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弹簧简化模型有限元分析答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模型5的比较,相差10MPA左右,分析原因:由于 去掉了一部分,所以剩余的部分会承受更多的力, 有更多的应变能,所以应力会有一定的变化 。
3.2.4简化模型二的优化设计 简化模型二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上输入参数为长对角线(cdjx=800mm),短对角线 (ddjx=250mm),厚度(hd=25mm),集中力1(4500N), 集中力2(4500N);输出参数为应力和位移
wenku.baidu.com (2)改变一下网格的大小,size设置为10mm,在进行求解:
最大应力为95.225MPa 位移图如下:最大位移1.9597mm
(3)改用四面体网格划分:网格为187号单元 网格数:40453 单元数:25041
求解后结果如下: 应力图:最大应力为98.534MPa 位移图如下:最大位移为1.9871mm
(6)对称结构的分析如下:网格划分同样采用自
动化分,size设置为5mm,集中力加载在印记面上, 约束限制为断面的固定支撑,求解后结果如下: 应力图:最大应力为78.479MPA
位移图:最大位移是2.2759mm
7)理论解的计算
将钢板弹簧看作为一个简化的等截面梁,中间部位受 到约束,由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可以知道,危险截面 位于梁短的对角线所在的面附近,且可以计算出其 最大应力:
钢板弹簧简化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T843-2 20080430216 伊力君 20080430217 陈振 20080430232 杨强
1 题目要求
如图所示钢板弹簧的简化模型,受力情况如下,要求: (1)采用四面体,六面体及自由方式进行网格划 分,计算各情况的钢板弹簧三维简化模型的最大 misses应力,变形和安全系数; (2)采用二维单元计算模型的最大misses应力, 变形;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对二维模型进行计算; (3)若钢板弹簧简化模型改为如下,分析结构的 三维简化模型的最大misses应力,变形和安全系数; (4)利用参数化研究与目标驱动的优化功能对结 构进行优化设计
(3)如下图所示:三角形的底边长50mm
网格划分采用四面体,size设置为5mm,约束低面 的一条线固定支撑,集中力加载在两个印记面上
求解后最大应力为162.74Mpa,应力图如下所示,应 力减小较多,可见两个集中力的影响较为显著。
在此基础上再改进约束
(4)将中间的面限制为z方向的零位移,如下
Solid186(20 Node Quadratic Wedge) Solid186(20 Node Quadratic Pyramid)
(3)采用扫掠方式划分: 节点数:111485 单元数:23535 单元:Solid186(20 Node Quadratic Hexahedron) Solid186(20 Node Quadratic Wedge)
M 4500 * 450 *10^ −3 σ= = = 77.76MPa Wt 250 * 25 * 25 *10^ −9 6
比较以上几种方案:
1集中力加在边线,3.2450mm 约束底地边 线 2集中力加在边线,2.2374mm 约束中间面 3集中力加在印记 面,约束底 边线 2.3321mm 960.02Mpa
(2)改进如下:将中间的固定约束施加在中间整面 上,再进行求解如下:
应力图:最大应力960.02 Mpa
位移图:最大位移2.2374mm
看出应力并没有变化, 可能是两端的集中力的施 加位置不合实际,考虑到 钢板弹簧两端和各有一个 卷耳,套在U型螺栓上,故 集中力应施加在一个区域, 由一定的面积来承受此力 ,想到将此集中力施加在 两个边角处,具体操作通 过添加一个印记面来实现
最大应力值为79.706Mpa
位移图:最大位移为1.2399mm
4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5 参考文献
-----见设计说明书 见设计说明书
Thank you !
3.1.2 加载与求解 采用四面体单元进行分析计算如下: (1)约束及加载如下:两个集中力加载在两 个尖角的线上,固定支撑在底面的线上
结果如下: 应力图:最大应力960.02Mpa
位移图:最大位移3.245mm 应力值较大,出现了奇异 ,最大应力的部位均位于两 个尖角处,且区域很小,分 析可能是与实际的工况不符 合,加载方式不合实际
Solid186(20 Node Quadratic Hexahedron) ( ) 结点数: 单元数: 结点数:63243 单元数:13140
3.2.3加载和求解 加载和求解
(1)加载如下所示:两个断面上分别由集中力和力 矩,中间面上固定支撑
求解结果如右上所示:应力图: 求解结果如右上所示:应力图:最大应力为 95.332MPa 位移图如右:最大位移 是1.9605mm
Nodes 202003
Elements 126395
2
2.4027
1.6667e-002
357428
235592
可以看出,位移的收敛性很好,两次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说明位移收敛。
3.2简化模型 的分析过程: 简化模型2的分析过程 简化模型 的分析过程:
3.2.1建模如下 建模如下
3.2.2网格划分采用自动,大小 网格划分采用自动,大小5mm,划分结果如上: ,划分结果如上:
(1)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2)采用六面体网格划分: 节点数:112079 (单元大小:5mm) 单元数:24151 节点数:206919 单元:Solid187(10 Node 单元数:129894 Quadratic Tetrahedron) Solid186(20 Node 单元:solid187(10 Node Quadratic Hexahedron) Quadratic Tetrahedron)
求解后结果如右上图所示:可以看出最大应力为 82.521MPa,较为接近理论解,最大受力位置也符合 理论分析给出的位置
位移图如右:
最大位移为2.4101mm
(5)再将中间的约束改为中间面的固定支撑, 再求解如下 :
最大应力为80.975Mpa,也较为接近理论解 位移图如下,最大位移为2.4023mm
960.02 Mpa
162.74Mpa
4集中力加在印记 2.4101mm 面,约束中 间面z方向零 位移 5集中力印记面, 2.4023mm 约束中间面 固定支撑 6 对称性分析 7 理论结果 2.2759 77.76Mpa
82.521MPa
80.975Mpa
78.479Mpa
可以看出,4,5,6的结果较为接近真实解,也和 小组成员作的二维模型的结果较为接近,说明这几 种方案的简化模型与力学模型的建立较为接近实际 的情况,这与后续正确的进行分析计算提供了一定 的基础。但是理论解的数据均小于上述各个方案的 结果,分析原因:由于理论解按的是等截面梁来计 算,但本例中的钢板弹簧是变截面的,是三角形的, 所以应力值较大也符合实际 。
2 分析所用数据
(1)板长900mm,宽250mm,厚25mm; (2)材料弹性模量211Gpa,泊松比0.3; (3)左右两侧各受到大小4500N的集中力; (4)中部沿宽度方向受到铅垂方向的约束;
3 分析过程
3.1.1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
3.1.3 收敛性分析如下:
(1)应力的收敛性如下 :按10%计算
(%)
Nodes
Elements
1
80.975
202003
126395
2
102.04
23.023
576346
386817
(2)位移的收敛性如下所示:按10%计算
Total Deformation (mm) 1 2.4023
Change (%)
驱动的目标如下所示:变形小和应力小
从结果的三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基于响应面)如下:
选择此种方案,得到基于分析实际结果的最终如下(硬设计 点)
得到的优化结果的应力图和变形图分别如下所示: 最大应力值为79.706Mpa,与理论计算的误差比较: (79.706-77.76)/77.76 *100%=2.5% 误差很小,和理论计算的结 果很接近。
优化中通过响应图看到系统有如下特性:
位移与对角线和厚度响 应关系
应力与对角线和厚度响应关系
位移与短对角线的响应 位移与厚度的响应 位移与长对角线的响应
应力与长对角线的响应 应力与短对角线的响应 应力与厚度的关系
有以上可以看出: 有以上可以看出: 单一的改变厚度或者长对角线,位移不会发生显著的响应, 单一的改变厚度或者长对角线,位移不会发生显著的响应,但与短对角线 的响应关系较为明显; 的响应关系较为明显; 单一的改变厚度,应力不会发生显著的响应, 单一的改变厚度,应力不会发生显著的响应,但与两个对角线的响应都较 为明显。 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