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旅游总体规划0总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规划区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东邻省会郑州。市域介于北纬31°30ˊ至35°40ˊ,东经111°10ˊ至113°之间。东距郑州124km,西接三门峡,距西安385km;下辖六区(涧西、西工、老城、湹河、郊区、吉利)一市(偃师)八县(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辖区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8km,东西最大横距170km。
洛阳地处中原,具有东西过渡、南北贯通的居中区位,北上幽燕、南下江淮、西至关陇、东去黄河下游平原距离相当。目前与华北、华南、华东、西北都有铁路和公路联系,并通过亚欧大陆桥连通欧洲大陆。境内陇海、焦枝两大干线铁路和连天(310)、锡海(207)两大干线公路双十字交汇,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郑(州)洛(阳)开(封)高速公路横亘北部发达区,是重要的人流和物资集散地。二自然条件
洛阳地处豫西山区与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横跨黄河中游两岸,东接嵩山余脉,西依秦岭崤山,南靠伏牛山,北倚黄河,地势险要。全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市海拔在132m—2192m之间,最高峰位于伏牛山龙峪湾鸡角尖主峰,是中原第一高峰。市域内二条主要河流伊河、洛河以熊耳山为界,汇于市域东部,东北向流入黄河。
洛阳位于中纬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mm左右,较为充沛。光照充裕,严寒酷暑时间短,无霜期250天以上。洛阳植被属暖温带植物区系,以人工植被为主,树种主要有泡桐、毛白杨、沙兰杨、栗树、国槐等,主要分布在市域南部山区,是人们生态旅游的理想地方。
洛阳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大平原的接合处,奔腾咆哮的黄河在此处挣脱了峡谷
的羁绊,在孟津白鹤附近河面渐宽,水流渐缓。历史上黄河屡次泛滥,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991年立项、1994年开工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不仅确保黄河下游百年内不会出现洪水灾害,而且彻底改变了洛阳北部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历史沿革
洛阳位于洛河之阳,故名洛阳。洛阳在历史上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由于地理位置险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居中御外之便,是建立国都的理想地方。自夏太康与桀居于洛,定斟鄩为都始,继之自商汤迁都西亳,周武王定鼎于郏,周公营建洛邑,始建城市,距今约三四千年。
周平王为避西戎之乱,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历五百一十八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洛阳属三川郡。楚汉相争时,称“雒”;后刘邦建立汉朝,曾一度为都,西汉时雒阳为陪都。
公元25年,光武建武元年,刘秀定都洛阳。两汉之间王莽、刘玄亦一度定都雒阳。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建立魏朝,定都洛阳。
公元265年,西晋定都洛阳。
公元436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自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洛阳又一次成为都城,北齐因之。
公元579年,后周大成建元,洛阳为东京,是为陪都。
公元581年建隋时以洛阳为陪都,大业二年炀帝迁都洛阳。
公元618年建唐,定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武周时正式定都洛阳,改称神都。
五代梁为西京,唐复为东都,晋又为西京。
宋金时洛阳为陪都或行都,此后不再作为都城。前后共有夏、商,西周(成康之世)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 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居住帝王最多的古都。
1948年4月5日,洛阳解放。行政区划几经变动,目前洛阳市辖一市八县,为地级市。
四经济和社会
洛阳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总人口607万(1997年底),其中市区人口万人。97年市域GDP达亿元,次于郑州,居河南第二;市区GDP 亿元,超过郑州,居第一。市域人均GDP 5538元。
洛阳市1997年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产业结构以第二次产业为主。在第二次产业内部,机械、石化、冶金、建材、食品、轻纺为主要产业部门,拥有洛拖、洛矿、洛轴、洛玻、洛炼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第三产业以批发零售业为主,关林商贸城是全国十大工业品市场之一,但总体上尚落后于河南省和全国发展水平。
洛阳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基地,有国家批准开放的洛阳航空口岸和铁路二类口岸,设立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尤其突出。
第二节规划原则
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其一,洛阳是市场化、全球化区域分工中的一个环节和系统,其旅游发展规划要与全国、河南省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其二,洛阳市旅游业是洛阳经济和社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它既受系统总体和其他子系统的制约,又影响其它子系统和系统总体的发展,其发展规划必须与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相结合;其三,旅游业本身是多层次、多维度、多要素相互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其规划必须做到总体规划、主要领域规划和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即点、线、面相结合。
二体现市场经济要求
至本规划中期(201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基本形成,至本规划远期(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趋于成熟。这意味着,在规划期内,市场力量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必须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体
现市场化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加深,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能否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影响区域旅游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因此,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始广泛推行公共事务经营管理企业化,即用工商经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管理,以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旅游发展区域环境,增强区域对人才、资金、技术、游客的吸引力。为了充分体现国民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要求,实现洛阳旅游大发展,旅游规划必须贯彻和执行公共事务的企业化原则。
三适度超前原则
洛阳市市委市政府业已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为了落实这一精神,旅游业发展速度要比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适度超前。从洛阳市的历史地位、资源特点和发展定位来看,洛阳市旅游发展也应当适度超前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官产学民媒良性互动原则旅游发展不仅取决于单个机构,更取决于学术机构、产业部门、政府部门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互动效应。为了促进旅游最大限度发展,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必须遵循和贯彻这一原理,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充分利用和发挥官产学民媒互动的效应。
五可持续旅游原则
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旅游者和环境的冲突,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旅游对文化和自然环境造成的众多损害就会迅速增加。因此,1990年以来,可持续旅游逐渐成为各国各地区旅游发展的选择。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循可持续旅游原则,注意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关系。
六处理好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关系
由于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目前基础比较薄弱,在近中期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以保证旅游业的起飞并成长为洛阳市支柱产业。这种大投资在近中期带来的利润可能并不很多,但是,从长远看来是必要的。与此同时,洛阳市目前财政紧张,资金来源渠道不多,许多项目亦急需资金进行建设,规划不能不考虑投资周期短、回收快的要求。所以,要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