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探讨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调发展在当今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推动城镇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这不仅包括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如交通、能源、通信等,还涵盖了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向城镇聚集。
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城镇不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和机遇的空间。
然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和规模,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导致城镇特色缺失,生态压力增大。
此外,人口的大量涌入给城镇的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乡村振兴战略则聚焦于农村的发展,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美丽宜居的家园。
此外,乡村振兴还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弘扬乡村文明,让乡村充满独特的魅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
当前,农村面临着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产业发展滞后等诸多挑战。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调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
城镇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的升级,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可以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农村的发展可以缓解城镇的资源压力,为城镇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支撑。
为了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强统筹规划。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将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纳入统一的战略框架,避免各自为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适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打造美丽、宜居、富裕的乡村社区已成为政府的战略目标。
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以下意义:1.促进城乡融合。
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互通。
通过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等方式,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加快城乡差距的缩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改善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加强生态修复,提高乡村生态效益。
3.弘扬乡村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弘扬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通过规划建设乡村文化景点和活动中心,弘扬乡村文化,激发村民的爱乡情感,推动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规划以人为本,注重实际情况和特色发展,具有以下基本原则:1.综合规划。
美丽乡村规划要注重整体规划,以满足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
2.创新性规划。
美丽乡村规划要具有创新性,促进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在规划方案中体现创造性思维。
3.资源优化。
美丽乡村规划要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4.公众参与。
美丽乡村规划要注重公众参与,充分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建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5.文化特色。
美丽乡村规划要注重挖掘和弘扬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特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和设施。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1.美化村庄。
改善乡村道路、街巷、广场、绿地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提升农业产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3.发展乡村旅游。
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新型农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
4.集约用地。
改善农村用地结构,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乡村振兴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和美乡村是既要体现“外在美”,也能体现“内在美”的乡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
本文在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乡村振兴中和美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要从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加大乡村建设投入力度、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关键词: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指引;而乡村建设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2005年提出“新农村建设”、2017年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2021年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背景下,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的内涵要义和美乡村建设表明,我国乡村建设总体上已从满足乡村居民生活温饱的生存型乡村建设,在向满足乡村居民全面小康生活的发展型乡村建设变迁与跃升。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升级版”,“和”更突出地体现在提升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上,体现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美”更侧重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现代化乡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城乡建设也开启了新局面,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正加速向城乡协调建设转变,乡村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引起各方关注。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概念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在全国部分省市先期开展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工作。
由于缺乏规范指导,该类型规划的编制实践仍处于摸索阶段。
本文以东兴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探索乡村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思路,以期为同类型的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东兴1引言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建设也开启了新局面。
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正加速向城乡协调建设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更加迫切,美丽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和向往的家园。
规划建设好广大农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是“十三五”时期的迫切任务,也是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乡村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普遍关注。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和管理,对乡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推进作用。
但是,乡村地区的规划编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区域协同的规划思维,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就村论村”“就规划区论规划区”的现象发生;二是公众参与不彻底,在村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村民及公众作用相对有限;三是各类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因其宏观性难以有效指导乡村建设;四是过于关注空间整体形象的塑造,实用性较差,难以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五是诸多规划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缺乏有效衔接[1]。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类型,是在新型城乡关系视角下,统筹县域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设施配置、风貌特色和建设管理等问题,构建以乡村为核心的规划框架,探索符合乡村实际、指导性强和实施性强的规划理念、编制办法和实施策略等,实现乡村规划的改革和创新[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而美丽乡村建设则是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因应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
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失和农业产业经营模式问题等原因,农村经济发展受限,乡村面貌逐渐落后。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通过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这包括改善农村生活设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要注重保护乡村文化传统,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意味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美丽的乡村景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吸引更多人前往农村居住和休闲度假。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有助于保护传统乡村文化,传承乡村的历史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科学规划和有效推动。
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域特点和居民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乡村发展布局。
同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
五、优化农村生活设施改善农村生活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包括改善农村供水供电条件,提升农村道路和交通网络,以及增加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这些措施将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更多人才回归乡村。
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农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及重点,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承载着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期待。
同时,在新时代环境下,各级领导、基层党员要积极响应国家与政府号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者、推动者及组织者,将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充分结合,二者协同发展,不断探索、创新特色乡村建设发展道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村富”的乡村富美画卷不懈开拓奋进。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1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1规划方案针对性与统筹性不足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不足,乡村产业类型和结构单一。
部分地方政府对所在地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在产品规划上与市场结合力度不足。
各地区在组织和规划产业建设及产品设计时,缺少基础的市场调研,易出现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村庄规划建设标准不高。
很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工作由镇政府主导,村级领导只负责最后落实,未形成完整系统的规划流程。
此外,部分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未能与当地各种资源深度结合。
我国很多地区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拥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资源,虽然各地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意识到要保护、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但很多工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流于表面,如对当地资源及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乡村建设方式单一等。
1.2对政策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偏差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村子对相关政策及策略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导致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
部分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缺少创新精神,只是照搬照抄,对政策响应不积极。
如对于环境整治工作,部分村民甚至工作人员对环境整治的认识停留于清理打扫的层面,比如原先未铺设水泥路时很多村民在路边种植花果蔬菜,但在环境整治理念提出后,大多数村落将道路两侧铺设水泥路,整体上整洁、方便,但农村绿化程度大大降低。
因此可以说,部分乡村地区在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可行性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可行性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面临着急需改善的问题,而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当下热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1. 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增强乡村的历史文化魅力。
2. 提升农村形象: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村形象,吸引更多人前往乡村旅游或定居。
3. 增加农民收入: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可以发展农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1. 缺乏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很多乡村地区的融资渠道有限,资金短缺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2. 人口外流问题: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乡村地区人口减少,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人员流动性大,参与度不足的问题。
3. 建设标准不统一: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到农村规划与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乡村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局面,缺乏整体规划与统一标准。
4. 旅游服务能力不足:尽管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服务设施和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 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土地承包权、农村产权等制度建设,改善农民的发展环境,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
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
3. 建立整体规划体系:建立统一的乡村规划与建设标准,制定发展目标和路线图,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发展,避免单个乡村建设的盲目性。
4. 强化旅游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1. 引言1.1 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农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乡村环境,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对农村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乡村未来的规划和发展。
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吸引更多城市人口回乡创业就业,形成良性循环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美丽乡村还是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承载体,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建设美丽乡村既是对农村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农村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规划与谋划。
1.2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业主导地位未能得到有效突破。
很多乡村地区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业发展方式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链条较短,乡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二是乡村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
农村地区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机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给乡村发展带来阻碍。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部分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欠缺规划和投入,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问题制约了乡村发展。
四是乡村文化传承不足,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乡风文明缺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乡村民风民俗面临严重侵蚀。
五是乡村规划管理不规范,规划落实和管理执行不到位。
部分乡村地区规划建设存在混乱,管理不到位,乡村发展存在走样现象,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工作,提升乡村建设质量。
2. 正文2.1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产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美丽乡村 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美丽乡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美丽乡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美丽乡村成为了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乡村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对美丽乡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美丽乡村的发展现状1. 农业结构转型:随着国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乡村的农业结构正在逐渐转型。
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向农业旅游、休闲观光、乡村体验等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
2. 新农村建设: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和政策支持。
新农村建设着重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民生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3. 乡村旅游热潮:乡村旅游成为了国内外游客青睐的目的地之一。
特色农家乐、民宿、乡村体验等各类旅游项目蓬勃发展,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形成。
4.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和发展工业、服务业等多元化发展路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二、美丽乡村发展的挑战1. 资金短缺: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2. 人才匮乏:乡村发展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目前,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就业,乡村缺乏创新创业的人才支持。
3. 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发展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乡村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影响美丽乡村的长期发展。
4. 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供水、供电等问题限制了美丽乡村的发展。
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美丽乡村未来的发展趋势1. 乡村特色与产业融合:未来美丽乡村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乡村特色与产业的融合。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乡村电商等产业,形成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2. 农村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和管理将更加智能化。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前言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目标、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1.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破传统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和休闲旅游资源。
2. 推动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
3.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1. 生态环境优美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创造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乡村。
通过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设清洁、整洁、有序的农村环境。
2. 产业结构优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社会文明进步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注重社会文明进步。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普及和文化传承等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品质。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1. 注重规划设计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注重与城市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
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互联网、物流等现代化服务的引入。
3. 发展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发掘当地资源和文化,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试析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关键点及优化措施
试析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关键点及优化措施美丽乡村是指在保持乡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和建设,使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乡村规划设计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关键点和优化措施的制定对于乡村建设、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关键点及优化措施进行试析,并提出一些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
一、关键点分析1. 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乡村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
在乡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
规划设计时需要合理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生态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确保乡村生态环境持续稳定,为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2. 产业发展乡村发展的根本在于产业的发展,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如何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激发乡村的活力。
合理规划农田的分布,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引导乡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还要兼顾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美丽的乡村风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 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计要尊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注重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统建筑、风俗习惯等。
在乡村建设中要注重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乡村,提高乡村的文化品位,增加乡村的吸引力。
4. 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人居环境的优化是乡村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应注重乡村居民的居住品质,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使乡村成为居民宜居的理想家园。
二、优化措施1. 制定科学规划乡村规划设计要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注重综合考虑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产业结构等因素,科学合理规划乡村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强化生态意识乡村规划设计要强化生态意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合理规划乡村的土地利用,提倡生态农业和绿色种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确定了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城市化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探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和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在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解决农村社区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时代农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城市化对农村社区的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案例、农村社区建设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村经济衰退和农村社会结构变动。
传统的农村社区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增加、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和改善农村社区的生活质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旨在实现以人为本、生态宜居、功能完善、和谐发展的理念,推动农村社区的转型升级。
而在实际操作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如土地流转难题、农民素质培养不足、产业发展不均衡等。
需要探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和策略,为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社区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关注和研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探究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探究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而乡村建设的美丽化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美化,更是要实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产业发展,增强乡村吸引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那么,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又应该如何去探寻更有效的对策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1. 乡村面貌整体提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少地方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宽敞、房屋整齐、绿树成荫,呈现出一派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新景象。
2. 山清水秀,田园风光许多地方通过生态修复、水系治理等措施,重现了丰富的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景象十分吸引人们的目光。
尤其在节假日,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3. 村容村貌逐步改善针对老旧房屋、杂乱无章的村容村貌,一些地方进行了整治,对房屋进行了修缮和装饰,对废弃杂乱的土地进行了整治和利用,一些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纪念性文物也得到了保护和展示。
4. 乡村旅游业发展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不少乡村开展了农家乐、采摘园、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这对于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目前一些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盲目发展旅游业、开发房地产等行为对生态造成了破坏。
一些地方存在乱占耕地、乱建厂房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2. 乡村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狭窄、人居环境差、农村饮水供应不足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限制了乡村面貌的全面提升。
3. 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许多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收入低、农民就业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4. 文化传承面临困境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够重视,导致了一些传统手艺和民俗文化的流失,甚至出现文化断层的现象。
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改造
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农村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建设所替代,乡村的美丽化已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与改造的意义、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1、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提升乡村的形象和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建设风景秀丽的乡村旅游景区,开发乡村特色产品等都可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修缮村庄道路、改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城市化的便利。
3、传承乡村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通过建设乡村文化广场、乡村博物馆等设施,激发农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乡村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乡村的美丽形象受到了影响。
农村污水、垃圾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2、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由于长期以来乡村经济相对滞后,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乡村文化传承不足随着城市化的冲击,许多乡村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乡村的文化传承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需要加强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1、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应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乡村环境质量。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和质量。
3、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变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变分析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规划也面临着新的转变和挑战。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规划的目标发生了转变。
在过去的城乡规划中,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而农村则被较为忽视。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乡规划的目标逐渐从单纯的城市规划转变为城乡融合规划。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城市和农村的规划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城乡规划要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重视乡村振兴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城乡规划的内容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城乡规划主要关注土地利用、城市布局等方面的规划,忽视了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和农村的规划要更加注重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城乡规划的方式发生了转变。
在传统的城乡规划中,规划决策主要由政府和专家来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规划要更加注重民主参与,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将居民的利益纳入到规划决策中。
城乡规划的制定过程需要更加开放透明,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让居民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决策过程中。
城乡规划的实施机制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城乡规划实施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缺乏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规划要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推动城乡规划的实施。
城乡规划的实施机制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着转变和挑战。
城乡规划的目标、内容、方式和实施机制都发生了转变,需要更加关注农村发展、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
只有通过这些转变,城乡规划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需求,为城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设计,可以促进乡村环境的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要点和策略两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1. 生态环境优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将生态环境优先考虑,保护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包括水体、土地、植被等,保护乡村的生态空间,确保环境质量。
在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布局生态红线,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力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注重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充分挖掘乡村的资源禀赋,以产业为支撑,通过科学规划,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产业的盘活和提质增效。
3.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要通过规划设计,保护好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好乡村的传统文化,挖掘和发展乡村的人文资源,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观。
4. 人居宜居人居宜居是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要通过规划设计,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5. 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要通过规划设计,弘扬良好的家风和社风,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 资源整合要通过资源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人文、产业资源,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乡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 政策支持要通过政策支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
3. 社会参与要通过社会参与,积极吸引乡村建设的各方力量参与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浅谈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浅谈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的政策,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战略下的新型城乡关系。
其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不仅有助于缓解和解决乡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乡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遇到的问题入手,结合笔者的项目参与实践,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城乡一体化引言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农耕文化流传下来的传统和习惯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乡愁是最容易引起我们共鸣的情感记忆。
然而在城镇化浪潮的推进过程中,乡村发展滞后,乡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乡村发展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1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上,打破固有模式,通过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化培育,实现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
(1)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
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绿色发展。
(2)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方面,城乡联系日益紧密,城市为乡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乡村为城市提供粮食、农副产品等;另一方面,城乡空间界限日益模糊,很多城市居民居住在乡村,在城市上班。
(3)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推进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旅游扶贫的精准路子。
(4)推进农业现代化。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产业基础,很多农业生产的本身就构成了乡间的景观或者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推进乡村农业发展走入现代化。
2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2.1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广泛,乡村生态环境修复、乡村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投入资金需求量大,资金紧张,配套困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漂亮乡村建设一、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漂亮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对漂亮乡村建设进行浅析,探讨其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二、乡村振兴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漂亮乡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2.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乡村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漂亮乡村建设成为保障乡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3.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漂亮乡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漂亮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1. 建设规模扩大:各地纷纷开展漂亮乡村建设,涉及面积逐年扩大,涵盖范围包括农田、村庄、水系等。
2. 建设内容丰富:漂亮乡村建设不仅仅注重环境美化,还包括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3. 建设成效显著:漂亮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乡村旅游业兴起等。
四、漂亮乡村建设的特点1. 生态优先:漂亮乡村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2. 特色发展:漂亮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乡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注重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3. 社会参预:漂亮乡村建设鼓励泛博农民积极参预,形成全社会共同参预的局面,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发展能力。
五、漂亮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漂亮乡村建设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漂亮乡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农田、水源等自然资源,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3.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漂亮乡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一、本文概述1、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乡村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乡村经济滞后;另一方面,乡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乡村文化逐渐淡化,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威胁。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福祉,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等措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品质,还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状况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国内外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问题。
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较早地意识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他们通过立法保障、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等多种手段,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日本的“造村运动”和韩国的“新村运动”,都成功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国内,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五篇】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五篇】【xxxx--建议书】美丽乡村:加强领导,落实规划。
是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文章5篇,欢迎品鉴!【篇1】美丽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总体方面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
但通过基层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泥草房及危房改造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的建设,而对如何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各个部门都积极响应,但调查发现,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不同部门都在推行本部门的行动计划,造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名称混乱,如政府部门的"文明村"、环保部门的"生态村"、宣传部门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部门的"美丽村庄"、林业部门的"美丽林场"等。
而且,这些部门都在建设自己的示范村,有的与美丽乡村示范村一致,有的则不一致。
当然,这些部门推行的行动计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美丽乡村是相通的。
2014年第9期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部门都确定了牵头或管理部门,但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牵头或管理部门也不统一,有的地方是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农业工作办公室或农委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宣传部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
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下发文件的渠道不顺畅,监督检查的执行不力等。
这可能也是造成不同部门推行各种行动计划,建立各自部门示范村的一个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探讨
发表时间:2020-04-03T09:58:51.280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期作者:唐丽斌
[导读] 随着我国即将迈入小康社会乡村建设而提出的新要求,
摘要:随着我国即将迈入小康社会乡村建设而提出的新要求,乡村规划思路也与时俱进将需要新的转变,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将美丽乡村建设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
结合既往实践经验来看,美丽乡村建设绝非简单意义上的种种花,种种草,栽栽树,而是需要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结合,做好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将乡村建设与快速脱贫致富的战略目标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常见问题
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这是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关键性工作,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但是,从目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讲,还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这导致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没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1)规划设计不科学。
从目前实际来讲,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存在明显的模仿城市问题,也就是按照城市的格局,来规划乡村,过于强调乡村规划的布局,反而与农村实际体现出来了一些差距。
过于“城市化”的乡村规划,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还会导致效果不佳。
盲目模仿照搬,并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2)缺乏特色。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和风俗习惯,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时候,就需要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对一些传统文化和风俗实现传承。
不过,从目前实际来讲,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不同地区的乡村规划建设,在建筑风格、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雷同化的问题,没有将地方的特色融入其中。
这不仅使美丽乡村规划效果不佳,同时也导致传统地域文化和风俗的传承断代。
(3)缺乏统筹协调。
美丽乡村规划,需要遵循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要确保乡村规划建设和城市形成统一,协调发展。
但是,在目前的乡村规划中,一些地方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未能和城市统筹协调,一方面缺乏产业上的联动,乡村仍旧处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对区域内各个不同乡村缺乏统筹关联,导致区域内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没有成为一个整体,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先进模式
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在2014年总结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十大先进模式。
对于全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而言,这些先进模式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下面,就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模式简单剖析。
(1)产业发展型模式。
这种模式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以经济产业发展为核心,将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作为核心,构建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城市企业形成对接,构建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聚集性、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乡村建设也就围绕具体的农业产业来建设。
这一模式在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常见,典型代表就有以渔业为载体的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以农业为主的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以旅游为主的婺源县江湾镇。
(2)文化传承型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文化作为核心,在乡村规划建设中融入地区传统文化,来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在一些地区,具有地域性的特殊人文景观,如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等,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和相关非物质文化,给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立足于此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利用起来,建设文化传承型的美丽乡村。
(3)城郊集约型模式。
在广大的乡村中,有一些乡村的地理位置靠近城市,因此和其他远离城市的乡村相比,这些近郊的乡村,具有公共设施条件好、交通便利等特点,和城市具有紧密的关联。
因此,就可以立足城市需求,针对性规划建设美丽乡村。
如上海松江区泖港镇,就是瞄准了城市蔬菜供应,构建起了以蔬菜种植为核心的美丽乡村,成为了上海市的一个“菜园子”,受到了城市的带动作用,达到了城乡统合发展的效果。
(4)环境整治与保护模式。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有一种关注环境建设的模式,其将重点放在了环境的整治与保护上边,对农村脏乱差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同时挖掘乡村优秀的环境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创造新的契机。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建议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具有多样化的不同模式,对于有关人士来讲,就需要对此形成深入认识,切实理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内涵意义,认清目前尚且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建设效果,使其能够符合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
3.1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讲,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因为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比如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合理借鉴,融入本地的特色,这样才能让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取得理想的效果。
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首先就需要对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比如人口分布、经济水平、主要产业、交通情况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要调查的对象,也是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基础。
其次,要结合时代发展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需求,将本地的特色元素融入进来,确定初步的美丽乡村规划基本方案,然后对该方案进行验证,确定其合理性与可行性,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打下基础。
3.2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从目前实际来讲,美丽乡村对于城乡统筹的体现并不到位,主要是城市近郊乡村可以受到实惠,而远离城市的乡村,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往往就较为封闭,未能和城市形成统一。
所以,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就需要着眼于城乡统筹。
具体来说,就需要向全程化与多层次转变。
要结合“农村、农业与农民”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要求,立足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关系,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对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
同时,还需要在城乡之间构建起一条沟通桥梁,以文化、经济产业、民俗活动等为依托,将城乡联系起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
3.3 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需要关注到各类资源的利用,以及乡村环境保护问题。
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证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时,首先就需要对各类资源充分利用,如土地资源,减少
浪费和闲置,使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其次,要对生态环境加强保护。
比如人畜粪便、生活废水等,就需要进行集中处理,最好结合农业生产,将其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绿色经济,这样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确保乡村的美丽。
4 结束语
美丽乡村,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全新阶段,尤其是在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的背景下,打造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各地农村发展的重头戏了。
所以,对于有关人士来讲,就要认清目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有效手段优化相关工作,最大程度提升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亮,尤德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主要指标研究——以长兴县为例[J].浙江建筑,2017(6):5-7.
[2]吴月琴,甘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贵州省天柱县地湖乡岩古村为个案[J].明日风尚,2018(14):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