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经

合集下载

【《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全总结】

【《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全总结】

【《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全总结】太阳病证治一、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

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表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三、治则方药1.太阳经证治法(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又多从肝、胃初起,固不当外发,发则舍近求远,当以补中填精以充其所耗,凉血泻热为从急治则,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

《伤寒论》--太阳病篇

《伤寒论》--太阳病篇

《伤寒论》--太阳病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

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太阳病篇总结,干货

《伤寒论》太阳病篇总结,干货

《伤寒论》太阳病篇总结,干货太阳病篇总结1、太阳本证包括太阳经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证)、太阳腑证(太阳蓄水、太阳蓄血);2、太阳变证:3、太阳类似证分述如下:1、太阳病症(1)太阳经证1)太阳中风(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缓为临床表现;以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为基本病机。

2)太阳伤寒(麻黄汤—发汗散寒宣肺平喘)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全身疼痛、脉浮紧为临床表现;以寒邪袭表、卫病营郁为基本病机。

3)表郁轻证(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小发其汗。

而表有小邪不解,里有轻度郁热而兼见烦躁者,则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小发其汗,兼清郁热)以发热恶寒、阵发发作如疟状、身痒、面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表证日久、表有小邪闭郁不解,且营卫之气已经不足为基本病机。

(2)太阳腑证1)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病在气分,太阳膀胱气化不利而水邪内蓄,一般称为太阳蓄水证,以小便不利,渴欲饮水,少腹苦里急且伴有表证为表现。

2)核桃承气汤(泄热化瘀)抵当汤(丸)(破血逐瘀)病在血分,表邪循经入里化热,热和血结于下焦而血热内蓄,一般称为太阳蓄血证,以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或硬满为主要临床表现。

2、太阳病变证:失治或误治后,新的病证不具备六经病的特征,不能用六经正名来命名。

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虚实兼见、变化多端,并无固定程式所循,如:热郁胸膈的虚烦证、邪热壅肺的咳喘证、里热夹表邪的下利证、内脏阳虚证、阳虚兼水气证、以及阴阳气血两虚证、邪气与痰水互结的结胸证、气机壅滞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等症候的辨证论治。

a.【热证】——病位不同《上焦热证》无形邪热留扰胸膈用栀子豉汤类。

邪热壅肺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中焦热证》热入阳明,津气两伤用白虎加人参汤。

《中下焦热证》热迫肠道用葛根芩连汤。

b.【虚寒证】——所伤脏腑不同,病情轻重兼挟不同《心阳虚证》心阳虚心悸用桂枝甘草汤。

心阳虚烦躁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精解

伤寒论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精解

伤寒论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太阳,广义的太阳指的是经络中的太阳经,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狭义的太阳是指足太阳膀胱经。

八纲辨症中表里的“表”指的就是太阳。

中医之所以称太阳为寒水,可以这样理解:常人皮肤表面是冰凉的,手脚是温热的, 因为体表遍布着大量的水液,这种水液就是太阳的寒水,因为太经阳的阳气上温热上升的作用,加热水液,使其得循环,所以可以调节体温,保卫我们不受外界寒热的影响,它不是停滞的,是不断的代谢更新的,一旦停滞了,说明阳气不足,循环出现问题,水液所停之处就出低温寒冷,也因此产生血液循环的压力而疼痛。

所以,太阳之为病即人体的体表出现了问题。

何谓脉浮?手指头轻轻的碰,就摸到脉就是浮脉,所以病人有感冒表证的时候,摸到的脉就是浮脉。

为什么会脉浮?因为风寒从表面进来,所以免疫系统一抗,一定是在表面上堵到,在皮肤表面上抗争,气血的运动状态通过脉的跳动来体现出浮的现象,所以摸到的脉是浮脉,浮在表面上。

张仲景的脉法,最常用的就是浮沉迟数,浮脉与数脉是阳,沉脉与迟脉是阴。

浮脉就是轻轻地摸在皮肤表面就摸到脉。

初病如果脉是浮脉,或加上一点“大”“动”、“滑”、“数”,这是阳脉,代表阳病;若病久了,变成沉脉,或加上一点“涩”、“微”、“弱”、“弦”这是阴脉,代表阴病;就是病势在进、在恶化中。

若反之,原来是阴脉,后来变成阳脉,则是病势在退, 在恢复中。

正常人的脉是“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就是常脉。

为什么头项强痛而恶寒,人身上的穴道,风池、风府、风门,都在背后,后脑是受风的地方, 所以有句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这地方一受到寒,温度就低,温度低,寒则缩,缩则血管、神经就被绑到了,血管变小了,血过不去,病人就会感到酸痛, 痛在皮肤表面。

为什么恶寒怕冷?恶寒就是一直发抖,因为人身上的水道系统,皮肤表面上都有一层水气在上面,人身上的汗水,是经过汗腺到皮肤毛孔的,如果汗水已经离开汗腺了,但是还没到皮肤毛孔,这时突然碰到表寒,毛孔都闭起来,水出不去,只好停在皮下,水一离开汗腺,汗水就变成冰的,所以会有恶寒的现象。

郝万山伤寒论太阳篇小结笔记

郝万山伤寒论太阳篇小结笔记

郝万山伤寒论太阳篇小结笔记哎呀,今天咱们聊聊郝万山的《伤寒论》中的太阳篇,别看这名字,听起来好像很高深,其实里面的道理,简单易懂,适合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说起伤寒,这可不是寒冷的天气,而是指一种病症,像感冒那样让人浑身不舒服。

万山先生的这本书可真是个宝贝,尤其是太阳篇,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在太阳篇里,万山主要讲了太阳病的种种表现。

就好比春天的第一场雨,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过一会儿,天上就开始雷声大作,雨点啪啪直下,没准还把你淋成落汤鸡。

太阳病也是这么回事,刚开始可能只是小感冒,后来却可能发展成发烧、头痛、全身无力,让你连躺在床上都觉得累。

哎哟,想想都让人心里发毛。

万山还特别强调,太阳病的关键在于表证。

你知道的,表证就是身体表面那些症状,比如说怕风、怕冷、发热,跟一只被风吹到的狗似的,缩得像个球。

万山的意思是,这些症状虽然看上去很吓人,但如果处理得当,其实没啥大不了的。

他提到,治疗的时候,得先把这些表证给解决掉。

就像赶走家里那只讨厌的苍蝇,甭管它怎么飞,你得想办法让它消失。

万山还提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概念,就是“发汗”。

你想啊,流汗可不是为了减肥,它实际上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太阳病的时候,身体就像个小火炉,得先把里面的热气给排出去,才能让人感觉好点。

哎,我想起我朋友那次感冒,医生让他多喝水,多出汗,结果他在家里整天像条鱼一样出汗,最后居然好得飞快。

你说,谁还敢小看流汗这事呢?再说了,万山在书里还强调了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比如说用一些草药来调理身体。

这就像做菜,你得找对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那些草药就像调料,配合得当,才能让人身体恢复得快。

万山给的建议简单明了,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厨师,教你怎么在厨房里游刃有余。

万山还提醒我们,别盲目追求大剂量的药物。

咱们得明白,药物就像调味品,太多了反而不好。

很多人一听有病,就想着多吃药,结果越吃越糟糕。

其实少就是多。

这种智慧就像老祖宗说的“过犹不及”,意思是说,做事得掌握个度,过了头反而坏事。

《伤寒论》太阳传经之论

《伤寒论》太阳传经之论

《伤寒论》太阳传经之论太阳传经伤寒、中风,日传一经,六日而遍,此为定数,不传脏腑,总统于太阳一经,故太阳统领经,不入脏腑,总以太阳为主。

太阳四十八,大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1汗吐下泻之法,总是和阴阳之义,也是和阴阳之法。

大凡病,阴阳和则必自愈。

2亡血或是麻黄证卫冲之鼻衄与桃核抵挡证的下血等证,亡津液或桂麻汗后便硬之证。

太阳四十九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1七日以后,在作传经者,针足阳明经,泻其郁热,则不在传经,自然愈矣。

脏腑阴阳不偏,则不内传,在经不传,又不外解,则复传经。

按;《伤寒》有论,针足阳明法,余也不知。

按;以前农村有用针刺眉头放血,用手挤出一点,以止外感头痛,此可速减轻头痛。

太阳五十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中风之家,表解不了了者,十二日愈,阴阳不偏,则不内传。

按;此不了了者,或是服桂枝和营卫也。

此表解者,是汗出表开之义,余热未尽,就不了了者。

太阳五十一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1二三日者,阳明少阳之期,不见阳明少阳之证,为不传也。

在太阳经不内传脏腑者,总统于太阳一经也。

故麻黄汤与桂枝汤二证,也是阳明之经病,至于葛根汤证者,是腑病之连经,胃热之未实者。

发汗解外,则腑也解。

按;见阳明之证,是为内传阳明也,见少阳之证,是为内传少阳也,此为最直观的六经辩证之法也。

2少阳经病,小柴胡汤证,少阳之经内连阴脏外连阳腑,连脏连腑故亦非但是经病,是少阳表里相争而传脏传腑也。

阳盛则传阳腑,阳虚则传太阴之腑,三日不见少阳之证,仍以麻黄之方,发其表寒,故麻黄也为少阳之经证(仍是统于太阳之寒义,表束六经也),但见少阳之经表里证者,必以少阳之法和解之,以防传脏传腑而成坏病。

太阳五十二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急数者,为传也。

1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颇欲吐者,表闭胃逆也,若烦燥,脉急数者,此为营卫不泄而内盛也,此为欲传。

郑钦安关于《伤寒论》太阳经证解

郑钦安关于《伤寒论》太阳经证解

郑钦安关于《伤寒论》太阳经证解按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少阴为中气(肾与膀胱为表里),太阳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

太阳一经为病,有经病(本经自病),有伤风症(经症中之兼证),有伤寒症(经症中之兼症),有两感症(经症中之兼症),有腑症(太阳中之里症)。

腑症之中,又有蓄尿症、蓄热症、蓄血症、癃闭症(腑症中常见之病)。

1.经症,即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者。

2.伤风症,即(经病情形)兼自汗而恶风者,是太阳之卫分为风邪所伤,主以桂枝汤,协和营卫,驱风邪外出,浅一层立法也,服此方而若解则病愈(此刻节令之气寒,客风亦寒,故曰风寒。

寒气即是风气,风气即是寒气。

仲景以风寒冠旨(旨字应是首字、校正),一示厥阴循环之意,一示风轮主持大世界之意,风字宜活看)。

3.伤寒症,即经症而兼无汗者,是太阳之营分为寒邪所伤,主以麻黄汤,大开腠里,俾营分之寒邪,尽从汗出,深一层立法也。

服此方而若解,则病愈(此际若不知发汗,则病进从实;若过发汗,则症变从虚;若妄下,则症变从误)。

4.两感症,即经症而兼壮热烦躁脉浮紧者,是太阳之营卫,为风邪寒邪所伤。

主以大青龙汤,营卫两解,风寒并驱,又深一层立法也。

服此方而若解,则病愈(两感症,又有一日太阳,而与少阳同病,亦名两感症。

三阳症与三阴症同见,亦名两感,用药即当解表温经,再看表里重轻。

以上兼症三法,系本经恒有之候,非传经之谓也。

)。

设若不解,不传经则必传腑(传经则现经症,传腑则现腑症)。

5.腑症,即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是邪由太阳之经,而转入太阳之腑,主以五苓散,化太阳之气。

气化一行,小便亦利,邪亦可从此而出,病亦可从此解(此处便是太阳首尾界限)。

腑症之中,另有①蓄尿症(病形小腹满,便短赤不利,口渴),因为膀胱是储水区,今为寒气所束,太阳之气微,不足以胜其寒邪之气,气机于是乎不运矣,气机一刻不运,则所储之水,即不能出,势必上涌,而小腹作满,故名之曰蓄尿,主以五苓倍桂。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

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的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的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辩证的系统性。

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的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的系列,又以同一的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的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

六经各证候之间的横的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辩证法的系列性。

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

阴证类与阳证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

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

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辩证系统。

辩证之目的为治疗。

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的主导思想。

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

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扶正法。

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和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

祛邪法分汗、吐、清、下、和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

如此形成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

略如下列图表:上述是伤寒六经系统与治疗法则。

以下为六经辩证治疗系统的各经证治。

(一)太阳经证治系统在太阳病理阶段,由于是表病位的阳性过程,体表组织在抗御反应中表现着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体表组织因其功能特性而通过排汗的代谢机能以祛除病理物质,所以有发热自汗出与发热汗不出两种向外趋之势态。

伤寒论太阳经腑证

伤寒论太阳经腑证

伤寒论太阳经腑证
太阳是指足太阳膀胱。

太阳膀胱位居下焦,内藏津液。

肾阳蒸化膀胱津液,形成一种雾露之气,达于体表,叫做“太阳之气”。

太阳之气行于体表,具有温煦肌肤,管理汗孔开合,防御外邪,保卫的作用,故有称为“卫气”。

太阳之气行于体表,为六经的最外层,又具有卫外的功能,所以有“太阳主表,为六经之首,总统营卫,而为一身之外藩”。

“太阳主外,是指它的部位及功能而言。

肺主表,太阳也主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肺主表,是因为肺主宣发,能把卫气布散到体表,以行使温煦、卫外的功能。

而太阳主表,是指太阳之气行于体表。

太阳之气就是卫气,它出于下焦,由肾阳蒸化膀胱津液所产生,受胃的水谷之气而赡养,然后又通过上焦开发以“熏肤、充身、泽毛。

”皮毛属表,太阳之气行于表。

太阳经证是指病邪侵扰太阳经表而未聚结于太阳之腑所表现得证候。

由于经与腑有表里之分,故太阳经证就是太阳之表证,太阳腑证可以看作太阳之里证。

太阳经证包括太阳中风证治,太阳伤寒证治。

经脉与脏腑相连,太阳在经之邪不解,可随经入腑,形成太阳病腑证。

随经之邪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形成太阳蓄水证,随经之邪与血相结,便发生太阳蓄血证。

伤寒论106条原文

伤寒论106条原文

伤寒论106条原文《伤寒论》第一百零六条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减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文意。

太阳病:太阳经外感病。

太阳经能发生外感病,说明病家有内伤;若病邪没有及时在太阳经祛除,随着时间的推移,内伤就会加剧,那么,外邪就会沿着内伤路线向里转移和发展,结果就会在内伤处形成内外因结合的病变,若机体还存在和内伤脏腑形成五行相克(脏腑相依)的条件,那么,病变还会出现由内伤脏腑向周边脏腑放射的病情和症状。

这是病情在人体内的自然发展,他和大自然的发展变化一样,也叫道法。

根本不存在什么顺经、越经、逆经等病情转移的道理。

过经十余日:太阳病从发作到医家诊断时,已经至少十六天了。

本句是仲景借俗套话(即所谓经传学说)来表达发病时间。

或问:何以计算出是十六天?答曰:经传学说认为人体有六经,一经一天,六天经尽,若太阳病经六天自愈曰经尽,若不愈,第七天当进入阳明经;阳明病若再过五天不愈,则病邪又进入少阳经,那么累计病邪到少阳经的时间当是第十二天,以此类推。

今过经十余日,6+10=16,故说已经至少十六天了。

反二三下之:此医家是一个脱离实际的地道的经传学派,不以脉证为依据,反按错误的经传学说计算结果,认定是里证,用下法(承气汤)治疗,因症状未除,又固执己见,所以,再接二连三攻下。

或问:此医家何以计算?答曰:少阳过四天不愈进入太阴,即进入太阴是第十六天;太阴者,脾胃也,故该医家大胆认定为里实证,于是“二三下之”。

显然,该医家的思想和行为是非常荒谬的。

仲景就是用经传学派的这种脱离实际的计算来指导临床医疗的荒唐事例来驳斥经传学说的错误。

后四五日:下后,又过了四五天。

那么,这是自太阳发病的多少天了?至少二十四天了(16+3+5=24)。

按照经传学说,十八天进入少阴,二十天进入厥阴,说明外邪已经将人体全部破坏完了,恐怕人已经死了,即使不死,那病邪莫非还能又从太阳经重来?至此,这位经传学派医家自溃了,不敢再治了,只好让病家另请高明。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的六经辨证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为纲,通过分析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来辨明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的一种方法。

对于六经辨证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六经的含义。

六经并不是指具体的六个经脉,而是指人体遭受病邪侵袭后,邪正交争的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六种不同的病理阶段。

这六种病理阶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了人体对病邪的不同反应状态。

具体来说,太阳经是人体表层的卫气所在,主司体表的阳气,抵御外邪侵袭。

阳明经是人体内里的大肠和胃腑所在,主司消化功能,与气血生化有关。

少阳经是人体半表半里的区域,主司气机的疏泄和津液的代谢。

太阴经主要对应脾脏,主司运化功能,与水谷精微的化生有关。

少阴经主要对应心脏和肾脏,主司全身的阴阳平衡和津液代谢。

厥阴经主要对应肝脏,主司疏泄功能,维持气血的调和。

通过对六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分析病因、病位、病性,从而制定出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在六经辨证中,除了辨明六经的证候外,还要注意辨明邪正交争的状态、病邪的传变趋势等,这些都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理解《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需要深入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掌握六经的证候特点和治疗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探索。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加译文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加译文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加译文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1,头项强痛2而恶寒3。

【注释】1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2头项强痛:头痛项强。

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3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的意思,恶寒即厌恶寒冷。

【译文】1、太阳病的症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评析】本条是太阳病的辨证提纲。

太阳病就是太阳经脉受病。

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应,提示病位在表。

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

头为诸阳之会,少阳病、阳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

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阳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

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

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

恶寒是太阳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阳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尽”的说法。

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

太阳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阳被郁,尚未伸展,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阳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

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2、【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1者,名为中风2。

【注释】1脉缓: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

”就是和缓的意思。

2中风:伤风。

与猝然晕倒、口眼斜、肢体不遂的中风不同。

【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评析】本条讲太阳中风症的主症、主脉。

3、【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1者,名为伤寒2。

【注释】1脉阴阳俱紧:阴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二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

• 另外酒家(有喝酒嗜好旳人)湿热较重,不能发汗。
太 阳
• 太阳病伤寒是指感受寒邪,在太阳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旳脉证上更
伤 寒
见无汗而喘,头疼、身疼、腰痛、骨 节疼痛脉紧等证”旳又一种太阳表实 症,称麻黄汤证。

• (按)太阳经证:

• a、感受风邪,汗出肌疏旳表虚证, 治当袪邪风解肌调和营卫,方用桂枝
麻黄汤加减证(三)
• 葛根汤证,太阳表实项背强痛证。

“4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
汤主之”

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比较,后者是有汗而
经输不利表虚证,前者是无汗而经输不利旳表实证,虽
多一味麻黄治则完全不同。
方 葛根汤 名
桂枝葛根汤
主 太 阳 病 , 项 背 强 几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 若太阳中风经输不利严重时,可出现较重旳连及背部以 致俯仰受困旳项背强几几证状,此时就需用葛根汤治疗, 即桂枝汤加葛根12,桂枝汤解肌驱风,葛根疏通经脉。
桂枝汤兼证(一)
• C、“桂枝汤加附子汤证”,治太阳中风兼表阳虚证。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恶风小便难,四肢微 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治法:经证(表证)用汗法解表 ;腑证(里证)分为蓄水用利水、蓄血 用袪瘀。 太阳病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经证和腑 证两大类。经证是指邪侵袭太阳经表而 未聚结于太阳之府所体现旳证候,因为 经与腑有表里之分,所以太阳经证就是 表证,太阳腑证就里证,太阳经证临床 上分为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伤寒表实 证二类。
• 太阳病以发汗为主,但汗之不当,因而汗漏不止,必致 表不解而阴阳俱伤,证见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而难以 屈伸等证,以桂枝汤解外加附子10以温经固表扶阳摄阴。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一、太阳病经证:(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

(1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95)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

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

治法:扶阳解表。

桂枝去芍药汤证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1)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病机:表邪未解,胸阳不振。

伤寒论-太阳病

伤寒论-太阳病

太阳病辨证纲要〖太阳病的提纲〗【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

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

[分析: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或已发热〔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

然太阳伤寒之发热可有迟早,但恶寒必与病同见〕体痛──周身疼痛,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一。

[分析:寒性凝滞,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

]呕逆──寒邪束表,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

脉阴阳俱紧者──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乃正邪交争于表,紧乃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伤寒论》太阳篇小结

《伤寒论》太阳篇小结

《伤寒论》太阳篇小结太阳篇小结太阳主表,总统营卫,为六经之藩篱。

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风寒外束,卫外失职,营卫失和,正邪交争于表,太阳经气不利,故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脉症。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其病位在表,病性属阳,故又称表证。

太阳病篇主要内容包括太阳病本证、太阳病兼变证以及太阳病类似证三大部分。

太阳病本证可以分为经证与证两大类型,而以经证为主。

太阳病经证之病位在表,故又称太阳表证,根据患者体质强弱不同,感邪轻重之异,太阳经证又可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以及表郁轻证三型。

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是风寒袭表,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营卫不和,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特点,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主方为桂枝汤。

太阳伤寒证的基本病机为风寒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潘,经气不利,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点,治宜发汗散寒,解表宣肺,主方为麻黄汤。

太阳病表郁轻证的基本病机是表有微邪,营卫郁滑,以寒热如疟,一日数发为特点,治宜小发其汗或微发其汗,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或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皆有兼证。

太阳中风兼经脉不舒而见项背强几几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治之;兼肺气不利而喘者,用桂技加厚朴杏子汤治之;兼阳虚漏汗者用桂核加附子汤治之;兼胸阳受损而见胸满,甚或微恶寒者,用桂枝去芍药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之;兼营气不足身疼痛者,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之。

太阳伤寒兼经脉不利而项背强几几者,用葛根汤治之;兼内热烦躁者用大青龙汤治之;兼心下有水气者则用小青龙汤治之。

太阳在表之邪,可随经入,形成太阳病证,因其病位在太阳之賠,故亦称太阳里证。

太阳里证可分为蓄水证与蓄血证两种类型。

蓄水证的基本病机是表邪随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其主要脉症为小便不利,口渴能饮,甚或水入则吐,本证亦可兼有表邪,而见发热脉浮数,治宜化气利水兼以解表,方用五菱散。

蓄血证的基本病机是表邪化热,随经人,与療血结于下焦,其主要脉症为小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脉象沉数或沉结,治宜逐瘀污热,根据病变轻重缓急的不同,可分别选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或抵当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病:1、试述桂枝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

桂枝汤证的主证是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皆是太阳中风者的证候表现。

桂枝汤证的主证是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

病机是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

治法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自汗出机理:风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疏泄,使营阴外泄而见自汗。

)2、桂枝汤的煎服法。

(1)、浓煎1次,分3次温服。

(2)、一服汗出病解,止后服,不必尽剂。

(3)、若不汗,可再服,并缩短服药时间,半天左右将一剂药服完。

(4)、若汗不出者,可服至二三剂。

3、试述桂枝汤的调护法。

(1)、药后啜热粥,益胃气以助药力发汗。

(2)、覆盖衣被,温助卫阳,利于发汗。

(3)、微汗,不可大汗淋漓,以免伤阳损阴。

(4)、病重,昼夜服药,当24小时留心观察,汗出停药。

(5)、药后忌口,凡生冷、粘滑、肉面、酒酪、臭恶等物,均应禁用。

4、桂枝汤禁忌症。

(1)、伤寒表实证,避病重药轻;(2)、湿热内蕴、阳热内盛、脓毒内伏者,因桂枝汤辛甘温,辛温能助热,甘能助湿,以热治热,徒生变证;(3)、若其人气不上冲者,太阳表邪内陷,变证已成,则无解表可言。

5、桂枝汤证的兼证、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1)桂枝加葛根汤证。

本证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凡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本证为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以太阳中风证兼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为辨证要点。

本证的病机,当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气不利,筋脉失养。

治当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输经。

方药:葛根、麻黄、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桂枝。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本证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证为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以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或患者素有咳喘,又复感风寒之邪,引动宿疾,致咳喘发作为辨证要点。

病机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两证治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降气定喘。

方药:桂枝、甘草、生姜、芍药、大枣、厚朴、杏仁。

(3)、桂枝加附子汤证。

本证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本证为阳虚漏汗兼表证未解,以恶风发热,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病机为表邪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故治疗之法,当抓主要矛盾,以扶阳解表为主。

此治本之道,以桂枝加附子汤。

方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附子。

(4)、桂枝去芍药汤证。

本证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本证为表邪未解兼胸阳不振,以胸满,脉促,恶风寒,发热,汗出或不汗出为辨证要点。

目前之机,乃表邪不解,邪陷胸中,胸阳受挫,故治当解肌祛风,兼通心阳,方以桂枝去芍药汤。

方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本证为第22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本证为表邪未解兼胸阳损伤,以恶寒发热,头痛,有汗或无汗,胸满,脉微为辨证要点。

病机为表邪不解,胸阳损伤。

治当解肌祛风兼温经复阳,方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方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附子。

(6)、桂枝新加汤证。

本证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本证为表证未解兼气营不足,以身疼痛,汗后不减,甚或加重,脉沉迟,或伴恶风寒,发热,汗出为辨证要点。

病机是营卫不和兼气营不足,经脉失养。

治当调和营卫,益气和营,方以桂枝新加汤,扶正祛邪并举,且以扶正为主。

桂枝新加汤为桂枝汤加重芍药生姜用量再加人参而成。

方药:桂枝、芍药、甘草、人参、生姜、大枣。

6、麻黄汤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麻黄汤主证条文,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伤寒证的证候为头痛、发热、恶寒、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

病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不通。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无汗而喘的机理:寒邪闭敛玄府,郁滞营阴则无汗。

肺主气,外和皮毛,毛窍闭塞,影响肺之宣降,肺气不利,故见气喘。

无汗是喘的原因,喘是无汗的结果。

)7、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喘的鉴别。

三方皆可治喘,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太阳中风表虚兼喘,证见有汗出而喘,并无内饮。

麻黄汤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寒邪闭表,肺气不宣,证见无汗而喘,也无内饮。

小青龙汤证为太阳伤寒表实兼喘,证见无汗而有内饮。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所见之喘,是中风兼喘。

或素患咳喘之人,又复感风寒之邪,引动宿疾,致咳喘发作。

或因太阳中风误下,以致风邪壅肺,肺气不利而成。

其证除喘息外,尚有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中风表虚之证。

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兼以降气利肺平喘。

麻黄汤证所见之喘,其病机是风寒束表,毛窍闭塞,使肺气难以宣降而上逆作喘,并伴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等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表现。

治以启闭发汗,表解则肺气得宣,喘息随之而愈。

小青龙汤证所见之喘,是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所致,此类咳喘,每见咳吐大量白色泡沫样稀痰。

治以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8、小青龙汤证的主证、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小青龙汤主证条文是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和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说明小青龙汤的主证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干呕、咳喘、痰涎清稀量多。

或然证见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病机:外有表寒、内停水饮,即风寒束表,兼寒饮犯肺。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方药: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性温,散寒温肺,化痰涤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祛痰;炙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为解表蠲饮,表里双解之剂。

9、大青龙汤证的主证、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大青龙汤主证条文是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和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说明大青龙汤的主证为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病机是寒束肌表,内有郁热。

治法是外散表寒,内清郁热。

方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石膏。

10、大青龙汤的方后注意事项。

第38条大青龙汤方后曰: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復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说明服本方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四点:一首服三分之一的药液,虽属峻剂,而愈病必以周身微汗为佳,唯恐过剂伤正。

二若虽遵嘱服药,而汗出多者,不可听之任之,需用外治法以收其汗,可用止汗粉剂扑身止汗。

三首次服药后,即有汗出者,应停服原方,密切观察,再做计议。

四倘若药不如法,汗而再汗,出现恶风、烦躁、不得眠者,是阳证转属阴证之兆,则回阳救逆,谨防亡阳之变。

11、大、小青龙汤证的鉴别。

大、小青龙汤证皆出现表实证,特点:如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等。

病机:皆为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治法都要发汗解表。

方药都用麻黄、桂枝、甘草、姜。

不同点是:大青龙汤证见烦躁,小青龙汤证见咳喘。

病机是大青龙汤内兼郁热,小青龙汤内停水饮。

治法:大青龙汤内清郁热,小青龙汤则内化水饮。

方药:大青龙汤还用生姜、杏仁、大枣、石膏,小青龙汤还用干姜、细辛、芍药、半夏、五味子。

12、“坏病”(太阳病变证)的治则和特征。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坏病”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其原始证候已发生了变化,不复存在;二是不属传经之变,难以用六经证候称其名;三是证候复杂,变化多端。

13、你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有何认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指脉证并举,四诊合参。

“知犯何逆”,是在“观其脉证”的基础上,找出疾病的征结所在,从而做到见病知源;“随证治之”,是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展的阶段,予以相应治疗。

14、葛根芩连汤和桂枝人参汤皆治协热利,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各是什么?葛根芩连汤和桂枝人参汤同为表证误下,形成表热而下利,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葛根芩连汤证为表里皆热,桂枝人参汤证为表里皆寒。

葛根芩连汤证因表证误下,从热而化,邪陷阳明而致,证见下利粘秽,汗出而喘,脉促,属实热利,治以清热解表。

桂枝人参汤证因表证误下,从寒而化,邪陷太阴而致,证见下利稀薄、心下痞硬,脉迟弱,属虚寒利,治以温中解表。

15、上热下寒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上热下寒证条文是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本证热者自热,寒者自寒,寒热上下,格拒不交,治以黄连汤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方药: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

16、太阳蓄水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太阳蓄水证条文是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蓄水正是由于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腑,或在患太阳表证期间,饮水过多,不能全部气化,水液内留,继而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形成的,可见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里急、心下痞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可见浮或浮数、身微热。

治以五苓散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泽泻。

17、太阳蓄血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太阳蓄血证条文是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第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太阳蓄血证病在血分,为热和血结于下焦,以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或硬满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以桃核承气汤泻热化瘀,或抵当汤(丸)破血逐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