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_1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943eac6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b.png)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阅读《西游记》教案篇1一、阅读方法指导: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二、给学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原著(尽量不要是简装本)这一作业在寒假期间就布置下去。
鼓励学生即读即批,还可做读书卡片。
也可把读原著和看改编的电视剧或影视结合起来。
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内,没读完的在这期间务必全读完。
老师可采取简单办法抽查,如让叙述某一章或某一回的大致情节。
三、开学第二个月着手让学生自主做一次名著专题展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定展示的大方向,可以让学生主要抓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如:孙悟空从何物诞生?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孙悟空在何处炼就了火眼金睛?你能一口说出孙悟空五个以上的本领吗?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唐僧师徒一行取回真经历了多少年?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四、开展多层次对话,探讨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可提供句式:“从书中页情节(语句)中可看出是个的形象。
”(可再安排5—7分钟时间交流一些神佛和妖魔的形象,如观音菩萨、如来、玉帝、黄袍怪、白骨精、牛魔王、红孩儿等。
)五、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小说中哪个形象,为什么喜欢?你认为小说中哪个形象刻画最成功?为什么?阅读《西游记》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二、明确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
三、自主学习: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西游记》赏析
![《西游记》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8d45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2.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在泛读过程中,对《西游记》这部作品内容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泛读速度意识。
2.学习精读方法之一:一波三折、反复叙事;感受这一种方法令情节发展波澜起伏、精彩纷呈的精妙之处。
3.培养学生深读名著的思考意识,回归原著,激发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一波三折、反复叙事”的方法,感受用这种方法架构情节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用“一波三折、反复叙事”的方法品读整本书,坚持读整本原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由电视版《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师:听,熟悉的歌曲,一定让你想起了一部电视,它就是——(西游记)这首歌,相信你也会唱,要不大家一起里哼几句!师:果真是意犹未尽。
师:是的,这部86版的《西游记》重播了3000多次,观看人数达60亿人次,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看了4遍,可谓是妇孺皆知,驰名中外。
其实这部电视是根据我国古代名著《西游记》改编而来的。
(课件呈现)这些人物大家都认识。
一起说,他们是——。
《西游记》这部作品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
2.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已有认识。
师:你读过《西游记》吗?生:读过。
师:是的《西游记》是我区阅读考级中的必读书目,下面我们也来进行一次微型考级如何?(规则:一同学答题,其他同学判断)课件出示题目:(一)选择题:A、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B、《西游记》一书共有——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C、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D、《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E、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F、沙和尚的法号是——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G、《西游记》的作者是——a、曹雪芹b、吴承恩c、施耐庵师:“耶”是我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可见大家对《西游记》的知识了解得真多,恭喜你已经到达了读书的第一层境界。
名著《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两篇】
![名著《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0d95d2cc175527062208cc.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写作特点。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或青少版,养成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歇后语引入猪八戒照镜子——花果山猴子——猪八戒的武艺——猪八戒的后背——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猪八戒吃人参果——《西游记》剧组开会——这些有趣的歇后语都来自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游记》。
板书:西游记二、回顾阅读方法1、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当你拿到这样一本的书,你通常是怎么读它?说说你的读书方法,或有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的。
老师总结了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四点。
幻灯出示:(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③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④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作批注或摘记。
三、整体感知1、了解主要内容。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之前你们都从哪些渠道了解过这本书的内容?那么谁来说说书主要内容是什么?幻灯显示:小说的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八到十二回交代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最后,写的是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护送唐僧,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的真经。
2、看目录、说情节、知人物浏览书的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 认识了那些特征鲜明人物?板书:情节、人物《西游记》提到的人物有很多,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对于这四个主角,有人喜欢活泼的猪八戒,有人喜欢憨厚的沙和尚,有人喜欢孙悟空,也有人喜欢唐僧,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这样,咱们就替他们来个自我介绍,请你任选一个角色,小组推荐一名来说说。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ee6a5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2.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1. 作者吴承恩及其生平简介2. 《西游记》创作的背景与文化内涵3.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第二章:概述故事情节1. 故事的开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原因2. 重要情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3. 故事结局:师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经第三章:分析孙悟空形象1. 孙悟空的出生与成长2.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聪明、勇敢、机智、顽皮、忠诚3. 孙悟空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作品主题1. 佛教、道教与儒家的思想交融2. 善恶报应、因果循环的观念3. 对人性的探讨:贪婪、自私、勇敢、坚持等第五章:评价与启示1. 评价《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2. 从作品中汲取的启示: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坚定信念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具体情节、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3.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观点。
3. 学期论文:深入分析《西游记》中的一个主题或人物形象。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文本或改编版本。
2. 与《西游记》相关的参考书籍、论文、视频等资源。
3. 网络资源:关于《西游记》的介绍、评论、解读等。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六、第六章:猪八戒与沙僧的形象分析1.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忠厚老实2. 沙僧的性格特点:沉稳冷静、忠诚可靠、严守戒律3. 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与协作七、第七章:《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1. 介绍神话元素:神仙、妖怪、魔界等2. 分析神话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烘托氛围、丰富情节3. 探讨神话元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八、第八章:《西游记》的文学艺术价值1. 独特的叙事手法:幻想与现实相结合2. 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意: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筋斗云等3. 语言艺术:幽默、讽刺、生动、形象九、第九章:《西游记》的影视改编1. 介绍《西游记》的影视作品及其特点2. 分析影视改编对原著的忠实与创新3. 讨论影视改编对原著传播与普及的作用十、第十章:拓展阅读与推荐1. 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其他古典名著2. 推荐现代文学作品,如科幻、奇幻等类型的小说六、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89590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f.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少年版的基础上,熟知故事,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营养;2、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西游记1、课前背诵诗歌;2、琅琅书声,朗朗乾坤;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四大名著;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3、生回答;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的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引出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取经画面,整体感受;4、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交流人物特点,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播放猪八戒、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那咱来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动画片这次他看出的是谁5、生回答:白骨精;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二、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8分钟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你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把你知道的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请教别人;三、研读精彩片段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知道西游记的许多知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了解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现在请同学们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并思考:1白骨精的目的是什么 2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使用了什么方法读后交流迷惑计、离间计一解读“迷惑计”就让我们一起来领教领教她的“迷惑计”吧1、读读文章,找出白骨精的“三变”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穿着花衣服,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 过了一会儿,只见从山后走来一个老婆子;那婆子拄着竹杖,口中喊着寻女儿;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头儿,手持拐杖,来找唐僧;1白骨精的魔爪一次次地伸向唐僧,出现在唐僧面前的是——读句子;唐僧看到的是:一位美丽的村姑;读——就是这样一位美丽的村姑,她美的背后还藏着什么学生回答:狡猾、奸诈等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说的丑恶的内心,真是居心险恶啊;我们继续看妖精的二变、三变;学生汇报句子一位伤心的老妇人;读——一位善良的老头儿;读——这个老头是不是真心向善呢学生回答;那这个善字里又藏着什么藏着想吃唐僧肉的罪大恶极的心; : ;3可见啊,这“美丽”、“伤心”和“善良”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可怕的阴谋,那就是——4这三变,一变比一变妙,一变有一变的用处;你看,后人也发现了妖精的用意,就用歇后语的形式,把妖精不可言说的的说出来了;课件出示歇后语5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这家伙的的确确成了精,你看这样的妖精该不该打过渡:在危急时刻,孙悟空一次次地挺身而出,担当起除妖降魔、保护师傅的重任;读读文章,结合妖精的每一变,划出孙悟空三打妖魔的语句;2、读出孙悟空的“三打”:一打:孙悟空用鼻子一嗅,闻到一股妖气,再用火眼金睛凝视,一下子看出村姑是一个妖怪;“大胆妖怪”悟空一声吆喝,举起金箍棒,劈面便打;啪的一声,那村姑倒地死去; 二打:悟空看得仔细,认出那婆子也是那个妖怪变的,就飞步向前,大喝一声:“妖怪,你又来了,再吃我一棒”金箍棒当头劈去,那婆子便应声倒下;三打:悟空认出那老头又是白骨精的化身,上前喝道:“大胆妖精,你骗不了我老孙”说着又要举起棒打去;……悟空气得毛发直竖,大喝道:“不管你千变万化,妖怪总是妖怪”说罢抡棒就打;……悟空撇开唐僧,一棒打去,把那老头儿打下深涧;1出示句子,读读“三打”;2知道金箍棒多少斤吗学生猜教师补充金箍棒重13500斤,你说这样的金箍棒,这劈脸,这抡头,打这么个妖精,那真叫小菜一碟让我们再随着悟空三打这妖精学生再读3真是越“美”越打,越“哭”越打,越“善”越打,用一个词语形容,打的怎样学生说4尽管遭到师父的责怪,但动摇不了悟空消灭妖怪的决心,读——三打的语句过渡:这“三打”,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仇恨,打出了决心;然而然而唐僧的态度呢读读课文,划出描写唐僧“三次阻拦”的句子;3、读出唐僧的“三拦”:一拦:悟空识破妖计,正要追赶,却被唐僧一把拉住;唐僧责怪悟空不该错杀好人;二拦:悟空正要追赶,又被唐僧拦住;唐僧怒喝道:“你接连打死母女两人,是何道理”三拦:唐僧急忙喝住悟空,不准再打;唐僧上前护住老头儿,沉着脸说:“人以慈悲为本,不准杀他;”悟空正要去追,又被唐僧拦住;1 学生汇报句子;2 原来妖精三变,悟空三打,唐僧也有三拦;文中是不是“三变”写完了,再写“三打”呢3 学生回答:不是;实际是一变一打一拦,二变二打二拦,三变三打三拦;读三变三打三拦的句子课件出示孙悟空换来的究竟是什么呢责怪、怒喝、赶回花果山;4唐僧究竟错在哪里“人以慈悲为本,不准杀他;”由于唐僧的袒护,悟空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铲除妖魔的良机;然而,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二解读“离间计”1、读读白骨精的离间计:白骨精两次被悟空识破真相,还差点丢了性命;它知道有孙悟空在,是吃不到唐僧肉的,决定再施诡计,让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仔细读读这句话:那老头冲到悟空前面说:“你打死我的老伴和女儿,我这条老命也不要了,索性跟你拼了”1这句话是真是假2这句话到底说给谁听的唐僧听了会怎么想的3他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4你想在唐僧的心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杀人一命要下十八层地狱;那连伤三命,他得下五十四层地狱;更何况杀的还是一个信佛之人,更是罪上加罪;唐僧果然中计: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最后还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去了;四、总结精彩片段的阅读方法,欣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五、总结拓展1分钟是呀,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还没读过西游记的同学马上找来读一读,读完的同学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断的方法,走进名著,走进我们下一个系列——走进三国演义。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99d8d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4.png)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西游记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西游记阅读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dfd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5.png)
西游记阅读教学设计教案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作为中学生阅读的经典之一,设计一份精心的教案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2. 探究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定位;3.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5. 培养学生表达、合作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打开思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导读和预习: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有关小说梗概的简介,并引导学生观察书名、封面插图等要素,预测故事情节和主题。
3. 阅读与理解:学生在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方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角色定位、情节的推进与转折、主题思想的体现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发现。
4. 批判性思维: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西游记中的重要议题或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用逻辑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5. 阅读活动: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西游记的衍生作品、研究相关历史事件或文化背景等,以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和知识储备。
6. 创作与表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如写一篇小说续篇、设计一张西游记的海报等。
教师应提供具体指导和评价依据,鼓励学生展示创意与想象。
7. 合作与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与借鉴彼此的阅读心得和创作成果。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阅读的体验和收获。
三、教学评估:1. 书面反馈: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对《西游记》读后感,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对学生的书写表达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2. 口头评估:组织小组讨论或展示环节,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阅读课《西游记》教案
![阅读课《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f7db4f76c66137ee061941.png)
好书不厌百回读──《西游记》优秀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廊坊市第六中学彭改静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品评《西游记》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和作品主题及小说的社会意义。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激起学习师:诗文著华夏,文章启后人。
读书能使愚陋者变得聪明;读书能使粗俗者变得文雅。
读好书更是在和渊博的智者交谈;读好书更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
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读”,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感受文学真谛守望那片精神家园。
(师板书:《西游记》阅读指导课)师:同学们,还记得作者是谁吗?请看大屏幕的知识链接。
(请一生读:作者简介;齐读作品评价。
)(二、)内容结构篇1、师:既然《西游记》是魔幻小说的新门类,吸引我们的首先是它的故事,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看似挺难实则不难,看老师给你支高招:师出示学法指导:人物+事件+结果师请2位同学概括,并点评。
2、师:简介说过了请看大屏幕上有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小说结构,齐读。
(三、)人物评说篇师:《西游记》这座独特的艺术殿堂,吸引我们的除了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外,还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师徒四人,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评头论足”,讨论一番。
1、孙悟空谁先来谈谈孙悟空?幻灯片显示:人物卡片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外书屋《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外书屋《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指导课](https://img.taocdn.com/s3/m/b3f5f04fa98271fe900ef922.png)
1、阅读思考
交流发现
(提炼主要内容
归纳人物的特点
摘录精彩语句)
2、整理笔记
(课件1、梳理文本内容。2、概括人物特点。3、摘录精彩句段。)
3、展示成果
交流分享
4、畅谈收获
阅读、体会、批注,用个性化的阅读代替讲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研究人物与相关事件,从语言、动作等方面归纳人物的品质,摘录优美的语句,关注品味语言,让孩子们感悟经典的魅力,进而激发阅读经典的热忱。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更多的是基于自身兴趣的原发性阅读,缺乏一定的方法指导,从平时的阅读行为来看,泛读较多,缺乏深入思考和总结归纳。学生们对《西游记》的了解几乎全部源于电视剧,很少有学生主动去通过书籍来了解文学名著《西游记》。这就造成学生们对于《西游记》这部名著的了解过于浅显和简单,对于书中人物形象的概括不成系统,对于书中思想境界的认知深度不够。《西游记》是一部长篇小说,语言为古代白话文,学生阅读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 联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整本书的经验但比较零散不够系统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方法归纳记录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归纳与概括能力又让学生明确了读一本书的科学方法为以后的课外阅读奠定基三阅读文本制作笔记22分钟1阅读文本交流收获1阅读文本阅读西游记第一回13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问石猴是怎样出生的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制作笔记
22分钟
1、阅读文本 交流收获
(1)阅读文本
阅读《西游记》第一回1-3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问题。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f71e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4.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提高阅读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西游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等。
2. 故事梗概: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包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
3. 作品主题:探讨《西游记》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勇敢、智慧、团结等。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启发。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作品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西游记》的背景、故事梗概,布置阅读任务。
2. 第二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进行分组讨论。
3. 第三周:课堂讲解《西游记》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4. 第四周:继续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主题。
5. 第五周:总结阅读心得,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五、评价方式1.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进度和理解程度。
2. 讨论发言: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中的情节。
2. 绘画作品:鼓励学生根据《西游记》中的场景或角色,创作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提供正版《西游记》原著,方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2. 相关影视作品:推荐一些经典的《西游记》影视作品,供学生课后观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
八、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通过测试或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3bdb8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e.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人物、情节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简介:作者、背景、故事梗概2.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3. 重点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4. 故事主题:不畏艰难、勇敢善良、团结协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故事主题,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故事梗概、人物形象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重点情节,分享阅读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人物形象、重点情节等。
3. 讨论:分组讨论重点情节,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4. 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答题,检验学生对《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4.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改编读物:为学生提供原著或改编读物,方便学生课后阅读。
2. 人物角色卡:制作人物角色卡,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人物形象。
3. 故事情节图:绘制故事情节图,直观展示《西游记》的主要故事线。
4. 视频或音频资料:选择与《西游记》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学习体验。
八、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西游记》与其他古典名著的异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2024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一等奖教学设计完整版
![2024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一等奖教学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2086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a.png)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展示 《西游记》经典画面,带领学生
进入情境。
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创 作背景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引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敬畏与兴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西游记》中 的人物角色,进行情境模 拟和表演,加深对人物形 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 等方式,深入体验《西游 记》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 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源自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 一个研究主题,如“孙悟空的形 象分析”、“唐僧的领导力探讨”
索。
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就文本内容、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讨论,分享彼 此的看法和见解。
拓展延伸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西游记》 中的故事、人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思考。
情境教学法的创设与实践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 音频、视频等,为学生创 设一个生动、形象的《西 游记》世界。
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展示
通过课堂演讲、角色扮演、故事续写等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提高 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拓展阅读视野,提高 阅读兴趣。
教师教学反思与总结
反思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分析原因并提出 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方法。
创意写作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与《西游记》相关的文 化遗址或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24a6e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b.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西游记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西游记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22b1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a.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文章正文】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西游记》,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和艺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西游记》的寓意和内涵;2. 掌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形象;3. 分析《西游记》中的文化、文学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步骤1. 前期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西游记》的选段,并引导学生开始阅读,在阅读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建议学生结合课本或其他参考资料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 阅读与讨论学生按照指导要求阅读选段,然后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交流:a) 选段主要讲述了哪个故事情节?b) 选段中哪一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c) 选段中有哪些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描写?请列举并解释其寓意。
d) 选段中是否有一些文学或艺术手法?请列举并分析效果。
3. 小组研究与展示学生分成小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章节或故事情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章节的主题、人物形象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并用PPT或其他形式进行展示。
4. 创作与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可以选择某个章节或故事情节进行改编、创作剧本并进行小剧场表演,展现对《西游记》的理解和个性化阐释。
5. 总结与评价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归纳《西游记》的重要内容与对其理解的收获,进行讨论和班级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展示优秀作品,并提供相关延伸阅读资源。
四、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对选段的讨论和个别测试,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判断其对《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小组研究和展示,评估学生对《西游记》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创造力和表演能力:通过学生的剧本创作和小剧场表演,评估学生对《西游记》的个性化阐释和创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教师可提供《西游记》的相关续作或改编作品,供学生自愿阅读和研究,进行书评或文学鉴赏小组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和理解深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1ed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0.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西游记》的基本信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总结人物特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作品中的哲理。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5.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6.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阅读心得和讨论表现。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课堂表现和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西游记》原著或改编版本。
2. 课件:相关的人物图片、故事情节插图等。
3. 参考资料:关于《西游记》的背景介绍、人物分析等。
4. 视频资源:有关《西游记》的影视作品片段(可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总结人物特点。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思考题。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作品中的哲理。
5.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6.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7.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9d7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2.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2. 第九回《悟彻菩提真旨功成圆满沙悟净》3.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女儿村悟空施威》4. 第四十回《心猿归正悟性开明》5. 第七十回《三打白骨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深入了解作品内容。
2.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了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2. 第九回《悟彻菩提真旨功成圆满沙悟净》:学习沙悟净的忠诚与坚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女儿村悟空施威》:分析孙悟空与唐僧的关系,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第四十回《心猿归正悟性开明》:引导学生从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到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5. 第七十回《三打白骨精》:通过分析白骨精的形象,提高学生对邪恶事物的辨识能力。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步骤1. 预习引导: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指定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对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
2. 课堂讲解:针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借鉴观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要求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对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6fbc57375a417876f8f7d.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㈠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语言表达,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
3、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㈡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㈢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㈣教学课时:1课时㈤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知道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幻灯)(齐读)《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代代相传。
今天我们首先阅读《西游记》。
二讲故事先看一段录像。
(电视剧片断)刚才这段录像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片断--孙悟空大闹天宫。
看来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些同学迫不及待地想给大家讲讲小说中的精彩故事。
(学生讲故事)三交流读书方法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也很精彩。
《西游记》80万字,要把一本很厚的小说读完确属不易。
你是怎样了解这些故事的?在阅读过程中你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一起交流感受和体会。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板书)观看前言或简介,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浏览目录了解有哪些故事情节。
采用跳读法,选出自己喜欢的故事章节读,对喜欢的故事情节仔细分析,全面了解。
遇到不懂得问题打个问号,先接着往下读,等有时间可对问题细细揣摩,或参考注释和译文,搞清不懂的问题,或请教老师、同学和父母。
......教师总结并板书。
四教师指导品读经典片段下面我们一起品读分析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也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片断。
在艺术上,本段中人物形象最为突出,而且分别对照,个个鲜明,即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唐僧都各有特色,绝不相同。
下面我们抓住主要情节和关键句,分析本段体现了各自的什么特点?白骨精三变1变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感情。
2、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
3、通过欣赏电视剧片段,引导学生学会想象,体会原著的精妙。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指导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西游记》电视剧第一集片段。
指名朗读“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
师: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
二、汇报交流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吴承恩(1500-1582),汉族。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明代小说家。
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
2、创作背景
他生不逢时,一生坎坷。
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
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三、交流阅读收获
(一)我来说说读后感受
指名用一两句话概括读后感受
(二)说说我喜欢的人物形象
分组交流,然后选代表汇报
可能的答案:
1、我喜欢孙悟空。
因为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积极进取,永不妥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敢作敢当,充满了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
2 、我喜欢猪八戒这一形象。
因为他:他忠勇、善良、淳朴、憨厚,吃苦耐劳,斗争勇敢,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虽然他好吃懒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搬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
但我还是喜欢他。
3、我喜欢沙和尚这个人物形象。
因为他:忠心事主,任劳任怨,忠厚老实,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时,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
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去不成。
4、我喜欢唐僧这一人物形象。
因为他: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道西天取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吉凶难定”,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无论碰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
但另一方面,这个唐僧又是个相当窝囊的人物,一碰到妖魔鬼怪,他总是一筹莫展,滚下马鞍,涕泪交流,一旦离开了徒弟,他就连饭也吃不上。
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孙悟空主动除妖时,唐僧总是斥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不知好歹”,甚至闭上眼大念紧箍咒,使孙悟空无法去战斗除妖,结果往往自己遭灾受罪。
尽管这样,我还是喜欢他。
(三)说说我喜欢的有趣故事情节
1、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
中的趣人妙事——(播放精彩片段)
2、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3、学生代表发言。
四、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好玩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也很精彩。
那么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更何况是文言版的呢?你读书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你解决没有?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整本原著——观看前言后序、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浏览书目、通读、跳读,把握文章大意)。
好的做法:
1、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联系上下文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者同学。
2、读到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到读书笔记上,要善于积累。
3、经典的句子要多读甚至背过
五、引导读经典内容。
1、运用刚才提到的一些方法读懂这片断,如果还不懂的可请教同学、老师,然后再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内容具体说一说。
出示原文。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
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
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
"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
"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
"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
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
"孙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
口中,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
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2、四人小组讨论。
3、谁来说一说?
4、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老师追问:你是怎样读懂这故事的?教师根据学生
回答板书:
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去借扇,这真是一条妙计。
这一小节就详细描写了孙悟空是如何去智借芭蕉扇的。
小说主要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如"故意捶胸""笑""大喜过望""连忙"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如"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等,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和铁扇公主的愚笨,自始自终贯穿着一个"智",使借扇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经典片断----细读:解疑,想象,理解品味
5、刚才大家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充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这正是读经典片断的一种方法。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和演员六小龄童也和大家刚才一样,认真读懂原著,结合实际发挥想象,也拍成了大家喜闻乐看的《西游记》,下面我们来欣赏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片断,经历导演与演员想象的过程。
6、刚才大家所讲的片断和导演所拍的电视片断,多么详尽,多么精彩,然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却仅仅用了三百个字,多么的精炼呀!下面请再回到原文中,好好品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7、传神的描写,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
8、欣赏《西游记》电视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
想想唐僧师徒四人能战胜千难万险完成取经任务,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引出“中国梦,我的梦”的话题。
理解这部书表现的鼓舞人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精神。
六、总结拓展
1、《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
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还没读完《西游记》的同学继续读下去,读完的同学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
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断的方法,走进名著,走进我们下一个系列——走进《三国演义》!
2、同学们在阅读《西游记》的同时,还收集了和《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把它制成了精美的书签。
我想,这个学期结束后,同学们就要升入六年级了,那时,重新分班,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为了我们的友谊,也为了让书香伴随同学们成长,我们就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书签送给好朋友吧。
板书设计: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经典片断——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