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建筑安全体系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启示
![国外建筑安全体系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a75754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5.png)
国外建筑安全体系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启示王建红;李新宇;贾坤坤【摘要】建筑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其行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国外发达国家建筑安全体系分析对比后,针对我国在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借以加强我国建筑安全行业的相关法律意识和建全相应制度。
%As a main industry in economy,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f great importance.A comparison of safety systems is firstly made between overseas advanced countries and our country and then related measures to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re proposed,which can be used to emphasize the awarenes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onstruction safety in our country for reference.【期刊名称】《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体系;安全措施【作者】王建红;李新宇;贾坤坤【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 30040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行业之一,而建筑安全对于正在快速进步的建筑业来说,是一种续存的保障,是一种进步的体现,是一种实力的反映.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最有效的建筑安全的管理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建立健全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完善的保险制度和法律,重视工人利益和健康,提高建筑业工人素质等成为快速发展的建筑业中的瓶颈,而建筑安全问题成为有效的解决途径.1 国外建筑安全体系状况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对建筑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从法制、经济、文化、组织、技术等方面寻求降低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使建筑安全管理至今仍呈现较高水平.本文将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建筑安全管理的先进管理方法进行对比,为我国发展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为美德日三国的建筑行业五项安全措施的对比表:国家美国德国日本法律体系针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建筑物的施工、改建、保护使用以及建筑行政管理建筑许可证建立了《美国统一建筑条例》.另有多部法律法规协助调整建筑业以及相关活动.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自律和行业组织、专业中介的作用,特别专业中介在的德国受法律保护与支持.纵向管理体制,由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垂直管理,法律依据为《建设业法》,此外还有其他多部法律辅助管理建筑业及建筑相关产业的管理约束评估体系职业安全与健康局以伤害事故率,损失时间事故率,劳工索赔率等建立评估指标,提供量化依据.注重可持续建筑发展,以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和节能方面对建筑物进行可持续认证体系的评估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引导全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与绿色建筑推广.执法部门专门的执法部门,视情节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甚至刑事处分,处罚力度大政府、中介行业都将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处分,对其形象影响巨大由劳动省、建设省具体实施,劳动省依据《劳动基准法》负责建筑安全.保险制度法律规定,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办理强制性保险,承包商交纳安全保费的金额与安全施工的业绩挂钩.工伤保险制度,法定事故保险有:职业事故保险、联邦、州和区特定事故保险类型,拥有完善的保险结构体制日本拥有与时俱进的保险制度,不断的修改,保险条例很完善,特别加强了雇主与雇员在保险问题上的联系培训制度与工会合作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岗位培训;各种技能培训班,并通过考试凭着等级证书加薪.法定的安全教育和非法定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依据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职业之间的关系将培训内容划分领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提高专业能力表中对比,从美国、德国等国家建筑法规、评估体系.执法和监管部门和行业保护等措施中,可以看出建筑不仅仅是民生安全问题,还是历史传承和社会发展的体系,是从根本角度对建筑行业赋予不同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和治理行业安全问题.2 国外建筑安全的对我国建筑安全的启示2.1 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安全评估体系是基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筑市场有序运作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建筑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德国等均是一个高度法制化国家,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完善和配套.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遵守根据法令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业主和总承包商要承担相当大的安全责任风险.建筑伤亡事故的最终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有相当大的部分落到了业主身上.且违反法律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严格全面的建筑法律从业主到员工的利益和责任给予全面的人性化的保障,使得在从业企业有了强有力的依据.而目前我国也法律对建筑安全管理也有相应的法规,但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法律法规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可操作性不强.因此不断依据建筑行业形势,及时健全严谨配套的法律体制是基础,是行业安全的依据;是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有力支持.2.2 建立合理有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法律考核的依据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业绩,一些发达国家都有严格的评判标准,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局OSHA(Occupational Safety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负责管理、记录有关安全与健康问题和事件,并科学地设立了一系列安全量化评估指标,提供了企业间安全状况的可比量化依据,供政府有关部门、业主、保险公司、科研机构评价施工企业安全业绩和进行安全科学研究使用.因此被誉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指标.这在我国基本属于空白领域,我国尚未成立权威科学的评估机构,企业建筑安全评估缺乏依据.安全评价指标作为对安全进行评价的所有安全因素的集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直接受到指标体系设置的合理与否的影响,指标体系的建立既是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又是核心.一系列能够衡量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水平的指标组成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准则体系.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该体系是否合理有密切的关系.在安全事故频发的现今,制定出科学的、目的性强的、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在借鉴发达国家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加以修改,完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2.3 严厉的安全检查执法且行业自律水平高良好的安全业绩是由一系列评估指标反映的,评估指标的可靠性首先在于安全事故记录的真实性、规范性.美国其法律规定,拥有11名或以上雇员的雇主必须记录和保存每名雇员的详细安全情况,每一起职业伤害或疾病事件都要做出详细记录,任何篡改安全记录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任何阻止、反对、妨碍以及干涉检查官员工作,将处以高额罚款以及3年以下的监禁;检查时若发现违规行为,视情节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甚至刑事处分.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此方面未有如此明确的规定,国家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执法力度不够.除此以外,德国建筑业有八个非盈利性行业协会,职责是拟定行业发展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工伤保险和科研教育、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对安全专业人员资格认可、进行事故处理等.另外,承包商的市场准入是通过行业协会认可,行业协会通过对安全事故频繁的企业提高工伤保险金或进行高额罚款的自律行为,使不良企业无力经营自动被市场淘汰.而在我国,行业协会不能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协会的成立方面,政府也没有太多的干预,故没有法律赋予的任何权利,在行业自律中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我国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偏高,执法力度不比发达国家严厉,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处罚力度动摇不了那些业主及承包商的利益,故安全事故频发.2.4 重视在建筑上新技术的推广和采用,且保险制度有效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建筑上新技术的投入,大幅度降低了安全事故,如先进的盾构施工技术设备和各种措施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安全高效的新型手持电动机具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事故;信息化技术的广泛采用,增强了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等等.虽然建筑的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建筑的质量的深远影响远远超过它的成本.虽然我国努力在施工新技术方面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一直未取得卓越的成绩,原因就在于建筑安全工作不仅是形式上的学习与仿效,更重要的是观念意识的超越和实际行动的落实.但我国倾向于保守原则,在该项新技术普及得到认可,及带来的利益超过风险之前,几乎排斥新技术.故我国应效仿发达国家,加大在建筑上新技术的推广和采用,坚持安全至上,利益第二的原则.此外,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安全保险制度极为新颖,美国法律规定,业主和承包商的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办理强制性保险,否则将无法从事相关的业务活动.安全保费的金额与安全施工的业绩挂钩.在这种法律规定的引导和作用下,业主和承包商的安全意识十分强烈.但在我国,安全保险制度没有完全普及,很多企业施工单位根本不会办理项目保险,这方面,发达国家的安全保险意识确实超前.2.5 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健全,安全意识高德国在每个州和大城市都设立由当地政府出资创办的涉及建筑等行业的职业学校.建筑企业需招收新工人时,则与行业协会联系,由协会发布招工信息.从事建筑职业的新工人需与企业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合同,经行业协会组织的考试后,进入建筑职业学校学习,学制三年,学生不付学费,由与其签订合同的建筑企业支付.学习后,从业人员能重视起自身的安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良好的安全记录也为企业本身建立良好的形象.而我国建筑领域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强制的专业的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建筑安全操作存在潜在危险因素.目前,政府也十分重视建筑安全领域并积极进行改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全国绝大多数省地级城市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初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且对于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也是在不断的推广中,提高大家安全意识的同时,我国人身保险制度也逐步增加了建筑安全领域的内容,建筑安全对于建筑生产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吸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有效积极措施,并结合我国自身特色,建立起适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积极的促进建筑业发展,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我国建筑安全体系的建立首先从观念的改变,建筑观念.历史观念、文化观念和社会责任的改变和建立,才会使得法律具有了有效性;安全评价指标合理量化,保证行业监督管理的可操作性;行业执法的真实性、自律性和职业操守的严格,是建筑行业安全的保障;新技术的推广和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强制性,是从业人员安全的依靠;加强行业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为整个行业安全而努力.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艾德军.马丽.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2]甄琦.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发展;2011年08期[3]李国刚.魏江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索研究[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4]王伟芬.吴代安.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8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https://img.taocdn.com/s3/m/730e1a27f5335a8102d22067.png)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们的启示邵家渡街道刘仁佑近年来,从“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到“达芬奇”天价家具被曝假洋货等事件屡屡曝光,再从“短命桥”“史上最短命公路”“楼裂裂”等短命工程频现到唐骏“学历造假门之类的简历注水被拷问事件,这一系列的诚信危机事件给我们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总结来说,我们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都不同程度地出了诚信危机。
因此,社会各个层面,从政府到企业,从学者到民众,都意识到缺乏诚信的危害,都认为应该尽快在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风尚。
但是,我国目前的诚信保障机制还有所欠缺,在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制度法规同时, 借鉴发达国家诚信建设经验和做法何尝不是有益的探索。
一、国外发达国家的诚信体系建设 1. 国外发达国家对诚信准则内在的了解发达国家的诚信准则是树立在商品买卖基础上的契约诚信。
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古罗马帝国就制订了万民法,不单用诚信契约来标准商品买卖当事人两边的权益和义务,还规则了诚信诉讼的详细顺序。
2. 国外发达国家诚信立法渊源西方发达国家封建社会历史比较短,而且早在奴隶社会就有了规范商品交换的诚信立法。
到资本主义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在150多年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着手探索构建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契约诚信意识和相关法律制度也不断完善。
据统计,美国关于社会诚信管理的法律共有《诚实租借法》、《公平结账法》、《公平债务催收法》、《公平信用报告法》等17部,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如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轻则予以重罚,重则判刑入狱。
法国在财政部专设“竞争、消费和反舞弊局”,专事反欺诈、反暴利、维护诚信原则的工作。
英国颁布《政府雇员行为规范》,约束政府官员诚信办事、廉洁行政。
3. 国外发达国家诚信运行管理机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每个个人或企业都有一个伴随其终身的社会诚信号码,个人和企业的名字可以改变,但社会诚信号码是不能改变的,个人和企业的所有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录在这个社会诚信号码底下。
英国、瑞士信用体系建设对浙江的启示
![英国、瑞士信用体系建设对浙江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83d511402020740be1e9b31.png)
( 一) 英国 : 征信严苛监管完备 规模 仅次于美国 , 居全 球第二 。英国征信业务 的发展 , 主
于1 9 7 3 年进行了修订 , 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坚实的
机构设置 。债 务执行局是瑞士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的
英 国是单一私 营征信模式的代表 国家 , 其信用市场 法律保障。瑞士信用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如下 : 要得益于三个 方面 的成果 : 一是完备的法律规章 。英国与 核心政府部门。备州均设有债务执行局负责 “ 债” 的记录 、 一个 征信相 关的法律规章众多 , 涵盖消费者信息权益保护 、 政 备案和执 行。一个州可设立多个债务执行及破产 区, 府部 门信 息公开 、 信 用信 息查询应用 、 私营征信机构准入 债务执行及破产区对应设 立一个债务执行局 。 监管 等多个方面 。二是健全 的监 管体系 。英国对征信业
4 6 l 新常态观察
Z H , 期 E J №
英国 瑞士信用体 系建设
障。必须加快信用立法 , 将浙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法治框架
的启示
英国和瑞 士的实践 表明 ,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 离不 开法 律的支撑和保障 。尽管我
国 目前还处于社会 信用体系建设 的起 步阶段 , 但面临的许多重 难点问题 已亟待 立法保
行在批准信贷或者大量增加授信之前 , 必须评估借款人的 信誉。 瑞士人高度重视 自身信用I 重要原因。
相对个 人征信 , 英 国企 业征信规模较小 , 但总体模式
与个人征信类似 。隶属于商业 、 创新与技 能部 自 司注册
( 一J 强化 立法保障 注重联合惩戒
浙江经济 Z HE J I A NG E CO NO MY I
并要求有限责任公 不久前 , 应英国圣海伦斯市政府和瑞士弗里堡大区邀 局主要负责注册和注销有 限责任公司 , 请, 浙江省信用办主任 、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 幸带 队赴 司提供信息 、 提交年报 。目前 , 公司注册局通过互联 网将 英国 、 瑞士就两国信用体系建设作了专题考察调研 。考察 掌握的 1 . 7 亿 条有限责任公 司信息无 偿向社会提供 , 涵 盖
国外建筑业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建筑业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56b7c3dfab069dc502201c9.png)
国外建筑业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我国的建筑业管理体制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然而却也依然存在着管理水平落后、行业协会不健全、与国际惯例脱轨严重的问题。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建筑业管理体制相对我国来说较为成熟和完善,因此,我们应当汲取这些国家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有益经验,以此来促进我国建筑业管理体制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业管理体制启示Foreign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inspiration for ChinaZhao Hui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430068 Hubei WuhanAbstract: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decades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still exist backward management level, industry association is not perfe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 serious problem.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relatively more mature and perfect, therefore, we should learn these nation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useful experience,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enlightenment1 我国建筑业管理体制现状建筑业管理体制是建筑业宏观调控的基础,主要是指政府建筑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与建筑企业之间两个方面的责权关系及其实现形式。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e0eb0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1.png)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摘要】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法律框架,对我国信用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了解其背景与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其经验,加强我国的信用建设工作。
分析中美信用体系的差异与优势,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
探讨我国如何加强信用建设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需要我们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加强宣传教育,强调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借鉴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的经验,展望我国信用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为我国的信用体系搭建更加稳固的基础,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信用建设、借鉴意义、经济社会发展、中美信用体系、优势、挑战、改进方向、经验借鉴、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是深远的。
这项法律规定了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保存和使用方式,保护了个人隐私权和信用记录的准确性。
在我国,信用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成熟之处。
通过学习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可以为我国的信用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立足于个人隐私和信用记录的准确性,这为我国信用建设强调了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该法律还规定了公平合理的信用评估标准,促进了信用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我们也需要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避免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确保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对于信用建设的监督与审查也具有示范作用。
在我国,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信用行业的监管,确保信用评估机构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信用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信用服务的普及和规范化,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提醒我们要重视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对信用市场的监管和支持,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
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借鉴(推荐)
![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借鉴(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487073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3.png)
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借鉴(推荐)第一篇: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借鉴(推荐)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借鉴摘要:在以信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时代,完善、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
然而我国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以美国、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总结出上述国家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在以信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时代。
良好的信用关系已成为连接经济主体的重要纽带,完善、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成为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
目前,发达国家经过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其中美国、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的发展模式最具特点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国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也各具特色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金砖国家的建设经验。
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康的发展和完善一、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一)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形成了主要依靠市场管理运作的信用模式,其中信用中介机构发挥了主导作用。
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征信、资信评级、商帐追收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机构。
在企业征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邓白氏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
覆盖了过亿的企业信息,全方位向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美国还建立了专门从事个人信用评估和中小企业信用数据搜集的信用局。
主要通过公民从出生便一直拥有的社会保障号来收集记录保存公民的信用额度、房屋贷款还款、银行开户记录等信息。
资信评级行业有穆迪、惠誉、标准普尔世界三大评级公司。
商帐追收、信用保险、保理、信用担保也是信用中介机构提供的重要服务内容另外。
美国具有较为完备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权益保护方面有《公平信用法》《平等信用机会法》信息披露方面有《诚实借贷法》中介服务方面有《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信用消费方面有《信用卡发行法》《公平信用结账法》银行信用方面有《电子资金转账法》《银行平等竞争法》等法律。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95b191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a.png)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证美国出台的《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和《电子资金转账法》等数十部法案都是其信用信息开放、规范的征信产品、信用公正的保持,信用惩戒高效的法律依据。
只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可以使信用交易正常发展,降低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可以使信用监管发挥实质作用,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可以严厉打击失信者的不守信行为,对失信者进行惩戒,对守信者给予奖励,加强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的概念在人们心里的印象。
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教育普及、研究和培训必是促使诚信社会观念深入人心,诚信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
信用管理人力资源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在美国,信用教育在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的理念里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的大学会根据信用相关的知识开设一些课程,而在社会上,各个机构或企业也会在其公司开设培养信用管理人才的相关培训机构,美国人民对信用的认知也很清晰,信用记录在其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
信用社会各个方面对信用教育的重视,促使美国形成了较好的信用文化环境。
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美国民间组织“全国信用管理协会”、美国国际收账者协会、美国银行公会等行业协会在行业技术标准、信用学术交流、信用专业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失信行为会以法律的方式公布于众,不良信用纪录一般会保持5到10年,会影响失信者的信贷服务、工商注册等。
有效的监管机制保障了经济主体的利益,也增强了征信数据和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征信服务的市场化运作美国普遍存在的信用中介机构是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
三大资信评级公司都是最具影响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业务有信用保险、保理、担保等。
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规模最大的企业资信调查类的信用管理公司是美国邓百氏集团,这个集团也是目前美国唯一的这类评级公司。
浅析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浅析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41f11e5de80d4d8d05a4f32.png)
浅析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论文关键词:建筑市场制度建设信用体系论文摘要:对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信用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借鉴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见解。
0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重要作用日益体现。
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建筑市场涉及面广,交易额大,可变因素多,又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造成我国建筑市场目前信用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
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和研究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囤际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1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概念所谓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实际上是一套建筑市场综合治理机制,信用体系建设涉及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信用信息提供机构等,主要包括信用法规、信用制度、信用评级、信用机制等主要内容。
它把各种与信用建设有关的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激励守信行为,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使信用主体行为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并自觉自愿地从失信向守信转变,共同促进建筑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的完善,从而保障建筑市场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信用体系建设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保障;2)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规范建筑市场中各责任主体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3)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改善市场中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增强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
3国外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经验借鉴信用体系的构建模式通常依据征信机构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来划分,从国际上各个国家信片J体系构建模式类型上看,目前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即征信机构由政府组织设立,主要由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成,征信机构和资信评价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由政府统一实施监管;另一种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在市场化模式下,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而且与之相伴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机构(见表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浅谈美国模式的启示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浅谈美国模式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931815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b.png)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三种模式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征信公司为主体的社会信 用管理模式 民营征信系统 ,实行的是完全市场化的 运作;
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央银行建立的信贷登记系统 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公共征信系统 ,是一种 主要由政府主导的模式;
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制征信机 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社会征信系统 ,
美国政府利用多种手段引导更多的交易者参加信用评级或利 用评级结果: 一是在法律中对此做出明确规定, 二是监管机构与信用等级有关的规定, 三是储蓄协会所作的规定,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使绝大多数经济主体都能将聘评级 机构评级和运用评级结果作为一种自觉行为,从而为信用体系 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美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的消费者信用数据可保留7年,破产信 息可保留10年,而对企业征信机构,一般提供12个月内的企业 信用数据信息,
美国信用体系的产生完全是市场的产物,迎合 市场发展尤其是个人金融市场的发展,两者互 相促进,
信用体系规范了美国金融市场乃至社会主体 的交易行为,增强了美国社会的透明度,直接促 进了美国的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和国际化,
第二,市场上出现的私人机构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一开始市场放任涌现出众多私人机构,不但会造 成规模偏小,遍地开花的局面,还会使得行业标准难 以制定,市场上的征信产品质量不均;
第三,私人机构往往会更注重自身利益,往往会过度 竞争、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等,
美国模式的问题
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信用危机,金融危机中的美 国就是前车之鉴,
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来看,金融业必须遵循审慎经营的原 则,这是由其高杠杆率、高关联度和高信息不对称性所决定的, 市场约束不等于放任自流,越是发达的金融市场,越是需要与 风险复杂程度相匹配的严格监管;对社会信用体系的监管要适 应创新和市场变化,不能过分依赖具体规则的约束,而应采取 更具灵活性的原则导向监管模式,加大对投资银行、会计师 事务所的信用监管,注重加强同市场的沟通,处理好创新与稳 定的关系,从而构建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们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45e6be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1.png)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兴旺国家诚信建立做法及经历对我们的启示邵家渡街道*仁佑近年来,从“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平安事件频发到“达芬奇〞天价家具被曝假洋货等事件屡屡曝光,再从“短命桥〞“史上最短命公路〞“楼裂裂〞等短命工程频现到唐骏“学历造假门之类的简历注水被拷问事件,这一系列的诚信危机事件给我们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总结来说,我们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都不同程度地出了诚信危机。
因此,社会各个层面,从政府到企业,从学者到民众,都意识到缺乏诚信的危害,都认为应该尽快在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风气。
但是,我国目前的诚信保障机制还有所欠缺,在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立、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制度法规同时, 借鉴兴旺国家诚信建立经历和做法何尝不是有益的探索。
一、国外兴旺国家的诚信体系建立1.国外兴旺国家对诚信准则内在的了解兴旺国家的诚信准则是树立在商品买卖根底上的契约诚信。
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古罗马帝国就制订了万民法,不单用诚信契约来标准商品买卖当事人两边的权益和义务,还规则了诚信诉讼的详细顺序。
2.国外兴旺国家诚信立法渊源西方兴旺国家封建社会历史比拟短,而且早在奴隶社会就有了规*商品交换的诚信立法。
到资本主义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开展,在150多年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场着手探索构建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契约诚信意识和相关法律制度也不断完善。
据统计,美国关于社会诚信管理的法律共有?老实租借法?、?公平结账法?、?公平债务催收法?、?公平信用报告法?等17部,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如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轻则予以重罚,重则判刑入狱。
法国在财政部专设“竞争、消费和反舞弊局〞,专事反欺诈、反暴利、维护诚信原则的工作。
英国公布?政府雇员行为规*?,约束政府官员诚信办事、廉洁行政。
3.国外兴旺国家诚信运行管理机制在兴旺市场经济国家,每个个人或企业都有一个伴随其终身的社会诚信,个人和企业的名字可以改变,但社会诚信是不能改变的,个人和企业的所有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录在这个社会诚信底下。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ae66b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b.png)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不少于1000字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信用体系已经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难题,通过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共识和趋势。
世界各地的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各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方法和经验。
本文将从国际经验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关键的问题和启示。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定义社会信用体系是指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手段,采集、整合和分析个人、企业、机构等的各种信用信息,形成全社会信用档案,实现科学、高效、公正管理和利用社会信用资源的系统和机制。
二、国际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和经验1、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和经验近年来,中国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作为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不断加大投资和力度,积极推动建设和完善各项信用服务和相关政策。
目前,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实现了信用信息共享、服务标准化、监督机制建立等方面的重要突破。
2、美国的信用评估体系美国最早出现的信用评估体系是以德兴信公式为基础的信用分数体系,通过对社会信用素质各方面的评估,为信贷市场、金融市场等提供了可信、客观的评估标准和数据支撑。
目前,美国信用评估系统有三家巨头,分别是Equifax、Experian和TransUnion,它们之间也实现了数据互通和共享。
3、欧盟的信用信息体系欧盟的信用信息体系是一个由成员国组成的联合体系,每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信用管理体系,但是这些体系之间都可以互通和共享数据。
欧盟鼓励公共政策倡导者积极参与社会信用系统的建设,但也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4、亚洲地区的信用评估体系亚洲地区的信用评估体系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各国之间还存在着信用信息不互通、信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但是,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探索建立信用评估和管理体系,比如印度和菲律宾等。
三、国际社会信用体系的启示1、建立信用共享和互通机制一个高效、科学的社会信用体系离不开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当加强合作,实现数据的无缝链接和交换,为建立全球信用管理体系打下基础。
2018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2018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c1a02394431b90d6c85c72c.png)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一般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着手建立本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了解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特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实践,将为我国建立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有益的经验。
?
一、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经验发达国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方面没有根本的区别,但各国国情和立法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一种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
(一)美国的做法美国是世界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也是信用管理行业最发达的国家。
因此,对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成熟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状况。
1.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是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二战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信用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信用交易的增长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征信数据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诸如公平授信、正确报告消费者信用状况、诚实放贷等问题,其中特别敏感的是保护消费者隐私权问题。
鉴于信用市场的发展状况,有关方面对国会出台信用管理相关法律提出了强烈要求,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在原有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制订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比
- 1 -。
国际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53f16f0482fb4daa48d4b3d.png)
国际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目录引言 (1)一、国际社会信用体系概述 (1)(一)公共信用体系 (1)(二)企业信用体系 (2)(三)个人信用体系 (2)(四)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模式 (3)(五)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 (6)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6)(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6)(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 (7)(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的需要 (7)三、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7)(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现状 (8)(二)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8)四、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经验 (11)(一)美国的做法 (12)(二)德国的做法 (14)(三)其他国家的经验 (16)五、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17)(一)国外社会信用体系的启示及借鉴 (17)(二)建立符合国情的信用评价系统和征信制度 (18)结论 (20)[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体系方面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
而中国目前的企业征信体系仍处于不断摸索发展,仍不完善的发展阶段,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当前大大小小的企业虽然为数不少,而真正具有全国性质的网络调研能力以及经济技术基础实力夯实的大公司还在少数,大多数企业还是缺少通过信用调查的手段防范风险的意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不重视信用甚至拒绝对其信用进行调查;还有政府还未颁发相关规范政策,没有完善的信用监督机制,信息公众化水平过低等等。
通过上述了解到的以及国外发达国家采用的社会信用制度都给中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文章主要内容便是国外社会信用制度对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正确引导作用,着重突出社会信用体系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分析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当前的发展状况。
浅谈国外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浅谈国外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9d4e9376137ee06eef918c9.png)
浅谈国外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和启示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一般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着手建立本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了解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特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实践,将为我国建立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有益的经验.一、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经验发达国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方面没有根本的区别,但各国国情和立法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一种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
(一)美国的做法。
美国是世界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也是信用管理行业最发达的国家。
因此,对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成熟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状况。
1、信用服务业管理法律体系.美国有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信息服务业的法律体系,将信用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的全过程纳入法律范畴。
主要有《公平信用报告法》(简称FCRA)、《诚实借贷法》、《消费者信用保护法》、《公平信用结帐法》、《平等信用机会法》(简称ECOA)、《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FCRA和ECOA,特别是FCRA,为信用服务业的基本法。
FCRA主要规范个人信用报告行为,保护信息不对称的弱势方(消费者),它直接规范的目标都集中在规范授信、平等受信机会、保护个人隐私权,使消费者资信服务机构和与此相关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房产商、商帐追收行业都受到了直接和明确的法律约束。
《诚实借贷法》和《公平信用结账法》的核心内容也是保护消费者,规范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授信业务,要求授信机构必须明白无误地公开信用交易条款。
《平等信用机会法》保障消费者获得平等的信用机会,要求授信机构在对信用申请人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授信,不得因性别、种族、婚姻状态、宗教信仰、年龄等因素而做出歧视性的授信决定。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e13c1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7.png)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中国是目前全球最为知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国家。
其社会信用体系由政府主导,依托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个人和企业的行为进行评估和信用评级。
该体系的建设旨在引导个人和企业遵守法律、诚实守信,并建立与信用评级相关的奖惩机制。
2.德国个人信用体系:德国采用分散式的信用评价体系,由多家信用机构独立开展评估,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
个人信用记录包含个人的财务状况、就业和居住情况等方面,用于评估其信用风险以决定是否提供信贷等服务。
3.美国信用体系:美国信用体系开展广泛,覆盖多个领域,例如信用卡、房贷、汽车贷款等。
美国信用体系将个人信用记录作为评估依据,分析个人历史还款记录、借款历史以及债务情况等,以决定信用评级和信贷额度。
4.日本社会信用体系:日本的社会信用体系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但也通过信用评级和奖惩机制鼓励个人和企业诚信守法。
个人的信用评级与借款额度和信用利率等紧密相关。
从国际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政府的重要角色: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2.技术手段的运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个人和企业的行为进行评估和监控,提供准确的信用评级和风险预测信息。
3.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确保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机制公开、透明,保护个人隐私,防止滥用和不当侵犯个人权益。
4.信用奖惩机制:建立相应的信用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个人和企业诚实守信,提高整体社会信用水平。
5.数据共享与合作:建立相应的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合作,提高社会信用体系的覆盖范围和精准度。
6.广泛参与与监督: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和公民等,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d6202b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4.png)
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张扬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9(035)036
【摘要】对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信用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借鉴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见解.
【总页数】2页(P209-210)
【作者】张扬
【作者单位】山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山西,太原,0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5
【相关文献】
1.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J], 乔雪梅
2.江苏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及信息化应用 [J], 任刚
3.分析水利工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有关问题 [J], 陈章
4.我国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刍议 [J], 李祝玲
5.海南省持续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建筑市场制度建设信用体系
论文摘要:对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信用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借鉴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见解。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重要作用日益体现。
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建筑市场涉及面广,交易额大,可变因素多,又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造成我国建筑市场目前信用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
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和研究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囤际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1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概念
所谓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实际上是一套建筑市场综合治理机制,信用体系建设涉及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信用信息提供机构等,主要包括信用法规、信用制度、信用评级、信用机制等主要内容。
它把各种与信用建设有关的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激励守信行为,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使信用主体行为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并自觉自愿地从失信向守信转变,共同促进建筑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的完善,从而保障建筑市场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信用体系建设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保障;2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规范建筑市场中各责任主体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3 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改善市场中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增强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
3国外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经验借鉴
信用体系的构建模式通常依据征信机构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来划分,从国际上各个国家信片J体系构建模式类型上看,目前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即征信机构由政府组织设立,主要由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成,征信机构和资信评价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由政府统一实施监管;另一种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在市场化模式下,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而且与之相伴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机构(见表1。
3.1案例一
政府主导型德国。
1信用法规建设方面。
在德国,诚信原则体现在法律制度中的方方面面,无论从联邦一级的《联邦宪法》《联邦承发包法》《联邦招投标法》等法律,还是州、市一级的如《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仑州建筑法》中都有对诚信惩罚方面的明确规定。
政府通过立法,有效引导和强化市场中各责任主体的诚信意识,优化市场环境。
2征信机构建设方面。
在德国,是政府直接监管下的由国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审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构建的非营利性的征信体系。
由中央银行从各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采集数据,建立全国信贷数据库,直接向各行业有关部门和协会提供业内企业和人员的信用记录,建立诚信档案,并接受联邦内审计部门的监督。
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诚信平台,使企业的必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市场承、发包方在交易过程中的互相选择,有效改善了市场中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3信用奖惩、评价机制构建方面。
在信用评价方面,德国政府各部门问建立了科学的联动协调机制,以建筑监管为例,由政府建筑管理部门会同财政、税务、工商等各有关部门建立了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标预选企业名录,对于这
些综合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企业,金融机构优先提供各类授信、贷款以及优质便捷的服务。
行业协会也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会协助政府部门研究制定行业信用标准,负责业内会员的征信和评价工作,通过科学、客观的人才评价机制,使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使良l生竞争、人尽其才的市场环境得以保障。
3.2案例二
市场主导型美国。
1信用法规建设方面。
美国有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面的法律体系,美国正在实施的与信用相关的立法就多达数十项,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范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体系,构成了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
2征信和资信评价机构建设方面。
在市场化模式下,美国信用服务行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现已形成了少数几个权威性的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服务机构,如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和邓白氏等美国信用中介巨头,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每天都能发出上百万份信用报告,客户也扩张到整个世界,并且这些企业还具有很强的信用产品的创新能力。
信息平台根据市场需要搭建,政府对信用服务市场并不直接干预,主要通过立法方式进行监督和引导。
信用体系的建设并没有现成的绝对标准的模式可以照搬,选择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国情、历史、市场和信用发达程度等多种因素,因此,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行模式。
4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思路
1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法律制度。
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法制建设,包括信用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基础法律、信用市场监管法律及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等,通过制定政策与立法,在整个建筑市场倡导诚信观念,强化信用意识,引导信用需求,确保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在健
全的法律环境中良性运行。
2构建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
完善的诚信信息系统是诚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要努力确保诚信信息搜集的准确性和适时性,要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县诚信信息的三级互联,稳步推进,最终实现全国联网,构建全国性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诚信信息共享和互认。
3积极引导建立征信和评估机构,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
完善的信用评估机构,规范的信用服务市场是信用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关键要素,政府应逐步建立对建筑业信用服务机构的准人和资质管理制度,实现对企业基础信息、公共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全面收集和评估, 推动信用体系运行的市场化进程。
4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奖惩和评价制度。
信用奖惩机制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守信者进行保护,对失信者进行惩罚, 发挥社会监督和约束的制度保障。
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仅要建立信用体系建设与工程招投标、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审核、市场稽查、行业协会评优等的纵向联系,还要实现信用体系与相关管理部门如司法、工商、税务行政管理部门、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的横向联系,形成联动协调机制,以此来逐步建立科学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在建筑市场中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综上所述,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意义深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我国的建筑市场信用秩序将会逐步好转,从而推动我国的建筑业走上一条竞争有序,又好又快的蓬勃发展之路。
文章来自硕士论文,本为您提供建筑工程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