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ppt4 川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川教版
行走的记忆1 ——品中华文明起源
与历史相约
学科宣言: • 趣味历史 人文课堂
• 写意“幸福人生”创造路
品出“立人、立家、立国”快乐魂
缘起历史: • 历史,那些曾经的人、事、现象 • 历史,那些过去了的世界 • 这个世界很大——遇见了你!这个世界很小—— 丢失了你! • 得失何必在乎 因为得失也是一种缘分,就算努力、尽力只是徒 劳。但我们曾经改变过去、专注现在、写意未来。 • 就算记忆被时间冲刷得一无所有。但永远抹不掉 的走过——历史
禅让制
C
E
F
仔细观察:有没有秦国? 想想:秦何时封侯立国?
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纷乱与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一)图示春秋战国纷乱与变革
东 周
春 秋 战 国
铁器时代
特征:诸侯争霸— —五霸 特 征 : 乱 、 变 —— 七雄、商鞅变法
(二)话说春秋
1、从成语故事中谈春秋五霸
成语 霸主 成因 标志
教学历史: • 学科间——人有五官、手有五指,自有千秋、 各有功效,于人本身不可或缺。科学文化知识 亦如此,如历史与语数外等学科,并没有孰重 孰轻,只是研究领域与精神享受迥异。所以, 任何偏废、歧视历史的人,都是对未来生活的 践踏而无异于自戕。 • 教学里——总分、裸读、深读(学案)、互动 (讨论、自考) • 人书中——扬情趣、爱看书、会看书
随诗远古:
1、据《远古的传说》中的生产、生活 描述,在图中标出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遗址。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元谋人
2、列表了解我国境内早期人类
人类 元谋人 早 期 人 类 农 耕 人 类 生活地域 生产情况 生活状况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人教统编2024年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26页PPT)

人教统编2024年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26页PPT)

早期城市 初步形成 表现
(标志)
人口增长并向区域中心集中。 出现城墙、城壕、大型水利设施
观察下图,你可以提取 到哪些信息
浙江良渚文化遗址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2.我国进入文明社会
自主阅读课本P15,完成下列表格
我国进入文明社会
考古发现
时间
约5000多年前
原因
原始社会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 界定为:……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 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 (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 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 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 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 文字最为重要。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2、远古传说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但神话色彩浓厚,不能单独作 为史料来运用。 3、真实历史与神话传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 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暂时不可信的内容。
仓颉造字
隶首发明算盘
伶伦制作音律
嫘祖养蚕
课堂小结
第 3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文明的标志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
铜环
朱书符号陶壶
陶寺遗址观象台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
5.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特点
“多元一体”
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 一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自主阅读课本并结合材料,概括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材料: 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
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 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 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 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 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处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 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 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堂PPT)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堂PPT)
57
中国历史的童年
国家以前的社会组织:部落联盟?酋邦?
• 传统说法: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 较新的观点: 游团(或群队,bands)——部落(tribes)—— 酋邦(chiefdoms)——国家(states)
• 酋邦的特征: 尖锥体形的分层社会;集中的个人权力;官僚萌芽
• 引发的问题: 中国早期国家属于民主类型还是专制类型?
—— 郭沫若《十批判书》
对“古史辨”学派的批评:
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 无
此观念……
(徐旭生)
把许多可能的情况中的一种当成了唯一的事实(而且并没

真正的证据)…… 对古书搞了很多“冤假错案”……
(谢维扬) (李学勤)8
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疑古到释古
李学勤 著
9
中国历史的童年
58
中国历史的童年
华夏集团 (河洛民族)
东夷集团 (海岱民族)
苗蛮集团 (江汉民族)
59
三、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关于夏代文化的文献和传说
昔者禹之湮洪水,决
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名川三百,支川三千,
东 汉
小者无数。禹亲自操 耒耜,而九杂天下之
武 川。腓无胈,胫无毛。
梁 沐甚雨,栉疾风,置
祠 万国。

像 石
——顾颉刚 5
疑古与释古
王学典、孙延杰著,山 东画报出版社,2000
顾颉刚讲史录(增订 本),中国青年出版 社,1993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又名《汉代 学术史略》,东方 出版社,1996.
6
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从疑古到释古
疑古派:“东周以上无信史”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2张PPT)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2张PPT)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
早期国家
神人兽面纹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2、陶寺古城
(1)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 (2)地点:山西襄汾(黄河流域)
政治
城市管理
石磬
经济 军事 意识形态
手工业
铜齿轮形器
军事组织能力
统一的图腾
彩绘龙纹陶盘
朱书符号陶壶
陶寺遗址平面示意图
早期国家
玉面兽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通过这些文物可以反映出什么发展形态?
出现了私有制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 专门从事管理,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
戈:兵器 口:人口 一:土地 大口:疆域界限及范围
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 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形成了早期国家。
导学任务单
任务一: 1.早期城市形成的背景,时间,影响 2.早期国家的形成标志及其意义 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4.良渚古城遗址的时间,地点,考古发现,意义 5.陶寺古城遗址的时间,地点,考古发现,意义 6.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 7.部落联盟时期的时间,主要部落;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8.禅让制的原则,概况;大禹治水的方法,精神 任务二: 1.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2.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和远古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实物史料
课堂小结

良渚、陶寺遗址
早期国家



炎黄联盟

人文初祖
人类 进入 文明 社会


尧、舜、禹
禅让制
真题演练
1.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黄河中游 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城址城壕、专用玉石兵器、有大量 随葬品的显贵大墓及专用的贵族墓地,以及散见于遗址内

初中历史川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 远古的传说PPT

初中历史川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  远古的传说PPT

思考 · 探究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 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 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 逐渐融合而成。
时事报道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7年4月4日上 午,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全国政协 副主席王正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陈镇湘、新党主席郁慕明敬献了花篮 。
建造宫室
指南车
隶首发明 算盘
仓颉造字
嫘祖养蚕、 缫丝
伶伦制 作音律
思考 · 探究
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传说:文字出现以前,人们通过神话和传说世代口耳相传保存着他 们的历史。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并客观存在的事实。
传说故事可 以相信吗?
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 ; 没有被证明的是不可信的虚构内容。
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穿过轩辕桥 ,登上龙尾道,齐聚于轩辕殿祭祀广场。
1、传说中炎帝的贡献
开垦耕种,
制作生产工具
种植五谷
和蔬菜
制作陶器,
发明纺织
学会煮盐
教人通商
交换
天文、历法
2、传说中黄帝的贡献
制作衣服 挖掘水井 学会炼铜
制造船只
弓箭,指南车
建筑宫室
3、传说中黄帝部下的贡献
甘肃泰安 出土的彩
陶盆
8000年前用鹤骨所制
考 笛子可发7个音节发音制半本个造陶河出器南土盆三的,门彩以峡陶 船重出为形庆土瓶巫的交山筒 通工具,还出
跨湖桥遗址发掘出的 8000年前的独木舟
辽宁建平出 江苏邳州出 土的彩陶罐 土的彩陶盆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B ,淳化鸟兽虫蛾”。这反映出,黄帝的功绩是( )
A.平定天下
B.发展生产
C.创立制度
D.抚民教民
4.相传,大禹治水吸取其父亲用“堵”的办法失败的教训,改而用“导”。《吕氏
春秋》记载大禹“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C 老百姓)。”这彰显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
A.公而忘私 B.先人后己
证实距今约4000年,黄河中游地 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远古的传说
华夏华形成
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地 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禅让制
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能力提升
云游历史
1.学者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
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汇集和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人
打制石器
时空连线
云游历史
农业兴起
磨制石器 生产力 制作陶器 提高 饲养家畜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 形成奠定了重要基 础
时空连线
云游历史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 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距今约 170万年
元谋人
距今约 70万-20万年
A 文初祖的传说人物,他们是( )
A.炎帝和黄帝
B.仓颉和嫘祖
C.盘古和女娲
D.后羿和大禹
C 2.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形成华夏民族
B.进入青铜时代
C.出现原始农业 D.掌握冶铁技术
能力提升
云游历史

《中华文明起源》课件

《中华文明起源》课件
《中华文明起源》PPT课 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本课程 将带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中华文明概述
文明起源
中华文明是全球最古老、 最有连续性的文明之一, 起源可追溯至距今5000多 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影响深远
中华文明对世界历史和文 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哲学、科技、军 事和文学艺术方面。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出现,创作水平空前。
3
当代文艺
中国当代文艺不断发展,文学、影视、音乐等均有世界级的代表,代表着新时代 的中华文明。
汉朝
刘邦打败了项羽,继而开创汉朝,富国强兵,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文化建设。
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
唐代寺庙
寺庙受到政府的支持,建筑和艺术发展到了空前 的高度。
唐诗
唐代诗歌开拓了新风貌,尤以杜甫、李白、王维 等诗人为代表。
中华文独具元代风格的山水画。
2
明代文学
3
春秋战国
距今2500-2200年,中国先秦时期文化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诸子百家、音 乐舞蹈、兵器冶炼等。
华夏族的发展
甲骨文
商代中晚期的重要史料和文字材料,对古代中华 文化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万里长城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兴衰的象征和标志,被誉为世 界七大奇迹之一。
诸侯国时期的历史
1 动荡不安
传承发展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是 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涉 及数以千计的历史人物、 事件和思想奠基。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新石器时代
距今7000-4000年,满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分布在我国境内。
2
夏、商、周时期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2张PPT).ppt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2张PPT).ppt
A.通过不断交融而形成 B.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 C.居住分散,交通发达 D.有统的文化和信仰
4、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大禹 谟》中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文献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德能兼备 B.部落势力 C.治水功绩 D.征战功绩 5、清明时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开展祭祖仪式。请问被尊崇为“ 中 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伏羲和女娲 B.炎帝和黄帝 C.尧舜和大禹 D.神农和伏羲
2、如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 此推知,当时( )
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C.南北经济差距明显 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 诸夏是也。”材料表明华夏族( )
人工堆筑的高台(广场、高等级建筑)
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任务三:观察图片,思考随葬品数量的差别反映了什么?
良渚古城遗址中的不同墓葬规格的随葬品
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任务四:观察图片,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上刻画神人兽面纹, 这反映了什么?
任务一:阅读教材P15,结合上节课知识梳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的历程。
农业的发展 定居聚落 私有财产
农业、畜 早期城市形成(城 牧业发展 墙、城壕、水利)
早期国家
产生阶级 贫富分化
家私有制、阶级出、现国了家王的产社生会是分人化加类剧进入文明社
会的重要标志 (统治阶级)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地点: 山西襄汾
温故知新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中华文明需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融入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02
01
华夏族群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张,与其他民族进行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华夏族群的扩张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得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互影响,丰富了文化内涵。
丝绸之路的开通
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迁徙和融合,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民族迁徙与融合
05
CHAPTER
02
CHAPTER
中华文明的起源背景
总结词
地理环境与资源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础。
详细描述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源、矿产等。这些资源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促使了早期人类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总结词
早期人类活动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推动力。
详细描述
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各种生产活动,如狩猎、采集、农耕等。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详细描述
西周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西周时期,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了著名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得西周的政治统治更加稳固,同时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周的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经》和《周易》。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西周的文化成就,而且对后人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影响与传承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素相当统一。 材料三:“第一等级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墓为代表;第二等级既随葬少量玉礼器,
又③有社生会产的工阶具随级葬分的化;已第经三相等级当仅明以显少。量陶器和石器随葬为代表;第四等级以无
随葬品的殉葬墓为代表。”——姜军《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述》
良渚古城复原图
神人兽面纹
王权或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物——玉钺
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

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华 文 良渚古城和 1.良渚古城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明 陶寺都城 2.陶寺都城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阪泉之战

1.炎黄联盟 逐鹿之战
源 远古的传说
华夏族的形成 禅让制
2.尧舜禹的禅让
尧舜禹的事迹
随堂练习
1.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城
牛河梁遗址 陶寺古城 良渚古城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1、良渚古城 阅读课本16页,同桌合作,找到以下知识点。
距今年代:距今5300-4300年 生活地区:浙江余杭 古城结构: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历史地位:古城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
指;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阶级分化: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意 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 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 经出现早期国家。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小组合作:根据材料,分析良渚古城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 约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古城背面丘陵地带
一①个良延渚绵社20会余千较米高的的外经围济水发利系展统水,平由和人统工修治建者的较水强坝的和调自然动水、体组组织成能,力是同。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材料二 炎黄时代也被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片 古老的土地上筚路蓝缕、生生不息,留下了早期华夏民族薪火相传、 绵延不绝的文化轨迹……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龙头 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俊《炎黄文化与民族认同》
材料三 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较大的范围内展开的,便于将 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加以吸纳与整合。……再从内部来考察,与祖 先崇拜相关,以家庭和宗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模式,发挥着协调关 系、维系国家、延续文明的作用。
三、远古的传说 1.概况:我国流传着大量有关远古先民事迹的传说,炎帝、 黄帝 等 是最为著名的人物。 2.炎黄联盟: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 时期。相传,黄帝在
阪泉 打败炎帝,之后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联盟在 涿鹿 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 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 近年以来,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8.(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并且长盛不衰,传承优秀传 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每年清明节祭祀轩辕黄帝陵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据史书 记载,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始于部落时代,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了 一种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千百年来,不论是皇亲贵族、朝廷重臣,还 是江湖游客、草泽布衣,不论显达富贵,抑或困顿寒微,无论海内裔子, 还是域外侨胞,民不论汉满回蒙等各族,都无一例外地登临祭祀。
【解析】 根据材料“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 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可知,历史传说并非完全虚 构,而是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C项正确。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但在材料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A项;材 料并不是证明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而是说明远古传说 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排除B项;禅让制在材料中并没有得到体 现,排除D项。

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1张PPT)

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1张PPT)

可能出现了早期国家
二、早期国家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zhǔ古城
1、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2、地点:浙江余姚 3、概况
农业发达,经济 发展水平较高
①农业:发现了约20万千克碳化稻谷
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左)和良渚遗址出土炭化稻谷(右)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一)良渚古城 3、概况 ②城市建筑: • 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 内城中有人工建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一)良渚古城 3、概况 ④墓葬:贵族墓地——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普通墓地——随葬品稀少
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良渚遗址不同墓地的随葬品不同说明什么? • 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区域; • 贫富差距,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细。
二、早期国家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传说中制 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 “中华三祖”。
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的传说
VS
阪泉之战
炎帝失败,归顺皇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
VS
涿鹿之战
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 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
及其丰富的历史信息。 考古学和神话传说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为全面理解中华文明
的起源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课堂小结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群 氏族社会 早期国家
元谋人、蓝田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
牛河梁遗址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生物化石 打制石器 用火遗迹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4 川教版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4 川教版

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 轩辕自古传。创造指 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聪明睿(ruì )智, 光被遐荒,建此 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
——孙中山
孙中山所说的“轩辕”是 谁?
他对人类历史有和贡献?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
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
住行奠定了基础。此外,嫘祖发明缫 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谱出乐谱。
比一比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 模样: 洞人则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工具: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
人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火: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 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 组织: 氏族公社时代
动脑筋
• 这是我国哪 一远古人类 使用的器物? 它们反映了 怎样的史实?
想一想
• 这些远古人类共同 的生活特点有哪些?
•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
练一练
阅读资料: “上古之世,人民少 而禽兽众,人 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面貌?我 们的祖先是怎样与之作斗争的?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想一想
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哪些?
1、河姆渡原始居民
2、半坡原始居民 3、大汶口原始居民
动脑筋
阅读材料1和2, 用表格的形式 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 居民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类。
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 ,普遍使用 磨制的石器,用耒耜 耕地 ,最早种水稻,住着 干栏式的房子,会制造陶器,过定居生活。挖掘 水井。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 制的石器和耒耜,用石刀收割。最早种植粟,住 着半地穴式的房子,已会纺线织布。会制造彩陶, 陶器上刻画符号,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七年级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PPT)4-3

七年级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PPT)4-3
一、历史是什么?你是怎么认识学习
历史的?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2、了解和正确认识国情
3、提高文化修养
4、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了向 现古 在人 的学
毛活习 泽人是 东。为

三、关于历史的纪年方法
1、公元纪年法
年代: 10年 世纪: 100年
石、甚至泉水中,也含有微量锗。 []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 . 地壳中含量(ppm) . 物理性质编辑 基本信 息 锗粉末状呈暗蓝色,结晶状,为银白色脆金属。化合价+和+4。第一电离 能7. 电子伏特,是一种稀有金属,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不溶于水。 [4] 原子体 积(立方厘米/摩尔) . 相对;股市风云/stock/gupiaoxueyuan/shizhanjiqiao/ ;原子质量 7.4 莫氏硬度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4 密度 .克/立方厘米 熔点 .℃ 沸点 ℃ 热光系数 dn/dT≈.4/K (~℃) 原子半径 皮米,Ge4+半径皮米。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 属原子。晶胞参数如下: [] a = .7 pm b = .7 pm c = .7 pm α = ° β = ° γ = ° 据X射线研究证明,锗晶体里的原子排列与金刚石差不多,结构决定性能, 所以锗与金刚石一样硬而且脆。 [] CAS号 744--4 [7] 元素符号 Ge 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中子数 4 电子数 原子核亏损质量 . u 摩尔质量 7 所属周期 4 所属族数 IVA 外围电子层排布 4s 4p 电子层 K-L-M-N 价电子排布 ---4 氧化态 Ge+,Ge+4 化学键能:(kJ /mol) Ge-H Ge-H Ge-O Ge-F 44 Ge-Cl 4 Ge-Ge 电 离能(kJ/ mol) : M - M+ 7. M+ - M+ 7M+ - M+ M+ - M4+ 44 M4+ - M+ M+ - M+ M+ - M7+ M7+ - M+ M+ - M + M + - M+ 7 导电性 锗,就其导电的本 领而言,优于一般非金属,劣于一般金属,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半导体”,对固体物理和固体电子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锗有着良好的半导体性质,如电子 迁移率、空穴迁移率等等。锗的发展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7] 化学性质编辑 基本信息 锗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空气或水蒸汽作用,但在~7℃时,很快 生成二氧化锗。与盐酸、稀硫酸不起作用。浓硫酸在加热时,锗会缓慢溶解。在硝酸、王水中,锗易溶解。碱溶液与锗的作用很弱,但熔融的碱在空气中, 能使锗迅速溶解。锗与碳不起作用,所以在石墨坩埚中熔化,不会被碳所污染。 [7] 锗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正好夹在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因此具有许多类 似于非金属的性质,这在化学上称为“亚金属”,外层电子排布为4s4p。但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哪些?
1、河姆渡原始居民
2、半坡原始居民 3、大汶口原始居民
阅读材料1和2, 用表格的形式 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 居民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类。
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 ,普遍使用 磨制的石器,用耒耜 耕地 ,最早种水稻,住着 干栏式的房子,会制造陶器,过定居生活。挖掘 水井。
长江流域
磨制石 器、耒

水稻
杆栏式 陶器 房屋
水井、
磨制石
半坡原
器、耒
始居民 黄河流域 耜、石

半地穴 彩陶 式房屋 刻画
纺织
刀、箭
符号

它们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房? 各有什么优点?
人类走出洞穴盖房 定居有什么重大意 义?
歌谣:“骨木 石陶,种植水稻, 猪狗水牛,定居 不移。”
反映了哪个原始居 民的情况?你判断的 依据是什么?
• 这是我国哪 一远古人类 使用的器物?
它们反映了 怎样的史实?
• 这些远古人类共同 的生活特点有哪些?
•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
阅读资料: “上古之世,人民少 而禽兽众,人 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面貌?我 们的祖先是怎样与之作斗争的?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 制的石器和耒耜,用石刀收割。最早种植粟,住 着半地穴式的房子,已会纺线织布。会制造彩陶, 陶器上刻画符号,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用表格的形式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 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类。
名称 生活流 工具 粮食 房屋 陶器 其他

作物
河姆渡 原始居 民
住行奠定了基础。此外,嫘祖发明缫 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谱出乐谱。
原始社会
远古 居民
农耕时期 的居民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原始居 民、半坡原始 居民、大汶口 原始居民
原始社 会后期
黄帝、尧、 舜、禹
•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 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在适应自然方面,
原始农耕时代的
的国王。
读材料, 回答问题
聪明睿(ruì)智, 光被遐荒,建此 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 轩辕自古传。创造指 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孙中山所说的“轩辕”是 谁? 他对人类历史有和贡献?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 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
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
中国的原始社会----170 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
1、祖国境内的远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包括三种: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生活 的时间是?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
3、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一直最多 的国家是?山东境内最早的人类 是? 中国 沂源人
填写下列表格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黄帝被尊称为我们的“人文初祖 是因为在他领导下打败了东方蚩的尤
”, 部
落,还有许多发明在这时出现,为华日夏后族 ______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尧舜禹时期,用“禅让 选部落联盟首领。
”的办法来推
•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 时期。这样说 的理由是: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
夏朝,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
名称
工具、生产、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形特征 生活
社会组织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 人
170万年 云南省 元谋县
有较多猿 会制造工 的特征 具、用火
群居
70—20万 北京西南 保留了猿 打制石器、

周口店龙 的某些特 保存火种、
骨山

狩猎、采集
原始人 群
1万8千年 周口店龙
与现代人
磨制石器、 人工取火、
氏族
骨山山顶 基本相似 骨针、项链、
洞穴
采集、狩猎、
打鱼、爱美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模样: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 洞人则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工具: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
人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火: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 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 组织: 氏族公社时代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完全 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啊,而 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
居民比原始人有 哪些进步?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