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合集下载

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抗战功劳谁更大

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抗战功劳谁更大

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抗战功劳谁更大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下辖三个师:115师,120师,129师。

115师:师长:林彪(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

副师长:聂荣臻(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少将军衔)。

政治委员:罗荣桓。

120师:师长:贺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

副师长:肖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

政委:关向应。

129师:师长:刘伯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

副师长:徐向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少将军衔)。

政委:张浩,后期邓小平。

三个主力师为抗战浴血奋战,功勋卓著,但是,三个主力师相比较,115师功劳最大,129师次之,120师第三。

为什么呢?理由有三:第一,从开辟的根据地影响看,115师开辟两大著名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山东根据地,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和军队人数,是最大最多的。

129师开辟晋东南根据地,小于115师大于120师。

120师开辟冀中根据地,是最小的。

第二,从歼敌数量看,晋察冀根据地歼敌最多(日军十万,伪军三十万),山东根据地第二(日军八万,伪军六万),晋东南根据地第三(日军七万,伪军十一万),冀中根据地第四(日军五万,伪军十万)。

从打的有名战役的规模看,115师:平型关,黄土岭等。

129师:神头岭,阳明堡等。

120师:白洋淀等。

也是115师第一,129师第二,120师第三。

第三,从培养起来的著名将领数量看,115师最多,129师次之,120师第三。

115师的著名将领有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肖华、徐海东、黄克诚、邓华、陈光、韩先楚、杨成武、李天佑、梁兴初;129师的著名将领有刘伯承、徐向前、李达、宋任穷、许世友、陈锡联、陈赓、陈再道;120师的著名将领有贺龙、肖克、张宗逊、王震、王尚荣、宋时轮。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哲政治部主任张平化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哲政治部主任张平化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

八路军编制序列

八路军编制序列

八路军编制‎序列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其为八路军‎在最初时期‎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

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

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

1937年‎8月,八路军共下‎属:115师、120师、129师、后方总留守‎处约5.1万人。

其中119‎师1.5万,120师1‎.4万,129师1‎.3万,余部与三个‎师的后勤辎‎重队一起改‎编为留守兵‎团(约9000‎人)至1938‎年12月,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陕甘宁留守‎兵团。

总兵力为1‎56700‎人。

至1940‎年,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120师兼‎西北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兼第2纵队‎、晋察冀军区‎兼第3纵队‎、第4纵队、第5纵队、陕甘宁留守‎兵团、抗日军政大‎学等。

总兵力为4‎00,000人。

至1942‎年秋,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军区、120师兼‎晋绥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军政大‎学等。

总兵力为3‎40,000人至1945‎年夏,其下属已经‎包括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八路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2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3游击支‎队、河南军区、抗日军政大‎学等。

总兵力为1‎,028,893人。

1937年‎1938年‎1940年‎1942年‎1945年‎夏2 总部3 115师3.1 司令部3.2 政训处3.3 343旅3.4 344旅3.5 师直属部队‎4 120师4.1 司令部4.2 政训处4.3 358旅4.4 359旅4.5 师直属部队‎5 129师5.1 司令部2 总部3 第115师‎3.1 344旅3.2 东进抗日挺‎进纵队3.3 师属其他部‎队4 山东纵队4.1 直属部队4.2 第二支队4.3 第三支队4.4 第四支队4.5 第五支队4.6 第六支队4.7 鲁东游击指‎挥部(7、8支队)4.8 第十二支队‎4.9 陇海南进支‎队5 第120师‎2 总部3 第115师‎3.1 教导第一旅‎3.2 教导第二旅‎3.3 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3.4 教导第四旅‎兼湖西军区‎3.5 教导第五旅‎3.6 教导第六旅‎兼冀鲁边军‎区3.7 鲁南军区4 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4.1 第一旅4.2 第二旅4.3 第三旅2 总部2.1 司令部2.2 野战政治部‎2.3 其他部门3 第115师‎3.1 教导第一旅‎3.2 教导第二旅‎3.3 教导第三旅‎3.4 教导第四旅‎兼湖西军区‎3.5 教导第六旅‎兼冀鲁边军‎区3.6 教导第7旅‎3.7 鲁南军区4 山东军区4.1 鲁中军区4.2 清河军区2 总部2.1 司令部2.2 抗日军政大‎学3 山东军区3.1 第一师3.2 第二师3.3 第三师3.4 第四师3.5 第五师3.6 第六师3.7 第七师3.8 第八师3.9 鲁中军区3.10 鲁南军区3.11 滨海军区3.12 胶东军区3.13 渤海军区5.1.1 385旅5.1.2 386旅6 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5.1 师部5.1.1 司令部5.1.2 政治处5.1.3 直属部队5.2 358旅5.3 359旅6 第129师‎6.1 师部6.1.1 司令部6.1.2 政治部6.2 直属部队6.3 第385旅‎6.4 第386旅‎6.5 第344旅‎6.6 青年抗日纵‎队(独立旅)6.7 晋冀豫军区‎6.8 晋豫边支队‎6.9 东进纵队与‎冀南军区6.10 八路军第五‎支队7 晋察冀军区‎7.1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7.2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7.3 第3军分区‎兼第4支队‎7.4 第4军分区‎兼第5支队‎7.5 独立第1旅‎7.6 晋察冀游击‎军(河北游击军‎)7.7 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7.8 八路军第四‎纵队8 陕甘宁留守‎兵团8.1 第385旅‎8.2 保安司令部‎8.3 绥德警备司‎令部8.4 直属部队4.4 第五旅4.5 第一支队4.6 第四支队4.7 第五支队4.8 第三军区5 120师兼‎西北军区5.1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5.2 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5.3 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5.4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5.5 第120师‎骑兵支队6 第129师‎6.1 太行军区(由129师‎直接兼)6.2 第386旅‎兼太岳军区‎6.3 冀南军区6.4 第385旅‎6.5 新编第一旅‎6.6 新编第四旅‎6.7 新编第十旅‎6.8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6.9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6.10 山西新军政‎卫队第21‎2旅7 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7.1 华北抗日民‎军第1旅7.2 新编第2旅‎7.3 新编第3旅‎7.4 第344旅‎7.5 南进支队8 晋察冀军区‎8.1 第一军分区‎8.2 第二军分区‎8.3 第三军分区‎4.3 胶东军区4.4 第五旅5 120师兼‎西北军区(晋绥军区)5.1 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5.2 第359旅‎5.3 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5.4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5.5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5.6 第5军分区‎6 第129师‎暨晋冀鲁豫‎边区6.1 第385旅‎6.2 新编第一旅‎6.3 太行军区(由129师‎部兼)6.3.1 第1军分区‎6.3.2 第2军分区‎6.3.3 第3军分区‎6.3.4 第4军分区‎6.3.5 第5军分区‎6.3.6 第6军分区‎6.4 第386旅‎兼太岳军区‎6.4.1 决死第1旅‎6.4.2 第386旅‎6.4.3 军分区6.4.4 豫晋联防区‎6.5 冀南军区6.5.1 新4旅6.5.2 新7旅6.5.3 新8旅6.5.4 军分区7 冀鲁豫军区‎7.1 教导第3旅‎7.2 教导第7旅‎7.3 南下支队7.4 军分区8 晋察冀军区‎3.14 军区警备旅‎3.15 军区独立旅‎4 晋绥军区4.1 吕梁军区4.2 雁门军区4.3 绥蒙军区4.4 晋绥野战军‎4.4.1 第358旅‎4.4.2 独立第1旅‎4.4.3 独立第2旅‎4.4.4 独立第3旅‎4.4.5 独立第4旅‎5 晋冀鲁豫军‎区5.1 冀鲁豫军区‎5.1.1 第1军分区‎5.1.2 第2军分区‎5.1.3 第3军分区‎(原第11军‎分区)5.1.4 第4军分区‎(原第9军分‎区)5.1.5 第5军分区‎(原第10军‎分区)5.1.6 第6军分区‎(原第12军‎分区)5.1.7 第22军分‎区5.2 冀南军区5.2.1 独立第4旅‎5.2.2 第7军分区‎5.2.3 第8军分区‎5.2.4 第9军分区‎5.2.5 第10军分‎区5.2.6 第11军分‎区5.3 太行军区5.3.1 第12军分‎区5.3.2 第13军分‎区5.3.3 第14军分‎区5.3.4 第15军分‎区5.3.5 第16军分‎区5.3.6 第17军分‎区5.4 太岳军区5.4.1 第18军分‎区5.4.2 第19军分‎区5.4.3 第20军分‎区8.4 第四军分区‎8.5 第五军分区‎8.6 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8.7 第六军分区‎8.8 第七军分区‎8.9 第八军分区‎8.10 第九军分区‎8.11 第十军分区‎8.12 冀热察挺进‎军9 第四纵队10 第五纵队10.1 第一支队10.2 第二支队10.3 第三支队11 后方留守兵‎团11.1 保安司令部‎11.2 第385旅‎兼陇东军分‎区11.3 第359旅‎兼绥德警备‎司令部11.4 警备第1旅‎兼关中警备‎司令部8.1 第一军分区‎8.2 第二军分区‎8.3 第三军分区‎8.4 第四军分区‎8.5 第十一军分‎区8.6 第十二军分‎区8.7 第十三军分‎区8.8 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8.8.1 第六军分区‎8.8.2 第七军分区‎8.8.3 第八军分区‎8.8.4 第九军分区‎8.8.5 第十军分区‎8.8.6 警备旅8.8.7 第6支队8.8.8 第8支队8.8.9 第10支队‎9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9.1 警备第1旅‎9.2 警备第3旅‎9.3 第385旅‎5.4.4 第21军分‎区5.4.5 独立旅5.5 第1纵队5.5.1 第1旅5.5.2 第2旅5.6 第2纵队5.6.1 第4旅5.6.2 第5旅5.6.3 第6旅5.7 第3纵队5.7.1 第7旅5.7.2 第8旅5.7.3 第9旅5.8 第4纵队5.8.1 第10旅5.8.2 第11旅5.8.3 第12旅5.8.4 第23旅5.9 第6纵队5.9.1 第16旅5.9.2 第17旅5.9.3 第18旅6 晋察冀军区‎6.1 冀察军区6.1.1 第一军分区‎6.1.2 第十一军分‎区6.1.3 第十二军分‎区6.1.4 第十三军分‎区6.1.5 第十九军分‎区6.2 冀晋军区6.2.1 第二军分区‎6.2.2 第三军分区‎6.2.3 第四军分区‎6.2.4 第五军分区‎6.3 冀中军区6.3.1 第六军分区‎6.3.2 第七军分区‎6.3.3 第八军分区‎6.3.4 第九军分区‎6.3.5 第十军分区‎6.4 冀热辽军区‎6.4.1 第十四军分‎区6.4.2 第十五军分‎区。

八路军军史解说词

八路军军史解说词

八路军军史解说词您想了解八路军发展历史吗,爱师范文收集整理八路军军史解说词,供您参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除将原来在西安的红军西北办事处改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外,又相继在南京、上海、太原(后在临汾、秋林)、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武汉、重庆、长沙、衡阳、广州、香港、桂林、洛阳以及豫北林县等地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或通讯处,在贵阳设立了交通站。

同时,中共中央在一些重要城市派驻了代表,直接领导该地区八路军办事机构的工作。

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作为八路军总部派出的联络机关,与国民党军事当局保持着必要的联系,负责洽领军饷和筹集军需物资等事宜,同时,充分利用其合法地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统战工作,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海内外各界人士在人员、物资等方面对八路军抗战的援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在陕西省西安市七贤庄一号设立了红军联络处,1937年5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

林伯渠、董必武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

伍云甫、周子健先后任办事处处长。

1946年9月10日该办事处撤消。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 1936年7月,应阎锡山之邀,彭雪枫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到太原对阎锡山进行统战、联络工作。

1937年3月,在太原新满城三十号设办事处。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改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彭雪枫任处长。

中共中央北方局、山西省工委在此秘密办公。

11月初太原失陷前夕,迁至临汾城郊,1938年初撤消。

临汾失陷后,第二战区长官部迁至陕西宜川秋林镇一带。

为继续保持与阎锡山的联络,八路军总部又设立了秋林办事处,王世英、曹言行先后任八路军驻第二战区办事处主任。

秋林办事处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撤消。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1937年9月,国共南京谈判时正式成立,地址在南京市傅厚岗。

初期由中共中央代表博古、八路军驻南京代表叶剑英负责,后为李克农负责。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

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民众一同进行游击战,设立敌後抗日根据地。

并于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敌後战场的主力。

根据资料,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馀人;至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

改名後,除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传统习惯上一律称八路军。

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後,八路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9月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但仍未统一名称。

直至1948年9月,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全军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

至少到1947年,国军仍将对手称为八路军而不是解放军。

[编辑本段]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

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

115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343旅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王麓水、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一营营长刘德元、副营长胡炳云、二营营长曾国华、教导员袁子清、副营长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三营营长梁兴初;四连连长龙宗义、指导员陈德、五连连长曾贤生(后任谭端志)、指导员杨俊生、六连连长周志辉(后任王志华)、七连连长匡斌、八连连长龙书金(后升任副营长)、齐钉根;特务队队长夏德胜;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344旅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赵凌波、田守尧、常玉清、参谋长兰国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参谋长卢绍武;一连指导员:黄薇;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1937年底组建)、参谋长胡继成(37年底组建);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营长一营曾保堂、二营季光顺、三营黄寿发;教导员一营张文松、二营张襄国、三营李水清;副营长一营袁升平、二营肖思明、三营邱蔚;连长李湘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15师补充团团长彭雄、政委符竹庭(37年底组建);115师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二连指导员蔡顺礼(不久任骑兵营教导员);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358旅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政训处主任黄延卿;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云甫;三营营长王祥发;714团团长顿星云、政委彭德大(38年1月组建);359旅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政训处主任袁任远;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理明;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该团转隶留守兵团);新718团团长陈宗尧,政委刘子奇(38年1月组建);719团团长贺庆积,政委陈文彬(38年1月组建);教导团团长彭绍辉(兼)、政委苏启胜;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385旅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该旅旅直转隶留守兵团);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训处主任丁先国;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该团转隶留守兵团);386旅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许世友、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哲政治部主任张平化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军衔服饰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军衔服饰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军衔服饰!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序列一(1938年1月)第一战区(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司令长官程潜第二战区(作战地区山西方面)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作战地区苏浙方面)司令长官顾祝同第四战区(作战地区两广方面)司令长官何应钦第五战区(作战地区津浦线)司令长官李宗仁第八战区(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司令长官蒋中正副朱绍良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陈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军委会直辖兵团第二十军团汤恩伯第二集团军孙连仲第二六集团军徐源泉第八集团军张发奎整训部队及未经调动部队计后方整训部队二十六个步兵师,未经调动部队十四个步兵师,七个步兵旅。

国民革命军序列二(1938年11月)第一战区(辖区豫省及安徽之一部)司令长官卫立煌第二战区(辖区山西及陕西之一部)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辖区苏南皖南浙闽两省)司令长官顾祝同第四战区(辖区两广方面)司令长官张发奎第五战区(辖区皖西鄂北豫南方面)司令长官李宗仁第八战区(辖区甘宁青及绥远方面)司令长官朱绍良第九战区(辖区赣省一部鄂南(长江以南)及湘省)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第十战区(辖区陕西方面)司令长官蒋鼎文鲁苏战区(辖区苏北及山东方面)总司令于学忠冀察战区(辖区冀察文面)总司令鹿钟麟国民革命军序列三(1944年冬)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代)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冀察战区总司令高树勋驻印军总指挥萨尔登副郑洞国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昆明防守司令部司令杜聿明总部直辖部队地方绥靖部队军委会直辖部队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师法当时俄国共产党「以党建校,以校领军」的模式,并参考苏联军事制度後创设。

早期国民革命军内部的将领和军官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设的黄埔军校所加以培养训练,军队亦效忠国民党,为北伐、抗战、国共内战的国民政府军事主力。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组长:李星瑶 组员:刘旭丹、陈昱晖、曾强胜、陈啸珅、燕鹏旭、
胡芷清、陈一阁、李岩、尹亚瑄、陈媛媛、张诗怡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八 路 军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隶属国民革 命军战斗序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 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具体贡献
(1)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 全面抗战开始时,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军 队只有5万多人。反观日军,装备好,机动 力强。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八路军的根 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 八路军采用的是游击战术为主,运动战为 辅的打法,把部队分散成很多小部队,到 个村庄去。八路军的游击战术也让日军相 当头疼和恐惧,日军在华北的各处驻军都 有被八路袭扰偷袭损失的战报或记载。
(3)敌后根据地面对日本封 锁的军民自救。日军从1941年 春开始调整政治和军事的策略,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彻底实行 “三光政策”。为了“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民众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 事业,组织机关、学校、部队 尽可能地实行“生1937年9月25日, 八路军在山西省平型关附近,充分 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 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 伏击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 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 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 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 胜的神话。
(5)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 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 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百团 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 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重击了日 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 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 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结语
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下,抗日战争 最终取得胜利,而其中共产党所建立的 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进行的游击战 和几次大型战役的胜利,对抗日战争的 贡献之大,不容忽视。

读书笔记摘抄八路军怎么写

读书笔记摘抄八路军怎么写

读书笔记摘抄八路军怎么写在阅读有关八路军的书籍时,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以下是一份关于八路军的读书笔记摘抄,它包含了八路军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重要人物以及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等内容。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改编的主力部队之一。

它成立于1937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八路军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历史背景八路军的成立是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

当时,中国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国上下急需团结起来抵抗外敌。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红军与国民党达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协议,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2. 主要战役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战役,其中包括:-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地区成功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重要胜利。

- 百团大战: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百团大战,对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破袭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3. 重要人物八路军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和政治工作者,如:- 朱德: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红军之父”。

- 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作用与影响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军事上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还在政治上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同时,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和群众路线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八路军的历史和贡献,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作用,以及中国人民在抵抗外来侵略中的英勇斗争。

这份读书笔记摘抄仅是对八路军历史的简要概述,更多的细节和故事需要通过深入阅读和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八路军红色教育心得体会(3篇)

八路军红色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重温八路军的光辉历史,接受红色教育,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心灵震撼。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八路军红色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观看历史影像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八路军的光辉历程,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坚定信念,是对党忠诚的最好体现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八路军战士们以坚定的信念,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始终坚守在抗日第一线。

通过参观八路军纪念馆,我深刻体会到了信念的力量。

八路军战士们面对生死抉择时,始终坚定信仰,这种信念来源于对党的忠诚,来源于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他们把个人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学习这种坚定的信念,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艰苦奋斗,是革命胜利的基石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但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

他们以简陋的武器和恶劣的环境为战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在参观八路军驻地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简陋的住所、粗糙的饮食、破旧的衣物,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年代的艰苦。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八路军战士们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的真正含义。

艰苦奋斗是革命胜利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艰苦奋斗为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拼搏。

三、团结协作,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战士们之间的团结协作。

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迎接胜利。

在参观八路军战斗遗址时,我看到了许多战士们并肩作战的场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简介:八路军第一师----115师的序列、战史与传奇

简介:八路军第一师----115师的序列、战史与传奇

简介:八路军第一师----115师的序列、战史与传奇一、概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不但是八路军编制上的第一师,而且也是八路军中最先从陕北出发,强渡黄河,并第一个与日军进行作战的师。

它是名副其实的八路军第一师,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血战疆场。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

总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店是鲁东南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在这里诞生。

为庆祝山东省人民政府成立60周年,对省政府和115师司令部旧址进行了全面修复,新建了省政府成立纪念馆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纪念馆,恢复了省政府成立时设立的七个厅局办公场所。

纪念馆以丰富的资料和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115师的卓著功绩及山东省政府诞生、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让人们以史为鉴,永远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二、沿革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9月11日改称第18集团军。

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设立总指挥部,下辖3个师,每师辖2个旅,每旅辖2个团。

每师定员为1.5万人。

师长:林彪,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武装起义。

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

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取得"平型关大捷"。

副师长:聂荣臻,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区别

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区别

红军是抗日战争以前的武装,抗日战争后国共二次合作将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这就是八路,这支部队是长征的部队,没参加长征的就是新四军,皖南事变后解散,以后又组了一次陈毅为军长,第十八集团军是朱德为军长,彭德怀为前线总指挥!抗日战争结束后又改名解放军是同一支队伍红军是和国民党打得时候叫的后来全民抗战时期我党把军队编入了全国抗战战斗序列为第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在十年内战时期于1928年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在抗战时,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江南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当时我们使用国民党番号)解放战争时期,逐渐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称。

都是党领导的武装,不同时期的称呼从1927到1936年,称为红军1937-1946抗战期间为八路军1946开始称为解放军所以现在的士兵都叫解放军中国工农红军简介简称“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即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工农武装于1928年5月25日后陆续改称。

曾组成第一、二、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

1934年10月后陆续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

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

全国红军发展到最多时达到约30万人。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为什么给红军取名八路军

为什么给红军取名八路军

为什么给红军取名八路军?“八路军”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为什么“第八路”,而不是“第七路”或“第九路”呢?是不是与当时的国军编制有关?或跟当时多少个战区有关?八路军的全称及由来抗战之前国共两党内战,直到西安事变后国共才开始第二次合作。

合作前国民党用青天白日旗,共产党用一颗红星的红旗。

抗战开始后大家认为一个中国不能用两面旗子,于是共产党临时把红星旗收起来。

所以抗战八年中国只有一面旗子,就是青天白日旗。

第二次合作时共产党的红军也不存在了,变成了八路军。

八路军是国民党的番号,有七路军、八路军、九路军、十路军,八路军是其中之一。

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共产党的八路军只是国军的一部分,军饷和弹药都是国民政府发的,朱德是八路军总司令,毛泽东和八路军没有关系。

尽管当时共产党事实上领导了八路军,但表面上不这么说,因为中国抗战只有一个系统,八路军是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手下的一部分,它的全称叫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最高指挥是蒋介石。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北抗战的人民军队。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协议。

8月22日,国民党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严格的说也属于国军。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驻陕甘宁边区的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从9月11日起,按战斗序列又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改称正、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下辖3个师: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全军共4.6万人。

改编后,主力开赴华北前线作战。

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12月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任主任,统一指挥各师留守部队。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国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战斗序列(1937年8月)总指揮部(原红軍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司令部:秘书长舒同参谋处:处长彭雪枫,副处长闫揆要作战科:科长黄鹄显(罗舜初)情报科:科长袁晓轩通备科:科长杨梅生机要科:科长黄友风(孙开楚)副官处:处长唐延杰,副处长余忠良炮兵主任武亭政治处:主任李文楷政治部:宣教部:部长陆定一,副部长黄镇组织部:部长黄克诚(谭甫仁)组织科长王平,干部科长李信,青年科长王宗槐敌工部:部长周桓(蔡乾)保卫部:部长杨奇清地工部:部长傅钟民运部:部长傅钟,副部长唐天际军法处:处长吴溉之总务处:处长年合成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副部长谢今古兵站部:部长叶季壮,副部长周玉成卫生部:部长姬鹏飞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政委张平凯特务团(原红軍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团长韦杰,政委邱创成一营:二营:三营:后方留守处:主任肖劲光参谋处:处长毕占云,副处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第115师(原红1軍团指挥机关)师长:林彪(抗几軍政大学校长、前红1軍团軍团长)副师长:聂荣臻(红1軍团政委)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政训处副主任肖华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李雪三作战科:科长王秉璋情报科:科长苏静侦察科:科长李作鹏(胡云生)机要科:科长刘彬管理科:科长肖鸣政训处:组织部:部长李子芳宣传部:部长肖向荣(周炎一)民运部:部长潘振武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敌工部:部长石新安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谷广善炮兵营: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连指导员蔡顺礼工兵营:营长王耀南辎重营:教导大队:大队长陈士榘(孙毅)后方留守处:主任陈先瑞独立团(原红1軍团1师)团长杨成武(红1軍团1师师长兼政委)参谋长熊伯涛(红1軍团1师参谋长)政训处主任罗元发一营(红1軍团1师1团):营长曾宝堂,副营长袁升平,教导员张文松二营(红1軍团1师13团):营长季光顺,副营长肖思明,教导员张襄国三营红1軍团1师3团):营长黄寿发,副营长邱蔚,教导员李水清笫343旅(原红1軍团)旅长陳光(红1軍团代軍团长)副旅长周建屏(曾任红軍軍长)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上将))第685团(原红1軍团2师)团长黄永胜(上将)(杨德志(上将))副团长邓华(上将)(陈正湘,肖远玖)参谋长彭明治政训处主任邓华(兼)副主任呉法宪一营(原红1軍团2师4团):营长刘德元,副营长胡炳云,教导员李士才,特派员王东保(少将)二营(原红1軍团2师5团):营长曾国华,副营长王麓水(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三营(原红1軍团2师6团):营长梁兴初(中将),副营长周长胜连长:龙宗义,曾贤生,周志辉,匡斌,龙书金,潭端志,王志华,齐丁根,指导员:陈德,杨俊生笫686团(原红1軍团4师、前红3軍团彭德怀部队部队)团长李天佑(红1軍团4师师长、上将)副团长杨勇(红1軍团4师政委、上将)参谋长彭雄政训处主任舒同,(符竹庭)政训处副主任欧阳毅一营(原红1軍团4师10团):营长徐德操(张仁初),副营长戴润生二营(原红1軍团4师11团):营长杨尚儒三营(原红1軍团4师12团):营长杨国夫,副营长刘兴元(中将)笫344旅(原红15軍团)旅长徐海东(红15軍团軍团长、大将)副旅长黄克诚(大将)参谋长陈漫远警卫营:营长何振亚第687团(原15軍团73师)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参谋长韦国清(上将)政训处主任李雪三政训处副主任谭甫仁一营:营长,副营长曹广林二营(原红15軍团78师一部):营长闫东山,副营长贺大增三营:营长张乂乂,副营长齐天初笫688团(原红15軍团75师)团长陈锦秀副团长田守尧参谋长卢绍武政训处主任刘震政训处副主任吴信泉一营:营长刘囯凊,副营长鲍启祥二营(原红15軍团78师一部):营长王德荣,副营长张天云三营:营长耿良太,副营长吴大林连长黄薇第120师(原红2方面軍总指挥部):师长贺龙(红2方面軍总指揮、元帅)副师长肖克(援西軍31軍軍长、上将)参谋长周士第(红2方面軍参谋长、上将)政训处主任关向应政训处副主任甘泗淇(红2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上将)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彭绍辉(红2方面軍6軍参谋长、上将)一科:科长唐建佰二科:科长郭辉勉三科:科长刘忠四科:科长杜文兴五科:科长李树华军法处:处长黄新远政训处:组织部:部长朱明宣传部:部长苏启胜(张平化)民运部:部长罗贵波锄奸部:部长卓雄敌工部:部长何辉(吴西)军法处:处长贲兴运总务处:处长金如柏供给部:部长陈希云,副部长赵熔卫生部:部长刘道生教导团:团长彭绍辉,副团长苏启胜特务营:营长工兵营:营长王兆相,副营长孙超群骑兵营:营长,副营长杨秀山炮兵营:辎重营:笫358旅(原红2方面軍4师师部)旅长卢冬生(红2方面軍4师师长),(张宗逊)副旅长张宗逊(上将),(李井泉)参谋长姚喆第715团(原红2方面軍4师)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参谋长喻楚杰政训处主任黄延卿一营:营长傅传作二营:营长,副营长范保顺三营:营长,副营长唐金龙第716团(红2方面軍6师,解放軍1軍1师3团[后改一团])团长宋时轮(陕北红28軍軍长、上将)(贺炳炎[红二方面軍6师师长、上将])副团长廖汉生(红2方面軍6师政委、中将)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晋南一营:二营(陕北红28軍):营长陈仿仁,副营长王再兴三营:营长王祥发第359旅(红2方面軍6軍軍部)旅长陈伯钧(红2方面軍6軍軍长、上将)副旅长王震(红2方面軍6軍政委、上将)参谋长刘子奇政训处主任袁任远第717团(红2方面軍6軍)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道生政训处副主任刘礼年一营:营长陈外欧二营:营长陈志彬三营:笫718团(红2方面軍32軍)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政训处副主任曹家庆一营:营长徐国贤二营:三营:笫129师(原红軍援西軍指挥机关)师长刘伯承(元帅)副师长徐向前(元帅)参谋长倪志亮(中将)政训处主任张浩政训处副主任宋任穷(上将)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李达(上将)一科:科长文建武,(邓仕俊)二科:科长吴杰,(李茂恩)三科:科长赵义京,(周维)四科:科长刘贤润,(曹振声)五科:科长伍书普机要科:科长刘华清(少将)教育科:科长黄新友后勤科:科长赖勋政训处:组织部:部长王新亭(徐立清)宣传部:部长刘志坚民运部:部长曾传六(秦武山)锄奸部:部长邱积成敌工部:部长项立本军法处:处长丁武选卫生部:部长钱信忠軍需处:处长徐林教导团:团长张贤约特务营:营长甘渭汉工兵营:营长闫红彦骑兵营:营长炮兵营:营长杜平,副营长曹德连辎重营:营长陈国禄后方留守处:主任闫红彦(上将)笫385旅(原红四方面軍4軍)旅长王宏坤(上将)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769团(原红4方面軍10师)团长陈锡联(上将)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政训处主任丁先国政训处副主任张南生一营:营长孔庆德二营:营长郑国仲三营:营长赵崇德笫770团(原红4方面軍12师)团长张才千(少将)副团长胡奇才参谋长袁渊政训处主任肖元礼政训处副主任佘非一营:营长卜万科二营:三营:笫386旅(原红4方面軍31軍)旅长陈赓(大将)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上将)笫771团(原红4方面軍91师)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刘金轩政训处主任黄振棠政训处副主任赵基梅一营:营长徐其梅二营:三营:笫772团(原红4方面軍93师)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中将)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上将)政训处副主任肖永智一营:二营:营长郭国言三营:营长雷绍康中国人民抗日軍政大学(原红軍大学):校长林彪(元帅)教育长罗瑞卿(大将)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副主任胡耀邦训练部部长刘亚楼(上将)校务部部长杨立三(周文龙)校总支书记李志民(上将)笫1大队(军事大队均红軍干部)大队长韩振纪笫2大队(政治大队)大队长苏振华,第3大队(青年字学生大队)大队长刘忠、政治协理员李干辉8路軍共辖3个师6个旅14个作战团42个营168个连。

八路军简介

八路军简介

八路军简介八路军: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以后,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7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发表宣言,决定“取消红军的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8 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称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辖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

8 月 25 日,中央军委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

原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以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

同日,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通电就职,决心“效命疆场,誓驱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 9 月 6 日,八路军总部由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邓小平诸同志率领从陕西三原县云阳东进。

所属各师先后东渡黄河,向华北抗日前线进军。

9 月 11 日,第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仍称八路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简称集总),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

1938 年12 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设立于晋东南。

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陆定一。

1943 年 9 月 8 日,彭德怀离开麻田总部,同刘伯承一起回延安。

10 日,又任命杨立三为前指副参谋长。

10 月 6 日,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于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仍沿用“前方总部”名义。

前方总部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滕代远,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副参谋长杨立三,供给部部长周玉成,政委周文龙。

八路军前总工作由邓小平同志主持。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1937 年 8 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共 4.5 万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八路军三个师分别以晋东北之五台山、晋东太行山、晋西吕梁山以及晋南太岳山一带为活动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壮大抗日武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而来1937年8月25日,中共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动员全国陆海空军,实行全国抗战。

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

四、改革政治机构: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

五、抗日的外文政策: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和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军事互助协定。

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以有钱出钱和没收汉奸财产作抗日经费为原则。

经济政策是:整顿和扩大国防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保证战时生产品的自给;提倡国货,改良土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反对投机操纵。

七、改良人民生活:改良工人、职员、教员和抗日军人的待遇,优待抗日军人的家属,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救济失业,调节粮食,赈济灾荒。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

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十、抗日的民族团结: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同日,中共中央发布了改红军为八路军的命令:“南京已经开始对日抗战,国共两党合作初步成功。

为着实现中共中央给国民党三中全会红军改名之保证,推动这一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日革命战争,我们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着将:前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总政治部改为第八路政治部,以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

第一军团、十五军团及七十四师合编为陆军第一一五师,以林彪为该师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第二两师及赤水警卫营、前总直之一部等部,合编为陆军第一二0 帅,以贺龙为师长,萧克为副师长;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陕甘宁独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等部,改编为陆军第一二九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以上各部改编后,人员委任照前总命令行之。

各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和发挥十年斗争的光荣传统,坚决执行党中央与军委会的命令,保证红军在改编后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党的路线及政策而斗争。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

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民众一同进行游击战,设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并于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敌后战场的主力。

根据资料,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馀人;至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

改名后,除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传统习惯上一律称八路军。

194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八路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

115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343旅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连长杨西彬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344旅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一连指导员:黄薇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358旅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359旅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生、参谋长欧阳家祥;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帅荣;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385旅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386旅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八路军部队的发展八路军的主要战役战斗115师主要战役战斗:平型关大捷、广阳战斗、汾离公路三战三捷、陆房突围、梁山战斗、温塘战斗、町店战斗晋察冀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雁宿崖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山东纵队主要战役战斗:孙祖战斗山东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郯城战斗冀鲁豫军区主要战役战斗:120师主要战役战斗:雁门关外战斗、晋西北收复七城、齐会战斗、陈庄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百团大战129师主要战役战斗:阳明堡战斗、神头岭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长乐村战斗、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再度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8月25陕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按战斗序列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改编后,八路军各级将领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先后被国民政府授予了相应的军衔,他们中:朱德(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叶剑英(八路军参谋长)、林彪(八路军第115师师长,一说1938年1月挂少将军衔)、贺龙(八路军120师师长)、萧克(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刘伯承(八路军129师师长)、宣侠夫(八路军总部总参议,一说少将军衔)等被授予过陆军中将军衔。

八路军其他主要将领中,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指挥部参谋长)、聂荣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徐向前(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周昆(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后携款脱队)、周士第(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倪志亮(八路军129师参谋长)、陈光(八路军343旅旅长、后代理师长)、周建屏(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徐海东(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黄克诚(八路军344旅副旅长)、卢冬生(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张宗逊(八路军358旅副旅长,后旅长)、陈伯钧(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后旅长)、王宏坤(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王维舟(八路军385旅副旅长)、陈赓(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再道(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等被授予过陆军少将军衔。

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虽然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编制问题上毫不松口,但是对于这些主要将领的军衔,蒋介石还算是大方,据说对八路军、新四军将领的军衔问题有这样一个相对的原则:改编时候授的军衔原则上不低于部分将领在1927年(包括1927年)之前拥有的军衔,例如朱德、刘伯承、贺龙就曾经获得过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叶剑英、叶挺、宣侠夫等也有过陆军中将军衔;这从表面上看的确是照顾了这部分高级将领的历史资历的,其实这只是蒋介石笼络人心的一贯手段罢了。

然而就是授予军衔这种笼络人心的手段对蒋介石来说也是“临时的”,随着八路军的部队发展和壮大以及蒋介石的顽固反共立场,八路军将领再也未被国民政府授予和晋升过军衔!二在整个抗战时期,八路军前线各级指挥员除林彪、罗炳辉、徐海东、彭雪枫、周昆等因为工作需要佩戴过军衔,其他将领几乎均未佩戴军衔领章,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党不承认国民政府历史给我军将领临时授予的各级军衔,其实这时候的军衔一般本人都清楚,主要见于履历表和相关工作报告中。

1938年3月八路军120师给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提交了一份120师营以上干部的履历表,从这张履历表上我们可以看到: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为中将军衔;120师参谋长周士第、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359旅旅长陈伯均、副旅长王震、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为少将军衔;120师参谋处长彭绍辉、359旅参谋长郭鹏、385旅政治部主任谢扶民、715团团长王尚荣、716团团长贺炳炎、770团团长张才千、支队长宋时轮等为上校军衔。

1938年底,八路军115师提交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担任团长的杨勇和杨得志也被提到有上校军衔。

三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过军衔的高级将领只是少数人,此外还有部分人由于需要经常与国民党打交道或搞统战工作,也被中共自己临时授予了相应的军衔或以相应军衔的身份。

他们中有: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周素园(少将衔)、童陆生(少将衔)、张克威(少将衔)等。

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少将衔)、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少将衔)、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张云逸(少将衔)、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钱之光(少将衔)、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任王凌波(上校衔)、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主任伍修权(上校衔)等。

在国统区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有相应的军衔,如叶剑英领导下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参谋处的张爱萍、聂鹤亭、李涛、边章五、张经武等高级参谋也曾经被临时授予少将军衔。

1938年罗炳辉以八路军副参谋长的身份在武汉协助叶剑英等开展工作时,也以少将军衔的身份参加统战活动。

四1938年春国民政府军委会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师以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联席会议,八路军总部派出了8人参加这次会议,他们是彭雪枫(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代表八路军总部,少将衔)、周昆(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少将衔)、边章五(代表八路军120师,少将衔)、张经武(代表八路军129师,少将衔)参加参谋长会议;罗瑞卿(以八路军总部政治部组织部长名义,上校衔)、张爱萍(以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名义,上校衔)、欧阳毅(以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副主任名义,上校衔)、谭政(以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身份,上校衔)参加政治部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