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PPT公开课课件1

合集下载

作文之环境描写公开课 PPT课件(共15张)

作文之环境描写公开课 PPT课件(共15张)

借自然景色之美来烘托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
景物描写方法之一: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A、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 远处。 ----《我的叔叔于勒》
写出了一家人高兴、愉快的心情。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 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 赛岛了。 ----《我的叔叔于勒》
----《变色龙》
渲染出萧条败落的社会环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 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 上……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 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走一步,再走一步》
烘托出我的恐惧心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 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 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 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 走了。
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 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 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 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 《孤独之旅》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 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 《孤独之旅》
一、什么是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
环 如:日月山川、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 境 描 社会环境描写 写 如:节日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
居室陈设等
二、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四下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 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 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 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
土壤类型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和 产量,不同土壤类型适应不同类
型的农作物种植。
植被与生态平衡
植被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 用,如森林、草地等植被能够保 持水土、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
样性。
土壤和植被污染
土壤和植被也受到人类活动的污 染影响,如工业废弃物排放、农 药使用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
理和保护。
感谢您的观看
水文特点
水资源丰富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水资源丰富, 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 等。
水文循环活跃
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 水、径流等环节,对自然 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重要 影响。
水质保护重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 水质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 要,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 污染。
土壤和植被特点
土壤类型多样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一节自 然环境
目录
• 自然环境概述 • 地球的地形地貌 • 自然环境的特征 •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01
自然环境概述
自然环境的定义
01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未经人为改 造的自然空间,包括大气、水、 土壤、生物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
02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 件。
THANKS
详细描述
平原的形成通常与河流沉积、冰川侵蚀或海平面升降有关。 平原地区通常适合农业和城市化发展,是人类重要的居住和 经济活动区域。
高原
总结词
高原是地球表面较高、相对平坦的地区,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和较高的海拔。
详细描述
高原的形成与地壳隆起、侵蚀作用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高原地区通常 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如草原、荒漠和冻土等。
水资源利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冰原气候
冰原带
苔原气候
高纬度地域
苔原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66°34 N
中纬度地域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温 阔叶林带 带
草温 带 原荒 漠 亚热带常 带 带
绿硬叶林 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23°26 N
低纬度地域
热带雨林气候 0
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3) 分布规律
水平差别
①从赤道到两极旳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A成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旳成果。 B变化规律: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C形成基础:热量。
②沿海向内陆旳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A成因:因为海陆位置旳不同,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 旳差别性造成旳。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东西更替, 海陆分布 南北延伸(中
纬度明显)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 顶更替
图示
你发觉高大山地旳景观特点吗?
4、山地旳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旳变化规律
相同于从赤道向两极旳变化规律。
温降 度水 越越 来来 越越 低少
山顶
垂 直 分
自 然
布带

山麓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水热差别为基础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撒哈拉沙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景观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活动3: 长江主要支流示意图
湘江 岷江
重庆 宜宾
上海
宜昌
武汉 湖口
洞庭湖
鄱阳湖
第34页
支流: A—G 都市: 1—8
A B C2 1E
D
5
7 6
34 FG
8
4.城陵矶
第35页
活动4: 指图说出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地 形区名称 .
青 藏高 原
四川盆地
第36页
水能宝库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
昆仑山
横断山
第8页
阶梯名称
海拔 主要地形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分界线 西起 昆仑山脉, 向东至 祁连 山脉, 向东南到横断 山脉东部边沿
1000—
第二级阶梯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高原、盆地 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分界线 从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气候类型名称。
E
第19页
四、我国气候特点
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有助于发展各种经营
2.季风气候明显
雨热同期,有助于发展农业
五、我国灾害性天气
寒潮 梅雨
发生时 天气特点 间
• 影响地域 主要危害
• 冬 产生急剧降温、霜 • 长江中下 • 是农作物、牲

冻、大风,有时伴 有雨雪天气
游及以北
畜受不同样程

山脉 东侧或南侧省区
西2 侧或北侧省区
武夷山
太行山
巫山
祁连山
昆仑山
南岭
第26页
A C HG
a b
F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公开课-PPT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公开课-PPT

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热带草原 暖流的增温增湿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 温带草原带(中)
使这里成为背风坡
温带落叶阔叶林(东)
安第斯山脉阻挡,使西岸 成为信风的背风坡;秘鲁 寒流降温减湿;安第斯山 脉阻挡荒漠向东蔓延。
温带荒漠带
为什么会形成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补充水源
总结: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 中美、澳、巴、马的 热带雨林带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的 温带荒漠带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 荒漠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 叶林带和苔原带
天山、昆仑山山麓绿 洲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热带雨林带
苔原带
66°34N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中纬度地区
温带落叶 温 阔叶林带 带
草温 带 原荒 漠 亚热带常 带 带
绿硬叶林 带
23°26N 热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
热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 候
线高于阴坡。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39张PPT )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39张PPT )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39张PPT )
沙漠中的绿洲
陆地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1、何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不该出现的自然带出现了, 或该出现的自然带没出现。
2、主要影响因素:
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垂直自然带谱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39张PP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陕西省、辽宁省
D. 海南省、台湾省
8. 广东省受台风影响的时间多出现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B )
读图2-4-3,完成9—11题。
9. 下列地区中,受此灾害较严重的是
A. 四川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华北平原
(D)
10. 这种灾害是 A. 寒潮 B. 地震 C. 滑坡 D. 洪涝
精巧点拨
1.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自然环 境发生了异常变化。(2)有受到损害的人员、财产、 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例如,玉树地震、云南干 旱等就属于自然灾害;而人为原因所引发的森林火灾 等则不属于自然灾害。 2. 自然灾害的种类。
3. 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特点
活动
以外的地区
台风
东南沿海
常发生在
5 ~ 1 0 月 , 狂风、特 热带洋面
尤其以7、 大暴雨 的大气涡
8月为多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常见的自然灾害 1. 下列地理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在昆仑山脉的无人区发生了滑坡 B. 天气突然降温,把田地里蔬菜冻死了 C. 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 D. 游客把烟头扔进林区,导致森林火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东省成为我国台风登陆
次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据此完成6—8题。6. 台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B )
①洪涝灾害
②寒潮
③财产损失
④缓解旱情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 除广东省外,下列受台风影响最大的一组省级行政
区域是 A. 云南省、贵州省
(D )
B. 浙江省、江西省
13. 此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为 A.东南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内蒙古等地区 D.西南地区地势陡峻的地区
(D )
2. 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洪涝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
(A)
3. 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至18日天气状况,
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
然灾害是
(A)
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 风力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4. ____地__震____会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 员伤亡等。____滑_坡_____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 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___泥__石_流____ 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 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5.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 _____多_____,分布_____广_____。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 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____时__间____, 往往 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 地区常见____旱__灾____,江淮等地则多发___洪__涝_____灾害。 同一____地__区____,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 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____连__续____发生。 三、防灾减灾 6.自然灾害经常发生,_防__灾__减__灾__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长江流域 洪涝 和珠江流域
夏季
连续性的暴 雨或短时间 的大暴雨
成因 夏季风进 退反常
气温回升
长时期降水 快,蒸发
华北平原 一般在 异常
旺盛,而
干旱
和黄土高原 春季 偏 少 甚 至 无 夏季风还
降水
没有到达,
降水少
续表
除青藏高原、
大范围的
云贵高原、海 秋 末 、 冬 大风、降
寒潮
强冷空气
南岛、台湾岛 季和初春 温
地理八年级上册
配人教版
广东学导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 然 灾 害
学习目标
1. 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定义。 2. 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3.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知道我 国在防灾减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课前预习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 _资__源__破__坏___、__财_产__损__失___、__人__员__伤_亡___等危害,这样 的异常变化叫做__自__然__灾__害__。 2.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气__象____灾害、___地__质____ 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干__旱____、____洪__涝____、 ___台__风_____、____寒__潮____等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 ____地__震____、____滑__坡____和___泥__石__流___等灾害。
(A )
11. 下列不易受这种灾害侵袭的地区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青藏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B )
知识点③:防灾减灾 “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 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2010年8月我国甘肃舟曲遭 受此灾害重创。”据此完成12—13题。 12. 当这种灾害来时,下列哪些措施能有效保护自己? (C ) A.顺着此灾害移动的方向快速逃跑 B.暂时躲在墙角内 C.当灾害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跑到附近空旷的地方
8月17日
晴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A. 干旱 C. 地震
B. 台风 D. 泥石流
4. 图2-4-1为我国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

(D )
A. 泥石流 B. 地面沉降 C. 陨石坠落 D. 滑坡
知识点②: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5. 王林同学绘制了图2-4-2,图中甲、乙、丙、丁四 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C ) A. 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 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 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 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3.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 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___干__旱_____。连续性的暴 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____洪_涝_____。台风 是 一 种 发 源 于 _ _ _ _热_带_ _ _ _ _ 洋 面 的 大 气 涡 旋 , 常 带 来 ___狂__风_____和__特__大__暴__雨__等。寒潮是__强__冷_空__气___迅速 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___大_风______、 ____雨__雪____、____冰__冻____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