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遗传研究生课件(在全国大学中此专业是排名NO.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遗传研究生(在全国大学中此专业是排名NO.1)ppt课件
二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深化改革 的方向和原则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原则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 坚持政企严格分开的原则 协调“条块关系”、保证政令畅通的原则
思考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土地管理体
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的看
法。
二 土地管理体制的运行及其成果
加强了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基本实现了耕地总
量动态平衡
加强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科学规划,为国民经济的持续 发展提供基础
加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土地市场建设 健全法制,依法行政,实现土地管理秩序的基本好转 加强了土地基础业务建设
国土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管理阶段
国 土 资 源 部
土地资源 规划管理 矿产资源
保护合理利用
海洋资源
二
管理事权的演进
1986年前,城乡土地管理工作内容少, 事权单一
1986年后,城乡土地管理工作事权不 断拓展
86年以来城乡土地管理事权的不断拓展
86年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管理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
实质
实现土地管理组织 整体功能
机构设置的演进
统一管理阶段(1949年 地政局) 多头分散管理阶段 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阶段
国土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管理阶段
多头分散管理阶段
地政局
土地利用 总局
1956 1952 1954
建筑 工程部
农垦部Hale Waihona Puke 城市 服务部内务部
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阶段
《动物遗传》课件
基因突变及其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染色体结构变异 等,会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
突变效应
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异常,引发遗传疾病或对 生物体的适应性和生存产生影响。
人类遗传研究现状
人类遗传研究在基因组学、遗传病学、个性化医疗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健康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因功能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将DNA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从而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功 能。
基因调控
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 控,包括转录因子、表观遗 传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 通过复制和分配染色体,将遗传 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 的一种分裂方式,产生性细胞, 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2
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
1953年,华生和克里克揭示了DNA的结构,为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3
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标志着遗传学进入了大规模测序和研究基因功能 的时代。
基因的结构及功能
基因结构
基因由DNA分子编码,包含 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控制着 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
《动物遗传》PPT课件
生物遗传学是研究物种遗传性状和遗传变异的分子、细胞和个体层面的学科。 本课件将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动物遗传的特点。
生物遗传学简介
生物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基因的传播和变异,深入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1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
19世纪末,孟德尔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遗传性状遵循一定的规律,奠定了遗传学 的基础。
《动物营养学绪论》课件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A
营养物质
研究动物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消化生理
研究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包括消化酶的 种类和活性,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 过程。
B
C
营养需要
研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下动物对 各类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制定饲养标准。
饲养实践
根据研究成果,指导动物的饲养实践,提高 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替代性蛋白质来源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寻找替代性蛋 白质来源将成为动物营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如昆虫、微 生物等。
动物营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动物营养学面临着保障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的挑 战。
机遇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动物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为动物营养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 遇。
动物营养学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应用
野生动物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作,动物营养学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了解野生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存环境,可以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提高野生动 物的存活率和繁殖率。
动物营养学还涉及到野生动物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生 态文明建设。
动物消化代谢试验
定义
通过测定动物在消化代谢过程中的能 量消耗、营养物质消化率、排泄物成 分等指标,以了解动物对食物的消化 吸收和利用情况。
目的
方法
包括消化代谢室试验、消化代谢车试 验和饲养试验等方法。
揭示动物对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消化 吸收和代谢过程,为制定营养标准提 供依据。
《动物营养免疫学》课件
特点
动物营养免疫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它融合了动物 营养学和免疫学的理论和实践,旨在揭示营养与免 疫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 据。
研究意义
提高动物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动物营养与免疫的关系,可 以更科学地配置饲料,满足动物免疫 系统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动物的健 康水平。
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合理的饲养密度、温度、湿度 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也可以影响动物的 生长和生产性能。
例如,通过合理配置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比例,可以更 好地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提高生长 速度。
改善动物健康状况
动物营养免疫学在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提供均衡的营养供给和良好 的饲养环境,降低动物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营养与免疫的相互作用机制
营养物质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激活和功能。
营养物质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信号转导,影响免疫应 答。 营养物质影响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对感染和疾病预后 具有重要影响。
03
动物营养免疫学在生产实践中 的应用
Chapter
提高动物抗病力
营养免疫学在动物抗病力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合理配置饲料营养成分,增强 动物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动物营养免疫学》ppt课件
目录
• 动物营养免疫学概述 • 动物营养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 动物营养免疫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动物营养免疫学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展望未来动物营养免疫学的发展方向
01
动物营养免疫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动物营养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营养与免疫系统相 互关系的学科。它主要探讨营养物质对动物免疫功 能的影响以及免疫系统对营养需求的反馈调节机制 。
川农大遗传学自学课件第2章
形态——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的细胞核一般为球形或卵圆形。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的细胞无定形的细胞核,只有一团核物质,称为拟核(nucleoid)或核质体(chromatin body)。 数量——通常是一细胞一核,少数细胞有多核(如变虫)或无核(如哺动物的红血球细胞)。 功能——保存遗传物质;传递遗传物质;指导RNA的合成。 结构 1. 核膜 2. 核液 3. 核仁 4.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的组装
DNA双螺旋
染色质“串珠”
“螺旋管”
“袢环”
“放射环”
中期染色体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超螺旋管”
四级结构
袢环模型:袢环 微带与染色体
(3)染色质的类型
间期核中的染色质,根据其螺旋化程度及染色程度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类。
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
间期染色程度 染色浅 染色深
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而大分子物质则通过膜的微孔进出细胞; 提供生理生化反应的场所; 对细胞内空间进行分隔,形成结构、功能不同又相互协调的区域。
指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所有物质的统称。包括细胞器、基质和基粒。 线粒体(mtDNA) 质体(叶绿体ctDNA,白色体,有色体) 内质网(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 核糖体(70S-50S+30S,80S-60S+40S) 高尔基体 中心体(动物细胞特有) 溶酶体
功能:合成r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亚单位的前体。
结构:核仁为无膜包裹的、形态不规则的、一半致密而坚实、另一半呈海绵状的小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还可能存在少量的类脂和DNA。
染色质(包括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均匀的网状、丝状的物质。 染色体:细胞分裂期,核内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折叠盘曲而成的杆状小体。其形态结构相对稳定。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形态表现。
《动物营养研究方法》课件
实施观察
按照观察方案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生理和生化指标等数据。
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观察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直接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生理反应,能够获取真实、客观的数据;可重复性强,结果可靠;适用于研究动物对食物的偏好、摄食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优点
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观察者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某些动物可能存在伦理和法律问题。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来研究动物营养问题的方法。
详细描述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该方法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客观性等特点,能够避免主观偏见和局限性,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研究法介绍
实验研究法能够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获得较为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能够通过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对比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实验研究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验周期较长;同时,实验研究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模拟动物的自然生长环境,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推广和应用。
《动物营养研究方法》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动物营养研究概述动物营养研究方法分类实验研究法介绍观察研究法介绍调查研究法介绍文献研究法介绍
01
动物营养研究概述
目的
动物营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动物营养需求、营养素的功能以及营养与动物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动物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动物健康。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研究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提高现有饲料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动物营养生物技术》课件
酶工程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酶工程在动物营养中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通过酶 工程,可以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酶制剂,如植酸酶、淀 粉酶、蛋白酶等,这些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 物的生长速度。
酶工程还可以用于饲料原料的加工处理,如通过酶解技术 将植物纤维原料转化为可被动物消化吸收的饲料。这些加 工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进而提高动物 的生产性能。
。
提高肉品质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改善动物的肉 品质,如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 含量等,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肉
类的需求。
03
CATALOGUE
动物营养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
基因组学与动物营养
基因组学定义
01
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的学科,包括基因的识别、
测序、功能和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基因组学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在动物营养中主要用于饲料原料的发酵生产。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可以将植物性饲料原料转化为富含蛋白质、脂肪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发酵饲料。这些发酵饲料可以作为动物的主要饲料来源,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等 优点。
发酵工程还可以用于产生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如益生菌、酶制剂等,这些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抗 病能力、饲料利用率等。
益生菌和酶制剂
通过添加益生菌和酶制剂,改善饲料 品质,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率,降低 排泄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技术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的应用
提高繁殖性能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高动物的繁 殖性能,如控制繁殖周期、提高 受精率等,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效
益。
提高生长速度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调控动物的生 长激素分泌,促进生长激素的合 成与释放,加速动物的生长速度
川农大遗传学自学课件第15章
来自同一物种(遗传结构相同)的不同居群,如果形成了某种形式的隔离,居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群体遗传结构差异逐渐增大,最终产生生殖隔离;首先形成不同亚种,最后形成不同物种。
群体内或群体间即使存在遗传结构差异,如果没有隔离,随机交配将消除差异,而不会歧化形成新的物种。
1
2
隔离在生物进化尤其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生物的存在和活动也对地球环境如大气层的形成等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生物进化与环境
三、生物进化论的产生与发展
A
B
C
D
E
在生物进化思想产生之前,基督教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神创造的。 物种神创论是神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认为生物及生物物种均由上帝创造,且生物物种不会改变。
以欧洲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
1970年杜布赞斯基出版了《进化过程的遗传学》一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群体遗传学。
1
2
3
进化综合理论的形成
五、进化综合理论
群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就是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偶然的、与环境无必然联系;
突变、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自然选择是连接物种基因库和环境的纽带,自动地调节突变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把突变偶然性纳入进化必然性的轨道,产生适应与进化。
二、隔离与物种形成
隔离的类型
隔离一般有地理隔离(geographic isolation)、生态隔离(ecological ~)和生殖隔离(reproduction ~)等类型。三者均表现为无法进行相互交配。 地理隔离是由于某些地理的阻碍而形成的隔离。 生态隔离指由于所要求的食物、环境或其他生态条件差异而形成的隔离。 生殖隔离指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而形成的隔离。 地理隔离与生态隔离是条件性生殖隔离,可称为交配隔离,它们可能最终导致群体间生殖隔离。 在某些情况下,生殖隔离可能由遗传因素直接形成。
川农动科本硕动物营养学
川农动科本硕动物营养学1 动物营养学介绍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合理营养需求及其满足的学科。
它涉及到动物的消化吸收、代谢转化、营养失调和营养疾病等内容,是畜牧兽医学和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和前提。
动物产品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动物营养需求动物营养需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无机盐需求、维生素需求等。
其中能量需求是最为关键的,它来源于动物的饲料,决定着整个生产过程中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出能力。
3 饲料的选择与配制合理的饲料选择和配制是动物营养学的核心内容。
饲料的种类和配比应根据动物的特性和生产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置。
常见的饲料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两大类,粗饲料多是由干草和青贮料等组成,浓饲料则以玉米、麦麸、豆粕等为主要原料。
根据不同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产要求,还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出能力。
4 营养失调营养失调是指因摄入的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比例与动物的需要不相适应,从而引起一系列营养相关的疾病。
营养失调常常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导致畜牧业经济效益的下降。
5 营养疾病营养疾病是由于动物摄入饲料中营养物质过度或不足所导致的疾病。
例如,猪发生佝偻病是由于摄入饲料中的磷过量导致,而脂肪肝则是因为猪摄入过多能量而产生的。
营养疾病不仅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例如某些动物疾病可通过食用互感性病菌污染的食品传染给人类,引发健康危机。
6 综合治理为了保障在畜牧业中动物的合理营养需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积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例如,在饲料选择和配制上要注重科学性和规范化,同时还可以通过改良动物品种、改善养殖条件等方式来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提高畜牧生产经济效益。
7 结语动物营养学对于畜牧兽医学和畜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营养学知识的指导,畜牧业生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从而为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学的过去
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历史
– 早期 德国
1810年 Thaer制定了第一个饲料成分表 (基于干草价) 1864年 Emil Wolff 研究出第一个以消化率 为基准的饲养标准 1871年
2007.11.20
Wolff发表了第一个矿物质价值表
1864年
Hanneberg等标准化了化学分析法,一
2007.11.20
饲料工业存在问题
21世纪 中国的粮食问题实际是解决饲料粮问题 存在问题
– 饲料谷物资源短缺 – 能量饲料供应不足 – 蛋白质饲料严重缺乏 – 蛋白质饲料自给率低下 – 优质牧草资源有限 – 草原牧草不足
饲料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养殖发展的瓶颈问题
2007.11.20
5.饲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007.11.20
实践教学:8学时
目的:让学生对各类饲料有一个感官认 识,学会辨别不同的饲料。
2007.11.20
学习要求
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充分利用有关资源:参考书、网 站等
2007.11.20
参考书
1. 饲料添加剂手册----陈代文主编 2. 畜禽配合饲料手册----王康宁主编 3. 饲料原料要览 , 洪平著 4. 现代饲料生产,李德发主编 5. 配合饲料大全,李复兴等编 6. 中国饲料学,张子仪主编
养殖成本的70%左右来自饲料 提高动物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人类健康 改善环境质量
2007.11.20
返回
2005年饲料粮消费已占全国粮食 总产的38%
饲料产品的大宗原料是谷物,粮食“过腹转 化”增值是目前粮食转化的主要途径 工业饲料有效提高了粮食的利用效率 配合饲料转化率
– 肉鸡: “八五” 2.5:1 ,现在 1.8:1 ,出栏提前18天 – 猪: 3.3:1 3.0:1, 40天 – 水产 2.0:1 1.8:1
2007.11.20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养分的需要量 养分的摄入量与动物生产性能和 产品质量的关系---营养调控 动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环境的关系
2007.11.20
2.饲料学研究的内容
① 饲料分类 ② 饲料的理化特性及其鉴定分析方法 ③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实际生产 中的作用 ④ 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内在、外 来)及其提高营养价值的途径
2007.11.20
(二)能力技能方面
能判定主要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合理利用途径 能正确评价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 能分析特定饲料在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能进行简单饲料配方的计算
2007.11.20
教学模块
理论讲授:为主(48学时) 实践教学:为辅(8学时)
2007.11.20
目
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名 绪论 饲料分类 青绿饲料 青贮饲料 粗饲料 能量饲料 蛋白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 饲料添加剂
直用到现在 1872:不同来源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存在差异 1896:Wolff-Lehman饲养标准产生 1968:研究出反刍动物净能体系 1972:引进反刍动物可代谢蛋白质的概念 1976:家禽代谢能分析测定
2007.11.20
饲料学的现在
建立了饲料的分类方法 饲料养分分析方法健全 建立了一整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并不断改进 营养价值表内容增加:
– 营养素种类更齐全 – 增加可消化和利用养分
2007.11.20
饲料学的现在
计算机应用 机管理饲料 1963年美国第一个用计算
抗营养物质的研究 饲料工业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 研究内容不断深入
2007.11.20
饲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1)生物科学向饲料学领域渗透
试图将饲料营养价值数学模式化,便 于动物生产应用,或便于预测饲料营养 价值和经济价值。
2007.11.20
第一章
目的
绪 论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学 科的发展情况 明确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007.11.20
内容
1.有关概念 2.饲料学的研究内容 3.饲料学的地位和作用 4.饲料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5.饲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饲料学的学习目的、要求
2007.11.20
2007.11.20
参考杂志
饲料广角 中国饲料 饲料工业 饲料研究 中国家禽 饲料博览 饲料与畜牧 养猪 中国畜牧杂志 四川畜牧兽医
2007.11.20
有关网站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 牧研究所、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 西部畜牧饲料兽药网 中国饲料 饲料工业
2007.11.20
2)寻求简便、准确、有效的评定饲 料营养价值的方法 包括物理方法,如近红外线分析 技术测蛋白质,核磁共振测脂肪等 方法,以及化学,生物学方法。
2007.11.20
3)高科技在饲料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
– 新型饲料添加剂:
传统生物技术的产品 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物
2007.11.20
2006年配合饲料产量(万吨) 配合饲料: 8117万吨 浓缩饲料: 2456万吨 添加剂预混料: 486万吨 总产量: >1.1 亿吨, 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二位 企业: 15501家,职工: 53.8 万人 产值超过2908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7%,占畜牧业总产值:20%
– 1850:糖蜜,欧洲 – 1885:棉籽饼,奶牛; 1900年,才勉强接受 – 1888:玉米蛋白粉 – 1890:肉骨粉和肉屑 – 1900:亚麻籽饼粉 – 1900:苜蓿粉 – 1903:酒糟
– 1903:甜菜渣
2007.11.20
– 1910:鱼粉, 1915年开始销售 – 1915:大豆饼 – 1920:脱脂奶粉 – 1931:柑橘渣 – 1943:尿素 – 1950:抗生素 – 1954:动物脂肪 – 1956:羽毛粉 – 1958:大豆壳 – 1960:木材糖蜜
1.有关概念
营养---是人类和动物从外界摄取食 物或饲料以满足自身生理需 要的过程 饲料---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 收和利用的物质
2007.11.20
单一饲料
(饲料原料)
配合饲料
动物
(畜饲料
饲 料 原 料
2007.11.20
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和动物 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饲料学---研究饲料的一门科学。 动物饲养学----指导动物饲养的一门科学。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广义) 饲料学 动物饲养学 饲养技术
2007.11.20
2.饲料学研究的内容
⑤ 商品饲料(包括配合饲料)生 产的理论基础和质量标准 ⑥ 饲料资源开发,为未来动物生 产寻求广阔的前景
2007.11.20
饲料学主要内容:三个方面
饲料分类 饲料的养分组成及营养价值特点 饲料的配制原理和基本方法
2007.11.20
吃的科学
营养学
为什么吃? 吃多少? 需求
如利用DNA重组培育产纤维素酶高的纤维分 解菌,分解纤维素
2007.11.20
转基因饲料作物(GMO)
--含有采用生物技术的方法拼接而来的其 他生物的基因
– – 高油高赖氨酸玉米 低毒大豆、菜籽,低植酸作物等
开辟不与人争粮的饲料资源
2007.11.20
4)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提高饲料 利用效率 如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饲料配方 的不断优化等。
2007.11.20
营养物质(营养素、养分) 为维持人和动物生命和生产所必需 的物质。
– 化学成分:化学元素或化合物 – 种类:50种以上
营养价值
特定饲料中养分及其质和量的关系 衡量标准:与动物需要相比
2007.11.20
返回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动物需要什么养分? 养分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与 动物健康的关系) 摄入的养分在动物体内如何消 化、吸收、代谢
饲料学
饲料化学 饲料添加剂学 饲料品质检测 饲料毒物学 饲料配制技术 饲料学
2007.11.20
5.饲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动物营养学
2007.11.20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6.饲料学的学习目的、 教学模块和要求
教材
– 《饲料学》 – 主编: 王成章 王恬
学时
饲料学的过去
新饲料原料的历史
– 1960:鸡粪 – 1977:液体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 20世纪90年代:开发了多种液体饲料,如氨基酸、 维生素、色素、霉菌抑制剂、防腐剂、香味剂 – 美国饲料稽查员协会(AAFCO):批准用作饲料 的组分
1911:38种 1969:440种 目前:600多种
饲料学
吃什么? 如何吃? 供给
饲养学
吃经济
需求平衡
2007.11.20
3.饲料学的地位和作用
学科上的意义---主杆课程
2007.11.20
动物营养学
研究对象 内容
饲料学 饲料 营养价值
动物 营养需要
饲料配方设计 配合饲料生产 动物饲养
量多 质好 低成本
安全、可持续
在现代动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重要的指导作用
– 56学时
2007.11.20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 学生对饲料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 树立饲料安全和绿色、优质、无公害 饲料及畜产品等意识 – 掌握饲料的合理使用原理与方法,为 动物生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007.11.20
学习目的
(一)理论知识方面----理论讲授为主
掌握饲料分类方法 掌握各类饲料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及合理 利用途径 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了解饲料加工贮藏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了解饲料对动物产品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