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资源数据报告分析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与解决方案
教育资源数据报告分析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与解决方案随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的配置现状存在不均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教育的质量,更是影响着未来的社会发展。
本文将对教育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教育资源现状1.学校位置与师资力量学校的位置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学校与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例如,贫困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师素质不高、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影响着学生的教育水平与未来发展。
2.教育经费的不足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
由于某些地区经济欠发达,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
据统计,全国68%的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导致了学校教材不齐全、实验室设备不足等问题,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质。
3.教育资源不足不足的教育资源也是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重要因素。
一些公立学校的教学设备过于陈旧,缺乏自主创新,导致教育资源的质量不高。
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高校虽然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源,但由于学校规模有限,不足以满足所有学生需求,导致学生就读的质量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道路。
二、教育资源配置解决方案1.改善学校师资力量与招生政策为了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状况,政府应该加大对困难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在学校招生政策上,增加招生计划,优先分配到困难地区学校,支持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工作,从而提高边远地区教育资源质量。
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保证“以人为本”方针,完善学校各项建设,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教育的认可度。
针对贫困地区学校,政府应该采取差别化选项,注重投资“教师”和“教育资源”两个方面,打造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3.建设良好的教育资源平台政府可以通过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步至贫困地区,提高学习者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学生就业率偏低、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缺乏跨学科交叉融合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改革高等教育制度,优化资源分配,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
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展望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问题、对策、教学资源、就业率、学科设置、创新意识、跨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概述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教育体系日益完善,高等教育覆盖率不断提高,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专业设置丰富多样,教学质量逐渐提升。
学校设施不断改善,师资力量逐渐壮大,科研实力逐渐增强,高等教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国际上也逐渐提升,一些大学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学科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现行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2 阐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必要性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改革和对策。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高校拥有过剩的资源,而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却十分匮乏,导致教育质量不均衡。
学生就业率偏低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了人才浪费和社会资源浪费。
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缺乏跨学科交叉融合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瓶颈。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第一章:高校教育资源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国高等教育拥有超过2,000所高校,学生总数达到了400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近200万人。
但是,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仍存在一些问题。
1、地区不平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造成其他地区高校的教育资源匮乏。
2、不同学科之间的分配不均高教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不仅表现为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而且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差异。
政府经费的分配现状下,一些领域的高校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例如工科、理科等领域。
3、师生比例不合理国内高校师生比例普遍严重失衡,不仅导致高校经费周期性高峰困难,而且给教育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大大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据统计,目前中国高校师生比例约为1:20,而国际上高校的标准师生比例为1:10左右。
第二章: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1、深化教育改革,减少地区不平衡高校教育资源应该均衡的进入全国各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对于一些人口过多或者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该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先进的高校和大学城。
2、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政府应该加强对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化配置,保证不同学科都能够得到平等的资源。
例如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也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投入。
3、提高师生比例在提高师生比例方面,应该改进学校管理体制,增强高校教师的教育水平,减少高校庞大的行政机构,并采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改变教学形式,无形中增加教师的课程管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能够增加师生比例,使得高校的资源使用效率更高,提高育人质量。
4、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中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应该从学科教育到人才培养全方位发力。
加强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这样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压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进而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第三章:结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和学院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升了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素质。
二、质量与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尽管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但质量和资源的分配并不平衡。
一些顶尖大学和学院享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条件,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设施,而一些地处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则面临着资源匮乏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的脱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内容仍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应用需求相脱离。
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四、科研水平与科技创新的不足随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应承担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任务。
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成果不够丰富。
这既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也与科研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和灵活相关。
五、人文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平衡问题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其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然而,目前一些高校的教育偏重于传授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社会实践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容易造成单一能力的外向型人才。
解决方案: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每所高校的基本教育条件。
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二、加强实践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应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开设更多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持续上升
教育经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收入与支出的总和。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到教育领域的经费持续上升。
(二)高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为满足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国家相继实施了多项措施鼓励教师进修、加强师资培训、奖励教师创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存在使用不合理及浪费严重的现象。随着高校专任教师和行政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经费被用于人员经费,直接用于教学科研活动的经费不断减少,甚至出现高等教育事业费被占用的现象。
2.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高校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由于结构不合理、管理方式落后,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管理僵化,教职工和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使用,浪费严重。
3.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
高校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设轻使用的不合理结构。例如有些高校图书馆外表华丽,但藏书量不够,图书资料更新率低,师生阅览限制条件过多,不能满足师生查阅需求,造成了高等教育物力资源隐性短缺,不利于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1.高等教育经费使用不合理
三、优化对策
(一)加大投入高等教育资源总量
1.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力度
由于现阶段我国多元化筹集高等教育经费的机制尚未形成,从其它渠道获取高等教育经费仍然比较困难,因此应该明确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拨款力度,进一步增加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总额,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
如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如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增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愈发凸显出来。
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旨在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加强高校间的协作和合作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同高校之间建立起合作共享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联盟或者联合办学等形式,将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和专业水平。
另一方面,高校之间可以加强人才培养计划的协作,避免培养出过剩或者缺乏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使资源得以更合理地配置。
二、优化专业设置和招生政策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专业设置和招生政策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可以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减少过多重复的专业,将资源集中用于培养那些真正具有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其次,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政策,增加对不同优先级学生的录取名额,如对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给予一定的倾斜,以提高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加强高等教育的地域均衡发展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应该过于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而应该实现地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错配的情况。
因此,应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资源补贴,吸引更多的学生去这些地区就读,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
四、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高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才能更好地吸引和满足学生的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错配。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大对教学设施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积极引进优质教材和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总结起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合作。
通过加强高校间的协作和合作、优化专业设置和招生政策、加强地域均衡发展以及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分析报告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分析报告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城乡教育差距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城市学校拥有更多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教育经费,而农村地区则面临师资不足、设施简陋和经费短缺的问题。
因此,学生在城市和农村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存在差距。
2. 高校分布不均高校分布不均也是教育资源不均的体现。
一些省会城市和大城市拥有众多高等学府,而一些地级市和农村地区则缺乏高等学府的覆盖。
这导致了高中学生选择高校时的不公平竞争,以及地区之间人才流动不平衡的问题。
3. 培养贫困地区人才的困境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匮乏。
缺乏良好的学校、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使得贫困地区的学生难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这不仅阻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4. 家庭经济条件不均教育资源不均还与家庭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富裕家庭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例如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辅导班和课外活动。
然而,贫困家庭无法承担这样的费用,使他们的孩子无法享受相同的教育待遇。
5. 解决方案1: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
增加经费用于改善学校设施、提升师资水平和购置教学设备,以确保农村地区的学生能够享有优质的教育。
同时,通过财政补助和奖励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提升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6. 解决方案2:建设多元化高等院校政府应该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建设多个高等院校,以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
同时,加强高校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人才流动,减少城市高校的集中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
7. 解决方案3:优化贫困地区教育政策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政府可以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
例如,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助力度,提供教育补贴、奖学金和低息贷款等,帮助贫困家庭承担教育费用。
同时,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提供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日益突显。
这种不均衡的现象给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1. 区域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不同,因此,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也存在区域差异。
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和优质师资力量,这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集中。
2. 资金投入不均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设施建设、师资培养、科研项目等。
由于各地经济能力和财政实力不同,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也存在差异,一些贫困地区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无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学生人数不平衡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普遍招生人数过多,而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很难进入高等教育的殿堂。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招生规模过小,难以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二、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对策与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要调节者,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支持。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2. 推行优惠政策为了支持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推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吸引更多的贫困地区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3. 加强高校间的合作高校间应该加强合作,开展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等手段,将高等教育资源传递到每个角落。
同时,应该加强高校间的师资培养和交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4. 提高高校规模和水平通过扩大高校规模和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可以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
政府应该鼓励优质高校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校或者合作办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三、结语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分析与解决 (3)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分析与解决引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不均的问题,这给教育公平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分析造成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构建更加公平与平等的教育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一、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1.1 高校间资源配置不均当前,中国高校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资源差距。
我国一流大学普遍集中在部分重点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其他地区的高校则面临着较少甚至是缺乏优质资源的困境。
这种不均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首先,历史遗留问题是造成高校间资源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种种原因,优质教育资源首先集中在少数城市和学府之中,这种集中效应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
其次,在政策导向上存在不均。
政府对于一流高校的扶持力度较大,这导致了这些高校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师资和研究资源。
而一些地区性的普通高校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扶持,往往难以在资源争夺中占据优势。
最后,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
一流高校所在的城市经济相对发达,捐赠基金等非财政性投入较多。
而其他城市由于经济实力有限,教育资源配置相对薄弱。
1.2 社会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不匹配另一个影响高校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因素是社会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但是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并未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人员培养方案,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低下和专业结构问题。
首先,传统观念束缚了选专业过程。
部分家长和学生总是偏向于选择一些热门专业或者工科类专业,而相对冷门或者艺术、人文类专业则被忽视。
这使得部分高校在投入资源时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导致一些热门专业的师资力量过剩,而其他专业则资源匮乏。
其次,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的高等教育注重学术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欠缺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很难满足社会对实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需求。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一、概述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效率与公平性成为了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现状、问题及其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界定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明确了资源配置的主体、客体、目标及原则。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特点,指出了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利用效率低下、地区差异显著等。
本文深入探讨了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需求、教育资源供给、高等教育机构自身条件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和结果。
本文提出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建议。
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
这些策略旨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全球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高等教育在全球教育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为教育体系的顶端环节,高等教育不仅承载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推动科研创新的重要使命,还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更成为国家间人才竞争、科技竞争和文化竞争的关键领域。
高等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高等教育,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为深入和专业的知识,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等关键素质。
这些能力和素质对于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至关重要,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跳板。
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分析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一、资源配置的现状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资源不均衡的分布,导致一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严重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二、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能够拥有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可能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
2. 政策导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导向也会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
一些政府可能更加关注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而忽视了农村地区的需求。
3. 人口分布: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与人口分布有关。
人口较多的地区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来满足需求。
三、资源配置的挑战1. 公平性问题:不均衡的资源配置导致一些学生无法获得公平和优质的教育机会。
这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2. 教育质量问题:资源过剩的地区可能出现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则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高等教育水平整体下降。
3.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些优秀的学生可能被迫选择离家远的地区接受教育,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
四、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1. 增加投入:政府应当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适度配置。
同时,要加大对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资源差距。
2. 深化教育改革: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加强合作与交流: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
4. 关注人才培养和需求:资源配置应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和就业形势,合理配置不同专业和学科的教育资源。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在东西部地区之间、高等院校之间、高等院校内部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
针对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浪费严重的现状,我国应采用促进社会投资教育、培养优质教师资源、教育资源共享、资源配置市场化等方法,从而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总量,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对策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多年来,我国年度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师资力量、固定资产和财政性教育经费等方面都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开拓和利用,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受教育人口众多、教育体系和制度不完善,使得我国多年来陷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恶性循环困境之中,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配置总体看来存在投入不足和浪费严重的重大问题。
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早,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也较早地过渡到了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范畴。
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欧美国家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逐渐向完全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发展,而这一阶段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偏重于以下几点:注重经济发展并与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为主导的无政府干预的教育研究;从质量管理角度分析高校投入和收益研究,等等。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所带来的新经济时代来临,各个国家都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当成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才竞争、积极投入到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开拓、整合成为新时代新的研究课题。
欧美各国对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引入和保障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积极,值得发展中国家去借鉴学习。
当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困境和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当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困境和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一些主要困境,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
1. 加强政策制定和监管,确保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合理。
2. 加大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3. 加强教育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4. 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5. 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的智能化和科技化水平,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和高效。
通过以上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优质的教育资源。
- 1 -。
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与运营
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与运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资源配置与运营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
本文将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资源配置与运营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经费投入等。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以下问题:1.师资力量不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较低。
2.教学设施不完善: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影响了教学质量。
3.经费投入不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相对较低,导致教育资源不足,影响人才培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营运营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实施过程,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运营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教学模式单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不足,不能满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2.管理体制僵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过于强调行政化,缺乏灵活性,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3.校企合作不深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企业参与度较低,不能有效推动人才培养。
三、对策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运营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高等职业教育,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2.改善教学设施: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3.提高经费投入:建议政府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教育资源充足。
4.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激发学校内部活力。
6.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策,有助于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运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
大城市以及发达地区的学校设施、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师资匮乏、教育设施落后等问题。
这导致了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着过重的学业负担问题。
为了追求高考成绩,很多学生需要背诵大量书籍和刷题,导致他们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
同时,由于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也加剧了学业压力。
3.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教师队伍中,一线优秀教师稀缺,而中青年教师数量较多。
这种结构导致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即将退休之际,他们的经验和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充分传承。
4. 教育与就业之间脱节我国教育与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与工作需求不符合,这导致了就业压力和社会浪费。
二、对策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这些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条件。
同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改变评价体系等方式,降低学生课外培训的依赖性。
建立起以培养全面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此外,鼓励经验丰富的老师参与培训工作,将他们的经验传递给年轻教师,推动教育理念的传承和创新。
4. 教育与就业衔接加强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对接,建立起完善的就业导向型教育体系。
通过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总结:当前我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均衡分配教育资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不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以及教育与就业之间脱节等。
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包括:
1. 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导致
学生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2. 学科设置不合理:一些学科的设置与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不符,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3.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高校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
4. 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供需失衡现象明显,导致一些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对策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2. 优化学科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调整学科设置,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3. 提升教学质量:加强高校教师培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注
重教学质量监控,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4. 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我们有望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和就业形势,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1 学术资源不平衡高校学术资源包括师资力量、科研设备和实验室等。
然而,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学术资源分布不均,影响到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发展。
1.2 财政投入不足高等教育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但一些地区高校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的匮乏。
这使得学校难以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3 专业设置单一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这导致一些优秀学生无法得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也限制了他们未来就业的选择。
二、对策提出2.1 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交流高校之间应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可以建立多校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利用科研设备和实验室。
同时,学术交流活动应加大力度,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2.2 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每所高校都能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
此外,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吸引社会各界投资高等教育事业。
2.3 推动专业多样化高校应改革专业设置机制,开设更多丰富多样的专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同时,高校也应开展专业调研,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就业岗位选择。
2.4 强化师资建设高校应加大招聘优秀的教师,提升师资力量。
同时,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2.5 提高高校管理水平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对高校教育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应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教育资源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和利用。
结语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但通过合作交流、财政投入增加、专业多样化、师资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等对策,我们可以逐步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现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球” 效应 , 激 着 许 多 高 校 不 顾 自身 办 学 条 件 刺
和无形 资源 两种 。有 形 资 源包 括 教 育 设施 、 教 育设 备 、 师资数 量 、 土地资 源 、 建筑 物等 硬件 , 是 教 育 活动 赖 以生 存 的物 质基 础 ; 形 资 源包 括 无 教育管 理能 力、 科学 技 术 知识 、 师资 水 平 、 校 学 声 誉等 软件 , 是一种 看不 见的智 力或人 力资 源 , 它相对 于有形 资源 来说 , 值是不 可度 量 的 , 价 但
使 高等教 育 的资源 配置在透 明性 和公 平性方 面 较 过去 的“ 数 加 发 展 ”的拨 款 方 式 有 了较 大 基 进 步 。但 “ 综合 定 额 ” 一 种 以 学 生 数 为 单 一 是 参 数 的拨 款 方式 , 能 全 面反 映 高校 的培养 成 未 本 , 没有 考 虑 学校 教 育质 量 的 高低 和 办学 效 也
作 者 简 介 :张 廷 朝 ( 9 6 18 一
深入开 展 , 约 了高等教 育事业 的发 展 。 制
1 教 育 资 源 的 配置 方 式没 有 很 好 地 体 现 . 公 平与效 益兼顾 、 以效益 为主的原 则
当前 我 国 实 行 的是 “ 合 定 额 加 专 项 补 综 助” 的高等 教育 经 费分 配方 式 。它 是根 据 生 均
) 男 , 南 南 阳 人 ,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 教 育经 济 与 管 理 。Ema : ag ogun0 5 16 cr , 河 硕 研 - i z ndnya2 0 @ 2 .o lh n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许多高校在科研、教学和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以下是我国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1.1 地区差异明显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科研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则相对薄弱。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利于全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1.2 学校间资源不平衡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配置也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顶尖高校拥有大量资源和经费,而普通高校则在争取资源和发展机会方面处于劣势。
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2. 教学质量亟待提升2.1 应试教育痕迹明显我国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2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部分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包括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一些教师科研任务繁重,难以兼顾教学工作,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此外,师资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研究创新能力有待加强3.1 科研资源集中目前,我国的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通高校在科研经费和资源方面相对不足,导致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差距扩大。
这种局面不利于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
3.2 创新文化缺乏部分高校在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上仍然存在较为传统和保守的观念,过于强调论文数量和科研成果的短期效应,忽视了科研的长期性和创新性。
这种文化氛围不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4. 学生就业压力大4.1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分析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分析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趋势。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国家正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力争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在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
一、高等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1、教师人数不足教师人数不足是高校常见的教学资源配置问题之一。
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学生数量增加,高校需要的教师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很多高校还是人手不足。
这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并且教师分配不均,有的科目的教师可能仅有一两名,影响了教学的深入和细致。
2、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但是有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
有的学校没有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的架构和体系,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串联;有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则过于繁琐,学生需要修读的基础课程数过多,导致学生时间不够,难以集中精力深入学习某些专业课程。
3、教学设施落后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施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运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室设施不完善、图书馆藏书不足以及教室设施电器老旧等。
这些都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
二、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资源配置问题的方案1、针对教师人数不足在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中,教师数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加强对于高校教师的引进和培养。
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提高教育经费预算比例,通过公开招聘和特别资助措施等方式,吸引和稳定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针对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但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高校都会以最佳效果让学生顺利而毫无问题地通过考试,必须要让人牵扯到学科领域上去,制订出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来坚决抑制这种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在东西部地区之间、高等院校之间、高等院校内部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
针对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浪费严重的现状,我国应采用促进社会投资教育、培养优质教师资源、教育资源共享、资源配置市场化等方法,从而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总量,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40—0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33—03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多年来,我国年度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师资力量、固定资产和财政性教育经费等方面都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开拓和利用,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受教育人口众多、教育体系和制度不完善,使得我国多年来陷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恶性循环困境之中,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配置总体看来存在投入不足和浪费严重的重大问题。
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早,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也较早地过渡到了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范畴。
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欧美国家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逐渐向完全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发展,而这一阶段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偏重于以下几点:注重经济发展并与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为主导的无政府干预的教育研究;从质量管理角度分析高校投入和收益研究,等等。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所带来的新经济时代来临,各个国家都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当成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才竞争、积极投入到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开拓、整合成为新时代新的研究课题。
欧美各国对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引入和保障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积极,值得发展中国家去借鉴学习。
但高等教育资源不同于一般性的资源,其内涵多、非物质性强,各国学术界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规范的理论和成熟的研究模型。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即将高等教育资源按照一定的原则在各地区之间、各高等院校之间、社会各个阶层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最终达到资源使用方得到必需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1 教育经费投入较少。
据联合国统计,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到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0%,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4.6%。
相比之下,美国的这一比重在各年都超过了5%,我国的邻国印度、韩国等国家的比重也皆高于中国。
这反映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仍然不够。
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为563.8亿元,占当年gdp的0.5%,占当年财政性支出总额的3.5%。
到了2008年,高等教育经费为2062.5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6%,占当年财政性支出总额的3.3%。
这种低水平的投入根本无法满足快速扩张的高等教育事业的需求,每年每所高校为了得到总量不足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惜动用各种手段进行竞争,由此所造成的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更加剧了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资源的短缺。
2 教师资源的短缺。
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还表现在教师资源的短缺上。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的激增导致教师数量的相对短缺。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高等院校生师比为17.3:1。
在部分院校,尤其设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学校,经常出现一个导师带20名甚至更多的学生的现象。
由于教师资源不足,并且有一部分教师事实上从事正常教学外的行政、科研、办班、创收等活动,以至于有些高校生师比达到30:1以上。
有些课程,通常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
我国高等院校职工所占教师比例也较大,职工人数大大超过专任教师人数,2009年我国高等院校教职工人数为2111451人,专任教师人数为1295248人,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为1:0.6,而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平均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为1:1。
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世界高等教育师资配置一般水平存在不小差距,在资源总量上严重短缺。
3 高等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是指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各种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或没有实现资源使用应达到的效果。
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成本效益比没有达到社会一般资源的使用水平,机会成本太大。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高校合并,盲目扩招,随意兴建,造成资源浪费。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的建筑规模和招生规模开始大幅度增加,扩招由此开始。
而实际上,有些高等院校并不具备扩招的条件,但为了能够从国家那里获取国家财政拨款的“综合定额”款项,不从实际需要考虑,一味地追求大、多、快,没有规划地增建院系、开设新专业,结果造成专业设置重复、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难以实现等后果,使得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
相应的,各高校兴建的“新校区”“大学城”,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等情况。
有的学校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上一味追求高标准,利用国家对教育用地的优惠政策大量圈地,给学校带来了沉重包袱,导致教育资源浪费。
第二,高等院校物质资源闲置浪费严重。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设备、实验室和资料室等使用率不足60%。
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对高等院校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等院校闲置存放的资产和低效无效使用的资产约占高校总资产的15%以上。
国家教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约有20%以上处于闲置存放状态,而一些价格不菲的大型科研装备使用率最高不过15%。
另根据北京市中关村地区部分高等院校5万元以上的3 690种大型仪器使用效率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昂贵的机器设备每年开机率大多不到400小时,没有使用的占40%以上。
高等教育资源在总量上的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又大量浪费、闲置,致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这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根源性因素,也对合理使用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
4 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与此对应的是,不同区域在一些教育资源的分布上也呈现出差距来。
2009年我国位于东部地区的高等院校数量接近全国总数的50%,而且东部地区无论是在招生人数还是在拥有的教职工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所占有和使用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超过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一半以上。
所以,无论是从学校数量、招生规模和教师资源上来看,还是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配置来看,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配置都不均衡。
5 高等院校教育投资不均衡。
我国西部各省区的高等院校无论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还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国东部各省市地区所拥有的985高校、211高校和国家重点学科都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而在西部地区,除几所教育部重点支持的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其他可以供选择的高等院校。
而且不同的高等院校对于学科建设、科研鼓励、教学活动等支持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说来,东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在教育投资方面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
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各省区财政收入状况较差,财力有限造成的。
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逐渐聚集,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
但过量的教育投资使东部地区在发展高等教育中缺乏竞争意识,获得的教育资源往往没有被合理利用,其投入量增加带来的边际成本超出边际收益,处于经营的亏损点下,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存着严重的不均衡,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
东部地区、重点院校和大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多、质量优,还可以利用本身拥有的资源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中西部地区、普通院校和农村地区却因为资源分布或政策导向的先天性劣势,长期得不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发展愈发缺乏必要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发展会越来越慢,和先进地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多者更多,弱者愈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出现了“马太效应”,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存在“马太效应”。
这些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配置不足、浪费且失衡的现象,我们应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为消除、改变这些现象而努力。
二、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探析当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纠结在一起,更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显现出许多不合理的问题。
1 经济总量相对不足,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偏少。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建设期,各项事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就相对偏少了。
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0437.5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3.68%,占gdp的比重为3.1%。
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062,4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61%。
这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的平均比重0.99%,也低于世界上发展国家的平均比重0.74%,与世界平均水平0.82%也存在差距。
2 经济发展差距增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在这种管理体制的安排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分别由中央和地方省级政府进行管理。
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付上,也分别由中央政府和地方省级政府按一定比例承担。
在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模式下,地方性的高等院校的事业经费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支付。
这种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分担模式,使地方政府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拨款体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总量出现地区差异,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并在区域间配置不平衡将长期存在。
3 传统资源配置的偏向制约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在我国,传统资源配置的偏向制约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致使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在生源、师资和财政性教育经费等方面的配置开始使用的是“基础发展”模式。
根据学校现有的规模以及日常经费使用的需要,由中央财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对于该学校所支出的经费核定一个大概的基本数据。
在这一年度,中央财政部门对于该学校的财政性经费拨款是由上一年度的经费基数加上本年度各项发展所需经费综合所得出的。
在这种以政府主导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中,高等院校所有的发展经费皆由中央财政部门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