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优秀ppt
合集下载
《归园田居》ppt课件
![《归园田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7908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1.png)
3.【浙江温州四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中“________狗__吠_深__巷__中,_,__鸡__鸣__桑__树_颠_____”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耶 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卷】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暧__暧__远_人__村_,,_依__依_墟__里__烟_________”两句使用 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5.【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 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6.【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以“_________久_在__樊__笼__里_,,复__得__返__自__然_________”两句作结, 流露诗人挣脱官场羁绊,归隐田园的喜悦心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知识补充
诗人的思想 感情与客观 物象融合,
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 的创造和组合所构 成的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诗人以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的笔法,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 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图景,以平淡舒缓的节奏,抒发了悠然闲适 的隐逸之情。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 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 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2024届模考题
1.【2024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榆柳荫, 后檐,桃李罗堂前”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2.【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少__无__适__俗__韵_,,性__本__爱__丘_山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 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也揭示了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5.【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 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6.【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以“_________久_在__樊__笼__里_,,复__得__返__自__然_________”两句作结, 流露诗人挣脱官场羁绊,归隐田园的喜悦心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知识补充
诗人的思想 感情与客观 物象融合,
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 的创造和组合所构 成的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诗人以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的笔法,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 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图景,以平淡舒缓的节奏,抒发了悠然闲适 的隐逸之情。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 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 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2024届模考题
1.【2024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榆柳荫, 后檐,桃李罗堂前”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2.【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少__无__适__俗__韵_,,性__本__爱__丘_山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 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也揭示了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归园田居》ppt课件
![《归园田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bb2d0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9.png)
草屋
白描 手法
见
榆柳 桃李
静
村庄 衬 炊烟
2023/9/20
狗吠
听 鸡鸣 动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
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在文学创作上,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延伸思考
•你怎么看待陶渊明归隐田园?
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心情?
方宅
优美 宁静 和平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恬淡 舒畅
2023/9/20
狗吠 鸡鸣
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
陶
渊
明
辞
官
的
原 因
•官场黑暗,政治上无法作为
•田园静美,精神上自由闲逸
•远离尘世,道德上抱朴守拙
本诗的写作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2.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3.善用修辞,抒写爱憎 4.语言朴素,清新自然 方宅
时代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 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 “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 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 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 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 走向归田的道路。
人类的本质,就是诗意地栖 居在大地上。
——海德格尔(德国)
2023/9/20
陶渊明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29张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29张](https://img.taocdn.com/s3/m/9c7deab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9.png)
返朴归真 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
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品诗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表达了志士 和隐士的不同人生态度。曹操锐意进取, 陶渊明隐逸山林,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 择,你是否赞同陶渊明的归隐?
•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 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叶嘉莹说:“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 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 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 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 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 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 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读山海经(其十)》表达了他对精卫、刑天百折不挠 的坚强意志的赞美,说明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 策自励,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
两种性格并不矛盾,恰恰说明陶渊明是个立体人物, 他的归隐不仅仅是对田园的热爱,更是对无法实现抱负 的绝望,其内心仍然不忘世事,想有所作为。
白描 工笔 写意
• 白描: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白居易《卖炭翁》
• 细描:
•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
归
园
田
居
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品诗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表达了志士 和隐士的不同人生态度。曹操锐意进取, 陶渊明隐逸山林,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 择,你是否赞同陶渊明的归隐?
•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 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叶嘉莹说:“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 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 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 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 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 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 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读山海经(其十)》表达了他对精卫、刑天百折不挠 的坚强意志的赞美,说明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 策自励,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
两种性格并不矛盾,恰恰说明陶渊明是个立体人物, 他的归隐不仅仅是对田园的热爱,更是对无法实现抱负 的绝望,其内心仍然不忘世事,想有所作为。
白描 工笔 写意
• 白描: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白居易《卖炭翁》
• 细描:
•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
归
园
田
居
《归园田居》ppt课件
![《归园田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1c3d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c.png)
守拙归田园 坚守本性,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诗人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官场 1、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 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词语含义、手法、情感)
失去了自由。 比喻、对仗。羁鸟、池鱼比喻官场中 的诗人。旧林、 故渊比喻的田园生活。
白描 手法
视
草屋 榆柳 桃李
近
静
手法: 视听结合、 远近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村庄 炊烟
远
衬 以动衬静、 白描手法、
狗吠
语言的质朴自然 听 鸡鸣
动
归向何处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方宅
意境: 宁静祥和 白描 朦胧静谧 手法 闲适恬淡
视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近 远
静 对田园生活
衬 的热爱
狗吠
语言的质朴自然 听 鸡鸣
不 为
陶渊明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
五 壮志。但是,陶到29岁时才出仕,
斗 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
米 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
折 腰
逢郡里督邮来县巡查工作,属吏告 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岂
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
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
,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10.《归园田居》(其一)用比喻和双关手法表达厌
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
是:
,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诗人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官场 1、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 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词语含义、手法、情感)
失去了自由。 比喻、对仗。羁鸟、池鱼比喻官场中 的诗人。旧林、 故渊比喻的田园生活。
白描 手法
视
草屋 榆柳 桃李
近
静
手法: 视听结合、 远近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村庄 炊烟
远
衬 以动衬静、 白描手法、
狗吠
语言的质朴自然 听 鸡鸣
动
归向何处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方宅
意境: 宁静祥和 白描 朦胧静谧 手法 闲适恬淡
视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近 远
静 对田园生活
衬 的热爱
狗吠
语言的质朴自然 听 鸡鸣
不 为
陶渊明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
五 壮志。但是,陶到29岁时才出仕,
斗 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
米 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
折 腰
逢郡里督邮来县巡查工作,属吏告 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岂
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
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
,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10.《归园田居》(其一)用比喻和双关手法表达厌
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
是:
,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归园田居ppt课件
![归园田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94803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4.png)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合作探究二
写景手法题
陶渊明是如何为我们展现他所热爱的田园风光的?
写景手法
观察角度:俯、仰、远、近
多角度
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感官:视、听、嗅、触、味 动静、正侧、虚实、点面、绘形绘声绘色、白描、列锦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陶潜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东晋
田园诗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般安然的心底的细小满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矣。
生命仅有一次,但求随心,勿忘本心。惟愿此心无怨尤,惟愿你能坦然一笑,道一声“我愿意”。
惟愿汝心无怨尤!
2023
01
陶渊明面临的选择:
心灵碰撞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无论如何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愿意”便有了九鼎千钧之力,不容他人置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
惟愿此心无怨尤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终是抵抗不了心底声声“归去来兮”!而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林逋厌倦污浊官场,终是隐于西湖之畔,梅妻鹤子,飘然不群。沈复没有“人间百姓仰头看”的鸿鹄之志,只是随心生活,记录日常的一次出行或仅仅是一块石头,便成了《浮生六记》……
合作探究二
写景手法题
陶渊明是如何为我们展现他所热爱的田园风光的?
写景手法
观察角度:俯、仰、远、近
多角度
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感官:视、听、嗅、触、味 动静、正侧、虚实、点面、绘形绘声绘色、白描、列锦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陶潜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东晋
田园诗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般安然的心底的细小满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矣。
生命仅有一次,但求随心,勿忘本心。惟愿此心无怨尤,惟愿你能坦然一笑,道一声“我愿意”。
惟愿汝心无怨尤!
2023
01
陶渊明面临的选择:
心灵碰撞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无论如何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愿意”便有了九鼎千钧之力,不容他人置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
惟愿此心无怨尤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终是抵抗不了心底声声“归去来兮”!而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林逋厌倦污浊官场,终是隐于西湖之畔,梅妻鹤子,飘然不群。沈复没有“人间百姓仰头看”的鸿鹄之志,只是随心生活,记录日常的一次出行或仅仅是一块石头,便成了《浮生六记》……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4张PPT)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f19e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6.png)
他的诗表面质朴而内在华丽,表面干瘦而内在丰满
“近有陶潜(渊明),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计其后之累也。”王维《与魏居士书》“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Ⅰ标题 登+地名、古人名+咏、地名Ⅱ 情感 ①评判历史 ②借古伤己 ③借古讽今Ⅲ 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用典、衬托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台城[晚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1.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2.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周记议论文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岁前) 生活状态:闲居在家、读书。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抱负和志向。
生平简介
第二个时期(29岁至41岁)29岁时,因亲老家贫,起为江州祭酒,但不久因不堪吏事而辞职,归家躬耕。36岁时,再次出仕,陆续作过荆州刺史桓玄(篡位)、镇军将军刘裕(清余党)、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僚。义熙元年(405)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以妹妹去世要奔丧为由辞官。
“近有陶潜(渊明),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计其后之累也。”王维《与魏居士书》“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Ⅰ标题 登+地名、古人名+咏、地名Ⅱ 情感 ①评判历史 ②借古伤己 ③借古讽今Ⅲ 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用典、衬托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台城[晚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1.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2.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周记议论文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岁前) 生活状态:闲居在家、读书。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抱负和志向。
生平简介
第二个时期(29岁至41岁)29岁时,因亲老家贫,起为江州祭酒,但不久因不堪吏事而辞职,归家躬耕。36岁时,再次出仕,陆续作过荆州刺史桓玄(篡位)、镇军将军刘裕(清余党)、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僚。义熙元年(405)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以妹妹去世要奔丧为由辞官。
《归园田居》课件(共36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d7bdd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c.png)
哪怕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平庸,请别让
精神后花园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了保持 自己的尊贵而骄傲的呼吸!
在这座精神后花园中,我们体验阳光,体验幸 福,体验纯净,体验温馨,体验柔情,体验思念、 体验关切和感动,体验一切一切的美……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二、诵读
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 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羁鸟
jī
吠
fèi
荫后檐 yìn
暧暧 ài
墟
xū
桑颠 diān 樊笼 fán
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
2.“归园田居” 题பைடு நூலகம்是哪个字?
归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园田居
官场:黑暗
尘网 厌
樊笼 弃
田园: 闲适、幽美
方宅 草屋 恋
榆柳 桃李
归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授之以渔:
1、选择一两句你最喜欢的诗句。
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把它改 写成散文的语句。
3、并加以简要赏析,说说美在哪里, 为什么如此之美。
鉴赏事例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
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 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 失去自由。
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 的向往。
3.归向何处? 田园
思考: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 景的句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自己的居所,空旷而简陋,无拘无束。
精神后花园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了保持 自己的尊贵而骄傲的呼吸!
在这座精神后花园中,我们体验阳光,体验幸 福,体验纯净,体验温馨,体验柔情,体验思念、 体验关切和感动,体验一切一切的美……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二、诵读
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 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羁鸟
jī
吠
fèi
荫后檐 yìn
暧暧 ài
墟
xū
桑颠 diān 樊笼 fán
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
2.“归园田居” 题பைடு நூலகம்是哪个字?
归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园田居
官场:黑暗
尘网 厌
樊笼 弃
田园: 闲适、幽美
方宅 草屋 恋
榆柳 桃李
归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授之以渔:
1、选择一两句你最喜欢的诗句。
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把它改 写成散文的语句。
3、并加以简要赏析,说说美在哪里, 为什么如此之美。
鉴赏事例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
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 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 失去自由。
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 的向往。
3.归向何处? 田园
思考: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 景的句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自己的居所,空旷而简陋,无拘无束。
《归园田居》PPT课件24张
![《归园田居》PPT课件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d7bda5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2.png)
合作探究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 巷中,鸡鸣桑树顛。”发挥想象,试复述出此部分写景的前后发 展线索。
• 作者摆脱官场羁绊,如出笼之山鸟,来到魂牵梦萦的田园,十分 陶醉。此部分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不是“世外桃源”而胜似 “世外桃源”乡村美图。首先整体地勾勒了一下住房条件,数字 化的表达非常满足;紧接着带着兴奋的心情跑遍房前屋后,榆柳 成荫,桃李繁茂,好一个居住环境;夜幕降临,村落渐远,炊烟 四起,心中的田园仿佛笼罩在一层轻纱似的梦幻之中;夜深人静, 幽长而古朴的深巷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伴其入梦,一觉醒来,不 觉天已大亮,七彩的公鸡雄鸣于桑树之顶,仿佛在提醒昨夜酣眠 的诗人早点起来欣赏新的一天!
原文翻译
•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 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 鸡不停啼唤。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 户庭:门庭。 • 尘杂:尘俗杂事。 • 虚室:空室。 • 余闲:闲暇。 •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 拙归园田。
• 羁鸟:笼中之鸟。 • 恋:一作“眷”。 •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 野:一作“亩”。 • 际:间。 • 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原文翻译
•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 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 性归耕田园。
•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 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 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Hale Waihona Puke 合作探究• “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 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归园田居图文完整ppt课件
![归园田居图文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b7ab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a.png)
明确: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感受意境
根据诗歌内容,想象诗人为 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 图景呢?
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 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思考:诗人如何描写园田?园田的景色有何特点? 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
所见: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 →近
陶渊明
朝代:东晋 又名:潜(刘宋代晋后)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开创田园诗一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晋 南朝·宋
唐
陶渊明 谢灵运 王维、孟浩然
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 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
居生活。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zhuō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yìn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ài 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感受意境
根据诗歌内容,想象诗人为 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 图景呢?
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 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思考:诗人如何描写园田?园田的景色有何特点? 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
所见: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 →近
陶渊明
朝代:东晋 又名:潜(刘宋代晋后)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开创田园诗一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晋 南朝·宋
唐
陶渊明 谢灵运 王维、孟浩然
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 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
居生活。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zhuō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yìn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ài 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归园田居》ppt课件19张
![《归园田居》ppt课件19张](https://img.taocdn.com/s3/m/e62ab60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1.png)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特点:宁静、恬淡、闲适,空阔而 简陋,但富有生活气息。
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 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 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勾勒这幅图景?
方宅、草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种人生模式
慷慨英雄型 —— (曹操)
游戏反叛型 ——(竹林七贤)
安然自立型 ——(陶渊明)
我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碧空澄澈,白云朵朵;群 山环绕,绿水潺潺;树木 葱茏,野花飘香;屋舍俨 然,炊烟袅袅……好一幅 水墨山水的宜人画卷!
陶 渊 明
《饮酒》 《归园田居 · 其三》
饮酒·其五
①热爱山水,钟情自然; ②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③淡泊名利,志趣高远;
④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课堂小练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 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zhuō yìn ài
归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高一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课件 (40张PPT)
![高一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课件 (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fe26a052ea551811a6878b.png)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所感: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所感: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
追求是怎样的?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官场生活-喻
尘网 樊笼
2.为何而归?
A、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情-厌恶悔恨
情境复原:
1.从何而归?
官场生活-喻
尘网 樊笼
情-厌恶悔恨
2.为何而归?
A、少无适俗韵: 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 性本爱丘山: 操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情境复原:
1.从何而归?
官场生活-喻
尘网 樊笼
情-厌恶悔恨
2.为何而归?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jī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初读感受
1、诗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自耕自食, 清贫悠闲, 亲近自然。
初读感受
2、揣摩作者的心情。(结合具体诗句)
初读感受
2、揣摩作者的心情。(结合具体诗句) 羁鸟 池鱼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暧暧 依依 狗吠 鸡鸣
初读感受
3、“户庭无尘杂”既是门庭的清洁,也是灵魂的 纯净,那么诗人这种纯净的灵魂是与生俱来的吗?
方宅
《归园田居》ppt课件优秀课件
![《归园田居》ppt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08ee10aa00b52acec7ca9a.png)
5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9.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我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只怀疑自己有没有努力。 53.锲而不舍,存义精思。
陶渊明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 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 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 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
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 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 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 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 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 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 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 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 格和气节。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
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 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 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 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 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 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 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 诗的始祖。
jī
羁鸟
zhuō
守拙
yìn
ài
fán
荫 暧暧 樊笼
诵读感知: 归 园 田 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适应,迎合。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韵:气质,本 性。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笼中鸟。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拙:愚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遮盖。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昏暗、模糊。 狗户吠庭深无巷尘中杂, ,鸡 虚鸣 室桑 有树 余颠 闲。。••依墟依 :,村轻落柔缓慢的上升。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
探究讨论 :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 辞官归隐这件事?
1、社会背景: 社会动荡,时局不稳;真: 政治黑暗,门阀森严;追求自由 结党营私,勾心斗角。崇尚本我
陶渊明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 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 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 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
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 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 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 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 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 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 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 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 格和气节。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
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 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 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 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 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 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 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 诗的始祖。
jī
羁鸟
zhuō
守拙
yìn
ài
fán
荫 暧暧 樊笼
诵读感知: 归 园 田 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适应,迎合。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韵:气质,本 性。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笼中鸟。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拙:愚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遮盖。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昏暗、模糊。 狗户吠庭深无巷尘中杂, ,鸡 虚鸣 室桑 有树 余颠 闲。。••依墟依 :,村轻落柔缓慢的上升。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
探究讨论 :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 辞官归隐这件事?
1、社会背景: 社会动荡,时局不稳;真: 政治黑暗,门阀森严;追求自由 结党营私,勾心斗角。崇尚本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 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为何而归?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此指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墟曲指乡野。批:拨开。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练习
• 陶渊明,自号_五__柳__先__生__。
• 本文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 生活的的句子是____开__荒__田__野__际__,__守__拙__归__园__田________。
• 本文表明居处四周环境清幽,生机盎然的句子是 ________榆__柳__荫__后__檐__,__桃__李__罗__堂__前____________。
• 通过_________户__庭__无__尘__杂__,__虚__室__有__余__闲_________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总结
田园: 宁静、优美、和谐
恋、归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xiàn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4.互联网可以让全世界同处一个地球 村,拉 近人与 人之间 的距离 ,使天 涯咫尺 变成现 实,也可 以为高 智能犯 罪提供 更加隐 蔽的场 所,甚 至将人 送上不 归路, 可谓瑕 瑜互见 ,利弊 共存。
–
5.如何正确利用好互联网,让它更加方 便 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和幸福指数,这是人们必须冷静思考、 慎重对 待的问 题。
动 狗吠、鸡鸣 (声音)
宁静、闲适、恬淡 的田园生活
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田园风光
作者描绘了一幅十分宁静祥和、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住宅周围有 十多亩田地,茅草小屋有八九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 花李花竞艳于堂前,昏暗中可以看见远处的村庄,村落的炊烟轻柔 而缓慢地飘升,狗叫声从幽深的巷中传来,鸡鸣声在桑树的顶端响 起。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面对困境,屈原选择了投江、曹操却锐意 进取。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你如何看待他们的 选择,你是否赞同陶渊明的归隐?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家
•
1.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 去不返 ,可是 他们却 给后人 留下了 耐人寻 味的故 事,让 后人代 代咀嚼 和品味 ,一个 个故事 凝成了 厚重隽 永的华 夏文化 ,哺育 着后人 。
•
2. 项羽不 屑小计 谋是真 诚的, 他梦想 用他所 崇尚的 武力去 解决一 切问题 ,最终 ,项羽 用性格 的笔为 世人书 写下了 只属于 他的人 生篇章 ,算是 一种对 自己的 薄奠。
•
3.爱心公益提高自己的道德品位。一 个人是 否受人 拥戴, 不在于 地位的 高低, 金钱的 多寡, 而在于 是否有 一颗仁 爱之心 。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官场: 黑暗 尘网 厌、弃 樊笼
归去如何?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诗人的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方宅、草屋
静 榆柳、桃李 (近景)
村落、炊烟 (远景)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解题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从何而归?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唐
王、孟 山水田园诗派
背景
东晋政治黑暗。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时, 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 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便辞官归田。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 再也没有出仕。过上隐居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 诗歌。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jī
zhuō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yìn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fán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对官场的厌恶及回归田园 的迫切心情。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向何处?
• 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
➢ 为什么要“守拙”? 守住愚拙,指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远离官场中的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王则唯 2020/9/24
陶渊明:又名陶潜 ,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 “五柳先生”(自号)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为何而归?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此指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墟曲指乡野。批:拨开。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练习
• 陶渊明,自号_五__柳__先__生__。
• 本文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 生活的的句子是____开__荒__田__野__际__,__守__拙__归__园__田________。
• 本文表明居处四周环境清幽,生机盎然的句子是 ________榆__柳__荫__后__檐__,__桃__李__罗__堂__前____________。
• 通过_________户__庭__无__尘__杂__,__虚__室__有__余__闲_________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总结
田园: 宁静、优美、和谐
恋、归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xiàn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4.互联网可以让全世界同处一个地球 村,拉 近人与 人之间 的距离 ,使天 涯咫尺 变成现 实,也可 以为高 智能犯 罪提供 更加隐 蔽的场 所,甚 至将人 送上不 归路, 可谓瑕 瑜互见 ,利弊 共存。
–
5.如何正确利用好互联网,让它更加方 便 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和幸福指数,这是人们必须冷静思考、 慎重对 待的问 题。
动 狗吠、鸡鸣 (声音)
宁静、闲适、恬淡 的田园生活
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田园风光
作者描绘了一幅十分宁静祥和、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住宅周围有 十多亩田地,茅草小屋有八九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 花李花竞艳于堂前,昏暗中可以看见远处的村庄,村落的炊烟轻柔 而缓慢地飘升,狗叫声从幽深的巷中传来,鸡鸣声在桑树的顶端响 起。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面对困境,屈原选择了投江、曹操却锐意 进取。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你如何看待他们的 选择,你是否赞同陶渊明的归隐?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家
•
1.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 去不返 ,可是 他们却 给后人 留下了 耐人寻 味的故 事,让 后人代 代咀嚼 和品味 ,一个 个故事 凝成了 厚重隽 永的华 夏文化 ,哺育 着后人 。
•
2. 项羽不 屑小计 谋是真 诚的, 他梦想 用他所 崇尚的 武力去 解决一 切问题 ,最终 ,项羽 用性格 的笔为 世人书 写下了 只属于 他的人 生篇章 ,算是 一种对 自己的 薄奠。
•
3.爱心公益提高自己的道德品位。一 个人是 否受人 拥戴, 不在于 地位的 高低, 金钱的 多寡, 而在于 是否有 一颗仁 爱之心 。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官场: 黑暗 尘网 厌、弃 樊笼
归去如何?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诗人的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方宅、草屋
静 榆柳、桃李 (近景)
村落、炊烟 (远景)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解题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从何而归?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唐
王、孟 山水田园诗派
背景
东晋政治黑暗。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时, 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 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便辞官归田。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 再也没有出仕。过上隐居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 诗歌。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jī
zhuō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yìn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fán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对官场的厌恶及回归田园 的迫切心情。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向何处?
• 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
➢ 为什么要“守拙”? 守住愚拙,指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远离官场中的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课件 (共19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王则唯 2020/9/24
陶渊明:又名陶潜 ,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 “五柳先生”(自号)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