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详解
都市社会学
主要流派
都市社会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
①都市化派。该派认为,都市的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以及规范秩序解体。他 们主要研究与农村生活方式相的社会机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②亚社会派。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竞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类在生物亚社会的压力和动力下 被迫作出种种反应,人类行为就是这种亚社会压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都市社会组织。都市社会组织十分复杂,大体可分为经济类、行政类、文化类、政治类、社区类、家庭类 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诸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构成许多不同的络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都市 社会的发展。都市社会学着重研究都市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⑤都市生活方式。包括都市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特点以及影响都市生活方式变革的社会因素等。
③生存学派。该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组织自己以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他们认为,都市化是居民创造出来的, 用以容纳大量居民的组织形式;都市化的进程直接取决于生存活动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决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
④经济学派。该派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动的重新组合, 原来单一的第一产业逐渐派生出第二、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特别是都市的社会组织也随之变化。
谢谢观看
正式创建
20世纪 20年代。系统地研究都市社会学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R.E.帕克、E.W.伯吉斯、R.D.麦肯 齐和L.沃思等人,通称他们为芝加哥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和都市高速发展,各地的移民大量涌 入都市。芝加哥的发展则具有代表性。1803年芝加哥建立要塞后,在四周建立了若干居民点,至19世纪末,人口 达到110万。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拥有300万人口。由于拥有地理、资源、交通等方面的优势,芝 加哥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的特大都市之一。居民中四分之三以上是从欧洲各国移入的。民族、种族不同,宗教信仰 不同,风俗习惯各异,贫富悬殊惊人,社会问题较多,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国际妇 女节”均源于芝加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芝加哥学派以芝加哥城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都市现象展开了全面的、 系统的研究。他们走上街头,对都市进行实地调查,突破了主要从理论上研究都市的欧洲社会学传统。1916年,帕 克发表《对都市环境中人类行为进行考察的建议》一文,从都市社会学的角度对都市建设和都市发展提出了建设 性的意见:都市要把它的人口和机构安排成一种井然有秩的和谐图,要按商业、工业、交通和住宅划分区域,并 按种族、社会和文化的不同自然地分区居住。帕克重视对都市的实地调查,他对都市的产业工人、官员、季节工、 无业游民、流浪艺人、娼妓和舞厅职员等各部分社会成员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还对都市的劳动分工、组织结构、 传播媒介、心理因素作了仔细的考察。伯吉斯也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和帕克于1925年合编了 《都市》一书,这是一本都市社会学的论文荟萃。1926年伯吉斯又编纂《都市社区》一书,作为《都市》的补充 本。这两本书是最早系统研究都市社会学的著作。美国社会学学会1926年年会确定以都市社会学为研究的重点。 伯吉斯在古典都市区位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都市内部结构的同心圈假设。麦肯齐是芝加哥学派的又一位重要 社会学家。
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
03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 发展
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 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改善居民的 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社会学的创新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规划与管理
01
探讨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的全过程。
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
01
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欧洲兴起的城市社 会学理论流派,以雷克斯、摩尔等人为代表。
02
该理论主张从韦伯的理性化理论出发,研究城市社会的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度和文化等方面。
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强调城市社会的分层、权力和制度对城市
03
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理性化过程。
健康城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01
健康城市的理念与发 展趋势
介绍健康城市的理念、发展历程及未 来趋势,强调健康城市建设在公共卫 生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02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 挑战与对策
分析当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面临的挑 战,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医 疗资源分布不均等,提出相应的对策 和建议。
03
健康城市与公共卫生 体系的互动关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迁移的增加 ,不同文化在城市中交流融合,形成多元 文化的格局。
Part
03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初在美国 芝加哥大学形成的社会学流派,
以帕克、伯吉斯等人为代表。
该学派主张从城市生活的各个方 面入手,研究城市社会结构、城 市社会问题以及城市发展与变迁
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城市社会学及其理论
(四)新城市社会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城市社会学” 开始崛起, 主要有三大理论流派,
以卡斯特(Manuel Castells, 1942—)为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
城市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 世界史从某种 意义上讲就是人类的城市史。
城市的特征:
(1)它是一个具有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 体;
(2)它运用自身的优势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 语言背景的居民,这些居民有着一定的匿名 性;
(3)它作为文化载体和传播体,是一个地区的 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等的中心;
(4)它聚集了各种社团、企业和机构的社会组 织,人们的活动趋于专业化,居民的知识水 平和专业技能较乡村居民高;
要代表人物之一,城市社会学的奠
基人。主要从事对城市现象和种族
关系的研究,首创了参与观察法, 是一位经验社会学学派的领袖。
(一)城市
帕克认为城市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体, 也不 是各种基础设施的聚合体。城市, 它是一种心理 状态, 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 是这些礼 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 情感所构成的整体。
1、宏观方法论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马克思主义
2.具体操作方式 调查研究 历史研究 思辨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资料研究 定量定性研究
第二节 城市社会学的
概念与理论
一、城市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R. E. 帕克 (Robert Ezra Park 1864—
1944)
R. E. 帕克 (Robert Ezra Park 1864——1944)生于宾夕法尼亚州。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重
《城市社会学》课件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作为研究对 象,深入剖析其社会现象的成因、演变过 程和影响,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未来发展
跨学科融合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吸收借鉴相 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推动城市
社会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大数据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挖掘城市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总结词:城市化的动力主要包括工业化、经济发展、 政策制度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城市化模式则因国家而 异,可分为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和过度城市 化等。
详细描述: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力量,随着工业 生产的扩张,生产要素和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经济发 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城市化水平也较高,因为经济发 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 也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政策、 户籍制度等手段来调控城市化进程。此外,社会变迁、 科技进步等因素也对城市化产生了影响。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城市化模式存在差异,这与各国的发展阶段、资源 环境条件和政策导向等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问题逐渐凸显。早期的城市社会 学者主要关注城市人口统计、城市社区组织和城市社会 问题等方面。随着学科的发展,城市社会学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并开始深入探究城市发展的 内在机制和规律。如今,城市社会学已经成为一个成熟 的学科领域,为城市治理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和实践指导。
分析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的人 口比例、特征和分布情况。
社会流动
研究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 的流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不平等
探讨城市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原因和后果,以及缓解社会不
城市社会学理论
城市社会学理论
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
城市社会学中,存在着多种理论,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
理论:
1. 资源依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是由于人们
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益的追求。
城市的规模和功能扩张是为
了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居民则在城市中获得资源和机会。
2. 人类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
城市的结构和动态是由人类活
动和环境条件共同塑造的。
3. 社会交往理论:这一理论关注城市中个人和群体之间的
互动和社会关系。
它研究人们在城市中如何相互依赖、互
动和形成社会网络。
4. 集体行动理论:这一理论研究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在城市中的发展和影响。
它关注社会变革和政治动员如何在城市中发生和推动。
5. 都市化理论:这一理论研究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它关注城市发展和变革如何影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生活方式。
6. 社会空间理论:这一理论关注城市空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研究城市空间如何塑造社会关系、身份认同和权力结构。
这些理论在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和城市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理论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分层理论关注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在资源占有、权力 分配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城 市的社会结构。
社区研究
社区研究关注城市中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结构和社区发 展,探究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变迁理论
城市社会变迁理论概述
城市社会变迁理论主要研究城市社会 的发展和演变,包括城市化、城市发
城市社区规划
城市社区规划是指对城市社区的布局、设施和环境进行规划和管理,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 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05
城市文化与城市社会变迁
城市文化的概念与特点
城市文化的概念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的 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 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 观、信仰和艺术形式等。
城市文化的特点
展和城市更新等过程。
城市发展理论
城市发展理论关注城市内部结构和功 能的演变,包括城市扩张、城市规划
和城市治理等方面。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 的必然结果,强调科技进步、经济发 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 作用。
城市更新理论
城市更新理论则关注老旧城区和工业 区的改造和再生,探讨如何通过城市 更新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
主要包括教育、职业、婚姻等方面的流动。
城市社会流动的影响
城市社会流动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
城市社会不平等
1 2
城市社会不平等概述
城市社会不平等是指城市居民在财富、权力、机 会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平衡。
城市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主要包括收入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性别不平等 等方面。
城市社会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城市社会学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城市是人类聚居、生产、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心,是由大量人口和相对密集的住房、商业、行政、文化设施等构成的一个地域性集聚体。
在城市社会学中,城市有以下几个特征:1. 人口密集:城市通常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在一起,形成相对密集的聚居区。
2. 经济活动集中: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集中地,包括商业、工业、服务业等。
3. 社会分工明确:城市中的人们从事的职业分工清晰,职业多样化。
4. 文化多样性:城市生活中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样,涵盖各种艺术、娱乐、宗教等方面。
二、城市发展与变迁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形成通常与地理条件、交通要道、资源丰富等因素有关。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模会逐渐扩大,城市功能也会不断丰富和完善。
2. 城市的变迁:城市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也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城市的新旧变迁主要包括城市功能的变迁、城市空间的重构、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等。
三、城市结构1.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的组织结构、交通网络、土地利用等。
城市的空间结构通常体现为CBD(中央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等。
2. 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社会群体的分布和生活状态。
城市社会结构通常包括社会阶层、职业分工、人口结构等。
四、城市功能1. 经济功能: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主要包括商业、工业、金融、物流等。
2. 文化功能:城市是文化交流的中心,集聚了各种文化、艺术、娱乐、教育等资源。
3. 政治功能:城市是政治权力的中心,包括政府机构、行政管理、政治决策等。
五、城市问题与管理1. 城市化问题: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资源紧张、居民生活品质下降等。
2. 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和管理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包括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六、城市的功能和问题1. 城市的功能:城市是生产、文化、消费和分配中心,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
《城市社会学》课件2
02
城市与城市化
Chapter
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总结词:城市的定义与特征概述
城市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人口 、文化、经济活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 异。
城市通常拥有相对完善的设施和服务, 包括交通、医疗、教育、商业等。
详细描述
城市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 具有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
城市化的含义与进程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环保法 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广清洁能源、优化城 市规划等。
城市犯罪问题
城市犯罪的定义
城市犯罪问题是指发生在城市中的犯罪 行为,包括抢劫、盗窃、杀人等。
城市犯罪的危害
城市犯罪问题不仅影响受害人的身心 健康,还会破坏社会秩序和安全。
城市犯罪的成因
城市犯罪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 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家庭教育 等。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问题的定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
城市环境问题是指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人类 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空气污 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对环境的破坏 和污染。
城市环境问题的危害
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城市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 质量,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
城市犯罪的解决措施
解决城市犯罪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治 安管理、完善法律法规、推进社会治 理等。
06
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
Chapter
调查研究法
总结词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直接从研究对象处收 集资料的方法。
详细描述
调查研究法是城市社会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 方法,通过设计问卷或访谈提纲,对城市居 民、社区、企业等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社 会生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从而分 析城市社会现象和问题。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和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和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以及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已成为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
城市发展带来了独特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展开的。
一、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层级的组成和关系。
城市社会结构的特点包括人口密集、多样性和分工合作。
1. 人口密集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的地方,人口密集是城市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
人口密集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2. 多样性城市中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这种多样性构成了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样性带来了文化冲突和社会融合等问题。
3. 分工合作城市社会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分工合作。
城市中的不同职业群体通过分工合作来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
不同任务和角色在城市中相互依存,形成了复杂而有序的社会结构。
二、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人群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阶层发生变动的过程。
城市作为社会流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来自农村和其他城市的人口。
社会流动在城市中呈现出以下特点:1. 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城市是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地方,农村到城市的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这种流动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人口结构,也影响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2. 社会阶层的流动城市社会结构中的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流动。
一方面,通过教育和职业发展等途径,人们可以从一个社会阶层向上流动;另一方面,经济不稳定和社会问题的困扰也可能导致人们向下流动。
三、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社会问题:1. 住房问题由于人口密集和土地有限,城市中普遍存在住房紧张问题。
住房问题涉及到居民的基本权益,对城市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就业问题城市就业问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大挑战。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就业岗位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对于新来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来说。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引言城市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和城市社会关系的学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全球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社会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探讨城市社会学对我们理解和改善城市社会的重要性。
一、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 城市城市是指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社会功能复杂的居住地区。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市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的中心。
2.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现象和城市内外的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城市如何塑造个体和社会、城市内的社会结构、城市居民的行为、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城市社会学可以提供对城市社会的深入理解。
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问卷来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社会关系等信息,从而揭示城市社会的一些特征和规律。
2.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
通过亲自观察城市中的人群活动、社会组织、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情况,研究人员可以获取更直观的数据,并且可以深入理解城市现象和城市社会的特点。
3. 访谈与深度访谈访谈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与城市居民、社会组织的代表或者城市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经历和想法,从而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和洞察。
三、城市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化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城市社会学研究了城市化的动态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研究人员探讨了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等问题,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城市社会结构与差距城市社会结构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人员关注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包括阶级差距、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等。
2.城市社会学-第一章
城市社会学
三、城市性
第一章
(二)理解城市性的若干纬度 ★ 人口的集聚性
• 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物质密度是指人口数量上的密度,精神密度是指人们的社会交往密度)。 ★ 人的异质性
• 人的异质性是指构成某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程度。异质性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宗 教、文化等横向的类别差异,也包括教育、收入、 财富、权力、地位等纵向的层级差异。
城市社会学
(二) 工业城市
二、城市的发展史
第一章
★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城市的出现及发展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1. 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家庭手工业转向现代大工业生产;“工厂体系”;城市 内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2. 社会结构 工业革命使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增长明显;城市内部社会 出现阶级分化: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3. 城市空间 城市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中心;高密度的单中心结构,中心城市及其中心商业 区在整个大都市区居于主导地位;专业化的分工和统一使用的公共基础设施使 得企业布局密集,城市规模集群发展态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断涌现;城市 空间的生产、消费、阶级斗争功能凸显。 4. 政府管理 缺乏住宅;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城球化时代的城市
第一章
2. 全球城市的特别偏好及特点 ★ 第一,在区位分布上,全球城市往往是全球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信 息化、 数字化水平尤其突出。 ★ 第二,在城市功能上,全球城市对本国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其发展 也已 经远远超出了国家边界范围。 ★ 第三,在内部结构上,全球城市存在“堡垒”和“隔离区”的极化 对立。堡垒服务于跨国精英,而隔离区则成为社会底层的贫民窟。 ★ 第四,在产业体系上,生产性服务业空前集聚。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论文目录什么是城市 (2)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4)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6)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关系 (7)一.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社会学(一).城市是“城”和“市”的组合词。
“城”是指主要为了防御,而用城墙围起来的地域。
“市”是指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出自《易经》)。
合起来的大概意思就是具有防御功能和商品交易功能的地域。
在城市产生之前,市没有固定的场所。
早期的市一般在居民点的井旁,故有“市井”之称。
人们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相互交易,形成集市。
在英文中,对应于中文的“城市”的词有两个,一个是“Urban”,含义是城市,市政,源于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生活。
另一个是“City”,意为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
城市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上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经济学上的概念是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或者解释为城市是坐落在有限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在社会学领域的概念有所不同。
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在地理上有界限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居住密集,并有异质性;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城市显示一种相互作用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一部分相互作用在并不真正认识的人之间发生着;城市要求有一种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合理的法律。
城市在地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城市的概念在其他领域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在中国,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的市,镇。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亦称“都市社会学”。
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城市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社区生活以及其他群体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主要涉及:城市的起源、发展与变迁,城市空间分布状态,城市社会结构与功能,城市社会组织,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城市社会问题,城乡差异和互赖关系,城市化,郊区化及各国城市的比较研究等。
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等人对它的创立和发展有过较大的贡献和影响。
城市生态学:亦称“城市区位学”,研究城市社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是城市社会学、人文生态学和人文地理学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后果、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及其模式、城市人口的分布、人类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现象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影响等。
其研究成果对确定城市合理规模,探索城市生态系统的最适生态容量,提供文明优美的生活环境,都有积极意义。
城市区位学:即“城市生态学”。
城市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具有区别于乡村的若干基本特征:非农业人口集中,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的综合体等等。
在这些基本特征中,大量的从事工业、金融、商业、文教、交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的集中,以及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是城市的本质特征,充分显示出在国家和地区中的重要职能和作用。
在城市的分类上,目前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划分标准:一是按人口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城市。
在按人口规模进行分类时,世界各国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二是按城市的主导职能不同划分为政治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和旅游城市等。
三是按城市的作用范围不同划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地区性城市。
城市发展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吸引力、辐射力的变化增长过程。
是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层次需要的过程。
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城市社会学知识点总结高一
城市社会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城市社会学知识点总结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形态之一,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城市社会学旨在探讨城市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分析城市对个体和社群的影响及其互动的规律。
本篇文章将对城市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高一学生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城市化与城市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并在城市中集中居住和工作的过程。
城市是区域内人口密度较高、经济、文化等方面较为发达的地区。
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如人口密集、资源丰富、产业多元、流动性强等。
二、城市的功能和城市发展理论城市具有多种功能,比如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
经济功能是城市最根本的功能,城市作为经济中心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理论主要有现代化理论、生态学理论、文化区位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城市的发展过程和机制。
三、城市社会结构与社会差异城市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社会组织和相互关系的总和。
城市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社会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社会地位和社会流动。
社会阶层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社群中的地位,社会流动是指个体在社会阶层中的变动。
四、城市生活与城市社区城市生活是指人们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社区关系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助、合作和交流来维系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五、城市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城市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
社会治理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关键,包括政府、市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参与,通过制度和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六、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城市空间是城市中各种地理空间的总和,包括居住空间、商业空间、文化空间等。
城市空间的组织和规划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社会学探索城市中的社会关系
城市社会学探索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繁荣、发展和多样性。
城市社会学旨在研究城市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城市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社会学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如何塑造和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
一、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中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城市的组织结构、社会交往模式以及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城市社会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社区、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等。
1. 社区社区是城市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居民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的相互联系和归属感。
社区对个体的认同和社会支持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安全感、相互帮助和社会参与的机会。
2. 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指的是人们之间通过社会联系和互动形成的结构网络。
社会网络不仅仅是人们之间的联系,它还包括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3.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城市社会学中的关键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获得的资源和支持。
社会资本可以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
结构性社会资本包括人际关系和组织成员身份,认知性社会资本包括信任、归属感和合作精神等。
二、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城市作为人口密集、聚集各类资源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关系在城市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涵盖了个体之间的互动、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1. 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城市中的居民之间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相互联系,例如家庭关系、友谊关系和邻里关系等。
这些社会关系对于个体的幸福感、情感支持以及社会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社会关系,例如职业群体、文化群体和宗教群体等。
这些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往形成了城市社会的多元性和活力。
3.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城市中的居民个体不仅与其他个体有社会关系,还与各种群体有着互动和联系。
例如,个体参与社区组织活动、政治参与和志愿者服务等,都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
第七章 城市社会学
第七章城市社会学一、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一)熟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
主要研究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的产生、发展以及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管理、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①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生态学;城市社区的划分;城市问题(如失业、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种族歧视、阶级冲突、贫富不均、犯罪等)对策与规划;城市化。
②社会: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总和,只有具体的社会,没有抽象的社会。
具体的社会使之处于特定的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③社会的作用: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2.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古典生态学、新正统生态学、文化生态学、城市性理论、社会区权力、城市符号互动理论、城市研究中的社会网络理论、消费社会学、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理论、新韦伯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等,较成熟的有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交换理论及互动理论。
(1)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学中历史最长的重要的理论方法。
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us,1902~1979)。
他通过对社会功能系统的假定以及人们行为系统和控制人们行动的系统分析,为整个社会达到均衡、稳定规划了—个模式。
他的观点也是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直争论的焦点。
(2)冲突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源于结构功能主义内部的列维斯·科塞尔和兰德尔,还有自称受到马克思主义启发的拉尔夫·达伦道夫和怀特·莫尔斯。
冲突论者认为,社会不可能仅仅是平衡与和谐,而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而且长期存在着并非对社会只产生破坏作用的冲突,这是社会运行中的持续的必然现象。
城市社会学
1、城市社会学定义:研究人类群体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学,而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称之为城市社会学。
2、城市社会学提出的过程:在19世纪30年代,法国的哲学家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从社会历史条件看,孔德正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
经过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大革命,西欧结束了中世纪时期长达几百年的沉睡状态,经济和社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
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了。
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他们急切地要求搞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都是为什么?从学术发展的背景来看,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下,自然科学曾长期被窒息,而欧洲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科学的繁荣。
在这期间,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力学、气象学、生物学等都开始发展起来。
到孔德的时代,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些不能不给社会思想家以深刻的启示。
自然科学的方法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可以取得如此成绩,那么用来研究社会又会怎么样呢?因此,孔德在提出社会学这一名词时的基本想法,就是建立一门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科学。
正是孔德提出的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立论,为以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社会学在中国的叫什么:最早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他于1891年在广州兴里万木草堂建立“长兴学舍”,该学舍的教学大纲中设有“经世之学”的学科。
在“经世之学”学科中有政治学、群学等课程。
所谓“群学”就是社会学。
群学的“群”字,是从我国古代哲学《荀子》中引来的。
《荀子》中说,“人生不能无群”,人之所以贵于禽兽,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这在清朝末年有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辱的意思。
继康有为之后,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著作《群学肄言》,一时风行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数据的使用与处理
与中国城市规划社会分析有关的统计数据处理主 要是人口统计数据的使用,这样的数据主要来自 两大系统,一个是以户籍所在地为基准的统计系 统,一个是以居住所在地为基准的统计系统。
A公安系统所统计的户籍人口,就是以户口所在地 为基准进行统计的,
B公安系统所统计的暂住人口,是在到公安机关领 取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再加上公安 机关所获取的其他有关暂住人口的信息,最后由 公安机关汇总后的数据,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
2012-07
第七篇 城市社会学
本章 共14 个知 识点, 了解 的3个, 熟悉 的6个, 掌握 的5个
7.1 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7.1.1熟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 7.1.2 了解城市社会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7.1.3 掌握城乡规划的社会价值取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7.2 城市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7.2.1 熟悉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7.2.2 掌握城市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7.3 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间结构 7.3.1 熟悉城市社会阶层特征及其空间分异 7.3.2 掌握人口结构与问题 7.3.3 熟悉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存在问题 7.4 城市社区 7.4.1 掌握社区和邻里的基本构成要素 7.4.2 熟悉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的内容 7.4.3 了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7.5 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 7.5.1 掌握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要点 7.5.2 熟悉西方国家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实践 7.5.3 了解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原则、内容与形式
二、资料、数据的种类、收集与处理
1、采集资料、数据的种类 城市规划中社会调查所用到的相关数据、资料的种类
大体上包括:统计数据、相关材料、问卷调查数据和 访谈资料。 A各种统计数据是城市规划和城市社会分析中用处最 多的基础数据种类。 B除了统计数据以外,还有各种普查资料,也十分有 用。 C公安系统(地方公安局)也是获取统计数据的一个 重要部门,需要重点调查。 D与被调查城市有关的相关材料的获取对于了解城市 和以后的分析研究工作来讲十分重要。
(4)全球化与信息化城市理论
二、了解城市社会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多以多选出现)
1、首先,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和研究载体有共同性,都是城市,
2、其次,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 新的社会问题出现,一个合格的城市规划必 须要反映出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及其空间表 现.并在规划中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本章考点: 7.1 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7.1.1熟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
基本理论 7.1.2 了解城市社会学与城乡规划的关
系
一、熟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 本理论(单选多选均可能出现)
1、社会学
A19世纪30年代,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了社 会学
B社会学研究对象是整体的现实社会结构和运 行过程,强调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 分之间结构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关系的运行变 化过程。
第三,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理念”非常重 要,如果没有一定的理念、思想和分析思路, 一个规划就缺乏“灵魂”,规划师适当地了 解和掌握一些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基本知识, 会丰富其规划思路。
第二章城市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本章考点: 7.2 城市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7.2.1 熟悉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A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 科之一,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欧洲。城市社会学的系统研究起源于美 国,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
B研究内容(掌握)
就研究内容而言.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 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的生态分布、 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 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 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 研究和经验研究。
C普查人口是按照居住所在地进行统计的,因此, 它反映的是城市的居住人口状况。
三、问卷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属性特征的调查;
二是针对研究问题内容的调查。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A问卷的发放有当面发放、邮寄发放、电话调 查等方式,由于后两种回收率和成功率较低, 一般应采取当面发放调查的方式。
A所谓抽样,即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总体 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研究,以便依据所获 得的数据对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科学的 统计推断,从而达到认识全部研究对象的目 的的一种统计方法。
B非随机抽样包括三种类型:①随意抽样,即 抽取样本没有标准和原则,完全是随意的; ②判断抽样,即调查者根据经验和对总体的 了解,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单 位作为样本;③分层配比抽样,即根据总体 的结构特征将总体所有单位按某种标志(如 性别、年龄、职业等)分成若干层次,按照 各层次单位数占总体单位鼓的比例在各层中 抽取样本。
3.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芝加哥学派与古典城市生态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学派和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 学理论 、韦伯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城市 理论 、全球化与信息化城市理论
3.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芝加哥学派与古典城市生态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学派和城市空间的政治经 济学理论
(3)韦伯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
方法 7.2.2 掌握城市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城乡及其主 要观点
城市社会研究,就是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社会科学 的逻辑,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获取有关城市相 关专题的基本信息、基础资料和数据。进而把握城市现象 的内在规律,揭示城市问题,并获得合理的解释。
C回收率.即回收来的问卷数量占总发 放问卷数量的比重。有效率,即有效率 问卷数量占所有回收问卷数量的比重。 这是两个反映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和有效 情况的最常用的指标。
四、访谈、深度访谈与质性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