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合集下载

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探讨何首乌毒性的潜在影响因素

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探讨何首乌毒性的潜在影响因素

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探讨何首乌毒性的潜在影响因素近年来,何首乌致肝损伤报道快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但综观本草文献,记载何首乌毒性者寥寥。

为何古代记载何首乌的毒性很少,而现在有关何首乌毒性的报道却很多?古代强调何首乌“制非九次,勿寝其毒”,作为典型的生熟异治中药,何首乌临床效用的安全发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炮制工艺的规范性与可靠性。

何首乌古代炮制强调九蒸九曝,而现代工艺已简化为仅蒸制一次,这其中的差异环节是否为何首乌肝损伤事件增多的潜在诱因?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将为其毒性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线索。

为此,该文在整理历代医籍中收载的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基础上,对比现代炮制规范及相关研究,探讨何首乌炮制减毒的影响因素与关键问题,以期为针对性建立何首乌炮制减毒工艺规范提供参考思路。

标签:何首乌;炮制;减毒;毒性;本草;九蒸九曝;忌铁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生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为临床较常用中药。

此外,历史上和民间流传很多有关何首乌“神奇功效”的故事,如唐代《何首乌传》记述服食该药使人长寿超过120岁,明代史料记载嘉靖皇帝服食七宝美髯丹(君药制首乌)连生皇子,受这些历史故事影响,何首乌逐渐成为民众热爱服食的滋补品。

然而,近年来有关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报道快速增长,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以及我国药监部门相继发布何首乌及其制剂肝损伤风险的警示或监管措施,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但综观本草文献,记载何首乌毒性者寥寥。

为何古代很少记载何首乌的毒性,而现在有关何首乌肝毒性的报道却很多?“首乌生熟地黄分”,炮制是影响何首乌效/毒作用的重要因素,古代强调何首乌“制非九次,勿寝其毒”,现代实验研究也证实炮制可显著降低何首乌的毒副作用。

然而,何首乌现代炮制方法大大简化,仅为蒸制一次,这种古今炮制方法的差异是否为何首乌肝损伤事件增多的潜在诱因?为此,本文尝试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进行分析,探讨何首乌炮制减毒的影响因素和关键问题,以期为针对性建立何首乌炮制减毒工艺规范提供参考思路。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和实验设计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和实验设计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专业中药学班级分析一班学号0944920 姓名俞苏岚【摘要】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

生首乌功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现临床多用制首乌。

本文章将对何首乌的历史沿革研究、炮制原理探讨、炮制工艺改进、饮片质量控制、发展方向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文献研究,以找出何首乌合理的炮制方案,继承发扬其精华, 除去糟粕,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何首乌炮制文献研究实验设计【文献研究】1.历史沿革研究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载有醋煮即醋制法。

宋代:在《本草图经》中有米泔水制。

《证类本草》中有清蒸、酒浸、与酒同服。

《圣济总录》中有炒制、麸炒制、酒炒制、黑豆蒸制、炮去黑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泔浸一宿煮过切焙的制法。

《类编朱氏集验方》中有姜、甘草制法。

金代:《儒门事亲》中有米泔水浸,黑豆、大枣蒸制。

元代:《活幼心书》中有去粗皮。

《丹溪心法》有木臼捣碎为末。

明代:《奇效良方》中有黑豆煮制。

《仁术便览》中有酒浸切大片,黑豆一层,何首乌一层,蒸晒各七遍听用。

《本草纲目》中有泔、豆蒸:九蒸九晒。

《景岳全书》中有酒浸蒸极熟焙,及泔、豆、牛膝蒸。

《寿世保元》中有豆、牛膝蒸。

《先醒斋广笔记》中有黑豆、牛膝共蒸后乳浸制。

清代:《良朋汇集》中有以乌羊肉、豆蒸制。

《成方切用》中有牛乳拌蒸制。

《本草求真》中有七次蒸至第九次,破故纸、黑芝麻炒。

近代:何首乌的炮制方法,除了继承传统的酒制、单蒸、酒蒸、黑豆蒸、黑豆酒蒸、单煮、黑豆煮外,还增加了熟地黄汁蒸、黑豆生姜煮、复制等方法。

《中国药典》1963 年版载用黑豆汁与黄酒拌匀,隔水炖。

《中国药典》1977 年版沿用此法,《中国药典》1985 年版改为黑豆拌蒸法,《中国药典》1990 年版改为黑豆汁拌炖或拌蒸、清蒸。

《中国药典》1995 年版与2000 年版载:黑豆拌蒸,清蒸[1]。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丁辉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丁辉

212第17卷 第12期 2015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12 Dec .,2015何首乌为寥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始载于北宋的《开宝本草》[1]。

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分。

生首乌性平,味甘、苦,归心、肝、大肠经,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主治瘰疡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

制首乌性微温,味甘、涩,归肝、肾经。

《木草纲目》载曰:“何首乌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精敛气,能补肝养血,益肾固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之良药。

”[2]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何首乌具有抗氧化、抗衰老[3-4]、提高免疫力、降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5]、抗炎[6]、益智、抗肿瘤[7-8]等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中草药较合成药物而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整体性的治疗方式更符合人体系统的事实,所以对中草药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近几年国内外相继报道了何首乌引起肝毒性的相关事件[9-14],以此同时,2014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病例报告数据库监测数据和文献报道提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超剂量、连续用药等可能会增加此风险。

因此,更加提升了人们对传统中药何首乌的关注度。

文献和临床报道表明生何首乌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不当可引起腹泻、过敏、肝功能受损等症[15],故何首乌多制用。

目前,我国各地区所遵循的法规(地方炮制规范)仍是沿用历史的习惯和经验,由于存在认识不一,遵循不一,差别很大,导致何首乌的炮制方法多达30余种[16-17]。

由于炮制工艺和炮制程度不同导致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化学成分种类、含量不清晰等可能是导致何首乌肝毒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首乌炮制论文

何首乌炮制论文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药科大作业实验目的1.掌握何首乌的炮制方法。

2.通过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研究,了解不同炮制品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

实验原理何首乌系蓼科植物何首乌(polonum multo-rum Thunb.)之块根,其有效成分蒽醌类能促进肠蠕动、抑制三酰甘油(TG)及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其另一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具有降胆固醇功能。

何首乌炮制前后用法各异,作用亦不同,有必要探明其在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炮制前后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本实验应用比色法测定何首乌炮制后大黄素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

仪器压力锅电炉 721型分光光度计烧杯(4个500ml, 2个1000ml)容量瓶(10,20,50ml)吸量管(0.5,1,2,5ml)量筒(50,100ml)称量瓶索氏提取去溶剂回收装置吸管圆底烧瓶(150,200ml)漏斗分液漏斗锥形瓶(250ml)滤纸玻璃棒脱脂棉笼屉药品:0.5%醋酸镁甲醇液氯仿乙醇黑豆汁黄酒生何首乌制何首乌实验内容炮制:1.黑豆制首乌:取净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适宜容器内,隔水加热,蒸至汁液被吸尽。

每100kg何首乌块(片),用黑豆10kg。

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煮约4小时,煮汁约15kg,豆渣再加水煮约3小时,煮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

2.酒制何首乌: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黄酒拌匀,润4-6小时,放笼屉内蒸6小时,取出稍晾,再加入锅内汁水,候汁吸尽,捞起再蒸,以蒸黑为度,取出晒干或烘干。

每何首500g,用黄酒60g 。

吸收光谱的绘制大黄素吸收光谱的绘制精密量取大黄素0.5 mg于10mL量瓶中。

用0.5%Mg(Ac)2溶液显色,并加0.5%Mg(Ac)2至刻度,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0.5%Mg(Ac)2为空白对照,在波长400~700nm范围内扫描,得吸收图谱。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炮制学 期中试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专业 中药学 班级 09458生物技术学号*******,15姓名 李熙莼题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号得分核分人: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历史沿革研究何首乌炮制最早见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自此历代也都有详细记载[1]1、 历朝历代的炮制方法的变迁及时代特点(1) 净制:去泥土或粗皮,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采时乘湿布帛拭去泥土、何首乌新果者去皮土”。

《本草纲目》又载有“竹刀刮去粗皮”。

[2]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05版药典)中规定何首乌“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 削去两端。

”[7]2010版药典去除“削去两端”的规定。

(2) 切制何首乌切制法,历史记载有竹刀、铜刀切片、锉、捶碎等法。

清时期多沿用前人的切制法,历代对何首乌切片的工具、切片的厚薄已有较明确的记载,切制时多用竹刀,后提出用铜刀,忌铁器,但未见有明确的理论阐述。

[4](3) 加或不加辅料制[4]时间 新增方法 特点唐朝 何首乌开始广泛使用:去黑皮,黑豆蒸制,黑豆、酒煮制,醋煮制,水煮制主要用于补肝肾、乌须发、强筋骨,代表方剂“七宝美髯丹”,需首乌九蒸九曝。

宋朝 生用去粗皮。

新增米泔水煮制、蒸制,炒制,生姜汁、甘草制,牛膝、酒浸制1、开始生用于祛风止痒的方剂,并已开始区分生用与制用的不同。

2、开始使用药物共制,这种炮制用于特定的方剂,起到“药对”的作用,如用牛膝炮制可以协同强筋骨。

3、米泔水煮制说明古人已意识到生品有泻下作用,使用米制缓和药性健脾和胃。

金元 米泔水浸,黑豆、干枣蒸制革新较少,干枣可能用于缓和其泻下之性,首乌之泻非寒凉所致,以大枣之热、烈缓和未必有效。

确切原因未见明确记载。

明 黑豆、牛膝蒸制,人乳拌制,酒浸制炮制开始变得复杂,有时常用多种辅料,且辅料逐渐多元化。

七宝美髯丹一方中茯苓需人乳制,人乳制依据可能来源于此。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1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1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历史沿革研究何首乌历代主要以炮制品用于临床。

使用辅料和应用各种炮制法起源于唐代。

在唐代有“去黑皮”川、蒸、煮等炮制方法。

辅料开始使用黑豆、酒、醋。

到了宋代炮制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沿用唐代的黑豆蒸制方法外,增加了单蒸制,米洽水浸制,米洽水煮制,米潜水浸后单蒸,或黑豆蒸,或鼓炒制,炒制团和酒炒制等;并开始使用其它中药作辅料参加炮制。

如生姜汁、甘草制,牛膝、酒浸制等。

在金元时期炮制方法无重大发展,仅增加了米潜水浸后,用黑豆、干枣蒸制法。

至明代,除沿用历代大部分方法外,辅料增加了人乳,并且同一炮制方法使用的辅料有时在2种或3种之多。

新增炮制方法有:酒浸制,酒浸后,黑豆或牛膝蒸制,黑豆、牛膝蒸制,,米柑水浸,黑豆、牛膝蒸制,人乳拌制,单蒸后人乳拌制,黑豆、牛膝共蒸后人乳浸制,黑豆水煮制等。

至清代,除沿用旧法外,辅料增加乌羊肉、牛乳。

炮制方法除辅料应用不同外,尚增加了酒煮法。

至此,见于文献记载的何首乌炮制品不下于30种。

现代何首鸟的炮制方法,除了继承传统的酒制、单蒸、酒蒸、黑豆蒸、黑豆酒蒸,单煮,黑豆煮外,尚增加了熟地汁蒸、黑豆生姜煮,复制等方法。

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黑豆汁拌蒸方法,也有黑豆汁、黄酒拌的炖法。

炮制用具从宋代起,历代都注重用非铁质的用具,切制工具也非铁制。

宋代:“以苦竹刀切”,“忌铁”。

金元:“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

明清:“置砂器内”,“于银器内”,“竹刀切”,“采刮捣具不犯铁”;“铜刀一切薄片,入颤内,以瓷锅蒸之”。

古人认为:“蒸熟能黑须发,但尤恶铁器,凡入诸药之中,曾经铁器者,其气味绝无功效”。

炮制时间历代选取不一,就是同一时代有时也各有不同。

唐代,“黑豆酒煮七次”汇。

宋代,“白米潜浸七日”,“米泪·浸一宿,米游浸五日”,“生姜、甘草浸二宿”“好洒一升浸七宿”。

明代,“米浴水浸三宿”“人乳拌晒三次”,“米浴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黑豆同蒸三日”。

中药何首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分析-化学工程论文-工业论文

中药何首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分析-化学工程论文-工业论文

中药何首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分析-化学工程论文-工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何首乌炮制前后特征化学成分的变化。

方法:取5kg新鲜何首乌药材,清洗切片烘干后随机分为A、B、C、D、E五组,A组进一步进行黑豆汁蒸,B组进一步进行黑豆汁炖,C组进一步进行清蒸、D组进一步进行黑豆汁加黄酒蒸,E组进一步进行黑豆汁加甘草蒸,比较炮制与炮制前后何首乌化学成分变化情况。

结果:五组炮制后何首乌所含二苯乙烯苷以及儿茶素水平明显降低,没食子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何首乌炮制可有效提高何首乌中所含没食子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化学成分水平,降低二苯乙烯苷以及儿茶素水平。

关键词:中药何首乌;炮制;化学成分何首乌属于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生品名为“何首乌”,炮制品名为“制何首乌”,自古至今,国人认为何首乌生、制作用不同,《中国药典》记录生品何首乌具有消痈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制何首乌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1,2]。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有二苯乙烯苷、蒽醌类以及鞣质成分,目前可测的物质主要为二苯乙烯苷、没食子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儿茶素等[3]。

本次研究分别将何首乌依次用黑豆汁蒸、黑豆汁炖、清蒸、黑豆汁加黄酒蒸以及黑豆汁加甘草蒸等五种方法炮制后比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5kg新鲜何首乌,经食品药品鉴定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采用超声波清洗器对所有药材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对其进行干燥,而后将所有何首乌切成厚度1.2~1.5厘米片状,随机均分为A、B、C、D、E五组,每组均有1kg何首乌。

1.2方法:取黑豆425g,将黑豆与8倍水共煮4h后,熬汁约650g,提取豆渣加6倍水再煮3h,熬汁约425g后,合并得黑豆汁约1075g,备用。

A组将1kg何首乌与适量黑豆汁放入非铁质蒸制容器充分拌匀(不密封),炮制12h后将黑豆汁蒸何首乌使用50℃烘箱吹至含水量小于12%。

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市场规模及竞争态势
何首乌炮制产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大型中药企业,如同仁堂、白云 山等。
何首乌炮制产业化发展趋势和挑战
• 发展趋势 • 绿色生态种植:推广生态农业,确保何首乌质量稳定,提高市场竞争力。 • 技术升级:研发新的炮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多元化发展:开发多元化产品,如保健品、食品等,拓展市场空间。 • 挑战 • 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对何首乌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 产业升级压力:日益严格的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对传统产业带来巨大压力。 • 知识产权保护:对传统技术的保护和传承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
不同炮制方法对何 首乌成分的影响不 同。
何首乌炮制过程中 ,多糖、二苯乙烯 苷等成分会发生变 化。
何首乌炮制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何首乌炮制过程中 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建立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 。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建立 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对何首乌的炮制方法、炮制原理 和炮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何首乌炮制的历史沿革,深入探 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何首乌 炮制的传承与创新,为现代中药炮制学的发展提供理 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内容包括:文献调研何首乌炮制的历史发展过程 ,总结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炮制方法、原理和工艺特 点;整理分析何首乌炮制的传承与创新的典型案例, 探讨炮制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地域差异和文化特征等 对炮制结果的影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何 首乌炮制前后的药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进行 比较研究,为优化何首乌炮制工艺、提高临床疗效提 供科学依据。

何首乌及其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何首乌及其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何首乌及其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何首乌(scientific name: Polygonum multiflorum)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草,常被用于补肝肾、滋阴血、黑发等功效。

然而,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包括肝损伤、肾损伤、荨麻疹等。

本文将对何首乌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分析。

首先,肝损伤是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使用何首乌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胆汁淤积和黄疸等症状。

一项对49例肝损伤患者的病例研究发现,其中11例与何首乌的使用有关。

这些病例中,患者出现黄疸、肝酶升高和肝组织病理改变。

其次,肾损伤也是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之一、一项对60例肾功能异常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19例患者与何首乌的使用有关。

这些患者出现了肾功能异常的症状,包括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以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研究还发现,与传统炮制方法相比,使用乙醇提取的何首乌制剂更容易导致肾损伤。

此外,何首乌及其制剂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瘙痒等。

一项对18例何首乌过敏反应患者的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在使用何首乌后出现了荨麻疹、瘙痒和皮肤红斑等症状。

研究还发现,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何首乌中的一些成分,如大黄素和大黄酸等有关。

总结起来,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可能引发肝损伤、肾损伤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由于何首乌中的有效成分与剂量、制剂方法等因素相关,因此,个体对何首乌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使用何首乌及其制剂前,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并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2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2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历史沿革研究何首乌为蓼科植物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中医临床生用解毒、消痛、润肠、通便,制用补肝肾。

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其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约20余种炮制方法。

何首乌的炮制从唐代开始使用辅料和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以后历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炮制方法,其中黑豆拌蒸法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其应用历史最长。

1.净制:何首乌净制法,主要是去泥土和去皮。

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采时乘湿以布帛拭去泥土”、“何首乌新采者去皮土”。

《圣济总录》载有:“洗净,以竹刀刮去黑皮”法。

至明·《普济方》载有:“用竹刀刮去黑皮及两面浮沫,洗净”之法。

《本草纲目》又载有:“竹刀刮去粗皮”、“瓷片刮去皮”之去皮法。

清·《本草述钩元》仍继承前人布拭泥土法及又载有:“生时勿损其皮,烈日曝干,密器收贮,一月一曝,临用去皮”之净制法。

对其净制的目的,分析认为,主要是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洁净,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切制:何首乌切制法,历史记载有竹刀、铜刀切片、锉、捶碎等法。

如: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春夏采临用之,以苦竹刀切”、“何首乌新采者,去皮土后,用铜刀薄切片”法。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记载有:“锉”法。

明·《普济方》、《鲁府禁方》等均继承了宋时期的苦竹刀、铜刀去皮切片法。

《寿世保元》则记载了:“捶碎如枣核大”之法。

《本草纲目》除载有宋时期切制法又载有:“木杵臼捣之,忌铁器”法。

清时期多沿用了前人的切制法。

历代对何首乌切片的工具,切片的厚薄已有较明确的记载,对切制时多用竹刀,至明又提出用铜刀,忌铁器,但未见有明确的理论阐述。

3.不加辅料制:何首乌不加辅料制,是指单纯加热进行的炮制方法。

包括煮、蒸、曝、炒、炙、焙等。

早在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首先记载:“水煮熟”法。

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摘要】何首乌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在不同炮制方法下可能会有所变化。

本文通过对水炮制、蒸炮制、油炒炮制和炙炒炮制这四种常见的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中的有效成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水炮制可能导致某些成分的流失,而蒸炮制则可能促进某些成分的释放。

油炒炮制和炙炒炮制则可能改变何首乌的化学结构,影响其药效。

综合分析表明,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是复杂且多样的,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炮制方法,提高何首乌的药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何首乌、炮制方法、有效成分、影响、水炮制、蒸炮制、油炒炮制、炙炒炮制、研究、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何首乌,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血益肝、延缓衰老、增强免疫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不同于其他中草药,何首乌在炮制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如水炮制、蒸炮制、油炒炮制和炙炒炮制等。

这些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对何首乌中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药效。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开发何首乌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中草药的炮制方法和药效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于何首乌的炮制方法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仍知之甚少。

本文旨在通过对何首乌不同炮制方法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其对药效的影响机制,为何首乌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部分将重点介绍何首乌的药用历史、炮制方法及其对何首乌中有效成分的影响,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从而为何首乌的合理炮制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虽然关于何首乌的炮制方法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但各种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并不完全清楚。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系统性地比较水炮制、蒸炮制、油炒炮制和炙炒炮制等常见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揭示其机制。

中药何首乌的研究进展

中药何首乌的研究进展

中药何首乌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别。

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主治瘰疡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

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主治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崩漏带下。

现代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1]。

生、制首乌性味相同,功效主治不同。

实验表明其成分、作用、毒性均有差异,生首乌经炮制后所含结合型蒽醌可转变为游离型,因而生首乌有轻度泻下作用,而制首乌则无转变作用;生首乌有明显毒性而制首乌毒性甚小[2]。

1 化学成分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等。

还含有卵磷脂和多种微量元素。

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

李建北等[3]从四川所产的何首乌块根的乙酸乙酯部分得到16个已知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素-1,6-二甲醚(emodin-1,6-dimethylether)等。

周立新等[4]又在何首乌乙酸乙酯不溶部分中分离得到五个单体,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及衍生物制备等方法,确定了两个新化合物:何首乌乙素和何首乌丙素,其余三个单体有待于进一步分离、鉴定。

此外,陈万生等[5]从制首乌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单体化合物,其中6-甲氧基-2-乙酰基-3-甲基-1,4-萘醌-8-O-β-D葡萄糖苷(6-methoxyl-2-acetyl-3-methyl-1,4-naphthoquinone,-8-O-β-D-glucopyra-noside,Ⅳ)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6″-O-乙酰基)-β-D-葡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V)为新化合物[6]。

2 药理作用2.1 抗衰老作用:实验证明[7],何首乌提取物对小鼠皮肤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良好的皮肤抗衰老化妆品的添加剂。

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关键词】何首乌;,,高效液相色谱法;,,醋酸镁比色法摘要:目的考察炮制时间对何首乌中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方法何首乌分别采用黑豆汁拌蒸0,2,4,6,8,10 h。

HPLC测定炮制饮片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醋酸镁比色法分别测定炮制饮片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

结果用黑豆汁拌蒸的何首乌饮片10 h内二苯乙烯苷含量随炮制时间先逐渐上升而后下降,以6 h为峰;游离蒽醌含量逐渐升高,总蒽醌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

结论应规范何首乌饮片的炮制时间。

关键词:何首乌;高效液相色谱法;醋酸镁比色法Influence of Process Methods on Contents of Chemical Componentin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ime of processing Radix Polygonum Mutiflorum on the content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2,3,5,4-stilbene glucoside and anthraquinone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Steamed with black bean sauce for 0,2,4,6,8,10h respectively. 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2,3,5,4-stilbene glucoside. The colorimetry with magnesium acetate as color-developing reagent was applied.The content of free and total anthraquinone were determined. ResultsIn the process of black bean sauce stewing,the content of 2,3,5,4-stilbene glueoside increased with processing time,6h reached the most and then decreased. The content of free anthraquinone increased with processing time and total anthraquinone almost unchanged. ConclusionThe processing of Radix Polygonum Mutiflorum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avoid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chemical contents.Key words: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HPLC; Magnesium acetate colorimetry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为常用中药。

何首乌炮制与质量分析研究进展

何首乌炮制与质量分析研究进展

二 苯 乙烯 苷 。① 二苯 乙烯苷 的含量测 定方法 。二苯 乙 烯苷于 1975年首次 由 日本科 学家K Hata发现并分 离。有高效 液相 色谱法 、薄层扫描法 、分 光光 度法等方 法用 于测定 其 含量 。如冯彦钦等 … 以甲醇 为提取溶剂 ,将何首乌标准 溶 液用 紫外分光 光度计在 200 500nm下 进行全 波长扫描 ,该 法稳 定性 和 回收率均能 达到较 好效 果 ,操作 简洁 、快速 、 成本 低 。② 二苯 乙烯苷 的含量 变化 。 《中 国药 典 》2010年 版有 规定生 首乌其 含量不 得少 于1.0%,而制何 首乌 中不 得 少 于0.7% 。研 究表 明炮 制后二 苯 乙烯 苷含 量呈 下降 趋 势 ,如杨 文字等 探索何首 乌九蒸九晒后 二苯 乙烯苷炮 制 前 后 含 量 从 3.56%下 降 至 1.42% 。
葸醌 类 。① 葸 醌 类 的含 量 测 定方 法 。何首 乌 中蒽 醌 类包 括大 黄素 、大黄素 甲醚 、大黄 酸 、大 黄酚等 ,分为 结 合 型 蒽醌 和 游 离 型蒽 醌 ,常采 用 高效 液 相 色谱 法 、紫 外 分光 光度 法 、比色法 等 法进 行含 量测 定 。如 赖秀 娣等 川 采用 高效 液 相 色谱 法 ,利用 近 红外 光 谱 仪 采集 制 何 首 乌 样 品 的 近 红 外 光谱 ,分辨 率 为 8cm~,扫 描64次 ,扫 描 范 围为 12000~4000cm~,温 度 21.5~22.5℃ ,相 对 湿 度 25% ~35%,可 实现 准确 、快 速地测 定制 何首 乌 中游 离 蒽 醌 的含量 。②蒽醌 类 的含 量变 化 。生何 首乌 以大黄 素和 大 黄素 甲醚 的总量计含结合 蒽醌量为不少 于0.05%,而制何 首 乌 以大黄素 和大黄 素 甲醚的总 量计含 游离蒽醌 量是 不小 于 0.10% 。周忆 梦等 … 研究结果 显示在炮 制的6h内,蒽 醌 类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 的趋势 ,且 比生品的含量较低 。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标签:何首乌;炮制;综述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效,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效[1]。

目前临床多采用制何首乌入药。

笔者现从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综述如下。

1 炮制历史沿革何首乌历代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20多种炮制方法[2],其炮制历史沿革见表1。

现今常用的仅有净制、切制和加辅料黑豆蒸制,其他炮制方法多未沿用。

2 炮制工艺研究2.1 传统工艺2.1.1 切制赵氏等[3]以吸水率为指标,采用旋转响应表面试验设计对何首乌饮片润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饮片润制过程中吸水率达51%时达到润涨要求,适宜的室温润制工艺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时间12 h,适宜的加热润制工艺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温度71 ℃,润制时间131 min。

2.1.2 炮制方法范氏等[4]对炖制和蒸制2种方法炮制的何首乌进行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炖制法炮制的何首乌中游离大黄素及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均高于蒸制法,经TLC检测,采用蒸制法炮制的何首乌中各种成分基本随水蒸气流失。

李氏等[5]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中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苯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以反复蒸晒7次含量最高,随后各成分的含量有所下降,确定何首乌作为补益药应用时,采用七蒸七晒炮制品较好。

2.1.3 炮制时间任氏等[6]将何首乌分别采用黑豆汁拌蒸0、2、4、6、8、10 h和传统工艺(九蒸九晒)炮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炮制饮片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不同炮制工艺的饮片中二苯乙烯苷含量顺序为传统工艺炮制品>生品>黑豆汁拌蒸品。

不同炮制品种的何首乌致肝损害的对比研究

不同炮制品种的何首乌致肝损害的对比研究

不同炮制品种的何首乌致肝损害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肝脏的长期毒性作用。

方法用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水煎浓缩液,每天灌服大鼠一次,连续12周。

结果何首乌七蒸七晒炮制品水煎浓缩液给大鼠灌胃12周后,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

结论如果使用炮制适当的何首乌炮制品水煎浓缩液给大鼠长期灌胃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对肝脏的损害,何首乌炮制不当对大鼠肝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属可逆性损伤。

【关键词】何首乌不同炮制方法大鼠肝损害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1]。

制首乌味甘、涩、微温,具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之功效;生首乌味甘、苦、性平,具有解毒、截疟、润肠之功效。

临床多以制首乌入药。

本品自古以来即为常用补药,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诸证,更是治疗须发早白的良药。

由于历代将其作为延年益寿之品,人们往往长年服用,以增强健康,防止早衰。

但药理研究有保肝作用,亦有治疗肝炎的报道,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近年来临床上屡见服用生首乌片、制首乌片或其它剂型引起肝脏损害的报道[1],为什么同一种中药会有相反的疗效呢?何首乌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是不是由于何首乌炮制方法不当或是由于炮制工作人员偷工减料,导致炮制时间不够而造成的呢?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但是何首乌损害肝脏的毒理学研究不太多见,特别是对何首乌用不同方法炮制的炮制品损害肝脏的毒理学研究更是少见。

为了何首乌临床应用更安全、有效,防止发生类似“关木通事件”。

本文拟通过对照何首乌生品,何首乌不同炮制方法的成品的质量、药理作用来探讨何首乌致肝损害的毒副作用是否与炮制方法及炮制时间有关。

从而为何首乌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何首乌对肝脏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1.1 实验动物健康SD大鼠28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 10g,由湖南省开福区东创实验动物科技服务部提供,动物合格证号HNACSDC20100706号。

1.2 实验药物何首乌购于湖南省药材公司,经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李飞艳副教授鉴定为正品。

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研究分析何首乌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为何首乌的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古今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炮制研究的思路,酒闷、单蒸、酒蒸、黑豆蒸、黑豆煮、熟地汁蒸、黑豆生姜煮等多种炮制方法均有应用,其中以黑豆煮应用较广,且黑豆煮制后药效及其成分浸出率均有所变化。

标签:何首乌;炮制;中药中药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是一味较常用的中药,味苦、甘、涩而性温,归肝、肾、心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血枯、须发早白、筋骨不健等证。

临床处方应用有制首乌、生首乌两种,制首乌用量10~30 g,煎服。

生、熟首乌均有降血脂的作用。

生首乌为何首乌干燥块根的生品,用量6~12 g,煎服。

生、熟首乌均有降血脂作用。

生首乌有明显的泻下作用,需通过加工炮制,以减轻何首乌对机体的副作用。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何首乌含蒽醌衍生物、卵磷脂等,以大黄素为多,故生首乌能促进肠道蠕动而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若以黑豆汁拌蒸制成制首乌,蒽醌衍生物破坏减少,则泻下作用减除,卵磷脂经制后易于溶出。

1 何首乌炮制的历史沿革[1]1.1 净制何首乌净制法主要是去泥土和去皮。

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采时乘湿布帛拭去泥土、何首乌新果者去皮土”。

《本草纲目》又载有“竹刀刮去粗皮”。

1.2 切制何首乌切制法,历史记载有竹刀、铜刀切片、锉、捶碎等法。

清时期多沿用前人的切制法,历代对何首乌切片的工具、切片的厚薄已有较明确的记载,切制时多用竹刀,后提出用铜刀,忌铁器,但未见有明确的理论阐述。

1.3 不加辅料制何首乌不加辅料制是指单纯加热进行的炮制方法,包括煮、蒸、曝、炒、炙、焙等。

1.4 加辅料制何首乌加辅料制有用1味或2味或2味以上的辅料。

历代记载方法亦较多,所用辅料有黑豆、酒、醋、米泔水等。

1.5 药汁制何首乌药汁制造多为药物与辅料共制。

2 何首乌的炮制工艺2.1 净制净制时不须除去黑皮,只须“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炮制学期中试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专业中药学班级09458生物技术学号0945824,15姓名李熙莼核分人: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历史沿革研究何首乌炮制最早见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自此历代也都有详细记载[1]1、历朝历代的炮制方法的变迁及时代特点(1)净制:去泥土或粗皮,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采时乘湿布帛拭去泥土、何首乌新果者去皮土”。

《本草纲目》又载有“竹刀刮去粗皮”。

[2]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05版药典)中规定何首乌“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 削去两端。

”[7]2010版药典去除“削去两端”的规定。

(2)切制何首乌切制法,历史记载有竹刀、铜刀切片、锉、捶碎等法。

清时期多沿用前人的切制法,历代对何首乌切片的工具、切片的厚薄已有较明确的记载,切制时多用竹刀,后提出用铜刀,忌铁器,但未见有明确的理论阐述。

[4](3)加或不加辅料制[4]2、历史上几种典型的何首乌炮制方法简介1、黑豆蒸制古人多用黑豆与首乌同煮,煮制时间未见明确记载,但需反复多次,有七蒸七晒者[5],有九蒸九晒者[6]。

同煮方法有黑豆汁拌蒸,有首乌与豆间隔铺层蒸等方法[7]。

现代多用豆汁拌蒸,不再反复多次,也常使用高温高压技术。

据报道,1980年开始使用高压灭菌柜蒸制中药材,对于何首乌,高压0.1MPa,温度120℃,蒸制4小时为较佳方案。

[8]2、清蒸古人亦是蒸晒相间,重复多次,现代多用高温高压法提高效率与质量。

亦有有关报道,高压0.1MPa,温度120℃,清蒸10小时为较佳方案。

[8]炮制原理探讨1、金代有“竹刀子刮去皮”的说法[1]:据研究何首乌药材两端、外皮和去皮片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外皮>两端>去皮片,蒽醌类含量:两端>去皮片>外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规定何首乌产地加工应去除两端。

[9]2、干燥时阴干较晒干和烘干为好: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10]、游离蒽醌[11]等成分对湿、热不稳定。

3、忌铁器:(1)蒽醌类物质容易被破坏,该说法欠妥当:蒽醌类物质是致泻与抗氧化的主要成分,若能破坏该类物质则利于炮制,同时不符合《本草纲目》中所载“蒸熟能黑须发, 但尤恶铁器”。

[12]蒽醌亦可以与铁原子络合,使得药材表面变色。

(2)鞣质能与铁产生化学反应,使外观颜色改变,[13]不利于炮制终点的判断,易引起炮制不当,甚至会影响疗效。

测得何首乌外皮中鞣质含量为13.0% , 去皮片为10.4%。

[10](3)有些报道中提到用Fe3+络合物检测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效果[14],故使用铁器炮制可能会使抗氧化有效成分发生还原,从而减弱抗氧化的疗效。

4、炮制前后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原因浅析(1)蒽醌1、含量变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炮制后,何首乌中结合蒽醌含量减少,游离蒽醌含量增加[11],但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达到最大值(清蒸约32h)后而下降。

总蒽醌含量报道不一。

[11][15]2、原因分析:①结合蒽醌变为游离蒽醌是一个水解过程清蒸动力学,蒸制、煮制或炖制都可以使水接触结合蒽醌,使之水解。

②游离蒽醌含量先升后降可能是由于游离蒽醌对热不稳定造成。

[16]3、对功效的影响:①炮制能减轻泻下作用[16],改变药性②炮制能增加游离蒽醌,增强抑菌作用③炮制可能会减轻肝损伤[21](2)二苯乙烯苷1、含量变化除甘草煮外,其他常用的炮制方法都会引起二苯乙烯苷含量的降低,[18]且炮制时间越长含量越低。

2、原因分析二苯乙烯苷对湿、热不稳定[16]高温、暴晒都会引起一定量的分解。

3、对功效的影响1、二苯乙烯苷是抗氧化成分之一2、二苯乙烯苷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具有保肝作用。

[18](3)糖类1、含量变化炮制后何首乌中单糖、低聚糖、多糖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多糖增加为主。

[1]2、原因分析未见报道,可能为淀粉或苷的糖链水解的原因造成单糖和低聚糖的增多。

3、对功效的影响增强补益作用。

[18]制何首乌则可增加肝糖原的积累,由此有人推断制何首乌的补肝肾作用在于修复肝细胞的损伤。

[1](4)卵磷脂1、含量变化随着药用辅料、加热时间、温度和饮片厚度等条件的不同,何首乌炮制品中卵磷脂的含量差别很大。

[1]但各种常用方法都会导致这类成分含量的明显下降。

[19]2、对功效的影响卵磷脂的作用经药理研究表明有升血糖、抗衰老等等,这与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抗衰老等作用更为接近,故在炮制中应尽可能保护这类物质不损失。

[19](5)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二者亦随炮制的方法与时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儿茶素和没食子酸除具有抗氧化活性, 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

应加以关注。

5、回归中医理论:(1)蒸制后糖类和磷脂类含量升高使饥饿动物肝糖元升高,故制首乌味甘厚入阴,能增强其滋阴补肾、养肝益血、乌须黑发的功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20](2)黑入肾,故古人多用黑豆炮制,意在加强其补肾的作用。

6、其他:总体来说,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缓和其泻下之性(2)减轻其毒性(3)增强其补益作用(4)增强其免疫药理学作用叶定江免疫关于其毒性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蒽醌是毒性成分之一[21],有人认为与鞣质有关[1]。

也有研究表明,在炮制过程中,毒性成分不是被破坏而是溶入蒸煮的水液中。

但口服毒性小。

故炮制确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何首乌经炮制后既有已知成分量的变化, 更存在内在成分质的改变。

而炮制后新产生组分的化学结构及其与功效改变的关系.经鉴定,炮制后产生新成分2, 3-二氢-3, 5-二羟基-6-甲基-4氢-吡喃-4-酮( DDMP)和5-羟甲基糠醛( 5-HMF),DDMP又可衍生出一系列新成分,而5-HMF较稳定,故可以在研究的基础上, 可以将5-HMF作为区别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性成分。

[22]炮制工艺改进1、净选:(1)何首乌的两端与藤茎相连, 从新鲜药材的切制与干燥过程可知, 两端富含纤维, 与药材的其余部分相比,干燥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何首乌的藤茎部位为夜交藤, 其功能主治与中药何首乌有很大不同。

因此, 在何首乌的净选加工中应注意除去两端。

[10]古时炮制多去除外皮和两端。

虽外皮物质含量与去皮片相比有所不同,但由于外皮所占比重较小,可考虑不去外皮,[10]生用时亦可不去两端。

(2)大个何首乌比小个的二苯乙烯苷含量较高,但游离蒽醌差异不大。

[10]净选时应注意大小分档。

2、切制:(1)间接切制饮片使二苯乙烯苷含量降低,蒽醌类无明显差异。

设想如果采用在产地将新鲜药材直接切制成何首乌饮片的形状, 既可以简化操作程序, 降低成本, 又可以避免水溶性成分的流失。

[10](2)何首乌的饮片规格对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也有很大的影响。

饮片过厚很难将其有效成分全部煎出。

[23]3、润制:何首乌润制的基本要求是:在完全润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润制用水和浸润时间。

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的平均吸水率为51.76%时可完全浸透,合适的用水比例为何首乌药材:浸润用水=1:1,室温润制12h或加热至71.26℃,131.34min可较好地达到润制要求。

[24]4、蒸制:(1)蒸得汁液的去留:如蒸得的汁液可以增强疗效,可将汁液拌入药材后晾干。

何首乌炮制的初步研究,凌罗庆采用蒸制法炮制何首乌, 将饮片与黑豆汁拌匀后, 没有将其放在特制适宜的容器中, 而直接在蒸笼中蒸制到棕褐色时, 弃去蒸制时流出的汁液后而取出干燥, 则制成的制何首乌其化学成分会损失很多, 如将流出液与烘至半干的棕褐色制何首乌拌匀后再烘干, 则如此制成的何首乌与炖制的制何首乌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23](2)清蒸:综合评分法得出清蒸最佳工艺为:蒸28-36h,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7-9h。

亦有报道为提高效率采取高温高压法:将净何首乌摊于搪瓷盘内,将盘交叉排放于高压灭菌柜的载物车上。

按高压灭菌柜操作规程,进行常规操作,当压力达到98kPa,温度达到120℃时,保持蒸制30min,然后闷2h,干燥处理。

[25]经证实,高压蒸制法与药典规定方法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药典炮制法所得制首乌。

7(3)黑豆制:黑豆汁的制备:黑豆汁的制备取黑豆100 g, 加水适量, 煮约4 h,熬汁约50 g, 豆渣再加水煮约3 h, 熬汁约100 g, 合并黑豆汁约250g。

测得进出率较好。

何首乌的炖制:据报道,在黑豆汁水溶性浸出物为11. 05% ~ 16. 46%;炖制36h , 干燥9 h, 干燥温度80℃的炮制条件下,可达到其醇溶性浸出物6.69% ~ 11.14%, 二苯乙烯苷1. 49%~ 2.26%。

[26](4)其他新兴炮制工艺:A.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 炮制时间5min, 药材铺叠厚度2cm. 微波用于新鲜何首乌药材的快速干燥和膨化效果均比较好, 但对于降低结合蒽醌含量并不明显, 因此微波用于何首乌炮制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B.发酵工艺:将何首乌饮片70 ℃干燥,粉碎过60目筛,称量5g放入500 mL的三角锥瓶中,加入100 mL蒸馏水,制备成浓度为5%的首乌粉末混悬液,121℃高压灭菌20min。

将米根霉于无菌环境接入何首乌发酵培养基中。

接种完成后放入恒温培养振荡器中,28℃,180 rpm 振荡摇瓶培养5 d。

何首乌发酵溶液于65℃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发酵方法所得炮制品其二苯乙烯苷含量较清蒸与黑豆制的保留值都要高,但其成分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引起游离蒽醌向结合蒽醌的转化。

[14][27]饮片质量控制1、检测项目(1)外观性状药典关于黑豆制何首乌的标准:本品呈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l c m。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

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

气微,味微甘而苦涩。

[28](2)物质含量按照药典方法,以干燥品计算,含游离蒽醌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 10%。

10版药典新增检查项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D - 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 .70%。

[28]有报道建议对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限度,生首乌和制首乌可分别规定为“不得少于2.0 %”和“不得少于1.5 %”。

[29]但有人提出环境温度、湿度及溶液的酸碱度均影响其稳定性,笔者认为应选择稳定性强,可控性好的化学成分代替上述化合物作为何首乌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并为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

[30](3)安全性制何首乌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减毒的作用,但因毒性成分尚不完全明确,故现基本没有在根本上考察其安全性的方法报道。

仅已证明制首乌无致畸作用,主要毒性表现为肝损伤。

[3]2、质量影响因素产地、采收季节、炮制方法(净选、切制、炮炙)、辅料质量与用量3、常用检测方法HPLC检测主要成分含量[28]TLC鉴别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10]及炮制工艺的优劣[23]指纹图谱法[29](HPLC-MS)生物效应评价法发展方向分析整体来看,何首乌应用历史悠久,并十分广泛,生、制首乌区分相当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