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
——让每一个学生的手和脑子都动起来
--杨文华
〔内容摘要〕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在每节课 40 分钟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意识,让学生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关键词〕培养兴趣积极探究主动参与共同进取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标准》提出: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面向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脑、动手、合作互动,共同进步。下面浅谈几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体会:
一、引导主动参与,培养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 1 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特别是小学数学,往往就是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厌烦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感情---兴趣。变厌学为乐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这样做:上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情感中,使学生产生好奇与求知欲,让每位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分苹果”中,示图、提问:“每盘放 5 个苹果,20 个可以放几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按学习小组进行互动……在这样的合作互动中,个别懒动脑子和懒动手的学生也主动参与起来,投身到“分苹果”的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了,在合作互动中获取知识。
二、引导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独立思维后的相互交流,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更能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不同的个性差异等。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能培养他们的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合作精神;小组合作交流又能体现团队的力量,更能让学生有机会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既获取数学知识,又培养合作精神。这,真正体会数学的价值;这,更有效地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 2 同学之间共同进步。例如:教学《生活中的大数》---“拨一拨”中,(1)“你拨我写”---“五千零六”“二千三百”如图:、万千百十个万千百十个 0 5 0 0 6 2 3 0 (2)“我读你写”---八百零六:九千零三十:通过交流合作,使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学懂了,已学懂的优生可以做“小老师”了,使懒动脑、怕动脑的学生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了。
三、引导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除了结合教科书上的题材,还可以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分析、整理过程中去理解和获取数学知识。随着学生的互动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本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
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班中优生的脑子和手都动得特别“棒”。例如:在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数学万花筒”中,表示“235”这个三位数中把它拆分后再重新组合,如图:表示“235” 3 百十个师示图后,通过引导、启发、又出示教师自制的卡片,让差生也来参与动脑子动手---高举卡片“2”“3”“5”变换位置,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和探索。结果,班中的优生脑子和手都动得特别“棒”,霎时,能找出正确答案的学生也不少---表示“235”这个三位数中的“2”“3”“5”变换位置后再重新组合,所表示的“数”就不同了、、 ---“253”“523”“532”“325”“352”。在老师的指导下,中、差生也能探索出正确答案了。此时,全班学生在老师的微笑和赞扬的目光中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论运用什么教学手段或电教技术,都应注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勤于参与、亲身实践、多与同学合作交流。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参与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九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