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

合集下载

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难予以帮助,及时疏导他们在思想上出 2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 现的困惑。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在的挑战 除了要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量,其发展的好坏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还应最大程度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 2.1 社会整体氛围不足
未来有着直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 思想情感。三是要维护学生的合理权益,
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
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高校教育不 实现。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也 展除了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越的物质生活
仅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承担起引导学生 会有不同层次和方向需求。其中包括被 条件,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造成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责 人尊重和肯定、自我能力提升以及自我 了一定影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意
任,以保证大学生既掌握精湛的专业知 价值实现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因此,学 识和自主意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
识技能,还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1]。因 校党政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等应加强 生的价值观念。此外,经济发展所带来
此,高校教育工作要始终把“立德树人” 对大学生成长及发展需求的重视程度, 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高校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解放思 的就是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就是源源 后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接触
想,勇于探索和改革工作思路,以保证 不断的人才资源。为此,广大教师要深 国外价值观念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会在
更好的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刻认识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不 文化层次上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并对他
· 135 ·
教育管理
Education Management
们的道德意识造成影响。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兼论江苏大学立德树人的特殊诉求和实现路径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兼论江苏大学立德树人的特殊诉求和实现路径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与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写进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7年全国代表大会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一要求中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定义了学校一切工作的终极目标,我们期望从解读“立德树人”的内涵开始,条分缕析地从各个剖面解析“立德树人”的实现机制。

“立德”“树人”古来有之,不过与今义有所区别,古义是从个人层面出发阐述对人生理想、价值标准、道德品性的追求。

其中,“立德”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立德”“树人”合二为一,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战略性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十七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凝练和升华。

将“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立德就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确保在经济腾飞的当今社会摸爬滚打,既能与时俱进,又能“墨守成规”;树人就是通过教育手段,使自然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知行合一①。

在新的历史时期,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新的意蕴。

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机制青年的“德”与“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未来,而青年又处在立志立德立学的重要时期,所以抓好青年的培养十分重要。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发布时间:2022-05-17T01:59:34.228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2期作者:李施慧[导读] 为顺应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李施慧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为顺应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深刻领会立德树人内涵,梳理和归纳推进过程中意识、环境、载体与机制等方面所面临的新考验。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德育氛围,加强师德引路、增强主体自觉,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载体,完善育人体系、构建协同机制,从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践育人及形成“三全育人”思政工作大格局的角度探索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实现路径1 前言“立德树人”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和教育分不开,不仅它是高校教育的新指导理念,同时高校教育也要在实践中践行。

如何来把握“立德树人”融入高校这一发展教育的新途径,需要我们对这个新课题不断探究和研究。

2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新时代下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其真正含义涉及两个方面,包括以树人为教育核心,以立德为教育根本,只有抓住立德树人的本质,才能建立起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事业。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深化德育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新形势,因此才有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以此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立德树人看似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但其根本任务却十分具体,为了完成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必须要全面开展德育理念,在教育工作中突出核心价值观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素质,并具备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及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必须要为中国发展建设奋斗,因此也为教育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更是注入了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这也决定了教育工作,就是为中国的发展建设培养人才,并以此来确定更为有利的教育方针。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思考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思考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思考引言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如应试教育过重、价值观多元化、思想文化淡化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进立德树人的实践,需要明确途径和工作机制。

本文将探讨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和相关的工作机制,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

途径一: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学科建设1.加强教学大纲的修订,引导教师注重学科内涵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深度思维能力。

2.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1.搭建在线教学资源平台,集中整合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2.鼓励教师在平台上共享教学设计、课程教材等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的交流和合作。

推行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化1.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倾斜政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提供远程教育服务,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多的学生。

途径二:建立全员参与的育人机制以学校为主导,形成合力1.加强学校的育人责任意识,使全体教师都意识到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2.组织学校教师共同研讨、交流育人经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的育人工作。

强化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共识1.鼓励学校与家长积极沟通合作,形成共同的育人观念和行动。

2.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沙龙等活动,提供育人指导和资源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多元育人模式1.拓宽育人责任主体,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与育人工作。

2.结合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育人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途径三: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倡导综合素质评价1.调整学生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2.推行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

引入个性化评价1.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给予个性化评价和指导。

2.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出发,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工作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位和策略

学生工作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位和策略

学生工作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位和策略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学生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从学生工作的定位和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学生工作的定位学生工作的定位是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

学生工作既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又是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

学生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

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目标是要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全面的发展,包括思想品德、学识水平、身心健康等方面。

学生工作要坚持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以理想信念和人格品质的培养为核心。

学生工作要在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课程的设置、活动的组织、指导师制度的建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1. 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科技竞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动力。

2. 强化思想教育学生工作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人格品质。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思想政治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3. 建立健全的指导师制度学生工作要建立健全的指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怀。

可以通过指导师和学生的一对一辅导、家访、心理咨询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关怀,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一、引言高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而高校立德树人被视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推动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意义三、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1. 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

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政治立场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建立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和规章,引导学生理性、正确地对待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2.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高校教育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之一。

要提升教学设施与技术设备水平,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要优化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引导教师立足学科建设,强化教学科研一体化。

3.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因此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之一。

要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体系,全面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要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高校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为了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高校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高校应当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受道德的熏陶和教育。

高校还应当开设一些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

师生关系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

高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引导和关怀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

高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平,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氛围。

高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倡导学风建设从“逐分数”到“追求卓越”的转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高校还要加强社团组织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锻炼。

高校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

高校教育不能仅仅追求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校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文艺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

高校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全面发展个人品格。

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从教育内容、师生关系、学习环境和学生个性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使高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1. 引言1.1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意义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只有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可以推动教育事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立德树人,可以引领高校教育朝着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方向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提升。

高校立德树人还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的深入人心奠定坚实基础。

立德树人,意义重大,责无旁贷。

2. 正文2.1 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根本宗旨。

其内涵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团结互助等。

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正确的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立德树人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立德树人,高校教育可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

"2.2 建设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所在。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只有注重立德树人,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作者:林源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02期摘要: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出发,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完善师德建设体系等途径,建立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学养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这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础上,立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新要求。

《左传》中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中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际,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立德树人,就是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和养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

[1]一、以师德学养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建立师德评价长效机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职责要求以师德学养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用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1.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德育水平。

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完善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确立,形成人文培养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有效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对高等教育使命的追求。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快速变迁,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高校的使命不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更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如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和重要性,进一步探讨实现路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育人新机制,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意义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意义非常重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只有在高校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对于完善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可以找出最适合当代高校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品德,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也是对高校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进一步探讨和实践,有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提升整个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

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的意义重大,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1.3 研究目的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明确其所涵盖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明确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应该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探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立德树人路径和工作机制

高校立德树人路径和工作机制

高校立德树人路径和工作机制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和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2. 设立立德树人的制度机制:高校要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制度机制,包括明确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跟踪评估机制,确保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立足本专业实际,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4. 引导学生实践锻炼: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5. 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要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6. 加强师德建设:高校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关心学生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加强家校合作:高校要与家庭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路径和工作机制的实施,高校可以有效推动立德树人的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高校立德树人路径和工作机制

高校立德树人路径和工作机制

高校立德树人路径和工作机制摘要:古语有云“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可见在古代道德礼仪对于一个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在当代,立德树人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文从“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现实价值意义出发,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的路径和工作机制,希望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路径;工作机制据数据统计,在普通高等学校中高职院校所占比例为60%左右,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约占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45%,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约占普通本专科人数40%。

高职院校规模庞大,在校生数量和招生规模,几乎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也因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应当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意义,积极探索一条实施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1“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现实意义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是对我党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并将其作为根本任务。

而提出这一任务,则体现出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党兴办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进步,是在传统教育上的一种延伸,极具时代性。

第二,有助于人才成长。

对于人才的培养来讲,德是根本,也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更是社会立足之本。

对此,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重视人才基础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树立高尚的“德”,以此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第三,立德树人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

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思考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思考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思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是指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能力。

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是推动教育实施的重要方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1. 培养师生良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立德树人工作的基础。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

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榜样。

2. 强化道德教育课程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到各个学科中。

通过讲授经典文化、伦理道德知识等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和责任。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 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

可以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开展主题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5.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立德树人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榜样力量。

二、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思考1. 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供持续性的教师培训和进修机会。

通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使其具备更好的立德树人能力。

2. 学校管理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管理机制,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考核体系。

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和岗位,加强对立德树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兼顾其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综合测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学生工作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位和策略

学生工作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位和策略

学生工作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位和策略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也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学生工作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探讨学生工作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位和策略。

一、定位1.服务于学生发展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学校要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特点出发,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搭建良好的学生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发展支持。

2.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工作还要紧密结合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策略1.建设良好的学生管理体系高校要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全面的学生服务,包括生活管理、心理健康辅导、就业指导等。

要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是大学生活的核心。

高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推动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包括学术科研、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注重学生干部培养,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4.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发展支持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长和发展需求,高校要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发展支持。

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和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要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还要提供全面的辅导和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学生工作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的使命不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立德树人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并在多个方面综合推进。

首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以德育为核心,加强思政课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

这需要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实际上,高校难以做到教授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思政课在这其中扮演了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高校应该注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政课的教材建设,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其次,高校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教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高校要注重国内外的新动态,将先进的科技和理念引入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资源赋能,鼓励他们创业并且落地实践,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高校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强化师生沟通与互动。

师生关系对于高校的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决定了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和品格的形成。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创造有利于立德育人的教学环境。

此外,高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校园文化。

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促进正面价值观的传播,倡导劳动敬业、志存高远、勇担使命、乐于奉献等优秀品德。

高校要倡导积极心态、健康生活方式、宽容包容的人生态度,构建一个向上向善、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总之,高校要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注重推进德育、学科教学、创新创业、师生互动、校园文化建设,从多个方面综合推进教育改革,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高校要积极与社会接轨、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的人才,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引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意味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教育体制改革、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

一、教育体制改革1. 提高教育质量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通过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体系,确保教育质量评估不仅注重知识能力的考核,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3.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二、课程设置1. 引入德育课程将德育纳入正式课程体系,设立德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

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师培养1. 加强师范教育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和专业素质提升。

在师范教育中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德育指导能力。

2. 提供持续专业发展机会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包括参加教育研讨会、培训课程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水平,促进他们在立德树人任务中的有效落实。

四、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1. 培养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科竞赛、作品展示、社会实践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2.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主评价和反思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评价。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社会合力和整体效应。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路径;有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校必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提高“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为学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方面,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诸种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

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立德树人”要立的“德”是社会主义所需的德。

任何社会都强调“德”的重要性。

“立德”为我国古代“三不朽”之首。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这三不朽中把“立德”摆在第一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方面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

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

[1]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2]因此,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更需要加强道德规范的教育。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校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在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中,高校的立德树人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阵地,其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急需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高校的立德树人任务,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德育教育,兼顾人格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国际视野广的高素质人才。

立德树人,最终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校园里获得良好的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专业知识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路径研究:1. 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德育教育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应该注重开设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要切实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德育教育渗透,让道德观念与专业技能相互融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 完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德育素质,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导,使教师能够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搭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促进全面发展高校可通过搭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如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

4.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高校要明确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5.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高校可通过文化建设,如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精神建设等,提升学校的软实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更好的熏陶。

6. 强化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高校的评价机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不仅要注重学术成果,更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评价。

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探讨

高等教育2019 年 12 月233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探讨王洪鹤(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摘 要:立德树人一直是当下高等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对于那些“港归后”以及“千禧宝宝”,新形势下必然面临着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然担当着新使命。

面临着新要求,高校辅导员教师必然要有新提升、新拓展才能在实现路径及工作机制上有新突破、新作为。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路径 工作机制*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新形势面对教育主体成长环境的不同,不断与时俱进的探究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多维度探究的依托,是三全育人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首要责任在于树立学生品德,培养学生能力,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实现三全育人[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就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高校必须把握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全方位探索实施路径,建立有效机制,以此来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为当代“立德树人”的育人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思想要求的新拓展1.网络互联的便捷性促使开展学生工作更好地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及普及度。

因势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不仅仅是信息的快速传递,当代学生更多的作为原住民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

现阶段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引导转化为思想领航,让受教育者自主自觉改变自己[3],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群有关[4],激发内生动力才是我们的初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高校学生工作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实现路径和机制上做出考量,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出发,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创新日常管理教育,加强毕业期生涯指导,搭建实践平台与素质拓展平台。

标签: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路径和机制;以生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显示了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指向意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

立德树人的提出,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根本性回答。

高校学生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肩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神圣使命,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育人的根本宗旨。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结合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遵从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路径和机制,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建设,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及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要求立德树人,即树立德行,培养人才。

“立德”,为古代“三不朽”之一,《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1]意思是,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

虽然时间逝去久远也不会磨灭,这就是不朽。

古人把立德摆在人生最高目标之首位,足见树立德行的重要性。

《管子》中“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是“树人”的传统解释,这表明古代先贤已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寓意非常深刻。

立德树人的合用,既是中国文字的精妙之用,也是历代教育经验理念的凝结。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不断总结和深化对教育的认识,逐步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论断。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先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3]其后,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思想,“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4]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5]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命题。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要立德树人,学生工作要体现、最终要实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新的要求。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立德树人,本质在于育人。

高校学生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是要求学生工作的开展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成才。

在实际工作中,要改变学生只是被管理者的想法,而是要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把服务学生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以生为本,有三个维度的把握,一是关心关爱学生,对于学生在生活、学业上的困难,要给予关心关爱;对于学生在身心思想上的困惑,要给予疏导调适。

二是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要给予尊重;对于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感情,要给予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是维护学生合理权益,对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如评优评奖、食宿问题等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维护,切实加以保障。

2、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的需要。

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也有着多方面、多个层次的需要,有被他人尊重肯定的需要、有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需要、有实现自我的需要等,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就要在工作中关注学生的这些需要,为他们的成长需要搭桥铺路,创造条件,因“需”施教。

3、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寄语大学生朋友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

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就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直接实施者,在开展学生工作实际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在德、才、艺、能等多个方面得到发展。

同时要注意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与独特性,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形成人才培养个体发展的“百花齐放”。

二、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内容和目标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要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发展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具体分析来说,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内容主要有:1、教化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德字为先。

大学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教授培养,更是人格、人品的养成。

先做人,后做事,成人先成德。

高校学生工作要注意教化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导他们做一个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人,做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当前,尤其要注重大学生诚信品质、感恩意识、道德自律意识等道德素质的培养。

正如有学者提到的那样,“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

”[6]2、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人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由于受到当前社会浮躁风气及功利心态的影响,大学生中存在着价值观扭曲、信仰迷茫等现象,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思想成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混淆,需要予以纠正和引导。

党的十八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就是要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让学生获得高深的知识,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首先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以往任何阶段的学习,它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研究性特点,需要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能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实施者,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学业的引导,在开展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的同时,注意进行学业方面的咨询和引导。

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展自主学习,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式。

高校学生工作可通过开展讲座、学习交流会等在大学学习方法、学术规范、学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爱因斯坦曾说,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当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和谐的人”,就要求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的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学生工作,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

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和谐首先是身心和谐、心理健康的人。

5、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立德树人,以人为本,首先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要珍惜尊重个体的生命存在,而不是轻易的剥夺或舍弃。

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竞争压力、对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不会处理,往往酿成人生悲剧,这是对生命的极端不尊重、对生命价值的极端漠视。

高校学生工作要加入生命教育,“必须从根本上反思高校生命教育价值凸显和生命教育缺失的矛盾,用对生命的敬畏观念来定位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6、培育学生公民意识大学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由此,培育学生公民意识应为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

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公德意识、主体和权利意识,促进学生公共文明素质的养成,让学生知晓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能正确履行权利和义务,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共同构筑社会公平和正义。

三、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把立德树人要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高校学生工作实现立德树人,就要求在大学生成长的每一阶段做好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抓好每一个环节,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1、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报到,是大学教育的开始,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开始。

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效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

把新生入学教育做好做实做出效果,切实符合立德树人要求。

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开展校纪校规教育,树立规则意识。

遵守校纪校规,是大学生最起码的纪律要求,也是一种规则意识的体现。

引导学生守规矩、懂规则,按规则行事,本身即是一种美德。

二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成才意识。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对大学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有着强烈的成长成才愿望。

因此,可不失时机地开展理想信念励志教育,通过讲座、交流会的形式用身边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染影响他们,让他们在入学之初就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成才意识。

三是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识。

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形成合理的专业思想观念,是大学生融入大学学习的前提。

在入学教育中应积极动员系主任、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立志钻研专业学习,深入探索专业学科前沿,勇攀学术科研高峰。

2、创新日常管理教育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是学生工作的常规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就要求对日常管理教育工作进行创新。

这种创新,既体现在日常管理教育内容的创新上,也体现在日常管理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创新上。

在已有的日常管理教育内容基础上,应加入符合时代特点要求的元素;在管理教育手段和方式上,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采用学生易为接受的形式,如将新媒体等新鲜形式引入学生日常管理教育。

3、加强毕业期生涯指导毕业学年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加强毕业期生涯指导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毕业期的生涯指导,包含对学生的求职就业指导,关照学生在求职方面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指导学生的职业定位、职业发展,引导学生如何把个人才能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在职业的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