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理解决的不仅是蓝藻问题
解太湖的十大方法
解太湖的十大方法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地。
然而,由于长期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太湖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蓝藻水华、富营养化等。
为了保护太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太湖的生态环境。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解太湖的十大方法。
第一,加强污水处理。
要加大对太湖流域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减少污水直排对太湖的影响。
第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要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第三,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要加强对太湖流域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四,加强生态修复。
要加大对太湖湿地和河道的生态修复力度,恢复湿地功能,改善水质。
第五,加强环境监测。
要加强对太湖水质、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掌握太湖环境变化情况,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加强宣传教育。
要加强对太湖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第七,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要完善太湖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第八,加强跨界合作。
太湖流域横跨江苏、浙江两省,需要加强跨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太湖。
第九,加强科技支撑。
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太湖环境治理的科技含量。
第十,加强政府管理。
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体,要加强政府的环保管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解决太湖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保护好太湖这一宝贵的水资源,让太湖重现蓝天碧水的美丽景象。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太湖的环境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让太湖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美丽家园。
太湖生态保护实施方案最新
太湖生态保护实施方案最新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活动和工业化进程,太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水质污染、湖泛蓝藻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制定最新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水质治理方案针对太湖水质污染问题,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治理。
首先,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其次,大力推进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工作,推广节水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同时,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确保生活污水不再直排湖泊。
二、湖泛蓝藻治理方案湖泛蓝藻是太湖生态环境中的一大隐患,对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湖泛蓝藻问题,我们将采取多种手段。
首先,加强对湖泛蓝藻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湖泛蓝藻的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加大对湖泛蓝藻的治理力度,采用生物和化学方法进行蓝藻的清除,保障湖泛蓝藻的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三、生态修复方案为了恢复太湖的生态平衡,我们将实施生态修复方案。
首先,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为湖泊提供更多的自净能力。
其次,大力推进植被恢复工作,加强湖岸带和周边地区的植被恢复,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四、宣传教育方案为了增强社会公众对太湖生态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我们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太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共同守护太湖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五、监督检查方案为了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性,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对各项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太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综上所述,太湖生态保护实施方案的最新措施将从水质治理、湖泛蓝藻治理、生态修复、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全面展开,力求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太湖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保护。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涉及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其发展和保护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和不合理利用,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经成为该区域的突出问题。
本文将就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治理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化学污染:太湖流域的废水排放量大,不同类型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水体。
其中,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使得太湖流域的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和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富营养化的问题比较严重。
另外,工业废水排放的有机物、重金属物质等也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生物污染:过量的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内的蓝藻和水华暴发频繁,这种水华不仅影响了水质,还严重影响了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
水华繁殖期间释放的有毒物质可能对水生动植物造成永久性损害,以及相关产业的损失。
此外,太湖流域的非法捕捞和不合理养殖也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植被造成了极大破坏。
针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应采取以下治理建议:一、加强水体监测与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太湖流域水质变化,为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同时,加强与长江局的协调,对流域内的排污口进行跟踪监控,并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农田排水网络的优化调整,减少农业养分和农药物质的流失。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合理利用化肥,控制农药使用量。
三、加强工业企业环保治理:对截留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推动企业提升污染物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和有机物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减少水环境污染。
四、加强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加强太湖流域湿地的保护,通过恢复湿地功能来净化太湖周边环境。
太湖蓝藻治理总结汇报
太湖蓝藻治理总结汇报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资源。
然而,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太湖蓝藻繁殖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太湖蓝藻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本文将对太湖蓝藻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首先,在太湖蓝藻治理中,相关部门加强了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网站和监测设备,定期对太湖蓝藻的数量和分布进行监测和统计。
同时,建立了蓝藻预警系统,及时发布蓝藻预警信息,以便公众和相关部门做出应对措施。
这一系列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为蓝藻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其次,太湖蓝藻治理重点加强了污染源治理。
针对太湖周边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相关部门加大了投入,改善和扩建了污水处理厂,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
同时,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相关部门推行了节水灌溉、粪污集中处理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蓝藻的养分来源。
通过对污染源的治理,太湖蓝藻问题得到初步的缓解。
此外,太湖蓝藻治理还强调了生态修复和保护。
相关部门对太湖湖区进行了生态修复,采取了湿地自然保护、湖泊生态红线等措施,恢复和保护了湖区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加强水域巡查和保护,取缔了违法开挖太湖湖底沙的行为,维护了太湖的生态安全。
最后,太湖蓝藻治理工作还注重了宣传和教育。
相关部门开展了多项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太湖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组织环保宣讲、开展太湖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太湖蓝藻治理,形成了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太湖蓝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太湖蓝藻治理仍然面临一些挑 challenges 高养分入湖、工业废水排放等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治理效果,一方面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蓝藻的扩散趋势;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农业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蓝藻的养分来源。
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
太湖蓝藻治理
太湖蓝藻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太湖,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
她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
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
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太湖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破环,尤其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近几十年来,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泛滥藻类一直困扰着诸多学者,至今仍未找到一套理想的治理方法。
治理藻类水体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试验和实践经验证明了,仅靠单一方法,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手段,标本兼治,来达到控藻和除藻的目的。
太湖是一个大型浅水湖泊, 它比小型湖泊具有更大的生态容量, 因而在富营养化过程中表现了很强的生态缓冲特性。
这种生态缓冲一方面归因于湖泊内可降解营养物的分解转化如氮经过反硝化途径进入大气, 但对于象磷这样的矿质营养元素, 则主要通过沉积、生物同化等途径积累在底泥和生物体内, 形成了庞大的湖内营养库。
生态缓冲特性无疑对于延缓湖泊富营养化起了积极作用, 但在湖泊治理过程中, 由于积累在内营养库中的营养物质的持续释放, 将起到迟滞湖泊内部生态恢复进程的作用, 成为富营养化治理的一大障碍。
要尽快克服这一障碍, 在短期内实现太湖内部的生态恢复, 必须在湖内实施一系列治理措施。
太湖集水域面积广阔, 地跨江浙两省, 外污染源的治理面广量大, 面源污染治理难度更大② , 要实现外污染源的全面控制需要较长的治理周期, 单靠外污染源控制要在短期内实现湖泊生态恢复、解决沿湖城市的水源污染问题尤其是蓝藻水华问题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在湖内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性治理措施和水源区水质保护措施。
湖体的治理应与外污染源治理同步进行,有些能在短期内解决某些关键问题如水源污染问题、局部性蓝藻灾害问题等的湖内治理工程应优先实施。
如何提高水库供水环境安全问题的解析——以太湖水库蓝藻治理为例
水利水电2017年6期︱223︱如何提高水库供水环境安全问题的解析——以太湖水库蓝藻治理为例杨 鸽温岭市太湖水库管理处,浙江 台州 317500摘要:水库型水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形式,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生产安全用水具有重要的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资源的利用强度也越来越大,导致了我国某些湖泊水库生态系统退化,水库富营化现像愈演愈烈,藻类旺发,大大地影响着水库供水的安全性。
本文结合浙江省温岭市太湖水库蓝藻治理为例,不仅分析了导致蓝藻旺发的主要原因,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及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供水;安全;太湖水库;蓝藻治理中图分类号:TV6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6-0223-02引言 太湖水库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西部,太湖溪下游,是温岭市的第二大中型水库,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总库容2326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769万立方米,水库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担负着19万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供水任务。
近年来,由于太湖流域的人口较为密集,土地资源少,人们大幅度的对水库流域进行了开发,从而污染了水体;再加上太湖流域常年的温度较高及雨水丰富等,加快了水库藻类的生长,导致蓝藻水华经常发生,特别是2014年8月至11月,水库的表层水华经常出现,作为大溪镇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 导致蓝藻旺发的主要原因 太湖水库藻类旺发的重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但其根源是由于水质受到了污染。
据环境监测部门2003年以来的监测,太湖水库的水质一直处于Ⅲ类、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一直是与富营养化密切关联的总氮、总磷,如2007年太湖水库的总磷达0.14mg/L,达到劣Ⅴ类水平。
2014年太湖水库发生较强蓝藻水华事件,为了做好安全供水工作,确保供水安全,相关人员对太湖水库的水进行了检测工作,经检测,水库水体的含氧量很高,ph 值也偏高,总磷、总氮超标1-3倍,特别是总氮超标特别严重,达到劣Ⅴ类。
太湖蓝藻爆发原因及治理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记得小时候就时常唱起这首歌,可自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无锡人就谈水色变。
作为一名无锡人,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更是感触颇深。
当你打开水龙头,就能闻到一股股恶臭;一盆水中有着一层绿色沉淀物时;市民开始疯抢纯净水……你就能知道水的珍贵了!太湖水污染,只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个缩影。
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祲占,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森林滥砍滥伐,矿山私自采挖,污水恣意排放,能源严重消耗-----,唇亡齿寒,太湖爆发的一场水危机,只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小小惩罚,但如若不进行深刻反思,我们将彻底砸掉子孙赖以生存的饭碗,人类社会,将自取灭亡。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蓝藻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
蓝藻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生物,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生物。
蓝藻可以分为几十个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微囊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子二(口恶)英。
同时,蓝藻还存在着许多危害,如蓝藻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
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它在被细菌分解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毒素,同样污染水体。
河流湖泊中,蓝藻含量过高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它对肝、脾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方大。
自从1998年12月,国务院就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拉开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序幕。
可惜的是,九年以来,投资资金达百亿元,太湖水质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一度出现加重的趋势。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湖蓝藻的爆发呢?直接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远远超过我们所做的努力。
浅谈太湖水库蓝藻治理
浅谈太湖水库蓝藻治理通过对温岭市太湖水库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生活污染排放、农业污染流失、水产养殖污染等影响水库水环境三大方面因素,得出蓝藻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库区及集雨区范围内进行综合治理,通过营养方面控制,斩断蓝藻大面积爆发的能量来源,从而有效治理蓝藻。
标签:水库水环境;问题;控制与措施2014年8月至11月期间水库的表层出现大面积绿色漂浮物,特别是在大溪供水公司位于太湖水库的取水口附近处有腥味,部分区域有死鱼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对水库水质、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质疑,水环境综合治理被提上议程。
根据调查发现太湖水库表层大面积绿色漂浮物是水中蓝藻大面积爆发造成的,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直观表征。
这次蓝藻水华会引起什么危害后果,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其他水生植物造成影响。
大面积高密度的浮游藻类会阻挡光线透射,底栖的水生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减少了光合产物的产量,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
二是破坏水域生态景观。
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往往密集在水面形成一层薄皮或泡沫,水体颜色变绿,加之死亡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漂浮在其中,使水体变得色泽混杂,恶臭难闻。
三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浮游藻类释放的藻毒素和死亡的浮游生物会污染水源,导致水质下降,影响下游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质量,造成用水不便与困难。
长期饮用含有该毒素的水可引发肝癌,危害人体健康。
要治理蓝藻水华首先要分析了解蓝藻水华的产生原因,针对其相关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治理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枯藻。
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大约距今35一3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
所有的蓝藻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央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
其主要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即细胞直接分裂(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
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85%)淡水产,少数海产。
关于太湖蓝藻的防治措施
1太湖蓝藻爆发 的现状 当前 , 水 污染 已成为我 国面临 的最重要 的水环境 问题 , 由于排 入水体的氮 , 磷等营养物质不断增加 , 使水体 富营养化进程加快 , 尤 I 是湖 、 库型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更为严重 。太湖是我 国著名的淡水 f 6 玎 泊, 藻类爆发基本年年发生 。在太湖 的西部和南部 已经发现了大 积的蓝藻 , 使得水 体恶臭 , 居 民用水 困难。 太湖的主要水质指标见
・
l 0 2 ・
科 技 论 坛
关于太湖蓝藻 的防治措施
王春燕
( 盐城 市环 境 监 测 中心站 , 江 苏 盐城 2 2 4 0 0 0 )
摘 要: 根据近年 太湖水质和生物监测资料 , 结合近年藻类生长趋 势和 区域 污染物入 湖状 况, 探讨今年蓝藻爆发原 因。本文从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工程等方面探 讨分析 了蓝藻的发生, 并提 出了控制方法 。
表 1 。
表 1太湖水主要水质指标
2 太 湖 蓝 藻 爆 发 的成 因
近年 , 来太湖周 围三产行业快 速发展 , 然而污水处理设 施未配 套 到位 。 含磷洗涤剂 的大量使用及农业 面源磷肥的施用过程 中产生 "含磷污水直接排向湖体是太湖 中磷含量上升的重要因素 , 加速 了 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湖体 中营养物增多 , 湖泊 富营养化程度 剧是 藻类爆发 的主要原 因。6 0年代初 , 太湖 的营养水平 还很 低 , 、 ‘ j 时 浮游 植物 总 数 为 1 1 9万个 / L ; 1 9 8 1年浮 游植 物 迅速 上 升 到 4 - 3 生物方法 。 ( 1 ) 引进生物直接食用水体 中的蓝藻。 蓝藻是某些 t i ) l 1 1 6万个 /L ; 1 9 8 8年总数达 3 8 1 7万个 / L ; 1 9 9 0 年, 太湖藻类 大 鱼类和食藻生物 的食物源 , 可以放养一定 数量 的滤食性鱼类( 白鲢 , 琳发, 水体浮游植物总数高达 1 3 l 2亿个 / L , 生物量为 1 0 8 1 2 m g / L 。 花鲢 、 白鲭等) , 也可以引入食 藻生物( 纤毛虫 、 鞭 毛虫类 生物等) 以蓝 3 太湖蓝藻爆发的危害 藻 为食物 , 直接消耗 。 ( 2 1 种植净水植物净化水质 。 维管束植物和漂浮 3 . 1 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 , 干扰人民生活。 富营养对水质中的某 水生植物能有效吸收水体 的营养盐类 , 较好地净 化水质。可以种植 藻类 能够分泌 、 释放有毒性的物质 , 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 , 能沿着 芦苇 , 水辣蓼 和浮萍等植物净化水质 , 调整水体 的氮磷 比, 抑制蓝藻 食物链 危害人体健康 。 同时 , 部分藻类会散发 出腥臭味 , 向湖泊四周 生长。 ( 3 ) 引进或培养优 良藻类。 某些对蓝藻有拮抗作用 的优 良藻类 的空气扩散 , 直接影响 , 烦扰人们 的正常生活。 能抑制蓝藻生长 。 3 . 2影响供水 水质 , 增加制水成本 。首先 , 水体中 N、 P浓度的增 4 . 4工程性措施 。( 1 ) 禁止 围网养鱼和拖 网捕捞 , 采取措施施种草 加, 使得制水工艺要求 不断提高 , 直接增 加了水质处理 费用 。其次 , 育蚬 , 放养以浮游植物为诱饵的鱼种 , 种植大 型水生植 物 , 恢复和改 富营养水体 由于缺 氧产生硫化氢 , 甲烷和氨等有毒有 害气 体 , 及藻 善湖? 白 生态环境 。 ( 2 ) 在主要入湖河道河 口和饮用水 源地 附近实施清 类产生 的某些 有毒的物质 ,更增加 了在制 水过程水处理 的技术难 淤工程 , 进行水体深层瀑气 , 注水 冲稀 以及 在底 泥表面敷设 塑料凳 度。 等方法 , 减少底泥的二次污染 。 ( 3 ) 建立水源保 护区, 实行 区域污染物 3 . 3对水生生态构成影 响 , 降低水体经 济价值。水体受到污染 总量控制 , 开展城 乡水环境综合整治 。( 4 ) 利用独 山水利工程和某些 Ⅲ呈 现富营养状态时 , 水体正常的生态平衡就会被扰 乱 , 某些种类 河道人湖 口改道 和拦污工程 , 控制太湖周 围的污水直接入湖或将直 的生物明显减少 , 而另外一些生物 的稳定性 和多样性 降低 , 破坏 了 湖港等上游污水 引至太湖下游 。 湖泊生态平衡。 成功治理太湖蓝藻有利于水生生态环境平衡 , 对改善太湖水 质 4 太湖蓝藻爆发的控制及其治理措施 及周边环境有显著作用 , 为人们 营造一个 良好的生活环境 。 目前 , 常见用于控制及治理太湖蓝藻爆发 的措施可分 为物理方 参 考 文献 法、 化学方法 、 生物方法和工程措施 四大类。 【 1 】 金 岚. 环境生态学[ M1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1 9 9 2 , 5 . 4 . 1 物理方法 。( 1 )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蓝藻 , 压低基 【 2 】 全 为民 , 彦 力蛟. 农 业面源 污染对水体富 营养化 的影响及 其防治 数, 减少大规模发生的可能 。 ( 2 ) 定期调换鲜水 。 蓝藻较多 的地 区通过 措施『 J 1 . 生 态 学报 , 2 0 0 2 , 2 2 ( 3 ) : 2 9 1 — 2 9 9 . 经常 、 大量地调换新鲜水 , 可稀 释蓝 藻的浓度及其分泌 的毒物浓度 , [ 3 】 杨风辉 , 马涛 , 陈家宽等. 上海黄浦 江凤眼莲 灾害的发 生机 理及控 埘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显著作用 。 ( 3 ) 人工收割。人工定 制对策初探[ J 】 . 复旦 学报(自然科 学版 ) , 2 0 0 2 , 4 1 ( 6 ) : 5 9 9 — 6 0 3 . 期捞取水体 中的蓝 藻进行综合利用 , 不但提高了水质 , 而且产 生经 【 4 】 邵林 广 , 游映玖. 洗涤剂禁磷是 防治水体 富营养化 的关键[ J ] . 化学 济效益。 清洗 , 1 9 9 9 , 1 5 ( 1 ) : 3 5 — 3 7 . 4 . 2 化学方法。( 1 ) 铜制剂。蓝藻 比其他 藻类对铜离子更敏感 , 因 【 5 】 史丹. 我 国湖 泊富 营养化 问题 及 防治对 策【 J 】 . 资源开发 与 市场 , 此可用铜制剂作为抑藻 、 杀藻剂 。由于 , 高浓度的铜离子毒性大 , 会 2 0 0 5 , 2 1 ( 1 ) : 1 7 — 2 7 . 造成浮游植物 的大量死亡引起水体严重缺氧 , 过多过量 的使用还会 【 6 】 濮培民, 李正魁, 王国祥. 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控制湖泊富营养化f J 1 . 引起鱼类的蓄积性 中毒 , 造成肝 , 肾组织 的损害影 响鱼体的成 长 , 因 生态学报 , 2 0 0 5 , 2 5 ( 1 0 ) : 2 7 5 7 — 2 7 6 3 . 此, 常使用铜基化物 , 使铜离子缓慢 释放到水体中并维持一 定浓度 【 7 】 郭培章, 宋群. 中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案例研究【 M 1 . 北京: 中国计划 连续作用 , 抑制蓝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 2 ) 除草剂。目 前, 可供选 的 出版 社 . 2 0 0 3 . 除草剂主要有西玛 三嗪、 敌草隆 、 扑草净等 , 它们作用 的主要特点是 [ 8 】 高爱环 , 李红缨 , 郭海福. 水体 富营养化的成 因 , 危 害及 防治措施 抑制蓝藻光合作用 。 ( 3 ) 大麦杆 。 大麦杆在水 中经过分解 , 产生 多种藻 町 肇 庆学院学报 , 2 0 0 5 , 2 6 ( 5 ) : 4 l 一 4 4 . 类抑制 因子来抑制 藻类 的生长 ,降低藻类与水生植物的竞争能力。 ( 4 ) 减 少内源性营养物质 负荷 。可采用挖掘底泥沉积物 、 水体深层曝 气、 注水 冲稀 和在底 泥表面敷设塑料凳等方法来减 少 、 抑 制湖底 内 源性营养物质的释放。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近年来,以太湖蓝藻水华频发,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以期净化以太湖水质,恢复其生态平衡。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措施。
完善污染源控制是治理蓝藻水华的关键。
一方面,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控制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厂,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标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加大惩处力度,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
加强水生态修复也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重要手段。
在治理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湖泊的自净能力,加强湖泊的生物修复,增加湖泊的水生植被,提高湖泊的自净能力。
同时,要进行湖泊的定期清淤,恢复湖泊的水质和水体通透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引入一些具有调节生态平衡能力的生物种类,如水葫芦、鲫鱼等,来减少蓝藻的生长。
第三,加强监测和预警也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重要手段。
及时监测水体中的蓝藻浓度和毒素含量,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蓝藻水华的扩散和危害。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加强对蓝藻水华的预警能力,可以提高治理效果,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也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重要环节。
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对蓝藻水华的认识和关注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科普教育、制作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蓝藻水华的危害和治理方法,引导公众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来。
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重要途径。
蓝藻水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治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可以通过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各国在蓝藻水华治理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水环境的改善。
治理以太湖蓝藻水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通过完善污染源控制、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有望实现以太湖水质的净化和生态平衡的恢复。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蓝藻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蓝藻类微生物,具有光合作用能力。
当水体中营养盐和有机物质过多,加上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就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进而引发蓝藻爆发。
太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近年来频繁发生蓝藻爆发事件,主要起因如下:1.农业活动:农业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被雨水冲刷到河流和湖泊中,增加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从而为蓝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2.城市污水:城市居民和工业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其中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和有机废物,为蓝藻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3.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湖水温度升高,这是蓝藻繁殖所需的温度范围。
温度的升高还会导致湖水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加剧了蓝藻的生长。
4.水体富营养化:过量的养分和有机废物积累在水体中,形成富营养化现象。
这些物质为蓝藻的繁殖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了蓝藻爆发。
为了解决太湖蓝藻爆发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加强农田管理:通过推广科学合理的农田施肥和耕作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推广生态农业,利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加强污水处理: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后排放,防止过量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同时,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减少污水的产生。
3.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网络,对太湖及周边水域进行常态化的监测。
及时发现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4.利用生物控制蓝藻:引入一些天敌物种,如浅水植物、浮游动物和一些鱼类,与蓝藻竞争营养物质,从而控制其繁殖。
5.沉水植物的修复:在太湖等水体中适量引入具有吸收养分能力的沉水植物,如草鱼、水葫芦等,增加水体中的植物化竞争力,有效控制蓝藻的繁殖。
6.整治湖泊河道:加大湖泊和河道的整治力度,清理过量的蓝藻和水生植物,保持水动力环境平衡,降低蓝藻爆发的风险。
太湖蓝藻爆发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治理措施嘿,咱来说说太湖蓝藻爆发这事儿哈!这可真不是个小问题呢。
你想想,那蓝藻一旦爆发起来,就跟那疯狂蔓延的野草似的,把太湖的水面都给霸占啦!湖水变得绿油油的,还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这多闹心呀!那咱得想办法治治它呀。
首先呢,咱得从源头抓起。
那些往太湖里排污水的,得好好管管啦!不能让他们随便就把脏水往里倒呀,这不是害了咱美丽的太湖嘛!就好比家里干净整洁,突然有人倒了一堆垃圾进来,那还能住人吗?所以得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让那些违规排放的企业付出代价,看他们还敢不敢乱来。
还有啊,农业面源污染也不能小瞧。
那些化肥、农药啥的,用多了流到湖里,也是蓝藻爆发的一个原因呢。
咱农民伯伯们是不是得想想办法,怎么能既种好地又不污染湖水呀。
就像咱做饭,得掌握好调料的量,多了少了都不好吃,种地也是这个道理嘛。
另外呢,咱得给太湖“透透气”呀,加强水体的流动性。
就像人得活动活动筋骨才精神,湖水也得流动起来才健康嘛。
可以通过一些水利工程啥的,让水活起来,别老是死气沉沉的。
说到这,我想起个事儿。
就像咱人要是老不运动,身体就容易出毛病。
太湖要是不“活动”,那蓝藻不就容易找上门啦?咱还得多种些水生植物呢,它们可是蓝藻的“天敌”呀。
它们能吸收水里的营养物质,让蓝藻没东西吃,看它还怎么嚣张!这就好比家里进了老鼠,咱养只猫,老鼠不就不敢放肆啦?对了对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咱大家都得有环保意识呀!别乱丢垃圾,别浪费水,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能为保护太湖出份力呢。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太湖当成自己家一样爱护,那蓝藻还能有机会爆发吗?总之呢,治理太湖蓝藻爆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不是靠哪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这得靠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努力呀!咱可不能让太湖这颗明珠就这么黯淡下去呀,得让它重新焕发光彩,变得美美的!咱得行动起来,为了太湖,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园!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太湖污染与蓝藻爆发防治措施深析
太湖污染与蓝藻爆发防治措施深析刘济方(1040403133)这样的词句“万顷太湖碧波荡漾, 渔舟点点, 和风鼓荡; 群山叠翠, 浓荫蔽日, 松风浩荡, 古寺塔影, 奇石峥嵘“。
这里是步步景色秀丽迷人的太湖,太湖古称震泽, "笠泽" 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 大约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 长江三角洲的南部. 在100万年前, 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 后来逐渐与海隔绝, 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 变成了内陆湖泊. 太湖面积2 425 km2, 湖岸线长达400 km, 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 湖区号称有48 岛, 72峰, 湖光山色, 相映生辉, 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 有 "太湖天下秀" 之称. 无锡山水, 苏州园林, 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极富江南水乡风味.浩瀚如海的太地.这里山清水秀, 湖, 散布的48个岛屿连同沿途号称72峰的山峰和半岛是由浙江天目山绵延而来, 或止于湖畔, 或纷纷入湖, 形成了山水环抱形式, 组成一幅山外有山, 湖外有湖的天然图画,太湖就像那美丽的少女,纯净若天仙一般。
可是,绿色的面纱从此遮住了太湖的容颜,近十年来,太湖与滇池、巢湖的水质一样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制约了流域的经济发展。
不时还会出现严重的水污染事件。
在2007年太湖水位出现50年来最低水位,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加上天气雨少,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导致自来水有腥臭味i,严重到无法饮用,甚至连洗澡洗衣都无法用自来水了。
为何蓝藻会如此强烈的爆发?"专家" 称全球变暖是太湖蓝藻提前暴发主因。
据专家们分析,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基本原因有3条: ) (1 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量增加, 仅此足以使太湖水中的含氮量超过三类水指标. ) (2 工业污染增加. 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 使流域内中小城市, 周围的地面水都受到严重污染, 形成黑水带, 并随河网扩散而影响太湖. (3 养鱼, 水运和旅游业等湖内的各种其它开发活动, 也使污染物发生量直线上升. 太湖富营养化和水污染日趋严重也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无锡蓝藻的暴发, 我们认为既有自然因素, 也有人为因素.从自然因素上来讲, 无锡市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也就是水少。
太湖蓝藻处理方法
太湖蓝藻处理方法嘿,咱来说说太湖蓝藻这档子事儿啊!太湖,那可是咱的一块宝地,可蓝藻时不时就来捣乱。
那蓝藻一旦疯长起来,就跟那捣蛋的熊孩子似的,把湖水弄得乌七八糟。
要对付蓝藻,咱得先了解它。
蓝藻这家伙,就喜欢在温暖、营养丰富的水里撒欢。
咱得想办法断了它的“粮草”,不能让它过得太滋润。
一种办法呢,就是加强污水处理。
你想想,要是流进太湖的水都干干净净的,蓝藻不就没那么多好吃的了嘛。
就好比家里打扫干净了,老鼠蟑螂啥的也不愿意来了呀。
所以得把那些污水好好处理处理,别让它们带着一堆营养物质去喂蓝藻。
还有啊,咱可以搞生态修复。
多种些水生植物,让它们和蓝藻去争地盘、争营养。
这就好像在一个班级里,多了几个优秀的同学,那调皮捣蛋的同学不就没那么嚣张了嘛。
水生植物就像是好学生,能把湖水的环境变好,让蓝藻没法张狂。
物理方法也不能少哇!可以用捞网啥的把蓝藻直接捞起来呀。
这就像我们打扫房间,把那些垃圾直接扫起来扔掉。
虽然有点费劲,但总比看着蓝藻在那捣乱强吧。
生物防治也挺有意思的。
养些吃蓝藻的鱼呀虾呀,让它们去把蓝藻当食物。
这就好比请了一群小卫士,专门对付蓝藻这个小坏蛋。
咱普通老百姓也能出份力呀!别乱丢垃圾,别乱排污水,这都是在帮太湖呀。
要是每个人都能爱护环境,那蓝藻还能那么容易得逞吗?你说,要是咱都不重视太湖蓝藻的问题,那太湖以后还能那么美吗?那咱以后还能愉快地在太湖边玩耍吗?咱可得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呀!不能任由蓝藻胡来呀!咱得行动起来,一起把蓝藻这个麻烦给解决掉,让太湖重新焕发光彩,让它一直美下去,不好吗?咱可不能让太湖被蓝藻给毁了呀!大家都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美丽的太湖!。
太湖蓝藻暴发的治理
太湖蓝藻暴发的治理太湖蓝藻暴发的治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许多淡水湖泊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
太湖作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不例外地受到了蓝藻暴发的威胁。
蓝藻暴发不仅对太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太湖蓝藻暴发的治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蓝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通常生长在养分富集、氮磷含量过高的湖泊水体中。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量废水排放以及农业化肥的使用过度,导致太湖的水体富含高浓度的氮磷等养分,成为了蓝藻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高温和光照强度也是蓝藻暴发的重要诱因。
针对太湖蓝藻暴发的治理工作,首先应该从源头控制开始。
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管理,推广高效利用肥料的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留住农田养分,阻断养分进入湖泊。
此外,要强化农村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避免其直接进入湖泊。
同时,还需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不对太湖产生污染。
另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加强太湖水体的生态修复工作。
借鉴其他湖泊治理的成功经验,应该采取生物修复、水生植物种植等手段,增加水体中好氧生物的数量,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从而减少蓝藻的生长。
此外,应建立湖泊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对太湖水质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除了源头控制和生态修复,加强太湖的综合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协作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太湖治理工作的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惩罚,形成对蓝藻暴发的高度震慑力。
此外,公众的参与和宣传也是太湖蓝藻暴发治理的重要环节。
公众应该积极参与到太湖的保护中来,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政府和媒体也应加强对太湖蓝藻暴发治理的宣传,增强公众对水质污染的认识,提高民众对太湖保护的重视程度。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一、背景介绍以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以太湖蓝藻问题日益突出。
二、蓝藻的危害蓝藻是一种微生物,产生有毒物质,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蓝藻水华不仅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还会产生致病毒素,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
三、治理措施1.减少污染源以太湖周边的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等都是蓝藻滋生的重要源头。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推广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等,是减少污染源的关键。
2.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恢复以太湖水质的重要手段。
引入湿地植物、浮岛等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质、提高水质净化能力。
同时,适当调整湖泊水位,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
3.科学施肥农业面源污染是蓝藻滋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施肥是减少农业污染的关键。
科学制定农业施肥方案,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渗漏,是预防蓝藻滋生的有效手段。
4.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以太湖水质监测和蓝藻水华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及时掌握湖泊水质状况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情况,做出及时响应和治理措施,避免蓝藻水华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加强宣传与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意识,形成广大市民共同参与治理以太湖蓝藻的合力。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四、成效与展望通过多年的努力,以太湖蓝藻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水质状况得到改善,蓝藻水华发生频率和范围有所减少。
然而,治理工作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力度,保持长期持续的治理效果。
总结:以太湖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蓝藻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减少污染源、生态修复、科学施肥、加强监测与预警以及宣传与教育等综合措施,以太湖蓝藻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仍需要持续努力,进一步加强治理工作,保护好以太湖的生态环境。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发生于2007年5、6月间,我国江苏省的太湖爆发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市全城自来水污染。
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
太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其流域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太湖风景秀美,引人入胜,是江苏省著名旅游景区。
然而近来几乎年年夏季爆发的蓝藻时间却为太湖蒙上了一层阴影。
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即为我们常说的水体富营养化,俗称水华。
水华(Water bloom)或明确的藻华(Algal bloom),学术名词为“水体富营养化”,是发生在淡水中,由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突然性过度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二次污染。
通常水的颜色呈现出绿色或蓝色。
而一般“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涉及到的藻类有蓝藻(即蓝细菌)、绿藻、硅藻等。
自然形成的水华现象会很快消失,并不会带来环境影响。
但是我国中国的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等地频频爆发的水华现象却离不开人为的因素,人类向往水体中排放氮素(主要是铵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和磷素(主要是正磷酸盐和各种形态的磷酸盐),使得淡水富营养化,超出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会导致“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而发生在江苏太湖的蓝藻大范围爆发事件,一些专家人为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称是持续高热造成的,而国家环保总局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民间却普遍认为是大量兴建排污严重的化工厂,以及政府对太湖污染治理不力造成了今天的恶性事件。
我却认为这件事的确存在自然和人为两部分原因,而人为才是主因:一、人为因素1、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以及正近年来太湖周围兴建高污染化工企业,大量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等,未经适当处理便直接排入水体,使水体中氨氮、磷以及有机污染物等耗氧物质浓度的升高,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而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逐年增加,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渗透,有更多的营养物质流失而进入水中,也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水产养殖方面,为达到渔业高产,太湖周围一些地区更是采用投放饵料的方法,这也成为水体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渠道。
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
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
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
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发蓝藻呢?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和地理条件,即是蓝藻爆发的生境。
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
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1、气温。
日均气温高于200c利于蓝藻生长繁殖;2、光照。
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爆发;3、风。
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4、降雨。
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5、水域形状。
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6、其它。
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用等生物环境有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
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1、水体富营养化。
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N)、磷(P)达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氮、磷比值。
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
3、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
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
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泥中蓝藻活细胞的种类、数量、密度及其冬眠苏醒时间有关。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
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
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
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发蓝藻呢?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和地理条件,即是蓝藻爆发的生境.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
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1、气温。
日均气温高于200c利于蓝藻生长繁殖;2、光照。
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爆发;3、风。
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4、降雨.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5、水域形状。
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6、其它。
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用等生物环境有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
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1、水体富营养化。
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N)、磷(P)达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氮、磷比值.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
3、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
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
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泥中蓝藻活细胞的种类、数量、密度及其冬眠苏醒时间有关。
太湖蓝藻爆发原因及治理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记得小时候就时常唱起这首歌,可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无锡人就谈水色变。
作为一名无自从2007锡人,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更是感触颇深。
当你打开水龙头,就能闻到一股股恶臭;一盆水中有着一层绿色沉淀物时;市民开始疯抢纯净水……你就能知道水的珍贵了!.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只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个缩影。
太湖水污染,和祲占,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森林滥砍滥伐,矿山私自采挖,,唇亡齿寒,太湖爆发的一场水污水恣意排放,能源严重消耗-----危机,只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小小惩罚,但如若不进行深刻反思,我们将彻底砸掉子孙赖以生存的饭碗,人类社会,将自取灭亡。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蓝藻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
蓝藻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胞生物,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生物。
蓝藻可以分为几十个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微囊藻,它所产生)(口恶的微囊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子二英。
同时,蓝藻还存在着许多危害,如蓝藻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
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它在被细菌分河流湖泊中,蓝藻含解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毒素,同样污染水体。
但从实验结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量过高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来看,它对肝、脾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方大。
月,国务院就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12年自从1998拉开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序幕。
可惜的是,九年以来,投资资金达百甚至还一度出现加重太湖水质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亿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湖蓝藻的爆发呢?直接原因那么,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治理解决的不仅是蓝藻问题
2007年暴发的太湖蓝藻危机,为太湖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按下快进键。
此后的12年,从水中到岸上,城乡污水处理、工农业污染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太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等举措,渐渐让太湖恢复本来面目。
进入6月,细雨微蒙的江南初夏,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中,湖中一座不起眼的浮标下,一个智慧大脑网络正每隔几十分钟,将气象水文实时数据,回传到研究站的一楼大厅。
在空中,遥感卫星一天两次为太湖拍照,研究人员们当晚就能收到数据,给太湖“体检”。
哪里有蓝藻水华了,哪里可能会出现高风险区,他们可以提前预警。
太湖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
江苏有8个水源地在太湖,年取水量占全省的22.2%,上海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饮用太湖水,浙江湖州也从太湖取水。
2007年暴发的太湖蓝藻危机,为太湖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按下快进键。
此后的12年,从水中到岸上,城乡污水处理、工农业污染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太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等举措,渐渐让太湖恢复本来面目。
如今,太湖已经连续12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
水质监控,预测预警安上智慧大脑
2020年的太湖安全度夏防控,比以往来得都早了些,目前预警期已从原来的4月1日提前至3月1日。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水污染防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冬今春以来,太湖气象、水文条件非常有利于蓝藻的生长和暴发,太湖地区平均气温分别为7.6℃和12.5℃,均达到了同期以来的最高值;另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夏太湖地区的气温也将比常年偏高约0—1℃。
太湖安全度夏面临着很大压力。
“最近蓝藻水华预警预测在高频运转,北面湖区的3个高频无线自动监测站,每10—30分钟就将监测的气象水文数据传回来,例如水温、蓝绿藻、pH值、叶绿素、溶解氧等数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套测试的指标体系,是在多年的探索中确认下来的,例如藻细
胞数反映藻类密度,溶解氧反映水质好坏,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低于2毫克/升,很多鱼便会死掉。
他们通过这些数据,及时为太湖做“体检”。
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监测预警平台,自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向相关部门报送《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监测预警半周/周报》125期,成功预测了10余次微型湖泛事件。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程炜介绍,如今,江苏建有太湖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其中的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站网,包含115个水质自动站和21个浮标站,覆盖了太湖流域主要省市交界断面、国控断面、出入湖主要河流、饮用水源地等重要位置。
程炜说:“系统可以严密监控流域水质波动,实时捕获异常数据,并自动向监控人员发送预警短信。
经过核实确认为水质异常后,第一时间编制预警快报报送省生态环境厅、相关区域生态环境局,便于组织开展现场污染排查和溯源分析。
”
控源截污,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太湖流域是江苏人口最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产业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占全省23%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4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58%的经济总量和63%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在太湖西山岛长大的秦伯强记得,童年记忆中的太湖,湖水澄澈,水草丰美,沿岸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亲近自然。
“冬天时,人们会挖出河泥,晾晒在岸边,等河泥板结后,给杨梅树、桃树施肥。
”
不过,当他于上世纪90年代来到太湖站工作时,却发现太湖有点脏了。
“湖水开始出现富营养化,越来越浑浊。
”秦伯强说。
由于太湖是大型浅水湖泊,风浪扰动比较频繁,水体透明度低,特别是北面的梅梁湾、湖心和西南部开敞区等藻型湖区,水体透明度更低。
“一盆泥塘水,一笔糊涂账”曾是困扰太湖生态的真实写照。
“太湖的治理走过一段弯路,认为只要种活了水草、恢复了水中的植被不就净化了水质吗?但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摸索,我们提出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控源截污—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的策略。
”秦伯强说。
近年来,太湖流域内的各市为太湖污染的源头防控不遗余力。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近年来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截
至2019年底,累计整治5.22万家企业。
其中,涉水企业占比为41%,腾出发展空间7.35万亩。
高标准压减整治化工企业,关停化工企业457家,化工企业入园率达65%。
实施污水处理厂和六大行业提标改造,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计和清洁化改造,倒逼企业切实履行治污主体责任。
在无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也取得成效。
无锡宜兴周铁镇中准村前年铺设了污水管道,生活污水统一接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
胡埭镇马鞍村蔡巷则利用“净化槽+生物滤床”技术,在村里建立了多个生活污水点源处理装置,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管网铺设难的问题。
2019年,太湖湖体总体水质处于Ⅳ类,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平均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列入省政府目标考核的太湖流域124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7.5%,太湖4.5万亩和滆湖2.3万亩网围养殖实现清零。
绿色发展,综合治理正爬坡过坎
因范蠡而闻名的蠡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曾因围湖造田、围湖养鱼,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度是太湖水污染的重灾区,水质常年处于劣V类。
2002年,无锡市对蠡湖先后实施了生态清淤、污水截流、退渔还湖、动力换水、生态修复、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带建设“六大工程”。
“现在,蠡湖东北角40万平方米范围内,水草覆盖度在60%—7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运林介绍,在蠡湖的外源污染控制住,营养盐降低到一定阈值后,依托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他们从2018年开始在蠡湖东北角的1.34平方公里水域实施蠡湖生态修复和良性生态系统重构。
“这块修复区域曾有很多杂食性鱼类,会大量牧食水草,同时搅动底泥,造成水体浑浊、透明度低、下层水体可利用光辐射不足,遏制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生长。
我们把杂食—底栖鱼类赶走的同时,又投放螺、蚌,让他们过滤湖里的悬浮颗粒物提高水体透明度,人工种植苦草、狐尾草等水生植物固定底泥。
”张运林说,此举可以有效恢复湖湾水生植被。
而蠡湖生态修复的经验,将为今后太湖的生态修复提供经验。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太湖治理已进入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水污染防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太湖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目前的太湖沿岸还有不少“散乱污”企业;环
境基础设施还有欠账,污水直排、雨污水管网错接混接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还不够多。
4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对治理太湖工作作出批示,要以“减磷控氮”为重点、“两个确保”为底线,科学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生态清淤、聚泥成岛的创新举措。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江苏已确定了80条支浜整治任务,将新建城镇污水管网200公里,完成16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23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70家工业行业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将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深入开展化工、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