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研究进展
继续医学教育--新发少见传染病的流行病特征和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新发少见传染病的流行病特征和案例分析(一)登革热流行特征和案例分析1、登革热的传染源是什么A、健康带病毒者B、患者和隐性感染者C、既往感染者D、野生动物E、猪2、在西非地区出现发热,最应该立即做的是A、立即排查疟疾,如无检测手段直接使用抗疟药B、使用退热药,进一步观察C、排查疟疾,明确诊断前不用药D、排查当地常见传染病,明确诊断前不要随便用药E、排查拉沙热等鼠传疾病3、引起登革热流行的重要传播媒介是A、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B、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C、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D、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E、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4、疟疾在人群中传播是通过A、伊蚊B、库蚊C、三带喙蚊D、按蚊E、煞蚊5、登革热病毒根据其特异性抗原的不同可分为多少个血清型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二)蜱和蜱传疾病的案例分析1、判断某患者是否有蜱叮咬史,以下正确的是A、可以检视患者的全身,看是否有蜱叮咬伤痕,如无,则排除蜱叮咬B、可以询问患者是否曾被蜱叮咬过,如无,则排除蜱叮咬C、询问患者并检视患者全身,患者自述无叮咬史且无伤痕,则排除蜱叮咬D、可以到患者活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去捕捉蜱,如捕捉不到,则排除蜱叮咬E、只要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接触到蜱的生境,即无法排除蜱叮咬史2、哪种疾病是由蜱虫传播的?A、疟疾B、恙虫病C、裂谷热D、森林脑炎E、流行性斑疹伤寒3、立克次体目病原体造成的疾病不包括A、流行性斑疹伤寒B、恙虫病C、Q热D、斑点热E、莱姆病4、蜱传疾病不包括以下哪一种疾病A、莱姆病B、斑点热C、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D、巴贝西病E、流行性斑疹伤寒5、斑点热的病原体属于A、立克次体目B、布尼亚病毒目C、黄病毒属D、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E、真球虫目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媒介是A、螨B、鼠C、蜱D、蚊E、苍蝇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简称A、AFTSB、SFTSC、STTSD、SFTAE、FLTS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症状不包含下列哪一项A、发热B、腹泻C、血小板减少D、白细胞增多E、出血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最新分类名称是A、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B、大别山病毒C、大别班达病毒D、新布尼亚病毒E、淮阳山病毒5、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A、无特异性治疗方法B、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C、病情进行性恶化的重型、危重型患者,酌情早期、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D、治疗过程中可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应对合并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和真菌E、可使用治疗性疫苗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病程中,哪一时段可能出现明显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A、发病前潜伏期B、发热期C、多器官功能障碍期D、恢复期E、发病后长期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蚊子叮咬B、苍蝇叮咬C、蜱虫叮咬D、空气飞沫E、人传人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中,以下哪项指标在80%以上的患者中会出现异常?A、血红蛋白计数B、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红细胞压积D、血糖水平E、血浆纤维蛋白原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A、流感病毒B、登革热病毒C、新型布尼亚病毒D、埃博拉病毒E、寨卡病毒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A、发热B、头痛C、呼吸困难D、肌肉酸痛E、疲乏无力案例分析(上)1、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是A、高致病性禽流感B、鼠疫C、布禄氏杆菌病D、Q热E、肺炭疽2、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耐药性的突出特点是A、天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抗生素治疗可出现耐药性增加现象B、仅在长期抗生素治疗时出现获得性耐药C、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后抗菌效果明显D、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天然耐药,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E、大剂量一代或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3、炭疽等疫源性疾病诊断中,哪项检测侧重于组织结构变化?A、血培养B、血清学C、动物镜检D、PCRE、组织病理4、炭疽等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哪项检测技术用于抗体水平评估?A、血培养B、血清学C、动物镜检D、PCRE、组织病理5、炭疽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中,以下哪种技术最适于快速检测病原体DNA?A、病液培养B、血清学检测C、动物镜检D、PCRE、病理检查案例分析(下)1、血清学抗体检测最大的限制因素是A、血液样本质量B、采血时机C、采血管种类D、感染后患者身体状态E、血液样本送检方式2、炭疽等疫源性疾病,哪项检测技术用于组织的宏观评估?A、血培养B、血清学C、动物镜检D、PCRE、组织病理3、观察革兰氏染色后的细菌时显微镜应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为A、5B、10C、20D、100E、10004、不属于实时荧光PCR检测的优势的是A、解决核酸污染B、检测快速灵敏C、结果清晰直观D、易于实现自动化E、产物可用于测序分析5、炭疽等疫源性疾病,哪项检测技术用于病原体抗原抗体的直接检测?A、血培养B、血清学C、动物镜检D、PCRE、抗原检测(上)1、猴痘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分钟即可灭活A、5B、15C、30D、45E、6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高峰:始于3月,高峰为5-7月。 散发于丘陵地貌的农村。
病例散发,没有发现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有待研究。
目前认为感染机体后诱导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动物实验提示脾脏可能是主要靶器官。
粘附SFTSV病毒的血小板在体外更要被巨噬细胞吞噬, 推测是导致血小板下降的主要原因。
接触传播:据人传人,推测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或 排泄物感染。
流行病学----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 居民和劳动者以及在该类地区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群有 较高风险。目前资料显示97%患者为农民,中老年居多, 年龄分布39-83岁,50岁以上占75%,56%位女性,无明 显性别差异。
与登革热病毒感染、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预后
多数预后良好。 有基础疾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倾向明显的老
年人易进展为重症,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治疗
病原学治疗:体外实验示:利巴韦林有效。继发感染 者应用敏感抗生素。危重症者早期应用免疫球蛋白12g/Kg,分2-3日给予。
对症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纠 正低钠血症。(1)高热者:物理降温、药物(2)有 明显出血及血小板明显降低者:输注血浆、血小板等 (3)保护肝、心脏等(4)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疫情上报
提醒
蜱虫叮咬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防可控 不必恐慌!
感谢聆听
凝血常规:多数患者APTT延长。 脑脊液检查:WBC正常或轻度升高,糖、蛋白、氯化物
正常。部分患者可检出SFTSV核酸。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查、病毒分离,确诊依据。 免疫学检查:检测患者血清或血浆样本中IgM抗体阳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论文
Wang
Jianyue,Wu Hui,死ng Zhendong,Yan Jianbo,Li Kefeng,死增,4n
School
ofPublic Health。Nancha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ontrol and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0,China(Wang JY,Wu H);Department
31.8%~80.O%、50%、6。4%~55.O%、2%~6%和0.98%~
例年龄>50岁,其年龄M=69岁,74%的病例居住在农村,
7l%为农民[】…。 2.流行过程: (1)传播媒介:SFTSV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白蛉病毒,研究 者普遍认为是一种节肢动物传播病毒,可由不同种类的媒介 传播。目前发现SFTSV可存在于蜱、牛虻及螨等节肢动物 体内。 蜱被认为是SFTSV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中国、韩国、日 本等大部分地区的蜱体内均检测到SFTSV,且分离到病毒 株乜”“。表明蜱为SFTSV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有研究者发现 蜱分离到的病毒RNA序列与入源病毒株序列同源性非常
中于河南(41.20%)、山东(27.67%)、湖北(11.16%)、安徽
万方数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2月第37卷第2期Chin
J
Epidemio!,February 2016,V01.37,No.2
・295・
(6.51%)、辽宁(4.44%)、浙江(6.11%)和江苏(2.25%)7个省 份哺1。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河南、湖北和安徽交界处以及山 东和辽宁的农村地区,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地带,该地区海 拔较低植被丰富且气候湿润。有研究显示暴露于灌木丛、森 林、旱作农田与SFTSV感染存在较强联系…3。 2013年1月日本对2012年秋季因不明原因死亡妇女进 行了SFTS确诊并首次通报,SFTS在日本最早可追溯于 2005年,截止2013年日本共报告52例,包括北海道在内所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研究进展_雷晓颖
( L) 、中( M) 、小 ( S) 3 个节段,多数能编码 4 个蛋 白[17]。SFTSV 的 L 节 段 含 6 368 个 核 苷 酸,编 码 RNA 依赖的 RNA 聚合酶(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L,RdRP) 含有 2 084 个氨基酸( aa) ,约 235 kD; M 节段含 3 378 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含1 073 个 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经宿主细胞内蛋白酶修饰后 形成的 N 端糖蛋白( glycoprotein n,Gn) 含 562 aa,约 61 kD; C 端糖蛋白( glycoprotein c,Gc) 含 511aa,约 56 kD; S 节段双向编码 2 个蛋白,即 N 端正向编码 核蛋白( nucleoprotein,NP) 和 C 端反向编码非结构 蛋白 ( non-structure S protein,NSs) 。 [1,18] 和 其 他 布 尼亚病毒一样,SFTSV 的 3 个节段两端均存在保守 的非翻译区( untranslated regions,UTRs) ,并且 3' 端 和 5'端的 UTRs 在序列上互补,如 L 和 M 节段 3'端 开始的 5 个核苷酸 ACACA 与 5'端的 UGUGU 互补, S 节段则是 3'端起始的 6 个核苷酸与 5'端末尾的 6 个核苷酸互补,如果不计一个 U-G 错配则互补的 序 列更长。目前有关 SFTSV 的 UTRs 区功能的报道 较少。对布尼亚病毒科其他 病 毒 的 UTR 研 究 表 明,5 ' 和 3 ' UTR 区 碱 基 的 精 确 配 对 对 RNA 的 复 制是必需 的,而 其 中 的 非 配 对 区 在 病 毒 RNA 合 成过程中可以 起 调 节 作 用[19 - 20]。 SFTSV 的 S 片 段相对保守,其 核 酸 序 列 与 其 他 布 尼 亚 病 毒 的 S 片 段 相 比 有 41 % 的 相 似 性,而 L 和 M 片 段 的 相 似性只有21 % ~ 36 % [1]。从 总 体 上 看,SFTSV 与 近期从美 国 患 者 身 上 分 离 的 哈 特 兰 病 毒 ( Heartland virus) 的 核 酸 序 列 相 似 度 接 近 70 % ; 另 外, SFTSV 与 Uukuniemi 病 毒 和 Bhanja 病 毒 也 具 有 较高的相似度[11 。 ,21] 1. 2 病毒粒子结构 由于没有基质蛋白层,布尼亚 病毒的病毒粒子柔韧性很好,在负染的电镜图片中 常可观察到扭曲的病毒粒子。病毒粒子的表面排列 着 5 ~ 10 nm 的糖蛋白( Gn 和 Gc 组成) 突起,这些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其传播媒介初步研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其传播媒介初步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引起的新发传染病。
SFTS患者急性起病,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胃肠消化道症状,临床实验室检查常见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病死率超过10%。
SFTS在我国多个省份均有流行,江苏省也是其中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SFTSV在自然界可能存在的传播媒介并了解其在一般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从而为全面掌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以及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公众安全。
第一部分:江苏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了解和掌握江苏省一般人群SFTSV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SFTS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南京江宁区和溧水县、无锡宜兴、常州溧阳、淮安盱眙、连云港东海、徐州沛县七个地区,根据年龄特征的不同,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SFTSV总抗体检测。
结果共选取调查对象2510名,其中11名(0.44%)调查对象体内SFTSV总抗体为阳性。
七个地区间SFTSV总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2)。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SFTSV总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1.000和0.556)。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养羊、放牧、种地三个因素与SFTSV总抗体阳性呈正相关性,是感染SFTSV的危险因素。
结论人群中SFTSV抗体流行率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感染该病毒的潜在高风险。
SFTSV感染存在地区差异,不存在性别易感性。
进行野外作业时,养羊、放牧和种地能增加感染SFTSV的机会,有养羊、放牧和种地野外活动史的人群是防控SFTSV感染的重要对象。
第二部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媒介的初步研究目的研究库蚊、按蚊、伊蚊经人工感染是否能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机制及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机制及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属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是一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包括L、M和S三个片段。
由SFTSV感染所致的疾病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恶心和呕吐等,严重者出现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SFTS流行于东亚,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
SFTS的病死率高达30%,平均约12%。
SFTSV经蜱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血液和分泌物感染。
蜱为吸血媒介,可被其吸食血液的动物分布广泛,但这些动物,特别是小型哺乳动物在SFTSV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SFTSV可能起源于中国中部淮阳山区域,但病毒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传播路径尚不清楚。
目前针对该疾病,既无特效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可供使用,对患者主要采取广谱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危重患者,中和抗体治疗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SFTS流行特征的解析、传播模式的探讨及抗体药物的研发,对丰富SFTS的病原学知识、流行病学理论、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自然状态下小型宿主动物SFTSV感染状况,探讨其在SFTSV传播过程中所起作用,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SFTSV全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探讨SFTSV起源及可能传播路径,为SFTS的流行趋势预测提供重要线索;研究SFTSV人源单克隆抗体,为SFTS的特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动物标本采集及检测(1)2013年1月至8月,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胶南地区为调查点,捕获宿主动物,并对宿主动物进行种属鉴定,采集宿主动物脾脏、肝脏和心脏血标本。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代谢组流行病学研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代谢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一种新发的病毒性蜱媒传染病,该疾病于2009年首先在中国内陆地区被发现,病原体被确证命名为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是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
截止到2017年初,在中国共有23个省份有相关病例报道,平均死亡率约为5.3%。
世界卫生组织已连续数年将其列入年度优先关注的十大疾病之中(WHO disease priority blueprint)。
然而,对此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病毒宿主间相互作用的认识还比较匮乏。
其中因血小板严重减少导致的出血倾向和免疫抑制引起病毒的持续复制被认为是SFTS的两大重要特征和致死因素。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代谢组学分析SFTSV对宿主病人代谢的影响,发现并验证潜在异常的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效应,后利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体外细胞模型对病毒引起的代谢异常及其生物学效应进行验证。
从而探究该病毒的发病特征和致病机理,并为后续临床应用筛选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本研究第一部分利用基于LC-MS/MS的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来自两个人群的独立样本进行了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第二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的组间比较,并运用全自动氨基酸谱分析、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rimeflow原位RNA检测等技术手段对精氨酸代谢异常及其生物学效应进行关联分析及生物学效应分析。
第三部分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沿用第二部分的技术手段,对精氨酸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干预效果进行了验证。
最后两部分回顾性分析了SFTS病例中内皮细胞功能相关的临床特征并依靠所构建的体外细胞感染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定量PCR、Transwell 细胞培养小室、Luminex液相芯片等技术,从临床和体外两个方面对精氨酸代谢异常可能瞄准的另一靶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进行了验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摘要护理课件
加强医疗资源储备
提高医疗机构的检测、隔离和 治疗能力,确保病例得到及时 有效救治。
社区参与
动员社区力量参与防控工作,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形成群防 群控的局面。
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
CHAPTER
0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护理 案例分享
案例一:成功治愈的病例
心理护理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护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由 于该病病情较重,患者及家属容 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 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
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同时,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 和治疗方案,让他们对治疗有正 确的认识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
CHAPTER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护 理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加 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建立 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患者进 行全面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支 持。
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康 复出院。
案例三:患者康复后的生活与工作状况
患者情况
患者王某,男性,32岁,因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就诊, 经检查确诊为轻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03
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的认知和预防意
识。
个人防护
教育公众在流行季节注 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戴口罩,避免接触可能
的感染源。
环境卫生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 期清理和消毒公共场所
和家庭环境。
疫苗接种
研发和推广针对发热伴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疫 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症状
除了持续高热和血小板计数下降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休克等 。
重症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研究
重症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研究重症布尼亚病毒感染是一种由于重症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SFTSV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新发现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
患者表现为急性发热、出血、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严重,致死率较高。
对于SFTS患者的护理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方面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因SFTS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而引起传播。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SFT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已知病原体为SFTSV,属于分段负链RNA病毒,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蜱虫在携带SFTSV的情况下叮咬人体后,将病毒释放到宿主血液内,引起感染。
SFTSV感染后进入人体,主要在内膜炎症细胞和巨噬细胞内进行复制,激活T细胞和巨噬细胞,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出血、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早期症状类似于流感,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但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持续发热、皮肤瘀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严重时可导致休克、DIC等危重症状。
SFTS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因此对SFTS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三、护理措施1. 传染病控制SFTS为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对患者的护理需要严格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对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等也要加以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 临床护理对SFTS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监测体温、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对发热患者要及时给予退热治疗,保持环境整洁,保持空气流通。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系能的分析
21易感人群患者发病前生活在湖北省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的农村,均为湖北省农村合作医疗转诊至本院的农民患者。17例SFTS确诊病例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感染人群年龄在51~77岁之间,其中50~59岁患者占56%,60~69岁患者占25%,70岁的患者占19%。年龄 岁。
发病至入本院天数,痊愈组d vs.死亡组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发病至出本院天数,痊愈组 d vs.死亡组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这一研究结果提示 17例SFTS确诊病例,在转入本院的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即发病第6天转入本院 8例死亡病例均在疾病的高峰期, 即发病第12天95,15 d死亡 9例痊愈病例均度过疾病的高峰期,在发病第16天13,19d进入恢复期出院。
24危险因素老年男性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功能明显异常、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提示病情危重,预后极差。SFTS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TBIL、DBIL一般不明显升高 ALB下降,但是与预后无相关性 AST、ALT明显升高,AST 539 UL22973, 5454 ULr=0597, P=001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氨升高提示严重的肝脏功能损伤,常常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谵妄、幻觉、不自主的四肢颤动。SFTS患者出现血小板显著下降,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危重 PLT L1 1275, 3500109 L1r=0557, P=0005或者 APTT 8606 s 6688, 11418 sr=0798, P=0001或者D二聚体 979 mgL 409, 1651mgLr=0597, P=001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见图1和 表4。部分危重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 显著升高,同时出现CKMB, MYO, cTNI显著升高, NTproBNP 轻中度升高,心电图多数呈现ST段缺血性改变, 心脏超声提示弥漫性心肌损害。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特征与临床特征研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特征与临床特征研究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引起的一种新型出血热,最早发现并报告于中。
随后世界范围内日本和韩国也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报告发现首例确诊的SFTS患者,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于更早的2011年报道发现了首例SFTS。
在SFTS病例出现的早期,日本、韩国报告的病死率甚至高达50%。
中国SFTS 平均病死率为12%,但新发SFTS病例数量却在逐年增加。
2010年SFTS被国家卫生部列入疾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记录并上报。
虽然这些报告提供了宝贵的SFTS人口学信息,但不反映相关临床症状,尤其是全国范围内报告的死亡病例数量可能被低估了,使得临床数据分析的SFTS死亡危险因素不可靠。
从2011年到2017年,我们跟踪随访了关于SFTS患者的最大队列,以提供完整的SFTS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不同年份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探究其流行趋势。
提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临床特征的完整描述。
方法这是一项在中国河南省信阳市解放军第154医院进行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研究地点位于大别山腹地,已被证实是SFTS疫情的发源地和热点地区。
我们对2011年至2017年中国最大的SFTS队列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研究。
分析SFTS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和病毒载量与后续随访确定的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
本次研究,按着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对SFTS 患者的定义纳入病例。
纳入研究的SFTS确诊病例是至少满足一项实验室诊断标准的疑似病例:检测SFTSV RNA呈阳性;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采集的两种血清样品,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增加4倍以上或急性期血清样本IgG抗体阳性;分离培养得到SFTSV。
本研究以检测SFTSV RNA呈阳性为实验室诊断标准纳入阳性病例。
结果从2011年至2017年,共检测了3562例可能患有SFTS的临床住院疑似患者,其中2096例(58.9%)经实验室检测确诊感染SFTSV。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 (1)
附件1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我国于2009年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春、夏季。
如不及时诊治,SFTS病死率可高达20%。
为进一步规范SFTS临床诊疗工作,在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属白蛉纤细病毒科(Phenuiviridae),班达病毒属(Bandavirus Genus),分类名为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 Virus,DBV)。
SFTSV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呈球形,表面为脂质双层包膜,有由糖蛋白形成的棘突。
病毒基因组由大(L)、中(M)、小(S)三个片段组成,根据现有基因组序列分析,可聚集形成多个分支,呈现一定地理区域性聚集特征,尚无证据显示各分支病毒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
SFTSV对脂质溶剂或去污剂以及强酸、碱、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60℃30分钟可灭活。
在4℃环境中1周内感染性可保持稳定;25℃6小时,物体表面的病毒仍具有感染性。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感染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可能为牛、羊、猫、犬和啮齿类动物。
患者也可作为传染源,在发病后7~10天内血液中可分离到病毒。
(二)传播途径。
SFTSV主要经带毒长角血蜱等媒介生物叮咬传播,还可在无防护情况下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造成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发病机制SFTSV直接作用于人体多种细胞引起组织、器官损伤。
病毒攻击人体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及坏死性淋巴结炎。
在淋巴结、脾脏快速复制后进入体循环,形成病毒血症,同时攻击多组织脏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及其病原学研究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及其病原学研究进展汪静杰;刘志新;位秀丽;杨靖;李健;谭华炳;刘龙【摘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是一种新发现的RNA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致病病原.SFTSV主要出现在中国中部和东部省份的农村地区和丘陵地带,目前已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SFTS主要有发热、呕吐、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受损等症状,部分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致死率达10%~15%.本文从SFTSV病原学、感染过程、致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断及检测方法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防控措施,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19(047)002【总页数】5页(P220-224)【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疾病传播,水平;诊断;白蛉病毒;检测【作者】汪静杰;刘志新;位秀丽;杨靖;李健;谭华炳;刘龙【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 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3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感染引起的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胃肠道症状和肝肾功能异常等[1],致死率达到10%~15%[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第60卷 第1期2024年02月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J O U R N A LO F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V o l .60,N o .1F e b r u a r y2024[收稿日期]2023-05-13; [修订日期]2023-09-05[基金项目]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2020-W J Z D 077)[第一作者]鲁翠红(1987-),女,主治医师㊂[通信作者]郇述玲(1970-),女,博士,主任医师㊂E -m a i l :h s l f -gh @163.c o m 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鲁翠红1,耿贝贤2,赖建明3,范天利3,郇述玲3,王玲4(1 临沂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山东临沂 276400; 2 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康复医学科;3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4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摘要] 目的 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 F T S )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确诊治疗的100例S F T S 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早期诊断以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㊂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病人的病毒载量㊁C 反应蛋白㊁降钙素原(P C T )㊁白细胞介素-6㊁白细胞介素-10(I L -10)㊁干扰素-γ㊁谷丙转氨酶㊁谷草转氨酶㊁γ-谷氨酰转肽酶㊁乳酸脱氢酶㊁α-羟丁酸脱氢酶㊁肌酸激酶㊁肌酸激酶同工酶㊁尿素氮㊁肌酐㊁凝血酶原时间㊁凝血酶原活动度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㊁D -二聚体㊁C D 3+淋巴细胞数㊁C D 4+淋巴细胞数㊁C D 8+淋巴细胞数和血C a 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301~6.043,t =4.393㊁3.605,P <0.05)㊂I L -10㊁P C T ㊁病毒载量是病人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 R =1.010~4.801,P <0.05)㊂结论 多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可预示S F T S 病人的临床结局,高I L -10㊁P C T ㊁病毒载量使病人死亡的风险增加,应该早期检测,动态观察,以指导诊断和治疗㊂[关键词] 重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实验室技术;预后;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 R 558.2;R 446.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5532(2024)01-0133-04d o i :10.11712/jm s .2096-5532.2024.60.0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网络出版] h t t ps ://l i n k .c n k i .n e t /u r l i d /37.1517.R.20240227.0938.002;2024-02-28 13:46:53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l a b o r a t o r y m a r k e r sa n dc l i n i c a lo u t c o m e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e v e r ef e v e rw i t h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s yn d r o m e L U C u i h o n g ,G E N GB e i x i a n ,L A IJ i a n m i n g ,F A N T i a n l i ,HU A N S h u l i n g ,WA N GL i n g (I n f e c t i o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i n y i C e n -t r a lH o s p i t a l ,L i n yi 2764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l a b o r a t o r y m a r k e r s a n d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e -v e r e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 (S F T S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ab a s i s f o r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i a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thi sd i s e a s e .M e t h o d s A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w a s p e r f o r m e d f o r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100p a t i e n t sw h ow e r eh o s pi t a l i z e da n dh a da c o n f i r m e d -d i a g n o s i s o f S F T S i nQ i n g d a o S i x t h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a n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t h e y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s u r v i v a l g r o u pa n dd e a t h g r o u p .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o f l ab o r a t o r y m a r k e r sw i t h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w a s a n a l y z ed f o r t he t w o g r o u p s .R e s u l t s 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g r o u p s i nv i r a l l o a d ,C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pr o c a l c i t o n i n (P C T ),i n t e r -l e u k i n -6,i n t e r l e u k i n -10(I L -10),i n t e r f e r o n -γ,a l a n i n e a m i n o t r a n s f e r a s e ,a s p a r t a t e a m i n o t r a n s f e r a s e ,g a mm a -g l u t a m y l t r a n s p e p t i -d a s e ,l a c t a t e 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 ,α-h y d r o x y b u t y r a t e 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 ,c r e a t i n e k i n a s e ,c r e a t i n e k i n a s e i s o e n z y m e ,u r e a n i t r o g e n ,c r e a t i -n i n e ,p r o t h r o m b i n t i m e ,p r o t h r o m b i na c t i v i t y ,a c t i v a t e d p a r t i a l t h r o m b o p l a s t i nt i m e ,D -d i m e r ,C D 3+l y m p h o c y t ec o u n t ,C D 4+l y m p h o c y t e c o u n t ,C D 8+l y m p h o c yt e c o u n t ,a n db l o o dC a 2+(Z =2.301-6.043,t =4.393,3.605,P <0.05).I L -10,P C T ,a n dv i r a l l o a dw e r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d e a t h (O R =1.010-4.801,P <0.05). C o n c l u s i o n M u l t i p l e l a b o r a t o r y m a r k e r s c a n p r e -d i c t t h e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F T S ,a n d t h e e l e v a t e d l e v e l s o f I L -10,P C T ,a n dv i r a l l o a d c a n i n c r e a s e r i s ko f d e a t h i n p a t i e n t s .T h e r e f o r e ,e a r l y 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d y n a m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o fm u l t i p l e l a b o r a t o r y m a r k e r s c a nh e l p t o g u i d e c l i n i c a l 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K e y wo r d s ] 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t e c h n i q u e s ;p r o g n o s i s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 F T S )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 F T S V )引起的新发传染病,病死率可以达到10%左右,并可以人间传播[1]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㊁乏力㊁全身酸痛㊁恶心㊁呕吐㊁腹痛㊁腹泻等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㊁血小板计数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 C ),甚至死亡㊂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也没有有效的疫苗㊂采取134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60卷何种措施提升病人抢救成功率,并快速控制病人疾病进展,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已经成为该疾病的研究热点[2]㊂本研究比较S F T S存活组与死亡组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分析影响S F T S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㊂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诊疗的S F T S病人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23~85岁㊂S F T S诊断符合相关文献的标准[3]㊂排除住院时间ɤ72h死亡㊁自动出院以及外院治疗ȡ3d的病人㊂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㊂1.2研究方法收集病人的性别㊁年龄㊁疾病史等基本情况及病程第1周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常规㊁肝功能㊁肾功能㊁心肌酶谱㊁电解质㊁凝血功能㊁细胞因子㊁炎症指标㊁病毒载量等㊂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病人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㊂1.3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 P S S25.0软件完成㊂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xʃs描述,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偏态计量资料采用M(P25, P75)描述,两组间的比较采用M a n n-W h i t n e y U检验㊂计数资料以例(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S F T S病人是否死亡作为因变量(存活=0,死亡=1),应用后退法进行S F T S死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s回归分析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本文有18例病人(死亡组)因呼吸循环衰竭㊁神经系统损害㊁昏迷㊁多脏器功能损害㊁D I C等死亡(其中有3例病人自动出院放弃抢救治疗),病死率为18%㊂82例病人(存活组)治愈或好转出院,出院后病人体力逐渐恢复,未遗留明显的后遗症㊂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2.2两组病人临床特征比较两组S F T S病人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3两组病人血常规㊁凝血功能㊁生化指标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S F T S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 T)㊁凝血酶原活动度(P T A)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㊁D-二聚体㊁谷丙转氨酶(A L T)㊁谷草转氨酶(A S T)㊁γ-谷氨酰转肽酶(γ-G T)㊁尿素氮(B U N)㊁肌酐(C r)㊁乳酸脱氢酶(L D H)㊁α-羟丁酸脱氢酶(H B D H)㊁肌酸激酶(C K)㊁肌酸激酶同工酶(C K-M B)㊁血C a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20~5.110,t=4.393㊁3.605,P<0.05)㊂见表3㊂2.4两组病人炎症指标㊁细胞因子㊁淋巴细胞亚群㊁病毒载量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S F T S病人的C反应蛋白(C R P)㊁降钙素原(P C T)㊁白细胞介素-6(I L-6)㊁白细胞介素-10(I L-10)㊁干扰素-γ(I F N-γ)㊁C D3+淋巴细胞数㊁C D4+淋巴细胞数㊁C D8+淋巴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6.043,P<0.05);死亡组病人的病毒载量高于存活组(Z=2.301,P<0.05)㊂见表4㊂2.5S F T S病人死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I L-10㊁P C T和病毒载量增高是S F T S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㊂I L-10每增加1n g/L,死亡风险则增加1%;P C T每增加1n g/L,死亡风险则增加380.1%;病毒载量每增加1l g103c o p y/L,死亡风险则增加111.8%㊂见表5㊂3讨论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S F T S发病区域不断扩大㊂重症S F T S病人的病情一般进展迅速,并且常常合并多脏器的衰竭,病死率较高㊂对于S F T S病人的救治,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㊂对于重症(重型和危重型的统称)病人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㊂但仍有部分医生对其认识不足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病人的病毒载量高于存活组,高病毒载量是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这表1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例(χ/%))组别n年龄(岁,M(P25,P75))性别(男/女,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存活组8264.5(54.0,72.0)39/4317(20.7)10(12.2)10(12.2)14(17.1)死亡组1867.5(57.5,73.3)11/77(38.9)5(27.8)2(11.1)2(11.1)1期鲁翠红,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135表2 两组病人临床特征的比较(例(χ/%))组别n发热乏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咳嗽/咳痰肺部炎症肌肉酸痛淋巴结大存活组8280(97.6)80(97.6)29(35.4)38(46.3)24(29.3)28(34.1)13(15.9)8(9.8)死亡组1818(100.0)16(88.9)9(50.0)7(38.9)7(38.9)8(44.4)3(16.7)6(33.3)表3 两组病人血常规㊁凝血功能㊁生化指标的比较(M (P 25,P 75))组别nW B C (c c e l l /109㊃L -1)P L T (c c e l l/109㊃L -1)A L T (z /U ㊃L -1)A S T (z /U ㊃L -1)γ-G T (z /U ㊃L -1)存活组822.93(1.94,4.72)52.00(36.00,92.25)92.50(50.50,155.25)134.50(78.50,269.75)45.00(24.50,97.00)死亡组183.78(2.27,6.38)37.00(28.75,73.50) 279.00(167.75,581.25)# 664.50(350.25,1245.25)# 96.50(50.50,240.75)#组别nL D H (z /U ㊃L -1)H B D H (z /U ㊃L -1)C K (z /U ㊃L -1)C K -M B (z /U ㊃L -1)G L U (c /mm o l㊃L -1)存活组82540(374,996)420(288,711)228(109,920)25(17,36)6.0(5.2,7.5)死亡组182495(1393,3856)# 1604(873,2887)# 1685(1008,3476)# 68(39,110)#9.8(6.2,14.2)组别nA LB (ρ/g ㊃L -1)a B U N (c /mm o l ㊃L -1)C r (c /μm o l ㊃L -1)P T (t /s)P T A (χ/%)a 存活组8231.42ʃ3.834.1(3.2,5.8)58(43,74)11.5(10.6,12.2)92.00ʃ13.11死亡组1830.85ʃ3.338.5(4.4,13.9)# 78(68,111)# 12.9(11.7,13.9)# 77.39ʃ10.82*组别nA P T T (t /s )D -二聚体(ρ/m g ㊃L -1)N a +(c /mm o l ㊃L -1)K +(c /mm o l ㊃L -1)C a 2+(c /mm o l㊃L -1)a 存活组8238.0(33.85,45.05)0.70(0.38,2.08)135.78ʃ4.833.70(3.30,3.90)2.03ʃ0.21死亡组1849.1(42.05,54.75)# 2.90(2.29,5.48)#133.95ʃ6.793.40(2.85,4.13) 1.84ʃ0.19*注:W B C 为白细胞计数,P L T 为血小板计数,G L U 为空腹血糖,A L B 为清蛋白㊂a 数据为 x ʃs 形式㊂与存活组比较,#Z =2.920~5.110,*t =4.393㊁3.605,P <0.05㊂表4 两组病人炎症指标㊁细胞因子㊁淋巴细胞亚群㊁病毒载量比较(M (P 25,P 75))组别nC R P (ρ/m g ㊃L -1)P C T (ρ/n g ㊃L -1)I L -6(ρ/n g ㊃L -1)I L -10(ρ/n g ㊃L -1)存活组823.65(1.24,10.83)0.10(0.04,0.22)18.08(9.16,48.62)3.14(1.79, 8.27)死亡组1811.80(6.16,26.68)# 0.48(0.10,0.99)# 162.51(88.95,322.55)# 96.70(40.21,258.07)#组别nI L -12(ρ/n g ㊃L -1)I L -17(ρ/n g ㊃L -1)I F N -γ(ρ/n g ㊃L -1)T N F -α(ρ/n g ㊃L -1)存活组821.39(0.76,1.74)2.30(1.14,3.37)10.31( 3.65,121.47)2.05(1.72,3.10)死亡组181.37(1.04,1.64)2.33(1.07,3.28) 326.60(144.90,874.47)#2.85(1.96,3.32)组别nC D 3+细胞(c c e l l /103㊃L -1)C D 4+细胞(c c e l l/103㊃L -1)C D 8+细胞(c c e l l/103㊃L -1)C D 4+/C D 8+病毒载量(l g 103c o p y/L )存活组82964(555,1582)462(296,685)493(267,893)0.94(0.55,1.26)5.94(2.75,7.39)死亡组18263(192,398)# 110(92,237)# 98(72,156)#1.27(0.83,1.51) 7.39(6.87,9.16)# 注:T N F -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㊂与存活组比较,#Z =2.301~6.043,P <0.05㊂表5 S F T S 病人死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 o gi s t i c s 回归分析影响因素βS e (β)OR 及其95%C I PI L -10(ρ/n g ㊃L -1)0.0100.0051.010(1.000~1.021)0.054P C T (ρ/n g ㊃L -1)1.5690.8214.801(1.000~1.021)0.056病毒载量(l g 103c o p y/L )0.7510.3662.118(1.000~1.021)0.040 注:O R 为比值比,C I 为可信区间,β为回归系数,S e (β)为回归系数的标准误,α=0.10㊂与刘硕等[4]㊁L I 等[5]和G A I 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㊂S F T S 是由S F T S V 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成人感染为主,近年来儿童感染病例也有报道㊂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少数病人病情危重迅速发展为重症,可最终死于多脏器衰竭[7]㊂S F T S 发病率近年来呈整体上升趋势,2011 2021年,全国共报道S F T S 确诊病例12953例[8]㊂国内S F T S 病死率从2011年的10.58%降至2021年的5.07%[8],但重症病人病死率仍较高,合并多脏器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 F T S 病人病死率高达44.7%[9]㊂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也有当地重症S F T S 病死率超过20%的报道[10]㊂重症病人的救治是S F T S 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㊂S F T S 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㊂有研究显示,S F T S V 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蜱叮咬传播,侵入人体后,S F T S V 先侵入距离叮咬伤口最近的淋巴结,主要靶细胞是淋巴细胞(尤其是B 细胞)[11]㊂淋巴结大及坏死性淋巴结炎(尤其是最接近蜱叮咬处的区域淋巴结)是S F T S 的特征性表现㊂S F T S V 复136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60卷制后进入体循环,形成病毒血症,进一步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和严重的炎症反应综合征[12-13]㊂其中血小板减少是S F T S V感染的重要标志[14]㊂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可能为:①病毒诱导的凝血途径激活增加了外周血小板的消耗[15];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严重的内皮损伤㊁继发凝血紊乱及D I C[16];③S F T S V的主要靶器官和复制场所是脾脏,被病毒黏附的血小板在脾内被巨噬细胞清除导致血小板减少㊂本研究结果显示,W B C㊁P L T在S F T S病人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刘硕等[4]㊁L I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病人细胞因子㊁炎症反应㊁凝血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同时肝脏㊁心肌㊁凝血系统㊁免疫系统损伤程度也高于存活组,说明死亡组病人存在更为严重的多脏器功能损害㊂重症病人的早期识别尤为重要[18]㊂C a2+在凝血机制中被称为凝血因子Ⅳ,参与人体血液凝固作用的多个环节,如凝血因子的激活以及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作用等㊂血浆C a2+浓度的降低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㊂有研究表明,当心肌细胞被病毒感染后,C a2+的失衡可能会导致心肌炎的发生[19]㊂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死亡组病人血浆C a2+浓度显著低于存活组㊂综上所述,掌握重症S F T S病人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特点,通过分析病毒载量㊁C R P㊁P C T㊁I L-6㊁I L-10㊁I F N-γ㊁A L T㊁A S T㊁γ-G T㊁L D H㊁H B D H㊁C K㊁C K-M B㊁B U N㊁C r㊁P T㊁P T A㊁A P T T㊁D-二聚体㊁C D3+淋巴细胞数㊁C D4+淋巴细胞数㊁C D8+淋巴细胞数㊁血C a2+等指标的变化,结合病人临床症状㊁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识别重症病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李兰娟,王宇明.感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HU A N G XX,WA N GSW,WA N GXJ,e t a l.E s t i m a t i o n o f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i nh i g he n d e m i ca r e a s i nC h i n a:a n i n p a t i e n t-b a s e dr e t r o s p e c-t i v e s t u d y[J].B M CI n f e c t i o u sD i s e a s e s,2018,18(1):6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193-194. [4]刘硕,徐东强,于成勇,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0,38(4):245-248.[5]L IH,L U Q B,X I N G B,e t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 a l a n dc l i n i c a lf e a t u r e s o f l a b o r a t o r y-d i ag n o s e d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h t h r o m b o c y-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 i n C h i n a,2011-17:a p r o s p e c t i v eo b s e r v a-t i o n a l s t u d y[J].T h e L a n c e t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2018,18(10):1127-1137.[6]G A I ZT,Z H A N G Y,L I A N G M F,e t a l.C l i n i c a l p r o g r e s s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d e a t h i n 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b oc y t o p e-n i a s y n d r o m e p a t i e n t s[J].T h e J o u r n a l o f I n f e c t i o u sD i s e a s e s, 2012,206(7):1095-1102.[7]Y UXJ,L I A N G M F,Z HA N GSY,e t a l.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b oc y t o p e n i aa s s o c i a t ed w i t han o ve lb u n y a v i r u s i nC h i n a[J].T h eN e wE n g l a n d J o u r n a l o fM e d i c i n e,2011,364(16):1523-1532.[8]陈秋兰,朱曼桐,陈宁,等.2011 2021年全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6): 852-859.[9]C U IN,L I U R,L U QB,e t a l.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 b o c y-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b u n y a v i r u s-r e l a t e dh u m a ne n c e p h a l i t i s[J].T h e J o u r n a l o f I n f e c t i o n,2015,70(1):52-59.[10]S E OJW,K I M D,Y U NN,e t a l.C l i n i c a l u p d a t e o f 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J].V i r u s e s,2021,13(7):1213.[11]P A R K A,P A R KS J,J U N G KL,e t a l.M o l e c u l a r s i g n a t u r e s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p r o f i l e a n dB-c e l l f u n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e-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J].m B i o,2021, 12(1):e02583-e02520.[12]D E N G B C,Z HA N G SJ,G E N G Y Z,e ta l.C y t o k i n ea n dc h e m o k i n e l e v e l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 b o c y-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 v i r u s[J].P L o SO n e,2012,7(7):e41365.[13]KWO NJS,K I M M C,K I MJY,e t a l.K i n e t i c s o f v i r a l l o a da n dc y t o k i n e s i n 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b oc y t o p e n i a s y nd r o m e[J].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V i r o l o g y,2018,101:57-62. [14]L I X K,D A I K,Y A N G Z D,e ta l.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 a n d h o s t r e s p o n s ei n s e v e r e f e v e r w i t h 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J].P L o S N e g l e c t e dT r o p i c a lD i-s e a s e s,2020,14(10):e0008801.[15]C A S E L M A,P A R K SJ,C H O I Y K.S e v e r ef e v e r w i t h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 i a s y n d r o m e v i r u s:e m e r g i n g n o v e l p h l e b o v i r u sa n d t h e i r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J].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o l e c u l a rM e-d i c i n e,2021,53(5):713-722.[16]D I N G YP,L I A N G M F,Y EJB,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c l i n i c a l a nd i mm u n o l o g i c a lm a r ke r s i na c u t e p h a s e of S F T Sv i-r u s i n f e c t i o n[J].C l i n i c a lM i c r o b i o l o g y a n d I n f e c t i o n,2014,20(11):O870-O878.[17]L I J,HA N YP,X I N G YP,e t a l.C o n c u r r e n tm e a s u r e m e n to f d y n a m i c c h a n g e s i nv i r a l l o a d,s e r u me n z y m e s,Tc e l l s u b-s e t s,a n d c y t o k i n e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e v e r e f e v e rw i t h t h r o m b o-c y t o p e n i a s y nd r o m e[J].P L o SO n e,2014,9(3):e91679.[18]陈广,陈韬,舒赛男,等.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J].传染病信息,2022,35(5):385-393. [19]S H I V A N T H A N M C,R A J A P A K S ES.D e n g u ea n dc a l c i u m[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r i t i c a l I l l n e s s a n d I n j u r y S c i e n c e, 2014,4(4):314-316.(本文编辑周晓彬)。
SFTSV的病原研究及其疫苗研发
SFTSV的病原研究及其疫苗研发首先,我们需要了解SFTSV是什么。
SFTSV全称为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即重症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该病毒是一种新兴的病原体,最早在中国浙江省发现,它属于蜱传病毒,主要通过蜱的咬伤传播。
该病毒感染后可引起高热、头痛、头晕、乏力、血小板减少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SFTSV的病原研究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SFTSV 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机制的研究是进行SFTSV病原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SFTSV基因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它的复制机制和感染机制,还为外源性抗原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除此之外,基于当前对SFTSV生物学缺乏深入了解,许多研究集中在卡介苗抗体应答、免疫学、抗体组合以及暴露的人群的补体系统中。
在SFTSV的疫苗研发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一种 SFTSV疫苗构建方案,并进行了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这是防止SFTSV感染威胁的有效策略。
目前,已经有多个SFTSV的疫苗原型正在开发中,其中一类是在病毒表面轮廓上加入重组表面蛋白。
这种疫苗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高,因为它中不含有活性病毒,只含有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即可触发免疫反应,但该疫苗进入市场的时间需要长期观察和临床实验的支持。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蛋白质亚单位疫苗也是一种潜在的研究方向。
它可以通过某些蛋白质分子的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
在实验中,通过对动物进行蛋白质亚单位疫苗接种,均可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目前对SFTSV了解的不足,也有研究人员选择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与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SFTSV进展基础研究和新型疫苗的研发。
这种方式可通过背景病毒、辅因子等辅助工具与SFTSV基因重组,实现疫苗的研制。
综上所述,SFTSV的病原研究及其疫苗研发并非易事,但其意义深远。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微复制子的建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微复制子的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是我国发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病毒,可引起人类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10年以来,在我国湖北、安徽、山东等地相继报道了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我国研究人员从患者血清标本中分离到了该种病毒,经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证实该病毒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目前关于新布尼亚病毒的基因序列调控元件以及非编码区功能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微复制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反向遗传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多种布尼亚病毒基因功能的研究中,为SFTS布尼亚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微复制子是以报告基因替换病毒的编码序列,保留非编码序列,结构简单,易于构建,操作方便,通过定向缺失、插入等基因操作对其序列进行突变,可用于目的基因功能表达调控的研究。
SFTS布尼亚病毒为分节段负链RNA病毒,基因组包括大(L)、中(M)、小(S)三个片段。
L片段全长6368个核苷酸,含有一个自cRNA5’端17~6271位核苷酸的开放读码框,M片段全长3378个核苷酸,含有一个自cRNA5’端19~3240位核苷酸的开放读码框,S片段长1744个核苷酸,属双义RNA,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读码框。
因此,L、M、S三个片段5’和3’末端均存在16~138个核苷酸长短不等的非编码区(NCRs)。
布尼亚科病毒基因组中非编码序列含有调控病毒转录、复制和包装的信息,本研究拟利用L、M、S片段的非编码序列建立SFTS布尼亚病毒的微复制子系统,并比较三个片段非编码区的启动子强度。
RNA聚合酶Ⅰ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在实验过程中不必额外提供DNA 依赖的RNA聚合酶,已成功应用于布尼亚病毒的反向遗传研究中。
因此本研究选用RNA聚合酶Ⅰ体系构建SFTS布尼亚病毒微复制子系统。
首先,我们分别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替换HB29株SFTS布尼亚病毒的L、M、S片段的编码序列,将不同的PCR扩增产物连接至pGEM-Teasy载体中,通过双酶切法进行片段重组,获得包含病毒5’和3’末端非编码区以及报告基因的嵌合序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许明;芦乙滨【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11【总页数】3页(P1971-1973)【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研究进展【作者】许明;芦乙滨【作者单位】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信阳 464000;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信阳 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0自2007年开始,我国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陆续报道多例不明原因以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为表现的聚集性病例,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
直至2010年3月,李德新、于学杰专家组在流行区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到20株同种病毒,通过序列非依赖核酸扩增技术解析了其中11株病毒全基因组信息,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并将这一新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1-2]。
最近,日本和韩国也有SFTS病例报告[3-4]。
本文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诊治等方面作一概述。
SFTS的病原体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这是一种蜱传播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
第1株SFTSV是在2010年从1个急性患者血液中分离的[1-2],后来在中国、日本、韩国分离出更多的毒株[3-5]。
作为1个新命名的布尼亚病毒科成员, SFTSV形态学与其他布尼亚病毒基本一致。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由大(L)、中(M)、小(S)3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L片段全长为6 368个核苷酸,编码依赖RNA聚合酶。
M片段全长为3 378个核苷酸,编码糖蛋白Gn和Gc。
S片段全长为1 744个核苷酸,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6]。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摘要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
需要进一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需要加强病毒监测和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防止病毒的传播 。
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 和治疗水平。
对临床医生的建议
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的认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
疗水平。
在处理疑似病例时,应尽早进行隔离和 治疗,同时加强病毒检测和防控工作。
对于已经确诊的病例,应根据病情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加强病情监测和护
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减少、多脏器功能损害等。
目前已经确认的病毒有 Hantavirus、Dengue virus、 Zika virus等,这些病毒通过不
同的机制引起疾病。
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如控制体温、补充血小板等。
预防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加强 病毒监测和防控,提高公众的 防病意识。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肾功能异 常、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 。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呼吸系统症 状,如咳嗽、气促等。
01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发热
体温≥38℃并持续5天以上。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100×10^9/L。
其他症状
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鉴别诊断
登革热
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症状 相似,但登革热患者通常在病程 1-2周内可痊愈。
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感冒、流感等,通常病程较短 ,血小板减少不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明原因发热伴多器官损伤病例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史
– 近期无外出史的当地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生活在丘陵地区或附 近有类似病例的地区的患者
症状和体征
– 急性起病,以发热(大于38℃)为主 – 可伴有不明原因浅表淋巴结肿大、神志改变、出血倾向、肠道 症状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低于3.0×109/L,PLT计数低于50×109/L – 部分严重病例肝、肾功能异常,甚至呈多器官功能衰竭
25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野生动物、
家畜或小型啮齿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 人体引起发病。 可通过输血传播。 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A:
媒介蜱叮咬: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埃立克体病人均是
斑疹伤寒群
Typhus group
斑点热群
spotted feve group
人嗜粒细胞无形体
人嗜单核细胞埃立克体
Human monocytotropic (or monoctytic)ehrlichiosis(HME)
Human granuloctytic anaplasma (HGA,formerly known as human granulocytotropic ehrlichiosis or HGE)
引自中国CDC病毒所李德新所长会议交流材料
事件
2005年提出人粒 细胞无形体病假 说,但未证实
1996年宜 兴疫情 2005年江 苏疫情
2007-2009年河南、 湖北、山东疑似无 2006年安徽疫情,部 形体疫情,部分患 分证实人粒细胞无形 者无形体检测阳性 体说(实验室没有分 离到病原) 2009年底中国CDC从疑
雌性成虫
雄性成虫
稚虫
幼虫
29
人群易感性
人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 感染发病。高危人群如下:
老年人,所占病例较多,病情多较重。
可能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包括森林和丘陵地区的
居民、劳动者及到森林地区的旅游者等。
参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危重患者抢救的医务人员或其陪
护者
30
疾病概述—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周
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可达
40℃以上,部分病例持续高热,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等,部分病例有头
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 及相对缓脉。
实验室化验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肝脏转氨酶升
从临床上看与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无法区别。
9
实验室检测
项目 血小板(PLT) 白细胞(WBC) 检测数 61 62 正常 频数 4 8 比例(%) 6.6 12.9 2 3.2 频数 升高 比例(%) 频数 57 52 降低 比例(%) 93.4 83.9
尿蛋白(PRO)
尿隐血(BLD) 大便潜血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白球比例(A/G) 碱性磷酸酶(AKP) 乳酸脱氢酶(LDH) 磷酸肌酸激酶(CKP)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立克次体科(family of Rickettsiae) 无形体科(family of Anaplasmataceae)
立克次体属 genera of Rickettsia
恙虫病东方体属 无形体属 埃立克体属 genera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genera of Anaplasma genera of Ehrichia
美国当地3到11月是该病的高发季节,然而,70%病例发生 在3-5月间。这一期间是媒介蜱幼虫活动高峰。秋冬季报告 的病例不多,只有在南部地区Texas州见报道。
27
媒介
蜱是嗜吞噬无形体的主要传播媒介, 包括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肩板硬蜱 (I.scapularis)、太平洋硬蜱(I. pacificus)、篦子硬蜱 ( I.ricinus)等。
临床症状
•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全身不适,发热、肌痛、头痛。少数病人有关节 痛及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呼吸道症状(咳嗽、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无形体病皮疹少 见 • 实验室检测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肝酶升高等 • 60-70%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 严重病例可发生多器官受累,如急性肾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
2006年秋季安徽省不明原因发热疾病流行
基本情况
• 广德县 –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 江苏、浙江、安徽三省8县交 界处 –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 年平均气温15.4℃ – 以丘陵为主 • 新杭镇 – 位于广德县东北部 – 距县城30多公里 – 人口7.8万人 • 独山村 – 居民400余人
死者房屋
病例的基本特征
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 – 南京市鼓楼医院2005年5月份前后收治类似病例8例,死亡5例 病例多来自农村,均有发热 病程进展快,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如肝、肾、心肌、血液,重症者 神志不清,部分患者累及消化系统(胰腺)
查体可有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下降、尿蛋白阳性,肝功能异常( AST升高较ALT明显),LDH明显升高,APTT时间延长,血沉正常 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阴性,抗菌治疗没有明显效果,重症病例多在发热后10 天内死亡 病例多为中老年患者;盱眙的4个病例,均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病例之间没有共同的饮食聚餐史,饮用水主要为井水
2005年5月份前后,在安徽靠近江苏地区、江苏盱眙以及南 京江宁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多例不明原因发热伴多脏器损伤的 病例,其中江苏9例、安徽3例 江苏9例病人,主要分布于盱眙(5例)和南京的江宁(2例 )、栖霞(1例)和溧水(1例) 病例所在地多为丘陵地区,除南京栖霞的一名病例为26岁的 女性外,江苏其余8名病例均为50岁以上人群,职业主要是 农民,发病前均无外出史 除盱眙的两名病例为夫妻外,其余病例较散发,病例之间无 明显联系
疾病概述--病原学
经病毒分离、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病原体为一种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 毒属中的新病毒 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为单股负链RNA,分为三个节段 抵抗力弱
高(AST升高更为明显),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等改 变
8
疾病概述—临床表现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
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 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
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
43
46 19 52 51 51 52 39 37 35
7
19 15 10 4 6 39 1 12 19
83.7
41.3 78.9 19.6 7.7 11.8 73.6 2.6 32.4 54.3
36
27 4 41 48 3 37 22 16
83.7
58.0 21.1 80.4 92.3 45 5.7 94.9 59.5 45.7 11 1 3 88.2 20.8 2.6 8.1
通过蜱的叮咬而感染。 B:接触传播:有报道通过接触鹿血及加工新鲜肉畜组织 而发生感染的病例,说明直接接触也可造成感染(Bakken, J. S., J. K. Krueth, T. Lund, D. Malkovitch, K. Asanovich, and J. S.Dumler. 1996. Exposure to deer blood may be a cause of human granulocyticehrlichiosis. Clin. Infect. Dis. 23:198)。 C:输血传播:查菲埃立克体在抗凝血中,冰冻情况下可 存活11天。在理论上,存在输血传播的危险。
20
人粒细胞无形体分类学位臵
(Taxonomy of anaplasma)
原核生物界 (kindom of prokaryote) 薄壁菌门(Phylum Gracilicutes) 变形菌纲α亚群(α subdivision of proteobacteria) 新发立克次体病
传统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目(order of Rickettsiales )
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的中老年农民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高峰:3-11月,高峰为4-6月,不 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符合自然医源性疾病的特点。
病例散发,没有发现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
6
地区分布-2010年SFTS病例分布(6省)
、 江 河 苏 南 、 、 安 湖 徽 北 、 、 山 辽 东 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 研究进展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鲍昌俊 2011-10-25 南京
主 要 内 容
第一部分:背景
第二部分:江苏省SFTS疫情简介
第三部分: SFTSV人际间传播分析 第四部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第一部分:背景
3
2011-03-16, 中国CDC发表关 于SFTSV的研究 论文,首次证 实发现一种新 的布尼亚病毒
我国在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无 形体的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