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日本近现代教育制度

合集下载

日本近现代教育史总结

日本近现代教育史总结

日本近现代教育史总结《日本近现代教育史》:藏佩红著,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10.10第二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初创(1868—1879)第一节、近代教育的原点—“学制”前的教育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1872年8月《学制》颁布为日本政府教育发展方向的摸索阶段。

这其中的教育政策存在着“复古主义”与“开明主义”两种路线。

这两种路线有以1870年3月为界,此前是复古主义,此后是开明主义。

1.“皇道主义”的教育政策《五条誓文》第五条:求知识与世界,大振皇基。

日本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总方针。

目标定位为“大振皇基”。

具体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a)1868.4《学舍制》将神典、皇籍等内容列为首要内容。

b)改祭祀天皇的皇祖天神社c)1868年9月在京都设立皇学所和汉学所,“皇道”居于核心地位d)1869年8月设立的大学校以祭拜皇祖大神,以“皇道”居于核心地位社会教化领域:a)明治政府重视有关天皇的节日《大教宣布诏书》(70.2)、《宣教室须知》(70.5)、《三条教宪》(72.4)总而言之,明治维新以后,皇国思想支配教育。

这一时期的为国教主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

2.“富国强兵”下的教育发展富国:1871年8月《昭明国体确立政体意见书》、1868年12月木户孝允《振兴普通教育建议案》、1869年2月伊藤博文《国是纲目》均有提出富国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同时,在政府“强兵”方针下,教育与军事发展这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a)作为旧军人武士参与到教育领域中去b)重视兵学,教育中有了体操课,兵学局c)专设军事学校3、“文明开化”下的教育发展1870年3月《大学规则》和《中小学规则》、1871年12月《学制》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学制”之前的教育政策及其实践,复古的“皇道主义”、实用的“富国强兵”、先进的“文明开化”三方面的因素像话交融发酵,使得日本近代教育中皇国主义、军国主义特征的资本主义教育有根可循。

二、“学制”与近代教育体制的初创p28表详见2、“学制”下的教育行政文部省|各大学区的督学局(8个),每个大学区又包括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有210个小学区 |各中学区的学区管理人明治政府通过集权式的行政组织机构,将教育政策贯彻到全国每一个学区,对于其教育政策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日本的教育制度

日本的教育制度
兰学
它提倡日本的民族精神——大和魂,大和魂与日 本的神道精神结合在一起,成为神化和维护天皇 统治的思想工具。
幕府时期,日本具有等级特点的教育 机构的类型:
• 1、幕府直辖的学校机构。 主要有昌平坂学问所、和学讲习所、开成所 及医学所
• 2、藩学。 最初是以教授汉学书籍为主,同时教以武学。 1715年后,逐渐增加了近代科学知识的内容。
1947年《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
1947年3月31日,日本国会颁布《教育基本法》。制定这一法令是“为了 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为新日本奠定教育的基础”,因此它对有关教育工作 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教育基本法》是战后日本的一项 根本教育大法。《教育基本法》依据日本新宪法的精神重申,为了世界 和平与人类幸福,日本必须建设成为一个民主的、文明的国家,而这一 理想的实现,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教育的。
为了按照《教育基本法》的原则设置学校,1947 年3月31日还颁布了《学校教育法》,包括9章 108条及附则。
《学校教育法》采用美国的“6-3-3-4”制确定形 式上单轨的学校制度,并对小学、初级中学、高级 中学和大学的入学、目标、年限、校长及教员、经 费及管理等事项,都做出具体规定。
其中,小学与初级中学阶段的9年为义务教育。此 外还有关于幼儿园及特殊教育的一些规定。《学校 教育法》十分详细地列出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从 而使《教育基本法》确定的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与陶 冶人格具体化了。
以民主化和地方分权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打破中央集权教育体制,建立教育委员会,委员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 使地方教育行政管理能够相对地独立于中央政府。 (2)根据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鼓励男女生同校,取缔男女生分校。将战 前的“六五三三制”改为“六三三四制”。实行初中教育的普及化与初 中教育的单轨制,使义务教育由6年延长至9年。 (3)制定大学设置基准与研究生院基准,改组旧制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新 制大学。 (4)实施教员培养与任用的开放制度,实行教员资格证书制度,提倡教师 在职进修。 (5)把教科书国定制改为文部省审定制,即民间各教科书出版公司通过竞 争,编辑出版教科书,然后由文部省内的有关委员会审定,合格的教科 书目录送交地方教育委员会,供地方教育委员会和学校选择。 (6)健全和完善社会教育制度、体系与设施,建立大量的公民馆、图书馆、 博物馆、青年活动中心、儿童文化科学中心等社会教育设施。

日本教育制度详解

日本教育制度详解

日本的学校教育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定了6/3/3/4基本制度。

也就是6年的小学初等教育,3年中学的前期中等教育,接着3年高等学校的后期中等教育,共计12年。

修完初、中等教育后,才可以往高等教育机关升学。

360教育集团说,留学生可以入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1)研究生部(2)大学(3)短期大学(4)专修学校(5)高等专门学校5种。

这些高等教育机构依运营母体又可分为国立、公立、私立。

大学里设有一般学部,有的甚至还有研究生部。

学部的修业年限通常为4年(医学、齿学、药学、兽医学部为6年),毕业后可取得“学士学位。

研究生部一般可分为硕士课程(修业年限2年)和博士课程(修业年限5年),博士课程又可分为前期课程(一般2年,相当于硕士课程)和后期课程(一般3年)。

修完硕士课程者可取得硕士学位,修完博士课程者则可取得“博士”学位。

短期大学一般修业年限为2年,修毕后可取得“准学士”学位。

专门学校分后期中等教育机关的高等课程(高等专修学校)、高等教育机关的专门课程(专门学校),以及实施一般课程教育(专修学校),但是留学生能入学的只有专门课程(专门学校)。

修业年限为2年到4年,修业2年以上且修完1700小时以上课程的话,可取得“专门士”称号。

专门学校不是大学那样的研究机构,提供对社会有用的务实型教育是它的特色。

在设计、摄影、漫画及动画等领域,专门学校甚至比大学设置更多样丰富。

然而,日语教育机构(语言学校),并不归属于高等教育机构,而是类属于各种学校,或以各种学校为基准的教育机构。

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中,有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

大约70%的高中应届毕业生,继续上大学、短期大学或专门学校,日本在全球范围内也被认为是数一数二的高学历社会。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第一章:明治维新的背景1.1 幕末时期的社会矛盾1.2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冲击1.3 倒幕运动与戊辰战争第二章:明治维新的开始2.1 明治维新的序幕2.2 明治政府的成立2.3 废藩置县的实施第三章:明治维新的政治改革3.1 废除非生产性大名3.2 实行四民平等3.3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第四章:明治维新的经济改革4.1 殖产兴业政策4.2 土地制度改革4.3 近代企业的发展第五章:明治维新的文化教育改革5.1 文明开化与西化浪潮5.2 教育体制的改革5.3 新闻媒体的兴起第六章:军事改革与近代化军队的建立6.1 军事现代化的必要性6.2 引进西方军事技术6.3 军队组织与训练的改革第七章:对外政策与扩张7.1 明治政府的对外政策7.2 西南战争与琉球问题7.3 走向扩张的路线第八章:社会变革与生活方式的西化8.1 文明开化政策的影响8.2 生活习俗的改变8.3 社会结构的变动第九章:文化与思想的变革9.1 近代文学与艺术的兴起9.2 思想启蒙与社会主义的影响9.3 知识分子阶层的角色第十章:明治维新的成就与局限10.1 明治维新的主要成就10.2 面临的内外挑战10.3 明治维新的历史评价第十一章:教育与科学的进步11.1 教育体制的完善11.2 科学研究的兴起11.3 教育与科学的对现代化影响第十二章:女性地位的变化12.1 女性教育的兴起12.2 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12.3 女性在明治维新中的角色第十三章: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进程13.1 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13.2 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的特点13.3 明治维新对日本未来发展的影响第十四章:明治维新的反思与批评14.1 明治维新的历史反思14.2 明治维新中的问题与不足14.3 明治维新以来的历史评价第十五章:明治维新的遗产与启示15.1 明治维新的遗产15.2 对日本历史的启示15.3 明治维新对世界历史的贡献这的五个章节主要关注了教育与科学的进步、女性地位的变化、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进程、反思与批评以及遗产与启示。

日本教育制度(精选汇编)

日本教育制度(精选汇编)

文档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日本教育制度(精选汇编)第一篇:必须知晓的日本教育制度必须知晓的日本教育制度很多准备留学日本的同学,并不是很了解日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简单介绍下,你可以充分选择你想就读学校的类型。

留学日本的学生可以入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以下5类。

根据其设施形式大致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

(1)大学学部:学习年限为4年,医学、牙医学、兽学为6年。

旁听生:旁听特定的科目,但是听讲资格和允许旁听的科目(学分)数等因大学而异。

所修科目的学分不被认定。

科目等履修生:内容和旁听生同样,但所修科目的学分被认定之处和旁听不同。

(2)大学院:有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有的大学还有研究生,旁听生和科目履修生制度。

博士课程:学习年限为5年,分为前期课程(2年,相当于硕士课程)和后期课程(3年)。

但是,医学、牙医学以及兽医学的博士课程(完成了医、牙医、兽医学部6年的学习后进入大学院的学习所限4年。

有设置5年一贯制博士课程的大学院,也有仅设置后期3年博士课程的大学院。

研究生:根据各大学的学则(学校规则)被许可的大学院的正规学生不同,不是为取得学位,而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期限,从事特定的专门研究的人。

(3)短期大学:短期大学的学习年限通常为2年,不过也有像护士学科那样的情况。

短期大学中,大约60%是女子短期大学,且家政科,文学,语言科以及教育,保健科等学科占半数以上。

近年来,社会科学科越来越受欢迎。

(4)专修学校:其中设置专门课程的学校叫做专门学校,并被承认为高等教育机构。

专门学校是进行职业教育和学习实际生活中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的学校,学习年限从1年到3年不等,不过,一般以2年课程为主。

(5)高等专门学校:高等专门学校以初中毕业的人为对象,进行5年一次的教育,是培养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技术人员的学校。

其中,大部分是设有与工业有关的各种学科的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此外,还有高船高等专门学校等。

第二篇:日本的教育制度日本的教育制度日本实行义务教育,监护人有义务在子女从满6岁后的第一学年开始至满2019岁时的学年期间,送他们到小学以及到初中去学习。

现代第五节 日本教育

现代第五节 日本教育
现代第五节
日本现代教育 制度
导学:

日本在19世纪末教育制度建立基础上,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军国主义教育泛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入教育恢复与发展 时期,形成了现代日本教育管理制度、初等 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制度。要求能够 从中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发展 的特点及经验、教训。

二、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926年后,日本的教育开始军国主义化、法 西斯化。

从40年代开始,日本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
开始对各级教育进行改革,更强化了军国主
义教育的实施。
(一)对师生民主进步运动的控制和镇压
1930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一个学生管理局, 其主要任务是负责调查和控制学生的思想情 况。 1931年 ,日本成立了 “学生思想问题调查 委员会”,加强了对学生思想的控制。 1934年,日本文部省召开了“全国小学教师 精神动员大会”。 1937年,文部省又设立了教学局。

三、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一)70年代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教育改 革”。 对于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影响较 大。

1、中小学教育 咨询报告对中小学教育提出如下三个基本目 标。 (1)初等和中等教育目的是为每一个人终生 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 (2)政府有责任促进提高公立学校课程内容 水平,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制定长期的经 过充分论证的教育政策。
学习重点:
日本战后教育改革措施
学习难点:
日本战后教育改革与经济腾飞的作 用
知识网络:
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
界大战――国民教育体制确立――战时 教育制度受到破坏――战后教育恢复和 重建――战后教育改革――教育法制化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六)日本近代教育制度1.教育概况:1868年,日本建立了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天皇明治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史称“明治维新”,其中包括对教育的改革。

主要内容有: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1871年,日本设立了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1872年颁布《学制令》,在确立教育领导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

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小学校令》。

这一时期日本学制的改革,为建立近代的学校制度奠定了基础,对推动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教育敕语》1890年,为了加强道德教育,强化中央集权的控制,日本颁布由明治天皇签署的《教育敕语》,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

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日本教育的根基源于传统的“忠君爱国”伦理道德思想;第二部分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具体条目;第三部分指出日本伦理道德条目的普遍意义,要求国民必须遵守。

《教育敕语》颁布后,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日本近代教育开始纳入天皇制国家主义的政治轨道,加重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复习要点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复习要点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第一节英国教育的发展(2★简答)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巴尔福教育法》:进入20世纪,英国加强了对地方教育的管理。

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

主要内容:(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2)规定地方教育当局应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中等学校的权利;(3)地方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提供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

巴尔福教育的意义:巴尔福教育法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为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管理体制,为后来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和中等管理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二、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一)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费舍教育法》: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教育议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

主要内容:(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2)地方当局为2-5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3)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4)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14-16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等教育的变化1.《哈多报告》,主要内容是:(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2)儿童在11岁后所受的各种教育均成为中等教育;(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合适的学校,应在11岁时进行选择性考试。

该报告中心是强调教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分小学、中学两阶段,提出了初等教育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分流,这对英国教育有重要影响。

2.《斯宾斯报告》,根据初级技术学校增加的实施,把《哈多报告》的双轨改变成三轨,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

3.《巴特勒教育法》:也称《1944年教育法》,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

主要内容:(1)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2)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3)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4)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极其重要的法令,形成了初、中等和继续教育衔接的教育制度,扩大国民受教育机会,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日本学校的教育制度

日本学校的教育制度

---------------------------------------------------------------最新资料推荐------------------------------------------------------日本学校的教育制度二、日本學校的教育制度日本學校的教育制度日本學校的教育制度是從幼兒就讀幼稚園開始,有公、私立幼稚園,也有公、市、都、 .縣、立「保育所」。

小學 6 年、中學 3 年、共 9 年的義務教育。

高等學校畢業或持有同等學歷者,短期大學、專門學校、大學,都是日本高中畢業生的升學教育機關,每所學校的修業年限和教育內容都各有特徵。

除部份學校之外,通常各個學年的開始在四月,多半的入學考試均針對 4 月入學目的舉行,務必注意考試日期,日本的學年度與台灣不同,日本是每年的四月開學,隔年的三月學期結束。

大學部四年、大學院修士課程(研究所)、博士課程五年(博士班),高等學校畢業可進入短期大學學習二年,還有其他的專門學校、專修學校等教育機構。

日本現今仍保有什麼樣的日本文化呢?日語程度要達到什麼水準才夠呢?想研修專門科目的規定呢?想進入日本的大學研究所該如何準備考試、如何申請呢?外國留學生想進入日本的日本語學校、專門學校、大學、研究所等日本學校就讀,有一定的規則可循,說明如下:一、日本語學校「日本語教育振興協會」認定的日本語學校教育設施的學校大約有 302 所。

1 / 10設置的機關有學校法人、株式會社等,除日語課程外,尚有進入大學前的基礎科、升學班、一對一的課程,也有開設數週到 3 個月的短期、長期生的日本語學校,學習日本語期間分為一年募集2 次(4 月、 10 月),也有日本語學校一年募集 4 次(1 月、 4 月、7 月、 10 月)。

日本語學校的課程內容有日本語科課程為主升學課程班,日本語課程班則以教學、會話為重心,及日本文化等學習,另外,會把每年 12 月的第 1 個星期日舉辦的日本語能力檢定考試,二級、一級,合格為目標,推出日本語檢定考試對策的教學內容。

二战后日本教育制度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教育制度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教育制度的发展从二战到现在,日本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的高等教育走过了1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战后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从完全模仿美国模式到根据自己国情,己形成了一整套相当完备的高等教育制度。

以明治维新时期1872年《学制令》的颁布与实施为标志的日本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距今有着130多年的历史。

二战后,日本以美国模式为基础进行了体制改革,其规模才不断扩大,质量也逐步提高。

伴随“亚洲的明珠”式的经济高速发展,其高等教育也得到了优先发展。

下面分点论述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

1 日本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沿革目前日本通过一系列大学改革,不但建立了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还形成了完备的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

1.1 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完善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教育结构、招生考试制度、学术管理制度、教师制度和财务制度等,可以说是体系完善,层次分明。

日本高等教育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学校教育法》、《大学设置基准》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的基本法律;规范国立大学的相关法律;以《私立学校法》、《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为主要内容的指导私立大学的有关法律;育英奖学的法律制度等。

高等教育机构包括: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大学和大学院;根据其设立形式,大致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3种。

高等教育财务制度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国立高等教育财务、私立高等教育财务等。

日本现行的大学招生考试是实行“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通过这两种考试来综合考察考生的学力、能力和适应性等,日本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考试机会的复数化、选拔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

日本大学内部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的基础已经形成,其校内学术管理更洋溢着鲜明的特色。

日本的教师教育管理在其教师教育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

日本高等教育的教师制度主要包括教师的行政管理制度、教师的晋升制度和教师的任期制度等。

第十一章 日本近现代教育制度

第十一章 日本近现代教育制度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教育管理权主要掌握在皇室、幕府以 及各地藩国之中,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 全国的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1872年颁布《学制令》,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 立全国学校教育体制。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 全国划分为 8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又分32 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中学区又分为 210所小 学区,每个学区设一所小学。 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实施到“二战”结束。



(二)《学校令》

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森 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 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其中包括《帝 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 《小学校令》,分别对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基础 教育做出了规定。
图1:日本东京大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1985)

四、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1)70年代的教育改革

1971年6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交了一份 《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 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它成为日 本7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由此出现的教育改革 被称为继明治维新教育改革(1868)和战后教育改革(1947) 之后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70年代,日本还颁布了《关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计划的标准》、 《小学初中教学大纲》、《高中教学大纲》》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它使 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 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 取 6—3—3—4 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 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 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类型的大学等。 此外,还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教育行政管理 以及幼儿园教育、特殊教育等做了一些规定。

外国教育史 日本近现代教育

外国教育史 日本近现代教育

(一)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教育情况 1、幕府教育机构:



幕府直辖的教育机构中,成立最早的是昌平坂学问所(1631 年),它主要以传播儒学为主要内容,是学术研究和教育的 中心。 1793年以研习“和学”为内容的和学讲习所也属于幕府管理, 它排斥佛学、儒学和兰学等。 在十九世纪前半期,开设了许多传播自然科学和“兰学”的 教育机构,如开成所是传授自然科学和外国语言的学校、教 授荷兰医学的医学所、训练军事技能和海军的军舰操练所等 等。 这些设立较晚的学校,后来一些改组为日本近代大学。 幕府学校招收社会上层人士的后代,培养社会的高层次管理 人员和研究人员。
第五、努力发展高等教育; 培养本国科技人才

除了国立、公立大学之外,日本还允许私人 办学,大坂创办的早稻田大学就是一所极为 有名的私立大学。另外,还有千秋大学 (1880)、明治大学(1881)、日本大学 (1889)、辅清大学(1889)等。由于日本 私立大学不受政府资助,故有相当的独立性, 思想自由、教学独立,极为活跃。
局限:



由于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资本主义的改革, 故其带有很大的不彻底性,改革虽使日本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道路,但仍保留了大量封建主义的因素: 由于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封建思想还有着广泛的 生存土壤; 日本传统文化“大和魂”——“和学”的根深蒂固, 使武士道的穷兵黩武和“军刀崇拜”、“发扬军威” 思想依然保存. 使日本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发展就带上了封建的军国 主义性质。日本的社会发展和历史特点使其近现代 教育带上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特征。

为了尽快摆脱困境,转移国人的视线,军国主义者 和统治者们在选择了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对外实 行侵略扩张的政策:侵华战争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日本社会 (二十世纪前半期)

日本教育制度

日本教育制度

根据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1886年,日 本政府制定了《学校令》,其中包括《小学 校令》、《中学校令》、《帝国大学令》、 《师范学校令》。
《小学校令》规定,小学仍恢复1872年 的《学制令》规定的4-4分段的学制,即设4 年制寻常小学和4年制高等小学。小学实行 收费制,前4年为义务教育阶段。
《中学校令》规定,中学分为寻常中学 和高级中学。前者为5年制,由地方设置管 理,属于普通教育学校。后者为2年制,属 于大学预科性质,全国只设5所,由文部省 大臣直接管辖。
《帝国大学令》规定,将日本的东京大学
改为帝国大学,实行学院制。帝国大学由大 学院和分科大学组成。大学院侧重学术和科 学研究,分科大学侧重传授专门知识和培养 国家应用方面的人才。分科大学设法、理、 医、工、文五个学院,其中法学占有突出的 地位,它的校长兼任帝国大学的总校长。
《师范学校令》规定,将师范学校分为
1871年7月,成立了文部省,统一领 导全国的教育事业,着手进行改革日本教 育制度的准备工作。
4.颁布教育改革法令 1872年《学制令》的颁布
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以仿效法国教育制 度而制定的《学制令》。这是日本近代第一个教 育改革法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 学校制度。
《学制令》由学区、学校、教员、学生和考试5 大部分组成。
3.幕府时期的教育机构
日本的封建教育主要分为幕府、藩 国和民众教育三等,具有鲜明的封建等 级性。
昌平坂学问所
幕府直辖学校机构
和学讲习所 开成所
医学所
汉学、习 武
藩学
近代科学 知识
民众教育 机构
研究日本 国学、历

乡学
私塾
寺子屋
4.福泽喻吉(1834-1901)

日本的义务教育及学校制度介绍

日本的义务教育及学校制度介绍

日本的义务教育及学校制度介绍义务教育日本的义务教育共计9年,包括小学6年、中学3年。

新学期4月开始,分为三学期,各学期分别由夏休、冬休、春休分隔开。

教室根据班级安排,除了一些实际技能或实验的课程以外,学生上课都是在教室里进行。

在公立中小学校,午饭同样在教室里进行,一般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伙食。

大部分中学校都有制服,学生上学要穿戴制服。

文部省对学习内容、教科书进行细致的管理,全国大致都开展同一内容的课程。

因此高水准、均质的教育得以成为可能,尽管也存在单一化的缺陷。

日本的学校制度在第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学校制度参照了美国的制度做了一些改革。

小学6年、中学3年的义务教育被作为基本。

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一般被略称为“高校”,针对志愿升学的学生,大致分为普通科、职业科。

入学时会进行入学考试,除了考释分数以外,还会考察中学期间的成绩,以此来决定合格与否。

目前高校的升学率大约为95%,虽然中途退学者呈现增加的趋势,但仅相当于约2%的比例。

多数高校都有自己规定的制服。

高校的社团活动丰富,体育大多都有全国大会,而棒球、足球等热门运动的全国体育会还会通过电视实况转播。

到了3年级,报考大学的学生将为入学考试的准备而忙碌,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也随之减少。

大学日本的大学一般实行四年制,医学的牙科专业是六年制,短期大学采取两年制。

大学生的70%都是男生,短期大学则大部分是女子短大。

这种制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在课程的安排上,开始两年以公共课为中心,后两年集中上专业课。

不过经过战后的半个世纪,大学教育出现了一些不跟不上现实的情况,比如到了四年级时学生忙于求职,难以把精力集中到课程上等,因此有人指出大学有必要在制度、课程方面进行改革。

国际上对日本的初中等教育评价较高,而与此相反,对大学教育的评价则不尽人意。

1989年,女生在大学的升学率上超过了男生,一直持续到现在。

研究生院在国际上看,日本大学生的大学院升学率较低,大学院的教育水平也不能算很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日本教育的发展
一、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世纪初至20 二、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教育基本法》 学校教育法》 教育基本法 四、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世纪70
(二)《学校令》 学校令》
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森 1885年 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 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 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 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 其中包括《 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其中包括《帝 国大学令》 师范学校令》 中学校令》 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 小学校令》 分别对高等教育、师范教育、 《小学校令》,分别对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基础 教育做出了规定。 教育做出了规定。
战后日本采取了经济兴邦的战略,为发展经济, 战后日本采取了经济兴邦的战略,为发展经济,日本继承了 明治维新时期“优先发展教育”的传统, 明治维新时期“优先发展教育”的传统,及时酝酿并推出了 教育发展的蓝图。1947年颁布的 教育基本法》 年颁布的《 教育发展的蓝图。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 育法》 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育法》,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 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 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 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全体国民接受 9年 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 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公立学校禁止 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 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提高教师 的地位等。 的地位等。 《教育基本法》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文献。 教育基本法》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文献。
一、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的 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的 世纪初至20 教育改革与发展
为了适应日本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日本政府于1918年颁 为了适应日本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日本政府于1918年颁 1918 布了修订的《大学令》 布了修订的《大学令》。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大学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传授国家所需要的思想和 知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除国立大学外, 知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除国立大学外,允许开设私立大 学和地方公立大学;大学可由几个学部组成, 学和地方公立大学;大学可由几个学部组成,也可设立单科 大学,修业年限为3 大学,修业年限为3-4年;大学招生对象主要是预科或高级 中学高等部的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录取。 中学高等部的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录取。 《大学令》的颁布,推动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 大学令》的颁布,推动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
3.论德育 3.论德育
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高低, 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高低,除反映在国民的智慧水 平上外,道德水平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平上外,道德水平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在德育实施中, 在德育实施中,福泽渝吉竭力反对向学生灌输封建 伦理道德,反对用忠臣、孝子、义士、 伦理道德,反对用忠臣、孝子、义士、节妇等故事 向学生传授封建伦理观念。 向学生传授封建伦理观念。 道德教育在学校实施的同时, 道德教育在学校实施的同时,还必须由学校协同家 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共同实施。 庭、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共同实施。
二、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926年 日本裕仁天皇即位后, 1926年,日本裕仁天皇即位后,重视民族精神教育 和军国主义教育,日本教育开始军国主义化、 和军国主义教育,日本教育开始军国主义化、法西 斯化。 斯化。
三、《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教育基本法》 教育基本法 学校教育法》
图1:日本东京大学
教育,1985)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
图2:日本京都大学
教育,1985) (:日本筑波大学
教育,1985)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
(三)《教育敕谕》 教育敕谕》
4.论体育 4.论体育
体育锻炼的目标,旨在使人健壮无病,精神活泼、 体育锻炼的目标,旨在使人健壮无病,精神活泼、 愉快,从而可克服社会上的各种艰难而独立生活。 愉快,从而可克服社会上的各种艰难而独立生活。 认为体育锻炼无固定的方式,应列为必修课。 认为体育锻炼无固定的方式,应列为必修课。
19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 19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
第十一章 日本近现代教育
第一节 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一、日本近代教育概况
(一)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 (二)《学校令》 )《学校令》 学校令 (三)《教育敕谕》 )《教育敕谕》 教育敕谕
(一)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
19世纪中期以前,日本教育发展缓慢, 19世纪中期以前,日本教育发展缓慢,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 世纪中期以前 教育体系。19世纪开始 世纪开始, 教育体系。19世纪开始,日本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萌芽,一些启蒙思想家呼吁进行社会变革。 萌芽,一些启蒙思想家呼吁进行社会变革。 1868年,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联合执 1868年 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统治, 政的明治政府,该政府在“富国强兵” 国家独立)、 )、“ 政的明治政府,该政府在“富国强兵”(国家独立)、“置 产兴业” 工业化)、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 产兴业”(工业化)、“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思想的 指导下,实施了自上而下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指导下,实施了自上而下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 明治维新” 其中也包括对教育的改革: 称“明治维新”,其中也包括对教育的改革:
1.确立了教育改革的方针: 破从来之陋习” 1.确立了教育改革的方针:“破从来之陋习”、“求知识于 确立了教育改革的方针 世界” 五条誓文》1868)。 世界”(《五条誓文》1868)。 2.颁布了教育改革的法令( 学制令》1872),确立了中央 2.颁布了教育改革的法令(《学制令》1872),确立了中央 颁布了教育改革的法令 ), 集权式的大学区制。 集权式的大学区制。 3.积极发展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令》 1886) 3.积极发展师范教育:《师范学校令》(1886)将师范学校 积极发展师范教育 分为寻常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 分为寻常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分别为公立小学和寻常 师范学校培养教师和校长。 师范学校培养教师和校长。 4.派遣官员和留学生赴欧美国家考察和学习。 4.派遣官员和留学生赴欧美国家考察和学习。 派遣官员和留学生赴欧美国家考察和学习 5.建立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新大学的创办以1877年东 5.建立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新大学的创办以1877年东 建立高等学校 1877 京大学的成立为开端,随后又成立了京都、东北、九州、 京大学的成立为开端,随后又成立了京都、东北、九州、北 海道、应庆、早稻田等一批大学, 海道、应庆、早稻田等一批大学,为日本工业化的发展培养 了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了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纵观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发展的历程, 纵观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 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发展的历程 共同的特征: 共同的特征: 1.教育管理权由教会转向政府手中 教育管理权由教会转向政府手中; 1.教育管理权由教会转向政府手中; 2.教育开始集中反映国家政治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开始集中反映国家政治、 2.教育开始集中反映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国民教育制度开始建立 国民教育制度开始建立; 3.国民教育制度开始建立; 4.教育实行 双轨制” 教育实行“ 4.教育实行“双轨制”; 5.教育心理学化倾向出现 教育心理学化倾向出现; 5.教育心理学化倾向出现; 6.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教育家 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教育家。 6.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教育家。 19世纪末 欧美和日本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已基本确立, 世纪末, 到19世纪末,欧美和日本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已基本确立, 世界教育正在由近代向现代转变。 世界教育正在由近代向现代转变。
二、福泽渝吉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1.教育的作用 2.论智育 2.论智育 3.论德育 3.论德育 4.论体育 4.论体育
1.教育的作用 1.教育的作用
通过知识教育开发人的智力,培养独立思考、 通过知识教育开发人的智力,培养独立思考、明辨 是非的能力;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 是非的能力;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形成正确的 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通过体育提高国民素 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 同时强调,遗传、 质。同时强调,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同时 发生作用。 发生作用。
《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它使 学校教育法》 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 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 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 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 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 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取 6—3—3—4 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 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 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 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类型的大学等。 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类型的大学等。 此外,还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 此外,还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教育行政管理 以及幼儿园教育、特殊教育等做了一些规定。 以及幼儿园教育、特殊教育等做了一些规定。
2.论智育 2.论智育
智育目标: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智慧水平, 智育目标: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智慧水平,并进而提 高个人思考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 高个人思考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 在智育的具体实施上,应向学生传授一些与社会生 在智育的具体实施上, 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经世致用之学。 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经世致用之学。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发展迅速,并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扩张,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发展迅速,并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扩张, 其教育也带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 其教育也带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 为了继承日本传统文化,抵御西方文化的影响,1890年 为了继承日本传统文化,抵御西方文化的影响,1890年,日 本颁布了由明治天皇签署的《教育敕谕》 本颁布了由明治天皇签署的《教育敕谕》,把儒家伦理道德 规范与日本民族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 规范与日本民族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忠孝为日本国体 之精华、日本教育之渊源。 之精华、日本教育之渊源。它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 指导纲领。 指导纲领。 《教育敕谕》颁布后,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 教育敕谕》颁布后, 影响。从此, 影响。从此,日本近代教育开始纳入天皇制国家主义的政治 轨道,加重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轨道,加重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