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https://img.taocdn.com/s3/m/9c09073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a.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教学目标1.学习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2.增进对色彩和形状的认知;3.促进社交和语言发展;4.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材料•彩色纸;•彩色铅笔或彩色笔;•剪刀;•胶水;•编号牌。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主题及步骤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的主题:“好朋友画像”,并简单说明今天的教学步骤:•搜寻并分析小朋友们的朋友关系;•想象朋友的样子,并在纸上画出,并用色彩填充;•剪下所画的人物,并贴在一张大的背景纸上;•在大纸张上为每个人物编号;•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故事。
第二步:调查和描述朋友关系老师安排小朋友们分组,每组三到四个人。
然后,老师通过问问题来帮助小朋友思考并描述他们与朋友的关系,例如:•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什么?•你和你的朋友们喜欢做什么?•你最喜欢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刚刚一起做了什么?第三步:画出好朋友的形象老师提供材料,并告诉小朋友要画自己的好朋友。
孩子们需要用自己的想象来完成画作。
老师可参考以下问题引导孩子们:•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子?•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说长头发、偏分发型等等?•他喜欢穿什么衣服?•怎么样才能让他开心?第四步:剪下画像在完成画作后,小朋友们需要拿剪刀将各自画的好朋友剪下。
老师需要协助孩子们在剪时注意安全。
第五步:贴在背景纸上小朋友需要把剪下来的画像贴在一张大的背景纸上,展现出一个朋友们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背景纸可以是固定的或是自由创作的。
第六步:编号并分享老师会在背景纸上给每个人物编上号。
孩子们需要为自己所画的人物编写一个名字,并在大家互相分享的时候讲述与这个人物之间的故事。
教学评价学生的作品标准将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估:1.画图的技巧和绘画质量;2.对色彩和形状的认识;3.具体化自己的想象力;4.能否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5.能否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以及社交和语言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a9f358aef8941ea66e0555.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教学设计Art activity of kindergarten large class: teachi ng design of good friend portrait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培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2、根据观察的细节画出同伴。
活动准备:海报纸、彩色笔。
1、集体合作为教师画像。
孩子们能有机会在黑板上用粉笔为老师画像,十分高兴。
为了调动更多的孩子,我让他们一人画一个小部分,这样既为更多的孩子创设了机会,又适当降低了难度。
我发现连平时很内向的孩子也乐意地举起手,为我作画。
集体创作的结果是在黑板上的我大脑袋、小圆眼、长披发、小胳膊小腿,全然一副卡通小老师的模样,实在谈不上一点相似。
呵呵,小家伙们可不顾这许多,美滋滋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写真画。
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谢谢大家,我很喜欢。
”点评:这个环节是提醒幼儿重视观察,细心捕捉被画人身上的显著特征,然后再进行创作。
当然,孩子的写生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注重创作的结果,而在于过程,是否具有写生的兴趣与发展潜能。
2、两人一组仔细观察对方画下彼此模样。
接下来是小朋友为同伴创作了。
有了刚才的经验,大家大胆多了(老师都说我们画得很好)。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商量着谁为谁画。
余晏跑来说:“我和她都画黄馨蝶”。
三个人如何互相合作呢?孩子还没有这个概念,我告诉他们a—b—c,每个人都能画别人,也都能被别人画到,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这个方法。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016a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c.png)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
1、大胆尝试根据脸型、发型、体型等画出朋友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为朋友画像的活动,回忆与朋友生活的点滴,体会离别留念之情。
活动准备:
1、教具:黑板、画像、各种五官参考图、幼儿园生活图片若干。
2、学具:黑色卡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忆——回忆幼儿园生活中难忘的朋友,感受离别之情
通过提问引发孩子回忆:还有20天就要离开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了,我们共同度过了那么美好的.时光,马上就要分开了,你觉得谁最令你难忘呢?为什么?
二、画——为自己的好朋友画像,仔细观察好朋友的长相
1、闭上眼睛说说自己朋友长什么样?(积累各种脸型的知识点)
幼儿自由描述。
老师提示:脸有瘦长脸、圆脸、瓜子脸,眼睛、嘴巴和耳朵也各不相同,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图片(教师出示五官参考图),现在就请你为好朋友画张像,要把好朋友最明显的地方画出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2、重点指导:指导个别幼儿关注并表现朋友的脸型、发型、体型等。
三、念——再现幼儿园以前生活,合影为以后留作纪念
再现幼儿园生活的照片,先画好的幼儿自由观看回忆。
老师总结:你们把好朋友都画得这么像,看来以后就算过了很多年,我们一样可以记住自己的好朋友,这真让人感动。
让我们在这些最特别、最有意义的照片前合影留念吧,永远记住今天的事,记住所有的朋友。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aa39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b.png)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画像的基本概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为朋友画像,培养孩子们的友谊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朋友的外貌特征,并能够用画笔表达出来。
难点:如何帮助孩子们抓住朋友的外貌特征,以及如何处理画面细节。
三、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孩子们的朋友照片或真人。
3. 参考人物画像样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孩子们介绍画像的概念,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朋友,发现他们的外貌特征。
2. 讲解:教师简单讲解画像的基本技巧,如观察、线条、色彩等。
3. 示范:教师选择一张参考人物画像样本,现场示范如何为朋友画像。
4. 实践: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为朋友画像。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孩子们将完成的画像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关注他们在画面处理、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表现。
3. 关注孩子们在团队合作、友谊等方面的表现,鼓励积极向上的行为。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孩子们进行作品交流,让他们分享彼此画像的心得体会。
2. 邀请家长参与孩子们的画作展示,增进家长对孩子们绘画能力的了解。
3. 开展友谊活动,如朋友互赠画作、制作友谊卡片等,加深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孩子们在使用绘画材料时的安全,避免误食或接触到颜料。
2.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注意使用颜料的用量,避免浪费。
3. 保持教室卫生,及时清理绘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https://img.taocdn.com/s3/m/701e08167fd5360cbb1adb22.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的肖像1.培养清晰细致的观察。
2.根据观察的细节绘制一个同伴。
活动准备:海报纸,彩色笔。
观察与指导:1.集体合作是老师的肖像。
孩子们很高兴有机会用粉笔在黑板上画老师的画像。
为了动员更多的孩子,我请他们花一小部分,这为更多的孩子创造了机会,并减少了困难。
我发现,即使是最内向的孩子也愿意举手为我画画。
集体创作的结果是我的头,圆小的眼睛,长长的头发,黑板上的小胳膊和小腿,而且漫画老师的外表确实不相似。
哦,小家伙们可以忽略这么多,欣赏他们自己的作品-照片。
我禁不住微笑:“谢谢,我非常喜欢。
'评论:本次会议提醒幼儿注意观察,仔细捕捉被涂人的鲜明特征,然后再进行创作。
当然,孩子的素描能力是有限的。
我们不能只关注创作的结果,而要关注过程,无论它是否具有素描的兴趣和发展潜力。
2,一组两个仔细观察,互相画画。
接下来是为同伴们创造的孩子。
凭着现在的经验,每个人都更加大胆(老师说我们画得很好)。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谁为谁画画。
于瑜跑着说:“我和她俩都画了黄心蝶”。
三个人如何合作?孩子们还没有这个概念。
我告诉他们A-B-C。
每个人都可以画别人,别人也可以画。
孩子们很高兴接受这种方法。
我希望当我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能够有相应的经验。
郑开腾和王业辉互相画画。
他们仔细观察彼此,敏锐地捕捉到彼此的特征。
叶辉坐在启腾的屏幕上,坐在椅子上,胸前有徽章。
他还非常认真地写了“团队负责人”。
话。
他解释说:“我是按照叶辉长队的风格写的。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他们两个的绘画没有颜色,都是轮廓,非常接近草图。
樟宜,乐乐和其他对颜色感兴趣的孩子是丰富多彩的。
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也做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有些孩子有几个好朋友为他写书,真的很好。
并且.最后,他们要求我帮助我在屏幕上写“我的好朋友XXX”。
看到他们幸福,祝他们永远幸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https://img.taocdn.com/s3/m/dd7ce2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4.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友谊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形象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幼儿绘画工具:彩色笔、蜡笔、水彩笔等。
2. 幼儿绘画纸。
3. 幼儿绘画模板:幼儿面部轮廓模板等。
4. 幼儿合作游戏:朋友连线游戏等。
教学过程:一、情感引导(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好朋友,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互动和欢乐时光。
2. 教师分享与好朋友一起玩耍的经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内容引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友情图片,向幼儿介绍“好朋友画像”的主题,并解释绘画画像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出示一些绘画模板,如面部轮廓模板等,供幼儿参考和使用。
三、观察与练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好朋友的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好朋友的面部特征和表情。
2. 教师出示一些面部轮廓模板,引导幼儿观察模板上不同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并帮助幼儿练习在模板上描绘各个特征。
四、创作绘画(20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使用幼儿绘画工具的方法和技巧,如绘画用色、线条技巧等。
2.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记忆,绘制自己与好朋友的画像。
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合作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朋友连线游戏”,每位幼儿手持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面部特征,幼儿需要找到配对的好朋友,然后一起画一个完整的好朋友画像。
2.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好朋友画像,并与其他同伴进行比较和讨论。
六、展示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好朋友画像,鼓励幼儿给予彼此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让幼儿思考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和学习收获。
2. 教师强调好朋友之间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积极与好朋友交流和互动。
大班语言教案:好朋友画像(二篇)
![大班语言教案:好朋友画像(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b98b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1.png)
大班语言教案:好朋友画像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与朋友友好相处的情感,体验猜谜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依据主要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事先了解好朋友的着装、喜好等特征。
教学过程:一、请幼儿相互交谈,说说自己有没有朋友,有朋友的感觉怎样。
二、教师提出为好朋友画像的方法:用语言描述,请其它幼儿来猜是谁。
三、和幼儿一起讨论画像的方法和要求:要用简短的话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最明显的特征,如穿什么衣服、喜欢做的事情等,请其他幼儿猜出朋友是谁等(如果是本班的幼儿可以是说出姓名,如果是班外的其他人,可以猜住址或称呼等)。
四、请幼儿自己结伴进行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来不断加深活动难度,如:可引导幼儿关注朋友的细节特征,进行描述和判断,以此来发展幼儿的细微观察能力。
五、请幼儿在语言活动后,利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好朋友画像绘画活动,教师可将幼儿作品展示张贴。
大班语言教案:好朋友画像(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以及描述外貌的词汇,准确地描述他们的好朋友的外貌特征。
2.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并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学生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并分享他们对好朋友外貌特征的描述。
教学准备:1.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外貌特征,如发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2.绘图纸和颜料或彩色笔。
3.录音机。
教学过程:1.共同探讨:引入课题,并让学生描述他们的好朋友。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好朋友外貌的特征,如发型、眼睛、身高等。
2.词汇导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用英语读出这些外貌特征的名称,让学生大声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位学生作为“模特”,其他小组成员则需要根据教师提示的特征选取相应的图片或卡片,然后用语言描述模特的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录音,并在调整页面展示,以便全体学生能够了解他们的描述是否准确。
4.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成员需要用绘图纸及颜料或彩色笔,以自己好朋友的形象为基础,绘制他的画像。
幼儿教案好朋友的画像
![幼儿教案好朋友的画像](https://img.taocdn.com/s3/m/0b656b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a.png)
幼儿教案好朋友的画像好朋友的画像。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了解好朋友的画像,培养幼儿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能够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和了解好朋友的画像。
2. 观察和描述好朋友的特征和表情。
3. 绘画表达好朋友的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1. 观察和描述好朋友的特征和表情。
2. 绘画表达好朋友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四、教学准备。
1. 幼儿绘画纸、颜料、画笔等。
2. 好朋友的照片或描述。
3. 教学课件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好朋友的画像。
并通过图片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好朋友的一些特征和表情。
2. 观察和描述。
教师向幼儿展示好朋友的照片或描述,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描述好朋友的特征和表情。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幼儿,比如好朋友的眼睛是什么样的?他/她的笑容是怎样的?等等。
3. 绘画表达。
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对好朋友的观察和描述,用颜料和画笔在绘画纸上表达好朋友的形象和情感。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展现好朋友的个性和特点。
4. 分享和交流。
绘画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绘画的好朋友的形象和感受,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友谊情感。
5. 总结反思。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幼儿的表现和收获,鼓励幼儿继续发扬友谊,珍惜和维护好朋友之间的感情。
六、教学延伸。
1. 绘画展示。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的好朋友画像作品展示,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了解幼儿的友谊和创造力。
2. 友谊故事。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和感悟友谊的意义和力量。
3. 友谊游戏。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友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友谊的快乐和温暖,促进友谊的发展和维护。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和绘画,引导幼儿了解和表达好朋友的形象和情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为朋友画像留念幼儿园大班教案
![为朋友画像留念幼儿园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b4037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c.png)
为朋友画像留念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画像的基本概念,知道画像可以留下人们的形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为自己和好朋友画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画像的基本概念,了解画像的作用。
2. 学习如何观察人物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3. 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为自己和好朋友画像,提高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增进彼此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绘画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朋友的外貌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3. 实践法:让幼儿动手为自己和好朋友画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幼儿朋友的照片或真人。
3. 参考人物画像图片。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画像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画像的作用。
2. 观察:让幼儿观察朋友的外貌特征,如发型、眼睛、鼻子、嘴巴、脸型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讲解:教师简单讲解如何画人物画像,如比例、线条、颜色等。
4. 实践:让幼儿动手为自己和好朋友画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为家人画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家工作室,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画像作品,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2. 评价幼儿的作品,关注幼儿在绘画中的细节,如线条、颜色、比例等。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表现,如关爱朋友、合作精神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绘画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食或接触有害物质。
2.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画笔和颜料,避免弄脏幼儿衣物。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https://img.taocdn.com/s3/m/32d0ee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5.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第一课时:认识好朋友教学目标:1.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引导幼儿认识好朋友。
2. 培养幼儿对好朋友的关注和感恩之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好朋友画像》2. 卡片:好朋友的名字和图片卡片。
3. 彩色纸张、颜色笔、剪刀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向幼儿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好朋友吗?”2. 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好朋友的看法和体验。
例如,好朋友会帮助我们、跟我们一起玩、分享快乐等。
3. 引出主题:告诉幼儿今天的课程是关于好朋友的绘画。
2. 观察和讨论(10分钟)1. 教师出示《好朋友画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好朋友。
2. 提问:请指出图片中的好朋友有哪些特点?他们是怎样的一个人?3. 引导幼儿讨论好朋友的特点,如外貌、性格等。
3. 游戏:好朋友配对(15分钟)1. 教师将好朋友的名字和图片卡片混在一起,发给幼儿。
2. 告诉幼儿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用图片卡片和名字卡片进行配对。
3.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 制作好朋友画像(20分钟)1. 教师为幼儿准备彩色纸张、颜色笔和剪刀等绘画工具。
2.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好朋友的认识和描绘,自由绘制好朋友的画像。
3.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并帮助幼儿写下好朋友的名字。
5. 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好朋友画像,并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2. 其他幼儿可以提出问题或表达对画像的赞美,进一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6. 总结回顾(5分钟)1. 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好朋友的重要性。
2. 提醒幼儿要珍惜和维护好朋友之间的友谊。
3. 教师自己制作一个好朋友画像,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对好朋友的爱与感谢。
7. 课后延伸活动1. 继续鼓励幼儿与好朋友互动,一起游戏、分享快乐。
2. 给幼儿提供素材,让幼儿用剪纸、折纸等方式制作好朋友的贺卡。
幼儿园的好朋友画像教案
![幼儿园的好朋友画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4b4b1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1.png)
幼儿园的好朋友画像教案
教学目的
1.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培养幼儿的爱美意识和创造力。
3.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学习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例如猫、狗、兔子等。
2.向幼儿介绍绘画基础知识,例如线条、颜色和构图等。
3.学习如何观察和模仿动物的特征和表情。
4.创作自己的动物画像并和朋友们分享。
教学流程
第一步: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教师拿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例如猫、狗、兔子等,请幼儿观察和辨认。
•教师介绍每一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例如猫咪爱干净、狗狗忠诚等。
第二步:学习绘画基础知识
•教师向幼儿介绍绘画中的基础知识,例如线条、颜色和构图等。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笔和颜料。
•教师提醒幼儿要认真观察和模仿动物的特征和表情。
第三步:创作动物画像
•教师发放画纸、颜料和画笔给幼儿。
•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选择合适的颜料和画笔进行创作。
•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幼儿完成创作后,可以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
教学评价
•认知层面:检查幼儿是否能正确辨认不同种类的动物,并知道每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技能层面:检查幼儿的绘画技能,例如线条、颜色和构图等。
•情感层面:评价幼儿是否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自信、独立、创新等素质。
教学反思
•优点:本教案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不足:本教案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好朋友画像「言语教案」
![好朋友画像「言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80d92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8.png)
好朋友画像「言语教案」教学对象:大班幼儿教学课时:每课时25分钟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能够用言语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分享和互助。
教学准备:1. 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幼儿的合影照片。
教学内容: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对好朋友的了解,引导幼儿用言语描述好朋友的特点。
二、主题活动一:好朋友的特点(5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本次活动的目的,引导幼儿思考好朋友的特征。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好朋友的优点和特长,让幼儿学会赞美他人。
3. 教师总结好朋友的共同特点,如善良、勇敢、乐观等。
三、主题活动二:绘画好朋友(5分钟)1. 教师分发绘画材料,讲解绘画要求。
2. 邀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好朋友的了解,为好朋友画像。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色彩丰富的颜料描绘好朋友的形象。
四、主题活动三:言语表达(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站在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好朋友。
2. 引导幼儿用言语描述好朋友的特征,如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3. 教师总结幼儿的描述,让幼儿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喜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 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好朋友的感激之情,教育幼儿珍惜友谊。
3.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心好朋友的情况。
六、主题活动四:好朋友的故事(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有趣故事。
2. 引导幼儿用言语描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叙述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含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072de3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6.png)
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教学目标1.帮助大班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发掘幼儿的创造力,在画画活动中享受乐趣,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与表达。
3.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学会合作创作,培养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学准备1.粘土或者面团2.彩色画纸3.彩色笔、蜡笔、颜料、刷子等美术用品4.教师准备好幼儿好朋友的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让幼儿看看展示在教室里其他同学画的画像,引导他们欣赏和表达不同的美感。
2.让幼儿献出自己带来的宠物礼物或其他拼图等,用积极语言引导幼儿表达对彼此实物的喜欢和赞美。
二、讲授环节1.引导幼儿认识“画像”概念,并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和同学。
2.准备抠像、搓像用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制作脸部的零件,例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等。
3.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好朋友的面部特征,让他们尝试在画纸上重新组合出同学的脸部特征。
三、实践环节1.让幼儿依照自己的感觉,选择画画的颜色和笔触。
2.让幼儿用自己的独立设计,绘制出好朋友的面部特征。
3.激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同学一同欣赏。
四、收尾环节1.让每位幼儿互相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表达出认可和赞美,鼓励同学们更多地交流和合作。
2.让幼儿在艺术作品自由创作时间继续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更重视关注每位同学,关注他们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而不是仅仅注重成品的美丑。
本次活动不仅是让幼儿在画画中学习,也是让他们在展示自己和接受别人的艺术品中学习了很多。
在活动结束后,我对自己的整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详细地反思,总结得出如下成果: 1. 在教学活动中,我更重视关注每位同学,关注他们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而不是仅仅注重成品的美丑。
2. 给每位同学多一些关注和赞赏,让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在制作和展示艺术品时显示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才能。
3.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得到了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班级气氛也变得更加融洽。
2024年大班美术我的好朋友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我的好朋友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4c7e9d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d.png)
2024年大班美术我的好朋友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画出我心中的朋友》,详细内容为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好朋友形象,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绘画元素表达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描绘人物的基本技巧,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 增进学生对友情的认识,培养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将心中的好朋友形象具体化、个性化。
教学重点:描绘人物的基本技巧,以及运用线条、色彩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示范画、绘画工具、画纸、多媒体设备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好朋友们在一起快乐玩耍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友情,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画,讲解描绘人物的基本技巧,如:如何画头部、身体、四肢等,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达情感。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开始绘画自己心中的好朋友形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好朋友2. 板书内容:(1)描绘人物的基本技巧(2)运用线条、色彩表达情感(3)珍惜友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好朋友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技巧,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好朋友形象,并表达出对朋友的感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示范讲解、学生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描绘人物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色彩表达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描绘人物形象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好朋友的画像幼儿园教案
![好朋友的画像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724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b.png)
好朋友的画像幼儿园教案教案标题:好朋友的画像幼儿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友谊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促进幼儿在团队中的合作和互助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友谊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帮助幼儿发展绘画技巧。
3. 促进幼儿合作和分享。
教学准备:1. 幼儿绘画纸、颜料、画笔。
2. 幼儿友谊相关的图片和故事书。
3. 幼儿园布置的友谊相关的艺术品或图片。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1. 呈现一些友谊相关的图片,例如朋友拥抱、握手等,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2. 借助友谊相关的故事书,引导幼儿讨论友谊的意义和特点。
主体活动:1. 向幼儿解释本次绘画活动的主题:"好朋友的画像"。
鼓励幼儿思考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
2. 鼓励幼儿观察和描述他们身边的好朋友的外貌特征、表情或穿着等。
3. 分发绘画纸、颜料和画笔,鼓励幼儿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绘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好朋友的画像。
4. 引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互相观看、鼓励和分享,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结束活动:1. 邀请幼儿依次展示和分享自己绘制的好朋友的画像,让其他幼儿评论和给予正面反馈。
2. 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他们表达友谊的重要性,并和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将幼儿参与绘画的作品收集起来,制作成友谊墙或展览,以提醒幼儿友谊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继续探讨友谊的相关主题,例如分享、互助、尊重等,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友谊的价值观。
2. 鼓励幼儿参与其他合作性的艺术活动,例如绘制集体画、模仿画等,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互动。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记录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提示:1. 教师可以利用其他教学资源,例如友谊相关的音乐、游戏和手工制作,来增加教案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2.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调整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https://img.taocdn.com/s3/m/b9680b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1.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通过绘画表达对好朋友的理解和感情。
2.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如形状描绘、色彩搭配等。
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通过画好朋友的画像,增进友谊和理解。
教学内容:本次美术活动的主题是“好朋友画像”。
孩子们将选择一位自己的好朋友作为模特,观察并描绘他们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教学准备:1. 绘画工具: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2. 模特:每位孩子选择一位好朋友作为模特。
3. 参考资料:一些描绘人物特征的图片或图书,供孩子们参考。
教学过程:1. 引导孩子们讨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的特点是什么。
2. 让孩子们选择一位好朋友作为模特,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3. 教师示范如何描绘人物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如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4. 孩子们开始创作,教师在旁指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完成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他们画的是哪位好朋友,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些特征来描绘他/她。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画展,展示孩子们的作品,让全班小朋友和老师欣赏和评价。
2. 鼓励孩子们将画好的好朋友画像赠送给模特本人,以此加深友谊。
教学总结:本次美术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提高了绘画技巧,也让他们学会了观察和表达。
通过描绘好朋友的画像,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珍视友情。
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了解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2. 通过孩子们的作品,评估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绘画技巧。
3. 在分享环节,通过孩子们的讲述,了解他们对好朋友的理解和感情,评估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404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a.png)
为朋友画像留念的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朋友的特征,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为朋友画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幼儿体验绘画的乐趣,增进朋友间的情感,培养幼儿珍惜友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观察朋友的特征,如外貌、表情、动作等。
2. 学习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进行绘画。
3. 学习珍惜友谊,分享绘画成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朋友的特征,并为朋友画像。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朋友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1. 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幼儿的朋友照片或玩偶。
3. 示例画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幼儿的朋友照片或玩偶,引导幼儿观察朋友的特征。
2. 讲解:讲解如何为朋友画像,示范绘画过程。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友谊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分享彼此的作品,增进友谊。
2. 开展友谊主题活动,如“友谊手链制作”、“友谊树种植”等,让幼儿体验友谊的美好。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动手能力等。
2. 关注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表现,如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3. 评估幼儿对友谊的认识和珍惜友谊的意识。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绘画素材和指导。
2.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意。
3.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九、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
2. 幼儿反馈:听取幼儿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3. 同事反馈: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教学实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大班美术:好朋友画像教案及反思
![大班美术:好朋友画像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05645b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c.png)
活动要求:1、培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2、根据观察的细节画出同伴。
活动准备:海报纸、彩色笔。
观察与指导:1、集体合作为教师画像。
孩子们能有机会在黑板上用粉笔为老师画像,十分高兴。
为了调动更多的孩子,我让他们一人画一个小部分,这样既为更多的孩子创设了机会,又适当降低了难度。
我发现连平时很内向的孩子也乐意地举起手,为我作画。
集体创作的结果是在黑板上的我大脑袋、小圆眼、长披发、小胳膊小腿,全然一副卡通小老师的模样,实在谈不上一点相似。
呵呵,小家伙们可不顾这许多,美滋滋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写真画。
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谢谢大家,我很喜欢。
”点评:这个环节是提醒幼儿重视观察,细心捕捉被画人身上的显著特征,然后再进行创作。
当然,孩子的写生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注重创作的结果,而在于过程,是否具有写生的兴趣与发展潜能。
2、两人一组仔细观察对方画下彼此模样。
接下来是小朋友为同伴创作了。
有了刚才的经验,大家大胆多了(老师都说我们画得很好)。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商量着谁为谁画。
余晏跑来说:“我和她都画黄馨蝶”。
三个人如何互相合作呢?孩子还没有这个概念,我告诉他们A—B—C,每个人都能画别人,也都能被别人画到,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这个方法。
希望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能够有相应的经验。
郑凯腾和王叶辉两人互相绘画,他们仔细地观察对方,敏锐捕捉对方的特征,凯腾的画面上叶辉正坐在椅子上,胸前挂着胸卡,上面还很认真地写“组长”两个字。
他解释说:“我是按照叶辉身上组长牌的样子学写下来的。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们俩的画没有色彩,全是线条勾勒,已十分接近写生作品了。
昕宜、乐乐等几个对色彩感兴趣的孩子作品绚丽多彩;几个能力弱些的孩子也作出了令他们自己满意的作品;有的小朋友有好几个好朋友为他写生,真是人缘好也……最后,他们要求我在画面上帮着写下“我的好朋友XXX”。
看见他们快乐的样子,我祝福他们永远快乐成长。
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画像”旨在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和描绘自己的好朋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大班艺术《我的好朋友画像》
![大班艺术《我的好朋友画像》](https://img.taocdn.com/s3/m/e28e3c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5.png)
大班艺术《我的好朋友画像》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抓住好朋友的明显特征实行表征。
2、加深幼儿对好朋友含义的理解,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画纸若干活动过程与实录:1小朋友你们都有好朋友吗?我们来玩一个猜朋友的游戏,好吗?2请幼儿介绍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让其他幼儿猜一猜。
3引导幼儿交流并介绍好朋友的明显外貌特征及爱好,初步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长的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发型、眼睛、脸型等实行观察,然后描绘好朋友的样子。
4.请好朋友坐在一起实行绘画活动。
注意观察好朋友的样子,只画出好朋友的头像,涂色要均匀,头像要画在的纸的中间。
活动延伸: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画的好朋友是谁,他有什么五官特征。
二、观察记录:本班幼儿平常就非常喜欢涂涂画画,所以一听是绘画课快乐的不得了,在这次综合性的活动中,孩子们手拿自己好朋友的画像,讲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好朋友的外形特征,自己理解到的好朋友的爱好等,进一步加深了对好朋友的理解。
每一对好朋友的参与讲述都会引起小朋友羡慕的目光,引起小朋友的共鸣和开心的笑声,讲述活动达到了高潮。
另外以幼儿真实的生活情景的照片而引发的讨论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自不过然的把活动深入到孩子生活中的实际,解决了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一些问题。
孩子们边说边观察边绘画,气氛相当的热烈。
活动反思:大班的小朋友对于画画的概念已经从喜欢颜色,形状等表面提升到了喜欢上画人,物或者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东西,用画画表达出他们心中最想的东西。
以发生在幼儿生活中好朋友的真实情景的照片为契机展开的讨论,以直观、形象、真实的再现孩子的生活而引发了孩子深刻的思考,因为孩子看到的是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所以更有利于把孩子的讨论深入到孩子生活中的小事,落实到孩子的行动中。
从而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
孩子们对于画真人也非常感兴趣,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观察的引导也非常的重要,引导幼儿抓住人物面部的主要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实行表征。
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a9542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4.png)
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像》及教学反思教案设计背景大班是幼儿园学习阶段的重要一年,孩子的能力逐渐得到了提升,对于艺术教育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有一份富有趣味性的美术教案来引导孩子主动、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提高他们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本教案的设计是以大班的孩子为主要认识对象,旨在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水平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孩子们交流沟通、增进友情感情的培养。
教学目标1.孩子们通过绘画,了解好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
2.向孩子们介绍人物画及其基本构成方法,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
3.通过一起相互交流、分享与帮助,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包括人物画的基本构成法则和步骤,好朋友画像的样例等。
2.准备好各种颜色的画笔、画板、颜料、橡皮擦、墨水、鲁班等。
3.打印好分享板、讨论板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话题和主题:好朋友与画像。
2.孩子自由发挥,讲述自己和好朋友有趣的故事。
3.让孩子们品尝各种美味食物,引导他们从细节上学会发现,用画笔将他们的朋友轮廓画出来。
第二步:介绍人物画基本构成法则1.介绍人物画的基本构成法则:从头部、肩膀、手臂到腿部的依次构成,在指导孩子绘画时用到。
2.通过绘图,告诉孩子如何画好眼睛、鼻子、嘴巴、手臂和衣服等部位。
第三步:一起练习1.让孩子们先练习画人物的构成,直到他们能够熟练掌握。
2.老师提供示范样例,孩子们进行模仿画出来,渐渐地提高他们的技巧。
第四步:自由创作好朋友画像1.老师展示出一幅画好的好朋友画像,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分析、思考和评论。
2.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好朋友的画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让孩子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画作,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孩子们在展示中,互相欣赏和点评,加深彼此间的友情。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活动很好地贯彻了“寓教于乐,绘出一个美妙世界”的教育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画
像》
活动要求:
1、培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2、根据观察的细节画出同伴。
活动准备:海报纸、彩色笔。
观察与指导:
1、集体合作为教师画像。
孩子们能有机会在黑板上用粉笔为老师画像,十分高兴。
为了调动更多的孩子,我让他们一人画一个小部分,这样既为更多的孩子创设了机会,又适当降低了难度。
我发现连平时很内向的孩子也乐意地举起手,为我作画。
集体创作的结果是在黑板上的我大脑袋、小圆眼、长披发、小胳膊小腿,全然一副卡通小老师的模样,实在谈不上一点相似。
呵呵,小家伙们可不顾这许多,美滋滋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写真画。
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谢谢大家,我很喜欢。
”
点评:这个环节是提醒幼儿重视观察,细心捕捉被画人身上的显著特征,然后再进行创作。
当然,孩子的写生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注重创作的结果,而在于过程,是否具有写生的兴趣与发展潜能。
2、两人一组仔细观察对方画下彼此模样。
接下来是小朋友为同伴创作了。
有了刚才的经验,大家大胆多了(老师都说我们画得很好)。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商量着谁为谁画。
余晏跑来说:“我和她都画黄馨蝶”。
三个人如何互相合作呢?孩子还没有这个概念,我告诉他们A—B—C,每个人都能画别人,也都能被别人画到,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这个方法。
希望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能够有相应的经验。
郑凯腾和王叶辉两人互相绘画,他们仔细地观察对方,敏锐捕捉对方的特征,凯腾的画面上叶辉正坐在椅子上,胸前挂着胸卡,上面还很认真地写“组长”两个字。
他解释说:“我是按照叶辉身上组长牌的样子学写下来的。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们俩的画没有色彩,全是线条勾勒,已十分接近写生作品了。
昕宜、乐乐等几个对色彩感兴趣的孩子作品绚丽多彩;几个能力弱些的孩子也作出了令他们自己满意的作品;有的小朋友有好几个好朋友为他写生,真是人缘好也……
最后,他们要求我在画面上帮着写下“我的好朋友XXX”。
看见他们快乐的样子,我祝福他们永远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