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838-综合地理学 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7地理考试大纲

2017地理考试大纲

2017地理考试大纲2017年的地理考试大纲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大纲的主要内容:一、考试目标1. 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 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

3.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二、考试内容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运动和地理坐标系统。

- 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 自然地理- 地貌学:陆地和海洋的形态、构造和地貌类型。

- 气候学: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

- 水文学:水循环、河流和湖泊的分布与特性。

- 生物地理学:生物分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 土壤学:土壤类型、分布和土壤肥力。

3. 人文地理- 人口地理:人口分布、迁移和人口问题。

- 城市地理:城市发展、城市结构和城市问题。

- 经济地理:产业分布、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

- 政治地理:国家、地区和国际政治地理格局。

4. 区域地理- 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 中国的地理分区和区域特征。

5.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遥感原理、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和全球环境变化。

- 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和实践。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1.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考察基础知识点。

2.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和术语的掌握。

3. 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4. 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述地理现象或原理。

5. 材料分析题:提供地理相关的图表、数据或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

6. 论述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

四、考试要求1. 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

2. 学生应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

3.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02-经济学二-考试大纲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02-经济学二-考试大纲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02-经济学二-考试大纲802-《经济学二》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西方经济学一》是应用经济学各专业及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西方经济学一》考试要力求反映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经济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涵盖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内容。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相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及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微观经济学占75分,宏观经济学占75分。

四、试题结构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五、考试内容(一)微观经济学部分1.导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选择、制度与资源配置,经济学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及其关系。

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关于需求的一般原理: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需求弹性;关于供给的一般原理: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供给量变化与供给变化,供给弹性;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低限价与最高限价。

3.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基数效用论与需求曲线的导出:基数效用论特征,效用函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消费者预算与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的导出与消费者剩余;序数效用论与需求曲线:序数效用论特征,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收入消费线与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线与消费者需求曲线,、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2017年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doc

2017年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doc

2017年《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人文地理学》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核方式与基本要求考试课程,闭卷、笔试,110分钟,百分制计分,一般为易40%、中40%、难20%。

二、成绩评定期终考试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学科论文、定时作业等平时作业成绩占15%,考勤、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占5%)。

三、题型及分值1、填空题20分,20空,每空1分。

2、选择题20分,10小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

4、简答题24分,3个,每题8分。

5、论述题16分,1个。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学》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考试要求】1、了解人文地理的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了解学科基本内容、发展历程。

3、理解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

【主要内容】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4、人文地理学研究任务【重点难点】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理论【考试要求】1、理解文化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的形成,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2、理解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最观等文化主题。

3、理解掌握人地关系基本理论和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主要内容】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2、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重点难点】文化结构、文化区、文化生态学、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等基本概念;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考试要求】1、掌握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2、理解掌握从哲学角度出发对人文地理学影响较大的四个哲学流派: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

3、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主要内容】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重点难点】重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论。

838-综合地理学

838-综合地理学

838-《综合地理学》考试大纲(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说明1、考试性质《综合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质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地理学》考试力求全面涵盖现代地理学专业分支的基础知识,突出核心内容,更科学、客观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专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兼备的优秀考生,为地理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服务。

2、考试要求主要测试考生对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基础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分析能力。

3、试题结构本科目考试,通常采取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每次考试具体采取哪些题型,视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地质学基础第一节地球的岩石组成、特征及成因一、沉积岩特征及成因二、岩浆岩特征及成因三、变质岩特征及成因第二节地质作用与地貌一、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成因二、重力作用与重力地貌三、水流作用与河流、湖泊、沼泽地貌四、岩溶作用与喀斯特地貌五、风力作用与风成地貌六、冰川冻土作用与冰川冻土地貌七、海洋作用与海岸地貌第三节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规律二、地质构造1、岩层产状及岩石变形2、褶皱构造3、断裂构造第二章大气和气候第一节大气的热能和气温一、地球的辐射平衡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一、蒸发和凝结二、水汽的凝结现象三、大气降水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一、全球环流二、季风环流三、局地环流四、主要天气系统1.气团和锋2.气旋和反气旋第四节气候的形成和分类一、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二、气候带和气候型第三章海洋和陆地水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第二节海水的运动一、潮汐与潮流二、海洋中的波浪三、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结构特点和成因第三节河流一、水系和流域二、水情要素三、河流的补给四、河川径流1、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2、正常径流量3、径流的变化第四节湖泊与沼泽一、湖水的运动二、水库(人工湖泊)及其环境效应三、沼泽的成因四、沼泽的分类第五节地下水一、地下水的理化性质二、地下水的运动和动态三、按埋藏条件的分类第四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土壤圈的物质组成与特性一、土壤与土壤圈二、土壤剖面与形态三、土壤物质组成1、土壤的矿物质和有机质2、土壤的水分与空气四、土壤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土壤胶体2、土壤溶液第二节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一、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二、成土因素学说三、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四、主要成土过程第三节土壤类型与分布一、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三、土壤类型空间分布规律第五节植物生活与环境一、生态因子作用与植物适应性二、植物生态类群分化三、植物生活型与适应策略第六节植物群落一、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二、植物群落的外貌、结构、环境三、植物群落功能四、植物群落的动态第七节陆地主要植被类型一、热带的植被类型二、亚热带的植被类型三、温带的植被类型四、寒带的植被类型第八节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一、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性二、植被的山地垂直分布规律性三、中国的植被地理分布规律第五章人文地理学学科特性、理论、方法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现——文化区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三、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四、文化系统内部运动——文化整合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六、人地关系论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二、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三节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2、区域可持续发展3、旅游开发的综合影响二、全球化与本土化1、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2、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3、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六章人口、民族和文化第一节相关概念一、人口增长二、人口转变三、人口容量四、人口分布五、人口迁移六、人口密度七、民族八、民俗第二节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二、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三、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第三节人口分布与迁移一、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规律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三、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四、人口迁移的机制与后果第四节民族与文化一、民族的分布与环境1、民族形式分布区2、民族机能分布区3、中国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4、民俗与环境二、语言与宗教1、语言的传播与影响2、宗教传播和宗教景观第七章农业与工业地理第一节农业景观与农业区位论一、农业发展类型及农业的景观1、农业发展类型(1)原始农业(2)传统农业(3)现代农业2、农业的景观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三、农业的形成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第二节工业地理一、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全球经济空间格局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三、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第八章聚落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起源与发展一、聚落的概念二、起源与发展三、聚落景观四、聚落地域结构1、聚落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2、聚落内部地域结构模型第二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一、基本概念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三、当代城市化的特征四、城市体系规模及等级第九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一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一、行为地理概念二、环境感觉、知觉与认知三、地理物象四、物象评价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一、行为空间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第十章地理信息系统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概述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三、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四、GIS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模块五、GIS的典型应用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一、栅格数据结构二、矢量数据结构三、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的比较第三节空间参照系统和地图投影一、地图投影的概念和分类二、地图投影的应用与转换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二、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三、数据输入途径与方法四、数据质量、空间数据误差的来源与类型第五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一、数据编辑二、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和校正三、空间数据的压缩与光滑四、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相互转换五、属性数据的处理与管理第六节空间数据管理一、数据库的概念二、地理关系数据模型三、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四、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五、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第七节空间分析一、空间分析的概念二、矢量、栅格基本空间分析方法三、空间分布与点模式分析四、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与应用第八节空间插值一、空间插值的元素二、整体拟合法三、局部拟合法四、克里金法(含空间自相关分析)五、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第九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一、系统集成(3S集成与多S集成)二、WebGIS三、3D GIS四、GIS的可视化五、GIS与数字地球主要参考书目:1、《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王乃昂等,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11-综合专业理论考试大纲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11-综合专业理论考试大纲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11-综合专业理论考试大纲811-综合专业理论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哲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综合专业理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A-哲学史基础理论、B-中国哲学、C-外国哲学、D-伦理学、E1-科学技术哲学、E2-科学技术哲学和F-宗教学七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A-哲学史基础理论50分B-中国哲学100分C-外国哲学 100分D-伦理学 100分E1-科学技术哲学 100分E2-科学技术哲学 100分F-宗教学 150分备注: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生,本科目选作A、C部分,满分150分;报考中国哲学专业考生,本科目选作A、B部分,满分150分;报考外国哲学专业考生,本科目选作A、C部分,满分150分;报考伦理学专业考生,本科目选作A、D部分,满分150分;报考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考生,本科目选作A、E1部分或者A、E2部分,满分150分;报考宗教学专业考生,本科目选作F部分,满分150分。

三、考查范围A-哲学史基础理论一、考察目标本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哲学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思想。

二、考查形式1、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古希腊哲学约15分中世纪神学约10分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约15分德国古典哲学约10分2、试卷题型结构解释哲学概念或命题: 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辨析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三、考查内容(一)古希腊哲学考查重点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

(二)中世纪神学考查重点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神哲学思想。

(三)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考查重点包括贝克莱、休谟、笛卡尔等人的哲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8-《综合地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综合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质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地理学》考试力求全面涵盖现代地理学专业分支的基础知识,突出核心内容,更科学、客观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专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兼备的优秀考生,为地理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服务。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基础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分析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1.名词辨析题(16题中选做8题,每题5分,总分40分)2.简答题(12题中选做6题,每题10分,总分60分)3.论述题(4题中选做2题,每题25分,总分50分)五、考试内容第一章地质与地貌第一节地质作用一、地质作用的概念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三、地质作用的类型第二节地球的结构与物质组成一、地球圈层结构与地球系统科学二、地球的化学组成三、地球的矿物组成四、地球的岩石组成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与地质构造一、大地构造学说二、褶皱构造三、断裂构造第四节地壳演化一、岩层与地层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三、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四、地质年代表第五节地貌一、地貌形态与成因二、重力地貌三、河流地貌四、喀斯特地貌五、风成地貌六、冰川冻土地貌七、海岸地貌八、湖泊与沼泽地貌第二章大气和气候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一、大气的成分二、大气的结构三、地球的辐射平衡四、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一、大气湿度二、蒸发和凝结三、水汽的凝结现象四、大气降水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一、大气的水平运动二、大气环流1.全球环流2.季风环流3.局地环流三、主要天气系统1.气团和锋2.气旋和反气旋第四节气候的形成一、气候和气候系统二、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三、气候带和气候型第三章海洋和陆地水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第二节海洋及海水的运动一、世界大洋及其区分二、海及其分类三、海水的组成四、潮汐与潮流五、海洋中的波浪六、洋面流和水团运动第三节河流一、河流、水系和流域二、水情要素三、河川径流四、河流的补给1.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2.径流计量单位3.正常径流量4.径流的变化5.特征径流五、都市化的水文影响第四节湖泊与沼泽一、湖泊的成因和类型二、湖水的运动三、水库(人工湖泊)及其环境效应四、沼泽的成因五、沼泽的分类第五节地下水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地下水的运动和动态三、按埋藏条件的分类四、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第四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土壤与土壤圈一、土壤与土壤肥力二、土壤圈的地位和作用三、土壤形态四、土壤物质组成五、土壤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节土壤的组成与性质一、土壤的矿物质和有机质二、土壤的水分与空气三、土壤胶体与土壤溶液四、土壤剖面形态五、土壤其它特性与指标第三节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一、成土因素学说二、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三、主要成土过程第四节土壤类型与分布一、土壤分类二、主要类型土壤及其分布三、土壤分布规律第五节植物区系一、植物区系的概念二、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三、植物区系分析四、人为活动与植物分布第六节植物与环境一、植物的生态适应二、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三、植物生活型与适应策略第七节植物群落一、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二、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三、植物群落功能四、植物群落的动态五、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第八节主要陆地植被类型一、热带的植被类型二、亚热带的植被类型三、温带的植被类型四、寒带的植被类型五、隐域性植被第九节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一、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性二、植被的山地垂直分布规律性三、中国的植被地理分布规律四、人与植被第五章人文地理学学科特性、理论、方法及面临的问题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特性和发展过程一、反映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1.人文地理学2.人文现象3. 人地关系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三、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1. 人文事象的空间表现——文化区2.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3.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4. 文化整合——文化系统内部运动5. 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1. 人地关系论2.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3. 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1. 经验主义方法论2. 实证主义方法论3. 人本主义方法论4. 结构主义方法论二、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2.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3.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时间地理学方法4.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第四节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2. 区域可持续发展二、全球化与本土化1.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2.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3. 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六章人口、人种和民族第一节人口与发展一、相关概念1.人口增长2.人口转变3. 人口转变模式4. 人口容量二、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三、人口转变模式研究四、人口与发展1.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2.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第二节人口分布与迁移一、相关概念1.人口分布2.人口迁移3. 人口密度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规律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 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4. 人口迁移的机制与后果第三节人种与民族一、人种与民族的概念二、人种与地理环境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二、民族的分布1. 民族形式分布区2. 民族机能分布区3. 中国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第四节民俗一、民俗的概念二、民俗与环境第七章农业与工业地理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一、农业起源的理论二、农业发展类型1. 原始农业2. 传统农业3. 现代农业三、农业的形成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第二节农业景观与农业区位论一、农业景观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第三节工业的出现、扩散和发展一、现代工业的出现和扩散二、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全球经济空间格局第四节工业分布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二、工业区位论1.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2.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第八章聚落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起源与发展一、聚落的概念二、起源与发展第二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一、基本概念1. 城市化2. 逆城市化二、城市化的机制三、当代城市化的特征第三节城市地域结构一、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二、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1. 同心圆模型2. 扇形模型3. 多核模型第四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一、基本概念1. 城市体系2. 农村聚落体系二、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三、城市景观第九章语言地理、宗教地理与旅游地理第一节语言的传播与影响一、语言的传播与环境二、语言扩散及其后果三、语言景观第二节宗教传播和宗教景观一、宗教传播的主要因素与主要形式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三、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四、宗教景观第三节旅游地理概述一、旅游业二、旅游者三、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四、旅游资源的概念第四节旅游地文化特征一、旅游地文化概念二、旅游地文化要素三、旅游地文化特征第五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一、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二、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三、旅游对区域社会的影响四、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第十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节政治地理要素一、政治地理现象二、政治地理单元三、政治地理结构四、政治地理过程第二节国家政治地理研究一、国家的空间特征1.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2.国家中心性区域3.边界与边疆二、国家权力1.国家权力(国力)概念2.国家权力要素3.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第三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概念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第十一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一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一、行为地理概念二、环境感觉、知觉与认知三、地理物象四、物象评价1.心理图谱2.地理物象简图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一、行为空间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三、普雷德的行为矩阵模型第十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3.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4. GIS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模块5. GIS的典型应用二、空间数据结构1. 栅格数据结构2. 矢量数据结构3. 地理数据的显式和隐式表示4. 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的特征,以及两种数据结构的优势和劣势三、空间参照系统和地图投影1. 地图投影的概念和分类2. 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3. 地图投影的应用与转换四、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1.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2. 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 数据输入途径与方法4. 数据质量、空间数据误差的来源与类型五、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1. 数据编辑2. 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和校正3. 空间数据的压缩与光滑4. 图形变换5.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相互转换6. 属性数据的处理与管理六、空间数据管理1、数据库的概念2、数据模型3. 地图数据模型概论4. 矢量数据模型5.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6. GIS的地理分析模型7. 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七、空间分析1. 空间分析的概念2. 缓冲分析,线、面缓冲分析的基本算法3. 叠置分析4. 网络分析的概念和常规网络分析功能5. 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与应用八、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输出与数字制图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分析2. 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出、地图符号库、字库及颜色库3. 数字制图4. 数据的标准化和格式转换九、地理信息系统工程1.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2.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3. 需求分析4. 系统设计5. 系统的开发和实施6.系统的评价与维护十、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 系统集成(3S集成与多S集成)2. WebGIS3. 组件化地理信息系统4. 3DGIS5. 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6. GIS的可视化7. GIS与数字地球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