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配图欣赏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ba4ee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8.png)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古诗简介《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翻译/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赏析/鉴赏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
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
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舟夜书所见课件
![舟夜书所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577c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b.png)
03
本诗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具有普遍性,使读者能够产生 共鸣并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舟夜书所见诗意画
04
准备工具
01
画笔
选择适合的画笔,可以是毛笔、水彩笔、油画棒等,根 据个人喜好和绘画风格来决定。
02
画纸
选择适合的画纸,可以是宣纸、水彩纸、素描纸等,根 据个人喜好和绘画风格来决定。
03
颜料
选择适合的颜色,可以是水彩、油画颜料、国画颜料等 ,根据个人喜好和绘画风格来决定。
05 课程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的收获
理解了夜景的视觉特点 及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夜 景。
掌握了描绘夜景的常用 技法和步骤。
学会了如何用色彩表现 夜景的氛围和情感。
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夜景绘画风格和特点 。
需要加强的部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需 要进一步加强构图和 透视的掌握。
对于高级学员,需要 进一步提高对色彩和 技法的运用能力。
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对生活的 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 素养。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 的意境,并能够背诵和默写 诗歌。
课程内容
诗歌的文本解读,从词句、修辞 、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 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对诗歌进行鉴赏,从诗歌的表现 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 美意识。
完成作品展示
作品1
画面以黑色为基调,描绘了夜晚 的江面和岸边的景象。通过运用 不同的笔触和颜色,表现出了夜
晚的神秘感和江水的波动感。
作品2
画面以国画风格为主,注重画面元 素的细节表现。通过运用淡雅的色 彩和细腻的笔触,表现出了夜晚的 宁静和岸边景物的质感。
作品3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003867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3.png)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舟夜书所见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舟夜书所见》原文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及注释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
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
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125首含诗词解析——027舟夜书所见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125首含诗词解析——027舟夜书所见](https://img.taocdn.com/s3/m/bfd9c19aaf1ffc4fff47acd6.png)
027《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1)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2)簇:拥起。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散落无数的星星。
博文小故事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诗文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
《舟夜书所见》赏析
![《舟夜书所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6005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b.png)
《舟夜书所见》赏析“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诗意: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出自[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①一点萤。
微微风簇②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参考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古诗今译: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创作背景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简析虽然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赏析《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舟夜书所见 小学二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舟夜书所见 小学二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799f9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e.png)
舟夜书所见小学二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人。
清代诗人。
他的诗多写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
著有《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等。
字词释义: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萤:萤火虫。
③:簇拥。
诗词赏析:这首五言绝句通过对夜晚行舟江上所见景物的描绘,抓住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好似无数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上夜茶图,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漆黑的晚上不见月亮,只看见那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闪烁着,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光。
这两句诗是静态描写,用“月黑”突出“渔灯”,又以“孤光”反衬“月黑”,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使暗的更暗,亮的更亮。
诗的后两句写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的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散落了无数的星星。
这两句诗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蔟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诗人将散乱的灯光比作星星,为整首诗增添了画面感。
“徵徽”两个字说明风是如此的小,“”说明即使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散”字更显有情,仿佛“一点萤”并不甘孤寂,着意变为满河星斗,以增添天地间的光亮和情趣。
知识链接:查慎行是金庸(查良镛)先生的先祖。
海宁查氏以诗礼传家,人才辈出,查慎行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康熙年间以举人召值南书房,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皇帝曾为海宁查氏宗祠题词“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唐诗宋词: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唐诗宋词: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https://img.taocdn.com/s3/m/bc3ff82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f.png)
唐诗宋词: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唐诗宋词: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鉴赏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3e5c41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2.png)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鉴赏《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舟夜书所见》原文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及注释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鉴赏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
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
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c9f8d683c4bb4cf6ecd149.png)
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 1舟夜书所见清朝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舟夜书所见》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舟夜书所见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舟夜书所见](https://img.taocdn.com/s3/m/b7d70b8a700abb68a882fb49.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舟夜书所见舟夜书所见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洒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鉴赏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
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
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
著有《他山诗钞》。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090cc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4.png)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舟夜书所见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注释: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微微风簇(cù)浪,散作满河星。
簇:拥起。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舟夜书所见》_PPT优秀课件
![《舟夜书所见》_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54884252ea551810a68792.png)
知诗意
“微微风簇浪”簇:聚集、 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 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 漾起层层细浪。
“散作满河星”散:散开。 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 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 ,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 闪动。
悟诗情
小组研读,品味词句,感悟诗情。
诗人把夜晚河面上由静到动 ,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 奇、美妙的画面浓缩在短短的二 十个字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大 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丽景色的赞美。
诗文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知诗意
“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 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 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 现在河面上。
“孤光一点萤”孤光:孤零零 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 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 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解题意
你知道“舟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这样理解? 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 书:写、记。 所见:见到的东西。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 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这 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 1650-1727年)。它是浙江海宁 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 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旅行见 闻来描写山川风景的。
总结
《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 慎行描写的一首夜景诗,诗人把夜 晚河面上由静到动,渔灯倒影“散 作满河星”的神奇、美妙的画面浓 缩在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里行间 洋溢着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赞美。
作业布置
1、正确抄写本课的词语。 2、背诵默写诗文。
LOGO
1. 否定商 品经济 的存在 ,否定 市场及 价值规 律对经 济的调 节作用 。 2 . 自 由 贸易 原则; 成员间 权利与 义务的 综合平 衡;市 场准入 ,通过 谈判逐 步实现 贸易自 由化。 3 . 公 平 竞争 原则; 反对不 公正的 贸易手 段,尤 其倾销 和补贴 等方式 。 4 . 透 明 度原 则;各 成员应 公正、 合理、 统一地 实施上 述的有 关法规 、条例 、判决 和决定 。 5.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 家,创 造了世 界经济 增长史 上的新 奇迹。 6.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 生翻天 覆地的 变化。 7.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 全面建 设小康 社会的 新目标 迈进。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舟夜书所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舟夜书所见》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dea9f3ee06eff9aef807d9.png)
舟夜书所见体裁:诗题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作者:名字:查慎行年代:清代描述: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
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
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
著有《他山诗钞》。
翻译:原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原文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夜泊河上,在舟中过夜时,诗人感其所见而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赏析二:思想内容《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茫茫黑夜只有河中一盏渔灯,明暗鲜明且显得神秘、深沉;后两句写孤灯倒影的美景,微风吹起波浪,灯影随即散开像散落在满河的星星。
赏析三:艺术特色全诗纯用白描,以大景衬小景,以暗景衬亮景,刻画细腻,生动形象。
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写孤灯倒影的瞬间美景。
全诗中心是渔灯,背景是黑夜。
诗人描写了河上渔灯倒影随浪散开的情状,语言精练,比喻生动形象。
赏析四:语言赏析“月黑见渔灯”,“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003867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3.png)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舟夜书所见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舟夜书所见》原文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及注释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
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
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https://img.taocdn.com/s3/m/938d3f6bed630b1c59eeb5a9.png)
译文
诗句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 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 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 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 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 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 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 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 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
舟夜书所见
作者 查慎行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 1727) 清代诗人,当 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 查田;后改名慎行,字 悔余,号他山,赐号烟 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 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人。 查慎行诗学东坡 、放翁,尝注苏诗。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词语解释
书∶
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萤∶
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
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满河星 :
仿佛整个河面上都布满了星星。
译文
舟夜书所见
题目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 到的事情。
译文
诗句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 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 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 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 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诗词赏析
意境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 C对ont自en然t de景si色gn,细10微y的ear观s e察xp力eri。en没ce 有月亮的夜
这首古诗用语自然,十分洗练,结句尤其迷人,平常渔火化成满河星
![这首古诗用语自然,十分洗练,结句尤其迷人,平常渔火化成满河星](https://img.taocdn.com/s3/m/8b53d3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0.png)
这首古诗用语自然,十分洗练,结句尤其迷人,平常渔火化成满河星《舟夜书所见》是诗人查慎行的五言古诗,好似一幅速写,刻画出诗人夜里在船上的所见之细节小景,他看见船上渔火倒映在水面上化成满河星星的细微景象。
它本是一件很小很容易被忽视的小景象,被诗人发现,并且他把渔火星星景象升华成这首诗。
且看查慎行用诗语言如何捕捉转瞬即逝的小景象。
点击加载图片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诗翔翻译根据诗题,在这诗境里,查慎行那晚应该是乘船前往某个地方,夜里在船上点灯看书时偶然间发现灯火映照在河水上的景象。
首句。
查慎行先用“月黑”表明当时的夜幕暗黑,光线不足,这就把当时的大背景描绘出来了。
表明大背景暗淡之后,首句通过“渔灯”转而写大背景之中的小场景,船上灯火明亮。
在暗黑的大背景映衬下,明亮的渔火显得更明亮。
这就是黑白明亮对比的显著效果。
点击加载图片二句。
“一点萤”表现出那渔火微弱,微弱得像萤火虫的光芒一样。
“孤”则富有感情色彩,这是当时诗人查慎行心理状态的直白流露。
茫茫夜色里,渔火旁的查慎行感到一阵浓郁的茫然孤寂。
三句。
前两句写月黑、渔灯、孤光、一点萤,这些小景象都与光线的明暗有关。
三句写微风吹过渔灯之后,查慎行看到的小细节景象。
他先描写微风吹过河面引发的现象,一簇簇浪随风而起;再描写被风吹得摇曳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的景象,摇曳的灯光在微澜的水浪上化成满河星星。
点击加载图片诗妙赏析一、景象由上而下。
首句的“月黑”是天上景象,“渔灯”、“孤光”和“一点萤”都是船上景象,“满河星”是水面景象。
月在船之上,水在船之下,从月到船再到水面,这景象由上转下。
二、明暗静动互衬。
“月黑”与“渔灯”、“孤光”和“满河星”之间形成明暗互衬。
前两句偏向静态景象,后两句的“微风”、“簇浪”和“满河星”都属于动态景象,这就形成了动静对比。
有暗景,有亮景,有动景,有静景,这样写景更为丰富饱满。
点击加载图片诗品后感查慎行这首古诗《舟夜书所见》简炼的几笔勾勒,捕捉住了容易被忽视的摇曳渔火漾星河景象,描绘了一幅舟夜渔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