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集合
离散数学---集合
特定的一些集合的表示符号
自然数集N={0,1,2,…} , , , 自然数集 整数集合Z={…-2,-1,0,1,2,…} 整数集合 , , , , , 有理数集合Q={xx=P⁄⁄q,p,q∈Z} 有理数集合 , ∈ 实数集合R={ x x是实数 是实数} 实数集合 是实数 复数集合C={x x=a+bi,a,b∈R,i=复数集合C={x x=a+bi,a,b∈R,i=-1}
E B A
集合的相等
2、 相等: 、 相等: 定义: 相等, 定义:若 A⊆ B,且B⊆ A则 称A,B相等, ⊆ , ⊆ 则 , 相等 记 作A=B。 。 即 ∀ x∈A则 x∈B, 并且有 ∀ x∈B则 x∈A。 ∈ 则 ∈ , 并且有∀ ∈ 则 ∈ 。 若A,B 不相等记 作 A≠ B
真子集: 真子集:
集合的说明: 集合的说明:
1、描述法中A={ x 1≤x≤5}与A={y1≤y≤5} 、描述法中 与 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2、集合中元素是无序的。 、集合中元素是无序的。 {a,b,c},{a,c,b},{b,c,a}表示同一个集合 。 表示同一个集合。 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中的元素可能也是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可能也是集合, 例:A={1,{2},2,{3,4},{6}} , , , , , =5, {2}∈ A,{6}∈ A=5,2∈A,{2}∈A,6∉A,{6}∈A
求幂集的过程
写出A的全部子集 设A={0,1,2}写出 的全部子集。 , , 写出 的全部子集。 元子集: 解:A的0元子集:∅ 的 元子集 A的1元子集:{0},{1},{2} 元子集: , , 的 元子集 A的 2元子集 : {0, 1}, {0, 2}, {1, 2}。 元子集: , , , , , 。 的 元子集 元子集: , , A的3元子集:{0,1,2} 的 元子集 A共有 个子集,即P(A)=8 共有8个子集, ( ) 共有 个子集 一般地如果 , 一般地如果A=n, 元子集有1个即空集 则A的0元子集有 个即空集∅, 的 元子集有 个即空集∅ A的1元子集共有 n1个, 元子集共有C 的 元子集共有 A的 2元子集共有 2n个,…, 元子集共有C 的 元子集共有 , A的m元子集共有 mn个,… 元子集共有C 的 元子集共有 n元子集共有 nn=1个, 元子集共有C 元子集共有 个 所以A的子集个数为 的子集个数为C 所以 的子集个数为 0n+ C1n+…+ Cnn=2n
第三章 集合论基础
第三章集合论基础1.如何表示集合?请各举一例。
2.一般地用谓词公式描述法定义集合A:A={x|P(x)}, 请问什么样的元素属于A,什么样的元素不属于A?3.判断下面命题的真值,并说明原因。
集合{a}与集合{{a}}是相同的集合。
4.A、B是集合。
试用谓词公式,表达A⊆B、A=B以及A⊂B。
5.证明空集是唯一的。
6.判断下面命题的真值。
对你的回答,给予证明或者举反例。
1.如果A∈B,B⊆C ,则A∈C。
2.如果A∈B,B⊆C,则A⊆C 。
7.判断下面命题的真值。
对你的回答,给予证明或者举反例。
1.如果A⊆B,B∈C,则A∈C。
2.如果A⊆B,B∈C,则A⊆C。
8.设A={a,{a},{a,b},{{a,b},c}},判断下面命题的真值。
⑴{a}∈A ⑵⌝({a}⊆ A) ⑶c∈A⑷{{a,b}}⊆A ⑸{{{a}}}⊆A9.判断下面命题的真值。
⑴{a,b}∈{{a,b},c} ⑵{a}⊆{{a,b},c} ⑶{a,b}⊆{{a,b},c}⑷{c}⊆{{a,b},c} ⑸({c}⊆{{a,b,c}})→(Φ⊆{a})10.集合A的幂集是如何定义的?令A={1,{1}},求A的幂集P(A).11.设A={Φ},B=P(P(A))。
判断下面命题的真值。
1.Φ∈B 2.Φ⊆B 3.{Φ}∈B 4.{Φ} ⊆ B 5.{{Φ}}∈B 6.{{Φ}}⊆B12.填空:设E是全集,A、B、C是任意集合,则⑴A⊕ ~E=( ) ⑵A⊕A=( ) ⑶~A-A =()⑷A-B( )A ⑸A-B=A( )~B ⑹A( )~A=E13.给定全集E={1,2,3,4,5} A={1,2,3} B={2,3,4}1.求A的幂集P(A)2.求B⊕ ~A14.给定全集N={1,2,3,4,…...}A={1,2,7,8} B={ i | i2<50 }C={i | i可被3整除,0≤i≤30 }D={ i |i=2k, k∈i+, 1≤k≤6 }分别求(1) B-(A∪C) (2) (~A∩B)∪D15.证明A⊆B ⇔ A∩B=A。
第三章集合与关系
二、练习题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为真。 (1) (2) (3){} (4){} (5){a,b}{a,b,c,{a,b,c}} (6){a,b}{a,b,c,{a,b}} (7){a,b}{a,b,{{a,b}}} (8){a,b}{a,b,{{a,b}}} 解 (1)、(3)、(4)、(5)、(6)、(7)为真,其余为假.
二、集合的表示法 1.枚举法----通过列出全体元素来表示集合 2.谓词法----通过谓词概括集合元素的性质 实例: 枚举法 自然数集合 N={0,1,2,3,…} 谓词法 S={x| x 是实数,x21=0}
三、元素与集合 1.集合的元素具有的性质 无序性——元素列出的顺序无关 相异性——集合的每个元素只计 数一次 确定性——对于任何元素和集 合,都能确定这个元素是否为该 集合的元素 任意性——集合的元素也可以是 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或者 3.集合的树型层次结构
命题演算证明法的书写规范 (以下的 X 和 Y 代表集合公式) (1)证 XY
任取 x, xX … xY
(2)证 X=Y 方法一 分别证明 XY 和 YX 方法二 任取 x, xX … xY 注意:在使用方法二的格式时,必须保证每步推理都是 充分必要的
证明 AB AB=B AB=A AB=
例 证明 AB AB=B AB=A AB=
①
②
③
④
证明思路:
确定问题中含有的命题:本题含有命题 ①, ②, ③, ④
确定命题间的关系(哪些命题是已知条件、哪些命题是
要证明的结论):本题中每个命题都可以作为已知条件,
每个命题都是要证明的结论
确定证明顺序:①②,②③,③④,④①
按照顺序依次完成每个证明(证明集合相等或者包含)
第三章 集合论基础
A={1,2,2,4}={1,2,4}
(2)同一集合不同表达形式当然相等。例 如:
A={x|x(x-1)=0},B={0,1} 则A=B。
4. 几个重要集合
(1)空集Φ 指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其表达式如下:
Φ={x|P(x)∧P(x)} 式中谓语P(x)∧P(x)说明既满足P(x),又满足P(x)的 元素是不存在的。因为P(x)为T,P(x)为F,显然这样的x是
式中:x-表示集合元素; p(x)-作为谓语,用以说明x是什么,或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例如:
A={x|1≤ x ≤2} 这里p(x)是说明集合A的元素是由〔1,2〕闭区间全
体实数组成的。又如:
A {xi i 1,2, , n} 此集合与 A {x1, x2 , , xn} 完全等价。
3. 集合的包含与相等
1. 集合与元素
当我们把一群确定的事物当作整体来考察时,则该整体就 叫作集合,或简称集。例如某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可视为一个 集合;全体教职员工、教学实验设备等也可视为一个集合,习
惯上,我们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集合,集合中
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并用大 括号括起来,以表示是一个整体。集合的元素一般用小写字母
若a是集合A的一个元素,即a属于A,记为 a∈A,若a不是集合A的一个元素,即a不属 于A,记为aA。
上述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用特征函数来描述, 即
0
A (x) 1
当x A时 当x A时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多样。就给定的集合来讲,一般 有三种表达形式:
(1)列举法 指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
法。如A={1,2,3,4}, B={b1,b2,b3}等。
离散数学第3章 集合
任取x, xX … xY (2) 证X=Y
方法一 分别证明 XY 和 YX 方法二 任取x,xX … xY
注意:在使用方法二的格式时,必须保证每步推理都是充分 必要的
27
第三章 集合
命题演算法
例3-3.2 证明A(AB) = A (吸收律)
元素a属于A,记作aA; 或者a不属于A,记作aA,也可以记作┓(aA)。
(4)任意性:集合的元素也可以是集合。 例:A={1,{2},2,{3,4},{6}} A=5,2A,{2}A,6A,{6}A
6
第三章 集合 例如:A={{a,b},d,{{b}}}。可以用一种树形图来表示这种
隶属关系,该图分层构成,每一层上的结点都表示一个集 合,它的儿子就是它的元素。 集合的树型层次结构
32
第三章 集合
§3-3-3 笛卡儿积
定义3-3.2 两个元素a,b组成二元组,若它们有次序 之别,称为二元有序组,或称为有序对或序偶,记为<a, b>,称a为第一分量,b为第二分量;若它们无次序区分, 称为二元无序组,或称为无序对,记为(a,b)。
有序对具有如下性质。 (1)有序性:当x≠y时<x,y>≠<y,x>。 (2)<x,y>与<u,v>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B
11
第三章 集合
§3-2 集合之间的关系
§3-2-1 集合之间的关系 (1)相等关系: • 两集合A和B相等,当且仅当它们有相同的元素。 • 若A与B相等,记为A=B;否则,记为A≠B。 • 可形式化为:A=B(x)(xAxB)。
12
第三章 集合
离散数学 教案 集合论—基本概念部分(2)
(分配律 分配律) 分配律
(已知代入) (已知代入) 已知代入
∀x∈C ⇒x∈(A∩B)∪C ∈ ∈ ∩ ∪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试证: ∪ 例4. 试证:(A∪B)-(A∩B)=(A-B)∪(B-A) ∩ ∪ 证明:左边 ∩∼(A∩ 证明:左边=(A∪B)∩∼ ∩B) ∪ ∩∼ =(A∪B)∩(∼A∪∼ ∪ ∩ ∼ ∪∼ ∪∼B) =∅∪ ∩∼ ∪(B∩∼ ∪∅ ∅∪(A∩∼ ∩∼A)∪∅ ∅∪ ∩∼B)∪ ∩∼ =(A-B)∪(B-A) ∪ 故原等式成立,证毕。 故原等式成立,证毕。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A∩∼ ∪(A∩∼ ∪(B∩∼ ∪(B∩∼ ∩∼A)∪ ∩∼ ∩∼B)∪ ∩∼ ∩∼A)∪ ∩∼ ∩∼B) (分配律 分配律) ∩∼ 分配律 (互补律 互补律) 互补律
Discrete Mathematics
第三章 集 合
3.3 集合的基本运算律
西南科技大学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交换律: ∪ 交换律:A∪B=B∪A,A∩B=B∩A ∪ , ∩ ∩ 结合律: ∪ ∪ 结合律:(A∪B)∪C=A∪(B∪C) ∪ ∪ (A∩B)∩ C=A(B∩ C) ∩ ∩ ∩ 分配律: ∪ ∩ 分配律:A∪(B∩C)=(A∪B)∩(A∪C) ∪ ∩ ∪ A∩(B∪C)=(A∩B)∪(A∩C) ∩ ∪ ∩ ∪ ∩ 等幂律: ∪ 等幂律:A∪A=A,A∩A=A , ∩ 同一律: ∪∅ ∪∅=A, ∩ 同一律:A∪∅ ,A∩U=A 零一律: ∩∅ ∩∅=∅ 零一律:A∩∅ ∅,A∪U=U ∪
Discrete Mathematics
第三章 集 合
《离散数学》课件-第3章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题
计算以下幂集:
,{};{,{}}
解:
P()={} P({})={,{}} P({,{}})= {, {},{{}},{,{}}}
18
3.3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运算 并,交,补(绝对补),差(相对补-),和对称差等。
19
集合的并运算
• 定义3.3.1 设A,B为集合,由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 合称为A与B的并集, 可表示为: AB={x|xAxB} 其文氏图:
其文氏图如下:
~E = , ~ = E, ~(~A)= A A ~A = , A ~A = E
27
德.摩根定律
• 定理3.3.5 设A,B为任意二个集合,则有: • (1) (AB)= A B • (2) (A B)= A B • 证明 设E为全集,显然有AE=A,AE=E成立。 • (1) (AB)= {x | xEx(AB)}= {x |
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排序,以及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集合论在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与
知识库、形式语言及人工智能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
用。
2
3.1 集合及其表示
• 集合是由一些对象聚集在一起构成的。 例如,全体整数 全体中国人 26个英文字母
• 构成集合的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事物。 • 定义3.1.1 集合中的对象叫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具有共同性质,也可以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
• 如{2,Tom,计算机,广州}
• 在集合论中,规定元素之间是彼此相异的,并且是没有次序关 系的。
例如,{3,4,5},{3,4,4,5,5},{5,3,4}都是同一个集合。
• 例如,A={3,4,5},
第三章 集合体
M =(A∪B)∪UN =((M -D) -E)-F二、集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A∪B A∩BA-B B-A一、表面间的共面与相切共面不画线不共面要画线不共面共面相切不相切切点相切不画线不画线要画线二、平面与平面相交截平面截交线例:求六棱柱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作图方法:1 求棱线与截平面的共有点2 连线3 根据可见性处理轮廓线1״2״1׳2׳7׳7״5׳6׳5״6״12345673׳4׳3״4״截交线截平面三、平面与回转体相交——求截交线截平面截交线例:求圆锥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分析:截平面过锥顶,截交线为三角形.例:求圆球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分析:球面被侧平轮廓线怎样处理?面截切,侧面投影为圆;球面被水平面截切,水平面投影为圆。
轮廓线要不要?例:求圆柱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轮廓线要不要?分析:该圆柱被侧平面截切后,侧面投影为矩形;被水平面截切后,水平投影为圆.例:求圆柱被截切后的侧面投影.分析:截平面与圆柱轴线斜交,截交线为椭圆.作图方法:1.求特殊点1’1”12’2”23”4”342适当求一般点3’4’ 3.连线4.处理轮廓线例:求圆锥被截切后的正面投影.分析:截交线的正面投影为双曲线.作图:1 求特殊点。
最高点最低点2 求一般点。
3 连线。
四、两回转体相交1.两回转体相交,交线为相贯线.圆柱与圆柱相交相贯线2.相贯线为二立体表面的公共线。
3.相贯线一般为封闭的空间曲线.圆柱与圆锥相交相贯线为二立体表面公共线封闭的空间曲线相贯线相贯线4.特殊情况下,相贯线为平面曲线或直线.相贯线为圆相贯线为直线例:求二圆柱的相贯线.分析:相贯线水平投影不用求相贯线侧面投影不用求作图:最前点1最后点2最低点最左点3最右点4最高点2.适当求一般点3.连线1׳2׳3׳4׳12341״2״1.求特殊点4״3״圆柱相贯线变化趋势(一)形体分析例二:画导向块的三视图。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A1 A2 ... An {x | x A1 x A2 ... x An}
A1 A2 ... An {x | x A1 x A2 ... x An}
3.2.1 集合的运算
定义3.2.2 设U为全集, A⊆U,则称A对U的相对补集为A的绝 对补集,记作~A。
Ø A xxØ x A
右边的蕴涵式中因前件 xØ 为假,所以整个蕴涵式对一切x为真,
因此 Ø为 真A 。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推论 空集是唯一的。
一般地,称集合A的子集Ø和A为A的平凡子集。
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简称n元集,它的含有m个(m≤n)元素的子集 称作它的m元子集。任给一个n元集,如何求出它的全部子集呢?
离散数学
第三章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第三章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3.2 集合的基本运算 3.3 集合中元素的计数 3.4 笛卡尔乘积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不能精确定义的基本的数学概念,直观地讲,集合是 由某些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汇集在一起所组成的整体。对于给定 的集合和事物,应该可以断定这个特定的事物是否属于这个集合。 如果属于,就称它为这个集合的元素。
排中律 A ~ A U
矛盾律 A ~ A Ø
吸收律 AA B A, A A B A 双重否定律 ~ ~ A A
德·摩根律 AB C A B AC AB C A B AC
~ B C ~ B ~ C
~ B C ~ B ~ C
定义3.2.1设A,B为集合,A与B的并集A∪B,交集A∩B,B对A 的相对补集A-B分别定义如下: A B {x | x A xB} A B {x | x A xB} A B {x | x A xB}
《集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集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使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集合为主题进行教学。
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第三章第二节《集合》。
该章节主要介绍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集合的定义、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和补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并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难点主要是集合的表示方法(描述法)和集合的基本运算(补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合的图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里的学生、学校里的老师等,引入集合的概念。
2. 讲解集合的概念:通过集合的图片和实际例子,讲解集合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3. 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4. 讲解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和补集。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
5. 随堂练习:通过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集合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集合概念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七、作业设计(1)班级里的女生(2)学校里的老师答案:(1)列举法:班级里的女生描述法:女生(2)列举法:学校里的老师描述法:教师(1)集合B={2,3,4}(2)集合C={1,2,4}答案:(1)并集:{1,2,3,4}交集:{2,3}补集:{1,4}(2)并集:{1,2,3,4}交集:{1,2}补集:{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
武汉大学离散数学第3章 集合
l)若AB, 那么, A∩B=A ∵AB,又AA,根据(h)A∩AA∩B,即A A∩B,另一
方面,A∩BA ∴A=A∩B
推论: a)A∪U=U b)A∩U=A
3.2.2 补运算
1.补运算定义 设U是全集,A的补集为 A~=U-A={xxU∧xA}={xxA}
U
2.补运算性质 定理1:a)A∪A~=U
b)A∩A~=
A A~
证:a)xA∪A~xA∨xATxU ∴A∪A~=U
b)xA∩A~xA∧xAFx ∴A∩A~=
举例
1)若全集为{1,2,3,4,5,6,7,8} 而A={1,2,3,4} 则A~ = {5,6,7,8}
注意:属于关系和包含关系都可以是两个集合之间的 关系,对于某些集合可以同时成立这两种关系。
例如A={a,{a}}和{a},既有{a}∈A,又有{a} A。 前者把它们看成是不同层次上的两个集合,后者把它 们看成是同一层次上的两个集合,都是正确的。
3.1.5 全集
讨论的某个具体问题中,所涉及的集合都是某个集合的 子集,此集合称为全集U。
∵x(xxA)永真,∴A。 定理5:空集是唯一的。
证:设有两个空集,,’, 则’,’, ∴=’。
注:与{}不同,前者没有元素,后者是以空集为一个元素 的集合。
3.1.7 幂集
定义:设A是一个集合,A的所有子集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 并记为ρ (A)或2A
例1:试求出集合{p,q}的幂集。 解:,{p},{q},{p,q}是{p,q}的子集 ∴ ρ ({p,q})={,{p},{q},{p,q}}是{p,q}的幂集。
(3)称元素可以出现多次的集合为多重集,称某元素出现 的次数为该元素的重复数。 {a,b,a,c,a,b}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七年级数学作为初中数学的基础,第三章承载着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整体上对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集合及其表示方法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看作是一堆元素的总体。
了解集合及其表示方法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集合相关的知识点包括: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2. 子集及其判定方法3. 全集、空集、独立集和互斥集4. 交集、并集及其运算律5. 补集及其运算律二、绝对值绝对值是取得一个数的非负值,学习绝对值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后续的学习也至关重要。
绝对值相关的知识点包括:1. 绝对值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绝对值的性质及其意义3. 绝对值不等式及其解法三、代数式代数式是表达式的一种,它是由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符号组合,代数式的概念和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是学习代数的基础。
代数式相关的知识点包括: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分类2. 代数式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化简3. 代数式的值和未知数的值四、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函数的初步理解是无法深入学习数学的。
一次函数相关的知识点包括:1. 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一次函数的解法及其应用五、统计统计学是现代数学发展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数据分析的基础,统计学的相关知识也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统计相关的知识点包括:1. 统计数据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2. 统计数据的图示3. 统计数据的基本特征:集中趋势、离散程度4. 概率的概念及其应用以上就是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章 集合
29
3.2
3.2.3 集合的补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补运算,其文氏图表示,阴影部分表示~A。
U E A A
30运算
集合的对称差
定义 设A、B是两个集合,由属于A而不属于B,或者 属于B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作A和B的对称差, 记作A ⊕ B。即 A ⊕ B=(A∪B)-(A∩B) 例如,A={1,2,3,4}, B={1,3,5,7,9}
集合的并交运算性质
3.2
集合的运算
定理3.6 (1) 设A,B,C是三个集合,则下列分配 律成立: A∩(B∪C)=(A∩B)∪(A∩C) A∪(B∩C)=(A∪B)∩(A∪C) (2) 设A,B为两个集合,则下列关系式成立:
A∪(A∩B)=A
A∩(A∪B)=A
这个定理称为吸收律,读者可以用文氏图验证。
3.2
3.2.3 集合的补
集合的运算
定理3.7 设A,B,C为任意集合,则有: (1)A – A = (2) A -(A∩B)= A-B (3)A ∩(A - B)= A - B (4)(A- B)∪B =A∪B
(5)(A ∪ B) – B= A - B
(6) (A ∩B) –B=
27
3.2
• 两个特殊的集合,全集:所论客体的全部,用E 表示;空集:不包含任何客体,用 表示
•
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用|A|表示
5
3.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3.1.2 集合的表示法 1. 枚举法 • 列举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用花括 号括起来。 例如: A={a, b, c, d} B={3,1,4,2} C= {a,e,i,o,u}
19
3.2
3.2.1
集合的运算
离散数学 教案 第3章 集合
当n无限增大时,可以记为
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例1 集合A={x-2<x<2,xR}, B={x0≤x≤4,xR}
求A∪B,A∩B 。 解:A∪B={x-2<x<2或0≤x≤4,xR} ={x-2<x≤4,xR} A∩B={x-2<x<2且0≤x≤4,xR} ={x0≤x<2,xR}
把集合的所有元素写在花括号内,元素之间用逗 号分开;一般用于有限集和有规律的无限集合。
2.描述法 用谓词来概括集合中元素的属性。通常用 { xA(x)}来表示具有性质A的一些对象组成的集合。
例:D={(x,y)x2+y2≤1∧x∈R∧y∈R}
西南科技大学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常用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表示符号 (1)自然数集N={0,1,2,…}
由定义可知,广义交和广义并是针对集族而言的, 对于非集族来说,其广义交和广义并为空集。
西南科技大学
2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下面以n个集合为例说明:
例如:
西南科技大学
2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可以把n个集合的并和交简记为: 和 ,即:
(2)整数集合I={…-2,-1,0,1,2,…}
(3)有理数集合Q={xx=Pq∧p,qZ}
(4)实数集合R={ x x是实数
(5)复数集合C={x x=a+bi∧a,bR∧i2=-1}
西南科技大学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3. 归纳定义法
离散数学第三章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3.2 集合的基本运算
3.3 集合中元素的计数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1.子集:若 B⊆A⇔∀x(x∈B→x∈A),则称B为A的子集. 2.真子集:若 B⊆A ∧ B≠A,则称B为A的真子集. 3.集合相等: B⊆A ∧ A⊆B⇔A=B,称集合A与B相等.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φ.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空集是唯一的. 5.n元集: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称为n元集. 6.全集:如果所涉及的集合都是某个集合的子集,则称这个集 合为全集(E). 7.幂集:设A为集合,把A的全体子集构成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 记作P(A),P(A)={x|x⊆A}. 若A是n元集,则P(A)有2n个元集(n元集有2n个子集).
二.集合运算的算律 幂等律:A∪A=A, A∩A=A;
结合律: (A∪B)∪C=A∪(B∪C), (A∩B)∩C=A∩(B∩C); 交换律: A∪B=B∪A , A∩B=B∩A; 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同一律: A∪φ=A, 排中律: A∪~A=E; A∩E=A; 零律: A∪E=E, A∩φ=φ;
| Ai I A j I Ak | +... + ( −1) m | A1 I A2 I ...I Am | ∑
推论: 推论:在S中至少具有一条性质的元素数是
| A1 U A 2 U ... U A m |= +
1≤ i < j < k ≤ m
∑|A
i =1
m
i
|−
1≤ i < j ≤ m
∑|AI
i
二.包含排斥原理 包含排斥原理
《离散数学》第3章 集合
P ( A) = {φ , A}
第二节 集合的运算 内容: 内容:集合的运算,文氏图,运算律。 重点: 重点:(1) 掌握集合的运算
A ∪ B, A ∩ B, A − B, ~ A, A ⊕ B
(2) 用文氏图表示集合间的相互 关系和运算, (3) 掌握基本运算律的内容及运用。
一、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运算。 集合 A, B 的并集 A ∪ B, 交集 A ∩ B,相对补集
三 包含排斥定理 设A和 B是两个有限集合,则 A ∪ B = A + B − A ∩ B ,
B 其中 A, B 分别表示 A、的元数.
把包含排斥定理推广到n个集合的情况可用如下定 理表述: 设A1 , A2 ,⋯ A为有限集合,其元数分别为 A , A ,⋯, A ,则 n
1 2 n
A1 ∪ A2 ∪ ⋯ ∪ An
A= B ⇔ A⊆ B∧B⊆ A
5、特殊的集合。 空集 φ 全集 E (或 U )
φ ⊆ A ⊆ E ( A 为任一集合)
例1、选择适当的谓词表示下列集合。 、 (1) 小于5的非负整数集 (2) 奇整数集合
{x | x ∈ N ∧ x < 5} {x | x = 2n + 1 ∧ n ∈ Z }
{ } (8) {a, b} ∈ {a, b, {{a, b}}}
(7) {a, b} ⊆ a, b, {{a, b}}
例3、A, B, C 为集合,若 A ∈ B 且B ∈ C , 、 有可能 A ∈ C 吗,有可能 A ∉ C 吗? 解:两种情形都有可能。 设 A = {a}, B = {{a}} , C = {{a}, {{a}}} , 则 A ∈ B, B ∈ C ,有 A ∈ C 。 又设 A = {a}, B = {{a}} , C = {{{a}}}, 则 A ∈ B, B ∈ C ,但 A ∉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理化集合论的建立
集合论提出伊始,曾遭到许多数学家的激烈反 对,康托尔本人一度成为这一激烈论争的牺牲 品。在猛烈的攻击下与过度的用脑思考中,他 得了精神分裂症,几次陷于精神崩溃。然而集 合论前后经历二十余年,最终获得了世界公认。 到二十世纪初集合论已得到数学家们的赞同。 数学家们为一切数学成果都可建立在集
n个集合的卡氏集:由所有第一个元素取自于A1, 第二个元素取自于A2,…..,第n个元素取自于An 的n元组组成的集合
记为:A1xA2x….xAn 或
Ai
1
n
逻辑符号表示为: A1xA2x….xAn={(a1,a2,….,an) | (a1 ∈ A1)∧ (a2 ∈ A2)…. ∧ (an ∈ An)}
集合的表示(三)
图示法(文恩图): 矩形:表示全集U(相当于全总个体域) 用逻辑符号表示: ( x)(x∈U)是真命题。 圆形:一般的集合 点:表示元素 如:a ∈A, a A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子集的关系:集合A的每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成员, 称A是B的子集。 记为A B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注:不能读作A属于B) 用逻辑符号表示: x(x∈A→x∈B)
AxB={(x,y)| (x ∈ A)∧(y ∈ B)}
例
A={a,b},B={1,2,3},求:
AxA=A2, BxA, A2 xB, AxB, B 2, (AxB)2
一般的,AxB不等于BxA 一般的,卡氏集不满足结合律 但有下列性质:
定理1.7, (证明性质5 )
定理 1.8 (page8)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相等的关系(外延公里):
对任何元素x,x∈A当且仅当x∈B,称A=B (外延相等:即两个集合有相同的成员) 判断下列哪些集合是相等的:
A={a,b};B= {b,a};C= {a,b,b,b,b,b} D= {b,a,b,a, Ø }
集合的基数
多重集:有元素在集合中多次出现 单重集:没有元素在集合中多次出现 集合A的基数:A中元素的个数。记为| A | 多重集的基数:是与之相等的单重集的基 数,即重复的元素个数不算。 无穷集: | A |为无穷大时 有穷集: | A |为有限时 约定: | Ø |=0
自然数集合与偶数集合哪个元素的数目多? 自然数集合与正数集合呢?
集合论的诞生
到1874年康托尔开始一般地提出“集合”的 概念。他对集合所下的定义是:把若干确定 的有区别的(不论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合并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就称为一个集合, 其中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人们把康托 尔于1873年12月7日给戴德金的信中最早提 出集合论思想的那一天定为集合论诞生日。
集合运算定律
Page 5
证明:吸收律和双重否定律 德﹒摩根律
集合运算性质
Page 6 定理1.4 1.5
证明:定理1.4 性质(2) 证明:定理1.5 性质(8)
广义并和广义交
n个集合的并与交
例:A={1,2,3};B={2,3}; C={3}则A、B、C的并与交? 无穷集合的并与交 (广义)分配律:
练习
由排列组合的知识不难证明:
如果|A|=m,|B|=n,则|A×B|=?
广义卡氏集
n元组:n个元素a1,a2,….,an组成的有序结构, 记为:(a1,a2,….,an), 其中, a1是第一个元素, a2是第二个元素 an是第n个元素
两个n元组相等当且仅当他们的对应元素相等
广义卡氏集
若R属于R,则R满足R的定义,因此R不应属 于自身,即R不属于R;另一方面,如果R不属 于R,则R不满足R的定义,因此R应属于自身
即R属于R。这样,不论何种情况都存在矛盾。
这一仅涉及集合与属于两个最基本概念的悖论
如此简单明了以致根本留不下为集合论漏洞辩
解的余地。绝对严密的数学陷入了自相矛盾之
中。这就是数学史上的第三次数学危机。
补集运算
定义:U是全集, A是集合 ,不在A中的元素组成 的集合,称为A的补集 记为: A 用描述法: A ={x | (x A) }=U-A
用文恩图:
例: 1.设U是全校同学,A是全校女同学, 则A的补是? 2. U={1,2,3,….}; A={11,12,13,……} 则A的补=? 3.全集的补集是 ? ,空集的补集是?
集合的表示(二)
描述法(叙述法):通过描述元素的性质来 确定集合的成员。如: A= {x|P(x) } P(x)是任何一个谓词;若P(a)为 真,则说明a属于A,否则,a不属于A B={ x|x是偶数 }; C={ x|x是谓数f 在x处连续 };P(f,x)
AUB={x |(x ∈ A)V(x ∈B)} 用文恩图: 例:
交集运算
定义:A和B是集合,同时在A中和B中的元 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交集 记为:A ∩B 用描述法:
A∩B={x |(x ∈ A)∧(x ∈B)} 用文恩图: 例:
A 与B不相交: A ∩B= Ø | AUB | = | A | + | B | ?从文恩图)
练习
{Ø} 的基数?
集合的相等关系与子集关系
定理:A=B当且仅当A包含于B,且B包含于A。 (两个集合相等的判定条件) 证明:
练习:证明空集是唯一的
集合的运算
主要介绍
并,交,差,补
幂 ,卡氏集
并集运算
定义:A和B是集合,由A中或B中的元素组 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并集 记为:AUB 用描述法:
合论基础上的前景而陶醉了。
他们乐观地认为从算术公理系统出发,借助集 合论的概念,便可以建造起整个数学的大厦。 在1900年第二次国际数学大会上,著名数学家 庞加莱就曾兴高采烈地宣布“……数学已被算 术化了。今天,我们可以说绝对的严格已经达 到了。”然而这种自得的情绪并没能持续多久。 不久,集合论是有漏洞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数学 界。这就是1902年罗素得出的罗素悖论。罗素 构造了一个所有不属于自身(即不包含自身作 为元素)的集合R。现在问R是否属于R?
第三章 集合
集合论的诞生:集合论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康托尔于19世 纪 末创立的。
十七世纪数学中出现了一门新的分支:微 积分。在之后一二百年中这一崭新学科获
得了飞速发展并结出了丰硕成果。其推进
速度之快使人来不及检查和巩固它的理论
基础。
十九世纪初,许多迫切问题得到解决后,出 现了一场重建数学基础的运动。正是在这场 运动中,康托尔开始探讨前人从未碰过的实 数点集,这是集合论研究的开端。
幂集运算
定义:A的幂集是A的所有子集为元 素构成的集合。
记为:P(A) 用逻辑符号描述即是:
P(A)={x | x A}
例题
计算空集、一个元素的集合、 两个元素的集合、三个元素的集合、 n个元素的集合的幂集
序偶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是成对出现的并具有 一定的顺序。 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坐标点,两个数的 小于关系… 为此我们引入序偶的概念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真子集的关系:
用文恩图表示: 子集的关系具有自反性和传递性:
(用逻辑符号表示)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值: 1. A包含于A 2. A包含于全集U 3. 空集包含于任一集合A 4. A包含于{A,{A}} 5. {A}真包含于{A,{A}} 6. A 的三个特殊子集: 空集,A,{a}, 其中a属于A
危机产生后,众多数学家投入到解决危机的工 作中去。1908年,策梅罗提出公理化集合论, 后经改进形成无矛盾的集合论公理系统,简称 ZF公理系统。原本直观的集合概念被建立在严 格的公理基础之上,从而避免了悖论的出现。 这就是集合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公理化集合 论。
与此相对应,在1908年以前由康托尔创立的 集合论被称为朴素集合论。公理化集合论是 对朴素集合论的严格处理。它保留了朴素集 合论的有价值的成果并消除了其可能存在的 悖论,因而较圆满地解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公理化集合论的建立,标志着著名数学家希 耳伯特所表述的一种激情的胜利,他大声疾 呼:没有人能把我们从康托尔为我们创造的 乐园中赶出去。
广义卡氏集
特别A1=A2=….=An=A时 它们的卡氏集记为:An
习题课
1:证明A∩E=A。 证对任意的x,x∈A∩Ex∈A∧x∈Ex∈A(因为 x∈E是恒真命题),所以A∩E=A。 注意:以上证明的基本思想是:设P,Q为集合公式, 欲证P=Q,即证PQ∧QP为真。 也就是要证对于任意的x有 x∈Px∈Q和x∈Qx∈P 成立。对于某些恒等式可以将这两个方向的推理合 到一起,就是 x∈Px∈Q。 不难看出,集合运算的规律和命题演算的某些规律 是一致的,所以命题演算的方法是证明集合恒等式 的基本方法。
练习
例如A={a,{b,c},d,{{d}}},
这里a∈A?,{b,c}∈A?,d∈A?, {{d}}∈A?,b∈A?,{d} ∈A?
b和{d}是A的元素的元素。
集合的表示(一)
枚举法(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全部列举 出来。用{}括起来,元素之间用“,”分 割。 例如:A={离散数学}; B={离,散,数,学}; C={2,4,6,….2n,…}; D= {2,4,6,…2n}; E={ Ø }; F= { P规则, T规则, CP规则,US规 则,UG规则,ES规则,EG规则};
集合的概念
定义:一些对象组成的一个整体就是一个集 合。这些对象就是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例如:商店里的电脑,学校里的学生,电脑 里的文件系统,实数集,实数集上的连续函 数,一些集合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标识
集合:大写的斜体英文字母A,B,C来标识 特定的集合:固定的大写黑体英文字母来标识。 如:N,Z,R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或Ø标识 集合的元素:小写的英文字母a等来标识。 对象a是集合A的元素:记为 a∈A读作a属于A 对象a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为 a A,读作a不 属于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