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
广东省建设厅转发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
广东省建设厅转发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4.12.21•【字号】粤建规字[2004]187号•【施行日期】2004.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东省建设厅转发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粤建规字[2004]187号)各地级以上市规划局(规划国土局)、建设局(建委):现将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建规[2004]185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一并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省各级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精神,严格按照建设部《通知》的各项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端正城乡规划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强化土地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意识,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土地资源集约和合理利用的综合调控和引导作用,严格认真履行职责,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一)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相互衔接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衔接的,应提请同级人民政府对其中不衔接的规划按法定程序进行修编。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城市新区(小区)。
(二)加强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监管工作。
城乡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同步进行,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小城镇土地承载力评价——以中山市东升镇为例摘要:本文围绕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构建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以指标标准值为依据的线形打分法,将属性数据进行标准化和量化,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的指标权重,采用以加权求和法为核心的评价模型对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
最后,根据确立的5等级评价分级标准,对中山市东升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关键字: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层次分析1.引言土地孕育了人类。
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
我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 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相对匮乏, 其中土地资源尤为短缺。
目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 加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正面临着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一系列问题, 使得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1概念阐述“承载力”亦称“承载能力”,源于生态学,用以衡量特定区域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可维持某一物种个体的最大数量。
所谓土地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
在此基础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其扩展到整个资源领域, 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 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 利用当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所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土地资源承载力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土地资源对生活活动的承载。
这个部分主要从生活服务型用地①的供给角度,通过分析生活服务型用地的规模,判断其能否满足城镇人口一定生活水平下的需求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土地资源对生产活动的承载,这个部分主要从生产型用地②的规模和土地生产效益的角度,通过生产用地的规模和城镇单位面积用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分析生产型用地的规模是否合理,土地生产效率是否高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这个部分主要从生态型用地③对环境的支撑角度,通过生态型用地的规模和覆盖率,分析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
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心镇确定标准及办法...
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心镇确定标准及办法》的通知粤建规字[2001]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市人民政府:中心镇确定的原则和标准业经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根据当地情况确定核准中心镇,并报我厅备案。
广东省建设厅二○○一年一月十一日广东省中心镇确定标准及办法为促进我省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粤发[2000]8号)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意见》(粤发[2000]10号)的要求,我省将确定300个左右经济总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心镇,在全省小城镇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现提出全省中心镇的确定标准及核准办法:一、中心镇确定的原则和基准指标中心镇应根据区域位置、人口规模、交通通信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来确定。
各县县城镇是当然的中心镇。
其他中心镇的设置原则上应把握以下几点:(一)中心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且交通便利。
对陆路和水路交通枢纽城镇、重要的海滨河滨及属我省重要对外门户和窗口的城镇要予以优先考虑。
(二)1999年底镇区非农人口:珠江三角洲地区7千人以上,东翼地区8千人以上,西翼地区6千人以上,粤北山区4千人以上。
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本县(市、区)的平均水平。
(三)经济实力较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二三产业比重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本县(市、区)的平均水平,或在产业、资源、旅游和历史文化内涵方面有一定优势和特色。
其中财政收入:珠江三角洲地区3800万元,东翼950万元以上,西翼690万元以上,粤北山区390万元以上。
(四)对周围地区有辐射能力,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五)市场(尤其是服务覆盖区域超出本镇范围的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建设较好,服务设施及功能比较齐全。
(六)镇区建设总体规划已在1995年至1999年间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审批,或计划于年内完成修编审批。
中心镇规划:从村镇到城市的路径设计——《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编制的背景与创新
S I f wn PI n i ma I s g a nn
中心镇规划: 从村镇到城市的路径设计
广 东 省 中心 镇 规 划 指 引 编 制 的 背 景 与 创 新
袁奇峰
方正兴
黄
莉
熊
青
【 要 】 有 工 业 化 才 能 养活 中 国 众 多 的人 口, 摘 只 工
YUA Qi n ; ANG Z e g ig HUANG L ; N f g F e h n xn ; i XI NG Q n O ig
ABSTRACT: n u t i“ a i n i n ft e mo t I d sra z t So eo s o h
山大 学教 授 、博 士生 导 师 .
注册城市规 划师。 方正 兴 (9O .男 ,广 州市 1 7 一)
T ec nr l o si g a g o g( T a eto e h e t wn u n d n C G) r s at n h
t wn a i g p s i i t o g o u n o me i m — o sh v n o sb l y t r w p it d u i sz d c t s T e e o e t eCTG l n i g i n i ie i e , h r f r , h i p a n n sa m— p ra t yt e eo mal o t e c t o n t wa d v lp as l t wn i o an w i o n y. I e Gu d l e f rCTG l n i g I i s e i e n t i e i o h n P a nn , t s p cf d i
i pora a st u m t ntw y o s ppo O l r opulton i t r S a gea 业化 近年正在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7.10•【字号】粤府办[2006]51号•【施行日期】2006.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06] 51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提高全省城乡规划水平,省委常委会议决定,今后,城乡规划省一级建设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下同)要管到县(市)一级,地级以上市建设部门要管到乡(镇)一级,县(市)建设部门要管到村一级。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我省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效显著,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部分地方的城乡规划管理不规范,尤其是村镇规划管理“缺位”,导致“有新房无新村”、农村基础设施不配套、人居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凸现了我省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尤其是村镇规划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举措,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不断开创城乡规划工作的新局面。
二、切实努力提高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明确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程序和职责,尤其要针对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的通知-粤建规字[2003]141号
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的通知(粤建规字[2003]141号)各市规划局、建设局:为规范和指导中心镇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提高中心镇规划建设水平,发挥其集聚带动作用,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富有地方特色和风貌的农村地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推动我省城镇化进程,我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该《指引》已经完成专家审查、征求意见等程序,并经我厅审定,现予发布,并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结合实际一并贯彻执行。
一、《指引》是规范和指导中心镇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的重要政策、技术文件,请你们组织各级中心镇规划主管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认真学习、研究,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以规划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的意识,增强驾驭城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中心镇规划内容和成果应当符合《指引》的要求。
本轮中心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完善应当同时编制镇区建设用地分区图则和“十五”期间的近期建设规划。
已编制规划并经批准的中心镇,应按《指引》的要求,补充相关内容,报地级以上市中心镇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三、各地级以上市中心镇规划主管部门要认真按照《指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抓好规划编制和调整、完善的组织、纲要评审和成果审核工作,严把质量关。
成果和内容不符合《指引》要求的,应责成规划组织和编制单位认真修订,并通知财政部门缓拨省中心镇规划补助经费。
广东省建设厅二00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结束——。
佛山市规划成果信息化建库数据标准(总规、分规、控规、详规)-排版
佛山市规划成果信息化建库数据标准(总规、分规、控规、详规)2010年6月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定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体类型约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数据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织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子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规划子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区规划子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性详细规划子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修建性详细规划子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编制的背景与创新
市 规模 扩 张又长 期 受 国家 土地 供 应控 制 ,而 且创
业 和就 业成 本较 高 。因此 , 内地 大量 “ 离土 离 乡” 的
劳 动 力 人 粤 并 没 有 全 部 涌 入 原 有 的 少 数 大 中城
步Hale Waihona Puke 的必 由之路 新一 届 政府 提 H 要 用 最严 格 的 土地 管理 制 度 {
巾共 十六 大报 告提 H :农 村 富余 劳 动 力 向非 :“
农 产业 和城 镇转 移 .是工 业 化 和现代 化 的 必然 趋 势 : 逐步 提高城 镇 化水平 , 要 坚持 大 中小城 市 和小 城 镇协 渊 发展 , 中 国特色 的城镇 化道 路 发 展小 走 城 镇 要 以 现 有 的县 城 和 有 条件 的 建制 镇 为基 础 ,
时 代 贸易 自南化 、 产业 大 转移 的 这 个战 略机 遇 期 .
利用代 T的机 会迅 速 发 展制 造业 , 经 存较 的
时 间 内 j 完 成 _ 国 的 丁 、 . 近 正 存 抓 紧 小 r巾 化
率 的增加 ,『 市化 质 量提 高 则体 现在 土 地综 合 城
效 益的提 升 城 市 化 路 径 无 非 是 现 有 城 市 规 模 的
发 腮重 化 f 币 装 备制 造 、 ¨ 业 『 ,进 行 着优 化 国 家 丁 、 体 系的 1作 I
: 年
扩 大 和城 市总体 数量 的增 加
垂 广 丽 r百
维普资讯
城 市 规 划
条件较 女- f 的地 I ,农 民 自建 l 几层高 的 楼 房进 r 八
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
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第1章总则1、目的、意义为适应广东省快速城镇化进程,提高中心镇城市化质量,合理配置城镇生产要素和资源,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增强农村地区小城市组织地区经济的作用,将中心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具有地方特色风貌及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地区经济文化中心,明确中心镇规划编制及管理的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和深度要求,制订本规划指引。
2、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本规划指引是在国家城市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广东省中心镇建设的需要,对规划编制与管理要求进行的补充和具体化。
3、中心镇的范畴本规划指引所指中心镇是指经各地级以上市批准,并报广东省建设厅备案及公布的中心镇。
〔详见附录《广东省中心镇名单》,其它建制镇可参照本规划指引执行〕1第2章规划体系和任务1、规划体系中心镇规划分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必须严格遵循《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其实施细则。
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指标按本规划指引附件一《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确定,中心镇规划用地分类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确定执行。
1) 确定中心镇用地分区管制〔划定镇域范围不准建设区、非农建设区、控制发展区三大类型用地的范围〕、全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生态绿地系统、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保护、综合防灾、文物与历史地段保护、风景名胜和近期建设规划等。
2) 为方便日常规划管理,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中心镇镇区范围必须编制规划控制图则,对镇区建设用地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含土地使用兼容性〕、开发强度(容积率FAR、建筑密度BCR、绿地率GCR〕、公建及市政设施配套等内容进行控制。
23) 中心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为5年。
1.2 中心镇建设规划中心镇建设规划包括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其主要任务是以中心镇总体规划为依据,为中心镇建设做出具体安排。
广东圈定268个中心镇
广东圈定268个中心镇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乡镇》
【年(卷),期】2002(000)007
【摘要】<正> 最近,记者了解到省建设厅公布了我省268个中心镇名一单(见下表)。
中心镇新增七个权限作为我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政策支持文件,省委、省政府于2000年出台关于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意见。
根据"意见"有关规定,对省确定的300个中心镇,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下放七个
【总页数】2页(P17-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相关文献】
1.中心镇规划:从村镇到城市的路径设计——《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编制的背景与创新 [J], 袁奇峰;方正兴;黄莉;熊青
2.积极稳定地推进中心镇健康发展:——广东省推进中心镇发展的情况汇报 [J],
3.中心镇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广东省东平镇为例 [J], 彭春香
4.中心镇绿地景观规划——以广东省公平镇为例 [J], 郑芷青
5.农村中心镇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农村中心镇为个案 [J], 裴立新;刘永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粤建规字[]号(广东省建设厅年月日)总则为规范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根据《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指引。
广东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适用本指引。
其它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工程管线和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控制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设市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为县城镇的,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为其它建制镇的,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前,应先行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由各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并报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的调整由原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并报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技术文件、法定文件和管理文件。
成果草案须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公开展示后报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由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技术文件是法定文件和管理文件的技术支撑和编制基础。
技术文件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
、法定文件是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文件。
法定文件应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因素,具有强制性实施的约束力,同时便于公众理解和监督。
、管理文件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的操作依据。
管理文件既要体现法定文件的“刚性”原则,又要满足规划管理的动态需要。
镇总体规划文本
某某总体规划文本第1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满足某某镇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需要,促进某某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某某镇总体规划一经批准,成为指导某某镇范围内各项城市建设的法律依据。
在镇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以下标准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2000年);(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7)《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2003年);(8)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9)五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五华县人民政府,1997年);(10)五华县某某镇小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申报资料;(11)某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2)文葵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3)大都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4)某某镇政府工作报告(2004.4);(15)某某镇各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四条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远近结合,适当超前原则;3、以人为本的原则;4、统筹协调的原则。
第五条指导思想1、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城镇发展;2、遵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和空间生长演变机理;3、保持和强化城镇空间形态结构的整体性和合理性;4、挖掘城镇特色,塑造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品位;5、建设人居环境优良的生态型城镇。
第六条规划范围1、|镇域规划的范围指某某镇行政区划内的全部用地(包括原文葵镇和大都镇),共246.74平方公里。
2、镇区规划包含某某居委、司前居委、万塘、福江、蓝田、龙中、三江、吉程、半田、学少、青江、伏溪等村或该村部分地段9.2平方公里.(包括2.1平方公里的预留发展用地)第七条规划期限近期年限为2005-2010年,远期年限为2011-2020年。
广东268个中心镇名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广东省268个中心镇名单广东省中心镇共268个,2002年5月8日确定广州(13个)白云区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番禺区大岗镇石楼镇榄核镇花都区炭步镇狮岭镇花山镇增城市石滩镇中新镇从化市太平镇龙潭镇深圳市(5个)宝安区龙华镇沙井镇龙岗区布吉镇横岗镇坪山镇珠海市(4个)香洲区红旗镇平沙镇斗门区白蕉镇斗门镇汕头市(9个)潮阳区峡山镇两英镇谷饶镇关埠镇沙陇镇澄海区东里镇莲下镇外砂镇南澳县后宅镇韶关市(23个)仁化县仁化镇董塘镇长江镇南雄市乌迳镇黄坑镇珠玑镇始兴县太平镇马市镇顿岗镇翁源县龙仙镇翁城镇江尾镇新丰县丰城镇马头镇曲江县马坝镇大塘镇龙归镇乳源县乳城镇桂头镇大桥镇乐昌市坪石镇廊田镇梅花镇河源市(17个)源城区埔前镇和平县阳明镇彭寨镇下车镇龙川县老隆镇鹤市镇麻布岗镇紫金县紫城镇蓝塘镇龙窝镇古竹镇连平县元善镇忠信镇隆街镇东源县仙塘镇灯塔镇蓝口镇梅州市(21个)梅县雁洋镇畲江镇松源镇蕉岭县蕉城镇新浦镇广福镇大埔县湖寮镇高陂镇茶阳镇丰顺县汤坑镇丰良镇隍镇五华县水寨镇华城镇安流镇兴宁市罗浮镇坭陂镇水口镇平远县大柘镇仁居镇石正镇惠州市(13个)惠城区小金口镇水口镇陈江镇惠阳区新圩镇惠东县平山镇捻山镇吉隆镇博罗县罗阳镇杨村镇石湾镇龙门县龙城镇平陵镇永汉镇汕尾市(10个)海丰县海城镇公平镇梅陇镇可塘镇陆河县河田镇河口镇螺溪镇陆丰市碣石镇甲子镇南塘镇东莞市(7个)虎门镇常平镇长安镇塘厦镇石龙镇麻涌镇樟木头镇中山市(3个)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江门市(11个)新会区荷塘镇双水镇司前镇台山市斗山镇广海镇海宴镇开平市水口镇苍城镇赤坎镇鹤山市址山镇恩平市沙湖镇佛山市(11个)南海区西樵镇大沥镇里水镇三水区乐平镇芦苞镇高明区明城镇合水镇杨梅镇顺德区北窖镇龙江镇乐从镇阳江市(11个)江城区平冈镇试验区闸坡镇阳东县东城镇东平镇合山镇阳西县织镇沙扒镇儒洞镇阳春市春湾镇合水镇潭水镇湛江市(19个)坡头区龙头镇坡头镇麻章区湖光镇东海岛开发区硇洲镇徐闻县徐城镇曲界镇迈陈镇遂溪县遂城镇城月镇北坡镇廉江市安铺镇青平镇石岭镇吴川市黄坡镇吴阳镇塘缀镇雷州市客路镇龙门镇乌石镇茂名市(15个)茂南区金塘镇茂港区羊角镇电白县水东镇电城镇沙琅镇高州市石鼓镇长坡镇大井镇分界镇化州市平定镇同庆镇合江镇信宜市镇隆镇合水镇怀乡镇肇庆市(21个)鼎湖区广利镇永安镇莲花镇广宁县南街镇江屯镇石涧镇德庆县德城镇悦城镇莫村镇封开县江口镇南丰镇渔涝镇怀集县怀城镇岗坪镇桥头镇高要市白土镇金利镇新桥镇四会市大沙镇江谷镇地豆镇清远市(20个)清城区源潭镇龙塘镇石角镇清新县太和镇三坑镇浸潭镇佛岗县石角镇迳头镇汤塘镇连山县吉田镇连南县三江镇寨岗镇阳山县阳城镇黎埠镇七拱镇连州市星子镇东陂镇英德市镇连江口镇望埠镇潮州市(6个)饶平县黄冈镇钱东镇三饶镇潮安县庵埠镇彩塘镇古巷镇揭阳市(16个)榕城区仙桥镇梅云镇开发区渔湖镇揭东县曲溪镇炮台镇新亨镇白塔镇惠来县惠城镇葵潭镇靖海镇揭西县河婆镇棉湖镇五经富镇普宁市洪阳镇里湖镇占陇镇云浮市(13个)云城区腰古镇新兴县新城镇天堂镇集成镇郁南县都城镇连滩镇南江口镇云安县六都镇富林镇镇安镇罗定市罗镜镇泗纶镇素龙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多极”包括由重点开发区域——珠三角外围片区、 粤东沿海片区、粤西沿海片区和北部山区点状片区构 成的广东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绿屏”是指以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珠三角外 围生态屏障以及蓝色海岸带为主体构成的区域绿地系 统,是维护广东省生态环境与水源安全的“绿色屏 障”。
2.人多地少,可供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有限。
2010 年,全省人口密度581 人/平方公里,是全 国人口密度(140 人/平方公里)的4 倍多。
全省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17 公顷,不到全国人 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30 公顷, 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远低于联合国划定的 0.053 公顷的警戒线。
57
2020 年 11.17 9130 6100 29087 25560 102616
58
三、战略格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从战略高度出发,遵循不同 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建“五大战略格局”。
1. 构建“核心优化、双轴拓展、多极增长、绿屏保护” 的国土开发总体战略格局。
2. 构建“一群、三区、六轴”的网络化城市发展战略格 局。
以广州、深圳、湛江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以汕头、珠海、韶关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以其他地级市为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以空港、海港和陆路交通枢纽为结点, 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主要出海航道及千吨级以上
内河航道、油气管道为骨架, 公路、轨道交通、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
(1)沿海海水增、养殖农业带:
重点建设珠江口咸淡水优质鱼养殖以及深水网箱和沉箱养殖, 粤东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鲍鱼,粤西珍珠和对虾、贝类养殖 等现代化示范基地。
城市“三区六线”
三区六线划分及其管理要求城市“六线”“六线”指建立城镇拓展区规划控制黄线、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生态绿地规划控制绿线、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控制紫线等.是针对城市建设用地而设置的。
1、城镇拓展区规划控制黄线①黄线是用于界定城镇新区、工业新区等非农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线.②控制原则: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不得越出黄线控制范围。
黄线范围内原则上按照相关开发强度指标进行控制。
旧区绿地率应大于25%,新区绿地率应大于30%。
城区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均属于黄线控制范围,应严格执行有关控制保护的规定。
新出的城市黄线是重大交通设施等用地的黄线,与中心镇要控制的三区六线中的黄线不同.新出的黄线是针对全国城市而言的,适应全国各地城镇。
(“三区六线"是《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中提出的,对于非中心镇是可以不遵循的,适应广东省各小城镇,大中小城市没有要求.同时其他各省小城镇规划可以作为参考的.)2、道路红线(1)定义道路红线是用于界定道路与其他重要交通设施用地范围的控制线。
一是控制道路与重要交通设施地用的范围;二是限制各类道路红线沿线建(构)筑物地设置条件.城市总体规划的道路红线,可根据交通设施类型与功能进行分类,类型上可分为道路红线、铁路红线、站场及客货运中心红线,其中道路红线是总体规划的主要控制线,并根据规划道路功能又分为城市对外交通道路、城市内部交通道路。
不同类型红线应选择不同的控制原则。
(2)控制原则严格控制道路及立交设施用地红线,红线内土地不得进行任何与道路功能不符的使用.新建道路应实行统一的城市道路断面、路网间距、道路退缩距离,保障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
城市内部道路标准断面形式、道路网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有关要求。
特殊道路的道路断面,可按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另行确定。
城市对外交通各类道路退缩距离应符合以下标准:高速公路两侧:不准建设区宽度按100米控制。
国道两侧:不准建设区宽度按30米控制。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和名镇建设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和名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1.12.29•【字号】粤建村函[2011]910号•【施行日期】2011.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和名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建村函〔2011〕910号)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委)、规划局,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的重大工作部署,根据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68号)(以下简称“《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意见的分工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1〕505号)(以下简称“《分工方案》”),现就如何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和名镇建设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快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一)科学制定建设规划编制计划。
各地要根据《意见》精神和本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认真制定本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计划,务必在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全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
列入2011年和2012年计划的要优先完成。
为指导各地加快建设规划的编制,我厅将在每个地级市的编制计划中确定1个名镇建设规划编制指导点,进行重点指导和帮扶。
请各地于2012年1月10日前将本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点建设规划编制计划表(见附件1)和本市名镇创建点基本情况表(见附件2)报我厅。
(二)科学高效组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参照我厅印发的《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导有关县、镇政府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解读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及配套指引蔡瀛 宋劲松 卢丹梅 邓荣全 徐东辉(广东省建设厅城乡规划处,广州510031)(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510045)摘要:为了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广东省建设厅组织制订实施了《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方性法规,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将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确定下来。
同时出台了其配套指引,强化了公众参与,增加透明度,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程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例;指引;法定化2004年9月2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业论文《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控规条例》),并于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控规条例》历时四年多编制完成,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我国首个规范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地方性法规。
为了保证《控规条例》的实施,规范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以及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公众参与,省建设厅城乡规划处、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先后组织制定并出台了三个配套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城市规划委员会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信息公开指引》。
1 《控规条例》及配套指引的出台背景近年来,通过贯彻实施《城市规划法》、《广东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等规划法律法规,广东省城市规划和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同时,建设密度过高、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绿地面积和开敞空间不够等城市建设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违反法定程序,擅自变更批准的规划,从而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中心镇名单(共278个)
广东省中心镇名单(共278个)2010-09-15 上午10:05:00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点击数:15598 广州市(17个)白云区江高镇太和镇钟落潭镇番禺区大岗镇石楼镇榄核镇花都区炭步镇狮岭镇花东镇增城市石滩镇中新镇新塘镇从化市太平镇鳌头镇良口镇南沙区万顷沙镇萝岗区九龙镇珠海市(4个)金湾区红旗镇平沙镇斗门区白蕉镇斗门镇汕头市(11个)龙湖区外砂镇澄海区东里镇莲下镇隆都镇潮阳区关埠镇谷饶镇和平镇潮南区两英镇陇田镇陈店镇南澳县后宅镇韶关市(24个)仁化县董塘镇长江镇周田镇南雄市乌迳镇黄坑镇珠玑镇始兴县太平镇马市镇顿岗镇翁源县龙仙镇翁城镇江尾镇新丰县马头镇回龙镇曲江区马坝镇大塘镇龙归镇乳源县乳城镇桂头镇大桥镇乐昌市坪石镇廊田镇梅花镇黄圃镇河源市(19个)源城区埔前镇和平县阳明镇彭寨镇下车镇龙川县老隆镇鹤市镇麻布岗镇紫金县紫城镇蓝塘镇龙窝镇古竹镇临江镇连平县元善镇忠信镇隆街镇东源县仙塘镇灯塔镇蓝口镇船塘镇梅州市(22个)梅县雁洋镇畲江镇松源镇蕉岭县蕉城镇新铺镇广福镇大埔县湖寮镇高陂镇茶阳镇丰顺县汤坑镇丰良镇留隍镇潭江镇五华县水寨镇华城镇安流镇兴宁市罗浮镇坭陂镇水口镇平远县大柘镇仁居镇石正镇惠州市(11个)惠城区水口镇陈江镇惠东县稔山镇吉隆镇多祝镇博罗县罗阳镇杨村镇石湾镇龙门县平陵镇永汉镇惠阳区新圩镇汕尾市(10个)海丰县海城镇公平镇梅陇镇可塘镇陆河县河田镇河口镇螺溪镇陆丰市碣石镇甲子镇南塘镇东莞市(13个)虎门镇常平镇长安镇塘厦镇石龙镇麻涌镇樟木头镇大朗镇厚街镇石碣镇桥头镇凤岗镇寮步镇中山市(3个)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江门市(14个)蓬江区荷塘镇新会区双水镇司前镇古井镇台山市斗山镇广海镇海宴镇开平市水口镇苍城镇赤坎镇鹤山市址山镇共和镇雅瑶镇恩平市沙湖镇佛山市(10个)顺德区北滘镇龙江镇乐从镇南海区西樵镇里水镇三水区乐平镇芦苞镇高明区明城镇更合镇杨和镇阳江市(12个)江城区平冈镇闸坡镇阳东县东城镇东平镇合山镇北惯镇阳西县织贡镇沙扒镇儒洞镇阳春市春湾镇合水镇潭水镇湛江市(19个)坡头区龙头镇坡头镇麻章区湖光镇硇洲镇徐闻县曲界镇迈陈镇下桥镇遂溪县遂城镇城月镇北坡镇廉江市安铺镇青平镇石岭镇吴川市黄坡镇吴阳镇塘缀镇雷州市客路镇龙门镇乌石镇茂名市(15个)茂南区金塘镇茂港区羊角镇电白县水东镇电城镇沙琅镇高州市石鼓镇长坡镇大井镇分界镇化州市平定镇同庆镇合江镇信宜市镇隆镇合水镇怀乡镇肇庆市(19个)鼎湖区永安镇莲花镇广宁县南街镇江屯镇石涧镇德庆县悦城镇莫村镇封开县江口镇南丰镇渔涝镇怀集县怀城镇岗坪镇桥头镇高要市白土镇金利镇新桥镇四会市大沙镇江谷镇地豆镇清远市(23个)清城区源潭镇龙塘镇石角镇清新县太和镇三坑镇禾云镇佛冈县石角镇迳头镇汤塘镇连山县吉田镇小三江镇连南县三江镇寨岗镇阳山县阳城镇黎埠镇七拱镇连州市星子镇东陂镇西岸镇英德市浛洸镇连江口镇望埠镇东华镇潮州市(6个)饶平县黄冈镇钱东镇三饶镇潮安县庵埠镇彩塘镇古巷镇揭阳市(12个)榕城区渔湖镇揭东县炮台镇新亨镇白塔镇惠来县惠城镇葵潭镇靖海镇揭西县棉湖镇五经富镇普宁市洪阳镇里湖镇占陇镇云浮市(14个)云城区腰古镇都杨镇新兴县新城镇天堂镇六祖镇郁南县都城镇连滩镇南江口镇云安县六都镇富林镇镇安镇罗定市罗镜镇泗纶镇船步镇注:带下划线的镇为县城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第1章总则1、目的、意义为适应广东省快速城镇化进程,提高中心镇城市化质量,合理配置城镇生产要素和资源,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增强农村地区小城市组织地区经济的作用,将中心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具有地方特色风貌及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地区经济文化中心,明确中心镇规划编制及管理的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和深度要求,制订本规划指引。
2、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本规划指引是在国家城市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广东省中心镇建设的需要,对规划编制与管理要求进行的补充和具体化。
3、中心镇的范畴本规划指引所指中心镇是指经各地级以上市批准,并报广东省建设厅备案及公布的中心镇。
(详见附录《广东省中心镇名单》,其它建制镇可参照本规划指引执行)2第2章规划体系和任务1、规划体系中心镇规划分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必须严格遵循《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指标按本规划指引附件一《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确定,中心镇规划用地分类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确定执行。
1) 确定中心镇用地分区管制(划定镇域范围不准建设区、非农建设区、控制发展区三大类型用地的范围)、全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生态绿地系统、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保护、综合防灾、文物与历史地段保护、风景名胜和近期建设规划等。
2) 为方便日常规划管理,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中心镇镇区范围必须编制规划控制图则,对镇区建设用地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含土地使用兼容性)、开发强度(容积率FAR、建筑密度BCR、绿地率GCR)、公建及市政设施配套等内容进行控制。
33) 中心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为5年。
1.2 中心镇建设规划中心镇建设规划包括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其主要任务是以中心镇总体规划为依据,为中心镇建设做出具体安排。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每五年应编制中心镇近期建设规划,确定中心镇近五年的重点建设项目。
详细规划又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政府组织编制,对准备开发的地段、旧镇区改造进行控制。
可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开展中心镇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风景区规划和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等。
镇中心区、主要街区以及成片开发的住宅区、工业区、旧城改造区(包括城中村)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中心镇还可单独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指导城镇建设。
42、任务1) 中心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市(区、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和上一层次相关规划提出的要求,确定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空间发展方向和布局形态,确定村镇体系框架和地域控制要求,提出产业布局的原则,并选择发展用地,进行用地布局,统筹安排区域的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
处理好远期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的合理发展。
2) 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中心镇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为依据,明确近期内实施中心镇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
3) 详细规划的任务是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中心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不同地块的土地利用性质和开发强度,提出具体控制要求;确定各功能区内配套设施(包括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两大类)的规划要求,以及本地区道路系统的功能分级和交叉口形式,并提出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公交站场以及商业步行街系统的控制原则和措施。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构)筑物之间的关系,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5第3章规划原则与指引1、宏观着眼,区域协调必须就中心镇的经济腹地作出区域分析,在超越镇域的区域范围进行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规划。
1) 落实上层次规划要求,处理好与周边城镇的各项接口,与区域共建共享基础设施。
2) 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提出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村镇调整撤并方案。
2、要素集聚,集约发展要正确引导、妥善安排、合理规划,促进各项产业要素的合理集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规划要强化中心镇作为农村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心的性质和功能,繁荣农村商品经济。
1) 积极引导“工业进(工业)园”,严格限制工业零星布点。
提出集约建设工业区的规划措施,每个中心镇确定若干镇级工业园区统一开发,集中安排全镇工业项目,村一级不再布局工业用地。
对工业园区以外的现状工业区、零散工业用地,要提出用地和功能调整的建议和措施。
2) 积极引导“住宅进(社)区”,严格限制分散建宅。
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设公寓式住宅,开展旧村土地整理,将弃置的土地统一安排使用或复垦。
适度限制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的扩张,提出村一级集约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63) 积极引导“商业进(市)场”,引导商贸活动到镇区成行成市经营,鼓励成片集中建设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福利等公共设施。
3、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确保城镇空间布局紧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既使各项城镇功能有效运转,又能节约土地资源。
1) 要通过挖潜,推进改造旧镇区,提高现状建成区城市化质量,促进旧区居住形态向城市型转变,提出改善环境、集约用地的措施,使建成区在经济和物质形态方面与城镇发展相协调。
2) 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予以适当支持。
3) 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密切结合,处理好非农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关系,既要保证基本农田的动态平衡,又要为城镇发展留出空间。
4、突出服务,完善功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中心镇适当集中,满足城镇居民及周边农村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促进中心城镇成为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 中心镇公建配套既要考虑服务城镇居民,又要考虑服务乡村腹地及外来人口的需求,公建配套要根据中心镇人口构成对服务配套类型、项目、规模及辐射7服务范围作适当调整。
2) 公建配套应根据人口规模按镇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或镇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的配套层次分级设置。
5、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中心镇规划与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防止生态环境恶化,为城镇居民创造舒适、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城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逐步改变中心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粗放型、低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 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防治污染力度,对污染排放未达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和提出限期整改措施,不断提高中心镇环境质量。
3) 科学组织中心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软、硬质要素,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要素改善城镇生活环境的作用,全面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创造山青水绿、鸟语花香、舒适优美的中心镇生态环境。
6、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中心镇规划应重视特色的设计与营造,避免小城镇个性的丧失。
1) 培育中心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特色经济,正确认识中心镇的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
82) 保护并强化中心镇自然环境特色,通过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创造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形成风貌独特的城镇景观。
7、因势利导,分期建设正确处理好“远期合理和近期现实、普遍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以“长远合理布局”为战略目标,因势利导,跨越发展门槛,兼顾各分期目标的现实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1) 编制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期限相一致的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预测近期建设用地量,各项建设的用地必须控制在国家批准的用地标准和年度土地利用的计划范围内。
2) 提出城镇土地连片开发和基础设施集中配套的措施,切合实际地确定镇区综合开发范围,重点对工业区、住宅区、基础设施、市场提出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时序和要求。
9第4章规划内容与深度1、总体规划(1) 规划内容1) 对镇域区位、人口、自然条件等基本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非农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2) 分析中心镇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确定中心镇发展目标、制定中心镇发展策略(含建设特色镇、专业镇战略)。
3) 预测镇域人口规模,确定镇域城镇化水平。
确定中心镇的性质与用地发展规模。
4) 分析中心镇在县(市、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定位,确定镇域空间布局结构,划定镇区的规划区范围,确定中心村和村庄空间布局及迁村并点规划方案与政策,必要时应促请上级政府提出中心镇区划调整方案。
5) 在镇域范围内确定不准建设区、非农建设区、控制发展区三大类型用地的总量控制指标和具体范围;建立城镇建设区规划控制黄线、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生态保护区规划控制绿线、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控制紫线“六线”规划控制体系,提出“三区六线”控制要求。
6) 确定中心镇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确定镇区、工业区的位置与规模。
107) 确定中心镇生态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8) 统筹安排镇域(区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
综合协调镇域、镇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包括供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等方面的内容。
9) 确定中心镇道路交通系统的布局,确定中心镇主要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站场、码头、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10) 确定中心镇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11) 根据城镇综合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防洪、消防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2) 确定中心镇镇域范围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和传统村落,划定保护与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镇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13) 确定中心镇旧区改建、用地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14)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15)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2) 中心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 中心镇非农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以及根据非农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2) 中心镇主要道路的线路走向,站场码头等重要交通设施用地范围、设施位置等。
3) 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不准建设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区等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的用地范围和控制要求。
4) 中心镇范围较大面积的水域、江河水系、河涌及其岸线的控制要求。
5) 变电站、燃气储气罐站、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重要市政公用设施位置和用地界限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