、技能和学习共同作用时,采用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理解心理过程。
另外一种对“认知”的定义是指心理过程或知识的能力,包括意识、知觉、推理和判断等。
II.心理语言学的定义心理语言学是对语言心理方面的研究,通常研究的是与语言行为相关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
心理语言学的一个重点是研究能够使人理解和产出可理解句子的语法规则的无意识运用。
心理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心理语言学同时也还关注语言是如何习得的以及语言在思维运用中所发挥的作用。
Ⅲ.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指的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第一语言习得即一个人母语的学习和发展。
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通过研究语言习得来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本质。
对于第一语言习得的问题存在两种说法:行为主义方法和天赋论。
1.行为主义方法语言是一个学习的行为,是一个通过学习形成习惯的过程。
对语言学习的这种观点称作行为主义或行为主义观点。
根据这种观点,孩子的语言习得是一个“刺激一反映一模仿一强化”的过程。
个人的内部语言知识是其对所观察的语言事件进行结合的直接结果。
2.天赋理论天赋论是说获取人类语言的能力是人类自身内在的机能之一,刚出生的婴儿就具备这种能力。
Ⅳ.语言的理解1.发音理解发音的理解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它通常依赖于听话者所处的语境。
人们需要从整体上来理解意思,而不是孤立地将其分开。
并不是单独去听每一个词。
对发音的成功理解要求人们具有区分细小的发音差别的内在能力,以及适应语言听觉种类的能力。
2.词语的识别词语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远比处理发音复杂得多。
词汇由于其在传达意义过程中的极端重要作用而在语言理解中居于核心地位。
单词辨识是指对口头词语和书面词语的识别。
试析心理语言学与英语认知语言学的互补性
试析心理语言学与英语认知语言学的互补性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都是语言学的分支领域。
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心理过程,尤其是心理语言加工;认知语言学则更关注语言的认知过程,特别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构成意义。
尽管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在方法、理论和目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它们并不是截然不同的领域。
事实上,它们之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互补性。
第一,语言加工和语言理解。
例如,心理语言学家可以研究说话者的语音处理方式,调查人们在如何感知语音,如何听辨重音和节奏变化方面的语音处理策略。
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家可以研究语言成分和语法结构对人们理解语言的影响,包括人们如何将语言成分组合成短语和句子,如何理解不同类型的句子和语法结构。
第二,词汇学习和语言运用。
心理语言学中的一个重点是学习和使用语言。
了解人们如何学习和使用词汇,并将语音、词汇、语法和意义等知识组合起来,是心理语言学家的核心兴趣。
而认知语言学家则更关注人们如何在实际交流中使用语言。
这种互补性或互相补充也适用于词汇学习和语言构建的研究。
心理语言学研究者可以研究儿童如何学习语言,如何区分新单词和已知单词。
认知语言学家则可以研究人们在交流中如何使用不同的句子和语法结构来表达不同的信息,包括语言的声调、语气、语调和非语言因素等。
第三,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都关注语言现象的认知过程和语言加工。
这意味着两者可以与其他学科共同对语言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心理语言学家可以与认知神经科学家合作,以分析认知过程。
同时,认知语言学家也可以与计算机科学家合作,推进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发展。
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为心理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可能性。
总的来说,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虽然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有所差异,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无论是探讨语言加工、语言理解、词汇学习,还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些都是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及展望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及展望孙红梅认知语言学目前已经成为自然语言分析与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而且在理论演绎与描写分析等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在对认知语言学本体认识方面尚有欠缺。
而本文主要讲的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以及通过与形式语言学的比较,来分析和推测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导向与发展趋势。
1、对认知语言学的学科界定认知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关注的是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点、语言结构组合的原则、句法语义的概念接口以及语言运用的经验和实验背景等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囊括的理论。
基于此,我们与其把认知语言学看做是一成不变、单一的语言学理论,还不如把认知语言学看成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理论框架,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认知语言学还没有具体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只是初步研究语言学的思路和视角。
但是当把认知语言学当成一种范畴的时候,它就不仅仅是某种单一的理论,而是形成了如蜘蛛网般互相交叉的语言研究方式。
虽然认知语言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认知理论,但是也不影响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对多种形式的语言进行研究,而且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我相信形成一套完整理论的指日可待。
从术语学上说,认知语言学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形式存在的,具体说即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功能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的学科。
而且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主要特征:①语言分析具有独立性,不受外在事物的干扰。
此特征强调了语言的基本功能里含有意义,含有表达该事物的表面、本质等特征的语义,而且从认知角度来看,如果把语言的基本功能看做范畴化的话,那么语义就是最基本的研究现象,因为世间万物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万物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以及人类赋予万物的名称,而语义就是对其名称的解释、概括。
②认知语言学的语言意义具有普遍性,即语言范畴化的结果。
该种特征主要表达的是,如果把语言看做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范畴化系统,那么语言意义就不存在系统或者结构的层面,继而也跟语言形式相关联的其他层面鲜明的区别开来。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引言: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是古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
第一阶段:古代语言学古代语言学是语言学发展的起点,它主要研究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问题。
在古代,语言学主要以语音学和文字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和描述不同语言的发音规律和文字形态。
例如,古代语言学家波斯尼亚的彼得洛维奇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都对语言的音系和词汇有了深入的研究。
第二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它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系统,研究语言应该从结构的角度出发。
在这一阶段,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的音位、词法和句法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提出的音位学研究和捷克语言学家特拉格尔斯基的句法学研究都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典型代表。
第三阶段:生成语法语言学生成语法语言学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它主要研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
生成语法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产物,人类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在这一阶段,语言学家主要关注句子的生成规则和语义结构。
例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论和意大利语言学家卡拉泽卢的篇章生成理论都是生成语法语言学的重要成果。
第四阶段: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能力,通过研究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过程可以揭示语言的本质和特点。
在这一阶段,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义、语用和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美国语言学家莱维-斯特劳斯的符号学和美国语言学家拉卡托斯的语用学都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成果。
第五阶段: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近代发展最快的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
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范畴化”categoriz 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
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
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
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
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
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
”[2]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解释说明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运作和理解的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是关注语言的认知过程,即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思考、理解和表达信息。
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语义(词义和句义)、句法结构(句子的组织方式)、语用(语言的使用和交流目的)、语音(声音和音调的产生和感知)以及语篇分析(文本的组织和解读)。
在过去几十年中,认知语言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传统的形式语言学只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认知语言学则更注重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
它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我们能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世界。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关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于表达方式、词汇习惯和语义理解有着差异性。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首先,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然后依次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关键要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要点,并对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的结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思路而设置的。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供信息,并使整篇文章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本文采用以下结构来呈现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和要点: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认知语言学进行概述,向读者介绍其背景和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将给出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写作意图。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我们将围绕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展开讨论。
具体而言,我们将依次介绍三个主要要点,分别阐述它们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每个要点将以独立的小节来呈现,使读者能够逐步深入了解认知语言学的不同方面。
认知语言学派与其他语言学派的异同
认知语言学派与其他语言学派的异同作者:冯碧瑛来源:《科技信息·中旬刊》2018年第01期(一)认知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是索绪尔建立的,结构主义学派注重对语言进行系统的形式的分析,他们认为语义的研究来自对词义的研究,词义的值则是由系统内部的横组合和纵组合关系决定的。
意义来自对系统内部的研究。
特里尔提出的语义场理论是结构语义学中的最重要的理论。
索绪尔提出符号任意说,认为语言形似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联系,是任意的;而认知语言学派则认为形式和意义之间是象似的,在所指和能指之间加入了人的因素,具有体验性,反对任意性第一说。
结构主义对于语义的研究是封闭的、系统内部的、纯客观的描写,认为语言是一个由组合和联想关系组成的系统,系统中每个语言单位的值由该单位同其他语言单位的不同关系决定;而认知语言学强调了语言的分析与语言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做是自治、共时单一的系统;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的加工过程、人与客观的互动性。
索绪尔也意识到语言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将语言分为言语和语言,语言的社会性是语言的内部特征之一,这与认知语言学强调的经验性相一致。
结构主义认为系统内部的语义值是由其它的纵横关系决定的,每增加一个词项都会影响平衡,因此语言值的确立是由社会而非个人决定,同样的认知语言学也是持语言社会性观点的。
(二)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学派的异同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都有涉及对语言“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前者侧重语言的“功能”用法。
韩礼德对功能主义学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意义就是功能。
功能语言学强调的是语言的社会性,认为意义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之中产生的;而认知语言学则是通过对人与客观的互动来探索意义在人脑中的概念化过程。
功能语言学派认为在客观世界与语言符号之间的纽带是社会意义;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是直接反映了客观世界,而是通过人的认知能力获得了语言符号的意义,强调了人的认知加工。
认知语言学的分类
认知语言学的分类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及其认知机制的语言学派别。
其研究范围包括语言的认知和运用过程,语言的逻辑结构及其对人类思维的影响等。
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及其他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研究方法。
认知语言学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语义学、句法学、语音学、语用学和心理语言学。
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语义结构。
其研究范围包括词汇的语义、句子的含义、语义逻辑等。
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语料库的分析和认知实验的数据收集。
句法学是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和组织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句子和短语的结构、语法规则和语法关系等。
句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语言分析和实验研究。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和音位系统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语音的构成、语音音位的规律和语音变化等。
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语音分析和实验研究。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功能。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语言分析和实验研究。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心理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语言在认知和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认知实验和神经科学的技术研究。
总体来看,认知语言学的分类覆盖了语言学的多个领域,涵盖了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到语义,再到语用和心理过程。
这些分类提供了一个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究语言的本质和特点。
国外语言学历史与现状
国外语言学历史与现状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起源、发展、变化及应用的学科。
从古至今,语言学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回顾国外语言学历史,并探讨现代国外语言学的现状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国外语言学历史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观察和记录语言的使用,这可以看作是语言学的萌芽阶段。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被认为是西方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
进入中世纪,神学家们开始语言及其与人类思想的关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古斯丁。
他提出了“言语有响声”的观点,强调语言的符号性和任意性。
19世纪末,索绪尔提出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他认为,语言是由符号组成的,符号的意义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由语言社区的约定决定的。
20世纪初,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将索绪尔的理论发扬光大,强调对语言结构的系统描写。
20世纪中叶,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将语言学研究带入了新的阶段。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内在语法的探索,试图揭示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
这一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二、现代国外语言学现状现代国外语言学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包括描写、解释和实验等。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计算语言学逐渐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计算语言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研究语言的表示、生成和理解等问题。
在应用领域方面,语言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语言学研究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医学领域,语言学可以帮助分析和理解病人的语言障碍症状;在文化研究领域,语言学可以帮助揭示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等。
此外,现代国外语言学还越来越跨学科的融合。
例如,认知语言学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相结合,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社会语言学则将语言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相结合,探讨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进一步拓展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和研究深度。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和思维过程。
一、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和思维过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的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旨在了解人类语言能力的神经基础和认知机制。
1.1 语音知觉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音,而语音的知觉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认知语言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听取语音时通常会将其分解为语音的不同部分,比如音位和音节。
1.2 语义和句法语言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语义和句法。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法,在语法的帮助下,人们能够产生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
语义则是指句子的意义,它包括单词之间的关系、上下文以及语言中的语音、触感、视觉和其他感官信号。
1.3 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发展趋势。
二、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则是以比较的方式研究语言,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揭示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相比于认知语言学而言,对比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文化因素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相互联系。
2.1 语言的分类对比语言学的第一步是语言的分类。
语言可以按照某些特征分类,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
通常认为,语言可以分为语系、语族和语种。
语系是指互相间有关联的语言,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等。
语族则是指具有同一祖先语的语言,如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等。
语种则是指特定语言的不同形态,如英语、德语、法语等。
2.2 语言的结构对比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
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结构。
比如,中国话与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就很大,这导致两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语音系统和特有的音素。
2.3 语言与文化对比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观的研究综述
魏梦婷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2)001
【摘要】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对隐喻的研究已延续了2000多年.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对隐喻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来,以一本著名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起点,对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认知语言学方向.在此期间,认知语言学家对心理语言学的隐喻观做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隐喻认知观.因此作者认为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魏梦婷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作《隐喻》中的隐喻 [J], 唐妹;李庆明
2.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对介词隐喻义的教学启示 [J], 禹丽芳
3.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对介词隐喻义的教学启示 [J], 禹丽芳
4.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比较研究 [J], 于欢欢
5.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牡丹亭》中的隐喻研究——以时间概念隐喻为例 [J], 岳文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变异
( co l f 0 e TL n u g s Daa r i i . S h 0 ri 1 a g a e , 1 nMai me o F g i t Unv ,
Dain I 6 2 ,Chn ) l l0 6 a ia
Ab ta t Th a e t d fn t n u g a it n fo t e sr c : e p p ri asu y o e l g a e v r i r m h s a ao
第 8卷
第 4期
大连 海事 大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 ainMai m nvri S ca Sine dt n 0r a o l r i eu i s y(o iI c csE io ) D a t e t e i
V0 . 。 . 1 8 No 4
n t n u g a it n i t eo t o So n u g s r ’p c l r e l g a ev r i h u c me f a g a e u es e u i a ao s l a
∞ m bnai f a u g o nd m e nig un e he d ie of i ton o lng a e fm a a n d r t rv c m m u1c tv un to n S h tc un to Fr m o 血 tv o l a ie f c in a d e t e is f c in. i o c g ie
16 2 ) 10 6
分 。在语 言 的发展 和演变 中 , 词汇 的变异 最 为显著 。 现代社会 已经 步 人 信息 化 阶段 , 网络 语 言 的最 大 特
点突 出表 现在 词汇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知 语 言 学 ; 理 语 言 学 认 心
中图分类号 : H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9 ( o 0 2 — 2 70 1 7 —1 8 2 1 ) 00 4 —1
1 认 知 语 言 学 和 心 理 语 言 学 的 相 似 之 处
1 1 研 究 对 象 .
认 识 语 言 学 的 研 究 方 法 更 为 抽 象 。例 如 比 较 法 , 要 主 是 进 行 汉 英 对 比研 究 , 比 内 容 主 要 集 中 在 汉 英 语 法 、 喻 对 隐
等 方 面 。而 心 理 语 言 学 是 一 门 实 验 性 很 强 的 科 学 , 于 受 由 到 了 心 理 学 的 影 响 , 加 注 重 实 验 研 究 方 法 , 及 计 算 模 拟 更 以 等方 法 。 总 之 , 知 语 言 学 和 心 理 语 言 学 是 两 个 既 相 互 独 立 又 认 密切联 系 的学科 。两 门 学科 有 着 不 同 的研 究 内容 和方 法 , 但 又 存 在 一 定 程 度 的交 叉 。对 比两 门学 科 对 了 解 两 者 的 研 究 领 域 和 研 究 方 向都 有 一 定 的 帮 助 。
参 考 文 献
[ ]桂 诗 春 . 编 心 理 语 言 学 [ . 海 : 海 外语 教 育 出版 社 ,0 0 1 新 M] 上 上 20. [ 3石 毓 智 . 认 知 语 言 学 的 功 与 过 ” . 国语 ,0 3 ( ) 2 —3 2 “ 口] 外 2 0 ,1 :13 . [3赵 艳 芳 . 知 语 言 学 概 论 [ . 海 : 海 外 语 教 育 出版 社 ,0 1 3 认 M] 上 上 20.
1 2 3 抽 象 性 ..
认知语言 学和 心 理语 言 学研 究 的并 不 是人 脑 本 身 , 而 是 在 生 物 基 础 上 人 脑 所 具 有 的 功 能 和 属 性 , 研 究 的 内 容 其 具 有 抽 象 性 。尽 管 神 经 生 物 学 现 在 已 可 以 将 大 脑 的 生 物 活 动 研 究 细 化 到 分 子 或 离 子 , 如 神 经 递 质 是 如 何 在 人 脑 中 比 传 递 信 息 等 , 至 将 来 的 研 究 会 更 精 密 彻 底 , 仍 有 一 个 重 甚 但 大 的 哲 学 问题 在 困扰 着 人 类 : 什 么 在 物 质 的 基 础 上 会 产 为 生 意 识 。只 靠 自 然 科 学 的 发 展 难 以 找 到 答 案 , 回 答 这 个 要 问 题 离 不 开 精 神 科 学 的发 展 。 精 神 科 学 有 其 自 身 的 特 点 和 研 究 方 法 。人 类 的 意 识 活 动 是 抽 象 的 , 以 对 于 意 识 活 动 所 的 研 究 也 具 有 抽 象 性 。在 自然 科 学 取 得 重 大 进 展 之 前 就 有 很 多 哲 学 家 、 言 学 家 对 语 言 进 行 思 辨 性 的 探 索 。 柏 拉 图 语 曾 探 讨 过 语 言 和 思 维 的 关 系 , 堡 特 也 说 到 :对 纯 粹 思 维 洪 “ 的任何忽 视 , 会 损害人 们 的科 学研 究” 定 。精 神 科 学 研 究 内
2 不 同 之 处
2 1 研 究 的 范 围 不 同 .
认 知语 言 学 把 语 言 看 作 是 一 种 人 的 智 能 活 动 , 认 知 是 过 程 的 产 物 , 人 类 认 识 能 力 的 体 现 。 认 知 语 言 学 是 以 认 是 知 为 出 发 点 , 究 语 言 形 式 和 意 义 及 其 规 律 的 科 学 。认 知 研 语 言 学 研 究 对 世 界 的 感 知 、 验 、 察 事 物 的 方 式 如 何 影 响 经 观 人 们对语 言使用 。 ’ 心 理 语 言 学 以语 言 习得 和 使 用 的 心 理 过 程 作 为 主 要 的 研 究 对 象 , 个 特 点 使 它 和 以 研 究 结 构 为 目标 的 理 论 语 言 这 学 和 以研 究 功 能 的 社 会 语 言 学 区 别 开 来 。 心 理 语 言 学 要 研
认 知 语 言 学 研 究 中 的重 要 课 题 有 范 畴 化 、 型 理 论 、 原 意 象 图 式 、 知 模 式 、 念 、 喻 、 喻 、 知 语 法 、 似 性 和 语 认 概 隐 转 认 像 法 化 以及 推 理 等 。 心 理 语 言学 中 要 的 研 究 课 题 有 语 言 的 生 理 和 心 理 基 础 、 语 的 心 理 机 制 、 一 语 言 习 得 、 语 听 言 第 言 力 和 心 理 状 态 处 于 一 种 不 断 变 化 的 过 程 之 中 , 类 的 语 言 辨 、 理 词 汇 、 义 表 征 、 子 和 语 篇 的 理 解 、 语 产 生 、 人 心 意 句 言 语 才有 可 能 如 此 丰 富 多 彩 。 认 知 语 言 学 和 心 理 语 言 学 研 究 的 言 和 思 维 的 关 系 等 。 是一 种动态 的过程 。 23 研 究方法 的不 同 .
摘
要 : 知 语 言 学 和 心 理 语 言 学 是 语 言 学 与 其 它 学 科 相 结合 所 产 生 的 边 缘 学 科 。 在 对 比 的基 础 上 , 论 了这 两 门 学 认 讨
科 的 异 同 , 绍 了它 们 各 自的 研 究 范 围 、 究 方 法及 主 要 课 题 。 介 研
12 2 过 程 性 ..
容 的抽 象 性 决 定 了 内 省 和 思 辨 的 方 法 在 其 研 究 过 程 中 的 重 要 性 。 另 一 方 面 , 者 的研 究 内 容 都 有 具 体 的 表 现 形 式 , 两 在 生 物 基 础 上 都 会 发 生 某 种 物 理 或 化 学 变 化 , 此 仅 靠 思 辨 因 也不 能认清人 类的思 维规律 。 1 3 研 究 方 法 . 由 于 两 门 学 科 在 研 究 内 容 上 都 具 有 的 主 观 性 和 抽 象 性 , 研 究 方 法 也 有 很 多 共 同 之 处 , 者 采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主 其 两
N O 0, 01 .2 2 0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 s n r
21 第 2 0 0年 O期
认 知 言 学 和 心 理 语 言 异 大 学 成 功 学 院 , 南 郑 州 4 10 ) 河 河 5 2 0
究 的 是 语 言 习 得 和 运 用 的过 程 。 2 2 两 门学 科 各 自 的 重 要 研 究 课 题 .
认知语 言学 研 究 与 认 知 有 关 的语 言 的产 生 、 得 、 获 使 用 、 解 过 程 中 的 一 些 共 同 规 律 及 其 与 思 维 、 忆 有 关 的 语 理 记 言 知 识 结 构 模 式 。心 理 语 言 学 是 以 语 言 习 得 和 使 用 的 心 理 过 程 作 为 主要 的 研 究 对 象 。两 门学 科 都 强 调 语 言 研 究 的 过 程 性 。这 是 因 为 语 言 的 使 用 是 一 个 动 态 的 过 程 , 知 能 力 认 和 心 理 因 素是 人 们 使 用 语 言 的 基 础 。 正 是 由 于 人 的 认 知 能
认 知 语 言 学 和 心 理 语 言学 都 是 研 究 语 言 和 心 智 的 关 系 问 题 。科 学 可 以 按 层 次 进 行 分 类 , 于 科 学 分 类 最 高 层 次 位 的 是 哲 学 , 二 层 次 是 自然 科 学 、 会 科 学 和 精 神 科 学 ( 第 社 心 理思维科 学) 认知语 言学和心 理语 言 学属 于精 神科 学 , 。 有 着 相 似 的 研 究 内容 和 方 法 。 两 门 学 科 都 是 随 着 现 代 科 技 不 断 揭 示 大 脑 的 奥 秘 和 人 类 对 自我 的 不 断 关 注 而 兴 起 和 发 展 要 有 : () 1 自然 观 察 法 。观 察 直 接 反 映 认 知 心 理 活 动 的 语 言 的 , 都 是 伴 随 语 言 学 从 研 究 语 言 内 部 的 结 构 向 语 言 外 部 也 现象 。 制约 因素以及语 言 的实 际运 用 转 变 而发 展 的 , 两者 都 将研 () 2 科学 实验法 。即有控 制 的观察 , 自然科 学 常采 用 是 究 重 点 放 到 了语 言 的 使 用 者 , 现 了 该 类 科 学 的 性 质 — — 体 的方法 。 认 识人类 的心理和思 维 。 ( ) 计 方 法 。将 自 然 观 察 和 科 学 实 验 的 结 果 用 数 量 3统 12 研 究 内容 的 性 质 . 关 系 来 表 示 , 而 检 验 科 学 实 验 或 自然 观 察 的有 效 性 。 从 1 2 1 主 观 性 . . () 4 内省 法 : 过 主 观 思 辨 来 认 识 现 象 、 现 规 律 。 通 发 认 知 语 言 学 和 心 理 语 言 学 的研 究 内容 具 有 明 显 的 主 观 性 。乔 姆 斯 基 主 张 应 研 究 语 言 能 力 而 非 语 言 的 运 用 , 把 即 语 言 当作 相 对 静 止 的 客 体 去 研 究 并 极 力 将 生 成 语 法 向 自然 科 学 的研 究靠 近 , 同 时 又 声 称 他 们 的 研 究 属 于 心 理 语 言 但 学 的 范 畴 。 生 成 语 法 曾 为 心 理 语 言 学 的 发 展 起 到 了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作 为精 神 科 学 , 理 语 言 学 的 研 究 内容 是 人 如 但 心 何 运 用 语 言 , 非 相 对 静 止 的 语 言 能 力 。 一 些 认 知 语 言 学 而 家 对 生 成 语 法 提 出 了 批 判 , 为 语 言 和 人 的 认 知 能 力 是 分 认 不 开 的 , 言 是 合 成 的 , 不 是 生 成 的 。认 知 语 言 学 和 心 理 语 而 语 言学都研究 复杂多 变且具有 主观性 的思维 和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